第七章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案
“顾山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第七章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第七章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第七章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案
第七章 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香港、澳门的位置、范围组成、自然环境特点和面积、人口特点;结合史实认识香港、澳门的殖民历史,以及回归的时间和意义;掌握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与内地的密切合作。2.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比较法介绍香港和澳门的概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与内地经济的密切联系和意义教学难点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与内地经济的密切联系和意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时的盛况视频]师: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也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两个省级行政区。身在珠江三角洲的我们对于香港和澳门一点都不陌生,我们会看香港的电视剧,听香港歌星的歌曲,而且有很多同学已经去过香港、澳门或有亲人住在香港和澳门。有哪些同学已经去过香港或澳门呢?说说你们在香港、澳门的所见所闻所想吧!生:略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介绍香港和澳门的视频,来认识并比较香港和澳门的基本概况。生:观看视频,认识香港、澳门,归纳香港和澳门在位置、范围、面积、人口、自然环境、殃民历史、回归过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概况。师:刚才看视频,我们都看到了香港和澳门的城市景观,最大的感觉是香港和澳门很多高楼大厦。为什么在香港、澳门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除了是因为经济发达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生:香港和澳门面积小,而且主要以山地为主,人多地少,建高层建筑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容纳更多的人。师:回答得很好。现在我们结合刚才视频中介绍的香港、澳门的面积和人口数据,计算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生:计算人口密度,以数据表明港澳地区人多地少。师:港澳地区人多地少,为了解决这问题,除了兴建高层建筑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填海造陆。[多媒体展示港澳地区填海造陆,向海洋要空间的具体例子:澳门机场、香港维多利亚港宽度的缩窄等等][多媒体展示关于cepa的新闻资料]生:结合老师展示的资料,了解港澳与内地,特别是泛珠三角区域的紧密合作和互相促进作用。板书设计第七章 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一、香港、澳门的基本概况比较
香港
澳门
位置
珠江口东侧,邻近深圳
珠江口西侧,邻近珠海
组成主体
香港岛、九龙、新界
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曾被何国侵占
英国
葡萄牙
回归时间
7月1日
12月20日
区花
紫荆花
莲花
经济特点经济发达,服务型经济,是著名国际贸易、航运、旅游、信息中心经济发达,四大支柱: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建筑业、被称为“东方蒙特卡罗”二、港澳面积、人口特点:人多地少 解决措施:“上天下海”三、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
篇2: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的第二节。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大陆其它省份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也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是中国地理中重要一节。要引领学生认真学好这节课。
(二)学习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加深对祖国统一意义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指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是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主要通过学生读图分析及填图练习熟练掌握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和集体讨论交流等方法,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一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要求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有用地理、学习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等新理念。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询、读图分析、同桌交流、小组探究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地理信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接受有益的地理思想。
三、教学准备
教师一方面要制作好本节教学课件,同时指导学生提前上网查询关于香港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的典型事例。以利于课堂交流、丰富课程资源。
四、教学主要环节及时间分配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习目标的确立,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3分钟
(二)学习新课,达成目标 34分钟
其中的两目各占16、7分钟,每目的教学按照的'流程进行 :自主学习,感知教材 ;合作探究,深入理解;集体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三)巩固与拓展练习,能力提升 5分钟
(四)汇报收获,师生共同小结 3分钟
下面谈谈各环节的具体教学流程及其设计意图:
(一)设计这样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19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视频。问:“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什么重大事件?”学生回答之后,再问:“大家对香港情况了解多少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会说出一二。然后教师紧跟一句:“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较为详细地了解香港和澳门呢?”导入新课。
篇3:《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本单元省级区域是中国区域地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节所学习的香港和澳门又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背景、繁荣的经济发展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读图,能够说明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
2、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
3、概括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及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
情感目标:让学生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 说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读图,分析说明香港、澳门优越的地理位置。
2、 了解港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关系密不可分。
四、 说教学学法
为了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引导、精讲多练;学生的学法主要是自学(预习教材,收集、整理资料)、展示交流、读图分析。
五、 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并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多种途径收集、整理有关香港、澳门的`资料。
第一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能不能很快抓住学生的心,导入很关键。我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一上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的影像资料,学生很快被吸引住。放完后,教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板书)
第二步:积极参与 展示交流
教师过渡:同学们在课前预习了教材,也收集整理了关于香港、澳门的资料,现在能不能展示一下呢?
请学生起来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香港、澳门的资料。教师适时点评,给予鼓励、表扬。
培养兴趣的方法很多,但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并且这一环节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步:启发引导 突破重难点
教师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非常好,下面我们来比较系统地学习香港和澳门。
师启发引导:同学们都知道港澳的地理位置优越,但你们能不能具体描述出港澳的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呢?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出《中国政区图》、《港澳政区图》。学生读图,同桌讨论。然后让学生到大屏幕前指图并说明:港澳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南邻南海。
教师过渡:教材中介绍了港澳的面积、人口,同学们能不能算出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呢?
学生动手算出答案,填入29页表格中,比较后得出结论:港澳地区人多地狭。
接着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30页上的两幅景观图,通过这两幅图,你们可以发现什么呢?这又说明港澳地区的人们具有什么样的观念呢?”
学生答:绿地多;说明港澳地区的人们具有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等。
教师联系我市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一些人为破坏现象,让学生发表看法,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教师过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港澳地区经济发展很快。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并且香港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旅游中心,在前些年和新加坡、韩国、台湾一起被称为“亚洲四小龙”。港澳回归以后,经济发展得更快,同学们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香港与内地的优势互补图,引导学生说出香港与内地各自的优势,概括总结出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模式。
第四步:检测反馈 巩固知识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练习题,检测本节学习效果,巩固基础知识。
第五步:教师小结 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香港、澳门,了解了港澳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多地狭的特点以及与祖国内地的经合作模式,目前港澳地区与内地的交流更加全面和频繁。
世界上还有没有和港澳类似的国家或地区呢?学生回答新加坡。
篇4: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说课稿
这样导入,交代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历史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9word.com提供各种免费文书文档
(二)引导学生学习新课
第一目 人多地狭
【板书 人多地峡】
1. 自主学习,感知教材
学生独立解决本目中一些基础性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问题,并与同桌交流意见。目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同时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通过自主学习和与同桌交流,学生会知道:
(1)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在珠江口东西两侧,东香港,西澳门。北邻广东,深圳、珠海紧靠两个特区。京九铁路直达香港。
篇5:八年级地理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说课稿
八年级地理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说课稿
一、解读课标
本节课对应《地理课程标准》有以下要求:
1、位置与分布
1)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其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地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地形特征。
3)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的产业结构,描述其人口特点。
2、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二、学生实际
港澳是当今的热点地区,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而且已经具备了信息技术素养。从学生的心理发育来看,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背景仔细分析后,采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授课。
三、设计依据
依据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说出港澳的历史背景。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通过地形图说出香港的地形特征。
2、通过材料分析,说出“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并从特点入手,通过材料举例说明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举例说明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地图,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网络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重点: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难点: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七子之歌”视频。
2、上网查找“七子之歌”中的“七子”。
通过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引起学生兴趣,同时进行思想教育。
二、材料查询
学生上网查找并说出港澳地区的区旗、区徽及历史发展背景。
通过上网培养学生网上获取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同时从历史背景和“一国两制”的政治背景入手,达到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又为下文港澳地区与内地优势互补埋下伏笔。
三、材料分析
1、学生在网上查看教师设计的中国政区图(港澳在中国政区中的位置)说明港澳在地理位置上与祖国的关系。
2、运用教师课件中的地形图,学生描述其地形特征。
3、通过教师提供的图表,学生分析并总结港澳“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
4、学生观看教师所给景观图片与视频,通过网上查阅,举例说明拓展空间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说出港澳的经济形式。
运用地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并鼓励学生读图讲解,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的习惯,并通过教师所给材料学生自主上网查阅,拓展学生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组成内地招商团与香港投资团分别叙述本区域的优势。用事例证实港澳与内地这种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
将知识融入轻松的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深刻体会港澳地区与内地优势互补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能学以致用。
五、知识延伸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新加坡的图文资料,对比其于香港经济发展条件有何差异,环境保护实施有何共识,办一期新加坡地理小报。
将问题带到课外,学生通过自己的网上查阅,巩固本课内容。同时拓展学生世界地理知识的宽度,巩固“地理位置、人多地狭及城市为主题”国家或地区地理特征的一般认识和分析方法;进一步强化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最后本课在“中国心”中结束。
篇6:特别行政区居民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若干规定香港和澳门
特别行政区居民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若干规定(香港和澳门)
第一条为了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两个《安排》),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制定的《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可以报名参加在内地举行的国家司法考试。
第三条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其报名条件、报名时间、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时间、参考规则、合格标准、资格授予,适用《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试行)》以及内地有关司法考试的统一规定。
第四条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考试报名时,应当向受理报名的机关提交下列证明其符合本规定第二条规定条件的有效身份证件:
(一)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的身份证明;
(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或者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
提交复印件的,须经内地认可的公证人公证。
第五条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考试报名时,持内地高等院校学历证书的,可以向受理报名的机关直接办理报名手续;持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高等院校或者外国高等院校学历证书报名的,须同时提交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第六条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报名参加考试,在香港、澳门工作、学习或者居住的,应当在香港、澳门向司法部委托的承办报名事务的内地驻港澳机构报名;在内地工作、学习或者居住的,可以在香港、澳门报名,也可以在其内地居所地司法行政机关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在内地报名的,须提交其在内地工作、学习或者居住的证明。
第七条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在香港、澳门报名的,应当在司法部指定的内地考场参加考试;在内地报名的,应当在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设置的考场参加考试。
第八条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合格的,可以根据司法部制定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规定,向司法行政机关申请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在香港、澳门报名参加考试合格的人员,向司法部委托的承办资格申请受理事务的内地驻港澳机构递交申请及有关材料,由其接收后转递指定考场所在地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查上报。
在内地报名参加考试合格的人员,向考场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递交申请及有关材料,由其按规定程序审查上报。
第九条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取得内地法律职业资格,在内地申请律师执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两个《安排》和司法部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司法部委托的承办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报名、资格申请受理事务的内地驻港澳机构和为在香港、澳门报名考生指定的内地考场,由司法部在年度国家司法考试公告中公布。
第十一条本规定由司法部解释。
第十二条本规定自1月1日起施行。
篇7:香港和澳门的地理教案
香港和澳门的地理教案
●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
2、了解香港的地形特点及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方式。
3、知道香港、澳门的经济特征,理解香港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资料分析港澳地区和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
● 学习重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 学习过程:
学习主题一:人多地狭
1.香港和位于珠江口 ,毗邻 市;澳门位于珠江口 ,毗邻 市。
2.香港由 、 和 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澳门由 、 三部分组成。
3.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 ”政策,祖国内地实行 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 制度。
4.香港“人多地狭”而且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方式有“上天” 和“下海” 。
学习主题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港澳地区 发 达。香港是 中心、 中心、 中心、 中心和 中心。澳门的经济支柱是 。
2.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祖国内地经济优势: 。
香港的优 势 。
3.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香港出口额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 ,高达80%左右。
● 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香港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是因为
A.建筑水平高 B.资金充足 C.人多地少 D.眼光远大
2、连接北京和香港九龙的铁路干线是:
A、京沪线 B、京哈线 C、京九线 D、京包线
3.关于香港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著 名的金融中心 B.业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C.重工业发达 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
4.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面积约16平方千米,人口400万
C.经济以业和旅游业为主 D .12月20日回归祖国
5.关于香港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口西侧 B.北面与广东省的深圳市接壤
C.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
D.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
6.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
A.英国 B.美国 C.中国大陆 D.澳门
二、读图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 事物名称
①(特别行政区) ,②(岛屿) ,③(海域)
④(省级政区) ,⑤(铁路)__________
经济特区A ____ B
(2)①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
(3)香港和祖国内地发展经济的优势分别是什么?
怎样合作的?
篇8:地理《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位置及组成,并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以及不同阶段的经济合作模式。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计算、对比、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2.运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理解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以及合作方式变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香港留有大片城市绿地的实例,初步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合作模式的变化,初步树立发展经济既要对外合作,也要不断升级,寻找新优势的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联系。
2.教学难点
针对地狭人稠的现状,如何实现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双赢;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间合作模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学生听歌曲《香港别来无恙》)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听的那样,它经历了1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是祖**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篇9:地理《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
(一)【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回答几个问题。
【提问】香港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近?
【对比总结】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
(1)香 港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深圳市
范围 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面积 1092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630多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8%,其中祖籍广东省最多liuxue86.com
经济 1.加工工业发达,以出口外销为主 2.对外贸易是重要经济支柱 3.旅游业发达
(2)澳 门
位置 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范围 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面积 16平方千米(1995年)
居民 人口42 4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5%以上(祖籍主要为广东省)
经济 1.博彩业兴旺 2.旅游业是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3.加工业兴起,产品出口美国、香港、西欧.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有关“一国两制”的内容。
【强调总结】我国政府已先后于7月1日、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在两地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对两地现行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以保持港澳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不是简单意义上领土的失而复得,它意味着中国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三)【合作探究】.阅读图7.31,对照图7.28,说说香港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香港人多地少。且山地居多,平原少。建设用地多沿海平原分布,山地多为植被。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四)【板书】二、港澳和祖国的密切联系
【活动设计】
读下图,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各有哪些优势?
学生读图,归纳。
香港优势: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优势:土地、劳动力、资源,并给香港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师:思考一下,根据双方各自的优势,港澳和祖国内地,特别是临近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紧密合作?
学生阅读教材64页的阅读材料“前店后厂”,说一说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阅读、讨论。
生:对港澳来说,解决了土地和劳动力问题;对珠江三角洲来说,解决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营销等问题。
师: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因为当时祖国内地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为欠缺,这种合作模式大大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活动设计】
读下图,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各有哪些优势?
学生读图,归纳。
香港优势:资金、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祖国内地优势:土地、劳动力、资源,并给香港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师:思考一下,根据双方各自的优势,港澳和祖国内地,特别是临近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紧密合作?
学生阅读教材64页的阅读材料“前店后厂”,说一说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自扮演什么角色?这种合作能给双方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阅读、讨论。
生:对港澳来说,解决了土地和劳动力问题;对珠江三角洲来说,解决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营销等问题。
师: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重大作用。因为当时祖国内地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为欠缺,这种合作模式大大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篇10:地理《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导课: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这两颗明珠就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概况。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9页图7.28,
1、香港:
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相邻
范围: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人口:约710万
面积:1104平方千米
欣赏图片
学生看图,利用地图找出香港的位置、范围、人口、面积等,作答完成表格认识香港区旗。
回答它曾被哪国侵占,哪年回归的?
计算香港的人口密度,得出“人多地狭”的结论。
2、澳门
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西侧,与广东为邻
范围: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人口:55万(20)
面积:29.7平方千米指导学生阅读62页读图7.36图,
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港澳地区的产业类型?
2、香港的经济地位?
3、澳门的支柱产业?
4、谈谈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5、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读图认识澳门概况及区旗。回答它曾被哪国侵占,哪年回归的?
计算澳门的人口密度,得出“人多地狭”的结论。阅读60、61页三幅图:讨论“上天下海”完成活动题,此外,“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
设计用意:
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及自然概况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板书: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
澳门:博彩旅游业为支柱。
分析港澳发展经济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指导学生完成63页的活动。
阅读材料63页,讨论“前店后厂”的模式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各提供了哪些优势条件?各有哪些好处?讨论完成64页的活动题
课后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与香港和澳门相邻的省区的简称是( )
A.粤 B.桂 C.云 D闽
2.香港和澳门地处祖国大陆的( )
A.北端 B.东南端 C.南端 D.西端
3.香港城市建设中保留大片的绿地,其原因是( )
A.香港土地面积大,有大量空地闲置
B.香港人口密度小,有大量空地闲置
C.为了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
D.香港土地价格昂贵,很少有人开发
4.香港人多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解决香港土地不足的办法是( )
A.建设城市绿地
B.建设高层建筑
C.限制工业发展
D.减少城市绿化用地
5.香港“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是因为( )
A.建设水平高 B.资金充足 C.人多地少 D.眼光远大
参考答案:
A C C B C
篇11:中国伟大香港澳门回归教案总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掌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含义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基本史实和历史意义,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件的展示出示有关资料辅助教学,通过多种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及其含义,港、澳回归的历程及意义,教材选取的材料比较典型对学生比较有感染力且非常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六、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及合作探究的能力,结合本课辅助资料的出示及课堂多种情景的创设和活动开展,应该能比较顺利的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七、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设
置
情
境
导
入
新
课 老师向学生展示香港和澳门的区徽
提出问题:同学们认识这两幅图案吗?
学生的回答基础上引出:港、澳两地曾一度被殖民统治者占领,它们是怎样收回的?它们的回归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学生看图案
说出两图案的名称、含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明确
目标 用多媒体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一位学生读目标 明确学习任务,有的放矢。
回顾
历史 出示问题:
近代史上,香港和澳门分别是怎样被殖民统治者占领的?
学生回答的同时出示图片分别展示两地被占的过程:
香港地区形式图
澳门地区形式图 学生回顾历史思考交流
分别回答两地被占的过程
追溯历史历史
掌握由来
理清史实
创设情 境学习知 识 创设情境:设身处地寻方案
提出问题:1、港、澳地区在多年的殖民统治下的发展与大陆有哪些不同?
考虑两地的实际,你能为回归找寻一条合适的方案吗?
据生的回答引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说出不同
充分思考探寻方案
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涉及此环节一是为调节课堂气氛,二是引出本课的第二个框题 引
导
探
究 提出问题: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提出者?
其含义是?影响是?
结合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知识图示 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回答
结合图示的展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先从理性上认识知识系统知识
再现
历史 展示一组图片和资料
1、1982年邓小平主席与撒切尔夫人会谈图
2、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图
篇12:中国伟大香港澳门回归教案总汇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材地位分析:
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构想也必将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课程标准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通过史实知道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势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引领学生从历史上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当今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两个方面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声导入新课,以及图片资料贯穿教学课堂,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
课前准备阶段
1. 准备《七子之歌》的歌词,并伴随七子的图片展示,用来导入新课。
2.制作课件。(包括香港澳门被列强割占的地图 ,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图片若干张,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旗图片。)
3.准备《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教学。(走近历史,感受气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延伸,导入新课。
1、学生自助查阅资料谈谈对港澳的认识
2、白板显示:《七子之歌---澳门》,并伴随七子的图片展示,用来导入新课。
过渡:聆听了《七子之歌》之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回答,师投出答案。
过渡:那么这些祖国版图上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是怎样与祖**亲忍痛别离的 让我们结合以前所学,共同探寻历史之源,重温一下祖国山河破碎的岁月。
白板显示:展示该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课内探究,导入新课。
1.回顾历史:
香港、澳门是怎样离开祖国怀抱的?(回顾:结合图片讨论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自主学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这之前,香港和澳门分别被哪两个国家控制?这些国家是如何占领香港和澳门的呢?
合作探究:港澳台问题的性质是否一样,为什么?基于以上认识,你认为港澳台应通过怎样的方式解决?
过渡:师: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白板显示: 图片:邓小平的一国两制
2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过渡:请大家带着问题看课本60页,自主解决下面的问题:
“一国两制”的提出者:
目的:
含义:
意义:
过渡:“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却首先在香港澳门得以成功运用。
篇13:中国伟大香港澳门回归教案总汇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
掌 握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顺时归纳整理知识 联系近代列强侵华等史实,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形成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综合分析认识意义 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热爱祖国向往统一 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新中国建立以来,祖国大陆各民族大团结的情况怎样?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朝着神圣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着。(组织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导言框”描述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盛况,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探究。
“一国两制”的构想
1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既要照顾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差别,又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维护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教师补充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并介绍:16世纪后期,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8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依次割占了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从未承认这些不平等条约,并再三表示将在适当时候收回这些领土。“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
3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相关插图和《七子之歌》,回顾体验那激动人心的情景。
教师指出:闻一多所说的“七子”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到目前为止,它们都已回归祖国怀抱。其中,台湾和大陆虽然还没有统一起来,但是在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已经把它归还我国。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国际上公认的事实。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不。)
5组织学生根据“自由阅读卡”识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并说出它们的含义。
课后小结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篇14: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查看全部内容请打开后面的链接-->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
第三节 酸和碱的反应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以及热量的变化。② ②盐的组成,并能初步判断盐类物质。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金属活动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酸、碱、盐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的重要性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酸和碱性质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认识2、教学重点:认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反应中的酸碱性变化和热量变化。探究金属活动顺序并能对简单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 3、教学难点:从中和反应中酸碱性的变化,设计实验探究金属活动顺序。 4、课型:探究、讨论5、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中和反应 【设问】如果把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有什么变化呢? 【活动与探究】 1、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2~3滴酚酞溶液,测溶液的温度,用滴管取盐酸逐滴加入,到溶液刚变为无色时停止加入盐酸。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溶液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2、 取1所得的少量溶液,加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颜色又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3、 取1所得的少量溶液放入蒸发皿中,加热到干,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 酸 + 碱 → 盐 + 水篇15:教版初中历史下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优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知道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和意义;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 |
过程与方法 | 阅读资料,学会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通过歌曲演唱、观看香港、澳门回归图片等资料,感受香港、澳门艰难的回归历程,加深对港、澳回归意义的理解以及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的感性认识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也说明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香港、澳门回归及其历史意义——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加深对港、澳回归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抒发港澳被侵占和回归的不同感受,加深对回归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影响——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理解含义及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词作者是谁?
生:《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
师:“七子”指的是什么?他们现在情况如何?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总结:“七子”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到目前为止,除了台湾外,都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香港和澳门是如何回归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展示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时的话。
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的方式,一种是和平的方式。非和平的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2.教师提问:邓小平所说的和平方式是什么?
提示:“一国两制”。
3.教师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什么是“一国两制”?
提示:“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教师过渡:“一国两制”是一种非凡的构想。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统一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
提示: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差异,强行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实行“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
5.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一国两制”构想的益处。
提示:第一,“一国两制”尊重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证它们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二,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第三,在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实行两种制度,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主导地位,维护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第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港澳台的回归起了促进作用。总之,“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目标导学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港澳回归的基本情况
2.教师简要介绍:驻军对主权拥有的意义。
3.提出问题:香港在何时回到祖国的怀抱?澳门呢?
提示: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4.教师指出:经过长时间与英国和葡萄牙的谈判,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权,于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主权。
6.教师讲述:港澳区旗的象征意义。
A.香港区旗含义: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
B.澳门区旗含义:五星象征祖国的统一,莲花等象征澳门及其自然环境,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绿色象征着充满生机的祖国。
(二)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1.材料展示:
材料:2017年6月29日至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特别行政区。
2.教师提问:材料说明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港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那么请同学们依据教材回答其回归的意义。
提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教师提问: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
提示:从国力的增强、政策的英明、党的正确领导、国际环境以及历史原因等多方面来分析总结,课件出示答案。
三、课堂总结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在香港和澳门变成现实,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我们祝愿香港和澳门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相信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必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
【第七章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案】相关文章:
6.故事和教案
8.蚂蚁和西瓜教案
9.陶罐和铁罐教案
10.压力和压强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