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故事鉴赏:老家
“xiaol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美文故事鉴赏:老家,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美文故事鉴赏:老家,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美文故事鉴赏:老家
美文故事鉴赏:老家
爸爸这几天又吵着要回老家,我昨晚做梦回到了老家,梦到家里的老房子,老同学,还有我家的那片竹林。
竹林从我记事时就有,小时候我们小孩夏天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那片竹林了,里面没有太阳,阵阵的小风吹着,特别凉快,我们比赛爬竹竿,用两根竹竿翻跟斗,用绳子在竹林边的树上做秋千,捉蜻蜓,找麻雀的窝,运气好时还能找到鸟蛋,不过我们不敢吃它,因为大人说吃了脸上要长麻子,嫁不出去。冬天下雪时,我也学一篇课文写的那样去捉麻雀,先扫出一片干净的地,撒上大米,找一根木棍绑上一条长长的绳子,用木棍支起家里用竹子编的筛子,远远的躲着,等麻雀进去吃,不知道别人都怎么捉到的,反正我的记忆里一次都没捉到过,它们在竹林里叽叽喳喳的叫着,没有一只下来的,等我最终失去了耐心,把筛子拿走后,哗的一片飞下来抢吃了。直到现在我还是非常遗憾,以至于在嘈杂的城市中偶尔听到麻雀的叫声,我的心都止不住的忧伤,是那种无法排解的难过,我仿佛听到了小时候天还没亮,窗外麻雀的叽叽喳喳,吵个不停……
每到年关,家家户户都晒了腊肉,挂在屋子中间吊的木钩上,怕野猫啊什么的来偷吃,我们趁大人不在时偷偷从上面割点下来,串到铁丝上,在火堆上烤,一会肉就开始滋啦滋啦的往下滴油了,那香味仿佛穿越了数十年的时光,又萦绕在我的鼻间,我家的猫也在火盆边馋的喵喵叫,蹭啊蹭的蹭我的腿,我才不会给它呢。慢慢烤熟,放在嘴里,那种享受,真的是回味无穷,虽然现在吃了那么多的烧烤,可再也没有那样的味道!烤地瓜,是那时我们无聊时才去做的,围在火堆边,闲的没事,去床头扒个地瓜出来(地瓜是家里留着做猪食的),埋在火的下面或者放在边上,记得过段时间翻一下,看的仔细时就是香喷喷的烤地瓜,看的不好就是黑乎乎的烤地瓜,我们家的喵会时不时用爪子去挠一下,不过从来没有偷成功过。烤鸡蛋,烤板栗,都被砰的炸过,吓一跳不说,辛苦半天,肉不知被嘣哪里去了。有时在外面玩饿了,回家烤块糍粑,那种用糯米做的,然后男人们用木槌使劲捶来捶去,做成像饼似的,再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在水里泡着,吃的时候捞出来,它可以跟家里自己做的甜酒酿一起煮的可好吃了,香甜糯,哈哈想起来小时候我的一个堂哥甜酒酿吃多吃醉了,然后开始耍酒疯的往事。我堂哥他们最爱冬天下完大雪的第二天去山上寻找兔子的踪迹,虽然他们一次都没有逮住过(我怀疑他们连兔子都没看见过),可还是乐此不彼,香甜的温馨童年真的很让人怀念~
我最喜欢的是老家的`春天,山也绿了,水也暖了,空气中都是香甜的味道,黄昏时袅袅炊烟,偶尔几声狗叫,那是我心中最美的山水画。且不说一片一片金黄的油菜花,雪白的槐树花,山间点缀粉色的樱桃花,火红的映山红,单是路边的野玫瑰,它们就那么懒懒的一趴,开出几朵小花,在春风中随意摇摆,就姿态万千,我常常纠结到底掐那一朵呢?还有路边特别香的金金花(学名金银花),上学的路上摘几朵放在书包里,连书拿出来都是香的;还有栀子花,也非常的香,在屋里养几朵,整个屋子都是香的。有时还能通过香味在我家后山上找到兰花,它的香味独特,只要鼻子够好就能找到,我小时候号称是狗鼻子,家里吃的闻一闻就能知道藏在哪里,在外呆久了弄了个过敏性鼻炎,现在鼻子再也没有那么好了,不知道回老家还能找得到兰花吗?兰花特别奇怪,那时看开的香的兰花挖过几株回家养,结果第二年要不不开花,要不开的花是臭的,估计它们还是喜欢长在大山里吧!
春天下雨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候,因为可以抓鱼,我大姐她们小时候鱼特别多,据说她们都是一桶一桶往家拿,我们那时候鱼已经没有那么多了,每次下完雨,我们拿着渔网在各个田埂的流水的缺口处忙碌,因为鲫鱼最喜欢迎着水往上跳。其实我的手挺笨的,抓鱼不行,不过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有一次我姐她们在池塘摸鱼,我无聊的在水边走,结果踢上来一条不小的鲫鱼,她们都笑我瞎猫碰个死耗子。还有一次我去姑姑家,路过一条小河,上面的田里有水往河里流,我是习惯性的跑过去看看,哈哈,看到了一串鲫鱼正在逆流往上游,那天我用草穿着一串鲫鱼去了姑姑家。
天慢慢的热了起来,我们上学的路上也不忘找各种吃的,比如那种酸酸甜甜的叫茶月泡,直到现在我都没看到水果店有卖的,也不知道它的学名到底是什么,想吃再也吃不到了~我家菜园的篱笆就是好多楼豆果(沙棘),路过时折一枝,边走边吃,还有莲蓬子,还有野樱桃不过有点苦,我家种的果树有梨树(好几个品种),桃树,枣树,樱桃,李子,柿子,还有板栗,随手摘了洗洗就吃,纯绿色水果。夏天的夜晚,大家累了一天,收拾好了就三三两两的去我家前面一块高的地方乘凉,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电扇,电视,那时住的挺远的都过来闲话,我们小孩就在月光下玩游戏,有时太困了就躺在边上的草地上睡一会,大人走的时候喊我们,那时真的是以天为盖地为席,月光洒在身上,四周是青蛙的叫声,风中有稻子的清香,月光下的村庄披上了一层轻纱,朦朦胧胧,如梦如幻。
一天吃完早饭后,我们四个小伙伴无所事事,我们合计去摘点山楂吃,我的干侄女,不过就比她大一岁,她说她姥姥家(在离我们挺远的更大的山里面住)那边的山楂特别大还很多,并且那边还能捡到大的板栗,那边我们学校春游的时候去过,映山红都长成了大树,于是我们提着框就出发了。家里没人就没打招呼,路上碰到一个邻居跟他说了。我们走的是山路,一路走一路找吃的,越往那边走山越大,路边的树也越高,我们都是在树林里穿梭,太阳有时都看不见,那时好像也没有害怕,也不觉得累,其实据说那里有人还看到过狼,一路都有鸟叫陪伴我们左右,我们终于在下午走到了她姥姥家,姥姥赶紧给我们做了饭,我们吃完饭就往山里去摘山楂去了。第一次看到一片山都是山楂树,上面都是红红的大山楂,我被震撼到了,又跳又叫,提着框往山上跑,草帽都被风吹到了背后,曾经那个背着草帽,扎着两根小辫子像风一样的小女孩再也不见了。那天我们都摘的满满一筐才回去,吃完晚饭,她读师范的小舅舅在月光下给我们吹笛子,忘记吹的是什么,只记得那晚的笛声非常好听,心里有花开的声音,还有一丝羞涩,不敢去看他的小舅舅,可是又想偷偷去看,也许是笛声太美,也许是月光太美,我的第一次怦然心动在我多年后想起来依然那么美好。
千言万语说不尽老家的美,我的童年就在这如画一样的村庄度过,童年的趣事还有很多很多,一件一件都珍藏在心底,轻易不敢去碰,因为回忆太美,小时候那种简单的快乐越发让人想念,今天我放纵自己,好好追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要继续生活在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堆积的城市中,怀着梦想,继续前进!
篇2: 美文故事 -我的老家
美文故事 -我的老家
我的老家在七里河畔,有山、有水、有树林,有鸟鸣、有蛙叫、有蝉噪,四季如春,风景宜人,但我最爱她的秋天。
秋天的天空,天高云淡。站在巍巍的高岗上,回首仰望蓝天,白云朵朵,心旷神怡。什么事都可以忘却,都可以抛却,只有心中这一片广阔、洁净的领空。微风掠过,远方的邢台市尽收眼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仿佛是小孩手中玩的一堆积木;一声汽笛,一条蜿蜒的“飞龙”瞬间向北驰去,那是邢台的高铁。
岗坡上是一排排的柿子树,老干虬枝,挂满了似灯笼的柿子;一簇簇富士苹果,压弯了枝头,露出鲜亮欲滴、红诱惑人的“脸蛋”,真想啃她几口,以解口渴。
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不是游山玩水,而是来收秋。老父母已近七十古稀之年,早早的来到北山的坡上掰玉米。我从市里赶来,稍晚一点。二话没说,赶紧钻进玉米地,掰起自家的玉米。
母亲问起我的女儿来没来,我说:“去逸夫上学了,刚开学,挺紧张的,来不了。”父亲淡淡地一笑,说:“上学好。咱老李家的孩子脱离农村了,不再干农活儿了,到市里享福了。这可是咱家的光荣。”
我说:“可不能这么说。农村也有农村的好处。星期日,我带她回来帮忙收花生。”“今年的棒子不算大呀!”我又说。父亲说:“今年雨水少,没浇一次水。全村都是这样,靠天吃饭。水库里有水,都不浇,省钱。”我安慰父亲说:“咱家的棒子还长的不错,比别家的棒子大多了。你收拾的地干干净净的,一棵草都没有。”父亲说:“多亏了你媳妇推荐的那几袋化肥,货真价实,才有咱家好收成。”一家人,二亩地,说说笑笑,不一会儿,玉米掰完了。只是手上满是黑乎乎的米米虫,脏兮兮的;额头上的汗珠,滴滴答答的;口渴的很。
这时,母亲拿来一个苹果,说:“儿子,吃吧。”我说:“拿了几个苹果?”她说:“好几个呢,都有,你先吃吧。”苹果不大,但水还挺多。吃完,我把棒子装上车。父亲开三马车拉回了家。
老家前院有一棵冬枣树,枣还青青的.,一束翠绿。后院里是一棵赞皇枣树,一簇簇红红的“火焰”,一颗颗珍珠玛瑙,压弯了高高的枣枝。与院子里的一棵山楂树争奇斗艳。垂涎三尺,望而迷人。
父亲早已爬上房,拿起扒钩摘那红彤彤的枣子。说:“给孙女多摘点,让孩子吃,聪明、漂亮。”摘完枣子摘山楂,说:“孩子吃了,开胃。”摘完山楂摘葡萄,那是八月十五剩下的几串红得发紫的葡萄,说:“让孩子吃吧,不然,今年再也吃不到咱家的葡萄了。”我看着老人小心翼翼、慢慢腾腾的动作,脸上欣慰的笑容;听着老人嘴里一次一次甜甜地说着“孙女”名字;我眼睛瞬间湿润了。
这一天,我很累。但收获了许多,比如玉米、枣子,还有浓浓的亲情。
篇3:过年与老家-美文故事
过年与老家-美文故事
此时,窗外正鞭炮声声,除岁迎新又一年。
传统的农历年,于中国人而言,其根本的意义的就是回家团聚,有家才有年。家是年的承载,也是依托,是我们不远千山万水也要回去过年的地方,而这其中深含的文化况味与情结,又岂是几句话可以说的清楚的呢?
中午的时候,婆婆要回黄岐乡下,我在一旁帮忙收拾行李。六岁的孩子突然问我:“妈妈,你很久都不回老家了?你不想回去看看吗?”我停下手中的动作,低头看孩子一脸纯真的表情,竟然不知如何回答。我要怎么告诉你呢,孩子?告诉你在现在我们的这个家之前,妈妈曾经还有一个家,而那里才是妈妈最想回去的地方。
七年前,父亲做了一个决定,要把黄岐老家的房子卖掉搬到县城居住。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像一个失去了根的孩子,浮云飘荡,聚散无着。旧时旧物旧事,与那座居住了二十多年的老房子一道,似乎忽然就被隔绝在我的生命中了,我不停回头张望,却也只能看着它渐行渐远,再也回不去。结婚以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这种失落随着时间推移日渐消散,但我知道自己灵魂深处的情结尤在,特别是每每逢年过节,总是想着应该要回到乡下的老房子里,到那个我出生、成长的地方去。是啊,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或许这才是我认同的真正意义上的回家。
关于老家,是由许多成长的记忆片断组成的画面。爷爷弯着腰拄着拐杖坐在家门口的身影,父亲在辛苦劳作了一天后回来,母亲便会从厨房里端出一道道香味四溢的菜肴。夕阳下,屋后的池塘在夏日里不停传来蛙叫声,隔壁空地上搭起来的丝瓜棚架里总能开出大朵大朵黄色的花,我穿着母亲新裁的背带裙与邻居的孩子们四处玩耍。记得家门口再往前走出几百米,就是当时未拆除的造船厂,就建在海岸边。那时候镇上的人少,海也没有被填出去,我们邻居的几个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到造船厂边上的这片沙滩来捡贝壳、踏浪、堆沙堡,不亦乐乎。大海于当时年少的我们而言,真的就是触手可及的事物,像孩子眼中天地万物本就该存在的模样,那么自然而然。后来我想,我们这些海边长大的孩子对海的感情或许就该是这般不知其珍贵的热爱,天真却又质朴。偶尔会做很长的梦,梦里还是孩子的我穿行在岸边的小巷子里,许多的石头房像历经千万年沧桑的老人一样还停留在那里未被拆除,我走过每一扇门每一扇窗户,感觉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曾经经历过这里的一切,陌生是因为它早己荡然无存,而时间替我保留了这些,并以某种姿态重回我的记忆。现在这些地方由于填海造地的原因早己盖满了房子,虽说世事变迁免无可免,我却总是隐隐感到遗憾,我们的孩子们要再去哪里寻找这样天然且趣味横生的游乐场呢?
老家黄岐是一个半岛,地形由高处往下看像一个半弯的月牙,是个典型的渔港小镇。15岁后第一次离开家门到漳州念书,每每想家,总爱与同学煞有介事的介绍:“我家住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地方”,心想这样独特的.介绍应该可以让他人印象深刻,便会有几分小小的骄傲。少年离家就学,开始尝到了人生最初的对家的思念,当时交通不便,要从黄岐先乘凌晨的班车到福州,父亲再送我坐上去往漳洲的大巴,一路起颠簸到漳州时多数己是晚上时分了。路途真是遥远啊,记得每次开学不愿意走,母亲就会边帮我收拾行李边安慰我,“三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的,再坚持坚持就好了”。那时的我哪里会知道,从此要开始的将会是我漫长的成长路途,是一生与家的不断的告别呢?毕业后,工作无落,在家停留的一段时间里,十八岁的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夕阳下站在楼顶的阳台四处眺望,看着从远方蜿蜒而来的公路在我身后自山上盘旋而下,最后落入眼前这片蔚蓝色的大海。还有那个自小长大的房间里,母亲总是收拾得一尘不染的地板,黄昏的光线投入散落一角,少女心事写成的日记还翻在某一页,窗口纸折的风铃依然风中摆动。一切仿佛历历在昨又恍如隔世。那些时日里翻腾的青春、遥想的离开,于今时今日看来,似乎也都有了某种必然的况味。成长,然后离开,最终于失去中开始懂得珍惜。正如人生中的许多聚散离别,从来不会是无缘由的。
后来听母亲再提起那座老房子,说是买的人家拿去重新翻了修,日子在那过的也红火。虽知旧物必然无存,但心里竟也是安慰的。只是很久不再去看它,很久,因为近乡情怯吧。现在偶尔开车回黄岐乡下,车子在山顶可以望见小镇全貌,碧海蓝天下,小镇就那样矗立在那里,安详而平静。船只散落在海面,远远望去像记忆中定格过无数次的画面那样,像光阴从未在此流逝过的那样,像我曾经每次与它告别时的那样,总是让人即是欢喜又忍不住泪流满面。崔灏诗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这一刻,我想我是懂他的,懂得这诗里的伤感与喜悲。我的家己经不在这里了,可是在我心中,我的家一直是在这里的,在黄岐的这片土地这片海里,在我血液中流动的命脉里,从始至终。
又是一年春节时。想起曾看到过的一句话:“所念在哪里,故乡就在哪里”。盈然于心,满是感动。年年岁岁,祝福家乡更加美好。
【美文故事鉴赏:老家】相关文章:
1.美文鉴赏-母亲
2.美文鉴赏:透视
3.美文鉴赏秋雨
7.叶雨美文鉴赏
8.美文故事:大姑
10.家教故事美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