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影评
“夏日么么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鸿门宴影评,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鸿门宴影评,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鸿门宴
刘邦在项羽面前肯忍一时之气,才得以逃脱,他要是和项羽一般骄横气盛,恐怕早就死在鸿门了。
纵横古今,凡事忍字当头才能成大事,否则空有一勇字在身。成功不可能没有委屈和挫折。忍眼前之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韩信肯忍胯下之辱,蔺相如肯忍廉颇的狂言。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果一味冲动,心里忍受不了一点怨气,眼里容不了半粒沙子,又怎么能办大事、成大谋呢?
刘邦在这方面胜过项羽,也就注定了结局。鸿门宴上,试想刘邦项羽要是对换一下,那项羽是必死无疑了。狂妄自大的他的字典里不可能有低头道歉,俯首称臣,做事果断的刘邦的字典里也不可能有妇人之仁。果然,项羽最后无法忍受战败之气,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悲壮自刎。刘邦呢?几乎可以说打了一辈子败仗,但是他照活不误。刘邦输的就是小仗,忍得就是小气,自然赢得就是大气,成的就是大事。
毛泽东一代伟人,他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原则不也是“忍小成大”吗?敌强我退,敌退我进。敌人强大时,就像刘邦面对项羽四十万大军时,忍一下,退一步,不会损失什么,然后在适当的时机予以反击。但对于项羽,死打硬拼,决不让步。可结局呢?项羽自刎,刘邦胜了楚汉战争,毛泽东成立了新中国。
小不忍则乱大谋,古人总结多少用血留下的沧桑经验,是多么富有哲理。
鸿门宴读书笔记400字
篇2:《鸿门宴》学...
《鸿门宴》学...
设计: 使用:1-22
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迁及其《史记》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3
教学难点: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判断
教学方法:诵读DDD点拨DDDD练习DDDD巩固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三课时
一、回顾前面的故事情节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加点的字
①乃令张良留谢 ②相去四十里
③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④持剑盾步走
⑤道芷阳间行 ⑥张良入谢
⑦沛公不胜杯杓 ⑧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B⑨拔剑撞而破之
2、指出词类活用
道芷阳间行
3、指出句式特点
A何辞为 B大王来何操
C 持白璧一双 D沛公安在
E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F吾属今为之虏矣
4、古今异义词
再拜献大王足下
5、从本段中演化出的一个成语是
四、齐读课文,概括本段内容:
五、分析刘邦、项羽这两个人物形象
刘邦:
项羽:
六、完成课后练习三
七、质疑
八、课后回顾
[1]
《鸿门宴》学...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鸿门宴》
教学设计分类:教法教案交流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一直希望老师给大家唱一首歌,今天我就露一手,让大家乐一乐。 屠洪刚的《霸王别姬》: 我站在 烈烈风中 恨不能 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 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 有百媚千红 我却独 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 别时路 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 你最重 悲欢共 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 你最重 我的泪 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二唱三叹时调动学生一起来唱。) 众所周知,楚汉之争,最后是---刘胜项败。 其实,见微知著,习惯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领袖人物的性格往往决定或改写历史。作为楚汉之争的序幕---鸿门宴,就已预示了刘胜项败的结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鸿门宴》,以求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解题 简介司马迁 《史记》五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鲁迅语:“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背景简介 请一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历史知识来讲解,教师适当补充。 四、学习文章 (一)、准备工作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并请大家注意:文中哪些人物、哪些细节、哪些对话打动了你,在你心中留有深刻印象? 与此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故事情节提纲,并留空白让学生填补。 (二)、学生按板书提示,完成空白,并将文章划分成有机的四个部分。 (三)、完成楚汉集团成员对比图表。 (四)、同桌学生合作,试着用一些四字短语来概括本文各部分各个情节,以此进一步熟悉课文。 (五)、验收准备工作,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学生一定会提到:人物方面:刘邦的虚伪狡诈、项羽的直率粗犷、张良的足智多谋、樊哙的粗中有细等细节方面:项羽“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泄露军机,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暴露身份, 樊哙“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豪壮威严等语言方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竖子不足与谋等 (六)、讨论 1.刘邦、项羽这两个,你们喜欢、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你还喜欢别的几个人吗? 2.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试对这两种说法作些评论。 3.假如《鸿门宴》中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刘邦,历史将如何演绎? (七)、补充教参上的鉴赏要点 1.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2.运用对照烘托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 3.有表现力的描写性语言、有生命力的熟语板书设计 楚 汉 核心 项 羽 刘 邦 谋臣 范 增 张 良 武士 项 庄 樊 哙 内奸 项 伯 曹无伤 卧底 曹无伤 项 伯 发生风雨欲来 / 无伤告密,项王大怒欲出兵(1)-----发展柳暗花明 / 项伯夜访,沛公大惊表“诚心”(2)-----高潮风云迭起 / 鸿门宴上,霸王不忍谋士急(3-4)-----结局化险为夷 / 如厕之机,沛公不辞脱身逃(5-7)
篇4:鸿门宴
鸿门宴
鸿门宴11版,导演李仁港,主演黎明想想上学时老师没事让写写读后感,观后感什么的是最头疼的了,现在却自己来写这个,真是变了呀~
1.从头来说,刘邦的灵位是在南方的,那张良却说不是,然后电影最后也没有给出解答,想表达的是鸿门宴刘邦赢了,所以应该让刘邦在北面?不得而知。至于最后到底谁赢了却也不好说,就像范增说的那样,两败俱输吧~
2.这电影还是告诉我了一件血淋淋的现实,那刘邦帮虞姬找回琵琶,虞姬好开心,因为她终于又能弹琵琶给项羽听了,自己理解吧~、
3.这要说到我很喜欢的一个人了,韩信~,我印象中的韩信,人称兵仙,用兵如神,兵法无双,计谋层出。虽说也是勇猛披靡,却不能和项羽,龙且,樊哙之类相比,但这电影里只突出他的武才,避长就短,不好,不好
4.都说冲动不好,可是想想,若是项羽当时一冲动,不顾韩信怀王什么的`,直接砍了刘邦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事了,或者那么一冲动就让刘邦去杀了张良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事,就算最后的最后,他要是能一冲动向兵多的那条路冲锋也不会遭埋伏,这一切都是想太多的错啊,so。。该冲动时就冲动,机会难得,失不再来呀~
5.我初中老师说过,人分三种,一种利人利己,二者损人利己,最次损人不利己。第一是智者,其次是君子,损人不利己那是小人干的事,范增显然不是小人,既然料定项羽必死,又何必给个锦囊去损刘邦呢,其实他就不在乎刘邦项羽谁活谁死,只想要赢了张良而已,这还是损人利己的事,这也才是正常的。想我这样估计连损人利己的资格也没有吧,不想损人,又不能利己,浑浑噩噩呀~
篇5:鸿门宴
鸿门宴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及人物性格在特定历史时期所起的重要作用。
2.积累文中古文化常识、重点实词虚词及常见特殊句式。
教学步骤 :
1.字词①:
王wàng关中:在关中称王。 飨xiǎng:犒劳。
美姬jī:美女。 素善:平时交好。
鲰zōu短小、浅陋。 当dāng:抵当。
故:旧,交情。 少长:年少年长。
卮zhī:酒器。 为寿:祝健康。
籍吏民:造吏民名册。 非常:意外的.变故。
戮力:合力。 ijué:半环形的玉器。
翼蔽:像鸟翅张蔽。 _chēn目:瞪眼。
眦zì:眼眶。 跽jì: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彘zhì肩:猪前腿。 俎zǔ:砧板。
道芷阳:取道芷阳。 间行:从小路走。
字词②通假字:
距:拒,把守。 内:纳,使进入。
要:邀请。 倍:背弃。
蚤:早。 坐:座。
不:否。
2.预习课文
多媒体灯片简介相关历史事件。
秦汉之际大事记
前27月陈涉起义。9月项羽、刘邦起事。
前212月陈涉死。6月立楚怀王为共主。9月怀王遣项羽北救赵,遣刘邦西击秦。
前210月秦将章邯破邯郸。11月项羽渡河,12月大破秦军,章邯投降项羽。
前210月秦子婴投降刘邦。12月刘、项会于鸿门。4月戏下之会,会后刘邦迁南郑。
前24月刘邦合诸侯兵伐羽至彭城,羽以3万兵破汉兵56万。
前24月项羽围刘邦于荣阳,刘邦逃离。
前29月刘、项讲和,划鸿沟为界,以东归楚,以西归汉。
前210月用张良、陈平计追项羽,大败。12月韩信、彭越来援,项羽兵败垓下。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西击秦用计先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1月项羽北救赵破秦章邯后入关。刘、项在鸿门会面。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先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欲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项羽大破秦军后,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鸿门宴》写的是刘邦和项羽之争。故事开始,项羽拥兵40万,刘邦只有10万。
3.导入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陕西省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鲁迅评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兵困垓下时作。逝,奔驰。)
※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
篇6:“鸿门宴”
“鸿门宴”
做早操的时候,正和好朋友向眯眼“眉来眼去”,老师一个晴天霹雳,把我俩都震“蒙”了,搞得手脚无措。回到教室一顿“臭骂”滔滔不绝扑面而来,老师还向我俩讨一张小小的“墨宝”――检讨。(老师大人不计小人过,放过我吧!)
一上午惊魂未定,好不容易挨到第三节课,总算要雨过天晴。不好,就在打铃放学的当口,敬爱的老师大人又有向我走来的迹象。倒霉呀倒霉!“留学生”是当定了,可怜我的小肚肚儿要跟我等一会享受妈妈准备的美味佳肴了……老师,求你不要想起刚才的事哈,我只好分散她宝贵的注意国,无所事事地向四周观望。(可别说我小奸巨滑哈)平静,平静,我心里叫着,可别弄巧成拙哈。
“今天中午你妈妈要开会,中午到我家去吃饭。”原来是来请我大驾光临您的“寒舍”赴宴啊,不要这么严肃噻,来点礼貌和戏剧嘛!看来,看来。既然您“亲自登门”相邀,我还是屈尊赏光吧。(哈哈)咦,怎么这么巧,不会是她和妈妈针对我这个“不良少年”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吧!唉,看来这顿“鸿门宴”,凶多吉少。
还好,路上她老人家的小儿子和她闹别扭,故意和她分开得很远走,我如释重负,紧跟他的宝贝,借照顾之名引远离之实。这关关,距离产生安全感,产生美呀。
饭桌上, 张老师一家大小纷纷给我这“贵宾”夹菜,张老师对上午的事一个字儿也没提,谢谢哈,保全了我的薄面儿。我狼吞虎咽地完成了交办任务,躲到他儿子房里和他游戏去了。
直到走进教室,我才安全着陆,想想这一旦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可别来找我了。
【鸿门宴影评】相关文章:
1.电影鸿门宴影评
2.鸿门宴读后感
3.鸿门宴知识点
5.鸿门宴练习题
6.鸿门宴 教案
7.鸿门宴课件
8.《鸿门宴》读后感
10.鸿门宴的读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