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现代派诗歌
“dnkf”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西方的现代派诗歌,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西方的现代派诗歌,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西方的现代派诗歌
西方现代派诗歌:不要站在我的坟墓上哭
张祈译
不要站在我的坟墓上哭,
我不在那里。我没睡熟。
我是一千道风在那里吹过。
我是钻石在白雪上闪烁。
我是成熟谷粒上的阳光。
我是秋日雨水的安详。
当你在清晨的.寂静中再次苏醒,
我是宁静的鸟在盘旋中
快速而敏捷地飞高。
我是温柔的星在夜空照耀。
不要站在我的坟墓上哭泣;
我不在那里。我没死。
篇2:西方的现代派诗歌
艾米莉.狄金森 张祈译
去造一个草原
需要一株三叶草和一只蜜蜂,
一株三叶草和一只蜜蜂,
还有梦。
如果蜜蜂不多,
单靠梦也行。
西方现代派诗歌:这是鸟儿们回来的日子
艾米莉.狄金森 灵石译
这是鸟儿们回来的日子——
零零落落——一只或两只——
仿佛是依依不舍。
这是天空重新明亮的日子——
似乎六月的魔术未曾离去——
荡漾着蓝色和金色。
你的诡诈不可能瞒过蜜蜂——
但你这逼真的障眼法
几乎让我深信不疑。
甚至那些种子都在为你作证——
趁着暖意,温柔地送出
一片怯生生的叶子。
啊,繁华夏日的美丽庆典,
啊,秋日雾霭里的最后圣餐——
请牵住一个孩子的手。
让她分享你神圣的符号——
让她领受你神圣的面包
和你永生的葡萄酒!
篇3:戴望舒与现代派诗歌
戴望舒与现代派诗歌
秦楼月
本章教学重点:现代派诗歌的共同特征及戴望舒、徐迟、施蛰存的现代派诗歌。
第一节 现代派的形成与共同特征
在30年代中国诗坛上,现代主义诗潮形成不小的气势,它的鼎盛时期(约1935-1937)差不多可以与当时处于强势地位的现实主义诗潮分庭抗礼。1932年,施蛰存、杜衡等主编的《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发表了不少所谓“纯诗”,这是现代诗派形成的标志;1934年10月至1935年3月,卞之琳在北平编辑《水星》文艺杂志,上面所发表的诗歌与上海的《现代》遥相呼应;1936年10月,戴望舒主编《新诗》月刊,并邀请卞之琳、冯至、孙大雨、梁宗岱等参与编辑;几乎在同时或稍后,《现代诗风》《星火》《今代文艺》《菜花》《诗志》《小雅》和南京的《诗帆》等刊物上也发表了大量的现代诗,它们共同将现代主义诗潮推向高潮。1935年,孙作云在《清华周刊》上发表《论“现代派”》一文,从此“现代派”一名开始流传并在以后的文学史上得到认同。
“现代派”的共同追求是纯然的现代诗,从内容上看是用现代的诗形“表现现代人在现代都市中的现代情绪”,即现代都市青年那种感伤、孤寂、迷惘、纤弱的甚至是神经错乱的颓废情绪,有人称之为浊世的哀音。在诗艺上,现代派追求诗的意象美、朦胧美与散文美,即用繁复而又奇特的意象组合,通过象征、隐喻、暗示或通感等手法,来传达诗人复杂隐晦的情绪和潜意识;诗形上追求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体和散文美。主要代表诗人及作品集有:戴望舒的《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卞之琳的《十年诗草》,何其芳的《预言》,徐迟的《二十岁人》,玲君的《绿》,林庚的《夜》《春野与窗》,南星的《石像辞》和路易士的《三十年集》等。
第二节 现代派诗人个案分析:戴望舒、施蛰存、徐迟等
现代派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浙江余杭的戴望舒(1905--1950)。1925年,他进入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班补习法文,后又留学法国,有机会直接阅读欧洲象征派诗人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人的作品,并受其深刻影响。这也许是他以后从事现代派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除上面提及的三部重要诗集外,他还有诗学著作《望舒诗论》。
戴望舒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经历了三次超越:第一次是从诗情内容的传达上对新月诗派唯美主义诗风的超越。这在诗集《我的记忆》的前两辑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第一辑《旧锦囊》收早期诗作12首,大都幽怨、哀伤,带有沉郁的感伤与颓废色彩,明显留有新月派诗的痕迹。到了第二辑《雨巷》里,戴望舒的创作已由新月诗的唯美主义倾向过渡到以魏尔伦为代表的法国象征主义。由于唯美派与象征派在诗情基调与音乐美的追求上有共同之处,所以这一次超越带有更多的过渡性质;其中最为突出的超越之处,是戴诗吸取了魏尔伦诗的朦胧美,其典范作品便是那首以旧时杭州的小巷为描写对象、具有浓厚的钱塘文化氤氲的《雨巷》,它虽不是一首典型的现代派诗,因为它有流动的音乐美,这是现代派所反对的;但它所具有的诗情的朦胧性和诗意的多层性,却是现代派诗的共同追求。《雨巷》意在抒写大革命失败后诗人自己那种浓重的失望、愁怨和茫然彷徨的情绪,但诗人并未用直笔抒发,而是以一种既表现自己又隐藏自己的象征艺术来传达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情绪。诗中的“雨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断篱残墙,被迷茫的凄风苦雨笼罩着,这正是当时令人窒息的时代氛围的象征性隐喻。诗中那个“我”,一腔愁绪,满腹哀怨,在烟雨迷朦的雨巷里独自徘徊,希望逢着一个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在雨的幻觉里,“我”与她邂逅相遇;然而,她又旋即消散在雨的哀曲里;“我”又只好回到那个现实的雨巷里,独自仿徨着,仿徨着……。在这里,诗人以一种象征的笔法细腻曲折地传达出一种对希望与理想把握不定的心绪,而这种心绪正是当时被时代环境压得透不过气来的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形象写照。如果说《雨巷》的朦胧美体现了戴望舒对早期诗作的超越的话,那么它的音乐美却是对新月派诗美理论的某种承续和发展,因此这第一次超越带有明显的过度性质。但从《我的'记忆》第三辑(收诗8首)开始,戴望舒开始全面反判新月诗派“三美一体”的美学理念,提出了反音乐、反绘画、反建筑的诗美主张:“诗不能借助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份”[01],“诗不能借重绘画的长处”[02],“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03]。“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情绪的形式”[04]。这种形式便是具有散文美的无韵自由体,其典范之作就是那首著名的《我的记忆》。至此,戴望舒的新诗创作完成了第二次超越,真正成为一名现代派的标志性诗人,《我的记忆》也成为中国现代派诗的起始点。这首诗表面看来是在抒发往昔的情怀,其实是在巧妙地抒写自己种种悲欢的人生体验。诗人把“记忆”称作寂寥时的密友,它到处生存着:“在燃着的烟卷上”,“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句上”和“在压干的花片上”都留有它的身影;但“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的喧嚣”,只是在“寂寥时,它便对我作密切的拜访”,
作者: 秦楼月 -8-23 10:41 回复此发言
--------------------------------------------------------------------------------
22 回复:新诗研究
它的话是古旧的,老讲着同样的故事,
它的声调是和谐的,老唱着同样的曲子,
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
它的声音是没有力气的
而且还夹着眼泪,夹着太息。
这一连串的意象呈现,多么洒脱自然!它完全摆脱了韵律节奏的外在束缚,表现出一种明白如话的生活与情绪节奏,体现了无韵自由体诗所独具的诗情美与散文美。在这里,诗情美的追求显然是受到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果尔蒙的影响,果尔蒙所谓的“诗情”,并非指语言外在的音乐美,而是指情绪的内在起伏和情感的内在旋律,即重视内在的“诗情”,轻视外在的音韵;而散文美却来自于耶麦的“抛弃了一切虚夸的华丽、精致、娇美,而以他自己淳朴的心灵来写他的诗的”[05],即“没有词藻”的散文美风格。在诗集《望舒草》(此集把《我的记忆》一辑中的8首诗全数收入)里,具有这种诗情美与散文美的作品还有《顶礼》、《印象》、《烦忧》、《秋天的梦》、《少年行》、《三月》、《深闭的园子》、《寻梦者》、《乐园鸟》、《单恋者》、《我的恋人》等。所有这些都昭示着戴望舒的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已进入了一个全面成熟的时期。
如果说第二次超越主要表现为现代主义对唯美主义和魏尔伦式的象征主义的突破与变异的话,那么这第三次超越则表现为兼收并蓄的现实主义对现代主义的矫正上。经受过抗战洗礼的诗人终于从象牙塔中走出,结束了《我的记忆》以来回避社会现实、抒写孤独忧郁的基本主题,代之以民族斗争、社会斗争的现实政治主题,并有诗集《灾难的岁月》的出版,显示出戴诗价值取向上的重要变化;艺术倾向上也由果尔蒙、耶麦转向瓦雷里、艾吕雅、苏拜维艾尔等,呈现出以现实主义为内核兼取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本态势,从诗情到诗形全面超越现代主义诗风。从《元旦祝福》开始,土地与人民已成为戴诗歌咏的中心,从而取代了前三个时期一直延续的忧郁、感伤的基调,并形成此后戴诗的基本主题。像《狱中题壁》对抗日义士的歌颂,《我用残损的手掌》对山河破碎的悲愤,《心愿》所表达的抗战到底的决心,所有这些都显示出诗人与时代、人民有着血肉般的联系,诗人戴望舒终于从雨巷走向了战场。由于诗情主题的变化,必然带来艺术取向上的变化,《元旦祝福》以后的诗作不再借助象征体中介来曲折地抒写感情,而取用直抒胸臆的方法和盘托出自己的政治观点与情感,如《心愿》、《等待》都很典型。有的则兼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运用寓情于景或寓情于事的手法传情达意,如《狱中题壁》、《过旧居》和《偶成》等,都以感情内敛并与画面相融为其特征,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之作。当然最具神采的还是那首融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于一体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这首明显带有苏拜维艾尔《远方的法兰西》的构思痕迹的散文体自由诗,并不象苏氏那样如实地抚摸群山、江河以至于整个法兰西,而是以地图为象征体,以抚摸祖国大地为超现实幻境,把实境与幻境融合为一体,寓虚于实,以虚驭实,在残破的祖国山河中,描画出“那辽远的一角”的“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的理想境界,成为诗人在他生命最后一年里被朗诵得最多的一首杰作。
从戴望舒完成三次超越的创作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永不满足、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诗人,这种艺术探险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笔很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他在新诗创作上的成功实践,特别是他对中、西两种艺术源流的调和与整合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这不仅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对当下中国汉诗写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这或许就是戴望舒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篇4:西方浪漫主义诗歌
雨果
在令人窒息的空气中,如果你
还这样苍白,
当我看见你步入我命运的阴影,
我已朽,你是小孩;
如果发现我们岁月之链铰在一起,
我将跪拜,
注视你,让死神走向我,
让窥视你的幽灵远远离开;
如果你的手这样苍白弱小,
当你在摇篮
颤抖,仿佛在等待生长的翼,
犹如小鸟;
如果我看不到你的红润、强壮和欢笑,
如果你沉入忧伤的梦境,
如果你不随手关掉
身后那扇门;
如果我看不到你像美女一样
健康、欢笑、矫捷而行,
如果你像
不愿留下的弱小精灵,
我会认为在这个世界,裹尸布有时
与襁褓同道,
你来为了离去,你是带我远离
的襁褓。
篇5:西方经典爱情诗歌
坐在车里
伸出手,感受着车外风的热浪
思绪
被风吹着的地方,就兀自熄灭了
从汗毛孔里逃离出来的判逆
陪着你
眼前的迷茫
被挡风玻璃上的刮刀向左向右
两边揽
感觉路很清晰了
也开始吹牛了,说我的诗和远方
够你这辈子蹉跎岁月了
你的笑声
叩响了
创可贴般大的空间
夹着几粒汗水味在车内滚动
车内
两粒情愿的米粒
在热风里
已经生米煮成了熟饭
篇6:西方经典爱情诗歌
青春忽冷忽热
像肌肤,单凭肤色是断定不了人的善恶美丑的
天上挂着的白云
像奶奶的隔筛,筛底下全是疑惑
大风横过女人发达的肢体
白晰的肌肤闪动着许多种方言
风雨出阁的地方,人们的思维触碰不到
青春在刹那间被永恒
看见,一个人踩着另一个人的`幸福在奔跑
古城里的灯光,浑浊,幽暗的痛
风在冷飕飕的吹
那突如其来的旋风
像青春期里的暗伤
扭成了涡
只要你幸福
就算是击中了最要害的部位
也是值得的
篇7:西方浪漫主义诗歌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乔治·戈登·拜伦
(一)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象夜晚
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漫天;
明与暗的最美妙的色泽
在她的仪容和秋波里呈现:
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强,
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
(二)
增加或减少一份明与暗
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
美波动在她乌黑的发上,
或者散布淡淡的光辉
在那脸庞,恬静的思绪
指明它的来处纯洁而珍贵。
(三)
呵,那额际,那鲜艳的面颊,
如此温和,平静,而又脉脉含情,
那迷人的微笑,那容颜的`光彩,
都在说明一个善良的生命:
她的头脑安于世间的一切,
她的心充溢着真纯的爱情!
篇8: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告诉我,阿加特,你的心有时可会高飞,
远离这污秽城市的黑暗的海洋,
飞向另一个充满光辉、碧蓝、明亮、
深沉、纯洁无瑕的大海?
告诉我,阿加特,你的心有时可会高飞?
大海,宽阔的大海,给我们带来藉慰!
由巨大的风琴,隆隆的飓风伴奏、
闷声歌唱的大海,是什么魔力
赋予你催眠曲似的崇高作用?
大海,宽阔的大海,给我们带来藉慰!
带走我吧,马车!载我去吧,快艇!
远离!远离!这里的污泥使我们流泪!
--难道这是真情?阿加特悲伤的心有
时这样说:“远离悔恨、痛苦和犯罪,”
带走我吧,马车!载我去吧,快艇!
飘香的乐园,你跟我们离得太远,
在你的碧空下到处是爱与狂欢,
人们喜爱的一切都值得爱恋,
人们的心灵沉于纯洁的享乐!
飘香的乐园,你跟我们离得太远!
可是,充满幼稚之爱的绿色乐园,
那奔跑、歌唱、亲吻、花束,
在山丘后颤动的小提琴丝弦,
在傍晚的树丛中的葡萄酒壶,
--可是,充满幼稚之爱的绿色乐园。
充满秘密欢乐的天真的乐园?
是否已远得超过印度和中国?
能否用哀声的叫喊将它召回,
能否用银铃的.声音使它复活,
充满秘密欢乐的天真的乐园?
篇9: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夏日蓝色的黄昏里,我将走上幽径,
不顾麦茎刺肤,漫步地踏青;
感受那沁凉渗入脚心,我梦幻……
长风啊,轻拂我的头顶。
我将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动;
无边的爱却自灵魂深处泛滥。
好像波西米亚人,我将走向大自然,
欢愉啊,恰似跟女人同在一般。
篇10: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夕阳倾洒着最后的霞光,
晚风轻摇着苍白的睡莲;
巨大的睡莲,在芦苇中间
在宁静的水面凄凄闪亮。
我带着创伤,沿着水塘,
独自在柳;林中漫游,
迷茫的夜雾显出一个
巨大的白色幽灵,它
死亡、哭泣、声如野鸭,
野鸭拍着翅膀
在我带着创伤
独自漫游的柳林中
浮想联翩;厚厚的浓黑
在这白浪里,淹没了夕阳
最后的霞光,淹没了芦苇间,
宁静的水面上巨大的睡莲。
篇11: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灰色的云霞与红色的云霞织在东方,
窗台上的花朵转身迎向黎明,
一瓣接着一瓣,等待着阳光,
新鲜的花,枯萎的花,花朵在黎明。
今晨的花盛放,昨天的花曾经盛放,
晨光熹微,房间里飘过花香阵阵,
兰色正浓的芬芳,花事阑珊的芬芳,
新鲜的花,枯萎的'花,花朵在黎明。
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代表作:纵使这世界转变
纵使这世界转变
云体一般地迅速,
一切完成的事件
归根都回到太古。
超乎转变和前进之上,
你歌曲前的歌音
更广阔更自由地飘扬,
神弹他的琴。
苦难没有认清,
爱也没有学成,
远远在死乡的事物。
没有揭开了面幕。
篇12:西方情人节诗歌
威廉莎士比亚(英)
在那风化了的时代的纪年,
我看到对绝代佳人的描述,
古老的韵律因美丽而变得绝妙,
赞颂着薄命的红颜,多情的骑士;
在这倾国倾城的描绘中,
那手脚、嘴唇、眼眸及眉额,
这古老笔下的描画都让我感觉,
这一切的美貌,如今皆为你所有。
于是,他们所有的赞颂不过预言
我们的时代,一切都将你预示;
而他们所见无非用那推测的眼,
竭尽才华也无法将你尽致赞颂,
而有幸得见今日时光的我们,
只用那眼惊叹,却无法开口歌颂。
To His Love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When in the chronicle of wasted time
I see descriptions of the fairest wights,
And beauty making beautiful old rhyme
In praise of ladies dead, and lovely knights;
Then in the blazon of sweet beauty’s best
Of hand, of foot, of lip, of eye, of brow,
I see their antique pen would have exprest
Ev’n such a beauty as you master now.
So all their praises are but prophecies
Of this our time, all you prefiguring;
And, for they look’d but with divining eyes,
They had not kill
enough your worth to sing:
For we,
which now behold these present days,
Have eyes to wonder,
but lack tongues to praise.
【西方的现代派诗歌】相关文章:
2.西方政治制度
3.西方爱情诗
6.西方婚礼流程
7.西方哲学史名言
8.关于西方寓言故事
9.西方的节日
10.西方感恩节英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