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
“jhh2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欢迎参阅。
篇1: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
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
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孔子三大教育方法
循循善诱,启发教学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这是与其心性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成人”、“成德”之教,其标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教育也就是帮助人们发现自身本有的“善”,“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这是说启发只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助缘,如果求学之人不能举一反三,也就没有什么更可以说的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如子路就常常对孔子之行径提出质疑,甚至指责。再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以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因为三年之丧本来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再如孔子称赞颜渊好学,指出其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讲什么总是耐心地听,似乎无所质疑,很愚笨的样子,但回去一个人静静地思索,往往能有进一步的发明。正因为这样,子贡自承不如,因为颜渊可以“闻一而知十”。另外,孔子经常让学生说明自己的志向,或赞许或批评,但也只是“各言尔志”罢了,说之何妨?曾点在言自己的志向时,鼓瑟铿锵而作答,一派狂者的气象,但所言之志深得孔子嘉许。由此可见孔门教法之一斑
2. 因材施教,各取所长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如上面所说,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再则是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孔子教育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再如教育子张以“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这种老老实实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是合于“礼”的规范的。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有人提出质疑:“谁说他知道礼呢?入太庙而每事问。”孔子答以“是礼也。”就是说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合于“礼” 的规范的。其三,重实事教育,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人、时事的评价以及孔子自己的立身行事,都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对人、事的品评在《论语》中有很多的 篇章,不再赘述。至于孔子的立身行事,孔子本人这样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就是说我之行事,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孔子之行事,《论语》中也记载得比较多,有学生引以为荣的,也有使学生发生质疑甚至于为学生所诟病的,但这种无所隐瞒的坦荡胸怀亦足以为人师表。
3.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篇2:剑桥大学教育理念及启示
剑桥大学教育理念及启示
剑桥大学教育理念及启示 纵观剑桥大学8的发展历史,可见其自身独特的教育理念在其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剑桥大学是一所传统的大学,但它能审时度势,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剑桥大学相比,我国现代大学是年轻的,不论是其传统还是创新,剑桥大学的发展对于我国大学教育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大学教育应注重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剑桥大学坚持“造就绅士”的教育理念,强调对人的理性训练和人格的塑造,认为教育的唯一和最高目的是获取知识和发展智慧;倡导原创性研究,提倡厚积而薄发,反对急功近利的教育功利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浪潮日益侵入我国高教界,在各种量化标准和经济利益压力的驱动下,我国大学教育出现了急功近利、不重道德教育的倾向。我国大学应当反思市场经济冲击下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将大学生当做人来培养,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在关注学生专业发展、知识学习和市场适应能力的同时,大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修养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和生活指导中,更多地融入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德行修养教育,使大学生成为社会的道德楷模,从而引领社会的文明进步。当然,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当建立在大学自身的道德建设上,如果大学自审缺乏道德,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学领导以做官的姿态对待办学,教师不以学术为上,没有潜心学问、献身真理的精神气质,那么,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不可能开展起来的,即便在形式上开展了,实际上也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大学应当成为社会的良心,大学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应当是高尚社会文化的典范,大学应当以优良的文化塑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应当以优良的'文化领导社会进步的方向。坚持以学生为本剑桥大学奉行“大学因培养学生而存在”,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未知的领域,对学生关怀备至,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自由和学习空间,为学生成长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我国大学曾经以人才培养为其唯一职能,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很多大学迷失了自我,对大学的根本职能在意识上淡薄了,在行为上忽视了,在结果上轻视了,使人才培养工作说起来重要,实际上不重要,教学工作名义上是中心工作,实际上成为增加学费收入的手段。由于传统文化和大学领导管理体制的影响,大学存在浓厚的官本位意识,大学并不因培养学生而存在,培养学生只是大学存在的手段而已。所以,尽管我国大学存在以学生为本的口号,但大多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在大学体制、规章制度、工作常规、教学活动中得到实际的体现。在教学上,不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而是一味地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灌输的知识,很少独立思考。如此,要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是完全不可能的。我国大学应当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本,大学因学生而存在的教育理念,重建大学文化,一切工作围绕学生的培养而展开,行政工作应当发挥服务职能,以学生服务工作的内容和质量作为评价标准;应当通过规章制度将服务学生的工作常规化、日常化,使行政干部自觉在学生服务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教师将教学作为自己第一位的工作,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主动创新能力为目的,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工作体系。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精英人才剑桥大学前校长布罗厄斯曾指出:“剑桥在艺术和人文方面的成就绝不逊于科技方面的成就。”剑桥大学曾经是古典人文教育的中心之一,现代的剑桥大学在重视发展自然科学,实施科技教育的同时,也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精英人才。剑桥大学人文和科技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使其在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国大学曾经实施高度专门化的专业教育,大学学科专业结构欠合理,课程和教学过分专业化,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很多大学进行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并对旧的专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成效还不很明显,学科专业结构的综合化或多科化发展不协调现象严重,难以组织高水平的人文与科技并重的教育,所以,难以培养出精英人才。我国大学,尤其是有志于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应当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均衡发展,尤其应当对弱势学科专业、新建学科专业采取强力扶持措施,促使其学术水平迅速提高,加速综合化或多科化发展步伐。同时,大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大胆实施文理工交叉融合的综合教育,培养基础宽厚、学养扎实、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精英人才。继承传统坚持特色不断创新剑桥大学既是一所古老的传统大学,又是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在继承其800年的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剑桥大学坚持其特色并不断创新,长期保持其世界领先地位而不动摇。剑桥大学副校长安妮・罗丝黛尔曾说过:“剑桥的传统没有拖我们的后腿,我们为剑桥的传统和特色感到自豪。”剑桥大学是一所将古老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典范大学,在人才培养工作的方面,它也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与剑桥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发展的历史不长,但一所大学不论历史长短,都需要在传统、特色和创新之间取得平衡。我国大学应当主动研究自己,从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清理出需要继承的传统,在办学中给予尊重,保持其应有的地位;从教育模式中分离出教育特色,在教育实践中继续发扬;从自身的经验教训和社会变革中看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创新,增强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只有这样,我国大学才能不断积累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高等教育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之翘楚。来源:科学时报来源:中国教育先锋网-11-19篇3:孔子教育方法名言
1) 贤哉,回也!
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3)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6)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7)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3) 放于利而行,多怨。
14)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5)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篇4:孔子教育方法名言
1)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3)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6)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7) 礼之用,和为贵。
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10)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3) 士可忍,孰不可忍?
14) 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15)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6)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7) 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8)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9)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0)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篇5:孔子教育方法名言
1)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3)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9)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0)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1)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4) 巧言令色,鲜矣仁。
15)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相关文章:
3.孔子教育名言名句
6.1岁宝宝教育方法
10.教育孩子的12个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