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岁唐诗欣赏
“chenny972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己亥岁唐诗欣赏,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己亥岁唐诗欣赏,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己亥岁唐诗欣赏
己亥岁唐诗欣赏
己亥岁(二首录一)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诗鉴赏
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
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 。己亥岁这点明 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为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 。诗句不直说战祸殃及江汉流域 ( 泽国 ), 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 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篇2:曹松唐诗《己亥岁》
曹松唐诗《己亥岁》
《己亥岁》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曹松。其古诗全文如下: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前言】
《己亥岁二首》是唐代诗人曹松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干支为题,以示纪实,明确表明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注释】
⑴己亥:为公元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的干支。
⑵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⑶樵苏:一作“樵渔”。
⑷传闻:一作“波间”。
【翻译】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赏析】
这组诗载于《全唐诗》卷七百一十七。下面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周啸天先生对组诗第一首的`赏析。“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就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此时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古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公元879年(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一将功成万骨枯”,更是一篇之警策。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蠙《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 “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篇3:曹松唐诗《己亥岁录一》鉴赏
曹松唐诗《己亥岁(二首录一)》鉴赏
己亥岁别名二首录一,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曹松,这首诗的内容是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传闻一战百神愁, 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己亥岁(二首录一)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鉴赏
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就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古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注:①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己亥岁”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②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1)第二句中“乐”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4分)
(2)“一将功成万骨枯”,词约而义丰,请结合全诗,赏析这个句子。(4分)
参考答案
(1)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2分)用“乐”字反衬“生民”不堪悲苦,耐人寻味。(2分)
(2)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封将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来的,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2分)②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2分)
篇4:曹松唐诗《己亥岁录一》鉴赏
曹松唐诗《己亥岁(二首录一)》鉴赏
己亥岁(二首录一)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翻译/译文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
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鉴赏
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就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古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注释
⑴己亥:为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的干支。
⑵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⑶樵苏:一作“樵渔”。
⑷传闻:一作“波间”。
(1)第二句中“乐”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4分)
(2)“一将功成万骨枯”,词约而义丰,请结合全诗,赏析这个句子。(4分)
参考答案
(1)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2分)用“乐”字反衬“生民”不堪悲苦,耐人寻味。(2分)
(2)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封将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来的,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2分)②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2分)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附近)人。早年栖居洪州西山,其后投奔建州刺史李频。唐昭宗光化四年、天复元年(9)七十余岁中进士。曾官秘书正字。其诗多旅游题咏之作。风格颇似贾岛,取境幽深,工于炼字炼句。《全唐诗》录其诗一百四十首,编为二卷。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篇5:唐诗欣赏
唐诗三首欣赏
渭川田家
【朝代】唐代【作者】王维
【原文】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青溪
【朝代】唐代【作者】王维
【原文】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唐诗三百首:寄全椒山中道士,更多唐诗三百首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寄全椒山中道士
【朝代】唐代【作者】韦应物
【原文】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篇6:唐诗欣赏
唐诗欣赏两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画外音):“杏花村!”
一首唐诗被改成了电视剧,很有意思。有环境描写,有心情描写,有动作描写,还有语言描写,生动得很。还有这样的版本:
清明雨纷纷,(清明本来就是时节,何必还要“时节”二字?)
行人欲断魂。(行人么肯定在路上,“路上行人”不是多此一举么?)
酒家何处有?(已经在问了,就不用说“借问”了)
遥指杏花村。(“牧童”不出现,也有别具一格的意味)
唐诗大多平自如话,唐人的心态多半都是单纯而坦然的。一首唐诗若干字,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一一交代而已。清明时节雨纷纷,交代时问,报告天气情况。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场面描写,路上很多人,还交代了人们的心情。借问酒家何处有?可以是作者自己问,也可以是其他行人问,或者是很多人一起问。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和“杏花”已经替我们画好了一幅山水画。人人读来,都会心旌飘摇。所有关于农村和远古的美好想象,都可以添加其上。“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唐诗就妙在这里。
就是这么简单的诗,它的情感偏偏是极其浓郁的。雨是怎样的雨呢?“雨纷纷”是怎样一种情态呢?很多,很乱,很细,很柔,不是“白雨跳珠”的爽脆,也不是“点滴霖霪”的放肆,当然也不是“润物细无声”的乖巧,“空山新雨后”的灵旷,也不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娇媚,“花落知多少”的空愁。“雨纷纷”写天气,几乎同时就带着了心情。一种粘连的错落的,似有若无的,时断时续的琐屑而纷繁的碎琼乱玉叮叮咚咚的心绪就随之而来了。就这样,他把我们的心绪都给铺垫好了,把我们带进了他需要的情境。第一句话就把房子造好了。用的是极其普通的砖瓦。
第二句并不让人觉得很了不起。太直抒胸臆了。宋词是绝不甘心这样写的。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写: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那也是另一种浓艳到极致的美感。像香菱学诗说的,看似无理的,想去又是逼真的。清明节,必定是伤心的。似乎多此一举,又是在情在理的,第二句更像是纪录片的片段。
一二句与二三四句,似乎是不相联的。但如果明白“借酒浇愁”的共同语境,那么又是自然而然的。全诗平铺直叙,但这第三句是一个起伏,是一个黄金分割点。行人只顾行人各自的忧伤,本来是互不关联的。但一个“问”字,让他们彼此有了关系。第三句和第四句,一问一答,让全诗有了动静,有了人情味。这是一个互动环节。一个“遥”字,是一个景深镜头,从行人忧郁的双眼切换到了影影绰绰的迷离依稀的杏花村。杏花村有可能是一个村名,也有可能是长着一片杏花的村子。总之,美丽无疑。
因为它简单,所以就很喜欢解读。我在想,杜牧没有出来说话,他的情绪仅仅是为清明的忧伤而忧伤,还是借着清明的忧伤,忧伤着自己的忧伤呢?或者说,清明提供了忧伤的氛围,也带出了其他的忧伤,或者,集体的忧伤牵扯出个体的忧伤?或者,清明节就是忧伤节,就是让大家集体地忧伤,大胆地忧伤,明明白白地忧伤,坦坦荡荡地忧伤?
我无意从作者的出身背景、生活轨迹去考究去思量。我就喜欢这样子痴痴地傻想。清明,很好听的发音,很好看的字形,如果忧伤越来越多,那么酒家的生意倒是越来越好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的诗向来以用典缜密、晦涩难懂著称,按照IT讲法,他就像一个编程高手,费尽心机,使了全套的本事,编出一个程式来,又加上密码,把自己重重深锁,百遮千掩,和云伴月,让人看不到他的庐山真面目。林黛玉是很恼他的(不知是不是曹雪芹的意思):“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别叫拔去了。”黛玉说好的,宝玉自然也说好,我却喜欢他的诡秘奇特、瑰丽旖旎的,他包藏细密,我不求甚解,因此我读他的诗不劳神、不费劲,却有一种隐秘的快乐。
这一首《夜雨寄北》无论如何是平白如话的了,不过就是一封家书,一则秋雨日记,一篇古代的Blog。怎么可以平白到如此简单呢,哪里有什么典故出处,有什么平仄对韵,分明就是几句家常话,几句心思细腻的男人家的唠叨。“君问归期未有期”,就是说,你的信我收到了,我现在给你回信,你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看还是遥遥无期啊。被齐秦演绎成“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在一首诗里,连用两处“巴山夜雨”是怎样都说不过去的吧,总共才二十八个字,八个字是相重的,太不珍惜字眼了吧。要知道人家可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然而这两遍的“巴山夜雨”念起来是多么亲多么好啊,就好像是今夜我一个人的巴山夜雨,在来日要为我们两个人再下一遍似的。今夜,这样的夜雨,是为你而下的,尽管你不在,我替你先听着;来日,像今夜这样的雨,也是替我为你而下的。让我想起“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三个“宫”字相撞却不打斗,也是组团的',连锁的,排成一队,很有气势。
让我更喜欢的是,这样的诗是写给妻子的,而不是情人或者知己。我倒不觉得男人都坏,妻子是男人的空气,存在着,需要着,呼之即来,拂袖便去的,是一种习惯和默认了,是不思量自难忘了。因此,写给妻子反而是更难写的。唯有苏轼“……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和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得亲情满怀的。写给妻子的恐怕也花哨不起来,彼此心知肚明,写得热切了反而生分了呢。于是,平淡到了极点,诗歌回归为说话。一封家书的《夜雨寄北》是这样地让我想往。
然而,此诗分明又是兀自波涛汹涌,跌宕腾挪着呢。我喜欢从时态上来分析。“君问”是过去时,“归期”是将来时,“未有期”是现在时;“巴山夜雨涨秋池”是现在时,“何当共剪西窗烛”是将来时,“却话”是将来时,“巴山夜雨时”是将来过去时。时间是跳跃如豆的灯光,错落斑驳,分明营造的是一个时空隧道,看似来去自如,却又是遮掩离隔。从空间上看呢,“北”和“巴山”就是信头和信尾,称呼和落款,收信人地址和寄信人地址,却又是简单得很。从人数上看呢,“君”是独,“共”是双,对称而呼应;从语态上来看呢,“何当”是虚拟语态,虚实相生,隐隐绰绰。一个“秋”字,勾人乡思;一“问”和一“话”,又写出了夫妻的日常交流,自然而贴切。二十八个字,个个都有妙处,连题目也平淡朴实而性价比极高。
唯一浪漫的是“共剪西窗烛”,似一缕摇摇的烛光把整首诗衬得亮堂,平淡里有了温情和美丽。因此,李商隐的诗毕竟是贵族气的,即便是平白如话的家书也不是村野气息,市井之气可以比拟的。
深夜了,今夜我的夜雨敲在雨棚之上,我把它想象成阁楼上、船篷上或是勾栏上,我喜欢啪嗒啪嗒这样的雨声。比捣衣槌子要小声一点,比蚕吃桑叶又要大声一点。今夜这样的雨,我想见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心有戚戚,了无睡意。
篇7:《己亥岁》阅读答案及赏析
《己亥岁》阅读答案及赏析
己亥岁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②。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①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己亥岁”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②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1)第二句中“乐”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4分)
(2)“一将功成万骨枯”,词约而义丰,请结合全诗,赏析这个句子。(4分)
参考答案
(1)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2分)用“乐”字反衬“生民”不堪悲苦,耐人寻味。(2分)
(2)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封将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来的,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2分)②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2分)
赏析:
《己亥岁二首》是唐代诗人曹松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干支为题,以示纪实,明确表明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 。“己亥岁”这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安史之乱后 ,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为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 ”。诗句不直说战祸殃及江汉流域 (泽国 ),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 ,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 战图 ”,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 ,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随之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豁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 ,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 。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 乐 ”字反衬“生民”的不堪悲苦 ,耐人寻味。古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屠杀,人民的死亡无数。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里“封侯”之事,是有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 ”)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 ,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 ”了 。一个“ 凭 ”字,意在“请”与 “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 ,意谓 :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末句更是全诗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虫宾《吊万人冢》)之句相比 ,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 ,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 ;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 战城南 》)的意义,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来的 。 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 ,都类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 。它们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 ,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比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篇8:韦应物唐诗欣赏
韦应物唐诗欣赏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朝代】唐代【作者】韦应物
【原文】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寄全椒山中道士
【朝代】唐代【作者】韦应物 类型:代简
【原文】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朝代】唐代【作者】韦应物
【原文】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开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己亥岁唐诗欣赏】相关文章:
2.优美唐诗欣赏
3.韦应物唐诗欣赏
5.岁移人变诗歌欣赏
6.岁贺词
8.己亥杂诗阅读赏析
9.己亥杂诗赏析
10.《岁岁清明》观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