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美文故事:母爱如潮

美文故事:母爱如潮

2024-01-24 08:25:3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寸相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美文故事:母爱如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美文故事:母爱如潮,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文故事:母爱如潮

篇1:美文故事:母爱如潮

美文故事:母爱如潮

新年就要到了,整个人忙的晕头转向的,辞旧迎新嘛,疲乏之外更多的还是对新年的期盼,一份欣喜在悄悄酝酿。午后,阳光拖着一地浅淡的温柔,抛下昔日凛冽的风衣,安安静静的,竟多了一些柔和与温馨。

(一)放飞心情

周六儿子照例去学校附近的辅导学校学数奥。由于我家距离学校远,要横穿市区的两条主要干道,途经一条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所以我从不敢轻易放手让他自己骑车去上学。也只是偶尔在他的一再要求下,让他自己骑单车,我在旁边陪着,教他怎样过马路,穿越人来人往的街道,可每次儿子都很不屑一顾,把我的一片苦心当成耳边风。也许是我太过于爱护他,总舍不得放手让他自己去闯,孩子已经慢慢长大,早已不再习惯于听从我的指挥,想要挣脱我的束缚,寻找属于他的自由。

今天我忽然想让他自己骑车去上学,儿子有些不相信的看着我,见我一本正经的样子,自己去吧,路上小心点我冲他点点头 。儿子像是得到了释放令一般,飞快的穿戴好骑车走了,出门时还回头给了我一个自信的笑脸。看着他远去的背影 ,我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有些欣慰又有些担忧。

也许是出于母爱的驱使 ,我不由自主的骑车悄悄跟在他的身后。远远地看着前方自由飞翔的儿子,觉得自己又有些多余。很快来到大公路上,只见他左瞅瞅右看看 ,宽阔的公路上车辆疾驰而过,我在远处为儿子捏了把汗,正在我担心之时,儿子竟瞅准时机骑到了公路对面。那天的天气虽然很冷,但我的内心深处却暖暖的。

儿子真的长大了,他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待问题也有不同于我的独到的见解,我不应再把他握得太紧,也许早该放手,让他学会独立,学会生活,因为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母爱虽然伟大,但不能博爱,让它成为儿子成长的羁绊。

人是要慢慢成长的,没有谁能够一帆风顺,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我相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儿子会成长为一个出色的男子汉,为他美好的明天加油。

(二)悠悠慈母心

昨天去商场,在卖围巾帽子的柜台前,想寻找一款适合自己的围巾,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增加一点温度,更给这个冷酷的季节增添一点色彩,可是试戴了许久也不满意。

正当我准备离开时,被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所吸引,只见她拿了五、六条颜色各异的男士围巾,摆在柜台上,时而自己围上试试,到镜子前照照,又时而拿下喃喃自语,仿佛拿不定主意的'样子。不经意间,她注意到了我的存在,那紧缩的眉头立即舒展开来,好像看到了救星一样。

原来她是为自己年满29岁却未婚的儿子在挑选围巾。他的儿子很喜欢这款围巾,却因为身在外地工作忙没时间亲自来买。细心的母亲想给儿子买了捎去,可她却不知什么颜色能更配自己的儿子,让他显得更阳光,更帅气。我帮她选了我喜欢的柔和的米黄色,可她觉得这款颜色会让自己的儿子显的过于成熟,她自己选中的有点亮丽的红蓝相间的一款,又怕过于艳丽而使儿子显的小气。

几经周折挑选,最后我们一致认为那款蓝色系的围巾正基于这两种颜色之间,既有活力又不失稳重。看到中年妈妈如释重负,心满意足的表情,我打内心深处感到欣慰,比给自己挑到满意的东西还开心。

是啊,这就是普天下的妈妈,她们会为自己的孩子满身心的投入与付出,即使是再小的一个细节,也要争取做到完美,不留一丝遗憾。愿天下儿女都能感受到母亲那如涓涓溪流般的温暖,不要嫌弃她们的唠叨和琐碎,正是这份不厌其烦的关心,才能让我们飞的更高更远,不至于像断了线的风筝迷失方向。

篇2:母爱-生活故事美文

母爱-生活故事美文

拥抱,是由情感一笔一划写成的。无言的拥抱,胜过万语千言。人世间最具力量的拥抱,一定是母亲给予的。

母亲肯定是抱过我的,没有母亲的怀抱,哪能有今天的我。我刚生下来三天,浑身抽搐,口味白沫,母亲顾不得身子虚弱抱我到桥头的铁匠奶奶家救治。母亲告诉过我,我们弟兄仨,我小时候被她抱得最多,那是因为我小时候身体虚弱常得病。可我一点也记不得,甚至无法想像当年母亲抱我的样子。这人生最初的记忆,本该是最深的记忆,我却忘得一干二净,但我知道这份记忆一定潜在我生命深处,化作了血液在我周身流淌。其实许多时候母爱就是这样,总如同隐形的翅膀给我们飞翔的力量。

有时,我会问母亲,我在她怀里是什么样子的,母亲总淡淡一笑,能什么样子?孩子样呗!有时母亲也会说,那时候没钱拍照片,要不然留张照片到现在那该多好啊。是啊,要是有张母亲抱着小时候的我的照片,那比现在所有的东西都珍贵。

我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时候开始不抱我了,也不知道我小时候有没有主动扑进母亲怀里过。母亲说记不得这些事,母亲说,你都长这么大了,问这些做什么。父亲很早就在外工作,母亲一个人把我们弟兄仨拉扯大,地里的农活她也不能少做。那时候家里穷,日子过得很艰难。不用说,母亲付出了许多,一定也有许多那时候的生活细节深深印在母亲的生命里。可每次说到我们小的时候,母亲几乎从不提那些苦啊累的,顶多也就是笑着说,你们弟兄仨小时候没一个省心的。母亲会说,你们小时候哪像现在,那时候一天三顿饭都吃不饱,让你们小的时候没吃上好的穿上好的,我这做妈的一想起来就难受。母亲啊母亲,您为我们付出的辛劳,您只字不提,只诉说您心中对我们的愧疚。

母亲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天下当妈的都是一样,自己吃的苦早忘了,让子女受的罪,忘不掉啊。母亲是个不识字的农村人,可我觉得她这话是对“母爱”最好的解读,在朴素中进入了崇高。

母亲从不看电视,但我回家坐在电视机前时,她有时会坐在我身边。她不看电视,专心做着手里的活儿,比如纳鞋底,比如剥豆子,比如叠衣服,反正母亲手里总有做不完的活儿。有一次,电视里出现远方的儿子进家与母亲热情相拥的画面。我趁机说,妈,我还没拥抱过您呢。母亲有些意外,你都抱上儿子了,还要妈抱?我说是拥抱,母亲有些不明白,什么拥抱?拥抱是做什么的有什么用?我说拥抱就是抱。母亲说,妈不要拥抱,只要能看着你,能和你说说话,比什么都好!

尽管我在梦里无数次拥抱过母亲,也被母亲无数次拥抱过,可真从梦中走到现实,我做不出。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或许,是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与我之间从未有过亲昵的动作,甚至都不怎么拉手,一切是那样的自然而平和。亲近的只是那种气氛,那份感觉,而几乎没有任何亲密的动作。

我生活在母亲爱的春风里,风中有花香,可不见花的影子。就像我知道母亲很爱我,可除去那些日常化的生活,我还真想不起母亲有过什么特别的举动,都是些最为生活化的场景。母亲不说出爱字,不做那些亲近的动作,把一切的关爱化于生活的点滴之中,无声无息,了无痕迹,就如同空气拥抱着我的生命。越是这样,我越是觉得母亲伟大,母爱伟大。

是的,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没拥抱过我,但我知道,我一直生活在母亲爱的怀抱里。她那看似平常的话语,那温情的目光,本身就是一种拥抱。质朴的母亲,让母爱融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我只能感受,却无从触摸。

那无处不在的母爱,是看不见却真切感觉到的拥抱。无论我走得再远,母爱那无形的臂膀都能拥抱着我,我都在母亲怀抱里。

双手

是母亲的双手抚育了我,但我几乎没有留意过母亲的双手。是的,我们常常会忽视身边最为珍惜的一些东西和情感。那天,初冬的阳光似丝绸一般滑润柔和,暖洋洋的感觉沐浴着身心。就在这个时候,母亲的双手映入我的眼帘。这哪是一双手啊,手心手背干裂出一道道纹沟,和树皮没有什么两样;每根手指几乎都扭曲变形了,像深冬里的枯枝。阳光顿时变成无数的细针,猛扎我的皮肤,刺疼了我的心。我没敢多抚摸母亲的手,也不敢在母亲面前呆下去,找了个借口走开了。我知道,要不然,我会在母亲面前落泪的。

母亲做了一辈子农活,如今已年过七旬,还经常下地劳作。我们劝她,你不愁吃穿有钱花,就不要再苦自己了。她笑笑说,忙了一辈子,闲下来骨头会散的,我当是城里人在锻炼吧。其实,我心里知道,从地上获得收成,母亲心里踏实,对她而言,自己多挣一分钱,就能为我们减轻点负担。尽管她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都相当不错,可她总是想着能为我们做点什么。

母亲过惯了节俭的日子,一年四季洗衣服都用凉水,再冷的冬天,她也不怜惜自己的`双手。有洗衣机,她也不用。她说,这力气用完了还会有,那电用了可是钱呢。母亲每年都要为我们做一双布鞋,那鞋底都是她一针一线纳的。只是到了这几年,母亲眼有些花了,手劲也弱了,没法做了。每每说到这些,母亲就会说,瞧瞧我这没用的手,连鞋也做不成了。

其实母亲不说,我也知道,母亲的双手托起了我的生命,引领着我一步步走到今天。母亲的双手凝聚着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母亲的双手,就不会有我的一切。我也知道,母亲的手曾经也是白皙细腻,柔软无比,洋溢着青春气息。与其说是岁月吹老了母亲的双手,还不如说是母亲的双手如蚕吐丝,给了我们无尽的母爱,却耗尽了双手的美丽与生命。

这以后,我常常会为母亲剪指甲。起初,母亲很不好意思,可我说让儿子为你剪指甲,这是天经地义的。母亲并不知道,我为她剪指甲,只是一个借口。握着母亲的手,那份粗糙是母爱可贵的质感,我能从中追寻母亲对我的关爱,那往日的记忆一下子复活,母爱在我的血脉里涌动。每每总是这样,只需要一个瞬间,母亲的双手在我的眼前就会变得鲜活柔美。这不是错觉,而是情感的悟化。

当我握着母亲的手时,我的内心阳光灿烂。外出时,我都要牵着母亲的手,母亲说,不要啊,我还能走,摔不着的。我说,妈,不是你要不要的事,是我要牵着你的手啊!小时候,母亲把我的小手攥在她的手心里,现如今,我要把母亲的手攥我的手心里。被母亲攥着手,是一种幸福,能攥着母亲的手,更是一种幸福。 母亲的双手是一本书,写满了母亲一生的辛劳,道尽了母亲那博大的情怀。这是一本我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更是一本无法替代的书。

唠叨

我喜欢和母亲说话,更爱听母亲唠叨。当然,这是长大离家以后的事。

小时候在家里,我可不是这样。那时候,一听母亲开口,我的头就大,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避开,实在无法逃跑,也专心致志地想某件事,让母亲那如潺潺溪水的话语从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是的,母亲有时会骂我,甚至打我一顿,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温和的绵绵不断的言语对我实施教育和驯化。只要我在她的视线之内,或者她虽然看不到我,但感觉我能听到她的声音时,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随便捡起件芝麻大的事,就能说上好一会儿。那时候我们家里养蚕,看着蚕茧我就在想,母亲的唠叨可真就像这蚕茧,看起来小得很,可那丝却能抽个不停。我时常觉得,母亲的轱辘话汇成了一条河,把我淹得喘不过气来。要说母亲的唠叨也有特别之处。我能听到的,只是她在给我讲道理,告诉我这不能做那不能说,这应该怎么做那应该怎么说。最多也就是谁家的孩子做得比我好,谁家的孩子比我听话。其他的,母亲从不在我跟前说起。

这些年,在外的我,一年最多只能回家一次,和母亲当面交流的机会少了,那就打电话吧。母亲是个很节省的人,可拿起电话就顾不着电话费了,每回都是我提了好几回,才能挂断电话。每次和母亲见面,我都争取多用一些时间陪她,帮着她做些事。与其是做事,还不如说是创造一个机会听她唠叨。现在,母亲的唠叨内容发生了变化,她会不厌其烦地说我小时候的事,会说些东家长西家短和父亲这不好那不如意的话,还会说我过去熟悉的那些邻居乡亲现在的情况。

我知道,这是母亲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她觉得儿子长大了,儿子在外的生活她很陌生,许多话题她是想说而无法说出的,那只能拣那些我们彼此都了解的话题。小的时候,母亲的唠叨力点多是用在如何使我长大成人上,而现在,她虽然以唠叨的方式在享受天伦之乐,但其中浓浓的关爱却如同她脸上的皱纹一样更密更深了。

现在,我为我儿时厌烦母亲的唠叨感到羞愧,因为我在母亲的唠叨中感受了只有母亲只有亲情才会有的温暖。浸润在母亲的唠叨中,我的情绪得以放松,焦燥得以平息,灵魂得以纯净,仿佛置身于世外桃园。

小的时候,我从没听说过母亲自己提起自己唠叨,可现在母亲和我说话时,时不时地会说,人年纪大了,嘴就唠叨了。不是母亲真切地感觉到她比以前唠叨了,而是她担心儿子没有耐心听她说话。想到这些,我的心就生疼。母亲啊母亲,长大的儿子,不再嫌母亲唠叨。能被母亲的唠叨拥抱着,那是一种幸福,一种世上无可比拟无可取代的幸福。母亲啊母亲,我真心地祈望您的唠叨可以一生一世陪伴着我。

春天

秋风起,雁南飞,苇叶黄,芦花白。一到秋天,河边的芦苇焕发出另一种生命的醉美。芦苇那翠绿的竿由青绿变成浅黄,继而又染上深黄,忽一日,这劲瘦的芦杆撑起一蓬饱满丰硕的芦花。

在我的家乡,把芦苇叫芦竹,把芦花叫茅花,可我更愿意叫成毛花,毛绒绒的花。小的时候,芦花是我欺负的对象。高兴了,生气了,都会用棍棒抽打芦苇,看那朵朵芦花或垂头丧气低下头,或无奈落入水中飘浮。每次母亲看到都会说,有这力气别糟蹋了茅花,拿家来。母亲要茅花是为了编毛窝,一种毛绒绒的草鞋。在我童年的冬天里,我从没穿过棉鞋之类的,只有毛窝伴着过我。

每到深秋的中午,母亲便会去河边摘芦花,这时候的芦花最干燥。大朵的芦花被母亲放在篮子里,阳光下,那丝丝絮絮的绒花轻飘漫舞。许多人家是割下芦苇,然后再折下芦花。母亲却总是先摘下芦花,再割芦苇,为的是尽可能保持芦花的清爽干净。摘下的芦花还得经过几次暴晒,才可用来编毛窝。常常是在昏黄的油灯下,母亲先把朵朵芦花顺平捋服帖了,然后双手上下翻舞,为我们编织冬天里的温暖。不知多少个夜晚,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形进入梦乡的。那时候,我不关心母亲是怎么把那些芦花巧编成毛窝的,想的只是某个早晨醒来,一双毛窝如毛茸茸的小船停泊在我的床头。

毛窝的个头很大,看起来笨重,穿起来却很是轻,里外都很松软,既暖和,又透气排汗。小的时候,我这汗脚也只有穿毛窝时才没那水淋淋的感觉。我喜欢在冬天的阳光里,脱下毛窝,晒晒脚丫子,也晒晒毛窝。只要那么一会儿,毛窝里就好像盛满了阳光的温热和阳光的味道。再穿上毛窝,双脚感觉一直被阳光拥抱着。

母亲常说,我们是被芦花暖大的。那时候,到了冬天,床上垫的,下面是茅草,中间是芦花,上面是破旧的床单,人睡到上面,立刻就会陷进去。枕头,就是一件破了不能再破的衣服包着芦花。一夜到天明,床单早不知被身子碾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多半是睡在那一片芦花的怀里。每到那时候,我就有些迷糊,不知道是睡在床上,还是像冬日的中午嘴里含着一枝芦花躺在屋后那芦苇堆上,有时我甚至感觉自己就是根芦苇。

我儿子生下来时恰好是个冬天,母亲用芦花做了十来个尿垫子,说是送给孙子的礼物。我说都什么年头了,没人用这玩意了。母亲不高兴了,说你真够忘本的,你小的时候全指望这芦花过冬呢。我拗不过母亲,只能不情愿地用上。倒是我儿子这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家伙,好像天生与芦花有份亲近,躺在上面兴奋得不行。母亲看了笑得很灿烂,瞧瞧,我说的吧,我们家一代代都是芦花暖大的,我这孙子也不例外。我说,那您也给您孙子编个毛窝吧。母亲说,你以为我不想啊,只是现在再穿毛窝要被人笑话了,要不然我还真给孙子编几双毛窝。母亲说这话时,脸上的神情就和当年在油灯下编织毛窝时一样。

去年初冬,我和母亲一起回到老家。那条河还在,走在河边,岸边芦苇零零落落,芦花了无生机。母亲看着芦花,和我说起以前她摘芦花编毛窝填枕头铺床的事儿。母亲说,我刚生下来的时候,是睡在木桶里。木桶里是厚厚的芦花,就像一个大大的毛窝。母亲不识字,可想象力真是丰富。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那塞满芦花的木桶就是个大毛窝呢。

母亲话锋一转,这河这芦竹这茅花怎么跟人似也老喽!是啊,河老了,芦苇老了,曾经年轻的母亲也老了。 这些年来,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没忘记芦花没有忘记毛窝,我以为我是怀念芦花里藏着的春天,现在我才明白,我留恋的是那贫穷之下温暖的母爱,那毛窝是母亲用心编织的。

回家

回故乡的路再短,感觉也很长,是如潮水般的思念拉长了回家的路。从定好日子回家开始,心灵已经上路。从这一刻起,想家的心绪如同进入汛期的河水,每时每刻都在上涨,一次比一次强劲地撞击胸膛。

很奇怪,每次总觉得见到母亲的那一刻,我的情感会决堤。可每当我看到母亲,我情感的浪潮一下子变成了舒缓的河水。

听父亲说,从得到我要回家的信儿开始,母亲的话明显多了,一天不知道要念叨多少回,儿子要回来了,儿子要回来了。父亲常开玩笑说,你妈把见到你当作上场比赛了,越临近越兴奋。可母亲每次见到我,都很淡定,就好像我是这天上午刚出门似的。人说母子连心,看来这话多少有点道理,要不然,我的情感变化怎么与母亲一样的呢!

只要我提前打电话告诉母亲到家的时间,我到家时总是见到母亲院门边择菜。每回母亲总是以这种方式在等待她的儿子,如果实在等得太着急了,她也不会到路口去张望,就是想出去看看,她一定找个由头。有次我比预计时间晚到家七八个钟头,母亲往路口的小店跑了好几趟,不是买袋盐就是买瓶酱油。来回十来分钟的路,母亲都要走上半个多小时。

母亲见到我,连忙站起来,双手在围裙上揩了揩,回来了。母亲的语气很平常。即使我离家再久,母亲不会像别的母亲见到孩子那样拉着我的手左看看右瞧瞧,好像从不细细打量我。就是近几年她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了,也从不会离我很近,我也没发现她特意看看我。可我身上的一点点变化,母亲总能看得出。

母亲笑得很甜,皱纹爬满的脸,如风吹过的水面。没等我走近,母亲就先进了屋去了厨房,忙着为我做吃的。

我站在母亲身后。母亲的白发又多了,个头好像又矮了些。我想抱住母亲,可抬起的手却是在抹眼角。我心里酸酸的,眼眶里湿湿的。我对母亲说,妈,别忙活,说说话吧。母亲说,没什么忙的,不耽搁说话的。每到这时候,都是我先说离家这些日子的事,然后母亲会说家里的事。这些话,平常电话里都是说过的,可我们像是第一次说一样津津有味。母亲几乎没有闲的时候,手里总是有忙不完的活儿。我每次回家与母亲的交流,多半是这样进行的。有时我在看书或写作,母亲会坐离我不远不近的地方,或择菜,或叠衣服,我不说话,她就静静地坐着。有时我想和她说话,她会说,你忙你的,我坐在这儿就好。我知道,母亲只要我在她的目光里,她就很知足。而每到这个时候,我心里特别的空灵安详。

我为母亲梳头、剪指甲、洗脚捏脚和按摩,带给她的衣服,我让她试穿,帮着她提提肩拽拽衣角。母亲会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动作也有些笨拙。对我而言,这与其说是为母亲做点事,还不如说是我在借以品味当年母亲为我们做这些事的细节。

每次回家,看我带着东西,见我帮着做这做那,母亲都会说,人回来了,比什么都好。儿子长大了,母亲不图别的,只是希望儿子平平安安,能回到她身边看看说说话。母亲没想过回报,当然,纵然我们再感恩再回报,也无法报答母亲那醇厚的爱。

无论离家多长时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回家的日子总是这么平常,在家里的生活,是最没有故事的。可在家里,回到母亲身边的日子,因为平淡而可亲。

一跨出家门,我就开始想家;一走离母亲的视线,我就想母亲。从这一刻起,念家的种子就落入心田,每天都会生长。因为我喜欢家中那平常的生活,我需要母亲那润物细无声的爱。

篇3:美文故事-我家母爱

美文故事-我家母爱

母爱是什么?在我眼中 ,母亲的爱是严厉的眼神,小声的斥责,严格的管教……一切是那么令人压抑与讨厌。于是,我就在“压抑与讨厌”中保持淡定以至适应,直至前年夏天的那个雨夜。

那天下午,在妈妈的玩伴叮嘱下我一步一步地向补课班靠近。我厌恶在别人啃着雪糕坐在空调下打着电脑玩游戏的时候,背着炽热太阳光,挎着不重的袋子去上课。我曾跟妈妈呻吟过,但是被妈以轻描淡写的一句“十年后呢?”打大回了原形,于是我只有认命-----母命难违。

课,上了一半了。老师让我们在屋里活动十分钟,老师正擦黑板上的'“rain”时,外面打了一声雷,声音那叫一个大,把班里一些极其做作的女生吓得哇哇叫,当然可能是装的,而我屹立不动。

不久,就下起啦“rain”。那可以说是我在阜阳见过最大的一场雨,还真是语文老师说的“倾盆大雨”。就像是我家楼上的那个大婶闲来没事就把脏水往楼下下泼的局势差不多。想起那个大婶我就头疼,唉!但眼下,还有什么事能比没带雨伞更让人头痛吗?没啦!!!

放学了,带了雨伞的同学都走了,就剩几个和我一样的可怜娃娃了。刚走到门口,我就回来了!哇塞!水未免也太高点吧!我从来都没今天这么渴望过老师拖一拖课!

同学走光了,只有我自己了!妈妈今天好像没空来接我了。算了吧!自己回家!站在台阶上,一拉裤腿,就把七分裤,变成五分裤。可能有点夸张,水还没到脚上3厘米。今天,我就破天荒一会吧!嘴里哼着张芸京的《破天荒》趟着水,一脚深一脚浅地回家了。走到三中宿舍对面时,因为路破,所以,所以很糗地摔个了“x吃x”。这时的我已经找不到身上一点干衣服了,衣服贴在身上真难受。

啊!总算是在路上异样的眼光下安全地回家啦

看在我那么辛勤的份上就不洗澡了,先换换衣服。不知不觉我睡着了。妈妈回来后,我才醒,吃了两口饭就又睡了。妈妈察觉到了我的反常,就叫爸爸去拿体温计。一量,38.9度,不高不低。在妈妈的威逼下,我吃下了那苦不堪言的退烧药。夜里,我感受很难受,眼皮都眨不开,在模糊中看见妈妈在给我擦身子。我要死了吗?电视里演的古人死前都要擦洗身子的。我又看到妈妈拿着一瓶白酒往手中倒,然后又往我身体上抹,才知道我又起烧了。抹酒时,冰冰凉凉真舒服,但我却舒服不起来。昏昏沉沉地又睡下。第二天起来什么都好了,只是妈妈的黑眼圈又不听话地跑出来散步了

以后,补课班还是照旧,但是在我袋子里,多出一个不明非物体,是雨伞,妈妈说夏天多雨,带着它以防万一。

也许是因为我天天带伞的原因的缘故吧!那个夏天从此“没敢”在我补习课时下过雨。也许是我心里多了一把雨伞的缘故吧!从那以后我依然淡定,但不再厌恶。眼神 斥责 管教=等于我家的母爱。我认真地演算出这个等式。

篇4:不能没有母爱-故事美文

不能没有母爱-故事美文

母爱是春天的暖风,吹拂着我的心;母爱像冬天的火炉,给我在严冬中营造暖人心意的阳光。

恍然间,我的思绪回到了从前。我看到了一个忙碌的身影,那就是我的`母亲,她正在为我们的生活忙碌着,妈妈为了我们,不论多累,都咬牙挺着。从未有过怨言。渐渐的,我长大了,升入初中,对于我是快乐的,但对于母亲来说,却又加重了她的负担。无情的岁月在母亲清秀的脸上留下了几道皱纹。乌黑的头发添加了许多白发,在母亲脸上再也找不到从前的笑容。在我心灵深处,我多么希望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记得有一回,我们学校打针,结果我晕血,那时正值中午,妈妈听说后,二话没说,连中午饭都没吃就匆匆赶到学校,背我去医院,后来妈妈请假陪我,那时我看见妈妈流泪了,很伤心,我心里酸酸的,那一夜,我也流泪了……

在初中的日子里,没有妈妈的照顾,但妈妈送我的三句话,让我受益匪浅:“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看得起自己。”虽说是普通的三句话,但对我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让我明白,爱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也不能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得到一份爱,是一种幸福,付出一份爱,是一种期盼,爱是无价的。让我们用心去爱,不要贪心,要懂得知足。

在这世间,我拥有最伟大的爱—母爱。那么细腻,深沉,那么纯洁身神圣。让我的心中满溢着幸福。

【美文故事:母爱如潮】相关文章:

1.经典母爱美文欣赏

2.六月,思念如潮-随笔写作

3.美文故事:大姑

4.孝敬父母-美文故事

5.家教故事美文

6.母爱真实的故事

7.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美文

8.伟大的母爱美文摘抄

9.母爱的阳光情感美文

10.母爱,一直未曾缺席美文

下载word文档
《美文故事:母爱如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