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影评
“神龙猎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金蝉脱壳影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金蝉脱壳影评,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金蝉脱壳
每当知了在树上鸣叫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许多问题:蝉是怎样脱壳的?脱壳后会怎样?……今年暑假,我的好奇心终于得到了满足。
那天,天公作美,万里无云。我戴好太阳帽,拿好工具,准备进行一次有趣的探索。我来到一棵树下,发现树根旁边有一个蝉壳,就立刻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起来,并把发现的情况写在资料本上,然后把它装进一个别致的小盒子。我刚想转身离开,竟发现这棵树下有几个小洞,心想:这一定是蝉的住宅。我仔细一看,不禁欣喜若狂,原来有一只正想脱壳的蝉,我便蹲在地上目不转睛地观察起来。
大约过了10来分钟,那只蝉开始动起来,它使劲地挣扎着,好似要挣脱外壳的禁锢,大约又过了10来分钟,壳上竟然出现了一条越来越红的裂缝。这时,蝉一动不动,它似乎在积蓄着更大的力量,转眼间,裂缝越来越大,蝉的眼睛红了,两片绿色湿润的翅膀,用尽力气往外伸……我一连看了一个多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这时,翅膀好像征得了壳的同意,“啪”的一声,整个幼蝉破壳而出:它的外形呈正方形,头大,眼小,尾尖,整个身子呈绿黑色。这只幼蝉在壳上停了许久,大概是怜惜自己的壳吧。过了一会儿,它才弃壳而去,开始了新的生命旅程。
我看了好久,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不同寻常,正是它,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让我领悟到了自然界中的一个秘密:如果你想要有更大的进步,就必须舍旧换新。我们人类不也是这样吗?
篇2:金蝉脱壳
一只名叫小电的四龄蝉,他在地下住了4年,在一个漆黑的晚上,小电打开迷宫般的地下隧道的出口,小电说:“我终于出来了,在4年后,我仍然记得那股阳光明媚的阳光,这几年,我在地下默默忍受,今天,我终于出来了!”小电现在身上有非常多的泥土。现在,小电只剩下蜕最后一次皮。很快,小电爬到树上进行最后一次蜕皮。
在准备脱皮的时刻,小电突然看见几只蚂蚁,虽然附近无处可藏,这时,小电想到一个办法,他的办法是:他身上有土,可以躲到树下。随后,小电马上躲到树下,后来,那几只蚂蚁看到没有猎物就走了,小电在心中暗暗地说道:“笨蛋蚂蚁,哈哈!”。
终于,小电开始蜕皮了!只见他来回的抽搐了几下,背部立刻裂开了一条口子,蝉背部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在飞快的变化着,刚刚开始是极淡的绿色,后来又变成了稍微深一点点的绿色,最后,他的背部终于变成褐色了,而且视力也逐渐恢复。紧接着,头钻出来,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眼睛,好像两颗花椒籽,又黑又亮,闪闪的发着光。接着,六只脚出来了,小电整个身体在慢慢的活动着,随后,蝉尾又破壳而出,未完全出来的蝉尾在使劲的抖动着,伸缩着。蜕完皮的小电静静的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小电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蝉壳。
整个蜕皮共花了3个小时,等到小电离开蝉壳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最后的考验就是飞行了,以前从没飞行过的小电最终还是勇敢的跳了出去,终于飞了出去,小电说:“绝对不能松懈!”,然后,小电就向自己梦想的无边无际的天空飞翔而去……
篇3: 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
夏日的傍晚,太阳公公收敛起刺眼的光茫,落日的余晖不断变幻着色彩,若隐若现。我和妈妈一起来到白云庄公园散步。一路上,蝉叫声接连不断,那美妙的歌声连绵起伏,为夏天增添了几分生趣。它们一定是在感谢大自然赐予它们一副金嗓子,于是就“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了吧!
正当我沉浸在蝉悦耳的鸣叫声中时,妈妈突然停下了脚步,我顺着妈妈指示的方向望去,顿时大吃一惊,是一件蝉衣!就像一只活蝉静静地趴在树上憩息,三对足紧紧地抓着树皮,太神奇了吧!看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个奇特的画面:在一间温湿的卵房里,蝉的胚胎正在不断地发育,逐渐长成了象牙色的初龄若虫;接着,它从树上掉下来,变成一龄若虫,为了躲避蚂蚁的攻击,钻进了地下。然后,它寻找附近的树根,一门心思地吸食树根清甜的汁液,开始修建地道。不久,寒冷的冬天到来了,雌蝉将卵产在树枝上,若虫默默地坐在黑漆漆的洞穴里,规划着自己的“温馨家园”,它真是个天才建筑师啊!淅沥沥,淅沥沥,春雨将春暖花开的信息带进地洞,通知若虫,快快出来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终于在某一天的`傍晚,夕阳西下,晚霞挥动着绚丽的纱巾,若虫探出头张望,然后慢慢爬上树,伸出前足插入树干,耐心地等待着,不一会儿,它的背部裂开一条缝,成虫慢慢露出头,血液传到眼睛的鼓包里,开始流动,它心里想着:我与成虫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加油啊……它艰难地挣脱坚硬的躯壳,披上灰黑色的衣赏,透明的翅膀发出扑扑的响声,蝉终于可以尽情地欢唱,享受大自然带给它的愉悦,那声音真是无与伦比嘹亮动听!
蝉啊,你的一生虽然短暂,可在我心目中,你是大自然最棒的音乐家,让我也来为你的坚持不懈呐喊助威!
篇4:金蝉脱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明白金蝉脱壳的比喻意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课文内容的投影片。
2.蝉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猜谜)炎热的夏天,趴在树上“知了-知了”叫的是谁呢?知了是它的小名,它的学名叫----蝉.
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1)出示生字词。
金蝉脱壳 搜索 枝丫 配合 枝繁叶茂
依依不舍 协调 恢复 抽搐 聚精会神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点指导:
依依不舍:非常留恋,不忍分离。
金蝉脱壳:蝉脱去幼虫时的壳,变为成虫。比喻用计逃脱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2)交流初读收获。师告知:金蝉即蝉的幼虫,幼虫脱下的壳叫蝉蜕,也叫蝉衣。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就会蜕下外皮,外皮可以做药材。
(3)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了解大意。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 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重点感悟蝉尾出壳的情景:这一部分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分别用单线和双线画出描写蝉身体部位的词语及相应动作的词。再边读边想象出壳情景。)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你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蝉儿的美,出壳的美,我心里的美。
四.总结全文:
1、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作者为什么能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写得那样准确、细致?)(观察仔细、观察有重点)
2、再次齐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抓住重点有序地写下来。
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脱壳后
教学反思
作者以细腻的文笔,详实地介绍了自己爱捉蝉,决心揭密,耐心等待,最后终于亲眼目睹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孩子走进动物世界,聆听动物的歌唱,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萌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教育中注意培养耐心、细心、对自然科学的探究精神、对大自然的珍惜和热爱之情。
[金蝉脱壳]
篇5:《金蝉脱壳》说课稿
一、说教材
《金蝉脱壳》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一段是第一、第二自然段,写叔叔们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整个过程分脱壳前(第三自然段)、脱壳中(第四自然段)、脱壳后(第五自然段)。脱壳前是蝉自己爬上树,找一个皮裂口处,停着不动准备脱壳。脱壳时,蝉虫身体各部位分先后出来,顺序是背(露)――头(钻)――脚(出)――尾(抽),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第三段是第七自然段,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本课记叙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生动,适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同时又易于学生的迁移运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者的意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观察的仔细,用词的准确。
2、感受“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养成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说教法
我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阅读,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说学法: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在注重老师主导地位作用的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尽可能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思考和感悟,通过“情境引入―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拓展阅读”的过程,让他们畅所欲言,为他们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时借助课件,加深体会,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景,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真切感。
四、说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它蕴涵着生动的情感和态度。本课的教学设计通过“整体把握,温故知新;精读课文,积累内化;诗意诵读,情感升华;海量阅读,汲取养料。”这样四个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教学环节,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感受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学生在展示交流的情感氛围中被浸润、被陶冶、被感动,成为既具有知性、理性,又充盈着灵性和感性的整体的人,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自然感悟对生命的赞美。教学生学语文,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之中,拥抱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本设计中我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朗读训练的层层深入,在语言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乘风破浪,获取精神养料。我抓住精彩的词语,关键的动词,指引学生咀嚼、感悟、品味的抓手。使学生在读中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篇6:金蝉脱壳作文
金蝉脱壳作文
你们知道蝉是从哪里来的吗?哈!哈!你们肯定不知道吧!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它是从地下钻出来的,据说他们已经在地下生活七入年了。它没脱壳前的样子胖胖的,身体湿湿的,它的身子被壳包裹着,只有爪子能爬动,看起来笨的可爱。
它脱壳前,先找到一个有利于脱壳的地势,然后牢牢地抓住,再用头顶它的外壳。渐渐地它那黑珍珠一样的.眼睛出来了,接着它那嫩绿的头也出来了,身体在壳里蠕动着,慢慢地它的几个爪子也出来了。就在这时,它突然不动了,真害怕它在脱壳的这一瞬间死去,我感到万分焦急,却帮不上忙。因为有一只就是被我碰到,没有脱壳成功,死在里面了。过了一会儿,它又开始动弹了,它先把六只爪子攀在壳上,然后一直往上爬,最后浅绿色的尾巴也出来了,注意看!它的身体开始变了。从浅绿变成了淡淡的金黄色,嫩绿色像四片芽的翅膀也舒展开了,越来越透明,真神奇呀!这应该就是所谓的金蝉脱壳了。
多么美丽可爱的金蝉,可因为我的缘故,残害了一只生灵,就让我放了这只金蝉来弥补我的过错吧!
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二年级:吴宇彤
篇7: 金蝉脱壳作文
有一天,一只小小的金蝉爬到了我家的大门前,我看到了这只小小的金蝉,然后就把它放到了我的小树上。
一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看到了它正在喝着甜滋滋的露水呢!然后又扯起嗓子唱着它那“优美”的歌。
今天我一放学回家,就无意的发现了一个透明发亮的小东西,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我的金蝉脱壳了。我当时真是开心死了,然后我又问妈妈为什么你知道我的金蝉脱壳了呢?妈妈说因为你刚才看到的那个小东西就是金蝉脱的壳。
过了几天我吃完晚餐,急忙跑到那棵树下看一看,金蝉有没有再次脱壳,真幸运,刚刚好 赶上金蝉脱壳的.一幕。首先它抽搐了几下,背居然露出了一条口子,我害怕极了,因为我还以为我的金蝉就要死了。接着它的皮就一直慢慢的往下面脱落,慢慢的,慢慢的,终于换上了“一件新衣服”。刚刚换完“衣服”的金蝉,可真好看。然后,每一次我的金蝉换下来的“衣裳”,我都好好的保留着,准备长大以后作纪念。这真是一次有趣的观察!
【金蝉脱壳影评】相关文章:
1.金蝉脱壳教案
2.金蝉脱壳造句
3.金蝉脱壳课文
5.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6.金蝉脱壳的说课稿
10.南京南京影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