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特点
“jerry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文言文的特点,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文言文的特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文言文阅读题发展特点
文言文阅读题发展特点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我国特有的语言瑰宝——文言文的继承学习。近三年来,北京各区中考试卷中文言文考查所占分数在6—12分,占试卷总分的5%—10%左右。初中语文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为:“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要求为中考文言文的考查设置了范围,重点着眼于:诵读方面,也就是对文言文的读音的考查;理解内容方面;背诵,即积累方面(该类题专设在积累默写一类,故不包括在文言文阅读中)。比较近三年的中考题,文言文阅读呈 [被屏蔽广告] 三、开放拓展题的逐渐介入。
在文言文考查中逐渐出现了与现代文阅读相似的题型与思路,这就是开放拓展题的登场。这也是顺应新的课程理念诞生的一类新题型,它可以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及知识积累能力,这也是文言文阅读中具有新意的题型。学生在答这类题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是对个人阅读理解和知识积累的一个尊重。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简要回答“叹惋”什么?
(丰台区中考试题 《桃花源记》)
这道题要求考生在把握全文后,发挥想象力,根据文章具体情况来合理设想桃花
篇2:文言文阅读部分中考命题有什么特点呢
文言文阅读部分中考命题有什么特点呢
1.加大了对古诗文考查的分量。不少地区,如厦门、广西等地,已将文言文阅读语段由传统的一大段上升到两大段。考查背诵或默写有此项要求的文言课文的段、篇或名言、警名等的比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虽然出现不少新题型,传统的解释、翻译仍占不少比例。
2.阅读材料绝大多数选自文言文基本篇目,但有被课外材料逐步取代的趋势,如吉林、浙江、四川、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杭州等地考的是课外文言文。因为课外选文的考查避免了猜题、押题现象,命题更能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提高评价的效度。
3.重视考查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包括理解常见文言文词语的意义、理解文言句子的大意、了解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基本写法等。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能力的考查成为新的重点。客观题的比例在大幅度减少,主观题包括开放性试题将逐渐增加,文言文的比较阅读也将成为考查的亮点。
4.出现了一些课内外结合的开放性试题,开拓了文言文命题的新思路。如江苏连云港市的试题,要求把吴王夫差--伍子胥、蔡桓公--扁鹊、楚怀王--屈原、鲁庄公--曹刿、齐威王--邹忌、唐太宗--魏征等人的事例写在一段议论性文字中。
5.重视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考查。如福建莆田市试题,要求阅读《马说》后,从选文外再写出一句有关人才的名言警句。
针对以上特征及发展趋势,复习方法及应对策略为:
1.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相结合。这届初三有其特殊性,新大纲刚颁布不久,因此大家对以前大纲中规定的古诗文的基本篇目应作全面的复习梳理。不少地区的阅读题,除了注意量以外,还注意面的问题,如江苏宿迁选取的是《〈孟子〉二章》,但设计的问题中,却涉及到《愚公移山》《陈涉世家》《陋室铭》《醉翁亭记》等。还有一些地方对文言文的考查,就不采用中心语段的形式,而是天女散花式,这就提示我们全面复习不可少。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还要突出重点。复习重点:一是古文,二是古诗词。一般地说,四、五、六册的古文是复习的`重点。翻开近两年各地的中考试题,《出师表》《〈孟子〉二章》《核舟记》都是考查频率最高的课文,《马说》《愚公移山》《陈涉世家》《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课文考的频率也较高。其他如《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等课文,每年也有地区涉及。这些课文都是复习的重点。在中考前,我们甚至可以确定重中之重的课文,那就是这些重点课文减去当地近三年中考出现的文言语段篇目而剩下的篇目。一般地讲,近年考过的语段或篇目今年再出现的几率很低。但千万注意,这不是绝对的。对重点课文,我们要一字不落地复习整理。
2.课内复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鉴于中考趋势的要求,我们在复习课内文言文时,也应学一些与课文内容、特色相似或难易程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如:在复习《捕蛇者说》时,可以学习《礼记》中的《苛政猛于虎》,两篇加以比较,更能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20和20中考文言文阅读已有不少地区采用了课外材料,这一趋势应值得注意,平时多作一些积累。
3.综合训练与专项练习相结合。复习文言文,综合训练少不了面对铺天盖地的训练材料,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同学们可根据情况自编练习外,还可选择一些关注教学前沿动态,紧握中学教研最新脉搏,讲究实用实效的杂志材料供训练用,也可选择近年的中考题加强练习,以便感觉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形势与内容,发现并弥补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除了进行综合练习外,专项练习也很重要,如按文言文知识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分类复习。阅读文言文,就要掌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一些特点,才能扫除阅读上的障碍。例如文言实词,就要懂得单音词、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举出例句加以解说,帮助掌握其规律性的东西。
4.加强朗读和背诵文言文。要顺畅地朗读文言文,就必须在了解词义、句意后正确处理文言句中的停顿,停顿处理得当,阅读就自然顺畅,背诵也容易得多。尤其对于一些长句以及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更要联系上下文,认真分析句子的结构层次,以免造成理解错误。朗读和背诵,对于积累文言文的感性材料,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非常有效的。特别是要重视背诵,因为背诵性质的默写题最为常见,背诵通过默写来检查,是必要的,且评分严。背诵要注意三点:一是内容正确,不随意增减字词和易位;二是书写正确,不写错别字;三是能灵活再现记忆内容,摘出相关文字答题。
5.中考文言文考查多以文段形式出现。所选文段可能是一则课内语段,一则课外语段,也可能是两则课外语段。选课内文言语段进行考查,目的是检验学生课内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把课内知识学扎实。选课外文言语段,其目的是考查学生课内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考查学生能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根据特定的语境依文断义。即使是课外语段,往往也会涉及课内语段知识,比如在选择题的选项中就说不定会出现课内语段的内容。所以,学生必须立足于课内文言文,扎实复习,并灵活运用,把课内与课外的知识结合起来。
此外,在选文上还有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国家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提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这一大的社会选题背景下,文言文阅读的选文将可能围绕爱国、诚信、团结友善、尊老爱幼等内容来选题。
篇3: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的特点与趋向分析
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的特点与趋向分析
一、测试材料选文范围拓宽,体裁和题材更加丰富多彩
文言文阅读一直选用人物传记类散文作为测试材料,从1994 年到2003 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测试材料一直是人物传记,相对而言比较稳定。随着自主命题试卷的增加,2005 年有了较大的突破。16 套试卷一共选用了19 篇(段)文言文作为测试材料,9 套试卷依旧选用人物传记类作品作为测试材料,另外的7 套则取材于非史传类著作,包括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唐代散文、明代散文、清代小说等,涉及人物传奇、游记、政论、文论等多种样式,多是名家名篇,内容大都以叙事为主,叙议结合,大概可以概括为人物故事类、山水游记类、阅读诗文感悟类和说理类,具备可读性强、利于测试兼具教化功能的特点。因此,今后文言文测试材料的选用,将会更加关注在稳定中有变化、出新意,而抒情性、议论性散文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测试材料体裁和题材的多样化,体现出命题思路的逐步拓宽,值得关注。
二、测试题型、题盘和分值稳定而有变化
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型保持一贯的方式,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赋分基本保持了稳定和连续,除上海卷的28 分之外,其余巧套试卷的分值集中在18 一22 分之间,较为集中的分值是20 分,达到50 %的比例。
1 .单项选择题的题量与分值
单项选择题的题量与分值基本保持稳定,除上海卷外,巧套试卷的单选题仍旧是每题3 分,分值处于9 一巧分之间不等,其中有n 份试卷采用4 道题12 分,占试卷总份数的68 . 8 % ,保持近年来稳定的题量和赋分。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两类题型的分值比例有很大的变化,单选型试题比2004 年减少l 道,设置3 道题目,赋分为9 分,使得全国卷的单选题分值首次低于非选择题分值。联系古诗文阅读测试整体考查,不难发现,因为翻译题和古诗鉴赏题赋分的增加,使得非选择题的分值占古诗文阅读试题总分的比例达到66 . 7 % ,体现出古诗文阅读测试注重采用非选择题考查形式的.趋向。
2 .非选择题的题量与分值
非选择题的分值,除上海卷的24 分最高值,其余巧份试卷的分值区间在5 一10 分之间,有较大的分距。而且题型和题量也存在一定差异。除上海卷、北京卷和辽宁卷外,其余13 套试卷全部采用句子翻译这一种题型,分值较之2004 年又有所变化,有6 套试卷分值上调,全国卷和辽宁卷调为10 分,对文言文翻译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力度。有关人士认为“2006 年高考即使不再上升或加大力度,至少也会继续保持这种态势。”(沈献章、高森、周京显等《 新形态下的语文高考》 ,《中国考试》 2005 年11下半月刊)
句子翻译毫无疑问是文言文考查的稳定题型,但是部分省市自主命题卷在考查题型的多样化方面已经或正在做出探索,比如北京卷、辽宁卷和上海卷。北京卷连续两年没有设计文言文句子翻译题,辽宁卷采用翻译和断句两种题型,而上海卷在非选择题的题型设计方面一直有较多的探索,除了设置赋值5 分的两个短句子的翻译,还采用诸如填空、翻译、简答和简析的多种方式,对实词解释、类比手法、词语语境义的理解表述、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古代文论理解等进行了考查,可以称为综合题型。
三、测试内容与设题方式呈现的特点
2005 年的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和设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稳定。表1 显示出考查内容覆盖全面,对取消限制的考点单独设题进行考查。其中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的理解、文句的理解和翻译,文章内容的筛选、分析和概括,始终是文言文阅读主要而稳定的考查内容。实词、虚词、句式和词类活用、句子翻译属于“理解”能力层级,文中信息筛选、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属于“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测试以阅读理解能力为考查重点。
【文言文的特点】相关文章:
2.记叙文特点
3.文言文
4.说明文的特点
5.医学英语词汇特点
6.会议纪要的特点
7.春联的特点
9.导游词的特点
10.诗歌的特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