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诗的特点
“lindahunt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黄庭坚诗的特点,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黄庭坚诗的特点,希望大家喜欢!
篇1:黄庭坚诗的特点
黄庭坚诗的特点
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黄庭坚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他最终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黄”。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23岁进士及第后,在叶县(今属河南)、太和(今属江西)等地做了的低级官员。这段时期内的黄诗比较关注社会现实,如《流民叹》、《和谢公定征南谣》等,抨击时弊相当尖锐。元丰八年(1085)旧党执政后,黄庭坚来到汴京任职于馆阁,参加编写《神宗实录》,自此成为苏轼的密友,常与苏轼等人唱和,诗的内容则以书斋生活为主。从哲宗绍圣元年(1094)开始,旧党重又失势,黄庭坚也受到迫害,先后被贬谪到黔州(今四川彭水)、戎州(今四川宜宾),最后卒于荒远的宜州(今属广西)贬所。黄庭坚被贬的直接原因是《神宗实录》引起的文字狱。惊悸之余,黄庭坚作诗较少,内容则以抒写人生感慨为主。黄庭坚始终被人看作旧党,其实他虽然在政治上追随苏轼,但并未积极参加新旧党争,他一生的心血主要倾注在诗歌和书法创作上。
就题材范围而言,黄庭坚诗没有显著的特点。他流传下来的一千九百多首诗,约有三分之二是思亲怀友、感时抒怀、描摹山水、题咏书画的诗,这种题材趋向与王安石、苏轼基本相同。黄诗的特点是文人气和书卷气特别浓厚,诗中的人文意象格外密集。首先,黄庭坚喜爱吟咏书画作品、亭台楼阁以及笔、墨、纸、砚、香、扇等物品,这些对象自身都是文化活动的产物或与文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自然会使诗歌充满文人色彩。其次,黄庭坚写其他题材也努力抉发其中的文人意识。例如《演雅》一诗,咏及蚕、蛛、燕、蝶等43种动物,它们本来全是自然意象,查是黄诗并没有到自然界中去观赏这些禽鸟虫鱼,而是从古代典籍的字里行间去认识它们,全诗充满着典故。又如茶本来是一种生活用品,但在黄诗中茶却成为文人雅致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例如《双井茶送子瞻》: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茶被置于高雅的文化环境中,并与文人的高雅活动及高洁志趣相联系,从而表现出深刻的文化内蕴。文化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以此为内容的黄诗微妙而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律动,书卷所与生活气息并存。这正是宋诗别开生面的表现之一。当然,有时黄诗在这方面走得太远,如《和钱穆父咏猩猩毛笔》在8句诗中竟有12个典故,就损害了诗歌的形象性。
黄诗更引人注目的是鲜明的艺术个性。自梅尧臣以来,北宋诗人都在诗歌艺术上追求“生新”,也即追求在唐诗之外另辟境界,而黄庭坚在这方面表现出更强烈的'自觉性。他说:“文章最忌随人后。”(《赠谢敞王博喻》)又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他的整个诗歌创作都贯彻了求新求变的精神,从而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
黄诗不论长短,往往都包含多层次的意思,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如五古《过家》、七古《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以及七绝《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之五,都是如此。他说:“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诨。”(见《王直方诗话》)意即要像参军中的“打诨”一样,在必要的地方来一个出乎读者意料之外的转折,以意脉的突然断裂而产生艺术张力。例如《次韵裴仲谋同年》的次联:“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俱少年。”上下句的意思相去很远,读来有奇崛之感。
黄诗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制胜。如用“煎成车声绕羊肠”(《以小龙团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来形容煎茶的声音,又如“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以古代的志士仁人来比喻竹子的高风亮节,都是很新警的比喻。他有时也求奇过甚,不够自然,如“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观王主簿家荼蘼》)以美男子喻花,就招致了许多人的批评。黄庭坚还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如“秋水粘天不自多”(《赠陈师道》)、“春去不窥园,黄鹂颇三请”(《次韵张询斋中晚春》)等。黄诗中最成功的则是那些用常见的字词组成新奇意象的作品,如《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字面较为平常,典故也是常见的,但经过巧妙的艺术构思,以故为新,在整体上取得了新奇的艺术效果。
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一是句中音节打破常规,如’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等,矫健奇峭。二是律诗中多用拗句,以避免平仄和谐以至圆熟的声调,如《题落星寺》: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此诗大拗大救,奇崛劲挺,为表现幽僻清绝的境界创制了恰到好处的语音外壳。黄庭坚的三百多首七律中有一半是拗体,这也是形成其生新廉悍风格的重要因素。
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元祐二年(1087),苏轼作《送杨孟容》,自注说:“效黄鲁直体。”黄庭坚作诗和之,有“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和“句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枯松倒涧壑,波涛所舂撞。万牛挽不前,公乃独力扛”等句,句法奇矫,音节拗健,想象奇特不凡,且有一股兀傲这气,是典型的“山谷体”。如果以唐诗为参照标准,那么“山谷体”的生新程度是最高的,它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与此同时,“山谷体”也具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等缺点。所以当后人批评宋诗时,“山谷体”往往首当其冲。
不过黄庭坚晚年的诗风逐步克服了上述缺点,体现出归真返朴的倾向。求新求变的精神在晚期黄诗中仍有所体现,但随着诗人阅历的加深和修养的提高,已渐渐达到炉火纯青、形迹尽泯的境界。用黄庭坚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复书》之二)的境界。例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虽然诗中仍有典故成语及化用前人成句之处,字里行间也仍有一股兀傲之气,但意境清新,语言流畅,奇险生硬的缺点已不得可睹了。再如《跋子瞻和陶诗》: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平淡质朴,精光内敛,体现出黄诗的老成境界。由此可见平淡之美是宋代诗坛的整体性追求,黄庭坚的创作道路也是以此为终极目标的。
知识扩展:黄庭坚书法特点
黄庭坚在继承传统、学习前辈书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从而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他的书法也存在某些缺点,如有些笔画过瘦过长,像苏东坡讥之为“树梢挂蛇”那样,的确显得难看。然而,瑕不掩瑜,从总体上来说,黄书有他的独特风格。
黄庭坚 送刘季展诗帖
一、中宫敛结,长笔四展:
黄庭坚的行书,每个字大都长横长竖、大撇大捺,但每个字的中宫(“中宫”即中心)似乎都有一个圆心,其他笔画从圆心中放射出来。这种“破体”的“辐射式”的字形结构,突破了晋、唐以来流行的那种方方正正、四面停匀的外形,而以其点画的借让,既把握重心,又夸张某些笔画,使他的书法表现出浑融萧逸的雅韵和骨力道劲的气魄。
二、欹侧变化,不受羁束:
黄庭坚的书法的第二个特点是字形的结构笔画欹侧,不受羁束。他写出的横画倾斜不平,竖画虬曲不正,每个字的各部分常以相乖或相应的歪斜之形作配合,一反前人横平竖直的平淡、呆板的结构,使他的字显得风神潇洒,瑰玮跌宕。苏东坡很欣赏黄书欹侧的特点,曾说:“鲁直以平等观作欹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法,以磊落人书细碎事,可谓‘三反’。 (《东坡续集》卷四《跋鲁直为王晋卿小书尔雅》)。
三、点不挑起,一代奇书:
黄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写三点水偏旁时,最下一点多不作挑起如《范滂传》中的“范”、“滂”、“汝”等字,《诸上座帖后记》中的“净”字,《松风阁诗》中的“涛”、“洗”、“洒”、。潺,、“沈”等字,特别如行书《经伏波神祠诗卷》,全篇有十七个三点水偏旁的字,除“泽”、“得”二字外,其他十五个字的最下一点全不作挑起。宋代袁文评黄庭坚的书法时说:“字之从水者,篆文作此*字,盖水字也。至隶书不作*字,乃更为三点,亦是水字,然三点之中,最下一点挑起,本无义,乃字之体耳;若不挑起,则似不美观。本朝独黄太史三点多不作挑起,其体更道丽,信一代奇书也。”(《瓮牖间评》卷四)。
四、撇改为点,蹙写上收:
黄书大多以大撇大捺、长笔四展见功夫,这是黄书的明显特点,但黄书也有时将一些字的笔画故意缩短和上收,其中最突出的如《王纯中墓志铭》、《诗送四十九侄帖》,《松风阁诗》等中的“修”字和“参”字,黄庭坚都将字中的三撇蹙写和上收为三点,这种异乎寻常的处理,使字体结构中的“展”与“蹙”形成对比,长笔短画,多姿多态,使这些字的笔画多变化和不重复。这是黄书的又一特点。
五、动静结合,和谐统一:
黄庭坚对一些下面带有四点的字,写时都将笔画连续,成一道波浪形,如《黄州寒食诗卷跋》中的“兼”字,《花气诗帖》中的“薰”字,《经伏波神祠诗卷》中的“马”字,《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王纯中墓志铭》中的“无”字等。这样处理,使字的上半部较为端正、平稳,表现为“静”,而下面的四点写作波浪形,连续一笔而成,则显得潇洒飘逸,表现为“动”,这样便使字体结构动静结合,和谐统一。
六、不泥古法,得笔外意:
黄庭坚的草书如龙飞风舞,超轶绝尘,为世人所称赞。他虽师承张旭、怀素,但他不泥古法,力求创新。金代诗人施宜生称赞黄庭坚的草书时说:“行行当行止当止,错乱中间有条理。意溢毫摇手不知,心自书空不书纸。”(《中州集》卷二“跋山谷草书”)赵秉文在《题涪翁草书文选书后》说:“涪翁参黄龙禅,有倒用如来印手段,故其书得笔外意,如庄周之谈大方,不可端倪。”黄庭坚草书的有些字形虽与张旭、怀素所写的字有些相似,但他善于用笔,深得此中三昧,所以黄书的线条千姿万态,变化多端。旭、素的许多笔画虽也豪逸放肆,但多是一笔简单而过,而黄书则一波三折,或箨龙坼石,或轻梢遏云,妙兼数体,圆转卓绝。我个人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黄庭坚的草书已超过张旭和怀素。另外,苏东坡说过:“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从生活阅历、文章学问等方面来说,黄庭坚远比旭、素丰富和渊博。
篇2:黄庭坚诗
黄庭坚诗
次韵答少章闻雁听鸡二首
平生绝少分甘处,身要从师万事忘。霜雁叫群倾半枕,梦回兄弟彩衣行。
朝士闻鸡常半途,朱门拥被不关渠。秦郎五起听三唱,残烛贪传未见书。
次韵杜仲观二绝
短舞朱裙惬醉看,惜公官守隔江干。遥怜得句无人赏,走马城东觅道安。
诗家二杜见仍云,佳句风流照映人。青眼向来同醉醒,白头相望不缁磷。
次韵奉答南山禅师二颂兼呈琦上人
鱼吼钟鸣索饭钱,牧牛耕种别人田。淮师收得祖关在,一笛操江月满船。
南山四至分明也,一日元来十二时。两个泥牛齐著力,矛头淅米剑头炊。
次韵李士雄子飞独游西园折牡丹忆弟子奇二首
西园春色才桃李,蜂已成围蝶作团。更欲开花比京洛,放教姚魏接山丹。
桃李阴中五兄弟,扶将白发共传杯。风吹一雁忽南去,空得平安书信回。
次韵王穉川客舍二首
五更归梦常苦短,一寸客愁无奈多。慈母每占乌鹊喜,家人应赋扊扅歌。
身如病鹤翅翎短,心似乱丝头绪多。此曲朱门歌不得,湖南湖北竹枝歌。
次韵喜陈吉老还家二绝
公庭无事吏人休,垂箔寒厅对弈秋。催织青笼篘白酒,竹炉煨栗煮鸡头。
夜寒客枕多归梦,归得黄柑紫蔗秋。小雨对谈挥尘尾,青灯分坐写蝇头。
次韵向和卿行松滋县与邹天锡夜语南极亭二首
雪泥滑滑到山郭,提壶劝沽亦不恶。林中解道不如归,家人应念思归乐。
冲风冲雨走七县,唯有白鸥盟未寒。坐中更得江南客,开尽南窗借月看。
次韵谢公定王世弼赠答二绝句
何用苦吟肝肾愁,但知把酒更无忧。声名本不关人事,看取青门一故侯。
酒因咀嚼还知味,诗就呻吟不要工。王谢风流看二妙,病夫直欲卧墙东。
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
槐催举子作花黄,来食邯郸道上粱。便欲扫床悬麈尾,正愁喘月似灯光。
千头剖蚌明珠熟,百尺垂丝鱠缕长。柳下石门君有此,可能冲雪厌清凉。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沈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酴醾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淤泥解作白莲藕,粪坏能开黄玉花。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次韵中玉早梅二首
梅蘂争先公不嗔,知公家有似梅人。何时各得自由去,相逐扬州作好春。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窗斜日两三枝。罗帷翠幕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次韵子瞻送穆父二绝
渺然今日望人材,每见紫芝眉宇开。又触惠文江海去,悚帆谁与挽令回。
谪官犹得住蓬莱,抱牍人稀书卷开。张敞怃眉应急召,董宣强项莫低回。
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二首
松寒风雨石骨瘦,法窟寂寥僧定时。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出无声诗。
龙眠不似虎头痴,笔妙天机可并时。苏仙漱墨作苍石,应解种花开此诗。
从时中乞薄团
织蒲投我最宜寒,正欲阴风雪作团。方竹火炉趺坐稳,何如矍铄跨征鞍。
扑屋阴风雪作团,织蒲投我最宜寒。君当自致青云上,快取金狨覆马鞍。
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
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硕果不食寒林梢,剖而器之如悬匏。故人相见各贫病,且可烹茶当酒肴。
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
雨洗风吹桃李净,松声聒尽鸟惊春。满船明月从此去,本是江湖寂寞人。
鸟乌未觉常先晓,笋蕨登盘始见春。敛手还他能者作,从来刀笔不如人。
东林寺二首
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禅律定知谁束缚,过溪沽酒见天真。
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渊明岂是难拘束,正与白莲出处同。
读书呈几复二首
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不随当世师章句,颇识扬雄善读书。
得君真似指南车,杖策方图问燕居。吾欲忘言观道妙,六经俱是不完书。
杜似吟院二首
日长吟院无公事,燕入花开必有诗。莫道南风吹雁去,春来亦有北风时。
吟院虚明如画舫,想成槛外是长江。杜郎忽作扬州梦,雨带风沙打夜窗。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
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可怜一曲并船笛,说尽故人离别情。
梦中往事随心见,配里繁华乱眼生。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无情。
奉留楚金长老
长安甚闹不须惊,好与牛儿著鼻绳。方便把他悲愿满,斩新然佛大明灯。
但将饭向无心椀,自有人扶折脚铛。不用重寻旧巢穴,胡蜂窠挂万年藤。
洪范以不合俗人题厅壁二绝句次韵和之
寂寥吾道付万世,忍向时人觅赏音。搔首金城西万里,樽前从此叹人琴。
埋没高才筑钓间,风云未会要鲵桓。南康郡下参军耳,付与红尘白眼看。
寄杜家父二首
红紫争春触处开,九衢终日犊车雷。闲情欲被春将去,鸟唤花惊只麽回。
风尘点汙青春面,自汲寒泉洗醉红。径欲题诗嫌浪许,杜郎觅句有新功。
寄刘泗州
生天生地常为主,此事惟应作者知。康济小民归一臂,屈伸由我更由谁。
万马千艘要路津,禅翁新画两朱轮。行春定得忘言对,金碧浮图何姓人。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
鸡苏狗虱难同味,怀取君恩归去来。青箬湖边寻顾陆,白莲社里觅宗雷。
乳花翻椀正眉开,时苦渴羌冲热来。知味者谁心已许,维摩虽默语如雷。
李宗古出示谢李道人苕帚杖从蒋彦回乞葬地二颂作二诗奉呈
提携禅客扶衰杖,断当姻家葬骨山。因病废棋仍废酒,鹧鸪鹦鹉伴清闲。
诗书传女似中郎,杞菊同盘有孟光。今日鹧鸪鸣蹇蹇,他年鹦鹉恨堂堂。
篇3:黄庭坚作品特点
1.学古创新
由于宋代“尚意”书风盛行,尚意支配下的个人抒情为主产生下的个性、人品对书法作品影响很大,对书法创作的影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黄庭坚极具个性的书法创新在北宋书法独树一帜。黄的老师苏东坡不仅重人品而且在书法创作上提出“不践古人”曾云:“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作为苏门四士之一的黄庭坚对苏东坡的这个口号加以阐发,在实际创作上更出新意,创出比其老师苏东坡更具新意的书法作品。他曾言:“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这是他在诗学、书学上的典型的创新精神。他强调创意,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古创新,《宋史?本传》称:“山谷善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2.高古自然
黄庭坚书法追求高古的同时,将个人的性格、感情、才气等主观的要素都化为客观的表现,使客观境界代替主观达到物我融合的境界,即所谓“天人合一,一一自然”。他的书法常以“韵”来体现其纯朴平淡的“自然”,代表其“超逸绝世”的境界。他学古而不泥古,崇古而出古,依靠自己对书法上不同常人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个人性格、才气、感情等特性,“学古而创新”,最后自成一家,将“自成一家”的“创新”化为“自然”,达到书法境界最为高尚的一种理想程度。
篇4:黄庭坚作品特点
黄庭坚于草书用功尤勤,取法亦广。先从小草入手,钟繇、王羲之、张芝、智永无不涉足。后他又倾心狂草,黄庭坚于草书是竭力反对“弄笔左右残绕”(《山谷提跋》)的造作之态,他同样追求自然,但他所追求的自然,既包含作书时的自然状态,又包含从生活、自然界的`自然之理中获得的用笔之意。黄庭坚草书十分强调节奏韵律,注重笔法腕法,绫条沉着老辣,极富振荡感、立体感;在结字和章法上也有重大突破,形成独特风格――苍老跌宕。黄庭坚的狂草实乃是上承唐代张旭、怀素,下启明朝祝允明、王铎,是唐代之后传递狂草的重要黄庭坚的草书是随着他对草书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这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
1.早期
《花气诗帖》为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早期所作。这件书作无款印,原是元二年(1087)附在寄扬州友人王巩二诗之后,今已单独成一帖。草书,纸本,纵30.7厘米,横4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篇字用笔顿挫分明,遒劲雅健,墨色浓枯变化相当自然。但作此书时,但用笔生硬,少圆转,结字缺乏生动,似乎尚未见到怀素《自叙帖》。还没形成驰毫骤墨,飞舞盘旋,谲怪恍惚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诗”字右旁写成“寸”,与“讨”字不分,这在草书中是不多见的。山谷素善雅谑,是否怪王诜一再送花催讨诗作,所以故意写成这样相戏?整幅字妙趣横生,是一件难得的小品。前面原有识语,说:“王晋卿(诜)数送诗来索和,老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频送花来促诗,戏答。”诗中说:你送来的花香气袭人,彷佛使平日修行禅定的功夫都被扰乱了,但我毕竟已过了中年,今春欲写诗,思路艰涩,像在逆水的滩头行船一样。可知原诗是为王诜所作,确实有开玩笑的意思。
2.中期
《杜甫寄贺兰诗》帖,黄庭坚书,纸本,草书,纵34.7 cm,横69.6cm。北京故宫藏故宫博物院藏。
该帖系《宋元宝翰》册中的一开。笔法圆劲,笔势连绵,如龙蛇飞舞,达到心手两忘的境界。尾“寄贺兰”四字写作行楷书,矫拔精健,与前草书诗文的飞动气势相映生辉。虽短短八行,却是黄庭坚的草书佳作。此诗帖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黄庭坚《花气诗》帖堪称双美。《吴氏书画记》卷五、《平生壮观》卷二、《石渠宝笈初编》卷二著录。
3.晚期
独看黄庭坚的每个字,都不是正的,都东倒西歪,但正是这种歪,使字型有一种跌宕的节奏。他的很多字写得很内敛,向里缩,但由于每个字重心的变化,有摇荡的动感,有一个跌宕的整体,内敛的字不但不拘谨,反而显得很舒展。黄庭坚的用笔好像很随意,但通篇看来,字很精美。产生的原因是用笔的自如。黄庭坚非常随意的使用笔尖,正如苏轼所说的“点画信手烦推求”。方笔极少,直笔极少,遇到转折的地方,绝大部分都是旋转而过。尽管圆笔多,但笔画的圆都是不规则的,在黄庭坚这里,所有的圆弧都是不光滑的,不规则的。下笔直率,有落纸即行的掠笔,有落纸轻按的带笔,有重按的蹲笔,很少有回锋入笔。黄庭坚的行笔比较慢,所以不需要回锋以蓄其势。用笔很轻,没有剑拔弩张的笔画。章法是疏朗的,用笔是轻松的,线条是匀净的,节奏是自然的。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仿佛是一支悠扬而婉转的小夜曲,静静地读一遍,神清气爽。
篇5:黄庭坚书法特点
关于黄庭坚书法特点
关于黄庭坚书法特点有哪些呢?黄庭坚书法是非常的有名的,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是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
黄庭坚在继承传统、学习前辈书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从而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他的书法也存在某些缺点,如有些笔画过瘦过长,像苏东坡讥之为“树梢挂蛇”那样,的确显得难看。然而,瑕不掩瑜,从总体上来说,黄书有他的独特风格。
黄庭坚送刘季展诗帖
一、中宫敛结,长笔四展:
黄庭坚的行书,每个字大都长横长竖、大撇大捺,但每个字的中宫(“中宫”即中心)似乎都有一个圆心,其他笔画从圆心中放射出来。这种“破体”的“辐射式”的字形结构,突破了晋、唐以来流行的那种方方正正、四面停匀的外形,而以其点画的借让,既把握重心,又夸张某些笔画,使他的书法表现出浑融萧逸的雅韵和骨力道劲的气魄。
二、欹侧变化,不受羁束:
黄庭坚的书法的第二个特点是字形的结构笔画欹侧,不受羁束。他写出的横画倾斜不平,竖画虬曲不正,每个字的各部分常以相乖或相应的歪斜之形作配合,一反前人横平竖直的平淡、呆板的结构,使他的字显得风神潇洒,瑰玮跌宕。苏东坡很欣赏黄书欹侧的特点,曾说:“鲁直以平等观作欹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法,以磊落人书细碎事,可谓‘三反’。 (《东坡续集》卷四《跋鲁直为王晋卿小书尔雅》)。
三、点不挑起,一代奇书:
黄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写三点水偏旁时,最下一点多不作挑起如《范滂传》中的“范”、“滂”、“汝”等字,《诸上座帖后记》中的“净”字,《松风阁诗》中的“涛”、“洗”、“洒”、。潺,、“沈”等字,特别如行书《经伏波神祠诗卷》,全篇有十七个三点水偏旁的字,除“泽”、“得”二字外,其他十五个字的最下一点全不作挑起。宋代袁文评黄庭坚的书法时说:“字之从水者,篆文作此*字,盖水字也。至隶书不作*字,乃更为三点,亦是水字,然三点之中,最下一点挑起,本无义,乃字之体耳;若不挑起,则似不美观。本朝独黄太史三点多不作挑起,其体更道丽,信一代奇书也。”(《瓮牖间评》卷四)。
四、撇改为点,蹙写上收:
黄书大多以大撇大捺、长笔四展见功夫,这是黄书的明显特点,但黄书也有时将一些字的笔画故意缩短和上收,其中最突出的如《王纯中墓志铭》、《诗送四十九侄帖》,《松风阁诗》等中的“修”字和“参”字,黄庭坚都将字中的三撇蹙写和上收为三点,这种异乎寻常的处理,使字体结构中的“展”与“蹙”形成对比,长笔短画,多姿多态,使这些字的笔画多变化和不重复。这是黄书的又一特点。
五、动静结合,和谐统一:
黄庭坚对一些下面带有四点的字,写时都将笔画连续,成一道波浪形,如《黄州寒食诗卷跋》中的“兼”字,《花气诗帖》中的“薰”字,《经伏波神祠诗卷》中的“马”字,《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王纯中墓志铭》中的“无”字等。这样处理,使字的上半部较为端正、平稳,表现为“静”,而下面的四点写作波浪形,连续一笔而成,则显得潇洒飘逸,表现为“动”,这样便使字体结构动静结合,和谐统一。
六、不泥古法,得笔外意:
黄庭坚的草书如龙飞风舞,超轶绝尘,为世人所称赞。他虽师承张旭、怀素,但他不泥古法,力求创新。金代诗人施宜生称赞黄庭坚的草书时说:“行行当行止当止,错乱中间有条理。意溢毫摇手不知,心自书空不书纸。”(《中州集》卷二“跋山谷草书”)赵秉文在《题涪翁草书文选书后》说:“涪翁参黄龙禅,有倒用如来印手段,故其书得笔外意,如庄周之谈大方,不可端倪。”黄庭坚草书的有些字形虽与张旭、怀素所写的字有些相似,但他善于用笔,深得此中三昧,所以黄书的线条千姿万态,变化多端。旭、素的许多笔画虽也豪逸放肆,但多是一笔简单而过,而黄书则一波三折,或箨龙坼石,或轻梢遏云,妙兼数体,圆转卓绝。我个人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黄庭坚的草书已超过张旭和怀素。另外,苏东坡说过:“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从生活阅历、文章学问等方面来说,黄庭坚远比旭、素丰富和渊博。
书法成就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等被称为宋四家。
黄庭坚对书法艺术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见解,大都散见于《山谷集》中。他反对食古不化,强调从精神上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强调个性创造;注重心灵、气质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在风格上,反对工巧,强调生拙。这些思想,都可以与他的创作相印证。
流传黄庭坚的书法,小字行书以《婴香方》、《王长者墓志稿》、《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稿》等为代表,书法圆转流畅,沉静典雅。大字行书有《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风阁诗》等,都是笔画遒劲郁拔,而神闲意秾,表现出黄书的特色。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此外黄庭坚的书法还有《伯夷叔齐墓碑》、《狄梁公碑》、《游青原山诗》、《龙王庙记》、《题中兴颂后》等。
其中,《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作品,黄庭坚一生创作了数以千百的行书精品,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松风阁诗帖》。这件书迹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像是船夫摇桨用力的样子。不论收笔、转笔,都是楷书的笔法,下笔平和沉稳,变化非常含蓄,轻顿慢提,婀娜稳厚,意韵十足。在后段提到前一年已去世的苏轼时,心中不免激动,笔力特别凝重,结字也更加倾侧,是尚意书风的典型,其风神洒荡,意韵十足,堪称行书之精品。被称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第九。
用笔如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颜鲁公《八关斋会报得记》来,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
《经伏波神祠诗》,行书墨迹,纸本,46行,每行字数不一,共477字。原迹现存日本。此诗帖,洋洋数十行,挥洒自如,笔笔精到,气势开张,结体舒展,范成大评“山谷晚年书法大成,如此帖毫发无遗恨矣,心手调合,笔墨又如人意。”此帖正是一种心平气和的境况下的经意之作,具有黄庭坚书法艺术的特点,是黄庭坚晚年的得意之作。
篇6:黄庭坚的诗
黄庭坚的诗
黄庭坚的诗:《清平乐·春归何处》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的.诗:《清平乐·春归何处》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的诗:《鹧鸪天·汤泛冰瓷一坐春》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
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醒酲魂。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
黄庭坚的诗:《减字木兰花·当年夜雨》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当年夜雨。头白相依无去住。儿女成围。欢笑尊前月照之。
阿连高秀。千万里来忠孝有。岂谓无衣。岁晚先寒要弟知。
黄庭坚的诗:《蝶恋花·海角芳菲留不住》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海角芳菲留不住。笔下风生,吹入青云去。仙籍有名天赐与。致君事业安排取。
要识世间平坦路。当使人人,各有安身处。黑发便逢尧舜主。笑人白首耕南亩。
黄庭坚的诗:《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黄庭坚的诗:《踏莎行·临水夭桃》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临水夭桃,倚墙繁李。长杨风掉青骢尾。尊中有酒且酬春,更寻何处无愁地。
明日重来,落花如绮。芭蕉渐展山公启。欲笺心事寄天公,教人长对花前醉。
黄庭坚的诗:《南乡子·卧稻雨馀收》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卧稻雨馀收。处处游人簇远洲。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乱折黄花插满头。
青眼想风流。画出西楼一帧秋。还把去年欢意舞,梁洲。塞雁西来特地愁。
黄庭坚的诗:《点绛唇·浊酒黄花》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浊酒黄花,画檐十日无秋燕。梦中相见。起作南柯观。
镜里朱颜,又减年时半。江山远。登高人健。应问西来雁。
黄庭坚的诗:《渔家傲·万水千山来此土》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万水千山来此土。本提心印传梁武。对朕者谁浑不顾。成死语。江头暗折长芦渡。
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只履提归葱岭去。君知否。分明忘却来时路。
【黄庭坚诗的特点】相关文章:
1.黄庭坚诗
2.徐志摩的诗特点
3.木兰诗写作特点
4.元稹的诗风格特点
5.黄庭坚
6.木兰诗互文的特点
7.黄庭坚简介
8.定** 黄庭坚
9.黄庭坚传
10.水调歌头 黄庭坚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