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赵且伐燕文言文翻译

赵且伐燕文言文翻译

2024-02-03 07:47: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海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赵且伐燕文言文翻译,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赵且伐燕文言文翻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赵且伐燕文言文翻译

篇1:赵且伐燕文言文的道理

赵且伐燕文言文的道理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译文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注释

赵 解释: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且 解释:将要。

伐 解释:讨伐。

燕 解释:音yān,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苏代 解释:人名,苏秦的弟弟,洛阳人。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纵横家。

惠王 解释: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方 解释:正。

曝 解释:音pù,晒的意思。

鹬 解释:音yù,一种水鸟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

箝 解释:音qián,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 解释:音huì,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雨 解释:yu 四声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

渔者 解释:以及后面的“渔父fū”,以捕鱼为业的人。

禽 解释:音qín,擒获,捕捉的意思。

支 解释:支持,这里是相持、对峙的意思。

敝 解释:通“蔽”,使动用法,这里是使、致使、使得......

相知 解释:相持。对峙的`意思。

熟 解释:仔细

乃 解释:于是。

道理

战国说客们大量运用寓言故事来喻事明理,生动形象、直白明了。寓言不仅增强了辩词的说服力,而且使行文别出心裁、独具摇曳生姿意蕴无穷的美感。今天我们的话语相对于古人,显得贫乏和苍白,只有不断地在语言的形象、生动、直白上多下点工夫,才能不愧为是他们的后代。

篇2:赵且伐燕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赵且伐燕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

而箝②其喙③。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

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日: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 ②箝(qián):夹住。 ③喙(huì):嘴。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赵且伐燕( ) (2)以敝大众( )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小题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小题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

答案

【小题1】(1)将要 (2)使劳苦(贫困)

【小题2】鹬鸟和河蚌都不肯放开对方,渔翁就把他们两个一并抓了去。

【小题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小题4】(1)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1分)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1分)

(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1分)

篇3:赵且伐燕阅读参考答案

赵且伐燕阅读参考答案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日:“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 ②箝(qián):夹住。 ③喙(huì):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赵且伐燕( ) (2)以敝大众(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

参考答案:

1、(1)将要 (2)使……劳苦(贫困)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

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4、(1)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1分)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1分)

(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1分)

参考译文:

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马上成为那个打鱼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中止了这件事。

篇4:赵且伐燕阅读理解答案

赵且伐燕阅读理解答案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

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El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

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

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 ②箝(qián):夹住。 ③喙(huì ):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赵且伐燕( ) (2)以敝大众(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

附加题:

1. (1)将要(2)使……劳苦(贫困)(将“劳苦”答为“困苦”“疲敝”之类都可,但整个解释要体现出使动用法)

2. 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关注点:相舍(放过对 手)、并(全都)、句子大意。

3. 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1分)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1分)

(1)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1分)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1分)(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1分)

【参考译文】

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成为那个打鱼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中止了这件事。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赵且伐燕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1.赵且伐燕阅读理解答案

2.赵普文言文翻译

3.燕人返国文言文翻译

4.赵普为官文言文翻译

5.赵简子放生文言文翻译

6.赵普文言文重点词翻译

7.司马错论伐蜀文言文及翻译

8.赵普文言文

9.齐桓公伐楚翻译

10.赵普翻译

下载word文档
《赵且伐燕文言文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