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论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论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2024-06-29 07:57:0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binyu_w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论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论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篇1:论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论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姜国俊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当前的现状,论述了高职院校加强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指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并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篇2:论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作者简介]姜国俊(197卜),女,河北沧州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和心理学。(河北沧州061001)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36-009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很多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导致出现了学生就业难而企业招不到需要的人才的现象。因此作为培养职业型、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1995年8月,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第一线从事管理和应用工作。这类人才一般可称高级职业技术人才。”①由此可见,高等职业院校应培养的是技术型(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其工作场合是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工作任务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社会对一线技术性和实践性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高职院校应了解各行业各部门的需求,在教学和管理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等技术人才。

(二)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1.学生就业难。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进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高校培养人才的素质和社会的需求,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与现实均存在一定差距。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很少考虑工作岗位是否适合自己,更没有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系统的规划。只关注工作条件、薪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导致择业意愿和社会需求的脱节进而造成就业难。

2.企业对高等技术性人才的迫切需求。据统计,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时期,广东省技能人才缺口也高达71.5万人。在一些人才交流市场也会经常看到同样的现象:一方面,揣着学历亟待就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强调的是工作经验和技能,招不到合适的人选。这说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和企业、行业各部门的人才的需求之间有一定差距。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培养目标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除了传统的素质教育要求之外,高职院校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素质的培养。

(一)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学校有(本网网 )所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能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能活学活用,所以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都要侧重应用性。学校要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边学习理论边操作实践,使学生具有熟练运用职业岗位主要工具的技能,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也是传统的素质教育所强调的,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应注重以下心理素质的培养:

1.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要对自己的能力、地位、处境和发展前景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有一个正确的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此外作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还要具有革新的意思、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创业的观念。

2.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挫折承受能力。工作场所是艰苦的一线,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找到合适的工作、技术的熟练运用、工作场合的适应等都有一个过程,各种各样的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毕业生因挫折承受力差而导致的逃避甚至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高校学生必须提高自己的抗阻能力。

3.与人合作的能力。一线的生产和服务是团体合作的工作。技术人员在指导工人们生产时与其协作,同时还要与上级及各部门协调好关系,要具备人际交往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自我职业规划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选定专业时,就开始了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学习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专业知识,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成功的标准,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合理的设计和规划,这样才能了解自己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针对性地完善自我,减少学习盲目性,在求职过程中能够正确地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在自己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能够确定合适的目标,不断地充实自我,达到职业发展的顶峰。

三、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

为了使培养的人才能够具备以上素质,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应和普通高校有不同的侧重点。

1.以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为核心课程培养专业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专业理论和专业核心技能,才能具有走上职业岗位的关键专业能力。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应和实践相结合。所以,在教学方法上除课堂讲授外还可以结合现场教学、观摩教学、操作实践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公共必修课培养综合素质。开设“社交礼仪”方面的课程培养高校学生与人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开设“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培养职业设计和职业规划能力;开设和专业相关的心理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这些课程的教学除相关理论的讲授外,应结合成功人士现身说法、案例分析、模拟演示等方法。此外,开设计算机、英语等公修课,让学生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和获得信息的能力;开设德育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和责任感。

3.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程,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对其以后的工作和人际交往起到辅助作用,为生活增添色彩。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师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定性,要求其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专业性、实践性、职业性,在工作中促进专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学历达标、具有较高教研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可通过继续教育、短期培训或引进等方法,加强“双师型”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有工程技术职称)师资的培养。还可以聘请企业、行业各部门一批富有经验、又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中级以上工程师、技师或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这样就可使学生既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了解到职业信息,也可培养出更适合企业、行业各部门需求的技术性、实用性的高职人才。

(三)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

作为教学实习基地,企业是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职业技能的场所,平时的教学和学生的考核应与企业合作,从企业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教学与生产相互结合,采用“理论一观摩―操作―指导”的循环教学模式,直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毕业前学校和企业共同给出实习鉴定,作为就业时的能力和经验的证明,为用人单位的选才提供有力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闫国琦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Jl.教育研究,( 19).

[2]毕明,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问题的认识[J].甘肃科技纵横,2005(4).

[3]王明达,从六方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N].人民日报.-11-10.

[4]陈冀文,月薪八千招不到好技工[N].文摘报.-10-25.

[5]游华金,阳艳美.专业化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教育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 33).

篇3:论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

论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在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从提升教育者素质、培养学生兴趣、知识内化为素质、教学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从而开辟一条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 者:王跃东 邱月玲  作者单位:潍坊,山东经贸职业学院,261011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21)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教育者素质   学生素质  

篇4:论高职院校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

文章指出,具有相当的信息素质,掌握足够的信息技能,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是当今高职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重要目标之一.图书馆是高职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具备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种种优势.因此,高职图书馆应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高职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作 者:傅亚男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0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 “”(12) 分类号:G258.6 关键词:图书馆   高职院校   信息素质   教育  

篇5: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学生做人的问题

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学生做人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出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透过高职学生的做人现状阐述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内涵和途径.

作 者:柯艺灿  作者单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362411 刊 名:黑龙江史志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HIZHI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素质教育   学生做人   途径  

篇6:论高职外语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论高职外语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几年获得了迅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而许多高职院校在重视实用性的职业技能训练时,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同时由于生源水平的特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外语类院校因其专业'涉外'的特点,培养和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作 者:汪莲华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浙江,绍兴,31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H3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   外语专业  

篇7: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某种职业技能,然而若只培养技能而忽视素质教育,则学生只能是一项技术的容器而不可以称之为合格的人,因此显现出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重点探讨高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为高职素质教育的良好发展助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培养方法

一、引言

当前,中国社会对人才的评判已经进入以质量及特色取胜的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开始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否则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尤其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其也是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实现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必然需要。[1]素质一词具有多种含义,它一般指一个人思想成熟程度、心理和人格发育健全程度、知识结构合理程度、为人处世通达程度等诸多方面表现的总和。素质教育,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内涵通过知识传授等途径内化为学习者自身的气质品德,使学习者能够具有较高的人文知识及优秀思想,通过素质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相处。素质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通过开展素质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优良品德的认识,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其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具有正确的三观及政治立场,对国家和民族形成深厚的感情,使其树立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远大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今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能够具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等高贵的个人品质。

三、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贯彻中国教育方针政策,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开展素质教育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升华自身的人格,开阔自身的视野,形成坚实的文化基础。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素质教育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促进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能够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学生不仅要以高智慧、高技能,而且要以高情感进入社会经济生活,才能理解生活的意义,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努力开展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更有利于自身长远的发展。素质教育也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其二者有一定的一致性,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途径之一,高职院校搞好素质教育,学生的价值取向就正确了,人文素养就提高了,这都十分有利于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此外,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有助于学生智慧的提高,素质教育与直觉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有效地促进思维的创造能力,有效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加强素质教育的'策略

第一,高职院校要转变功利化的思想观念,落实“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从认识上重视素质教育,才能在行动上落实素质教育。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受重理轻文的思想影响,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长期忽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此,高职院校应重塑人文精神,大力落实素质教育,在校园中大力宣传素质教育,并制定相关的校园政策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此外,学校还要加强与学生家庭间的联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家庭积极配合,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调动家长进行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使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理,一起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校领导要制订相关的课程计划,聘请优秀的人文教师,摆脱传统单一的专业教学思想,切实关心和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

第二,高职院校要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体系,切实落实素质教育课程,创新办学理念及课程设置,努力探索出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特质的素质教育道路。对于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来说,既可以是显性课程,如日常的思想政治课等,又可以是隐形课程,如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购置有关素质教育的图书供学生学习浏览,二者有效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第三,高职院校要完善考评体系,来保证素质教育能够真正有效地展开。考评体系不仅要参考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表现,要从高职学生多元化、多层次、多变化的特点出发,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潜隐性和表征的多样性与模糊性特点,坚持教育评价的全面性原则、动态化原则、评价与管理相统一原则。

五、结束语

只有高职院校从思想上重视素质教育,在行动上支持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宝立.人文教育――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责任,中国教育报,2007.

[2]布仁特古斯.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与高校素质教育[j],内蒙古电大学刊,(4).

篇8:论高职院校促进学生就业的对策

论高职院校促进学生就业的对策

高职院校近年发展很快,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凸显,作为学生的培养单位,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思考如何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的难题,本文作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建立和健全就业指导的.组织机构,确保就业指导工作及时到位;(2)坚持“五个前移”的教育改革,把学生就业放在日常工作的第一位;(3)严格审查毕业生推荐资格,确保优秀毕业生优先录用;(4)建立与毕业生密切联系机制,确保掌握毕业生的动态信息.

作 者:孟金红 陈国清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5) 分类号:G717 关键词:高职   学生   就生   对策  

篇9: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对策分析

摘要: 高职旅游专业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步入“技能至上”的误区,而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既会做事,更会做人,从而对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拓宽学生就业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层次发挥重要作用。

在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与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相适应,高职院校也大力发展旅游类专业,积极输送专业性、技能型人才。仅以江苏省为例,截止到2010年底,设置有高职旅游管理类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52所,2010年全省录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5924人。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出现与市场需求不对接的现象:一方面旅游行业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毕业生们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选择从事其他行业。这些主要是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等都存在不适应产业竞争需要的问题。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更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独特的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1.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1.1文化素养和人文知识欠缺。

旅游业是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又是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事业。因此,它所需的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外,更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与良好的艺术修养,以为游客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内容。而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通常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对文史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本身就知之甚少,同时,面对巨大就业压力,以及社会上功利性价值取向,许多学生更注重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而对于理论、人文科学等课程及相关活动不感兴趣。

1.2就业观念陈旧,专业思想淡薄。

目前,在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中仍普遍存在就业观不科学,对专业存有偏见的主观思想。许多学生认为,旅游业属于服务业,是吃青春饭的,专门伺候人,尤其一些城市孩子的父母更是不愿意孩子学习旅游、酒店等专业。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就业准备不充分、期望过高、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只愿意从事一些管理类的工作,而不愿意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岗位工作,这使学生的就业现实与理想产生了较大的偏差,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令人担忧。

1.3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功利性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利益的再调整及经济的全球化,新一代的高职学生在道德观、价值观取向上也更趋向于多元化。目前高职学生多为“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性格上自信又脆弱,敏感又自私,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而较少考虑他人、集体的需要,有强烈的反叛意识,喜欢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容易斤斤计较,重索取轻奉献,想问题做事情过于追求功利化,不愿意学习或做一些不能带来实际经济利益的'事情。

1.4学生能力单一,学习及创新能力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师资,在专业及课程的设置上,只能适应传统旅游业态,对不断呈现的旅游新业态反应迟滞,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专业、新课程的开设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教学方法上,仍然以教师讲述,学生记录为主,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一些突发问题。在对学生的考核上,只注重考证等职业技能的训练,对学生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这些情况都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5身心健康问题突出。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全是高职学生进入社会的必要条件。但现实情况显示,高职学生的身心素质仍存在不少问题。在身体素质方面,大多缺乏锻炼,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完全无法达到旅游行业的从业要求。在心理素质方面,多份有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材料均显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近30%,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不健全,不能正确面对挫折,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人际关系敏感。

2.加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2.1注重道德引导,加强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期间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任务极为重要。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既要坚持利用“两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又要注重改进教育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载体,例如社会公益活动、文化艺术表演、道德知识竞赛等更为贴近学生、更平易近人的手段,让学生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事中领悟做人的道理,使教育成效更为显著。

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还体现在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文明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不甚理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学生家庭、社会等外来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学校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不能切实考虑高职院校学校的特点,脱离学生实际,从而形成立意很好,形式不错,效果不佳的局面。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点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2优化课程结构,突出职业素质的养成。

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最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点。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辩证统一的原则,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既要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对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安排上确定不同的比例,又要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即做到“宽基础,广复合”和“一专多能”。

同时,还要针对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大有关职业素质方面课程的比例。一是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促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二是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积极推进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的创新,鼓励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增设选修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职业理想和学习兴趣选修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能动性,全面、系统而又有重点地掌握知识,切实提高综合素质。

【论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相关文章:

1.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综合体系构建论文

2.论高职英语语音教学问题及对策论文

3.高职院校音乐基础教学必要性的探讨论文

4.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5.论高职院校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

6.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

7.对于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论文

9.全国高职排名-全国高职院校排名

10.山东高职院校排名

下载word文档
《论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