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校园夜游高一散文
“xinjimanyouzh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记校园夜游高一散文,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记校园夜游高一散文,供大家阅读。
篇1:记校园夜游高一散文
记校园夜游高一散文
这温度变的快,天也变的快,到校时已经七点了,天已昏暗。
空气的潮湿以及桂花的浓郁芳香糅合在一起,吸入肺中。胸口便是极闷的,烦躁着,像是憋了口气与人较劲一般。
一节晚自习下来,受不了窗外的花香。我和同桌下楼慢悠悠的走向操场,电筒坏了便索性盲游。
靠近初中部的操场是静谧的,没了白天的嘈杂声和嬉闹声。
凉风袭来时,我打了一个哆嗦。操场宽敞而寂静,唯一的光就是跑道前面的路灯。十分微弱,好似寒风中的一抹残烛,轻轻一吹就灭了。
风吹过,皮肤上的疙瘩一个个冒了起来,轻轻地吸一口气也是清爽的。
伸手不见于是就闭上眼睛撞上了足球框。 风又吹过,吹的我冷,也不顾脸被风吹的疼,就去着追风,跑一会停一下,走一会停一下。
同桌也如我这般孩童似的笑着,看不清她的脸却只听见她清晰爽朗的笑声,我眨了眨眼睛,笑完了眼,我想我其实瞧清楚她了。
在这黑夜,褪去了在学校学生的头衔,我们就是家里的“乖孩子”可以天真,可以嬉笑。
褪去了“乖孩子”的头衔,我们便是街上迟迟不愿不归的“顽童”可以无赖的撒娇,可以放肆的大笑。
褪去了“顽童”的.头衔,我们又变回了我们,也是现在的我们,行走于黑暗见,徘徊在光明的边缘。
处在黑暗,我们期待,我们叹息,我们失落,我们大哭,却不会在黑夜里掩盖一切,我们尽情的释放自己的天性,无论好坏,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不似白天,带上虚伪做作的面具,敷衍着迎合着所有人,做一个完美的孩子,符合所有人的期待,压抑自己,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在这秋风萧瑟的夜晚,我们走在操场上,笑着,闹着,而心中的惆怅却越来越深……
还是回到教室,暖和的身子,却没有暖了心,捧着书,敛去了唇边最后一抹笑意,而旁边的同桌早已执着笔细细算起题目。
我看向窗外,仿佛刚刚那一切都是我一个人做的一场梦……
梦醒了,人已醒了……
篇2: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散文
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我解开衣服刚想躺下入睡,看到皎洁的月光照进屋内,想着如此良辰美景岂能空度,便想到承天寺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张怀民。
走进寺中,看到怀民的房间也未熄灯,径直朝前走去,轻轻敲门,打开门后,会心一笑,原来怀民也未寝,便相约到亭中散步。
的景色,我们不禁感叹:“如此良辰美景却无法与家人同欣赏”。脸上浮现了淡淡的伤感,悲痛。怀民定定看向夜空,叹到:“谁又不是呢”!想到家中的亲人,想到满腔热血却无用武之地,无法表达此刻的心情!都是那么无可奈何,无处诉说心中的愁闷无处发泄心中的悲情。
水里的藻、荇交横,漂浮不定,像极了我们当下。两人都黯然伤神……
篇3: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散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正想解衣欲睡时,皎洁的月光照进了我的小屋,没想到在这番凄凉的寺庙里,竟有如此好看的美景。可又有谁能和我一同欣赏着美景呢?对,还有和我遭遇一样的怀民啊!
于是,我快步走向承天寺寻找怀民兄,他的灯还亮着,太好了,他也没有睡下。我与怀民走在院子里,聊聊亲人,聊聊朋友,并非像以前一般讨论朝廷大事。月光洒在了庭院里,如同积水一般澄澈,透明。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那竹影的影子。“怀民兄,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不禁想到了从前啊!”“是啊,如此景色本应在家里与亲人团聚在一起欣赏,可如今……哎”,我们二人下头沉思了起来。经过了无数次在朝政中的勾心斗角后,我现在也只不过是个平民百姓罢了。
哪一个晚上的月色不是这样呢?哪个地方能没有竹柏呢?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想到这里,我和怀民不约而同的想去湖边走走,惆怅,思绪也都涌现了出来。
篇4: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散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傍晚,定慧院老旧的石砖房内。我正准备脱下外衣准备入睡,白玉般的月亮在黑夜的衬托下格外明亮,许些星星伴在她身旁,她洒下洁白的光,洒向了大地,洒上了窗户又映入床头。仰望这无暇的月光,好似一抹清泉跃进我的脑海。顿时,我睡意全无,床上衣服,跨出门槛,愉悦地走出门,想欣赏这银河中美丽的光亮。
月,那么静谧,有繁星作伴。而我却孤身一人。我不禁想起至交怀民,于是,明月当空,我独自前往承天寺,想与张怀民一齐欣赏这迷人的月光。
不出所料,怀民也未入寝。于是我们二人共同在宁静的庭院里边散步。碎石铺成的小路因为青苔的.陪衬,走着更显一番情志;微风阵阵,两旁的青竹挺立着,只听见竹叶沙沙作响。我们边谈天说地,边观赏这迷人的月。
“梦得啊,乌台诗案,我被贬到黄州,团练副使也是个没有多大权力的小官,又远离家乡,我已经多年未回故乡,也不知父母身体如何,兄弟还好吗?哎,我多想再吃一口母亲做的饭菜,看父亲还能不能扛起家门前的那口水缸。但愿他们一切平安吧。”
“是啊,你我一同因变法被贬,朝廷已经不看重咱们了。哎,也罢,不用操心官场琐事,享享清净,陶冶陶冶性情吧。”
不远处,一片空明的清水积存在地上,水面在月光映照下格外澄澈,好似还有许些光影摆动,大概是水草摆动吧。我走上前去,定睛一看,才发觉是月光下竹柏的影子,风儿拂起片片竹叶,月光下的影子别生一般趣味。
是啊,这皎洁如玉的月光哪一夜没有呢,这翠绿的青竹和片片竹叶许多地方都有啊。可以前怎么没有看到过这般美丽的景象呢?以前全心投入官场,应付那些繁杂的公文和虚伪的应酬,哪有闲心去静静步于庭院或是池边林间?
美景依旧,可岁月已悄然逝去,那些沉迷于世俗的人啊,回头看看,这天上的自然美景,静静品味,这林间的鸟语花香。我想,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能静下心来,好好留意生活的闲人吧!
篇5: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散文
神宗六年的十月十二日的一个夜晚,这一年一切好似变了,北宋依旧是那个北宋,王安石亦未变法成功,经历过乌台诗案的我,谪居黄州。
解开衣带,正想要入睡,一束清月撒入门,照到屋内,立刻睡意消散,高兴地起来到屋外准备赏月。但想到被贬到此处没有人与自己一块赏这轮明月,于是我打算到承天寺去寻找这位同被贬的好友张怀民。
令我非常惊讶,原来怀民他同样还没有睡,不由地感叹,你我两人可谓是知己呀,和怀民一同在庭子中散步,天空中月亮西斜,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照到地面上如同一汪澄澈的水潭。庭院旁,栽种着一种高大的松柏,月光之下,撒下若隐若现的影子,照到地上,犹如交错纵横生长的水生植物,万物都静了,风睡了,房睡了,月亮睡了,家童们睡了,唯有他俩,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佘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两位故人只有与对方一起,方有一丝安慰,与对人生的感叹。
何时没有如此的夜色?有何曾没有翠绿的竹柏?可能唯独少的便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与谪人共婵娟的空灵自在,闲人知我意的知音难得罢了。
篇6: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散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今天夜里的月光分外明亮,如水芒般倾泻到屋内。我睡意全消,便去那院子里走走。可惜这良辰美景无人共赏,那么去承天寺找找张怀民罢。这等美景他绝对不会忽视。
“好巧,怀民兄未眠?”
“唉,今日月色甚佳,怎能浪费此等美景?”
月色,如此宁静!在静谧的寺院中,一切似乎都不动了。“天井”中,星光闪烁,隐隐飘过几缕淡淡的云,裁下来,宜题杜牧的小诗或绘在扇面上,舒爽宜神!
如水的月光充盈着寺院,似一汪平静的湖水,是错觉吗?眼前似乎还有水草摇曳,水藻、荇菜交错,簇拥着,错落有致。一切那么矛盾又和谐;向后望去,那青翠的竹子再轻声告诉我:“那是我的影子呢。”
月光里的一切,似乎都被洗净,纤尘不染。我们反倒成为打扰的人了。可又有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夜晚没有竹柏呢?唉!怕只是缺少我们这样的闲人罢。
长嗟着,我们不再打扰这方净土了。
篇7: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散文
时间兜兜转转,公元1083元10月21日的夜里。风微凉。
街上可以说是“万径人踪灭”,只有几家还亮着灯光,泛着豆黄的微光。一间窄仄的驿站在卧室中。苏轼独自坐在床上。床边沾满灰尘,他左手轻捋长长的胡须。右手拿着笔。夜深了,油灯也越来越暗。他挑了挑灯芯,但最终仍不满意。还是吹灯睡觉吧!他脱胎掉了身上的长衫,躺到了床上。外面如水的月光流进了屋子,将苏轼的思绪拉长,又拉长。他思绪泛滥,想家?想亲人了?还是想明中的君主了?他又翻了个身,面对墙壁,看看透过窗纸的白月光,辗转,再辗转。过了许久,他蓦地坐了起来,自言自语道:月亮啊月亮,是不是现在只有你能与我作伴,既然难以成眠。那还是出去陪你走走吧。
月这渐渐升高了,没有可以与他共同玩乐。“知音难觅,辜负皓月”!他思来想去,还是去找“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老朋友吧!于是他径直向承天寺走去。张怀民也没有睡,高天明月下竹子,柏树的影子在寺院积水仿佛是一纵横交错的水草,还不时地摆动摇曳。他们漫步于院落。步屐轻轻,杂语絮絮。一晃已是月在中天。东坡不禁脱口而出“哪一个夜晚没有皓洁月色?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不过少了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人闲如影,皓月如日。只不过光凉了些!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篇8: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散文
今儿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我如他日一样,解衣欲睡,奇怪的是如何睡也睡不着,我转头向窗外望去。
月光美极了!月光越过树梢,跨过窗外,洒在地上,飘在我的眼睛里,我突然一想,既然睡不着,那就出门走走吧。
我欣然走出门,户外,空荡荡的,空气湿淋淋的,内心空荡荡的,内心的喜悦像是小怪兽被锁住一般,烦闷得很,我知道,这唯一的钥匙就是—张怀民。门外路上,其实我内心是担心,怀民睡了吗?他能倾听我的语言吗?
承天寺就在这儿,里面孤零零的站着一个人(门未关),像一只落群的蚂蚁,但现在蚂蚁有伴儿了。这儿的景色深深吸引着我,水庭下的积水中有一方月亮,月亮上有小虫,树枝,还有一些透绿色的植物。风轻轻的吹过来,月色就乱了,空气养着的清香全部砸在脸上,氤氲在空气中均匀的飘香,低头一看,那方月破了。上面的虫植被消失了,剩下清波荡漾,抬头一看,他们只是在树上,树的倒影罢了。
“怀明,我很庆幸与你同享此景,但只是像我们这样的闲人太少了,也可惜了……”。锁开了,我想通了。
其实我有一件事一直不确定,我是“真闲”还是“假闲”,但是,但我清楚,今晚有一颗心被遗憾充斥,但又有一颗心被遗憾充盈。
今儿是元元丰六年十月十三日早晨,如他日般,穿衣外行。
篇9:记承天寺夜游白话散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月光似水流淌过那片寂静的宅院;似纱悄悄遮盖住东坡心中那片最隐密复杂的心田;似剑挑破那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哀伤。
那个笑看红尘的白衣男子,望着那悄然潜入的月光,又默默地把刚松开的衣带紧了紧。世人总道东坡有多乐观豁达,又有几人能看透那藏在眼角余波中的暗淡。无奈,信步出门,欣然起行,冷冽的风拂过鬓角,四眼望去,家家皆是一片寂静,何人与我共谈理想?何人与我共晀远方?是了,张怀民!那便去那承天寺寻找与我共沐月光的知己吧!
轻推院门,竞欣喜发觉怀民亦未曾安歇,乐哉!乐哉!逐与之共赏月游庭。月光溜过院子的每一寸土地,一滩澄澈透亮的积水漫延开来,水中模模糊糊荡漾着藻荇,也许是竹子和松柏枝叶的影子吧。只是哪个夜晚沒有月光?哪个地方又沒有竹子和松柏呢?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罢!罢!罢!我们不过是被贬谪之人,无事可做之人啊,只得寄情山水,让这片片重山,峦峦峻岭深深藏起我们内心的苦处。叹!叹!叹!何日出头?何日才到达尽头?我苏轼志在为国效力,保我大宋江山,可如今在寂聊之时,这如水的月光才是我最好的归宿吧!
篇10:记承天寺夜游改写散文
记承天寺夜游改写散文
庭院深深,树影重重。月高挂于夜空,静静地洒下皎洁的月辉,月光朦胧,让这夜晚显得梦幻起来。
月儿无眠,似调皮的小孩儿轻轻地推开门窗,想要看看室内的人此刻在做些什么。
形影消瘦的人,正要解开衣衫走向床边。却见这精灵般的月光投进了室内的地面。如此皎洁明亮。今晚的月一定好圆好圆。何不一赏月下美景,再去眠它一晚?
于是再度披上衣衫,轻轻推开雕花的木门,信步走到室外。只见那月光无言,却已将整个庭院写满。处处都是娴静之美。
虽不及白昼的明亮,却自有一种似真似幻的梦幻之感。
走下台阶,庭院空空。如此月下美景,却无人与我共赏。自被贬黄州以来,总是白天,也鲜有登门造访的人,更何况此时正值夜深?
月光将我的身影拉得那么长。我看那地面上的孤影不禁心生凄凉。忽然想到老友张怀民的境遇与我一样,宦海浮沉此刻我们都是仕途上的失意人。于是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前往承天寺的那条路。
不多时,我便来到了友人的住处。讶然地发现原来张怀民此时也未就寝,正一人独自立于庭院,见我到来,自是一番惊喜。相顾之下,欣喜中却带一点悲凉。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松柏,可是天涯知音却是这样珍贵。
庭中漫步,自有一种悠闲。月下赏景,自有一种欣喜。
向我们这样并肩而行,悠然观景,抛开世俗的名与利,忘却人生中的诸多不如意,将心身托付那一轮明月的人世间又有多少呢?
晚风,轻轻地吹过来。竹影摇曳,枝影婆娑。
庭院化作了一沉清水,澄澈透明。松柏也化作了在水中轻轻摇曳的水草。而此时的我俩,不就正如两条深游水底的鱼吗?
知识扩展: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赏析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分层赏析: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寻友夜游)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
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篇11:读苏轼的记承天诗夜游散文
读苏轼的记承天诗夜游散文
该文所以能写得字约义丰,关键在于作者抓住了特点,然后运用经过认真提炼的语言文字加以表达。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解衣欲睡,月色入户。”作者正欲入睡,忽见月色清凉,窥入窗户。这样,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了。更重要的是,点出了“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而非月黑风高。作者就抓住这个特点,铺展文墨。“月色入户”,如此良夜,如此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这一行动的发因是循着“月色入户”的夜景而来的。“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里,交代了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等。“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连贯性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至承天寺”又一次点题,但是,到承天寺的一路经过,因与主题无关,就略而不提。“寻张怀民”是什么情景,又因与主题不相关涉,也付之篇外。这样,为“记游”所必须交代的人、事,仅用最简略、经济的语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就不再添枝加叶。尤其是夜游的景色描绘,更富特色: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先写了水色,继写水中诸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写了庭下诸景后,跳出这样一句:“盖竹柏影也。”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作者初写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是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澜、节奏。而竹柏所以能投影庭下,作者不施一笔,这正是用墨高明、精妙之处。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了。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三分美景了。苏轼在此文中处处扣住个“月”字写夜游,这是特点之一。他写月,不像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繁词竞采,而是轻点几笔,则境界全出。这是特点之二。苏轼写月夜景,不是明写,而是暗写,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清朗空明,这是特点之三。由于抓到了特点,整个描述就显得精约而传神了。
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仅仅满足于写景、叙事是不够的,还须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才会余味无穷。这里,一方面要文辞所概括的客观内容丰富;一方面又要所表达的主观内容,即作者的思想情感深远。苏轼这篇散文同样提供了范例。
本文是写景的,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是心理活动,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情绪因之荡起微澜。经过转折,作者猛然想起张怀民。“遂”,似乎不假思索,但微露出只有张怀民才是赏月的相知好友之情。“寻”字又分明显现出急切访友的心意。“怀民亦未寝”的“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在月光倾泻下,二人“相与步于中庭”,信步漫游,其恬适的心绪又寄托在这相携同步的轻快节奏之中。从“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于中庭”,作者的款款情思经历了几多转折,终于稳定在平和容止的心境中了。作者寻友访寺,写月夜美景,然后将眼前即景推展开去,兼及身世:“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有“如吾两人者”。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记校园夜游高一散文】相关文章:
2.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4.语文记承天寺夜游
6.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记承天寺夜游结构
9.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10.《记承天寺夜游》参考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