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东坡肘子的典故

东坡肘子的典故

2022-05-27 22:19: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偏执”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东坡肘子的典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东坡肘子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东坡肘子的典故

篇1:东坡肘子的典故

东坡肘子的典故

东坡肘子其实并非苏东坡之功,而是其妻子王弗的妙作。一次,王弗在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她连忙加各种配料再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一来微黄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东坡。苏东坡向有美食家之名,不仅自己反复炮制,还向亲友大力推广,于是,东坡肘子也就得以传世。

肘子的经典造句

1、不要说没体力,不要说对手肘子硬,不要说球太滑,你只需做好基本功。就算对手难缠,就算他小动作多,就算他嘴里不干净,你只需做好基本功。

2、其首选精致的猪肘子肉、山东大枣都为上乘原料,二者合烹为肴,相得益彰。

3、红枣煨肘肘子,是川菜烹调师善于烹制的风味菜之一.

4、或者,更准确地说,我被肋骨挨的一肘子、外加耳边的呼喊吵醒了.

5、在肘子凉亭里,割草者为巫医筛掉小鱼.

6、施主,贫僧是来化缘的,请问有酱肘子么?炸鸡腿也行,善哉。

7、肘子以腕关节或肘关节为中心切下来的肉,比如说猪肉.

8、我的饭来了,是甜点心和山羊肘子.

9、穆大叔做的很好,一肘子把麦迪打醒啦.

10、卤鸭舌、焖乳鸽、扒鸡、糖醋鱼、水晶肘子等名菜摆满一桌时,高二皮开始向孙玉堂讲述自己见到蔡京的经过,孙玉堂大笑,并向他敬酒。

11、1987年东部决赛第四场,兰比尔冲抢篮板一肘子肘击在伯德的脖子上,连着下巴拐上去,伯德当场倒地。

12、她老人家亲手做的冰糖肘子、红焖鸡、狮子头、千层糕,给谁吃的?没有我们这些爱吵架的儿女,二位老人半口也咽不下。

13、倘若有人用肘子招待饭食,足以说明贵客临门,因为日常的饮食常常只是黑面包和片状火腿。

14、只见我们可爱的小耿同志,坐在地上右胳膊肘子支着小便池子头枕着右胳膊,打着欢畅的呼噜酣然入梦了。

15、江团、黄骨鱼、大头鱼等,巴蜀酱肘子,特色汤底姓周的老板,开的主要做鱼的火锅店,名字就叫周渔府。

16、那条路有几处胳膊肘子弯,坡陡弯急。

17、他们来到了一个肉摊前,“肘子多少钱一斤?”。

18、随后,苏福星兄弟就用胳膊肘子顶队员,后来就有六七名男子将3名城管队员按倒在地上。

19、江团、黄骨鱼、大头鱼等,还有巴蜀酱肘子、特色汤底。

20、金孝负屈忿恨,一个头肘子撞去,那客人力大,把金孝一把头发提起,像只小鸡一般,放番在地,捻着拳头便要打。

21、邻居每天粗茶淡饭,我吃泡面能加根火腿肠,都会开心一点。邻居每天炖肘子煎带鱼,那我这碗泡面就完全值得含泪下咽。这个邻居不一定要住在隔壁,他们在我生活的四处出没着。

22、宫保鸡丁木须肉,祝你健康又长寿;拔丝地瓜多放糖,愿你幸福万年长;松子玉米摊黄菜,愿你越长越可爱;东坡肘子红烧肉,不回信息是野兽!

23、你对我真的很好,把我当亲兄弟一样对待,对我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我要好好报答你。这不,我正吃红烧肘子呢,你快过来,快,过来帮我洗碗吧!

24、倒扣在案板上用快刀切成飞薄的大片儿,调好一小碗料汁,就可以成龙配套地上桌,让一家人享用醇厚中透着清爽的水晶肘子了。

25、全套二十四节气经典养生食品如白露甘薯饼、春分太阳糕、立秋肘子等,也首次以整体形象对外展示。

26、至于锅巴肉片“咸鲜微酸”,盐煎肉“干香滋润”,东坡肘子“质地软糯”,这些依靠舌尖上的味觉才能品出的细腻质感,同样是菜肴是否标准的重要参考。

27、那次,芬姐跟老板费了许多口舌,被老板骂了许多立场站歪了、胳膊肘子向下拐什么的,但总算为女同事们争取下了半年的假期。

28、周庄的风味食品周庄有许多特色小吃,最有特色的是沈万三爱吃的肘子和猪蹄,它起源于明代沈万三家,是用来招待贵宾的必备菜肴,当地叫万三肘子和万三蹄。

29、数百年磨合下来,老北京民间“八大碗”的菜单基本固定,即大碗三黄鸡、大碗黄鱼、大碗肘子、大碗丸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和大碗排骨。

30、宋清看着满屋菜色,有长白山人参炖老鸡,鄱湖银鱼丝,酒香椒盐肘子,菠萝古老肉,银耳木瓜冰糖水,海米珍珠筍。

篇2:肘子怎么做好吃_东坡肘子做法_肘子的做法

步骤

肘子

2.调料

3.葱、姜、甜面酱

4.花雕酒

5.肘子洗净放入煮过中,冷水大火煮沸,去掉血水后捞出,如有残毛,清理干净

6.锅中倒油,放甜面酱,炒出香味,放八角、桂皮、香叶、葱、姜炒香

7.将处理干净的肘子放入大砂锅中,加入刚才炒好的调料,加入老抽、花雕酒

8.然后倒入适量开水没过肘子,焖煮时间约1小时,加入冰糖和盐后继续用小火焖煮至肉烂(用筷子可以轻易插入),重新调成大火收浓汤汁,取出肘子装盘,滤掉汤中的香料杂质,淋在肘子上即可。

小贴士

私房话:1、一定不要把肘子里面的骨头剔掉,这样会更香

2、放入甜面酱,酱香更浓郁

篇3:肘子怎么做好吃_东坡肘子做法_肘子的做法

配料:

猪后肘2只、酱油35克、料酒20克、盐10克、糖5克、葱30克、姜20克、八角5克、桂皮5克、花椒3克。

做法:

1、将猪肘洗净,拔去剩余的毛后备用。

2、锅中做清水,凉水将猪肘下锅紧一下捞出控水备用。

3、葱切大段、姜切大片备用。

4、将八角、桂皮、花椒用纱布包好制成香料包备用。

5、锅中再次做清水(量大一些),将猪肘放入锅中大火煮开。

6、放入葱段、姜片、香料包、料酒、酱油后继续做开。

7、变小火,焖50分钟左右。

8、下入盐、糖调味后继续焖煮至筷子可以轻松扎进猪肘中。

9、大火收汤至汤浓后将猪肘捞出放凉。

10、将凉透的猪肘切成1厘米厚的片,蘸三合油食用。

注意:

1、煮猪肘的水要一次放足。

2、后放盐糖调味,这样可以使肘子更容易松软。

3、要在肘子凉透后再切片。否则肘子易碎,影响装盘的美观。

篇4:肘子怎么做好吃_东坡肘子做法_肘子的做法

材料

猪肘子1400克,花雕酒30毫升,特级酱油 40毫升,红烧酱油45毫升,油少许,盐适量,葱适量,姜适量,八角4个,香叶4片,桂皮一块,小茴香5克,草果一个,陈皮一块,冰糖50克,干红椒一个,清水1000毫升,水淀粉适量

做法

1、准备肘子一个,表皮上的毛用镊子夹掉;

2、准备的香料,陈皮撕成小块,所有的香料要装入料包中;准备好的料包,大葱、姜、干红椒、冰糖;

3、锅中入水烧开,倒入适量的葱姜料酒(未在配方中),放入肘子焯水,中间翻动一下,煮至表皮稍有变色,捞出肘子,用到在表面刮一下,一是去掉部分油脂,二是刮掉未剃净的毛;

4、把肘子、葱姜、干红椒、料包,放入黑色内锅中,放入2大勺花雕酒,一勺15ml;

5、放入40ml的特制酱油,类似于生抽;放入3大勺45ml红烧酱油,类似于老抽;

6、放入2勺盐,一勺大约5g左右;放入清水1000ml;

7、炒锅中放入少许的油,同时放入冰糖,开小火加热;

8、一直加热至冰糖完全融化,并变成褐色的时候,关火;加热过程中,用锅铲不停搅拌;

9、把熬好的糖色倒在锅中;

10、盖好盖子,用“功能”按键选择“豆/蹄筋”,按开始,压力锅开始自动工作;开盖后锅里的样子;肘子小心捞出,摆放到盘中,周围用焯水后的西兰花装饰一下;

11、盛出适量的汤汁放于炒锅中,大火烧开后,用水淀粉勾芡,趁热浇在肘子上即可。

篇5:肘子怎么做好吃_东坡肘子做法_肘子的做法

原 料:甜草岗黑猪-肘子

调 料:红抽、酱油、白糖、料酒、葱、姜、蒜、盐、味精、花椒、大料适量。

烹调指南

1、将猪肘划切几刀,放入汤锅煮透,撇去血沫。

2、将锅放入底油,加入葱、姜、蒜、红抽、酱油、白糖、料酒、花椒、大料在旺火上微炒后倒入大碗中,放入肘子入味。

3、炒锅加入油,将肘子放入炸至表皮金黄色取出待用。

4、加入步骤2中的调料汁及水、盐,中小火煮至肉质软嫩,(此处如用高压锅可将时间缩短至20分钟)出锅即可。

菜品特色

该菜品色佳、口味鲜香,具有清火、排毒、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等特点,特别适宜长期饮酒的人群,

资料

篇6:肘子

肘子

肘子zhǒu zi[释义]

①(名)作为食物的猪腿的最上部。买~。(作宾语)

②(名)肘。胳膊~的中间。(作定语)

[构成]  附加式

篇7:东坡书院

位于海南岛儋州市中和镇的东坡书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时候是儋州府所在地,弯弯曲曲的村街,全用青石板铺成,古庙古寺石碑随处可见。古老的东坡书院就在一片椰林之下。东坡书院占地2500平方米。被授予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海南重要的人文胜迹之一。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谪臣苏东坡而建于北宋(10),后经重修,明代(1549年)更名现名。东坡书院,为海南重要的人文胜迹之一。书院大门轩昂宏阔,院里古林幽茂,群芳竞秀。载枉酒亭、载酒堂、奥堂龛等建筑古色古香。

目录书院简介历史背景主要建筑相关作品收缩展开书院简介

载酒堂,为苏东坡被贬昌化军(现儋州市)时居住、讲学的场所。《琼台纪实史》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载酒亭,为重桅歇山顶结构,上下两层,上层四角,下层八角,各角相错,角角翘起呈欲飞之势。亭的东西两侧是莲花池,亭、池相依,倒影成趣。堂中绘了苏东坡居儋三年的生活情景图录。 书院内大殿和两侧耳房,展出苏东坡许多书稿墨迹、文物史料和著名的《坡仙笠屐图》。还有郭沫若、邓拓、田汉题咏的诗刻及书画名家的艺术作品。书院大殿在载酒堂后面,两者相隔一庭院,左右两侧是廊舍,与载酒堂相边,形成一个四合院,庭院中有一棵上百年的芒果树,叶茂荫浓,使整个庭院显得幽静肃穆。东坡讲学的彩雕陈列大殿正中,苏东坡、功儒家黎子云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馆前东坡笠屐铜像矗立在姹紫嫣红的鲜花丛中。

概述

- 宜兴市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又名蜀山书院,俗呼东坡祠堂,坐落在宜兴市丁蜀镇东北隅的蜀山山麓。现为东坡小学。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850多年历史。 北宋元丰七年(1084)九月,苏东坡至宜兴,对阳羡山水怀有眷恋之情,曾有“买一园,种桔300棵,以度晚年”之愿。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东坡讲学处建造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与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苏东坡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才华横溢,对中国文学艺术的日臻发展有着多方面的贡献,尤其散文,为世人称道,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东坡书院,屋宇四进。第一进,面阔七间。两侧二间,保留着清吏部员外郎周家楣书“东坡买田处”、清浙江巡抚伍道榕书“讲堂”、清江宁布政使杨能格书“似蜀堂”旧匾三块。第二进是主建筑七间,上悬三块大匾,均为第一进中三块匾的复制品。大厅正面墙上,嵌清代重修书院的碑刻七方。第三进前为“讲堂”,后称“似蜀堂”,可见蜀山。第四进为七间楼房,登楼可见市镇近景和太湖远景。、 苏东坡曾在北宋元丰七年,在天远堂手植西府海棠一株。今海棠仍能开出满枝繁花。1982年,宜兴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天远堂和海棠院,林散之题有“海棠无恙”之额。

景点概况

门市价 ¥15 特色 东坡书院坐落在海南岛儋州市中和镇,建于北宋年代。东坡书院所处环境十分雅致,树木葱茏,鸟语啁啾,一条小河从院门前静静的流过;院内建筑整齐壮观,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东坡书院虽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天灾人祸,但代代乡党重文厚教,募资悉心修葺,至今仍保存完好。 地址 儋州市中和镇东郊,距洋浦港18公里

历史背景

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苏东坡被贬为琼州别驾。他先住在儋州官舍里,后被上司逐出,便在桄榔林里盖了几间茅 屋居住,命名为桄榔庵,苏东坡与当地人结下深厚感情。儋州州守张中和黎族读书人家黎子云兄弟共同集资,在黎子云住宅边建 一座房屋,既可作苏东坡及其少子苏过的栖身之处,也可作为以文会友的地方,苏东坡根据《汉书・扬雄传》中“载酒问字”的典故为房屋取名“载酒亭”。以后,苏东坡便在载酒堂里会见亲 朋好友,并给汉黎各族学子讲学授业,传播中原文化。

历史沿革

清代,载酒堂改称东坡书院。书院旧址虽已经历了900 年的风雨侵蚀,但当地人民出于对苏东坡的怀念仰慕之情,几番修建、扩建,东坡书院已完全恢复了当年风貌,成为颇具规模的旅游点。

民间故事

东坡书院里有一种很特别的'“狗仔花”,它花蕊的形状就如同五条小狗团团围坐,非常形象。关于此花,民间流传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相传王安石曾就狗仔花写过两句诗,“明月当空叫,五犬卧花心。”苏东坡看见了,认为写得不符合现实,便给改成“明月当空照,五犬卧花阴。”王安石知道了此事,就嘲笑苏东坡见闻不广。后来苏东坡被贬到儋州,亲眼看到了狗仔花和明月鸟,才恍然大悟,自己当年原来是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椰子冠

苏东坡来到儋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随着对环境的逐步适应,与当地黎汉百姓来往的日趋密切,他那洒脱达观、入乡随俗的情怀便常显露出来。有时,他载着乌角巾,在江边桥旁,送夕阳,迎素月;有时,他用桄榔叶编成帽子,罩在头上,悠然自得。更有趣的是,他还拿椰子壳请别人加工成“椰子冠”呢。 一天,苏东坡顶着“椰子冠”出门上市。路人看见苏东坡这副模样,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询问东坡戴的是什么帽?是怎么制作的?苏东坡望着四周围观的人群,心想:不回答是难于解围了,于是抿嘴带笑,摇头晃脑,吟诗道: 天教日饮俗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 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 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在场的人们听了,似懂非懂,频频点头。 后来,随苏东坡居儋的小儿苏过模仿制作了一顶“椰子冠”,寄给当时谪居广东雷州的弟弟苏辙。苏辙收到侄儿从海南寄来的这一特别礼物,格外高兴,立即写了一首《过侄寄椰冠》诗,表达自己“垂空旋取海棕子(椰子),束发装成老法师”的心境。 后来,一些士大夫也仿效制作“桶高檐短”帽,美其名曰:“东坡帽”。

主要建筑

东坡书院坐北朝南,院门轩昂宏阔古雅别致。门上横书“东坡书院”4 字,为清代举人张绩所题。院内一座池塘清波涟漪, 有小桥从池塘上跨过,直通载酒亭。载酒亭绿瓦重檐,上层四角,下层八角,各角相错,呈欲飞之势。亭中悬一块“鱼鸟亲人”横匾,意为苏东坡远谪海南岛,只有鱼鸟是他的亲人。亭上绘有反映苏东坡当年生活、写作、授徒情景的8 幅图画,生动形象。载酒亭东西两侧,有金鱼戏水、红莲盛开的莲池。 书院的第二进,是长方形的“载酒堂”。这里曾是苏东坡讲学、会友的地方,是东坡书院的主体建筑。堂中两侧,有历代名人的诗文碑刻13座。后墙上的两幅大理石刻,右边一幅为明代大文学家宋濂所题,左边一幅是明代大画家唐寅所画的《坡仙笠屐图》:苏东坡头戴竹帽,脚穿木屐,高卷裤管,身体向前倾斜,在村路上顶雨急归。 书院的最后一进是大殿,大殿正中有一组玻璃钢制作的塑像,是苏东坡和儿子苏过以及好友黎子云,殿上题匾为“鸿雪因缘”。大殿里还陈列着苏东坡的许多书稿墨迹以及他在海南的文物史料。 在东坡书院两侧各有一座小跨院,分别叫作东园、西园。西园是座花圃,在花海中蠢立着苏东坡铜像,他手握书卷,脚踏芒鞋,儒雅风流。东园里有一口井,叫钦帅泉,为明万历年间所挖,井水清凉甘冽。书院中还设有展览馆、望京阁等供游人参观、游览。

相关作品

邮票

据海南日报报道,第十届海南岛欢乐节即将来临,11月15日上午,作为欢乐节期间推介儋州的系列活动之一,《古代书院(二)――东坡书院》特种邮票在儋州举行全国首发仪式。 《古代书院(二)》系列邮票共四枚,分别是《石鼓书院》、《安定书院》、《鹅湖书院》、《东坡书院》,面值为1.2元,全部由当代中国著名国画大师范曾以及著名画家邹玉利设计,以国画形式表现。 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国家邮政局每年一般只发行20多套邮票。关于中国古代书院的邮票,此前只有4月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四枚《古代书院》特种邮票,分别为:《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书院》。此次发行海南儋州《东坡书院》邮票非常珍贵。 儋州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东坡文化深植儋州大地,源远流长,《东坡书院》邮票的发行,是儋州向全国、全世界传递的一张“儋州名片”,有利于提高儋州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 海南省邮政公司为了配合此次特种邮票的发行,还特别发行了《东坡书院》系列邮品,包括《东坡先生笠屐图卷轴》、《海外奇踪》――东坡书院纪念邮册、邮折、以及邮票设计者设计的《千秋文脉》――古代书院特种邮票册等邮品。其中,《东坡先生笠屐图卷轴》,画面为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所作的《东坡先生笠屐图》。整套邮票、邮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副省长林方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冯新生参加了当天的首发式。

谪琼诗

《移廉州由澄迈渡海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 宋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溶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澄迈通潮阁》二首 宋 苏轼 (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二)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海南万里真吾乡 苏轼 九疑联绵属衡湘, 苍梧独在天一方。 孤城吹角烟树里, 落月未落江苍茫。 幽人抚枕坐叹息, 我行忽至舜所藏。 江边父老能说子, 白发红颊如君长。 天其以我为箕子, 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谁作地舆志, 海南万里真吾乡。 咏景诗 和拟古 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 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 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 分流未入海,膏泽弥此方。 芋魁偏可饱,无肉亦溪伤。

篇8:东坡引

宋代 辛弃疾

玉纤弹旧怨。还敲绣屏面。清歌目送西风雁。雁行吹字断。雁行吹字断。

夜深拜月,琐窗西畔。但桂影、空阶满。翠帏自掩无人见。罗衣宽一半。罗衣宽一半。

赏析

这是一首爱情词,是写闺怨的。它写出了闺中人的怨恨、期望和苦恼,写得比较细致,抒情味道很浓。作者截取闺中人一天生活的几个片段,做了细致描写,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玉纤”二句写其理琴。玉纤,写弹琴者手指纤细柔滑,既暗示其为女性,又以部分代全体,显示其身材之美。中间着一“弹”字,言其怨苦无处诉说,只好托之琴音诉之。则其幽怨之深不言可知。因其幽怨甚深,故弹奏到愤激之处时,情不自禁地“还敲绣屏面”。通过以上两个动作的描叙,把闺中人长期郁积于胸中的怨苦全部写了出来。“清歌”三句写其对音书的绝望。言闺中人放下瑶琴来到室外,以清歌抒发胸中郁闷,仰天长啸,目送南飞的大雁,盼望它能带来好的.消息。不料西风太猛,把雁字吹断,把音信给吹没了。在这里,作者使用“雁行吹字断”这一重叠句式,把闺中人面对音讯皆无的怨苦和无奈准确地描绘了出来。“夜深”三句写拜月的失望。时间由昼入夜,闺中人的情绪又由无奈转向期望,转向诉求,企图通过拜月,求得月圆人圆,孰料再一次陷入失望的深渊,“但桂影、空阶满”,拜月拜来的只是满阶月影,使其陷入了更加悲苦的境地。“翠帷”三句写其瘦。闺中人由室外转入室内,独自一人,拉上帷幕,脱下罗衣,意欲就寝,以便使身心轻松一点,却无意之中发现“罗衣宽一半”,也就是说“为伊消得人憔悴”,或者说人比过去瘦了一半。在这里,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惊呼的语气,把闺中人出人意外的消瘦写了出来,更进一步写出了闺中人怨苦之深之重,以情结情,醒豁有力。

篇9:东坡苏轼

东坡苏轼

《东坡》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幽独高洁的心性和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

《东坡》

宋代: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译文

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城里的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

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赏析

东坡是一个地名,在当时黄州州治黄冈(今属湖北)城东。它并不是什么风景胜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生活天地。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弃置闲散,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旧营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这就是东坡。诗人在此不只经营禾稼果木,还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了。所以,他对这里是倾注着爱的。

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确实当得起一个“清”字。谢灵运写雨后丛林之象说:“密林含余清”。诗人的用字直可追步大谢。

诗人偏偏拈出夜景来写,不是无谓的。这个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日中为市”,市人为财利驱迫,只能在炎日嚣尘中奔波。唯有“野人”,脱离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诗人,才有余裕独享这胜境。唯幽人才有雅事,所以“市人行尽野人行”。这读来极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诗,使我们不禁从“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闹市嚣尘的喧闹气息,又从“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诗人在另一首诗里说:“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那虽是咏定惠院海棠的,实际是借海棠自咏身世,正好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诗所包含的意境。

那么,在这个诗人独有的天地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缺憾吗?有的。那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就够磨难人的'了。然而有什么了不起呢?将拐杖着实地点在上面,铿然一声,便支撑起矫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擞地前进了。没有艰险,哪里来征服的欢欣!没有“荦确坡头路”,哪有“铿然曳杖声”!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这“荦确坡头路”不就是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么?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这种精神是能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的。小诗所以感人,正由于诗人将这种可贵的精神与客观风物交融为一,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无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远,耐人咀嚼。同一时期,作者有《定**》词写在风雨中的神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与此诗可谓异曲同工,拿来对照一读,颇为有趣。

诗的第一段,通过景物描写,突出当时的静。说明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但愿长醉山水间之意。

【东坡肘子的典故】相关文章:

1.东坡苏轼

2.东坡西湖作文

3.海南东坡书院导游词

4.欧阳修论东坡诗文翻译

5.东坡画扇阅读答案

6.春秋时期典故

7.知难而退典故

8.成语故事典故

9.典故成语

10.关于东坡画扇的成语故事

下载word文档
《东坡肘子的典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