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广州网越策条例
“goeas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解读广州网越策条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解读广州网越策条例,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解读广州网越策条例
最新解读广州网越策条例
广州市网约车细则正式实施后,交通执法部门立即开展相关整治行动。在新年的前两天,执法人员在白云机场查获7辆外地牌非法网约车,均暂扣处理。
在元旦期间,结合白云机场到达厅AB区流程改造和机场交通秩序整治,广州市交委执法局与机场公安、消防安保大队、空港快线组建联合执法小组开展专项整治。首轮整治行动从12月31日深夜开始一直持续到1月2日航班结束。新规实施两天来,大部分网约车司机表示支持,并自觉将车辆停靠到专区接客;“滴滴”等网约车平台近日也持续发布提醒信息,引导网约车到白云机场指定上客点候客。但仍有网约车报侥幸心理,频繁进入AB到达区接客。机场交警、广州交委执法局采取不间断联合打击,两天查获违规网约车7辆,均暂扣处理。电子警察非现场执法701宗,现场处罚8宗,移动执法车拍摄违停38宗。
广州市交委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白云机场,人流量密集、违章高发的各交通枢纽站场、地铁口、旅游集散地及重要商贸区也被列为重点巡查和打击区域。执法人员将联合公安、交警及属地交通执法部门开展整治行动。同时,交通部门也将继续督促各网约车平台落实主体责任,立即停止向不符合许可条件的`车辆派单,尽快自觉清退不具备合法资质、不符合要求标准的车辆,妥善引导外地牌网约车退出广州市场,保证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平稳。
该负责人提醒,接下来交通执法部门仍将严格按照网约车新规要求,加大对网约车市场的整治力度。
篇2:广州小升初政策解读
“小升初民校取消大联盟联考,大联盟成员学校实行各自单独招生考试。”在广州育才实验学校19日举行的开放日上,招生办主任严肇宏为家长讲解20该校最新招考政策,宣布了今年“大联盟”瓦解这一重磅消息。记者从广雅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尽管今年小升初“大联盟”瓦解,但“小联盟”(应元二中、广雅实验、珠江中学)依旧。今年开始取消笔试,近日外国语学校也初步拟定了面试办法,不再是以往的“一对一”,而是改成“群面”。
变化1
民校“大联盟”瓦解影响有限
试题虽不一样,考点还是那些
在育才实验学校的开放日活动上,严肇宏宣布今年育实的考试形式改为“能力测评+面试”,如无意外,考试时间将在小学毕业考后三天进行。“考生通过笔试之后,学校还会组织一场面试,两个老师面试一个学生,面试通过后正式录取。”
“尽管‘大联盟’瓦解听上去是今年小升初民校考试中的重磅新闻,但对于参加民校考试的学生来说,影响并不大。”立尚教育市场总监赖爱涛指出,以往小升初“大联盟”虽然有13校联考,联考试题一样,但各学校之间的成绩互不承认,“也就是说,如果你报考育才实验学校,分数不够的话,除了育才体系里的香江中学会承认这个分数外,其他的学校,如华附新世界学校是不会承认的。报考‘大联盟’里的学校也只能选其中的一所,然后到这所学校去考试,每所学校评卷标准不一样,他们只认可自己学校评判的成绩。”
“大联盟”瓦解了,各个学校的试题不一样了,备考难度是否增大?“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就算各学校出的试题不一样,但小升初的考点都在一定范围内,不管试题怎么变,都只在这些考点之中”,赖爱涛说。
今年的小升初民校考试也规定在小学毕业考后,各民校要求在一天内考完。赖爱涛建议考生报考时按照“上中下”原则选好三所学校:“上”即超出自己实力一点点的学校;“中”即与自己实力相符的学校;“下”即保底的学校。
“最终考哪所学校要根据考试当天的状态来定,如果状态特别好,可以考‘上’的学校;如果要求稳,就选择‘中’的学校;如果觉得竞争特别激烈,很担心被电脑派位到自己不满意的学校,就选择保底的‘下’来考。”赖爱涛说,“所有的民校都规定一天内考完,按往年的经验,大部分学校都在上午考试。如果选择上下午都考的考生,家长要提前规划好,因为各校之间的距离不一样。那些在上午考得不是很理想的考生,建议下午再去考其他学校,可以抓住更多机会。”
变化2
外国语学校今年取消笔试
“群面”可能有小升初考点
尽管今年民校小升初还可以以笔试的形式选拔学生,但公办外国语学校从今年开始取消笔试,一律只以面谈形式招生。据悉,在上个月底教育局组织的广州各外国语学校座谈会中,与会代表提出了两套面谈方案,大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第二套方案,也就是面谈分批进行。第一批是推荐生,占面谈名额的30%-40%,推荐生由各小学推荐,每所小学推荐年级人数的3%,外国语学校先对这批学生进行面谈,当天公布录取结果,未被录取的学生可参加第二批面谈。第二批面谈名额占60%-70%,学校根据报名情况确定招生人数的300%进行面谈。
面谈主要考察学生在自我认识、目标动机、思维能力、习惯品质、人际交往、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素质,侧重注意与观察、语言及表达、逻辑与推理、思维的丰富完整和敏捷开放、学习阅读和科普素养的积累等。
面谈形式不是以往的“一对一”(一个老师面一个学生),而是改成“群面”,即分为10个小组同时进行,每组5人,评委老师包括英语教师2人、德育工作者2人、学校中层领导1人,其中设1人为组长。面谈没有纸笔测试。
面谈的内容涉及10个方面:学生的思想品行习惯,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志向,学生的学习基础、习惯和能力,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的组织能力,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锻炼习惯,学生的志愿活动及社会实践情况,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期待、对学校文化的认同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国语学校老师说,虽然是面谈,但还是会抽查学生对小升初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以口试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小升初的知识点还是要过关,‘学生的学习基础、习惯和能力’这一点就是对小升初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考察。此外,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基本的礼仪方面要多加强。如果可以的话,建议考生可以在寒假时间相对充裕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面谈模拟训练。”
篇3:广州中考政策变化解读
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报名将在5月4日-8日进行。考生须于4日8时至8日17时30分,在中招服务平台进行升学报名。今年中考政策有诸多变化,包括实施异地中考、取消高中择校、独立批招生增加等多项政策。
今年起取消高中择校
对于今年的中考学生来说,可谓变化多端,各有欢喜。主要政策变化有四个:
一是今年起实施“异地中考政策”,从2014至,具有广州市初中阶段三年完整学籍但不具备政策性照顾借读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学生,可报考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和毕业学校所在区属公办高中。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此类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
二是从2014年开始,广州市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招生择校计划,全部为公费计划。但广东省实验中学自筹经费班面向全市招生,按省物价局文件收费。这两个政策最大的受惠者是非广州市户籍学生,他们今年享有跟本地户籍学生同等待遇,可以报考公办普通高中,且由于取消高中择校,他们不再需要交纳择校费,但录取的比例受限;
三是在提前批之前的广州市特色课程班的独立招生学校由原来的5所增加到12所,这意味着今年不仅尖子生多了选择机会,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选择机会也多了,因为根据预测,新增的这一批特色课程班的招生,有些并不是第一梯队的学校,估计其录取分数线不会太高。不过,今年独立招生的扩容,势必会对提前批学校的录取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是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报考范围有所调整。一是具有广州市初中3年完整学籍的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可报考12所省、市属普通高中和学籍所在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及全市民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广东省实验中学自筹经费班。其中属三镇(南沙区东涌镇、榄核镇和大岗镇)的可报考番禺和南沙两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属番禺区的还可报考三镇的公办普通高中(即南沙区东涌中学、南沙区东涌镇鱼窝头中学、南沙区大岗中学)。二是其他借读生,可报考广州市民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广东省实验中学自筹经费班。
5月8日是报名截止日期
凡在网上申报扶贫生、政策性照顾借读生、跨区生、照顾录取生及体育、艺术特长生等升学资格的考生,须在报名期间向报名点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未按时提交材料的考生将以审核不通过处理。其中申报体育、艺术特长生资格的考生还须在5月8日至10日期间,携相关证明材料到特长生招生学校报名,并参加学校组织的初审和专业测试。
同时,考生还须在5月8日(星期四)17时30分前对报名信息进行确认,逾时未确认的报考信息无效。报名时间截止前已确认,但因故需修改的,考生可向报名点提出申请,经报名点取消确认后修改报名信息并需再次确认。报名时间截止后,除用于接收中考短信的手机号码外,其他信息一经确认不得修改,考生只可凭考生号和密码登录查看报名信息和修改手机号码。
本次升学报名直接决定考生是否有资格填报升学志愿及参加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的统一录取。各类考生须详细了解升学报名政策,如实填报各项升学资格信息,按时完成网上报名,特别是往届生、返穗生,及境外来穗升学生,切勿错过报名时间。未按时在中招服务平台进行升学报名的考生,将视为不参加或主动放弃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录取;未在中招服务平台进行有关资格申报的,将视作不具备或自动放弃相应资格。
篇4:广州社保补缴新政策解读
2014广州社保补缴新政策解读
接近或超过退休年龄的朋友,大家见面聊得更多的除了小孩工作和孙子外,更多人讨论起退休问题。退休了吗?退休金你拿多少,社保还差几年?
对于很多养老保险社保不够的朋友,就会更多关注如何快点退休,社保如何买满,延迟退休方面政策和动向如何,社保补缴方面的新闻就会更留意查看。
虽然早期人们都不太注重社保,但在达到退休年龄时,往往就会想尽一切申请退休。如果社保还差几年,那唯一较快的方法就是补交社保。因为通过补缴你所欠的社保年限,就可以马上申请退休。那怎样补缴养老保险费呢?退休后怎样补缴社保,外地人在广州补缴社保可以吗?
其实社保是可以补缴回几年前的,甚至可以补回十几年前的社保,申请通过后你马上拿到退休金。
现行社保基本政策知识:
社保在我国的发展过程简单来说,1986年以前是没有社保,1986年开始国营企业有社保(早期国有职工或早期合同工社保),1992年推广到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推广到全国各个行业。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提出在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宏伟战略体系”的宏伟战略目标。以来,国家实行“全民社保”战略,影响全民社保推行的“转移接续”问题慢慢得到解决,人人可以参加社保享受医疗已经成为现实。
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同时社保参保年限达15年。
所以社保政策是一步步完善并逐发展起来。国家为了解早期的问题,在养老保险补缴规定中建立起一整套补缴的程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篇5:广州独生子女奖励新政策解读
广州市近日出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办法》(下简称《奖励办法》),引起广泛关注。
亮点逐个数
亮点1
实现奖励政策三种模式统一
早期退休符合条件也按月奖
广州市卫生计生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奖励办法》解决了广州市早期单位退休人员要求纳入按月奖励的范围的合理诉求。随着《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调整,广州市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也经历了三大阶段:即退休时退休金加发5%(1980年2月~8月31日)、退休时一次性奖励(209月1日~12月31日)和按月奖励(201月1日至今)。早期退休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水平相对于现行的按月奖励待遇明显偏低(据查,加发5%的人群平均约为28元且不随退休金调整而调整,一次性奖励人群市辖区奖励标准为6642元~12056元不等,仅相当于目前按月奖励150元领取4~7年就终止)。
同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贡献所获奖励不对等,有失公平。因此,此次文件修订将符合条件的早期退休人员全部纳入按月奖励范围,体现了公平性原则。作为新增的奖励对象,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过去已经享受的奖励不退,从1月开始纳入按月奖励(即年至期间不补)。按照测算,广州市将早期单位退休的独生子女父母纳入按月奖励范围,财政每年奖励金增资约1.2亿元。
亮点2
明确了奖励对象的群体边界
《奖励办法》通过梳理和完善,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基本实现了应奖尽奖。只要是本市户籍的独生子女父母,无论外地迁入还是不在本地退休的人员,只要符合文件规定的条件均可享受按月奖励的政策(如当事人在外地或外地单位已享受按月奖励的政策,则需本人先自愿办理已享受奖励的停止手续,再在本地办理领奖手续)。
《奖励办法》还明确了奖励对象和参照奖励对象的群体边界,以及不同人群进入奖励范围的时间序列,保持了现行政策的延续性,为政策在今后的平稳推进夯实了基础。
亮点3
取消逾期部分不补发限制
关于原政策口径制定的逾期申领逾期部分不予补发的条款,明显与当前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不相适应,在社会上颇有争议。今年年初,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制定了《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过渡期政策的通知》(穗卫家庭〔〕2号),将逾期不补的做法予以取消。这次重新制定的《奖励办法》更明确了符合奖励条件的对象,到龄的下月即可领取奖励金,取消了逾期不补发的限制。
据了解,补发工作目前基层已经在落实当中,不少补发对象已经领到了补发奖励金。
亮点4
实现奖励政策城乡一体
,广州市统一了城乡居民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金标准。本次制定的《奖励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奖励对象、申领流程、发放管理、资金归集等,统一了城乡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的操作,从制度上确立了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城乡一体。
重点解读
奖励对象资格如何认定?
《奖励办法》第四条明确了奖励对象的资格认定条件,应符合政策生育,政策外生育的不在奖励范围内。
奖励对象的基本要件:①本市户籍居民。②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③在12月31日前生育(含依法收养)子女,而且应是符合生育政策终身只生育了一个子女(该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或者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兄弟姐妹)的夫妻,或终身没有生育只在婚后依法收养了一个子女的夫妻。
【睇真D】
以下几种情况都不在奖励范围内:
a.一对夫妻婚内生育了一个子女,其中一方与他人婚外生育了子女,由于这对夫妻中的一方有违法生育行为,且婚生子女有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兄弟姐妹,所以这对夫妻不符合奖励条件。
b.一对夫妻婚内没有子女,其中一方婚外与他人生育了一个子女后离异,婚外生育的一方与该子女的生父(母)结婚且婚后没有再生育,该对夫妻虽然终身只生育了一个子女且该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和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兄弟姐妹,但由于生育行为发生时不符合生育政策,因此,该对夫妻不属于奖励对象。
c.一女士婚后没有生育子女,离婚后收养了一个子女,因为收养子女的行为发生在非婚状态,所以该女士不符合奖励条件,不能享受奖励。
另外,参照执行的人员,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且执行时间按相关文件的时点执行:
① 符合奖励对象条件,婚姻状况发生变动后没有再婚再生育的一方(穗计生发〔〕17号)。
② 再婚前没有生育子女,再婚后生育一个子女且没有与继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一方(穗计生发〔2011〕17号)。
③ 终身没有生育子女,再婚后与一个继子女成抚养关系的一方(穗计生发〔2011〕17号)。
④ 再婚前符合政策只生育了一个子女再婚后没有再生育的夫妻(穗卫家庭〔〕1号)。(例如:一男士初婚生育一子,配偶去世再婚,再婚后没有再生育,且再婚配偶也与前配偶生有子女,但该男士的儿子仍是独生子女,所以该男士可以享受奖励政策。)
⑤ 双方均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符合政策曾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现存活唯一子女且其他子女均在生育子女前死亡的夫妻(穗卫家庭〔2015〕6号)。
奖励金从什么时候开始计发?
根据《奖励办法》第六条、第十八条,一般2009年1月1日及以后到龄的奖励对象和第①、②、③类参照奖励人员,到龄的次月开始计发。
以下几种情况则有特殊规则:
1.1980年2月2日~月31日在广州市辖内单位退休的奖励对象和第①、②、③类参照奖励人员,从201月1日开始计发。
2.第④类参照奖励人员在2015年2月1日前到龄的,从2015年2月开始计发;2015年2月1日以后到龄的,在到龄的次月开始计发。
3.第⑤类参照奖励人员在2015年5月1日前到龄的,从2015年5月开始计发;2015年5月1日以后到龄的,在到龄次月开始计发。
4.符合本市奖励条件到龄后迁入本市(包括军队安置落户在广州人员)的奖励对象,从迁入当月开始计发,但年1月1日前已迁入的从2017年1月开始计发(奖励对象在原籍属于按月奖励且当地停发时间晚于迁入时间的,从其原籍停发的次月开始计发)。
奖励对象到龄时间如何确定?
《奖励办法》明确:奖励对象的出生日期一律以居民身份证上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以此确定奖励对象的到龄时间。奖励对象对本人身份证上记载的出生日期存异的,由其本人向发证机关申请变更。
奖励对象也有退出机制
《奖励办法》规定,有下列5种情形之一的,应当退出奖励,奖励金发至退出当月:
1.再生育(含依法收养)子女。
2.转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
3.户籍迁出本市(含出境定居注销本市户籍)。
4.被判处徒刑以上刑事处罚服刑期间。
5.死亡。
另外,奖励对象多领奖励金应当退回,奖励对象死亡的由其遗产继承人代为履行。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广州独生子女奖励新政策解读2016
2.2016广州市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办法
3.2016新修订的广东二孩政策解读
4.我国独生子女奖励政策解读
5.2016全面两孩政策最新解读
6.2016郑州网约车政策最新消息
7.失独家庭补助政策2016
8.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最新解读
9.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6
篇6:广州中考政策变化解读
今年中考两大新变化
政策篇
今年广州中考志愿填报迎来不小的变化,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有两个,一是“指标到校”的实施,由此带来新增三个指标到校志愿;其次是独立批特色课程进一步扩容,今年再次增加7所特色学校进入独立批,学生家长拥有更多选择。
中考专家指出,指标到校志愿,首先要填好第一志愿,这个志愿要根据自己的成绩、排名与“指标计划数”、“指标到校最低控制线”等综合考虑,谨慎选择。
变化一:“指标到校”实施
新增3志愿别为了“不浪费”盲目填满
中考“指标到校”今年正式实施。全市示范性高中的9189个指标计划,分配到467所初中学校。
数量:省市指标越秀最多,区属指标番禺最多
指标计划分为省市指标和区属指标。从省市指标来看,越秀区因为指标考生最多(9303人),分得的省市指标也最多,达到275个。其次是番禺区252个,接下来是增城区234个,白云区209个,海珠区192个,从化区191个,天河区175个,花都区145个,荔湾区142个,黄埔区108个,南沙区90个。从区属指标来看,由于各区所属的示范性高中数量不同,招生人数不同,所以,各区的区属指标的数量差别也比较大。区属指标最多的是番禺区,有1524个,其次是越秀区916个,然后是花都区724个,荔湾区713个,增城区624个,白云区621个,天河区541个,从化区471个,海珠区430个,黄埔区420个,南沙区192个。
如果以各区的指标考生与指标数比例来看,南沙的比例最高,达10.84, 即平均每10.84个学生竞争1个指标,接下来是海珠10.48,从化9.79,增城9.32,白云8.54,天河8.20,越秀7.81,黄埔6.90,花都5.67,荔湾5.62,番禺最低,才4.83,意味着平均每4.83个学生竞争1个指标。
实质:校内填报同一所高中的指标生竞争
根据规定,“指标到校”录取安排在提前批进行,提前批分“指标生”和“统招生”两步,先进行“指标生”的录取,再进行“统招生”的录取。“指标生”志愿与其他批次志愿同步填报,共设3个指标到校志愿。由于指标到校志愿的填报不影响提前批等后面批次的录取,这意味着学生将多一次录取机会。
目前,学生家长最关心的是,学校分配的指标计划如何才会落到自己孩子身上?这对于不同初中的学生,情况是不同的:对于部分普通初中的学生而言,即使学校分到华附、省实等名校指标,可如果学校中考第一名的都够不着“牛校”的最低控制线,则指标作废。而对于部分顶尖初中的学生而言,无需降分亦可考入“牛校”,所以,他们也可能对指标“无感”。甚至有可能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某顶尖初中分得1个华附指标,但校内有上百人达到华附指标到校的最低控制线。专家指出,指标生的竞争,实质是校内指标生志愿填报同一所示范性高中的考生之间的竞争。
填报: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排名填好第一志愿
指标到校之后,“指标生”录取投档规则与广州市中招录取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投档规则保持一致,如志愿优先原则、同分排位规则、宿位限制规则等。3个指标到校志愿该如何填报呢?考生是不是必须全部填满?
中考专家指出,指标到校志愿,首先要填好第一志愿,这个志愿要根据自己的成绩、排名与“指标计划数”、“指标到校最低控制线”等综合考虑,谨慎选择。比如,自己成绩是730分,排名第2,学校分得1个省实的指标计划,省实指标到校的最低控制线是704分,假设排名第1的同学已被独立批录取或报考了其他学校的指标到校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标到校第一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才更大。
其次,指标到校3个志愿,不需要全部填满,尤其是成绩较好的考生,绝对不能为了“不浪费”而盲目填满。比如某考生751分,指标到校第一志愿填广雅,第二志愿填五中,第三志愿填南武,这位考生有可能被第二志愿或第三志愿录取,而不能参与提前批广雅的投档录取。所以,指标到校的3个志愿,不能盲报,变成“高分低录”。
最后,也有家长可能会关心,指标到校的3个志愿,万一第一志愿失守,第二志愿还有机会被录取吗?中考专家表示,指标生第二志愿是否有效,取决于该校“指标学位数量”和“校内达到指标生最低控制线人数”两个数据之间的关系。如果“指标学位数量”远远少于“校内达到指标生最低控制线人数”,那么指标生第二志愿没有被录取的希望。如果“指标学位数量”与“校内达到指标生最低控制线人数”较为接近,指标生第二志愿还是有一定录取机会的。
变化二:独立批特色课程扩容
结合提前批大胆冲名校
今年广州中考独立批又多了7所高中,分别是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广东仲元中学、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至此,全市获得高中特色课程提前批独立招生资格的学校已达到27所。
每年吸引大批高分考生
独立批特色课程是中考志愿填报的“明星”,每年都吸引大批高分学生。20,市属示范性学校特色课程班的生源质量继续保持高水平,录取最低分数均达730分以上。其中,新增的广东实验中学“格致课程”录取最低分数达758分,平均分为764.37分;执信中学“元培班”的录取最低分数为752分,平均分为760.76分;广雅中学“博雅班(岭南)”的录取最低分数为751分,平均分为757.09分;广州市第二中学基于“元”文化的网格教育“应元班”的录取最低分数为749分,平均分为755.42分。
若落选不影响后续批次
中考独立批只能填报1个志愿。独立批的招生与其他批次是分开的,也就是说独立批的落选,并不影响后续批次的招生。那么,如何填报独立批特色课程呢?
第一个策略是合理定位。由于独立批的志愿填报只有一个,如果定位不合理,落选的机会较大。比如考生预测成绩710~730分,独立批填报的是执信中学(元培班),2015年元培班的录取分数是755分,有一定差距,除非超水平发挥,否则落选的几率大。
第二个策略是如果结合提前批的志愿填报,独立批也可以往上冲一冲。同样是上面这位考生,预测成绩710~730分,如果在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执信中学,2015年执信中学的录取分数是726分,机会很大。由于有提前批的配合,这时独立批大胆冲一冲执信中学的元培班,也是可以的。
篇7:广东广州异地中考政策解读
很多异地生家长对广州的升学政策还不了解,整理了《2017广州中考异地中考政策解读》,供家长和中考生们参考。
首先是2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先说好消息,2016中考处于2014~2016过渡时期,2017年的四个三会增加异地生在穗就读公办高中的门槛;
再说坏消息,从2014年起,异地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异地生、本地生由于名额不同,同样的一所学校,分数相差甚远。
说完了大背景,我们来说说异地生必须了解的几个点。
1、要关注什么。
指标到校?跟你无关;特长生?跟你无关;跨区生?跟你无关;那么什么跟你有关?
关注报考范围、关注名额、关注录取方式。。。
①报考范围――
首先要了解到异地生的报考范围有:省市属高中、本区区属高中、中职、民办、自筹班(16年可能取消)。
②报考名额――
从2014年开始,公办高中录取异地生的比例不超过招生计划的8%。
2014~2015年省市属学校录取名额及录取分数如下:
③录取方式――
外界传闻的“高保线不能保护异地生”其实是非常片面的,怎么说呢?
中考的录取,无论是本地生、异地生还是跨区生,流程其实都是一样的,每个录取都是独立的。
④录取方式――
外界传闻的“高保线不能保护异地生”其实是非常片面的,怎么说呢?
中考的录取,无论是本地生、异地生还是跨区生,流程其实都是一样的,每个录取都是独立的。
之所以说“高保线不保护异地生”不是因为不保护,而是因为录取名额极少,在1、2就已经录取了。
2、志愿填报
终于说到最关键的地方,14年的分数参考性并不是很大(前面几所除外),由于是新政的第一年,所以很多异地生的志愿并不是那么地合理,出现过“第二志愿填二中、第三志愿填六中”的案例,所以建议大家参考15年的分数为主。
说到志愿填报,首先要做的就是定位,参考成绩:九上期末统考+一模,结合学校排名,当然了外面的定位考也是可以参加的。
至于如何定位,到了那个阶段会综合一些信息供家长们参考。
志愿填报三原则:
1、求稳为主,忌盲目冲高;
独立批分数高,撞大运(牛娃除外);
提前批分数高,大部分在一志愿录取,极少数在二志愿录取,盲目冲高可能掉到第一批;
2、批次之间(不是志愿间)梯度合理,尽可能一击即中;
还是上面的原因:大部分在一志愿录取,极少数在二志愿录取,一击不中,很有可能就到下一个批次了;
3、补录虽有分数优势,却还是不太推荐,可作为最好的保底。
补录玩的就是心跳,“淡定”地看着独立批提前批第一批等考生下车,默默地填多一次志愿,再经历一天的等待、录取、报道。
当然了,志愿填报不能一概而论,分区讨论会好一些――
老三区:幸福,选择多,区属那几个抓一个,总有一个不上高保或者压高保的;
天河、番禺、白云:人多,水深火热,说多了都是泪;
其他区:高不成低不就,区属学校分数不高,但是高考都比较一般;
[广东广州异地中考政策解读]
【解读广州网越策条例】相关文章:
7.建言建策范文
9.广州导游词
10.广州劳动合同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