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儿童餐桌礼仪
“伽柏单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加拿大儿童餐桌礼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加拿大儿童餐桌礼仪,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加拿大儿童餐桌礼仪
加拿大人餐桌礼仪?????
1、如果在别人家做客,除非主人让你先坐,否则最好等主人先入坐。当然主人一般都会让客人先坐,自己张罗着厨房的事情;一定要记得感谢主人,并告知主人你很喜欢他们做的菜。因为主人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准备食物,你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你很赞赏他们所付出的劳动。?????
2、在别人家吃饭,除非主人同意,否则不要去帮忙厨房的事情;?????
3、除了婴儿和可以用手拿着吃的食物以外(比如:鸡翅膀,鸡大腿,比萨饼),最好用叉子叉着吃食物
4、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支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桌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5、吃东西的时候,不要把过多的食物放入口中。在咀嚼食物的时候,不要开口说话,因为口中塞满了食物的话,容易把满嘴的食物喷出来,这样比较不卫生。???
6、在餐厅吃饭,有时候需要预定;有些虽然不需要,但到了餐厅,要在门口等服务员领你去座位,不要自己随便找地方坐;????
7、就餐时,餐巾的正确用法是打开对折放在左腿上,如果需要,可以用餐巾轻擦或轻拍你的嘴。不要用餐巾擦脸或者擦鼻子。如果实在需要擦脸的话,可以离开餐桌,上洗手间擦。吃完之后,用来擦嘴,擦完放在桌子上。如果是中途你要离开如去洗手间等,也是最好把餐巾放在桌子上。别一坐下来,就用餐巾满脸擦汗或者尘,那可是你吃完饭要用来擦嘴的,用完的餐巾不要揉作一团。
家庭吃饭
主动帮家长做好摆放碗筷的工作,然后请父母入席。用餐完毕,要帮助家长一同收拾碗筷
饭前要洗手,主动帮父母盛饭,先让父母动筷,然后自己动筷。要主动给父母添饭,与兄弟姐妹一起用餐时要礼让
入座后坐姿要端正,吃相要文雅,口含食物时最好不要讲话
用餐后要轻轻放下碗筷,如果自己先吃完,要与父母或其他长辈打招呼后再离开座位。
节约粮食,不挑食,不剩饭
赴宴
就餐之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
就餐时,不要用口去接食物,不要在大块食物上咬一口,再将剩下的部分放回去,更不要把盘子端着,只往自己的碗里添加食物。如食物较烫,不能对着食物吹气,这在餐厅等公共场合是失礼的。
喝果汁等饮料时,应先用餐巾抹嘴,不要把食物残渣留在玻璃杯上,然后再慢慢地喝,不要一口气都喝下去。
就餐的时候,坐姿必须端正。不要翘着腿,更不要懒散地坐在椅子上,或者把椅子向后倾斜成只用两条腿着地。
正确使用筷子。用餐时,不要将筷子在菜上乱挥动,不要用筷子穿菜吃,不要将筷子含在口中,不要用筷子去搅菜,不要把筷子当牙签,不要用筷子敲击桌碗,不要用筷子指点他人。
自助餐
进入餐场后,不要抢先发起“冲锋”。只有在主人宣布开始之后,方可随大家一起排队取食。
在取用自助餐时,应了解取菜的顺序,然后依次而行。取用自助餐的正确顺序应为冷菜、汤、热菜、点心、甜品和水果。
取食的时候,每次只取少量的食物,应该本着“多次少取”的原则,不要“一次取个够”。因为,后面还有人在排队。
不要把托盘的每块糕点都吃过一遍,再判断哪一块好吃,而是取出自己想要的那一块糕点。
如果调料是公共用品,那么不要用你的食物去蘸调料。这样很不卫生,更不要用手去蘸调料,然后再舔自己的手指。
篇2:加拿大餐桌礼仪
一般来讲,欧洲人使用刀叉时不换手,一直用左手持叉将食物送入口内。北美人则是切好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将食物送入口中。但无论何时,刀是绝不能送物入口的。
1、如果在别人家做客,除非主人让你先坐,否则最好等主人先入坐。当然主人一般都会让客人先坐,自己张罗着厨房的事情;一定要记得感谢主人,并告知主人你很喜欢他们做的菜。因为主人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准备食物,你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你很赞赏他们所付出的劳动。
2、在别人家吃饭,除非主人同意,否则不要去帮忙厨房的事情;
3、除了婴儿和可以用手拿着吃的食物以外(比如:鸡翅膀,鸡大腿,比萨饼),最好用叉子叉着吃食物。
4、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支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桌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5、吃东西的时候,不要把过多的食物放入口中。在咀嚼食物的时候,不要开口说话,因为口中塞满了食物的话,容易把满嘴的食物喷出来,这样比较不卫生。
6、在餐厅吃饭,有时候需要预定;有些虽然不需要,但到了餐厅,要在门口等服务员领你去座位,不要自己随便找地方坐;
7、就餐时,餐巾的正确用法是打开对折放在左腿上,如果需要,可以用餐巾轻擦或轻拍你的嘴。不要用餐巾擦脸或者擦鼻子。如果实在需要擦脸的话,可以离开餐桌,上洗手间擦。吃完之后,用来擦嘴,擦完放在桌子上。如果是中途你要离开如去洗手间等,也是最好把餐巾放在桌子上。别一坐下来,就用餐巾满脸擦汗或者尘,那可是你吃完饭要用来擦嘴的,用完的餐巾不要揉作一团。
8、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没有人愿意看到你嘴巴里的食物,也不愿意听到咀嚼食物时地声音。喝汤的时候不要用嘴吸,以防止发出声音。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
9、用过的刀叉切记不要放在桌子上,一定要放在盘子里。如果没有吃完,不要把刀叉并排放在盘子里,否则服务员会误以为你吃完了而把你未用完的食物端走。不是每个服务员在拿走你盘子之前都会周到地问你一声:are you finished?只要你还想继续吃,记得把刀叉交叉放在盘子里。
10、就餐时千万别把肘放在桌子上,加拿大的家长们从小就严禁孩子吃饭把肘放在桌子上。
11、如果你在餐桌上喝汤很大声,别人会对你说:Stop slurping。
12、如果你吃东西带咂嘴声,家长会对你说:Stop smacking your food. 最合适的就餐方式是吃东西时抿嘴咀嚼。
13、打隔虽然是我们控制不住的,但仍然是件很尴尬的事情。记住要说Excuse me。
14、吃的饭菜,即使不合口味,也不要说任何没有礼貌的评论。因为这会伤害做菜人的感情。
15、餐桌上,有人帮忙递食物,一定要说谢谢。这样就能体现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16、如果不是自助式餐,一定要等到所有的人都拿到食物,落座以后,才开始吃。
17、就餐时不可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因为主人花了很长时间准备的'食物,吃的人就应该慢慢享受,来显示对主人的尊重。
18、不要拿着整块的面包咬,而应把面包掰成小块送入口中。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19、如果你要拿的菜离你太远够不着,你也不能站起来,而可以请邻座帮你把菜递过来。
20、不要在人前剔牙。如果你觉得牙齿很不好受,你可以上洗手间,关起门了剔。
21、正式的晚宴上手机需调到震动模式,因为席间接听电话跟开会接电话一样被视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22、餐桌上尽量不要谈政治等令人紧张的话题,可以谈谈天气;
23、如果不喜欢别人提及的话题,可以含蓄的提议:Can we change the subject?
24、如果你遇到那种话多的让你忍受不了的chat box,可以用家人来做借口:Excuse me, my wife wants to talk to me.
25、在餐桌山上隔着别人的座位伸手取东西也是无礼的举止。
26、吃意粉不要吸出很大声音,要用叉卷起意粉,如果卷不起来,可以用勺子帮助。
27、小费一般10%-15%,只要去餐厅吃饭就要给,如果态度不好,可以少给。
28、了解以上餐桌礼仪,是为了入乡随俗。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篇3:加拿大餐桌礼仪
一、不排桌席
在加拿大,宴请是不安排桌席的。通常是客人们手拿一次性使用的塑料餐盆和叉子,一个个排在摆满饭菜的台前,然后自己动手随意选取自己喜爱吃的食物和菜肴,最后自找地方用餐。因为不排桌席,所以客人们取好饭菜后,各奔东西,有坐有站,随随便便,无拘无束。如自感腹中没有吃饱,还可以再去取食。食毕,将一次性餐具扔到存放废物的大塑料口袋中。
二、不设烟酒
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一般都离不开烟酒,否则就有怠慢之嫌。然而,在加拿大请客吃饭则都不设烟酒招待客人。因为,在加拿大有禁烟规定,并且必须年满16岁以上者方可购买香烟。在联邦政府大楼、电梯、银行、商店、学校及多数公共场所吸烟都是违法的。如发现有人在酒楼、餐馆吸烟不加制止或者是纵容其吸烟,那么经法院判决成立,最高可处以5000加元罚款。同时,对于酒也是如此。如阿尔伯塔省规定,19岁以上的人方可买酒,而烈性白酒则被禁止出卖。另外,餐厅、酒吧只可以在早上11时到凌晨的1时卖酒,饮酒者只能在领有酒牌的地方或住宅内喝酒。在这些地方以外饮酒都是违法的。
三、不吃热食
热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一般是现烧现炒趁热吃,弄几碟冷盘,也只是供饮酒时用。而加拿大的饮食文化则大不相同,尤其是喜欢吃冷食,但冷盘菜肴则又很少见到。一般是主家先将各式菜肴烧好,用碗、盘、碟等器皿盛好后,依次将各式菜肴摆在厨房内的餐桌台上,待客人到齐后,供客人们享用。因为菜肴烧得比较早,时间一长,也就成了凉菜,加拿大人称之为“冷餐宴会”。
加拿大生活禁忌
禁烟禁酒在加拿大有禁烟规定,并且必须年满16岁以上者方可购买香烟。在联邦政府大楼、电梯、银行、商店、学校及多数公共场所吸烟都是违法的。如发现有人在酒楼、餐馆吸烟不加制止或者是纵容其吸烟,可能会被处以5000加元罚款。对酒也是如此,如阿尔伯塔省规定,19岁以上者方可买烟,而烈性白酒则被禁止出卖。另外,餐厅、酒吧只可在早上11时到凌晨1时卖酒,饮酒者只能在领有酒牌的地方或住宅内喝酒,在这些地方以外饮酒都是违法的。不吃热食热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一般是现烧现炒趁热吃,弄几碟冷盘,也只是供饮酒用。而加拿大人喜欢吃冷食,这种冷食不同于我们的冷盘菜肴,一般是由主人先将各式菜肴烧好,用碗、盘、碟等器皿盛好后,依次将各式菜肴摆在厨房内的餐桌上,待客人到齐后,供客人享用。因为菜肴烧得比较早,时间一长,也就成了凉菜,加拿大人称之为“冷餐宴会”。不排桌席在加拿大,宴请是不安排桌席的。通常是客人们手拿一次性塑料餐盒和叉子,一个个排在摆满饭菜的台前,然后自己动手随意先取食物,最后自找地方用餐。因为不排桌席,所以客人们取好饭菜后,各奔东西,有坐有站,随随便便,无拘无束。如自感腹中没有吃饱,还可以再去取食。
篇4:儿童餐桌礼仪
儿童餐桌礼仪
餐桌上,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在学校食堂,经常会看到学生将整碗白米饭洒在一地,弃之泔脚,却毫无珍惜之心。作为父母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餐桌是最好的课堂。重视对孩子感恩教育的父母是绝对不会放弃餐桌上这一家庭教育的平台,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珍惜每一粒饭,每一叶菜;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知足常乐,珍惜今日生活来之不易。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常怀感恩之心”应从生活中每一件小事起步,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
餐桌上,培养孩子的文明“吃相”
在家中,与父母共同进餐;在社会,与朋友同学一起聚餐;如果能养成一个文明,儒雅的用餐习惯,这是保证孩子将来社会规范上的适应,人际互动上的和谐,以及各种条件下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如果从小能养成文明的用餐习惯,对孩子来说,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这种资产是永恒的,无限的。超越万贯家财,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儿童在餐桌上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1. 在餐桌上,当孩子给你要一些东西时,可以从“请”、“谢谢”等这些简单的词语开始;
2. 在三岁左右的时候教孩子正确的使用各种餐具;
3. 用餐前(长者先,幼者后),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后,方可动筷;
4. 学习正确端碗、吃饭:幼儿大拇指在碗边缘、其余四个指头放在碗底(龙含珠,左手拿碗的姿势;凤点头,右手拿勺筷吃饭的姿势),并养成习惯;
5. 用餐过程中,随时保持桌面的整洁;
6. 用餐时,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不说话;吃东西,喝汤不出声;
7. 不翻捡盘中食物,有些菜食使用公筷;筷子上沾有食物时不夹菜;
8. 用餐过程中要安静(食不言);
9. 单手不可同时拿两种餐具;
10. 不可挥动餐具指人;
11. 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费;
12. 退席时要将残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内,坐椅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说:“请慢用,我先走了”。
13. 孩子们倾向于向父母学习,因此保证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正确的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14. 给孩子说明如何正确的使用餐具。
篇5:餐桌礼仪儿童
餐桌礼仪儿童
如何培养孩子餐桌礼仪一
1、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享受我们的每一顿饭。
这种感恩包括对大自然各个季节给我们带来各种当季的美味,包括对培育这些食品的人,也包括给我们补充营养和能量的这些食物。
这种感恩的心情,比起拿筷子的方式,比起吃饭的坐姿,更应该作为一种家庭的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2、请长辈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
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
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孩子应双手把碗接过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3、吃完饭之前不要离开座位
除了饭前洗手外,最好让孩子养成吃饭前处理完上厕所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安心、放松地享受美食。
4、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势。
这样不但好看,而且还有利于消化。
5、正确地拿筷子
其实只要1个小时妈妈就可以教会孩子用筷子,单单是一个用筷子,就可以让一个人显得很有教养,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筷子,一种道具可以用于各种食物,蕴含着深厚的以不变应万变、以简单应对复杂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也是我们必须要传承的。
6、吃饭时不要敲打碗筷或大声喧哗。
7、避免在盘中翻来翻去
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盘中翻来翻去,有的人甚至将自己喜欢的菜从盘中全部调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并且显得比较自私。
8、吃饭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发出声音
教育孩子嚼饭的时候尽量闭着嘴,喝汤的时候也慢慢等汤凉了再喝,不要上来就西里呼噜地喝。
9、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干别的事情。
吃饭的时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加强亲子沟通的最佳时间,孩子也会有很多事情想与爸爸妈妈分享,请珍惜这段时间。
提醒孩子,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
吃饭时也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
同时也要提醒爸爸妈妈,再忙也不要在吃饭时长时间接手机了,毕竟在这么繁忙的现代社会,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扰地在一起吃一顿饭,其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10、饭后对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
11、吃完饭后若要先离席,要跟长辈打招呼:“我吃好了。
12、饭后帮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
培养餐桌礼仪的方法二
1、一起用餐。
孩子与父母一道用餐的机会越多,越会学到应有的礼仪。
2、不要求快。
在同一时期内有计划的教会一个或两个礼仪。
3、目标合理。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尽量了解孩子的能力,对某个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完全不管用,要注意年龄的差别。
4、要有弹性。
如果你的孩子哪天很不对劲,就放松一下,延到第二天。
5、生动有趣。
孩子想象丰富,都喜欢扮演生活中的人物,有时不妨摆设精美的餐点,邀请他们盛装赴宴,教会他们举止要与扮演的人物身份相称。
6、经常操练。
父母带孩子到餐馆用餐,在公众场合让孩子熟悉平时所学的礼仪。
7、正面教导。
孩子对禁止他们做的事易生反感。
与其在他们做错事之后批评他们,不如事先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8、善用机会。
在节假日或节庆场合,抓住时机教导孩子穿着、餐饮及应对的原则。
9、解释原因。
在任何时侯都尽量向孩子解释要遵守礼仪的原因,这样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10、树立榜样。
过多干预孩子的饮食三
孩子有自己对食物的看法,在用餐时,不要试图强迫孩子吃放在他们盘子里的每一种食物。
当孩子拒绝吃某种食物时,父母如果表现出过多关注,反而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加深他们对自己拒绝食物行为的印象。
当孩子拒绝某种食物时,妈妈可以假装无意地感叹孩子刚刚拒绝的食物:“啊,这是什么,怎么嘎嘣嘎嘣脆脆的呀?真好吃。
”“听说这颗聪明豆吃下去会变聪明,妈妈可要吃了哦~”
这样说完之后,就不用再催促,等待并观察他们的反应,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吧!
Tips:
如果孩子们总是抱怨食物,可以试着让他们自己准备一次。
每周安排一天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晚餐食物,或者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
即便很小的孩子也能完成撕生菜叶、开鱼罐头等动作,并制作简单的沙拉。
2、过度追求孩子在餐桌上的完美表现
您可以在孩子适当的时期给予他们正确的经验,让他们成为餐桌上的小绅士、小淑女,但前提是:你必须知道孩子的能力,也就是依孩子每一阶段的能力来做适当的要求。
对年龄小的孩子而言,玩食物、弄洒牛奶、把食物掉到地板上,都是正常的。
孩子的发展适应性行为并非不良行为。
你只需要把洒出的东西打扫干净,让小狗吃掉到地上的食物,或在年龄小的孩子的下方铺一张塑料布。
在餐后,你可以邀请孩子和你一起收拾弄洒在地面上的食物。
3、用餐时处处纠正孩子的行为
就餐本应是一件全家人快乐幸福的事情,如果就餐时父母过度地把关注点放到纠正孩子吃饭行为上,对孩子来说,会降低他们对吃饭这件事的愉悦感和兴趣。
当我们专注于训练孩子的用餐礼仪、培养用餐好习惯时,常常忘了让他们首先感受到,吃饭时一个享受愉悦的过程--这才是我们的出发点。
轻松的用餐氛围餐桌礼仪的培养,不应该仅仅限于在餐桌之上。
餐桌礼仪和日常生活的其他行为息息相关,从日常生活的基础的礼仪开始培养,可能对孩子来说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请“,”谢谢“,”对不起“,从基本的礼貌用语开始吧!
2、坚持做好这些事,让孩子在餐桌上优雅起来!1、管理好自己的餐桌礼仪
学前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模仿,从周围环境中模仿观察成人的言行。
所以,家中的大人在餐桌上应该一致性地向孩子展示餐桌上该有的行为举止。
在孩子面前展现餐桌上应有的礼仪风范在此基础上,再坚持通过温柔有趣的提醒,加强他们的观念:比如,饭前洗手、正确使用餐具、不要敲打餐具、不要喊叫等。
随着孩子年龄的渐增,不管是动作的协调性、说话的能力、对事情的理解力越来越强时,父母就可要求多一点,包括:要求孩子减少饭粒、菜屑掉出碗外;要求孩子饭后收拾桌面、吃完饭擦嘴巴等。
2、尊重餐厅的服务人员
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一周七天担当角色范本,是养育孩子的挑战之一。
行动胜于空洞乏味的言传。
就像简单的“请、谢谢、对不起”,每个成年人都会教给孩子,但小孩更直观地感受到的不是这些词汇的应用,而是父母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比如在餐厅用餐时对待服务人员的态度。
不耐烦或是轻蔑的语气都有可能被孩子看在眼里。
八岁的罗伯最讨厌和父母一起出去吃饭。
父亲对待服务员的说话方式令他感到尴尬不已。
只要有那么一丁点不满意的,他父亲就会毫不客气地把服务员叫来。
“你当然可以多拿点水来。
”父亲会用一种讽刺的'语调说,“哦,当然,还可以来点柠檬片,如果不是太麻烦的话。
”服务员听了面色铁青,而罗伯则恨不得躲到桌子底下去。
孩子即便讨厌父母的行为,他们也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父母的影响。
3、最怕带孩子外出就餐?别紧张!比起在自家餐桌上用餐,妈妈们可能更担心的是另一种情形--带孩子外出就餐。
“天哪,有时吃进肚子里的气比吃的食物还多!”“实在太麻烦了,我总是尽量避免带孩子外出用餐。
这里,首先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而放弃带小孩出门”。
因为在餐厅里看各式各样的人、观察环境,感受轻松欢乐的气氛,都是潜移默化的启蒙。
只要当你决定带小宝宝出门前,备课工作做仔细,就能让吃饭变成一个令人愉快的过程。
选择合适的餐厅
可以选择一些有花园、户外走廊或设有儿童活动区域的餐厅。
耐性短是小孩子的天性,当他有些坐不住的时候,可以带他出去放放风,寻找点其它乐趣。
另外,在选择餐厅的时候还要着重考虑是否有提供适合孩子食用的安全可靠的食物,毕竟,和大人一起享用美味才是出去吃饭的根本。
注意!绝对不要选择的地方:
1. 非常正式的高级餐厅(尤其是晚餐),无论是否有明文规定,带低龄的孩子去都是不礼貌的;
2. 有酒吧性质的餐厅,吵闹的音乐和狭窄的环境也不适合儿童;
3. 火锅、烧烤一类的有危险系数的餐厅。
Tips:
订座的时千万不要省略孩子的座位--事实上俩孩子比俩大人所需的活动空间更大,因此无论孩子多小,都不能省略其就餐的座位空间。
模拟聚餐
为了让孩子熟悉外出“做客”吃饭的场景,父母可以选择非吃饭的时间用游戏的方式帮助他们。
模拟场景的体验,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比如,在家中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邀请他的玩具们来用餐。
然后真实模拟用餐的场景:铺上桌布,装备好正式的餐具以及得体的穿着,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在餐桌上如何尊重他人。
4在外用餐时,孩子突然失控怎么办?在外用餐,总有一些时候我们没办法掌握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波动。
再有教养的小孩也会有这样的时刻--也许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是情绪不佳,总之,他失控了。
这时,下面的几条建议或许有帮助:
● 不要当众训斥孩子,这只会让场面更糟;
● 稳定自己的情绪,放轻松,要相信大家对你和孩子的窘境会给予理解。
这种时刻最怕的就是大人的慌乱和紧张。
● 迅速而平静地把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不会打扰到其他人的地方稳定孩子的情绪,温柔询问原因并帮助他梳理情绪。
篇6:儿童餐桌礼仪
儿童餐桌礼仪
讲究卫生
1、餐巾主要是为了防止吃东西时不小心弄脏了衣服,同时也可以用来擦嘴和擦手,要记住餐巾是不能当作毛巾来擦脸或擦鼻涕的哟。
2、吃饭时,如果觉得要打喷嚏了,头应该转向后方,用餐巾捂着。
3、在餐桌上,挖鼻孔啊、挠痒啊、用手抠牙缝啊,这些举动都会影响其他一起用餐的长辈们的食欲,非常不礼貌。
4、不要在餐桌上不加控制地打饱嗝,那样是非常不尊重别人的。
人齐开饭
1、和家人一起吃饭时,饭前尽自己所能帮爸爸妈妈做点事,例如摆放碗筷,端菜端饭等。
2、小朋友们,吃饭前一定要记得洗手哟。
3、一切都帮忙准备好了以后,要向其他长辈或是客人说一声:“开饭啦!”
4、入座时,应让长辈或者客人先入席,待其入座以后,自己再坐。尽量不要让椅子或者凳子发出与地面摩擦的声音。
夹菜学问
1、在夹菜的时候,小朋友要注意别碰到邻座。
2、如果和家人一起去餐厅,应等菜肴转到自己的面前才动筷。
3、夹菜的时候一次不宜夹得太多,把自己碗、碟里的吃完,再去取菜。
4、不要用筷子在菜里搅动,寻找自己想要吃的部分。
1.客人先入座上席,再请长辈入座旁,最后自己入座在距离门口最近的位置上。
2.入座时要从椅子的左边进入,坐下以后端正身体,身体与餐桌保持在10~20厘米。
3.入座后不要动筷子,不弄出声响。如果有事需要起身,可先向主人打个招呼。
点菜篇
1.点菜要兼顾所有人的口味,尤其是多人聚餐,各种口味的菜肴都可以点一些;
2.点餐还要考虑别人的特别需求。点餐前可以问下“有什么喜欢吃的”或者“有什么不能吃的”。
就餐篇
1.饭前要洗手,预防细菌、病毒;
2.请主人先开动取食,不抢在主人面前吃饭;
3.加菜时每次少加一些,离自己比较远的菜少吃一点;
4.吃饭时声响小一些,喝汤时也尽量不发出“咕隆”的声音,可以用汤勺小口小口地喝。汤太热的话,放凉了再喝,最好不要边吹边喝;
5.吃米饭时,一手托着碗,另一只手扶着碗;
6.不用筷子敲碗,不挑拣菜肴;
7.别人给自己加饭添菜,要及时说“谢谢”,若是不需要,要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了。”
8.咀嚼生脆食物时,发出清晰的声音是不符合礼仪要求的;
9.用餐速度尽量保持和主人一致,不宜过快或者过慢;
10.嘴里有食物时不要说话,特别是嘴巴里塞满了食物开口。既吐字不清,也很容易呛到,还会影响周围的人的胃口;
11.已经咀嚼过的食物最好不要吐出来,实在要吐出来,请用纸巾包好食物悄悄吐出,或者起身去洗手间。11.最好不要让同桌的人看到吐出来的'食物;
12.骨头鱼刺等要吐出来,应用筷子夹住放在骨碟上,不要直接吐到桌面上;
13.吃多少夹多少,不可以浪费食物;
14.进餐时若要打喷嚏,一定要侧过身子,防止溅到别人的身上;
15.不要在吃饭时剔牙,或者把食物从嘴里吐出来;
16.即使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也要尝一尝,不能当场抱怨难吃;
吃饭时动作小一点,防止碰到别人或者打翻东西;
17.先吃完要说“大家慢慢吃”;
18.若是在家就餐,主动帮忙收拾碗筷。
家长教育小策略
1.以身作则
孩子天生就喜欢模仿别人,所以家长需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餐桌上做到上述要求,既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模仿榜样,又能使家长的教育更有说服力。
父母带孩子到餐馆用餐,让孩子在公共场合熟悉餐桌礼仪。
3.冷静对待
刚开始面对诸多的礼仪要求,孩子可能会不理解、不耐烦,甚至和家长对着干。此时,家长千万不能先发脾气,把孩子骂一顿,最后在孩子的委屈和眼泪中不了了之,
而孩子仍然不清楚自己错在哪儿,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家长应该把孩子单独叫到一边,让他先独自冷静,
待情绪稳定后再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了解自己刚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
4.解释缘由
在任何时候,要尽量向孩子解释遵守礼仪的原因,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5.形象生动
依托孩子爱模仿的天性,摆出美味的食物后,让孩子扮演动画片中有礼貌的人物,教会举止要与所扮演的身份相符合。
餐桌礼仪的细节积累,帮助孩子成为一位更有教养的人,在人前也会更加自信。
篇7:加拿大室内餐桌礼仪
加拿大室内餐桌礼仪
一般来讲,欧洲人使用刀叉时不换手,一直用左手持叉将食物送入口内。北美人则是切好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将食物送入口中。但无论何时,刀是绝不能送物入口的。
1、如果在别人家做客,除非主人让你先坐,否则最好等主人先入坐。当然主人一般都会让客人先坐,自己张罗着厨房的事情;一定要记得感谢主人,并告知主人你很喜欢他们做的菜。因为主人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准备食物,你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你很赞赏他们所付出的劳动。
2、在别人家吃饭,除非主人同意,否则不要去帮忙厨房的事情;
3、除了婴儿和可以用手拿着吃的食物以外(比如:鸡翅膀,鸡大腿,比萨饼),最好用叉子叉着吃食物。
4、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支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桌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5、吃东西的时候,不要把过多的食物放入口中。在咀嚼食物的时候,不要开口说话,因为口中塞满了食物的话,容易把满嘴的食物喷出来,这样比较不卫生。
6、在餐厅吃饭,有时候需要预定;有些虽然不需要,但到了餐厅,要在门口等服务员领你去座位,不要自己随便找地方坐;
7、就餐时,餐巾的正确用法是打开对折放在左腿上,如果需要,可以用餐巾轻擦或轻拍你的嘴。不要用餐巾擦脸或者擦鼻子。如果实在需要擦脸的话,可以离开餐桌,上洗手间擦。吃完之后,用来擦嘴,擦完放在桌子上。如果是中途你要离开如去洗手间等,也是最好把餐巾放在桌子上。别一坐下来,就用餐巾满脸擦汗或者尘,那可是你吃完饭要用来擦嘴的,用完的餐巾不要揉作一团。
8、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没有人愿意看到你嘴巴里的食物,也不愿意听到咀嚼食物时地声音。喝汤的时候不要用嘴吸,以防止发出声音。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
9、用过的刀叉切记不要放在桌子上,一定要放在盘子里。如果没有吃完,不要把刀叉并排放在盘子里,否则服务员会误以为你吃完了而把你未用完的食物端走。不是每个服务员在拿走你盘子之前都会周到地问你一声:are you finished?只要你还想继续吃,记得把刀叉交叉放在盘子里。
10、就餐时千万别把肘放在桌子上,加拿大的家长们从小就严禁孩子吃饭把肘放在桌子上。
11、如果你在餐桌上喝汤很大声,别人会对你说:Stop slurping。
12、如果你吃东西带咂嘴声,家长会对你说:Stop smacking your food. 最合适的就餐方式是吃东西时抿嘴咀嚼。
13、打隔虽然是我们控制不住的,但仍然是件很尴尬的事情。记住要说Excuse me。
14、吃的饭菜,即使不合口味,也不要说任何没有礼貌的评论。因为这会伤害做菜人的感情。
15、餐桌上,有人帮忙递食物,一定要说谢谢。这样就能体现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16、如果不是自助式餐,一定要等到所有的人都拿到食物,落座以后,才开始吃。
17、就餐时不可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因为主人花了很长时间准备的食物,吃的人就应该慢慢享受,来显示对主人的尊重。
18、不要拿着整块的面包咬,而应把面包掰成小块送入口中。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19、如果你要拿的菜离你太远够不着,你也不能站起来,而可以请邻座帮你把菜递过来。
20、不要在人前剔牙。如果你觉得牙齿很不好受,你可以上洗手间,关起门了剔。
21、正式的晚宴上手机需调到震动模式,因为席间接听电话跟开会接电话一样被视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22、餐桌上尽量不要谈政治等令人紧张的话题,可以谈谈天气;
23、如果不喜欢别人提及的话题,可以含蓄的提议:Can we change the subject?
24、如果你遇到那种话多的让你忍受不了的chat box,可以用家人来做借口:Excuse me, my wife wants to talk to me.
25、在餐桌山上隔着别人的座位伸手取东西也是无礼的举止。
26、吃意粉不要吸出很大声音,要用叉卷起意粉,如果卷不起来,可以用勺子帮助。
27、小费一般10%-15%,只要去餐厅吃饭就要给,如果态度不好,可以少给。
28、了解以上餐桌礼仪,是为了入乡随俗。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加拿大餐桌有什么注意事项
一、不排桌席
在加拿大,宴请是不安排桌席的。通常是客人们手拿一次性使用的塑料餐盆和叉子,一个个排在摆满饭菜的台前,然后自己动手随意选取自己喜爱吃的食物和菜肴,最后自找地方用餐。因为不排桌席,所以客人们取好饭菜后,各奔东西,有坐有站,随随便便,无拘无束。如自感腹中没有吃饱,还可以再去取食。食毕,将一次性餐具扔到存放废物的大塑料口袋中。
二、不设烟酒
对于中国人来讲,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酒店招待朋友吃饭,一般都离不开烟酒,否则就有怠慢之嫌。然而,在加拿大请客吃饭则都不设烟酒招待客人。因为,在加拿大有禁烟规定,并且必须年满16岁以上者方可购买香烟。在联邦政府大楼、电梯、银行、商店、学校及多数公共场所吸烟都是违法的。如发现有人在酒楼、餐馆吸烟不加制止或者是纵容其吸烟,那么经法院判决成立,最高可处以5000加元罚款。同时,对于酒也是如此。如阿尔伯塔省规定,19岁以上的人方可买酒,而烈性白酒则被禁止出卖。另外,餐厅、酒吧只可以在早上11时到凌晨的1时卖酒,饮酒者只能在领有酒牌的地方或住宅内喝酒。在这些地方以外饮酒都是违法的。
三、不吃热食
热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一般是现烧现炒趁热吃,弄几碟冷盘,也只是供饮酒时用。而加拿大的饮食文化则大不相同,尤其是喜欢吃冷食,但冷盘菜肴则又很少见到。一般是主家先将各式菜肴烧好,用碗、盘、碟等器皿盛好后,依次将各式菜肴摆在厨房内的餐桌台上,待客人到齐后,供客人们享用。因为菜肴烧得比较早,时间一长,也就成了凉菜,加拿大人称之为”冷餐宴会“。
tips:加拿大用餐须知
在加拿大购食品不用上税,但在各种餐馆用餐,均需付总共为15%的省销售税和货物与服务税。
加拿大人在餐桌上吃不完的饭食,通常请服务员打包带走。对此没有人讥笑你寒酸,顾客本人更不必担心有失身份。
加拿大人在餐馆吃午餐,一般只喝啤酒或葡萄酒,很多人喜欢喝冰水,或以茶代酒,喝烈性酒的人很少。一些华人朋友有时喜欢喝X.O等高级酒。你买了快餐可在街心公园或其他公共场所吃,也可带一杯软饮料边饮边吃,但不可以带含酒精的饮料。因为加拿大的法律禁止公民在公共场所饮酒。
还有一点需要了解的是,你约人共进午餐时,如你要做东,应该向对方说清楚,否则这位加拿大朋友可能会坚持付他自己那一份钱而使你扫兴。同样,当有人约你一起用膳时,只要对方没有说他请客,你就要做好自己付账的准备。
篇8:儿童餐桌礼仪常识
1:长辈落座后才能上桌,端饭时要先顺着辈份最大的依次递给。
2:吃饭要端碗,不要大声咀嚼。
3:学会欣赏并赞美妈妈和他人的厨艺。
4:饭前或饭后不能敲空碗。记得五岁的女儿有一次饭后敲碗,敲得乐呵呵的,当时我让她不要敲,女儿好奇地问为什么?我告诉她:” 敲空碗是对厨师或是主人极大的不尊重,也是没礼貌的一种行为。“ 自此女儿再也没有敲过。
5:不可将筷子头斜搁在碗沿上。有些地方的风俗是在祭祀过世的亲人时才这样摆筷子,当然不知者不怪,但你要在他人家,主人还是会不高兴的。
6:吃饭时,不能一个人双肘霸住一方,将自己喜欢吃的菜挪到自己的面前,更不能在菜盘子里挑来拣去。
7:餐桌上吃饭时不可以放屁,打喷嚏时一定要侧过身子。
8:不管在家吃饭还是参加宴会时,是一定不可以只顾着埋头玩手机的。
如何做到孩子知晓规矩而又不被诸多规矩束缚,就要靠爸爸妈妈平时在餐桌上点点滴滴的用心了,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这些规矩潜移默化地转变到孩子自然而然的行为中。当你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这样或那样时,家长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对孩子有些坏习惯屡次犯时,千万不可动怒和发号施令,平心静气地放低姿态和孩子做朋友,耐心引导,不要太啰嗦,点到为止,润物细无声的行教胜过一千万次的唠叨。
餐桌上的规矩其实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要让孩子牢记在心并付诸于行也不是一天二天,或是你口头给交待交待就能养成的事儿。这需要爸爸妈妈长期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和影响。如果家庭氛围好,平时也比较注重这些细节上的教育,用行动给孩子人创造一个良好的餐桌氛围和习惯,那么孩子自然也不会觉得这些规矩的辛苦。
孩子应掌握的12个最基本的餐桌礼仪
1、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享受我们的每一顿饭。
这种感恩包括对大自然各个季节给我们带来各种当季的美味,包括对培育这些食品的人,也包括给我们补充营养和能量的这些食物。这种感恩的心情,比起拿筷子的方式,比起吃饭的坐姿,更应该作为一种家庭的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2、请长辈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孩子应双手把碗接过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3、吃完饭之前不要离开座位
除了饭前洗手外,最好让孩子养成吃饭前处理完上厕所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安心、放松地享受美食。
4、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势。
这样不但好看,而且还有利于消化。
5、正确地拿筷子
其实只要1个小时妈妈就可以教会孩子用筷子,单单是一个用筷子,就可以让一个人显得很有教养,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筷子,一种道具可以用于各种食物,蕴含着深厚的以不变应万变、以简单应对复杂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也是我们必须要传承的。
6、吃饭时不要敲打碗筷或大声喧哗。
7、避免在盘中翻来翻去
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盘中翻来翻去,有的人甚至将自己喜欢的菜从盘中全部调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并且显得比较自私。
8、吃饭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发出声音
教育孩子嚼饭的时候尽量闭着嘴,喝汤的时候也慢慢等汤凉了再喝,不要上来就西里呼噜地喝。
9、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干别的事情。
吃饭的时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加强亲子沟通的最佳时间,孩子也会有很多事情想与爸爸妈妈分享,请珍惜这段时间。提醒孩子,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吃饭时也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同时也要提醒爸爸妈妈,再忙也不要在吃饭时长时间接手机了,毕竟在这么繁忙的现代社会,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扰地在一起吃一顿饭,其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10、饭后对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
11、吃完饭后若要先离席,要跟长辈打招呼:“我吃好了。”
12、饭后帮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
餐桌礼仪要从平时开始训练
对大部分家长来说,春节期间,跟家人、客人一起进餐的机会比平时多很多,而这也是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教育的极好机会。每个家长都希望带孩子出去时获得朋友的赞赏,不过,家长的功课要做在前面,要从平时就开始关注孩子的餐桌礼仪,这样到了一定的场合,才不会出现一些本不应有的尴尬。
培养餐桌礼仪的方法:
1、一起用餐。孩子与父母一道用餐的机会越多,越会学到应有的礼仪。
2、不要求快。在同一时期内有计划的教会一个或两个礼仪。
3、目标合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尽量了解孩子的能力,对某个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完全不管用,要注意年龄的差别。
4、要有弹性。如果你的孩子哪天很不对劲,就放松一下,延到第二天。
5、生动有趣。孩子想象丰富,都喜欢扮演生活中的人物,有时不妨摆设精美的餐点,邀请他们盛装赴宴,教会他们举止要与扮演的人物身份相称。
6、经常操练。父母带孩子到餐馆用餐,在公众场合让孩子熟悉平时所学的礼仪。
7、正面教导。孩子对禁止他们做的事易生反感。与其在他们做错事之后批评他们,不如事先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8、善用机会。在节假日或节庆场合,抓住时机教导孩子穿着、餐饮及应对的原则。
9、解释原因。在任何时侯都尽量向孩子解释要遵守礼仪的原因,这样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10、树立榜样。教孩子向做得好的小朋友学习,也可借助录像带、书籍、图片等进行教育。
作为父母,我们不可能永远跟着孩子,也不可能守着他们一辈子,但我相信,象餐桌礼仪这些细节幸福的积累,一定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也一定可以成就他们更加美好的人生。
篇9:加拿大人及儿童餐桌礼仪
1、如果在别人家做客,除非主人让你先坐,否则最好等主人先入坐。当然主人一般都会让客人先坐,自己张罗着厨房的事情;一定要记得感谢主人,并告知主人你很喜欢他们做的菜。因为主人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准备食物,你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你很赞赏他们所付出的劳动。
2、在别人家吃饭,除非主人同意,否则不要去帮忙厨房的事情;
3、除了婴儿和可以用手拿着吃的食物以外(比如:鸡翅膀,鸡大腿,比萨饼),最好用叉子叉着吃食物。
4、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支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桌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5、吃东西的时候,不要把过多的食物放入口中。在咀嚼食物的时候,不要开口说话,因为口中塞满了食物的话,容易把满嘴的食物喷出来,这样比较不卫生。
6、在餐厅吃饭,有时候需要预定;有些虽然不需要,但到了餐厅,要在门口等服务员领你去座位,不要自己随便找地方坐;
7、就餐时,餐巾的正确用法是打开对折放在左腿上,如果需要,可以用餐巾轻擦或轻拍你的嘴。不要用餐巾擦脸或者擦鼻子。如果实在需要擦脸的'话,可以离开餐桌,上洗手间擦。吃完之后,用来擦嘴,擦完放在桌子上。如果是中途你要离开如去洗手间等,也是最好把餐巾放在桌子上。别一坐下来,就用餐巾满脸擦汗或者尘,那可是你吃完饭要用来擦嘴的,用完的餐巾不要揉作一团。
8、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没有人愿意看到你嘴巴里的食物,也不愿意听到咀嚼食物时地声音。喝汤的时候不要用嘴吸,以防止发出声音。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
9、用过的刀叉切记不要放在桌子上,一定要放在盘子里。如果没有吃完,不要把刀叉并排放在盘子里,否则服务员会误以为你吃完了而把你未用完的食物端走。不是每个服务员在拿走你盘子之前都会周到地问你一声:are you finished?只要你还想继续吃,记得把刀叉交叉放在盘子里。
10、就餐时千万别把肘放在桌子上,加拿大的家长们从小就严禁孩子吃饭把肘放在桌子上。
11、如果你在餐桌上喝汤很大声,别人会对你说:Stop slurping。
12、如果你吃东西带咂嘴声,家长会对你说:Stop smacking your food. 最合适的就餐方式是吃东西时抿嘴咀嚼。
13、打隔虽然是我们控制不住的,但仍然是件很尴尬的事情。记住要说Excuse me。
14、吃的饭菜,即使不合口味,也不要说任何没有礼貌的评论。因为这会伤害做菜人的感情。
15、餐桌上,有人帮忙递食物,一定要说谢谢。这样就能体现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16、如果不是自助式餐,一定要等到所有的人都拿到食物,落座以后,才开始吃。
17、就餐时不可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因为主人花了很长时间准备的食物,吃的人就应该慢慢享受,来显示对主人的尊重。
18、不要拿着整块的面包咬,而应把面包掰成小块送入口中。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19、如果你要拿的菜离你太远够不着,你也不能站起来,而可以请邻座帮你把菜递过来。
20、不要在人前剔牙。如果你觉得牙齿很不好受,你可以上洗手间,关起门了剔。
篇10:儿童餐桌礼仪常识
儿童餐桌礼仪常识
1:长辈落座后才能上桌,端饭时要先顺着辈份最大的依次递给。
2:吃饭要端碗,不要大声咀嚼。
3:学会欣赏并赞美妈妈和他人的厨艺。
4:饭前或饭后不能敲空碗。记得五岁的女儿有一次饭后敲碗,敲得乐呵呵的,当时我让她不要敲,女儿好奇地问为什么?我告诉她:” 敲空碗是对厨师或是主人极大的不尊重,也是没礼貌的一种行为。" 自此女儿再也没有敲过。
5:不可将筷子头斜搁在碗沿上。有些地方的风俗是在祭祀过世的亲人时才这样摆筷子,当然不知者不怪,但你要在他人家,主人还是会不高兴的。
6:吃饭时,不能一个人双肘霸住一方,将自己喜欢吃的菜挪到自己的面前,更不能在菜盘子里挑来拣去。
7:餐桌上吃饭时不可以放屁,打喷嚏时一定要侧过身子。
8:不管在家吃饭还是参加宴会时,是一定不可以只顾着埋头玩手机的。
如何做到孩子知晓规矩而又不被诸多规矩束缚,就要靠爸爸妈妈平时在餐桌上点点滴滴的用心了,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这些规矩潜移默化地转变到孩子自然而然的行为中。当你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这样或那样时,家长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对孩子有些坏习惯屡次犯时,千万不可动怒和发号施令,平心静气地放低姿态和孩子做朋友,耐心引导,不要太啰嗦,点到为止,润物细无声的行教胜过一千万次的唠叨。
有位妈妈讲了个中学生家庭教育案例:曾经最令我头疼的是女儿在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遇上自己喜欢吃的菜会挪到自己的面前,即使有客人在也是这样。我在反省中发现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平时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孩子喜欢吃的菜摆在她的面前,还在她爸爸面前强调这是女儿最喜欢吃的。时间一长,她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喜欢的菜就应该放在她面前。后来我改变策略,将她喜欢吃的菜挪到我们面前,开始她不习惯,说那是她喜欢吃的,我说这道菜爸爸妈妈也都爱吃。女儿便不吭声了,慢慢再慢慢女儿也接受了。从这一点上我发现很多时候当我们在抱怨孩子不懂事不习规矩时,其实都是我们家长自身的问题,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怎么画全靠家长的智慧了。推荐阅读:爱对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启示
餐桌上的规矩其实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要让孩子牢记在心并付诸于行也不是一天二天,或是你口头给交待交待就能养成的事儿。这需要爸爸妈妈长期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和影响。如果家庭氛围好,平时也比较注重这些细节上的教育,用行动给孩子人创造一个良好的餐桌氛围和习惯,那么孩子自然也不会觉得这些规矩的辛苦。
孩子应掌握的12个最基本的餐桌礼仪
1、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享受我们的每一顿饭。
这种感恩包括对大自然各个季节给我们带来各种当季的美味,包括对培育这些食品的人,也包括给我们补充营养和能量的这些食物。这种感恩的心情,比起拿筷子的方式,比起吃饭的坐姿,更应该作为一种家庭的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2、请长辈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孩子应双手把碗接过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3、吃完饭之前不要离开座位
除了饭前洗手外,最好让孩子养成吃饭前处理完上厕所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安心、放松地享受美食。
4、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势。
这样不但好看,而且还有利于消化。
5、正确地拿筷子
其实只要1个小时妈妈就可以教会孩子用筷子,单单是一个用筷子,就可以让一个人显得很有教养,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筷子,一种道具可以用于各种食物,蕴含着深厚的以不变应万变、以简单应对复杂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也是我们必须要传承的。
6、吃饭时不要敲打碗筷或大声喧哗。
7、避免在盘中翻来翻去
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盘中翻来翻去,有的人甚至将自己喜欢的菜从盘中全部调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并且显得比较自私。
8、吃饭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发出声音
教育孩子嚼饭的时候尽量闭着嘴,喝汤的时候也慢慢等汤凉了再喝,不要上来就西里呼噜地喝。
9、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干别的事情。
吃饭的时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加强亲子沟通的最佳时间,孩子也会有很多事情想与爸爸妈妈分享,请珍惜这段时间。提醒孩子,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吃饭时也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同时也要提醒爸爸妈妈,再忙也不要在吃饭时长时间接手机了,毕竟在这么繁忙的现代社会,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扰地在一起吃一顿饭,其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10、饭后对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
11、吃完饭后若要先离席,要跟长辈打招呼:“我吃好了。”
12、饭后帮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
餐桌礼仪要从平时开始训练
对大部分家长来说,春节期间,跟家人、客人一起进餐的机会比平时多很多,而这也是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教育的极好机会。每个家长都希望带孩子出去时获得朋友的赞赏,不过,家长的功课要做在前面,要从平时就开始关注孩子的餐桌礼仪,这样到了一定的场合,才不会出现一些本不应有的尴尬。
培养餐桌礼仪的方法:
1、一起用餐。孩子与父母一道用餐的机会越多,越会学到应有的礼仪。
2、不要求快。在同一时期内有计划的教会一个或两个礼仪。
3、目标合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尽量了解孩子的能力,对某个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完全不管用,要注意年龄的差别。
4、要有弹性。如果你的孩子哪天很不对劲,就放松一下,延到第二天。
5、生动有趣。孩子想象丰富,都喜欢扮演生活中的人物,有时不妨摆设精美的餐点,邀请他们盛装赴宴,教会他们举止要与扮演的人物身份相称。
6、经常操练。父母带孩子到餐馆用餐,在公众场合让孩子熟悉平时所学的礼仪。
7、正面教导。孩子对禁止他们做的事易生反感。与其在他们做错事之后批评他们,不如事先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8、善用机会。在节假日或节庆场合,抓住时机教导孩子穿着、餐饮及应对的原则。
9、解释原因。在任何时侯都尽量向孩子解释要遵守礼仪的原因,这样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10、树立榜样。教孩子向做得好的小朋友学习,也可借助录像带、书籍、图片等进行教育。
作为父母,我们不可能永远跟着孩子,也不可能守着他们一辈子,但我相信,象餐桌礼仪这些细节幸福的积累,一定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也一定可以成就他们更加美好的人生。
【加拿大儿童餐桌礼仪】相关文章:
2.餐桌礼仪知识
3.中西餐桌礼仪
4.餐桌礼仪演讲稿
5.中国人餐桌礼仪
8.女生餐桌基本礼仪
9.接待领导餐桌礼仪
10.中国餐桌礼仪小常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