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双双燕,双双燕王吉昌,双双燕的意思,双双燕赏析

双双燕,双双燕王吉昌,双双燕的意思,双双燕赏析

2023-09-25 09:19:1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野生蘑菇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双双燕,双双燕王吉昌,双双燕的意思,双双燕赏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双双燕,双双燕王吉昌,双双燕的意思,双双燕赏析,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双双燕,双双燕王吉昌,双双燕的意思,双双燕赏析

篇1:双双燕,双双燕王吉昌,双双燕的意思,双双燕赏析

双双燕,双双燕王吉昌,双双燕的意思,双双燕赏析 -诗词大全

双双燕

作者:王吉昌  朝代:元  体裁:词   循环日月,春秋变荣枯,几多相缀。唐朝汉阙,楚苑秦宫兴替。爱海沦流何定,尽荡荡、无生淹滞。惊回浩劫尘情,返照推穷根蒂。明慧。通三抱一。真心运乾坤,坎离相济。氤氲结括,紫蕴素华藩卫。珠孕玄冥焕赫。显魄炼、云英蝉蜕。出入杳冥。无碍混通三际。

篇2:双双燕诗歌赏析

双双燕诗歌赏析

双双燕

咏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赏析:

这首词历来被人推崇为咏物杰作,也是史梅溪的代表作。全篇以白描手法描绘春社过后燕子双双飞回旧巢戏弄春光的神态,进而以燕子的欢乐反衬闺中思妇的孤寂;并寄寓着讽喻南宋朝廷耽于逸乐不图恢复使中原父老望眼欲穿之意。

“过春社了”,点明燕子归来的时间。“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燕子揣度高楼深院,“帘幕无重数”之中,经过一个冬天,积下来的尘也冷了。为什么呢?如果这里的主人也成双成对,生活得热乎乎的话,就不至于“尘冷”了。这里从燕子的揣度暗示这里的主人是空闺独守的。这就为末尾写人作了伏笔,又为下文的“欲住”“试入”“还相”“又……商量不定”立了张本。可见开头三句是很重要的铺垫。接着是“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差池”语出《诗经》,本有成双成对之意,已暗点了题。燕子因见“尘冷”,故只是“欲住”,终于还是“试入”了。这人格化的描写把它们的心理、神情写得维肖维妙。“相并”一词,明点出“双双”来,也绘出它俩亲昵之状,以此反衬闺中人之孤独。这一笔写从巢外入巢内的过程,下一笔则写入巢后的行动。“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因“尘冷”,有今非昔比之感,故到处相望,又“商量不定”。“商量”一语,内涵丰富,既对旧巢感慨,又对未来筹划。这细腻的描写把这双燕子写得活象一对小夫妻在选择安乐窝。“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两句把燕子双双飞舞、戏弄春光的情景写得生动极了。“飘然”绘出燕子轻盈的体态与舞姿,加上“快拂”,在花梢上飞快掠过。这“快”字还有快活、无忧无虑意,也反衬了闺中人的忧伤。“红影”紧承“花梢”而来,又与“翠尾”相衬映,色彩十分鲜明。“分开”一词,用得有力而艺术。上句写轻快,下句写矫健。至此,双双燕的形象十分丰满突出。整个上片分四层,层次清楚,动静交错,描写细腻,生动传神。

过片紧承上意,继续写燕子在广阔空间嬉戏春光。“芳径”是“花梢”“红影”的续写。“芹泥雨润”是进一步开拓。燕子本爱用芹泥筑巢,但这对贪玩的燕子,却“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这与上片“飘然”二句照应,把燕子的'轻盈矫健作进一步的描写。“爱”“争”“竞”等词,又以拟人法写它们简直玩得狂热了,面对“雨润”的“芹泥”也不顾修巢,当然不会记得为人捎信哪!这就为下文作了准备。真是层层铺垫,丝丝入扣。而双燕的活泼顽皮形象可谓写足了!玩够便回巢,“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归晚”是一日时光的概括,“看足”是嬉戏春光的概括。“红楼”照应“帘幕中间”,是“旧巢”所在地,“柳昏花暝”照应“芳径”,前后照应巧妙自然,全无斧凿痕迹。王国维称之为“化工”之笔。玩够了,回巢当然就甜甜地睡一觉哪,“应自栖香正稳”,“应”是“敢情是”之意,猜测也。谁猜测?作者?闺中人?都合理。理解为闺中人猜测的话,那“便忘了、天涯芳信”就是一种埋怨的口气:你这燕了呀,为了贪玩,就连传信这么重大的事都竟忘了!害得我“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这样则更为亲切。“翠黛双蛾”在此指独守空闺的思妇。这两句是由写燕转入写人。全词用了大部分篇幅写燕之相亲相爱,欢快玩乐,反衬最后几句写人之空闺独守,愁盼归鸿。如此结束,韵味悠长。

陈匪石认为“红楼归晚”以下六句是“讥不思恢复、宴安鸩毒之非,喻中原父老望眼欲穿之苦”,并说“居然《春秋》之笔”。可见寄托遥深正是本词主要特色,亦梅溪咏物词价值所在。

篇3:双双燕的散文诗

双双燕的散文诗

春燕双飞,将燕语钉进天蓝,刻成时令标记。窃窃语,声声唤,搅动了水墨丹青

柳,黑黑的干,只需新绿写意

桃,灰灰的'枝,仅需飞红点染

启开了一场躁动,脱壳,一叠立直了的排比句。掀起了一股潮涌,咬破了平直的地平线

绿柳之下,一枝红杏探出,季节升温

山坡之上,万绿攒动,时光昂然

心,与绿意为伍,鲜亮

情,与花香为伴,缠绵

谁绊倒了谁的心愿,谁扯痛了谁的思念,驻足,何须怅然

篇4:双双燕抒情美文

双双燕抒情美文

是芒种也,正晴雨难猜,热中微冷。

垂垂柳瀑,又舞一番佳景。

何惧虫邪莽横,看丽日,雄黄酒盛。

香囊裹尽花芳,自是灵犀心骋。

途径,穿山绕岭。莫说苦难行,水穷云醒。

桃源深处,洁净世缘非幸。

谁在飘然不定?竹节上,熏风犹劲。

莲池可发清圆?有我独凭赏竞。

篇5:双双燕·咏燕原文及赏析

史达祖〔宋代〕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译文

春社日刚刚过去,你们就在楼阁的帘幕中间穿飞,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冷冷清清。分开羽翼想停下来,再试着钻进旧巢双栖并宿。好奇地张望雕梁藻井,又呢喃软语商量个不停。倏然间飘然而起掠过花梢,如剪的翠尾划开了红色花影。芳香弥漫小径间,春雨将芹泥融融浸润。喜欢贴地争飞,好像要比比谁更俊俏轻盈。回到红楼时天色已晚,看够了昏暝中的柳枝花影。但只顾自己在巢安稳栖息,却忘了稍回天涯游子的书信。这可愁坏了闺中憔悴佳人,望穿双眼天天画栏独凭。

注释

春社:古代春天的社日,以祭祀土神。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度:穿过。帘幕:古时富贵人家多张挂于院宇。差(cī)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诗经· 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相(xiàng):端看、仔细看。雕梁:雕有或绘有图案的屋梁。藻井:用彩色图案装饰的天花板,形状似井栏,故称藻井。软语:燕子的呢喃声。翠尾:翠色的燕尾。红影:花影。芳径:长着花草的小径。芹泥:水边长芹草的泥土。红楼:富贵人家所居处。柳昏花暝(míng):柳色昏暗,花影迷蒙。暝:天色昏暗貌。栖香:栖息得很香甜,睡得很好。天涯芳信:给闺中人传递从远方带来的书信。古有双燕传书之说。翠黛双峨:指闺中少妇。黛蛾: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画阑:雕花的栏杆。凭:倚靠。

赏析

燕子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诗如杜甫,词如晏殊等,然古典诗词中全篇咏燕的妙词,则要首推史达祖的这首《双双燕》了。

这首词对燕子的描写是极为精彩的。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极妍尽态,神形毕肖。而又不觉繁复。“过春社了”,“春社”在春分前后,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相传燕子这时候由南方北归,词人只点明节候,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燕子归来了。此处妙在暗示,有未雨绸缪的朦胧,既节省了文字,又使诗意含蓄蕴藉,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度帘幕中间”,进一步暗示燕子的回归。“去年尘冷”暗示出是旧燕重归及新变化。在大自然一派美好春光里,北归的燕子飞入旧家帘幕,红楼华屋、雕梁藻井依旧,所不同的,空屋无人,满目尘封,不免使燕子感到有些冷落凄情。

“差池欲住”四句,写双燕欲住而又犹豫的情景。由于燕子离开旧巢有些日子了,“去年尘冷”,好像有些变化,所以要先在帘幕之间“穿”来“度”去,仔细看一看似曾相识的环境。燕子毕竟恋旧巢,于是“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因“欲住”而“试入”,犹豫未决,所以还把“雕梁藻井”仔细相视一番,又“软语商量不定”。小小情事,写得细腻而曲折,像一对小两口居家度日,颇有情趣。沈际飞评这几句词说:“‘欲’字、‘试’字、‘还’字、‘又’字入妙。”(《草堂诗馀正集》)妙就妙在这四个虚字一层又一层地把双燕的心理感情变化栩栩如生地传达出来。

“软语商量不定”,形容燕语呢喃,传神入妙。“商量不定”,写出了双燕你一句、我一句,亲昵商量的情状。“软语”,其声音之轻细柔和、温情脉脉形象生动,把双燕描绘得就像一对充满柔情密意的情侣。人们常用燕子双栖,比喻夫妻,这种描写是很切合燕侣的特点的。恐正是从诗词的妙写中得到的启发吧!果然,“商量”的结果,这对燕侣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了。于是,它们“飘然快拂花销,翠尾分开红影”,在美好的春光中开始了繁忙紧张快活的新生活。

“芳径,芹泥雨润”,紫燕常用芹泥来筑巢,正因为这里风调雨顺,芹泥也特别润湿,真是安家立业的好地方啊,燕子得其所哉,双双从天空中直冲下来,贴近地面飞着,你追我赶,好像比赛着谁飞得更轻盈漂亮。广阔丰饶的北方又远不止芹泥好,这里花啊柳啊,样样都好,风景是观赏不完的。燕子陶醉了,到处飞游观光,一直玩到天黑了才飞回来。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春光多美,而它们的生活又多么快乐、自由、美满。傍晚归来,双栖双息,其乐无穷。可是,这一高兴啊,“便忘了、天涯芳信”。在双燕回归前,一位天涯游子曾托它俩给家人捎一封书信回来,它们全给忘记了!这天外飞来的一笔,出人意料。随着这一转折,便出现了红楼思妇倚栏眺望的画面:“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由于双燕的玩忽害得受书人愁损盼望。

这结尾两句,似乎离开了通篇所咏的.燕子,转而去写红楼思妇了。看似离题,其实不然,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试想词人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描写燕子徘徊旧巢,欲住还休?对燕子来说,是有感于“去年尘冷”的新变化,实际上这是暗示人去境清,深闺寂寥的人事变化,只是一直没有道破。到了最后,将意思推开一层,融入闺情更有馀韵。原来词人描写这双双燕,是意在言先地放在红楼清冷、思妇伤春的环境中来写的,他是用双双燕子形影不离的美满生活,暗暗与思妇“画栏独凭”的寂寞生活相对照;接着他又极写双双燕子尽情游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暗暗与思妇“愁损翠黛双蛾”的命运相对照。显然,作者对燕子那种自由、愉快、美满的生活的描写,是隐含着某种人生的感慨与寄托的。这种写法,打破宋词题材结构以写人为主体的常规,而以写燕为主,写人为宾;写红楼思妇的愁苦,只是为了反衬双燕的美满生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读者自会从燕的幸福想到人的悲剧,不过作者有意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罢了。这种写法,因多一层曲折而饶有韵味,因而能更含蓄更深沉地反映人生,煞是别出心裁。但写燕子与人的对照互喻又粘连相接,不即不离,确是咏燕词的绝境。

作为一首咏物词,《双双燕》获得了前人最高的评价。王士祯说:“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错矣!”(《花草蒙拾》)这首词成功地刻画了燕子双栖双宿恩爱羡人的优美形象,把燕子拟人化的同时,描写它们的动态与神情,又处处力求符合燕子的特征,达到了形神俱似的地步,真的把燕子写活了。例如同是写燕子飞翔,就有几种不同姿态。“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是写燕子在飞行中捕捉昆虫、从花木枝头一掠而过的情状。“飘然”,既写出燕子的轻,但又不是在空中漫无目的地悠然飞翔,而是在捕食,所以又说“快拂花销”。正因为燕子飞行轻捷,体形又小,飞起来那翠尾像一把张开的剪刀掠过“花梢”,就好似“分开红影”了。“爱贴地争飞”,是燕子又一种特有的飞翔姿态,天阴欲雨时,燕子飞得很低。由此可见词人对燕子观察异常细腻,用词非常精刻。词中写燕子衔泥筑巢的习性,写软语呢喃的声音,也无一不肖。“帘幕”、“雕梁藻井”、“芳径”、“芹泥雨润”等等,也都是诗词中常见的描写燕子的常典。“差池欲住”,“差池”二字本出《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芹泥雨润”,“芹泥”出杜甫《徐步》诗:“芹泥随燕嘴”。“便忘了天涯芳信”则是化用南朝梁代江淹《杂体诗·拟李都尉从军》“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袖中有短愿寄双飞燕”诗意,反从双燕忘了寄书一面来写。

这首词刻划双燕,有环奇警迈之长,不愧为咏物词之上品。至于求更深的托喻,则是没有的,有的论者认为,“红楼归晚”四句,有弦外之音隐喻韩侂胄之事,虽可备一说,但总不免穿凿太深,反而损害了这首词深广细致的韵致。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篇6:《双双燕·咏燕》古诗鉴赏

《双双燕·咏燕》古诗鉴赏

过春社⑴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⑵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⑶雕梁⑷藻井⑸,又软语⑹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⑺分开红影⑻。

芳径,芹泥⑼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⑽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⑾,日日画栏独凭。

【注释】

⑴春社:古俗,农村于立春后、清明前祭神祈福,称春社。

⑵差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经· 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⑶相(xiàng):端看、仔细看。

⑷雕梁:雕有或绘有图案的屋梁。

⑸藻井:用彩色图案装饰的天花板,形状似井栏,故称藻井。

⑹软语:燕子的呢喃声。

⑺翠尾:燕尾。

⑻红影:花影。

⑼芹泥:水边长芹草的泥土。

⑽红楼:富贵人家所居处。

⑾翠黛双峨:指闺中少妇。

【译文】

春社已经过了,燕子穿飞在楼阁的帘幕中间,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清清冷冷。双燕的尾轻轻扇动,欲飞又止,试着要钻进旧巢双栖并宿。它还又飞去看房顶上的雕梁和藻井,要选地点筑新的巢。她们软语呢喃地商量着。飘飘然轻快地掠过花梢,如剪的翠尾分开了花影。

小径间芳香弥漫,春雨滋润的芹泥又柔又软。燕子喜欢贴地争飞,显示自身的灵巧轻便。回到红楼时天色已晚,亦把柳暗花暝的美景尽情赏玩。归到新巢中,相依相偎睡得香甜,以致忘了把天涯游子的芳信传递。使得佳人终日愁眉不展,天天独自凭着栏杆。

【赏析】

燕子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诗如杜甫,词如晏殊等,然古典诗词中全篇咏燕的妙词,则要首推史达祖的《双双燕》了。

这首词对燕子的描写是极为精彩的。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极妍尽态,神形毕肖。而又不觉繁复。过春社了,春社在春分前后,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相传燕子这时候由南方北归,词人只点明节候,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燕子归来了。此处妙在暗示,有未雨绸缪的朦胧,既节省了文字,又使诗意含蓄蕴藉,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度帘幕中间,进一步暗示燕子的回归。去年尘冷暗示出是旧燕重归及新变化。在大自然一派美好春光里,北归的燕子飞入旧家帘幕,红楼华屋、雕梁藻井依旧,所不同的,空屋无人,满目尘封,不免使燕子感到有些冷落凄情。怎么会有这种变化呢?

差池欲住四句,写双燕欲住而又犹豫的情景。由于燕子离开旧巢有些日子了,去年尘冷,好像有些变化,所以要先在帘幕之间穿来度去,仔细看一看似曾相识的环境。燕子毕竟恋旧巢,于是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因欲住而试入,犹豫未决,所以还把雕梁藻井仔细相视一番,又软语商量不定。小小情事,写得细腻而曲折,象一对小两口居家度日,颇有情趣。沈际飞评这几句词说:‘欲’字、‘试’字、‘还’字、‘又’字入妙。(《草堂诗馀正集》)妙就妙在这四个虚字一层又一层地把双燕的.心理感情变化栩栩如生地传达出来。

软语商量不定,形容燕语呢喃,传神入妙。商量不定,写出了双燕你一句、我一句,亲昵商量的情状。软语,其声音之轻细柔和、温情脉脉形象生动,把双燕描绘得就像一对充满柔情密意的情侣。人们常用燕子双栖,比喻夫妻,这种描写是很切合燕侣的特点的。恐正是从诗词的妙写中得到的启发吧!果然,商量的结果,这对燕侣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了。于是,它们飘然快拂花销,翠尾分开红影,在美好的春光中开始了繁忙紧张快活的新生活。

芳径,芹泥雨润,紫燕常用芹泥来筑巢,正因为这里风调雨顺,芹泥也特别润湿,真是安家立业的好地方啊,燕子得其所哉,双双从天空中直冲下来,贴近地面飞着,你追我赶,好像比赛着谁飞得更轻盈漂亮。广阔丰饶的北方又远不止芹泥好,这里花啊柳啊,样样都好,风景是观赏不完的。燕子陶醉了,到处飞游观光,一直玩到天黑了才飞回来。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春光多美,而它们的生活又多么快乐、自由、美满。傍晚归来,双栖双息,其乐无穷。可是,这一高兴啊,便忘了、天涯芳信。在双燕回归前,一位天涯游子曾托它俩给家人捎一封书信回来,它们全给忘记了!这天外飞来的一笔,出人意料。随着这一转折,便出现了红楼思妇倚栏眺望的画面: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由于双燕的玩忽害得受书人愁损盼望。

这结尾两句,似乎离开了通篇所咏的燕子,转而去写红楼思妇了。看似离题,其实不然,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试想词人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描写燕子徘徊旧巢,欲住还休?对燕子来说,是有感于去年尘冷的新变化,实际上这是暗示人去境清,深闺寂寥的人事变化,只是一直没有道破。到了最后,将意思推开一层,融入闺情更有馀韵。

原来词人描写这双双燕,是意在言先地放在红楼清冷、思妇伤春的环境中来写的,他是用双双燕子形影不离的美满生活,暗暗与思妇画栏独凭的寂寞生活相对照;接着他又极写双双燕子尽情游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暗暗与思妇愁损翠黛双蛾的命运相对照。显然,作者对燕子那种自由、愉快、美满的生活的描写,是隐含着某种人生的感慨与寄托的。这种写法,打破宋词题材结构以写人为主体的常规,而以写燕为主,写人为宾;写红楼思妇的愁苦,只是为了反衬双燕的美满生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读者自会从燕的幸福想到人的悲剧,不过作者有意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罢了。这种写法,因多一层曲折而饶有韵味,因而能更含蓄更深沉地反映人生,煞是别出心裁。但写燕子与人的对照互喻又粘连相接,不即不离,确是咏燕词的绝境。

作为一首咏物词,《双双燕》获得了前人最高的评价。王士祯说: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错矣!(《花草蒙拾》)这首词成功地刻画了燕子双栖双宿恩爱羡人的优美形象,把燕子拟人化的同时,描写它们的动态与神情,又处处力求符合燕子的特征,达到了形神俱似的地步,真的把燕子写活了。例如同是写燕子飞翔,就有几种不同姿态。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是写燕子在飞行中捕捉昆虫、从花木枝头一掠而过的情状。飘然,既写出燕子的轻,但又不是在空中漫无目的地悠然飞翔,而是在捕食,所以又说快拂花销。正因为燕子飞行轻捷,体形又小,飞起来那翠尾像一把张开的剪刀掠过花梢,就好似分开红影了。爱贴地争飞,是燕子又一种特有的飞翔姿态,天阴欲雨时,燕子飞得很低。由此可见词人对燕子观察异常细腻,用词非常精刻。词中写燕子衔泥筑巢的习性,写软语呢喃的声音,也无一不肖。帘幕、雕梁藻井、芳径、芹泥雨润等等,也都是诗词中常见的描写燕子的常典。差池欲住,差池二字本出《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芹泥雨润,芹泥出杜甫《徐步》诗:芹泥随燕嘴。便忘了天涯芳信则是化用南朝梁代江淹《杂体诗·拟李都尉从军》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袖中有短愿寄双飞燕诗意,反从双燕忘了寄书一面来写。

这首词刻划双燕,有环奇警迈之长,不愧为咏物词之上品。至于求更深的托喻,则是没有的,有的论者认为,红楼归晚四句,有弦外之音隐喻韩侂胄之事,虽可备一说,但总不免穿凿太深,反而损害了这首词深广细致的韵致。

篇7:史达祖——《双双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芳径,芹泥雨润,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暗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作者:

史达祖生卒年不详。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他的词,长于咏物描写,用笔细腻纤巧,颇为传神。

注释:

①春社:春分前后祭社神的日子叫春社。

②度:飞过。

③尘冷:指旧巢冷落,布满尘灰。

④差(cī)池:指燕子羽毛长短不齐。

⑤相:细看。 藻井:天花板。

⑥红影:指花影。

⑦芳径:花草芳芬的小径。

⑧芹泥:燕子所衔之泥。

⑨“应自”句:该当睡得香甜安稳。 自:一作“是”。

⑽天涯芳信:指出外的人给家中妻子的信。

⑾翠黛:画眉所用的青绿之色。双蛾:双眉。

赏析:

这首词作者饱和着感情,描绘了春燕重归旧巢,软语多情,花间竞飞,轻盈俊俏的神态。也抒写了“日日画栏独凭”者所希冀和追求的那种自由、愉快、美满的生活。上片写双燕重归旧巢。下片写双燕飞游的适意和楼中妇女的幽思。

全词构思精巧,刻画细腻。形象优美,委婉多姿。清新柔丽,不落俗套。洋溢着生活情趣,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黄昇《花庵词选》:形容尽矣。……姜尧章最赏其“柳昏花暝”之句。

王士禛《花草蒙拾》:仆每读史邦卿咏燕词,以为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错矣。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欲”字、“试”字、“还”字、“又”字入妙,“还相”字是星相之相。

卓人月《词统》: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白描高手。

贺裳《皱水轩词筌》:常观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赏其“柳昏花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

许昂霄《词综偶评》:清新俊逸。

戈载《七家词选》:美则美矣,而其韵庚青,杂入真文,究为玉瑕珠颣。

谭献《谭评词辨》:起处藏过一番感叹,为“还”字、“又”字张本。“还相”二句,挑按见指法,再搏弄便薄。“红楼”句换笔,“应自”句换意,“愁损”二句收足,然无余味。

王国维《人间词话》:贺黄公谓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称其“柳昏花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然“柳昏花暝”,自是欧、秦辈句法,前后有画工、化工之殊,吾从白石,不能附合黄公矣。

黄蓼园《蓼园词选》:“栖香”下至末,似指朋友间有不能践言者。

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史梅溪《双双燕》“还相雕梁藻井”,按《表异录》,绮井亦名藻井,又名斗八。今俗曰天花板也。

周尔墉《周评绝妙好词》:史生颖妙非常,此词可谓能尽物性。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归来社燕,回忆去年,题前着笔,便恋旋转之地。巢痕重拂,犹征人之返故居,咏燕亦隐含人事。欧阳永叔爱诵咏燕诗“晓窗惊梦语匆匆”句,此词云“商量不定”,为燕语传神尤妙。“芳径”四句赋题正面。“柳昏花暝”传为名句,多少朱门兴废,皆在“看足”两字之中。毛晋云“余幼读《双双燕》词,便心醉梅溪”。于刻《梅溪词》后,特标出之。结句因燕书未达,念及倚阑人,余韵悠然。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咏燕,神态逼真,灵妙非常。“过春社了”三句,记燕来之时。“差池”两句,言燕飞入巢。“还相”两句,摹写燕语。“欲”字、“试”字、“还”字、“又”字皆写足双燕之神。“飘然”两句,写燕飞去,俨然画境。换头承上,写燕之路。“爱贴地”两句,写燕飞之势。“红楼”两句,换笔写燕归。“看足柳昏花暝”一句,说尽双燕游乐之情。“应自”两句,换意写燕双栖,意义完毕。末结两句,推开,特点人事,盖用燕归人未归之意。“独凭”与双栖映射,最为俊巧。

篇8:《双双燕·咏燕》译文及注释

《双双燕·咏燕》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社日刚刚过去,你们就在楼阁的帘幕中间穿飞,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冷冷清清。分开羽翼想停下来,再试着钻进旧巢双栖并宿。好奇地张望雕梁藻井,又呢喃软语商量个不停。倏然间飘然而起掠过花梢,如剪的翠尾划开了红色花影。

芳香弥漫小径间,春雨将芹泥融融浸润。喜欢贴地争飞,好像要比比谁更俊俏轻盈。回到红楼时天色已晚,看够了昏暝中的柳枝花影。但只顾自己在巢安稳栖息,却忘了稍回天涯游子的书信。这可愁坏了闺中憔悴佳人,望穿双眼天天画栏独凭。

注释

春社:古代春天的社日,以祭祀土神。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度:穿过。帘幕:古时富贵人家多张挂于院宇。

差(cī)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诗经· 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相(xiàng):端看、仔细看。雕梁:雕有或绘有图案的屋梁。藻井:用彩色图案装饰的天花板,形状似井栏,故称藻井。

软语:燕子的呢喃声。

翠尾:翠色的燕尾。红影:花影。

芳径:长着花草的小径。

芹泥:水边长芹草的泥土。

红楼:富贵人家所居处。

柳昏花暝(míng):柳色昏暗,花影迷蒙。暝:天色昏暗貌。

栖香:栖息得很香甜,睡得很好。

天涯芳信:给闺中人传递从远方带来的书信。古有双燕传书之说。

翠黛双峨:指闺中少妇。黛蛾: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画阑:雕花的栏杆。凭:倚靠。

篇9:《双双燕·咏燕》诗词翻译及赏析

《双双燕·咏燕》诗词翻译及赏析

《双双燕·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前言】

《双双燕·咏燕》是南宋词人史达祖的代表词作。这是一首很精美的咏物词。此词上片写燕子飞来,重回旧巢的愉快场景;下片写燕子在春光中嬉戏,夜幕降临时回巢栖息的情景。既刻画了燕子的生动形象,又抒发了闺怨之情,隐含着对人生的感慨。全词在修辞上采用拟人手法,用语上采用白描,结构安排上也匠心独运,用春燕双宿双飞衬出思妇盼归之情,完整而自然。

【注释】

⑴双双燕:词牌名。始见史达祖《梅溪集》,即以咏双燕。双调九十八字,上阕五仄韵,下阕七仄韵。

⑵春社:古代春天的社日,以祭祀土神。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⑶度:穿过。帘幕:古时富贵人家多张挂于院宇。

⑷差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

⑸相:端看、仔细看。雕梁:雕有或绘有图案的屋梁。

⑹藻井:用彩色图案装饰的天花板,形状似井栏,故称藻井。

⑺软语:燕子的呢喃声。

⑻翠尾:翠色的燕尾。红影:花影。

⑼芳径:长着花草的小径。

⑽芹泥:水边长芹草的泥土。

⑾红楼:富贵人家所居处。

⑿柳昏花暝:柳色昏暗,花影迷蒙。暝:天色昏暗貌。

⒀栖香:栖息得很香甜,睡得很好。

⒁天涯芳信:给闺中人传递从远方带来的书信。古有双燕传书之说。

⒂翠黛双峨:指闺中少妇。黛蛾: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⒃画阑:雕花的栏杆。凭:倚靠。

【翻译】

春社日刚刚过去,你们就在楼阁的帘幕中间穿飞,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冷冷清清。分开羽翼想停下来,再试着钻进旧巢双栖并宿。好奇地张望雕梁藻井,又呢喃软语商量个不停。倏然间飘然而起掠过花梢,如剪的翠尾划开了红色花影。

芳香弥漫小径间,春雨将芹泥融融浸润。喜欢贴地争飞,好像要比比谁更俊俏轻盈。回到红楼时天色已晚,看够了昏暝中的柳枝花影。但只顾自己在巢安稳栖息,却忘了稍回天涯游子的书信。这可愁坏了闺中憔悴佳人,望穿双眼天天画栏独凭。

【赏析】

燕子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诗如杜甫,词如晏殊等,然古典诗词中全篇咏燕的妙词,则要首推史达祖的这首《双双燕》了。

这首词对燕子的描写是极为精彩的。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极妍尽态,神形毕肖。而又不觉繁复。“过春社了”,“春社”在春分前后,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相传燕子这时候由南方北归,词人只点明节候,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燕子归来了。此处妙在暗示,有未雨绸缪的朦胧,既节省了文字,又使诗意含蓄蕴藉,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度帘幕中间”,进一步暗示燕子的回归。“去年尘冷”暗示出是旧燕重归及新变化。在大自然一派美好春光里,北归的燕子飞入旧家帘幕,红楼华屋、雕梁藻井依旧,所不同的,空屋无人,满目尘封,不免使燕子感到有些冷落凄情。

“差池欲住”四句,写双燕欲住而又犹豫的情景。由于燕子离开旧巢有些日子了,“去年尘冷”,好像有些变化,所以要先在帘幕之间“穿”来“度”去,仔细看一看似曾相识的环境。燕子毕竟恋旧巢,于是“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因“欲住”而“试入”,犹豫未决,所以还把“雕梁藻井”仔细相视一番,又“软语商量不定”。小小情事,写得细腻而曲折,像一对小两口居家度日,颇有情趣。其妙处在于这四个虚字一层又一层地把双燕的心理感情变化栩栩如生地传达出来。

“软语商量不定”,形容燕语呢喃,传神入妙。“商量不定”,写出了双燕你一句、我一句,亲昵商量的情状。“软语”,其声音之轻细柔和、温情脉脉形象生动,把双燕描绘得就像一对充满柔情密意的情侣。人们常用燕子双栖,比喻夫妻,这种描写是很切合燕侣的特点的。或正是从诗词的妙写中得到的启发。果然,“商量”的结果,这对燕侣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了。于是,它们“飘然快拂花销,翠尾分开红影”,在美好的春光中开始了繁忙紧张快活的新生活。

“芳径,芹泥雨润”,紫燕常用芹泥来筑巢,正因为这里风调雨顺,芹泥也特别润湿,真是安家立业的好地方啊,燕子得其所哉,双双从天空中直冲下来,贴近地面飞着,你追我赶,好像比赛着谁飞得更轻盈漂亮。广阔丰饶的北方又远不止芹泥好,这里花啊柳啊,样样都好,风景是观赏不完的。燕子陶醉了,到处飞游观光,一直玩到天黑了才飞回来。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春光多美,而它们的生活又多么快乐、自由、美满。傍晚归来,双栖双息,其乐无穷。可是,这一高兴啊,“便忘了、天涯芳信”。在双燕回归前,一位天涯游子曾托它俩给家人捎一封书信回来,它们全给忘记了!这天外飞来的一笔,出人意料。随着这一转折,便出现了红楼思妇倚栏眺望的画面:“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由于双燕的玩忽害得受书人愁损盼望。

这结尾两句,似乎离开了通篇所咏的燕子,转而去写红楼思妇了。看似离题,其实不然,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试想词人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描写燕子徘徊旧巢,欲住还休。对燕子来说,是有感于“去年尘冷”的新变化,实际上这是暗示人去境清,深闺寂寥的人事变化,只是一直没有道破。到了最后,将意思推开一层,融入闺情更有馀韵。

原来词人描写这双双燕,是意在言先地放在红楼清冷、思妇伤春的环境中来写的,他是用双双燕子形影不离的美满生活,暗暗与思妇“画栏独凭”的寂寞生活相对照;接着他又极写双双燕子尽情游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暗暗与思妇“愁损翠黛双蛾”的命运相对照。显然,作者对燕子那种自由、愉快、美满的生活的描写,是隐含着某种人生的感慨与寄托的。这种写法,打破宋词题材结构以写人为主体的常规,而以写燕为主,写人为宾;写红楼思妇的愁苦,只是为了反衬双燕的美满生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读者自会从燕的幸福想到人的.悲剧,不过作者有意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罢了。这种写法,因多一层曲折而饶有韵味,因而能更含蓄更深沉地反映人生,煞是别出心裁。但写燕子与人的对照互喻又粘连相接,不即不离,确是咏燕词的绝境。

作为一首咏物词,《双双燕》获得了前人很高的评价。这首词成功地刻画了燕子双栖双宿恩爱羡人的优美形象,把燕子拟人化的同时,描写它们的动态与神情,又处处力求符合燕子的特征,达到了形神俱似的地步,真的把燕子写活了。例如同是写燕子飞翔,就有几种不同姿态。“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是写燕子在飞行中捕捉昆虫、从花木枝头一掠而过的情状。“飘然”,既写出燕子的轻,但又不是在空中漫无目的地悠然飞翔,而是在捕食,所以又说“快拂花销”。正因为燕子飞行轻捷,体形又小,飞起来那翠尾像一把张开的剪刀掠过“花梢”,就好似“分开红影”了。“爱贴地争飞”,是燕子又一种特有的飞翔姿态,天阴欲雨时,燕子飞得很低。由此可见词人对燕子观察异常细腻,用词非常精刻。词中写燕子衔泥筑巢的习性,写软语呢喃的声音,也无一不肖。“帘幕”、“雕梁藻井”、“芳径”、“芹泥雨润”等等,也都是诗词中常见的描写燕子的常典。“差池欲住”,“差池”二字本出《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芹泥雨润”,“芹泥”出杜甫《徐步》诗:“芹泥随燕嘴”。“便忘了天涯芳信”则是化用南朝梁代江淹《杂体诗·拟李都尉从军》“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袖中有短愿寄双飞燕”诗意,反从双燕忘了寄书一面来写。

这首词刻划双燕,有环奇警迈之长,不愧为咏物词之上品。至于求更深的托喻,则是没有的,有的论者认为,“红楼归晚”四句,有弦外之音隐喻韩侂胄之事,虽可备一说,但总不免穿凿太深,反而损害了这首词深广细致的韵致。

【双双燕,双双燕王吉昌,双双燕的意思,双双燕赏析】相关文章:

1.惜双双/惜分飞,惜双双/惜分飞赵鼎,惜双双/惜分飞的意思,惜双双/惜分飞

2.左双双的精神三年级作文

3.燕,燕滕白,燕的意思,燕赏析

4.张九龄《归燕诗》赏析

5.燕,燕李山甫,燕的意思,燕赏析

6.秋燕,秋燕司空图,秋燕的意思,秋燕赏析

7.燕衔泥,燕衔泥冯著,燕衔泥的意思,燕衔泥赏析

8.《双燕离·双燕复双燕》翻译赏析

9.燕来居散文

10.归燕词,归燕词李建勋,归燕词的意思,归燕词赏析

下载word文档
《双双燕,双双燕王吉昌,双双燕的意思,双双燕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