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2025-01-16 08:12:4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毛线袜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篇1: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第五章 碳和碳的化合物

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能力:通过单质的性质学习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教育: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常见炭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共性、个性关系的认识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教育。

重点难点 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性和用途;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品 仪器:铁架台、烧杯、漏壮举、直玻璃管,带导管单孔塞。

药品:木炭、活性炭、红墨水(或红糖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展示金刚石、钻石样品或投影幻灯片等。展示具有金属光泽、深灰色、鳞片状的石墨样品。

观察金刚石、石墨。

通过实物使学生有亲切感

[演示实验] 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用铅笔写字

用电池做导电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的色态、硬度、导电性。

边观察,边记录:

1.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 色呈 形透明状的晶体,硬度。

2.石墨是一种 色有 不透明的细磷片状 体。它的硬度 ,有 感,能够 。

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及它们的用途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对比的方法学习。

[讲述]实验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而且都生成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并初步理解

突出金刚石和石墨的共性

[提问](1)燃烧产物是什么?

(2)它们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根据学过的CO2检验方法得出结论。

(1)燃烧后都生成 。

(2)它们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单质。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设问]为什么同一种元素的形成几种不同单质?为什么它们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展示金刚石和石墨的晶体结构模型(或示意图)(最好用计算机演示),并加以说明。

设想、思考。

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由于 不同,形成了不同种单质,它们的 性质有较大的 。

引起思考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提问]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它们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归纳总结:

讨论并回答

归纳、总结并记录。1。金刚石的硬度居天然物质之冠,可制成玻璃刀、钻头或装饰品等。

2.石墨硬度很小,有滑腻感,可制成铅笔芯;能够导电、溶点高,可做干电池和电炉的电极、制造能熔融金属的坩埚等。

结合实验教学

联系实验学习和记忆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完成

完成练习一

及时记忆

[过渡]讲述;常见的炭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它们的主要成分是微晶石墨。展示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的样品。

观察、比较、记录

联系实验学习

[演示实验]1。木炭的吸附性(课本P80~P81实验5-2、5-3)

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课本P.80~P.81实验5-2、5-3)

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提问]木炭、活性炭为什么能余去有色气体、色素或异味气体?

[讲述]根据实验现象,学生讲座讲述汲附原理。

思考并讨论

思考、理解并记录:

因为木炭具有 结构,可以 。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常见的炭

阅读识记

联系实验学习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完成

完成练习二

理解并记忆所学知识

小结本节主要内容;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及几种常见的碳,虽然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在物理性质上却有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它们的晶体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没而引起的。 根据它们的性质掌握它们的主要用途。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小结。

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附1:课堂练习一

1.自然界里存在的碳单质有 和 .在天然物质里硬度最大的是 ,它可以做 等。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于制作 等。

2.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里燃烧后,生成的产物都是 ,说明它们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 。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 ,这是由于它们的晶体中 而造成的。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碳单质的一组物质是 金刚石和石墨(B)木炭和焦炭(C)活性炭和炭黑(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C)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性质相同(D)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黑色的

附2:课堂练习二 木炭可用来脱色、除臭味,这是利用它的 可燃烧(B)稳定性(C)还原性(D)吸附性 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这是因为 木炭比木材轻(B)木炭不溶于水(C)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D)木炭不易跟其它物质发性化学反应 将下面碳的单质与它的用途用短线联接起来:

碳单质 用途

木 炭 切割玻璃

活性炭 防毒面具

石 墨 制作电极

焦 炭 制黑火药

金刚石 治金

炭 黑 制油墨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金刚石 石墨 金钢石 钻石、钻头等 石墨 铅笔芯和电极等

2.二氧化碳 碳 单质 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D 4.B 5.D 6.C

7.木炭 切割玻璃

活性炭 防毒面具

石 墨 制作电极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篇2:第一册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能力:通过单质的性质学习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教育: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常见炭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共性、个性关系的认识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教育。

重点难点 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性和用途;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品 仪器:铁架台、烧杯、漏壮举、直玻璃管,带导管单孔塞。

药品:木炭、活性炭、红墨水(或红糖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展示金刚石、钻石样品或投影幻灯片等。展示具有金属光泽、深灰色、鳞片状的石墨样品。

观察金刚石、石墨。

通过实物使学生有亲切感

[演示实验] 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用铅笔写字

用电池做导电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的色态、硬度、导电性。

边观察,边记录:

1.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 色呈 形透明状的晶体,硬度。

2.石墨是一种 色有 不透明的细磷片状 体。它的'硬度 ,有 感,能够 。

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及它们的用途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对比的方法学习。

[讲述]实验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而且都生成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并初步理解

突出金刚石和石墨的共性

[提问](1)燃烧产物是什么?

(2)它们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根据学过的CO2检验方法得出结论。

(1)燃烧后都生成 。

(2)它们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单质。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设问]为什么同一种元素的形成几种不同单质?为什么它们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展示金刚石和石墨的晶体结构模型(或示意图)(最好用计算机演示),并加以说明。

设想、思考。

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由于 不同,形成了不同种单质,它们的 性质有较大的 。

引起思考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提问]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它们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归纳总结:

讨论并回答

归纳、总结并记录。1。金刚石的硬度居天然物质之冠,可制成玻璃刀、钻头或装饰品等。

2.石墨硬度很小,有滑腻感,可制成铅笔芯;能够导电、溶点高,可做干电池和电炉的电极、制造能熔融金属的坩埚等。

结合实验教学

联系实验学习和记忆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完成

完成练习一

及时记忆

[过渡]讲述;常见的炭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它们的主要成分是微晶石墨。展示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的样品。

观察、比较、记录

联系实验学习

[演示实验]1。木炭的吸附性(课本P80~P81实验5-2、5-3)

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课本P.80~P.81实验5-2、5-3)

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提问]木炭、活性炭为什么能余去有色气体、色素或异味气体?

[讲述]根据实验现象,学生讲座讲述汲附原理。

思考并讨论

思考、理解并记录:

因为木炭具有 结构,可以 。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常见的炭

阅读识记

联系实验学习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完成

完成练习二

理解并记忆所学知识

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及几种常见的碳,虽然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在物理性质上却有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它们的晶体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没而引起的。

根据它们的性质掌握它们的主要用途。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小结。

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附1:课堂练习一

1.自然界里存在的碳单质有 和 .在天然物质里硬度最大的是 ,它可以做 等。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于制作 等。

2.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里燃烧后,生成的产物都是 ,说明它们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 。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 ,这是由于它们的晶体中 而造成的。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碳单质的一组物质是

金刚石和石墨(B)木炭和焦炭(C)活性炭和炭黑(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C)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性质相同(D)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黑色的

附2:课堂练习二

木炭可用来脱色、除臭味,这是利用它的

可燃烧(B)稳定性(C)还原性(D)吸附性

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这是因为

木炭比木材轻(B)木炭不溶于水(C)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D)木炭不易跟其它物质发性化学反应

将下面碳的单质与它的用途用短线联接起来:

碳单质 用途

木 炭 切割玻璃

活性炭 防毒面具

石 墨 制作电极

焦 炭 制黑火药

金刚石 治金

炭 黑 制油墨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金刚石 石墨 金钢石 钻石、钻头等 石墨 铅笔芯和电极等

2.二氧化碳 碳 单质 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D 4.B 5.D 6.C

7.木炭 切割玻璃

活性炭 防毒面具

石 墨 制作电极

焦 炭 制墨火药

金刚石 冶 金

炭 墨 制 油 墨

附4: 随堂验测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 ,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这是因为它们的晶体结构中 而引起的。

2.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驼们可以 。

3.试举出金刚石、石墨、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每种物质的一种主要用途。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篇3: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第五章 碳和碳的化合物

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能力:通过单质的性质学习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教育: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常见炭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共性、个性关系的认识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教育。

重点难点 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性和用途;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用品 仪器:铁架台、烧杯、漏壮举、直玻璃管,带导管单孔塞。

药品:木炭、活性炭、红墨水(或红糖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展示金刚石、钻石样品或投影幻灯片等。展示具有金属光泽、深灰色、鳞片状的石墨样品。

观察金刚石、石墨。

通过实物使学生有亲切感

[演示实验] 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用铅笔写字

用电池做导电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的色态、硬度、导电性。

边观察,边记录:

1.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 色呈 形透明状的晶体,硬度。

2.石墨是一种 色有 不透明的细磷片状 体。它的硬度 ,有 感,能够 。

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及它们的用途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对比的方法学习。

[讲述]实验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而且都生成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并初步理解

突出金刚石和石墨的共性

[提问](1)燃烧产物是什么?

(2)它们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根据学过的CO2检验方法得出结论。

(1)燃烧后都生成 。

(2)它们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单质。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设问]为什么同一种元素的形成几种不同单质?为什么它们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展示金刚石和石墨的晶体结构模型(或示意图)(最好用计算机演示),并加以说明。

设想、思考。

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由于 不同,形成了不同种单质,它们的 性质有较大的` 。

引起思考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提问]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它们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归纳总结:

讨论并回答

归纳、总结并记录。1。金刚石的硬度居天然物质之冠,可制成玻璃刀、钻头或装饰品等。

2.石墨硬度很小,有滑腻感,可制成铅笔芯;能够导电、溶点高,可做干电池和电炉的电极、制造能熔融金属的坩埚等。

结合实验教学

联系实验学习和记忆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完成

完成练习一

及时记忆

[过渡]讲述;常见的炭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它们的主要成分是微晶石墨。展示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的样品。

观察、比较、记录

联系实验学习

[演示实验]1。木炭的吸附性(课本P80~P81实验5-2、5-3)

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课本P.80~P.81实验5-2、5-3)

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提问]木炭、活性炭为什么能余去有色气体、色素或异味气体?

[讲述]根据实验现象,学生讲座讲述汲附原理。

思考并讨论

思考、理解并记录:

因为木炭具有 结构,可以 。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常见的炭

阅读识记

联系实验学习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完成

完成练习二

理解并记忆所学知识

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及几种常见的碳,虽然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在物理性质上却有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它们的晶体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没而引起的。 根据它们的性质掌握它们的主要用途。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小结。

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附1:课堂练习一

1.自然界里存在的碳单质有 和 .在天然物质里硬度最大的是 ,它可以做 等。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于制作 等。

2.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里燃烧后,生成的产物都是 ,说明它们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 。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 ,这是由于它们的晶体中 而造成的。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碳单质的一组物质是 金刚石和石墨(B)木炭和焦炭(C)活性炭和炭黑(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C)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性质相同(D)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黑色的

附2:课堂练习二

木炭可用来脱色、除臭味,这是利用它的 可燃烧(B)稳定性(C)还原性(D)吸附性 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这是因为 木炭比木材轻(B)木炭不溶于水(C)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D)木炭不易跟其它物质发性化学反应 将下面碳的单质与它的用途用短线联接起来:

碳单质 用途

木 炭 切割玻璃

活性炭 防毒面具

石 墨 制作电极

焦 炭 制黑火药

金刚石 治金

炭 黑 制油墨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金刚石 石墨 金钢石 钻石、钻头等 石墨 铅笔芯和电极等

2.二氧化碳 碳 单质 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D 4.B 5.D 6.C

7.木炭 切割玻璃


活性炭 防毒面具


石 墨 制作电极

焦 炭 制墨火药

金刚石 冶 金


炭 墨 制 油 墨

附4: 随堂验测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 ,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这是因为它们的晶体结构中 而引起的。

2.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驼们可以 。

3.试举出金刚石、石墨、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每种物质的一种主要用途。

篇4: 碳的几种单质

碳的几种单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三种单质用途的学习,继续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思路,培养对比思维能力;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通过C60的学习,拓展课堂学习,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化学与社会。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璀灿的钻石,普通的铅笔芯,取暖用的煤,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工业血液”石油等物质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学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法二:石墨、木炭能变成钻石吗?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你将自己得出结论。

关于球碳(C60)的建议:

球碳是碳的又一同素异形体,是科学家的最新发现,建议补充介绍。如何介绍,应根据学生状况而定。生源较好的学校应对照金刚石、石墨的结构介绍球碳的结构,简单介绍球碳的用途,有条件的'学校课安排学生上网查阅球碳的发现史及其它资料。生源机较差的学校至少应介绍球碳也是碳单质的一种,结构独特,性质特殊。教学时适当介绍球碳,对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大有益处。如果程度更好的学校,课安排学生探究活动,主题是关于球碳的调查。课下调查,课上交流汇报,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知识讲解指导:

1.尽量让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等让学生对透明、硬、软、划痕、疏松多孔、细等字眼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2.归纳对比学习是学习差异性较好的方法,具体操作时以列表方式较好。

3.讲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时不可过分深入,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难度。

4.应深刻理解教材。讲金刚石时应突出“硬”,讲石墨时要突出“软”,讲无定形碳应以木炭为主,突出吸附作用。

5.本部分内容知识即贴近生活,又是贴近现代科技发展新动向,适当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如碳纤维等。

课程结束指导

1.合成金刚石是人类的梦想,让学生课外研究金刚石合成的历史、主要问题、现阶段水平等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文献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教好的例子。

2.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让学生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课外实验指导

木炭制备可以利用铝箔隔绝空气,加热干馏火柴杆的方法来制取。让学生在家庭中完成,有利于学生对木材干馏和其液、气产物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篇5: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通常状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如教材中有宋朝黄庭坚的墨宝,虽历经千年仍不变色。但随温度升高,碳单质的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

1.碳的可燃性

【讲解】木炭与氧气或空气中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煤的主要成份是碳,炉火着得旺时,发生的也是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供人使用。

当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2.碳的还原性

【演示】碳和氧化铜的反应。(边实验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

【现象】加热片刻后,黑色物质突然发红光,随后看到红色物质,同时澄清石灰水中冒出一定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黑色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

【讲解】同样,碳也能与氧化铁反应得到铁和二氧化碳。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项技术,可放映用木炭来炼铁。木炭炼铁的录像

【提问】观察上述两个反应,判断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指出还原剂是什么?

【小结】碳在上述两个反应中都做还原剂。这两个反应都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碳不但能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也能还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播放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录像

木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这个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进行。由上述反应可以看出,有的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有的`反应却要吸收热量,说明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热量的变化。通常用“-Q”表示吸热反应,“+Q”表示放热反应。如:

【讨论】燃煤炉子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小结】

【总结】碳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但随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碳能与很多物质反应。

篇6: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

[课的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焦炭。这些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如何?这是此节学习的重点。

[课的展开]

师   提问:碳单质在常温状态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试举例说明?

生   回答:较稳定。如古代字画能保存至今。

师   提问:试举例说明碳的化学性质?

生   回答:点燃条件下,碳在空气中可燃烧,生成CO2。

师   板书:一、碳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稳定

加热:完全燃烧   C+O2===CO2(石灰水检验)

不完全燃烧  2C+O2===2CO(煤的燃烧)

提问:如何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

生    讨论:(1)燃烧金刚石、石墨。(2)检验产物:唯一性、产物是CO2

师    板书:二、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 处理方案一:实验探究碳的还原性

教师演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结合已学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分析产物,书写化学方程式,归纳碳的化学性质――还原性。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物质化学性质的能力。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有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生成。

反应方程式:C+CuO===Cu+CO2­

结论:碳单质有还原性。

*处理方案二  实验装置的探究

教师提供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提高运用已学知识提高实验设计的能力。

反应方程式:C+CuO===Cu+CO2­

反应产物Cu――红色固体;CO2――能使石灰水变混浊。

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的改进,将导入气体的导气管改为导出气体的导管。增加盛放石灰水的装置。

师  小结:常温下,碳单质不活泼,较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动性增强。在高温下,碳单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布置作业:略

探究活动

通过计算讨论,若还原80g氧化铜,理论上需要碳或氢气各多少g,用那种物质做还原剂更好?

分析:

需要碳:   C+2CuO====2Cu+CO2↑

12  160

x    80

X=6g

H2+CuO====Cu+H2O

2       80

y 80

Y=2g

还原80g氧化铜,分别需要碳、氢气各为6g、2g。氢气更好。需要氢气的量少,且还原的铜较纯。

【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相关文章:

1.苏州园林第一节

2.第一节党课思想汇报

3.第一节党课心得体会

4.开学第一节班会课

5.第一节班会开场白

6.作文第一节班会课

7.第一节 收听天气预报

8.第一节英语课开场白

9.第一节室外体育课

10.第一册第一章 第一节 空气

下载word文档
《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