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习--轻敲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
“讪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综合学习--轻敲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综合学习--轻敲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综合学习--轻敲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
综合学习
一. 主题:轻敲诗歌的大门
二. 学习内容: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
三. 学习的目标:
1. 增强对诗的兴趣,感受诗的美,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分类。
2. 读后把握诗的大体意思,想象并体会诗人的情感。
3. 通过读、欣赏感受诗歌的魅力。
4. 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四. 和老师一起学:
(一)诗海拾贝:
1. 读诗歌
1)古诗∶《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2)儿歌:《天上的街市》、《白桦》。
2. 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二)与诗同行:
1. 读诗歌
1)诗歌《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2)给诗加“腰”、诗中的“秋”
2. 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及感受。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 拼音。
汉字注音
童叟 碑帖 气馁 蛟龙
二. 读句子,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1. 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要东张西望。( )
2. 节日的北京,到处张灯结彩。( )
3. 船离开了码头,帆没有张开。( )
4. 教室里贴着四张宣传画。( )
三. 填关联词语。
1. ( )遇到什么困难,他( )有办法解决。
2. 李老师讲课( )有趣,( )不拘谨,同学们都乐意听。
3. 张华( )自己学习好,( )乐意帮助别人。
4. 蜜蜂( )在酿蜜?/font>
)在酿造生活;( )为自己,( )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四. 回忆课文填空。
1. 安徒生是( )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有( )、( )等。
2. 曹孟德是出自小说《 》中的人物;“王熙凤”是出自小说《 》中的人物;“保尔”是出自小说《 》中的人物;“唐僧”是出自小说《 》中的人物。
五.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ד
1. “医院:医生”和“学校:老师”两种词所表示的关系是相似的。( )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采用了夸张手法。( )
3. 《一夜的工作》、《凡卡》、《粜米》、《书的故事》都是写人物的文章。( )
4. “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一句缩句为“太阳光照射着树林。”( )。
5. “认真”和“不认真”是一组反义词。( )
6. “花生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和“花生不是没有实用而外表好看的东西。”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
7. 《开国大典》的作者是毛泽东。( )
8. “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照啊!”是病句。( )
9.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杜甫《示儿》中的诗句。( )
10. 《草原》一文中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一句在文章中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
六. 读短文,完成后面试题
校园新风
在我们学校,文明新风就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同学们的心田,同学们的心灵可美啦。就拿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
【那是一天早上,同学们在认真上自习。突然班主任急匆匆地走进教室,神色异常地说:“同学们,东风小学的一个同学不幸被火烧伤了,现在住院已花去了几千元,还没……”“医好不知要多少钱哪?”“……”班主任还没说完,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还在叹息。】
班长看了看议论纷纷的同学,说:“哎,你们怎么啦,光顾议论、叹息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嘛,对邻校同学的困难,我们能不尽力帮助吗?”“对!好主意。”学习委员一跃而起,高声说:“我先捐一元!”“我捐5角!”接着一只只手伸出来,5角、6角、8角……“超过30元了
”班长兴奋地叫着。班主任看到同学们如此深厚的真挚情谊,欣慰地笑了。
校园里一片叫声和笑声,这个教室是这样,那个教室也是这样……啊!这不只是捐几角钱,而是阵阵春风给有困难的同学送去的温暖啊!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在( ),主要人物有( )。
(2)结合短文内容,写出词语意思。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3)归纳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文中画内的部分)
( )
(4)用“_______”画出与短文最后一句话呼应的句子。
(5)第一自然段中,“就拿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这句话,从文章结构上看,它是一个( )句,作用是( )
(6)归纳短文中心思想。
这篇短文记叙了( ),赞扬了( )
(7)给短文换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括号里。
( )
【试题答案】
一. 拼音。
汉字注音
(tóng sǒu) (bēi tiè) (qì něi) (jiǎo lóng)
童叟 碑帖 气馁 蛟龙
二. 读句子,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1. 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要东张西望。(看)
2. 节日的北京,到处张灯结彩。(挂)
3. 船离开了码头,帆没有张开。(打开)
4. 教室里贴着四张宣传画。(数量词)
三. 填关联词语。
1.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总是)有办法解决。
2. 李老师讲课(既)有趣,(又)不拘谨,同学们都乐意听。
3. 张华(不但)自己学习好,(而且)乐意帮助别人。
4. 蜜蜂(不是)在酿蜜,(而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四. 回忆课文填空。
1.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有(《美人鱼》)、(《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2. 曹孟德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王熙凤”是出自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保尔”是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唐僧”是出自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
五.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医院:医生”和“学校:老师”两种词所表示的关系是相似的。(√)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采用了夸张手法。(√)
3. 《一夜的工作》、《凡卡》、《粜米》、《书的故事》都是写人物的文章。(×)
4. “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一句缩句为“太阳光照射着树林。”(√)。
5. “认真”和“不认真”是一组反义词。(×)
6. “花生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和“花生不是没有实用而外表好看的东西。”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7. 《开国大典》的作者是毛泽东。(×)
8. “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照啊!”是病句。(×)
9.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杜甫《示儿》中的诗句。(√)
10. 《草原》一文中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一句在文章中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六. 读短文,完成后面试题
校园新风
在我们学校,文明新风就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同学们的心田,同学们的心灵可美啦。就拿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
【那是一天早上,同学们在认真上自习。突然班主任急匆匆地走进教室,神色异常地说:“同学们,东风小学的一个同学不幸被火烧伤了,现在住院已花去了几千元,还没……”“医好不知要多少钱哪?”“……”班主任还没说完,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还在叹息。】
班长看了看议论纷纷的同学,说:“哎,你们怎么啦,光顾议论、叹息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嘛,对邻校同学的困难,我们能不尽力帮助吗?”“对!好主意5角!”接着一只只手伸出来,5角、6角、8角……“超过30元了。”班长兴奋地叫着。班主任看到同学们如此深厚的真挚情谊,欣慰地笑了。
校园里一片叫声和笑声,这个教室是这样,那个教室也是这样……啊!这不只是捐几角钱,而是阵阵春风给有困难的同学送去的温暖啊!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一天早上),地点在(我们学校),主要人物有(班主任 、班长、学习委员)。
(2)结合短文内容,写出词语意思。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个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
(3)归纳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文中画内的部分)
(班主任告诉大家有一个同学需要帮助。)
(4)用“_______”画出与短文最后一句话呼应的句子。
(5)第一自然段中,“就拿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这句话,从文章结构上看,它是一个(起始)句,作用是(引出下文)
(6)归纳短文中心思想。
这篇短文记叙了(我们为有困难的同学捐款的事),赞扬了(我们有一颗爱心)
(7)给短文换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括号里。
(略)(答案不统一)
[综合学习--轻敲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
篇2:诗海拾贝活动的诗歌
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篇3:诗海拾贝活动的诗歌
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活动过程
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四、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
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
五、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
教学后记:
篇4:《诗海拾贝活动一搜集诗歌》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活动重难点: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本文由小学教学设计网收集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第二课时
一、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
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
二、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
【综合学习--轻敲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相关文章:
2.与诗同行活动方案
4.与诗同行策划方案
5.与诗同行的范文
8.白洋淀诗群诗歌
9.微诗一组诗歌
10.诗人及诗诗歌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