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上海世博会阅读答案

上海世博会阅读答案

2023-11-14 08:45: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tz78945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上海世博会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上海世博会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海世博会阅读答案

篇1:上海世博会阅读答案

①19,一位名叫陆士谔的晚清小说家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畅想百年后的上海风貌。其中关于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在那个中国贫弱的年代,显得那么虚幻和空洞,而他关于百年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言,在当时饥寒交迫的国人看来更显得荒诞和离奇,无异于痴人说梦。可当历史的钟摆真的摆进了,痴人的梦说竟然如此真实,触手可及。对应的时间,对应的地点,穿江而过的条条隧道和横越江面的座座大桥已成为现实,世博会的举办和百年前的梦想也是如此高度契合。

②世博会究竟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

③笔者曾有幸当面向连任两届国际展览局主席、现任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的著名外交家吴建民讨教,他说:“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将超过奥运会。因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世博会确实能够做到让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不难明白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世界城市发展经验的集中展示,将给中国不少城市带来改变陈旧面貌、提升自身素养的'大好契机。中国的城市人口现已占总人口的近半数,直接能对如此数量的中国人产生直接影响,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④不仅如此,本届世博会还将是文化交流的盛会。目前官方预计的数据是,将有超过7000万的国内外嘉宾和观众亲临世博会现场,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艺术团体在历时半年的展览期间,举行超过2万场风格各异的演出。届时上海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交流和文明对话的舞台,一个全世界参与的城市文明大互动将恢弘上演,相随而来的会是世界的新一轮大合作。

⑤不同文化的广泛交流或深层碰撞必将产生火花,这种火花稍经衍变便能成就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而无数的火花也必将引发一轮创新热潮。当世界正在全力寻求走出经济困境的捷径时,创新无疑会形成巨大的推力。

⑥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做到了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那么,时间周期更长、参与人数更多、互动程度更强的上海世博会将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把一个快速成长的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的面前。这里没有姚明和刘翔,没有耀眼夺目的明星光环,却有着一座座日新月异的中国城市,有着身临其境的真实。

⑦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申办世博会计划,他认为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今年5月1日,这个“管50年”的战略正式拉开大幕。这是一个需要用奥运赛场上的澎湃激情去关注、去热爱的战略,这又是一个需要用城市发展中的理性思考去观察、去学习的战略。对于中国,注定是“世博之年”,同时,还应是开启中国“世博新时代”之年。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用一句话概括。(2分)

2. 第①段中“痴人的梦说”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6分)

3. 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请简要回答。(4分)

4. 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2分)

答案:

1.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深刻广泛的影响。(2分,“深刻”“广泛”有一即可)

2.①小说中关于百年后上海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②关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言。(每点2分,共4分)

3.①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②推动文化交流。③成就思想和理念的创新。④把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面前。(每点1分,共4分)

4.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提出了新的分论点(每点2分,共4分)

篇2: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阅读答案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表达世博理念,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

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充分体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

③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主体构思,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④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⑤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气候如何,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可将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形,能够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⑥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增加了通透感。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连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形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也是很丰富的、多层次的,为光与影的变化,为其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⑦在外观上,它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上层建筑的贴面可以是轻质金属,也可以是轻质陶瓷。柱子是钢筋水泥的。(摘编自“百度百科”)

1.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围绕“中国馆”介绍的内容有:

(1)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构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特点与外观效果。

3.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之后,“低碳”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理念,“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哪些设计符合低碳的理念呢?

参考答案:

1.列数字 从数字上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构造特点

2.(2)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3)世博会中国馆的主体构思(4)世博会中国馆的技术特点(技术设计)

3.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可将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形,能够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 (意思对即可)

篇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说明文阅读答案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说明文阅读答案

(三)【说明园苑】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19—20题。(共5分)

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简称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与东西轴线交汇处,处在园区的核心地段。它由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与港澳台馆(分别为独立展馆)三部分组成。

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主题,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中,“中国红”作为建筑的主色调,大气而沉稳,也易于为世界所理解。

中国馆居于馆区中央,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下部立柱外边距为70.2米,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馆高为63米,下方架空层高33米,以提供人们交流所用的开放空间。地区馆则高13米,建筑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形成一个开放的城市广场。展馆可同时容纳7000名观众。

高耸的`国家馆与在地面上水平展开的地区馆相呼应,以体现东方哲学中“天”与“地”的对应关系。同时,国家馆的整体造型以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栱为来源、并从夏商周的青铜器中吸取了灵感。在地区馆的外墙上,还采用了中国古老的叠篆文字传递二十四节气的信息。

中国馆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以符合环保的理念。所有的门窗使用的是低辐射镀膜玻璃,反射热量的同时还能降低能耗。顶层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净化雨水,以冲洗卫生间或车辆。

展馆于4月25日开始面向所有华人建筑师征集建筑方案,最终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的“东方之冠”为主,并吸纳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简盟工作室和上海建筑设计院的“叠篆”方案以及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龙”方案。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园区中最重要的场馆之一,世博会结束后,中国国家馆将永久保留。

1.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围绕“中国馆”介绍的内容有:

(1)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构造

(2)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5)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特点与外观效果

3.阅读本文,完成下面有关“中国馆”表格内容的填写

设计理念建筑造型技术设计颜色及效果

中国馆(1)____(2)_____符合环保(3)_____________________节能的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列数字准确说明了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特点

2.(3)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构思(4)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特点

3.(1)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2)国家馆为“斗冠”,地区馆为“叠篆文字”

(3)中国红色给人醒目的视觉效果。

4.中国馆欢迎您

篇4:上海世博会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上海世博会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各题。

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迎来又一举世zhǔ( )目的国际盛会--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将体现到来自全球的.精彩展示之中,贯穿于184个日日夜夜。

世博给了我们欢聚的机缘。秉( )承“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让世界走进世博园,走进了“天下一家”的嘉年华。在世博这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实现文化的多元共享,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世博会将让世界更加美好。

世博给了我们梦想的力量。世博会,见证东方古国的巨大进步,见证中华民族的智慧、活力和进取心,更见证中国走向世界的不懈努力,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将唉世博会上尽情——世博会也将让中国更加美好。

1.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举世zhǔ( )目

秉( )承

2.第一段中有一处要加引号,请写出需要加引号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平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特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缺憾使荆轲赌命功亏一篑,缺憾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憾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才有历代英雄气短,泪流满襟的遗恨。

参考答案:

1.瞩;bǐng

2.“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3.指提供交流和对话的空间或时机。(意思对即可)

4.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将在世博会上尽情挥洒(或缩放、释放;展示等)

5.示例:楚霸王自刎乌江留下千古叹息;孔明六出祁山落魄丢魂。

篇5:上海世博会的垃圾系统阅读答案

上海世博会的垃圾系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1题。(8分)

上海世博会总接待人数将达7000万人次,平均日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若按照每人每天产生0.38公斤垃圾计算,世博园每天产生垃圾约为150吨至160吨。这么多垃圾将如何处理呢?一套新型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将展示它们的本领。

相比于传统的'垃圾投放,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优点十分明显。首先是垃圾流密封、隐蔽,与人完全隔离,有效地杜绝了收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包括臭味、蚊蝇、噪音和视觉污染。其次,提高收集效率,优化环卫工人的劳动环境。再者,消除了人力车、垃圾桶等传统垃圾收集工具,基本避免垃圾 运输车辆穿行于居住区,减轻了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此外,垃圾收集、压缩可以全天候自动运行,垃圾成分受气候影响小,有利于填埋场、焚烧厂的稳定运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必将在国内掀起一个高潮。这是城市发展、提高环境质量的一个必要手段,也是一个城市发展成熟的标志。

(本文有删改)

10.“若按照每人每天产生0.38公斤垃圾计算,世博园每天产生垃圾约为150吨至160吨。”句中加点词能否 删去?为什么?(4分)

11.请简要概括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优点。(4分)

参考答案:

(二)(8分)

10.(4分)不能删去(1分)。因为“若”表示假设,“约”表示估计(1分),世博会游客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总量及世博园每天产生垃圾总量都是估计,没法确定。如果删去加点词,则与事实不符(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1分)。

11.(4分)四个优点:(1)杜绝二次污染;(2)提高收集效率,优化劳动环境;(3)减轻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4)有利于填埋场、焚烧厂的稳定运行。(照抄原文或概括不准确不得分,概括不精炼酌情扣分)

篇6: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阅读和参考答案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阅读和参考答案

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简称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与东西轴线交汇处,处在园区的核心地段。它由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与港澳台馆(分别为独立展馆)三部分组成。

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主题,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中,“中国红”作为建筑的主色调,大气而沉稳,也易于为世界所理解。

中国馆居于馆区中央,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下部立柱外边距为70.2米,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馆高为63米,下方架空层高33米,以提供人们交流所用的开放空间。地区馆则高13米,建筑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形成一个开放的城市广场。展馆可同时容纳7000名观众。

高耸的国家馆与在地面上水平展开的地区馆相呼应,以体现东方哲学中“天”与“地”的对应关系。同时,国家馆的整体造型以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栱为来源、并从夏商周的青铜器中吸取了灵感。在地区馆的外墙上,还采用了中国古老的叠篆文字传递二十四节气的信息。

中国馆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以符合环保的理念。所有的`门窗使用的是低辐射镀膜玻璃,反射热量的同时还能降低能耗。顶层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净化雨水,以冲洗卫生间或车辆。

展馆于4月25日开始面向所有华人建筑师征集建筑方案,最终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的“东方之冠”为主,并吸纳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简盟工作室和上海建筑设计院的“叠篆”方案以及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龙”方案。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园区中最重要的场馆之一,世博会结束后,中国国家馆将永久保留。

1. 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围绕中国馆介绍的内容有:

(1)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构造

(2)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5)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特点与外观效果

3.阅读本文,完成下面有关中国馆表格内容的填写

设计理念 建筑造型 技术设计 颜色及效果

中国馆 (1)____ (2)_____ 符合环保 (3)______________ _______ 节能的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列数字 准确说明了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特点

2. (3)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构思 (4)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特点

3.(1)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2)国家馆为“斗冠”,地区馆为“叠篆文字”

(3)中国红色给人醒目的视觉效果。

4.中国馆欢迎您

篇7:《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阅读答案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阅读答案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

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

B.“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

C.“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

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

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A.在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B.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

C.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D.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

3.下面对几段文字大一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③④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B.第⑤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

C.第⑥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

D.第⑦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

4.下列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中国国家馆的。

B.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

C.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

D.第⑦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

答案:

1.B.2.D.3.A.4.D

篇8:《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附答案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附答案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

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

B.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

C.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

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

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B.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

C.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D.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

3.下面对几段文字大一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③④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B.第⑤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

C.第⑥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

D.第⑦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

4.下列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中国国家馆的。

B.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

C.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

D.第⑦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

答案:

1.B.

2.D.

3.A.

4.D

【上海世博会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上海世博会的作文

2.上海世博会英语作文文章正文上海世博会英语作文

3.去上海世博会的游记作文

4.为上海世博会喝彩五年级作文

5.《上海科技》阅读原文及答案

6.上海世博会成专业规划新动力

7.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英语作文

8.世博会口号

9.世博会作文

10.事件英语作文: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下载word文档
《上海世博会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