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四阅读理解附答案
“网易区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四阅读理解附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四阅读理解附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四阅读理解附答案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四阅读理解附答案
王琚,怀州河内人。少孤,敏悟有才略,明天文象纬。时年甫冠,见驸马都尉王同皎,同皎器之。会谋刺武三思,琚义其为,即与周璟、张仲之等共计。事泄亡命,佣于扬州富商家,识非庸人,以女妻之,厚给以赀,琚亦赖以济。睿宗立,琚自言本末,主人厚赍使还长安。玄宗为太子,间游猎韦、杜间,怠休树下,琚以儒服见,且请过家,太子许之。至所庐,乃萧然窭陋。坐久,杀牛进酒殊丰厚,太子骇异。自是每到韦、杜,辄止其庐。
琚补诸暨县主簿,过谢东宫。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琚怒曰:在外惟闻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太子本有功于社稷,孝于君亲,安得此声?太子遽召见,琚曰:韦氏躬行弑逆,天下动摇,人思李氏,故殿下取之易也。今天下已定,太平专思立功,左右大臣多为其用,天子以元妹,能忍其过,臣窃为殿下寒心。太子命坐,且泣曰:计将安便?琚曰:昔汉盖主供养昭帝,其后与上官桀谋杀霍光,不及天子,而帝犹以大义去之。今太子功定天下,公主乃敢妄图,大臣树党,有废立意。太子诚召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计之,忧可纾也。太子曰:先生何以自隐而日与寡人游?琚曰:臣善丹沙,且工谐隐,愿比优人。太子喜,恨相知晚。翌日授詹事府司直、内供奉,兼崇文学士。日以诸王及姜皎等入侍,独琚常豫秘谋。不逾月,迁太子舍人,兼谏议大夫。太子受内禅,擢中书侍郎。
帝于琚眷委特异,豫大政事,时号内宰相,每见阁中,视日薄乃得出。遇休日,使者至第召之,而皇后亦使尚宫劳琚母,赐赉接足。琚自以立勋,至天宝时为旧臣,性豪侈,受馈遗至数百万,侍儿数十,宝帐备具,阖门三百口。既失志,稍自放,不能遵法度。每徙官,车马数里不绝,从宾客女伎驰弋。右相李林甫恨琚恃功使气,欲除之,使人劾发琚宿赃,削封阶,贬江华员外司马。又使罗希奭深按其罪,琚惧,仰药,未及死,希奭缢之。时人哀其无罪。
始,琚为中书侍郎,母居洛阳,来京师,让琚曰:尔家上世皆州县职,今汝无攻城野战劳,以诌佞取容,海内切齿,吾恐汝家坟墓无人复扫除也。琚卒不免。宝应元年,赠太子少保。(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四)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琚义其为 义:以为义 B. 侍卫何止曰 何:呵斥
C. 太子喜,恨相知晚 恨:遗憾 D. 从宾客女伎驰弋 从:跟从
2.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王琚敏悟有才略的一组是( )
①至廷中,徐行高视 ②独琚常豫秘谋 ③太子喜,恨相知晚 ④琚惧,仰药,未及死,希奭缢之 ⑤太子本有功于社稷,孝于君亲,安得此声? ⑥太子诚召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计之,忧可纾也
A. ①②⑤ B. 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琚年轻时被权贵赏识,和周璟、张仲之密谋刺杀武三思,事情泄露后假扮成佣人躲在一个富商家,后来富商给予他很多帮助。
B.王琚回长安后,和当时还是太子的玄宗交往甚密,每次到韦、杜间游猎,都会住在他家。
C. 后太平公主谋逆,王琚劝太子先事诛之,荐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与决议。玄宗继位后,提拔为中书侍郎,备受玄宗信任,时号内宰相。
D.晚年的王琚自恃功高,生活极尽奢侈,他的母亲之前曾经对他有所劝诫,但他没有放在心上,最终被权相李林甫倾轧缢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事泄亡命,佣于扬州富商家,识非庸人,以女妻之,厚给以赀,琚亦赖以济。
②帝于琚眷委特异,豫大政事,时号内宰相,每见阁中,视日薄乃得出。
阅读答案:
1.D 从:使跟从
2.B ①显示他气度不凡③表现太子对他的器重 ④表现他对政治迫害的无奈
3.B 原文有自是。
4.①事情泄露逃亡,在扬州一个富商家当佣人,(富商)认为(王琚)绝不是一般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给了他丰厚的嫁妆/财货,王琚也能依靠这些来补充生活所需。
②皇帝对王琚特别眷顾,(让他)参与重大政事,当时号称内宰相,每次在内阁被召见,看到太阳落山才能够出来。
【附】文言文全文翻译
王琚,是怀州河内人。年少时成为孤儿,聪明而且有才干谋略,明晓天文星象之学。刚刚成年时,见到驸马都尉王同皎,王同皎非常器重他。谋划刺杀武三思,王琚认为他的做法是符合正义的,就和周璟、张仲之等人共同谋划。事情泄露逃亡,在扬州一个富商家当佣人,(富商)认为(王琚)绝不是一般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给了他丰厚的嫁妆/财货,王琚也能依靠这些来补充生活所需。唐睿宗登基,王琚自己把谋刺武三思的事情告诉了富商,主人又给他丰厚的资助,让他回到长安。当时唐玄宗还是太子,在韦、杜之间微服游猎,累了在树下休息,王琚穿着儒生的服装来见,而且请太子到他家里,太子答应了。到了王琚所住草庐,(草庐)贫穷简陋。坐了很长时间,王琚进献异常丰盛的酒肉,太子也很惊异。从此,每次到韦、杜,就会在他的草庐停留。
王琚补诸暨县主簿之缺,到东宫感谢太子。到了宫中,慢慢地走并且抬头仰视,侍卫大声呵斥阻止他说:太子就在这里!王琚怒气冲冲地说:在外只听说有太平公主,没有听说有太子。太子原本对国家有功,对君主孝敬,怎么会有这种名声?太子马上召见了他,王琚说:韦氏亲身实行谋逆之事,天下为之动摇,百姓思念李氏,所以您取得天下是非常容易的。现在天下已定,太平公主只想建立功勋,身边的大臣都被她所用,皇上因为她是自己的妹妹,能够忍让她的`过错,臣私下里为您感到寒心。太子让他坐下,而且抽泣着说:应该怎样谋划呢?王琚说:过去汉代盖长公主供养汉昭帝,后来却和上官桀谋杀霍光,虽然没有涉及天子,但是昭帝仍然从天下大义出发逼死盖长公主。现在太子功盖天下,太平公主却敢图谋不轨,结党营私,有废立皇帝的打算。太子如果真的召集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人共同谋划,您的担忧就可以化解。太子说:先生有什么能够隐匿身份并且每天和我交游的(技艺)呢?(注:参考《旧唐书》相关段落翻译)王琚说:我擅长炼丹,而且精通玩笑谜语,可以比肩倡优。太子非常高兴,遗憾相知太晚。第二天就授予王琚詹事府司直、内供奉,兼崇文学士的职务。每天和诸王以及姜皎等人入宫侍奉太子,只有王琚常常参与密谋。不到一个月,升为太子舍人,兼谏议大夫。太子接受禅位之后,又提拔为中书侍郎。
皇帝对王琚特别眷顾,(让他)参与重大政事,当时号称内宰相,每次在内阁被召见,看到太阳落山才能够出来。遇到休息日,皇帝也会派使者到王琚府第召见他。而皇后也派遣女官慰劳王琚母亲,赏赐的物品不计其数。王琚自认为立下功勋,到天宝年间已经成为老臣,性格豪放奢侈,接受馈赠达到数百万钱,侍儿有数十人,宝帐全都有,全家上下三百口人。失去宠信之后,慢慢放纵自己,不能遵守法度。每次换地方当官,车马绵延数里不断绝,让门客侍女跟从驰射。右相李林甫恨王琚倚仗功劳恣逞意气,想要除掉他,就让人弹劾说发现王琚过去的赃款,削去他的封号官阶,贬为江华员外司马。又让罗希奭深入调查他的罪过,王琚害怕,喝下毒药,没等到死,罗希奭就把他勒死了。当时的人都哀叹他没有罪过。
起初,王琚担任中书侍郎的时候,他的母亲住在洛阳,来到京城,责备王琚说:你家上代都是做州官县官的,现在你没有攻城野战的功劳,凭巧言谄媚取悦皇上,海内之士都切齿痛恨,我怕你家坟墓没有人再清扫了。王琚最终没有免于被杀。宝应元年,赠给他太子太保封号。
篇2:文言文《新唐书》卷六十八阅读理解的答案
文言文《新唐书》卷六十八阅读理解的答案
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更赐今名,养禁中。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及长,雄毅寡言,有武略,上与论兵,应对蜂起,帝器之。试守代州别驾,大猾闭门自敛,不敢干法。数以轻骑出塞,忠王言于帝曰:“忠嗣敢斗,恐亡之。”由是召还。
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帝意不快。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其谋。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贾士勇?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谗口,有如不捷,归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忠嗣曰:“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
又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谋乱,请忠嗣助役,因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至,不见禄山而还。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忠嗣尝养宫中,云吾欲奉太子”。帝怒,贬汉阳太守,卒,年四十五。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尽,如忠嗣言,故当世号为名将。
初,在朔方,至互市,辄高偿马直,诸蕃争来市,故蕃马浸少,唐军精。迄天宝末,益滋息。
赞曰: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自古忠贤,工谋于国则拙于身,多矣,可胜道哉!
(选自《新唐书》卷六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 将:搀扶 B.请厉兵马,待衅取之 衅:时机
C.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 沮:阻挠 D.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 阴:暗中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将:任命为将军。
答案:A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B.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C.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D.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先疏通文段,确定文段所表达的意思,再依据虚词“矣”、句式特点等来确定断句。
答案:C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忠嗣年纪稍大,雄毅寡言,有武略,深得皇帝器重。担任代州别驾时,多次率领轻骑兵出塞,忠王担心他作战勇猛过早失去他,建议皇帝将其召回。
B.对于攻打石堡城,王忠嗣有所顾虑,向皇帝建言等时机成熟再来夺取。皇帝不听劝谏,下诏书让王忠嗣协助董延光攻城,这使得董延光心里很不高兴。
C.安禄山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王忠嗣识破其阴谋,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招致李林甫的嫉恨,因此,借机诬告王忠嗣。
D.王忠嗣有勇有谋,但由于受奸人陷害,最终死于被贬之地。史家评论说:“自古忠臣贤良,大多善于治国,却不善于保身”。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皇帝不听劝谏”与文意不符;“这使得董延光心里很不高兴”,不高兴的原因是因为王忠嗣消极备战,对士卒没有形成奖励制度。
答案:B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5分)
(2)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5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建言”“赏格”,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负”“持重”“竭”。
答案:
(1)正赶上董延光上书请求攻下石堡城,下诏王忠嗣分兵接应,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士卒并没有奖励制度,董延光不高兴。
(2)王忠嗣本来以勇敢自负,等做了将领,却能做事稳重使边境安宁,不生是非,曾经说:“我不想倾尽中原的人力、物力来取得功名。”
【参考译文】王忠嗣,华州郑人。父亲战死,忠嗣这一年九岁,入宫见皇帝,伏在地上大声哭号,帝皇抚摸着他说:“这是像霍去病一样的遗孤啊,等成年后须任命为将军。”又赐给现在的.名字,养在宫中。当时肃宗为忠王,皇帝让忠王与王忠嗣交往。等到年纪稍大,雄毅寡言,有武略,皇上和他谈论用兵之法,应对流畅自如,滔滔不绝,皇帝器重他。试着让他任代州别驾,豪强恶霸闭门不出,收敛行迹,不敢犯法。多次率领轻骑兵出塞,忠王对皇帝说:“忠嗣勇猛善战,恐怕会失去他。”因此召回京城。
忠嗣本来以勇敢自负,等做了将领,却能做事稳重,使边境安宁,不无事生非,曾说:“我不想倾尽中原的人力、物力来取得功名。”
皇帝正谋划夺取石堡城,下诏询问攻取之计,忠嗣上奏说:“吐蕃倾全国之力守卫石堡城,如果屯兵坚固的城池之下,耗费士卒数万人,然后才能夺取它,恐怕所得不能抵偿所失去的,请厉兵秣马,等时机成熟再夺取它。”皇帝心里不高兴。正赶上董延光上书请求攻下石堡城,下诏忠嗣分兵接应,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士卒并没有奖励制度,延光不高兴。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前来游说说:“大夫爱惜士卒,有抗拒延光之心,虽名义上接受诏书,实际想耽误他的计划。可是大夫已派出士卒万人,却不立重赏,凭什么鼓舞士气?况且大夫吝惜几万匹赏赐,而给奸人留下进谗言的把柄,如果不能取胜,归罪于大夫,大夫就先受祸害了。”忠嗣说:“我当然知道得一城不足以制敌,失一城对国家没有妨碍。我忍心拿几万人的性命换取一个官职吗!”延光过期没能攻克,果然向皇帝诉说忠嗣阻挠进兵。
另外安禄山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请求忠嗣协助筑城,趁机想留下他的军队;忠嗣先期到达,不见禄山而返回。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李林甫更加嫉恨他,暗中派人诬告说“忠嗣曾养在宫中,说我想奉太子为帝”。皇帝大怒,贬忠嗣为汉阳太守,四十五岁去世。后来哥舒翰引兵攻打石堡城,占领了它,死亡将尽,像忠嗣所说,因此当世号称忠嗣为名将。
当初,在朔方郡,每到互市时,忠嗣总是把买马的价钱给的很高,众蕃人争相前来交易,因此蕃马渐渐减少,唐军战马精壮。到天宝末年,繁衍生息的更多了。
赞曰:凭忠嗣的才干,攻战必破,攻取必克,预计攻取石堡所得不能抵偿所损失的,用高价买马以便使敌人战马匮乏,断定安禄山有叛乱迹象,可说是深谋远虑了。然而不能自免于谗言,最终死在流放之地。自古忠臣贤良,精通谋划国事就拙于谋身,这样的例子多了,可以说得尽吗!
篇3:新唐书马周传阅读理解附答案
新唐书马周传阅读理解(附答案)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物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纚纚(sǎsǎ张开、飞扬之貌),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阶。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光禄大夫。帝尝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弥年不瘳。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之构第;每诏令常食以御膳供之,敕上医内使者相望不绝,且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节选自《新唐书马周传》有删节)
9、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人以无细谨,薄之薄:接近
B、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感激:内心愤怒不已
C、遣使者四辈敦趣趣:通促,催促
D、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阶阶:官爵的等级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
①资旷迈②悠然独酌,众异之
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⑥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
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太在意人际关系,但他的才能得到赵仁本的赏识,并给他资助,后来一气之下他来到长安。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江苏高考、浙江高考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人听之忘却疲倦,并认为他堪比苏秦、张仪、终军、贾谊。
D、马周患病一年多,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病情加重后便把所有上过的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3分)
(2)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3分)
(3)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陶(侃)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篇4:新唐书王忠嗣阅读理解附答案
新唐书王忠嗣阅读理解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王忠嗣,华州郑人。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帝意不快。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其谋。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贾士勇?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馋口,有如不捷,归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忠嗣曰:“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
②又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谋乱,请忠嗣助役,因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至,不见禄山而还。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帝怒,贬汉阳太守。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尽,如忠嗣言,故当世号为名将。初,在朔方,至互市,辄高偿马直,诸蕃争来市,故蕃马浸少,唐军精。迄天宝末,益滋息。
③赞曰: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
(节选自《新唐书》 ,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 ) (2)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 )
(3)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 ) (4)辄高偿马直( )
18.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
(2)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
19.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 ②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 B.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
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 D.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
20.第③段画线句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标出。(2分)
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
21.皇帝正谋划攻打石堡城,但王忠嗣却不愿,请具体分析其原因。(3分)
参考答案:
(五)(17分)
17.(1)恰逢,适逢(2)知道(3)攻取(4)同“值”,价钱(4分)
18.(1)王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士卒并没有奖励制度,董延光不高兴。(而、赏格)(3分)
(2)(王忠嗣)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李林甫更加嫉恨他。(省略、数、恶)(3分)
19.B(2 分)
20.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错一处扣1分,2分)
21.(1)石堡城险固,吐蕃坚守;(2)攻取石堡城伤亡太大;(3)得不偿失,于国家益处不大。(3分)
【参考译文】
王忠嗣,华州郑人。本来以勇敢自负,等做了将领,却能做事稳重,使边境安宁,不无事生非,曾说:“我不想倾尽中原的人力、物力来取得功名。”皇帝正谋划夺取石堡城,下诏询问攻取之计,忠嗣上奏说:“吐蕃倾全国之力守卫石堡城,如果屯兵坚固的城池之下,耗费士卒数万人,然后才能夺取它,恐怕所得不能抵偿所失去的,请厉兵秣马,等时机成熟再夺取它。” 皇帝心里不高兴。正赶上董延光上书请求攻下石堡城,下诏忠嗣分兵接应,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士卒并没有奖励制度,董延光不高兴。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前来游说说:“大夫爱惜士卒,有抗拒延光之心,虽名义上接受诏书,实际想耽误他的计划。可是大夫已派出士卒万人, 却不立重赏,凭什么鼓舞士气?况且大夫吝惜几万匹赏赐,而给奸人留下进谗言的把柄,如 果不能取胜,归罪于大夫,大夫就先受祸害了。”忠嗣说:“我当然知道得一城不足以制敌,失 一城对国家没有妨碍。我忍心拿几万人的性命换取一个官职吗! ”延光过期没能攻克,果然向皇帝诉说忠嗣阻挠进兵。
另外安禄山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请求忠嗣协助筑城,趁机想留下他的军队;忠嗣先期到达,不见禄山而返回。(王忠嗣)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李林甫更加嫉恨他,暗中派人诬告他。皇帝大怒,贬忠嗣为汉阳太守。后来哥舒翰引兵攻打石堡城,占领了它,死亡将尽,像忠嗣所说,因此当世号称忠嗣为名将。当初,在朔方郡,每到互市时,忠嗣总是把买马的价钱给的很高,众蕃人争相前来交易,因此蕃马渐渐减少,唐军战马精壮。到天宝末年,繁衍生息的更多了。
赞曰:凭忠嗣的才干,攻战必破,攻取必克,预计攻取石堡所得不能抵偿所损失的,用高价买马以便使敌人战马匮乏,断定安禄山有叛乱迹象,可说是深谋远虑了。
篇5:《新唐书》阅读理解答案
《新唐书》阅读理解答案
彭景直,瀛州河间人,中宗景龙末,为太常博士。时献、昭、乾三陵皆日祭,景直上言:在礼,陵不日祭,宗庙有月祭,故王者设庙、祧、坛、墠,为亲疏多少之差。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皆月祭远庙为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有祷祭之无祷乃止谯周曰:“天子始祖、高祖、曾祖、祖、考之庙,皆朔加荐,以象生时朔食,号月祭,二祧庙不月祭。”则古无日祭者。今诸陵朔、望进食,近古之殷事;诸节进食,近古之荐新。郑玄曰:“殷事,月之朔、半,荐新奠也。”于《仪礼》,朔、半日,犹常日朝夕也,既大祥,即四时焉,此其祭皆在庙云。寻经质礼,无日祭于陵之文。汉时,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日祭诸寝,月祭诸便殿。贡禹以礼节烦数,白元帝愿罢郡、国庙。丞相韦玄成等后因议七庙外寝园皆无复修。议者亦以祭不欲数,宜复古四时祭于庙。魏、晋以降,不祭墓。唐家择古作法,臣谓宜罢诸陵日祭,如礼便。帝不从,因下诏:“有司言诸陵不当日进食。夫礼以人情为之沿革,何专古而泥所闻?乾陵宜朝晡进奠,昭、献陵日一进,或所司乏于费,可减朕常膳为之。”帝崩,葬定陵,有司议以和思皇后祔葬,后为武后所杀,不得其丧所,将以招魂合诸梓宫,景直曰:“招魂古无传,不可。请如桥山藏衣冠故事,纳后祎衣,复寝宫,举衣魂辂,告以太牢,内之方中,奉帝梓棺右,覆以夷衾。”众当其言,制曰:“可。”景直后历礼部郎中,卒。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皆月祭/远庙为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有祷祭之/无祷乃止/
B.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皆月祭/远庙为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有祷祭之无祷/乃止/
C.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皆月祭远庙/为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有祷祭之无祷/乃止/
D.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皆月祭远庙/为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有祷祭之/无祷乃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本义指老,后可以用来指已经去世的父亲,如先考。
B.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以及诸侯的死为崩,等同于驾崩。
C.太牢,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D.礼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等事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彭景直忠于职守。景龙年间,国家献、昭、乾三陵每日都要做祭祀,作为太常博士的他认为日祭不合礼法,积极上言,要求废止。
B.彭景直引经据典。给皇帝的进言中,彭景直引用了谯周与郑玄的有关祭祀礼法的言论,还引用了《礼仪》上关于祭祀的语句。
C.彭景直熟识礼法。彭景直进言时陈述,汉高祖等在寝宫日祭,在便殿月祭,终引来非议而被废止;从魏晋以下不在陵墓祭祀。
D.彭景直勇于直言。中宗去世后,彭景直抵制有关部门的招魂合葬的建议,依旧例提出了建衣魂车等建议,得到众人的一致赞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唐家择古作法,臣谓宜罢诸陵日祭,如礼便。
(2)夫礼以人情为之沿革,何专古而泥所闻?
参考答案
10.A
11.B(诸侯的死称为“薨”)
12.C(“终引来非议而被废止”错误,汉代的祭祀虽然受到诸臣的争议,但文中并未提及“废止”之举。)
13.(1)唐家选择古制制定礼法,臣认为应停止在各个皇陵进行日祭,按照礼法灵活处理。(得分点:择古、如、便意各1分,句意2分)
(2)礼法因人情发展变革,为什么只拘泥于古代的'传闻呢?(得分点:沿革、何、泥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彭景直,是瀛州河间人。中宗景龙末年,任太常博士。当时献、昭、乾三陵都是每天祭祀,彭景直上疏说,按照礼法,陵墓不是每天祭祀,宗庙一月祭祀一次,因此君王设置庙、祧、坛、墠,有亲疏多少之差。建立七庙、一坛、一墠。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都是一月祭祀一次。远祖之庙叫祧,四季各祭祀一次就可以了。不建祧庙的是坛,不建坛的是墠,有祷告时祭祀,没有祷告就停止祭祀。谯周说:“天子的始祖、高祖、曾祖、祖、父之庙,都是每月初一祭祀,以此象征生前初一享受丰盛的膳食,称为月祭。”可知古代没有日祭的。现在各个皇陵在初一、十五进献食品,是近古举行的盛大祭祀;在各个节令进献食品,是近古举行的以时鲜的食品祭献。郑玄说:“大祭,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在《仪礼》上,初一、十五,就像平常日子的朝一样,大祥期满以后,就按四季祭祀,这些祭祀都在宗庙中进行。贡禹以礼节烦多,建议元帝希望罢除郡庙、国庙。丞相韦玄成等人后来因为建议七庙外寝园都不再修建。议论者也认为祭祀不要过多,应该恢复古代四季在宗庙祭祀的旧制。从魏、晋以下,不在陵墓祭祀。唐家选择古制制定礼法,臣认为应停止在各个皇陵进行日祭,按照礼法灵活处理。中宗没有听从,因而下诏说:“有关部门说诸陵不应每天进献食品。礼法因人情发展变革,为什么只拘泥于古代的传闻呢?乾陵应于早晚致祭,昭陵、献陵每天一次致祭,如果有关部门费用缺乏,可以削减朕的日常膳食来解决。”中宗去世后埋在定陵,有关部门建议和思皇后祔葬,和思皇后被武后所杀,已找不到埋葬的地方,想通过招魂来合葬,景直说:“招魂自古没有记载,不可以采用。请像桥山藏衣冠旧例一样,取出皇后的祭衣,把皇后的灵魂招入寝宫,建衣魂车,以太牢之礼相祭,然后放入墓穴中,置于中宗梓棺右边,盖上夷衾。”众当认为他的建议很恰当,皇帝下制曰:“可。”彭景直后来历礼部郎中,去世。
篇6:新唐书阅读理解及答案
新唐书阅读理解及答案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①。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②,戒③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④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⑤缣与之。
(选自《新唐书》,有删减)
【注释】①迹接于道,络绎不绝。 ②缣(jiān),细绢,可用作货币。③戒,命令。 ④委,放下。 ⑤举,全。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远近慕其行( ) ⑵会里人郑俶欲葬亲(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12.不能体现阳城在当时颇有声望的一项是(2分)
A.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B.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C.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
D.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13. 选文详写的'这件事展现了阳城为人的一些特点,以下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博学多才 B.处事公正 C.不畏权贵 D.扶危济困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12分)
10.⑴品行/品德(2分) ⑵正好/恰巧(2分)
11. 阳城知道了他这样的情况后,把全部细绢都送给了他。(关键词:其,然,举,与,之)(3分)
12.D(2分)
13.D(3分)
篇7:新唐书魏征传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魏征传阅读附答案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魏公①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此二者不可以战。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曰:老儒常语耳!征不谢去。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③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新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魏公:李密。②隐太子;指李建成。③秦王:指李世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征典书檄 典:主管 B.征不谢去 谢:告辞
C.卒归唐者 卒:通猝,仓促 D.不早自图 图:谋划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贼粮尽且去 若属皆且为所虏
B.会窦建德陷黎阳 会天大雨,道不通
C.威之所被半天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
6.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
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
D.王责谓(李建成)曰:尔阋吾兄弟,奈何?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 )
①有大志,通贯书术
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④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
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
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⑥ D.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但魏征进十策献秘计,李密都不予采用。
B.魏征给当时还是李密的部下李勣写了一封信,劝说李勣背叛李密而归附于唐。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李勣处在必争之地,处境十分危险。李勣得信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
C.窦建德攻破黎阳,捉住了魏征,并任他为官。后来窦建德被打败,魏征和别人一起跑到关内,李建成任命他做了官。魏征根据当时的形势,暗中劝说李建成早打主意对付李世民。
D.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李建成遭到失败。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前挑拨他们弟兄的'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
②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参考答案:
4C(卒,最后,终于)
5C(前一个被,是施及,加之于上的意思;后一被表被动)
6C(A应为魏征;B应为李密;D应为魏征)
7C(①②⑤项都不能说明魏征具有远见)
8A(李密是对发来的文书称善;说密是劝说李密,并非献秘计)
9①魏征年少时成为孤儿,失意不得志,放弃财产不经营。(赀,同资) ②魏征回答道:如果太子早一点所从我魏征的建议,就不会死于今日的灾祸了。秦王器重魏征的坦率,没有不满魏征的意思。(蚤,通早;器,动词,器重,看重;直,坦直;恨,不满。魏征的答话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参考译文: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而落魄而不得志。他抛弃自己的资财家产不去经营,有远大的志向。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隋末**,他扮作道士。武阳郡太守元宝藏发兵响应李密,任命魏征担任书信及檄文的起草工作。李密每当看到了宝藏的书信以后,就称赞写得非常好,又加上听说是魏征所写,急忙征召他。魏征进献十条计策来说服李密,都没有得到采用。王世充攻打洛口,魏征拜见长史郑頲说:魏公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打胜仗,但那些骁勇善战的将士死伤将尽,而且府里没有余财,战胜敌人之后又没有封赏。由于这两点原因不能和他们作战。如果疏通护城河,加高城墙,天长日久,敌兵粮食耗尽以后自然会撤退,到时我军乘胜追击,这是取胜的方法啊。郑頲说这是老生常谈罢了。魏征没有告辞就走了。
魏征后来跟随李密来到京城,很长时间都没有知名。自己请求安抚山东地区,于是被提拔为秘书丞,快马来到黎阳。当时李绩还是李密所封的太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出身于背叛朝廷的士兵之中,振臂大喊,帅几十万众,他的威势掩盖半个天下,而他现在一败之后,再无振作,最终归附唐朝,本来就知道这天命使之有所归附。如今您处于天下必争之地,不早日作打算,那么就成就不了大事了!李绩收到他的书信,于是定计归附于唐,而后大量派送粮食给淮安王的军队。
刚好赶上窦建德攻陷了黎阳,俘获了魏征,授伪官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以后,和裴矩一起逃往关内,隐太子引荐他为太子洗马。魏征看到秦王功高,暗中劝说太子早做打算。太子事败以后,唐王责备魏征说:你离间我们兄弟感情,怎么办?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听众我的话,不会遭遇今日之祸!李世民器重他的正直,没有一丝怨恨的意思。
篇8:《新唐书·杜甫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新唐书·杜甫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少贫不自振。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擢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先,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粟自给。
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适耒阳。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自棹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迨审言以文章显 迨:等到 B.先鸣数子 先:首先
C.罪细不宜免大臣 细:小 D.适耒阳:去、往
2.下列各组划线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陛下其忍弃乎 其正色邪 B.则臣之述作 之二虫又何知
C.武以世旧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D.为设牛炙白酒 难为俗人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有先人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十一代,但杜甫的生活一直比较困难,在秦州时,甚至要负薪拾橡粟自给。
B.杜甫上书为房琯求情而触肃宗之怒,因为宰相张镐,皇帝才不再追究。
C.杜甫评价自己是沉郁顿挫,随时敏给,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D.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但切合实际。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参考答案
1.B
2.C
3.D
4.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四阅读理解附答案】相关文章:
10.一诺千金阅读理解附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