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永不消失的菜散文
“sunmo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一道永不消失的菜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一道永不消失的菜散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一道永不消失的菜散文
一道永不消失的菜散文
记得很久以前写过这篇文章,但时过境迁,手稿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我怎样的马虎对待生活,生活也怎样的马马虎虎对待我,为此,以至于今天我又重新拿起笔,凭着记忆来拼凑儿时母亲的勤劳与慈祥。
小时候,吃饭的时候,母亲端着一个小碟子,上面放着条条状状的东西,而后,不紧不慢地放到饭桌上。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这是什么菜,我端着一碗玉米粥,右手拿着筷子,眼睛瞪着大大地盯着小碟子,好奇地问“妈,这是什么?”母亲神秘地笑着说“你尝尝,看能猜出是什么来不?”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根一口递进嘴里“咯吱咯吱”地嚼起来。
母亲笑着说“不要吃那么大口,很咸的。”果然,一股强烈的盐味直冲喉头,我正欲吐出来,一种清香的味道由舌底而生,萦绕在口齿间,那种香味越来越浓,引诱着我不停地嚼下去。“快喝粥,小傻瓜”母亲慈祥地对我说,我端起碗“咕咚,咕咚”地喝了大半碗。从那时候起,我才知道,那是母亲自己腌制的咸菜,我的记忆里有了咸菜的味道,从此它再也没有离开过我们的餐桌,即使后来生活变了,各种各样的菜的味道越来越好,我们兄妹几个总还是忘不了夹几口咸菜改变口味,于是,咸菜变成了我们家餐桌,一道永不消失的菜。
咸菜是用青萝卜制成的,而萝卜又是母亲亲自种植的,于是我们习惯称这咸菜为母亲菜。母亲在腌制咸菜的时候,把大的萝卜放在一边,专门挑些小的萝卜用。母亲把萝卜一个个洗干净了,放在一个大坛子里,上面撒上一层白花花的盐,那时候的盐颗粒很大,没有现在的细盐。我问母亲:“底下不放盐吗?”母亲满有把握地说“不用,上面腌透了,盐水自然会流到下面,上下都会吃到盐的”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过了十几天,母亲把坛子盖打开,那些白花花的盐粒不见了,萝卜不再像从前那样水灵肥大,一个个瘦弱下来。母亲对站在一边的我说“拿一个尝尝咸了吗?”我捡了个特小的萝卜,小心地咬了一口,仔细地品着说“妈,咸了,但是没香味呢?”母亲笑着从我手里接过萝卜,又从坛子里顺手拿了几个,神秘地对我说“还没加调料,当然不香了”。
“是啊?都加什么调料?”我好奇地边问边跟在母亲后面,蹦跳地跑进屋里。
母亲先把萝卜切成条状,接着说“如果配着面条吃,就把萝卜剁碎了,放上春芽、葱当调料,如果喝粥配煎饼吃就这样切成条状。”母亲说完,起身站起来,拿起柜子上的酱油往碗里倒了些。“先放大量的酱油,再放点醋,放点花生油或者是香油都可以”做完这一切,母亲拿起一双筷子搅拌起来,随着母亲的搅拌,一股香味直冲我的鼻翼,这香味正是那天我吃到嘴里的味道。就这样一盘平常的咸菜在母亲的细心调制下,变成了一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时光飞逝,有母亲的日子总是那么美好、那么短暂。在母亲的呵护下,我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度过了无知的青春。母亲的白发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满头银发,岁月不老,而母亲老了,唯一不变的是那道母亲菜,总是占据餐座一角,默默地陪伴着我。就这样我喝着粥,就着咸菜渐渐地长大,为人之妻、为人之母,我亲爱的母亲却在的早春去世。
母亲的去世使我的人生遭受了最大的打击,曾多少次预赴黄泉,但每次望着一双儿女又打消了念头。我要把母亲的责任延续下去,让孩子们在我的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由于生活上的变故,我和丈夫及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迁至威海生活。为了怀念母亲,也为了我记忆中那道难以忘却的母亲菜,我开始凭着记忆试着调制咸菜。切条,放酱油、花生油、醋,等我端上桌子,我怀着成功的喜悦对孩子们说“尝尝妈妈调的咸菜好吃吗?”三双筷子齐刷刷地伸向咸菜,儿子首先把咸菜放进嘴里一嚼,立刻撇着:“这是什么呀?太咸了,不好吃”。女儿也一个劲儿朝身边的垃圾筐一吐着“又苦又咸的,真难吃。”丈夫一听,把刚要递进嘴里的咸菜又往回去,笑着说“干脆,我也别尝了”。看到他们如此的表情,我有些生气,也有些疑惑,赶紧的夹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果然有一种苦涩的味道,虽然不象他们说的那样夸张,但确实没有童年的味道。我暗自揣摩“难道酱油放多了?或是花生油放少了?”在后来的几天,不管我怎样地摆弄,就是调不出记忆中母亲腌制的香脆味道。咸菜一次次端上桌,又一次次的倒进垃圾桶,虽然都不怎么吃,我还是坚持的做,如此,咸菜也从没间断过。
,因为琐事我们四口举家回乡。在外的游子都希望荣归故里,可有谁知道,那个“荣”字的后面,隐藏着多少辛酸,多少无奈。因为好久没回家的缘故,亲戚朋友的都得走一遭,我有五个哥哥,从大哥家一直走下来,今天来到五哥家,哥哥嫂嫂照样弄了一桌子的菜,饭吃到一半,我拿着一块馒头嚼着,嘴里总感觉少点什么,五嫂看着我说“夹菜啊!怎么光啃馒头”我笑着说“嫂子,有咸菜吗?这几天老是大鱼大肉的,想吃点咸菜。”嫂子一听高兴地说“有哈,这是我自己腌的,咱娘在的时候教给我的。”嫂子边说便从一个厨柜里端出一盘吃了一半的咸菜放到我面前。我眉头一皱,神情有些恍惚,因为从她放到我面前的时候,一股熟悉的.味道迎面袭来,是的,这个味道是母亲的味道,一样的香脆,是那样的亲切。我嚼着咸菜,母亲的身影在我面前闪耀,仿佛看到母亲正端着盘子在厨房放调料,我的眼睛立刻湿润了,心中感到了一阵阵疼痛。“这萝卜是自己种的,花生油是村里自己去现场加工的,香不香?”嫂子的问话把我从回忆里拉回来,她话让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怎么弄都不香,超市里买的萝卜和花生油怎么能和家乡的比?我欣慰地说“我终于尝到了家乡的味道了”。
此刻,我忽然想起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钟爱的咸菜又何尝不是只有家乡的香呢?更何况这咸菜浸透了母亲的爱。我似乎明白了,那么多诗人及作家都在歌唱故乡、赞美故乡,只因为那是童年生长的地方,那里有父母的爱。
最初的母爱在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多少年以后,这根越扎越深,永远不会枯萎。就象这碟咸菜,饱含着母爱及浓浓的故乡情结,别处再也吃不出这样的味道了。
篇2:永不消失的梦想散文
永不消失的梦想散文
风轻轻的吹着夏天,和云穿过洛神,抄小道准备去小城的新桥。那里能看见远方,让人有无限的想象。那里的黄昏很热闹,诱惑着每一个人的好奇。那里的晚上,一道彩虹灯横跨洛河如天街仿佛已不再是卢氏!我们喜欢自由地呼吸!
刚拐过公园的弯,发现脚下的路比以前难走许多,全是半大石头,骑车的我们,偷空喵了一下四周,心不由地惊了。沿路边的厂房已经全部不见了,只有一堆堆拆房的垃圾还呆在那里!我们的老社址呢?!急急忙忙拐进熟悉的小路,河还是长满水草的河只是水已经小了许多。入口处的小桥还在只是进桃园的小道已经被大堆沙石彻底截断。那片长满荷花的池塘,也已经干枯了,唉,1988年的鸭子再也不会有水可嬉了,高山哥再也不能在如此的美景里和先生醉里学诗了!
我们的老地方啊!中华春萌诗社的旧址啊!!
满园的桃树,沿印满青草的小道,路过一口老井,桃园的深处藏着几间土房。中间的门上挂着闪闪发光的社牌,很多人都知道,那上面的字是我们的前辈曹靖华老先生题的。这间房子里住着我们一生都清贫的老社长木林森先生。书柜,书桌,小椅子,墙上我从没有数清过的社员照片。走进卧室,满墙的文学前辈给春萌的题词,一张有些年代的小床,一张小小桌子放着一些书和一盏不知有多少年的油灯!我清楚的记得先生还有一辆自行车,一架照相机。
步出这间屋,向西隔壁的房子是厨房。锅里要不是一碗剩饭要不就是干洁的发光,揭开面缸,要不就是一丁点要不就是一无所有。直到许多年后的今天,我总是一次次的想起,年少的我,曾经吃下的那一碗面。那该是先生多久的囗粮啊!
每月的学习日热热闹闹地进行着!每一期社刊都准准时时地出着!每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拜访先生您都热情地接待着!您对每一个人的作品都尽心尽力地教异着生怕错过一首好诗的出生!
因营养严重不足先生您永远地离开了!
这片桃园从此孤零零地留在了洛河边!
只有我们知道,您在这里坚守了22年!
写到这里,我满眼泪水!
您省下的要来的每一粒粮每一分钱都给了诗歌!谁敢说谁没有享用?!
就连您最后流下的.那一滴血,也留给了三月的桃花!
从另一个路口,我们踩着废砖废垃圾,终于回到老地方。荒凉的院子,已经塌了一半的土房。这些年,隔三差五,我们春萌人总会来。先生,请原谅!我们只能常常来看看,除此,我们什么也做不到!
我知道,这次我们会永远地失去这里了!哪怕这里留下了无数人青春的痕迹,哪怕这里刻着我们春萌的欢乐和泪水,哪怕这里存着我们对您最深情的想念!我们还是什么都做不到!我们只是一群写文字的人,我们只是一个民间团体,我们只是有梦想的人!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有多少人记得自己还有梦?
我骄傲,我们春萌人记得,并且一直走在梦想的路上!哪怕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是在小城卢氏飘泊,甚至无处可落!这又有什么呢?!春萌的情怀让我们紧紧地围在叶子的身边不离不弃!我们贫穷,但我们有梦;我们艰难,但我们前进;我们也曾忧伤,但我们依然坚守!
我知道,春萌的梦想就如老院子这一朵鲜艳的花,早已经被诗社的创建者们植于这片深情爱着的土地!无论是什么样的狂风暴雨,无论是什么样的不理不睬,无论是38度的卢氏夏天如何烧烤,直至最后春萌旧址被城市赤裸裸地占有!!!如何呢?!这片辽阔古老的土地,足够我们青春地活着!!!
我相信。
篇3:永不消失的背影散文
永不消失的背影散文
我一直不怀疑有这样的幻觉,在我的前面,一直有一个永不消失的背影,一个永不回头的背影。不论我怎样叫他,怎样幸福或痛苦的叫,就是不回头。他一直走在我的前面,我跟着他,就像一头学步的小牛犊,尾随一头老耕牛。
这是我的父亲,如今,一个人从他耕作的土地上,卸下犁铧,用背影把犁铧套在我的身上,让我尾随他的背影,一直走下去。只是,他藏在深灰色土布褂子里的那些旧事情,那些乡土深埋着的苍茫,不因为他的仙逝而消逝,也不因为他的不回头,不替我在贴近故土的每一次,都要生动地回忆他给我的过去。他那宽厚的背影,是一坡滚动着汗粒挣扎着厚望的乡土,我一厘不不剩地践踏过,也膜拜过。只是,他如今给我的永远是一个背影,我只能一个人在心里,永远悲凉地叫下去。望着他的背影,我理解了那些生活在山里的人,对生命最简单的认识。我也听老辈的人说过,所有人在生命走到尽头了,是决不能回头看他身后活着的人,特别是他最想牵挂的最想看见的亲人。谁也解释不清楚,这些蕴藏在乡土和生命里的隐秘,是怎样一种生命的哲学。而我的感觉,是来自乡土深处的那种温暖那种亲切,先是从庄稼的身上开始,更多的时候,还是从先人的背影深刻感觉的。所以,我不能简单地诠释有关生命的含义,也不能简单地说出父亲这一生命运的意义,就像我至今也不敢在父亲的坟上,立一块石碑,写上碑文,这朽刻在心碑上的生命,不能用简单的文字就能书写出来。父亲生命的消失,留给我的背影,是我终生的疼痛,是一种超越肉体超越生理意义上的疼,这精神上的疼,会伴随我的一生。就像我的'父亲,他一生一直在精神上为我心疼一样。我不敢说,父亲是世界上最懂得心疼人的人,但至少在我的身上,这种心疼一直在覆盖着我,庇护着我。可以说,为了我他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像磨刀石一样,磨损他的身体。面对父亲的背影,就让我想起村庄西头最边上的老宅子,和它靠近山脚下那一崴子的山坡地,宅子与坡地之间的距离,构成了父亲一生的活动空间,他一生存放在泥土裂缝里的生命档案,就是围绕这些辑写的。山里人的生活很简单,只过一种有吃有穿的日子就行,乐于平淡,乐于满足,对于生活总保持一种清贫的方式。而我常想,这些深居山里的人,不论是现辈的还是老辈的都安于清贫乐道,都情愿过活简朴而艰辛的生活,这是为了什么?他们一生都在山石上磨损,在泥土里消耗,而从来不图回报。
当我尾随父亲的背影,走进他最热爱的那一块坡地时,我会看见那一坡玉米的身子,挣扎得厉害,晃动着风的呻吟;我也看见了那头老牛,拉辕的犁绳深深勒进它的肩胛,它的目光深处,满含一片山G的雨水,以及我的伤痛。我说不出我的伤有多痛,就像我说不出父亲这一生藏匿在泥土里多少隐痛。可我能感觉,他的背影背着一生的牵挂,也背着我一生的隐痛。我一直相信他的背影就在我的前面,即使他不回头看我一眼,也能感觉到他那慈祥的目光一直温暖地落在我的身上。
我也一直相信这些带着迷信的传说,若是谁梦见了某位去世的亲人,回头看了一眼,谁就会大病一场,甚至也会跟着去。虽然它带着迷信的色彩,不足为信,但它依然活在现实的大山里,活在我们中间。即使是这样,我走出大山多年的心,还是想让父亲转过背影,回头看我一眼。其实,他也很想回头看我一眼,只是民间的风吹得太强劲,让他回不了头。
而我,一直是这样跟着他的背影走……
【一道永不消失的菜散文】相关文章:
1.介绍一道菜作文
2.做一道菜小学作文
3.学会做一道菜作文
10.做一道菜的高一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