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码影评
“洁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源代码影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源代码影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源代码影评
源代码:是指未编译的文本代码,是一系列人类可读的计算机语言指令。
这是我查阅谷歌后得到的答案。说来惭愧,学会简单地使用电脑,才不过3年多。有关程序和代码之类的知识,我是一窍不通。虽然看了不少科幻片,但对美国电影《源代码》的部分情节内容有些迷惑。《盗梦空间》的多重梦境没有难倒我,可这部片子,尤其是它的结局,实在令我感到困惑。
时空穿越?蝴蝶效应?平行世界?杰克・吉伦哈特扮演的柯尔特・史蒂文上尉在以指令程序形式和项目主管对话中说的很清楚,返回爆炸前的8分钟,不是穿越时空,只是时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影响按时间顺序所发生事物的结果。换句话说,史蒂文在那8分钟里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引发所谓的蝴蝶效应。
可是,影片的最终部分,却出乎意料的由悲情转为喜剧。最后一次返回,8分钟的最后一秒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开始,本该画上句号,却变成省略号。或许,就像史蒂文发给他的恩人―古德温指挥官的短信里所说,源代码计划超越研发者的预想,原以为只是重现8分钟记忆,未料创造出一个新世界。那么,这个“新世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平行世界”吗?
失去人的尊严和权利,而成为电子机械仪器的一部分。在现实社会里果真如此的话,站在人的立场,那将会十分的痛苦和绝望。
8分钟,《源代码》中反复出现的时间长度。那是充满着悬疑、惊险、伤感和快乐的8分钟,也是主角史蒂文上尉改变命运的8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和狭窄的空间里,他必须尽快找出元凶,阻止更严重,更可怕的恐怖事件。而当史蒂文每次踏入那段时间,其每一个行动都在改变着他的未来。
人,如果只有一分钟不到的生命,该怎么做?在《源代码》片尾,面对史蒂文提出的问题,女主角克里斯蒂娜对此作了精彩的回答:我会让每秒都过得有意义。在我看来,这句话是影片所要表达出的真实含义。
《源代码》作为低成本的商业片,不仅仅展现其娱乐功能。它所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权势的憎恶,其不断散发的人文精神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含金量。在那8分钟里,伴随着危机和困惑,还有父子亲情的温馨,相识变爱恋的甜蜜。也许,不单是史蒂夫,包括克里斯蒂娜在内的全体乘客,都在那8分钟里改变各自的命运。
抛开时空穿越和平行世界这些理论,还有源代码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让我似懂非懂的影片结局。仅从娱乐性而言,科幻片《源代码》确实非常出色。一段段8分钟内的情节,跌宕起伏,紧张又紧凑,好比片中高速运行的列车,没有一丝的停顿,绝不拖泥带水,稳健又急速地引导观众们进入一个又一个精心设计的场景,在满足感官需求的同时,观众们也在思考和判断,《源代码》就是那种既要用眼瞧又要动脑想的娱乐片。
命运是靠自己去改变,看完《源代码》,我感觉对这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篇2:源代码影评
一旦牵扯到量子力学、平行宇宙之类的内容,科幻电影就难免“走进科学”起来,这也难怪,别说普罗大众了,就算那些人五人六的物理学家们自己,真把这些东西弄明白讲清楚的,恐怕也没几个,记得有位物理大牛曾说过:“没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学,我们只是算出了它们而已。”所以,真要细究《源代码》里所依托的科技设想是否成立,其实没有答案――电影嘛,认真你就输了。
科幻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很难端出什么全新的货色了,在好莱坞的轮番轰炸下,就连中国观众也能从《源代码》中轻易分辨出太多前作的影子:《黑客帝国》、《盗梦空间》、《土拨鼠日》、《楚门的世界》,甚至《伊恩・斯通之死》,或多或少都能跟《源代码》搭上关系。当然,当杰克・吉伦哈尔扮演的男主角一次次穿越时空回到那千钧一发的八分钟时,相信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重要的电影道具名称――月光宝盒。
本质上,月光宝盒和量子力学在电影里起着一样的作用:令时光倒流,让主角回到事件发生前的那一幕;而且,《源代码》和《大话西游》一样,都设定了一场悲剧大戏的发生,从而赋予男主角重返现场以阻止悲剧的重要任务,从这一点上来说,《源代码》亦即北美时装版的《大话西游》;而在主人公心理层面,《源代码》还是跟《大话西游》如出一辙,设定了一个男主角逐渐认识自身的过程:至尊宝听到无数女妖精称其为“臭猴子”后,他开始逐渐接受自己正是孙悟空的这个事实;而杰克・吉伦哈尔一次次的从列车劫难现场穿越,痛苦的发现了自己“已死”的事实,并在被他“穿越”的那个平行世界里,接受了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另一个身份――包括外型。
《源代码》男主角所做的,无疑是某种西西弗斯式的努力,他被重复的“派遣”穿越到火车爆炸案发生前的八分钟,只是为了找出真凶,从而阻止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发生的更大爆炸案而已,主管官员告诉他:平行宇宙里发生的事件改变,并不能在“现实”世界里生效,也就是说,即使杰克・杰伦哈尔在平行宇宙里救下了那一火车的无辜乘客,回到“现实”世界中,他们还是“已经”死了。
老练的杰伦哈尔还是不辱使命,毕竟是美军飞行员出身,抓一个恐怖小蟊贼自然不在话下。不过在影片的最后半个小时,()杰伦哈尔出人意料的请求女军官“放”他去那个平行宇宙,然后,关掉他的生命维持器――在这个现实世界里,杰伦哈尔是个只剩半截躯干、脑浆外露的垂死军官。
杰伦哈尔达成了心愿,他再一次来到爆炸案发生前的八分钟,此时,他首先果断的解决了恐怖分子,接着,让整个车厢里的人们都开怀大笑起来,最后,他来到那个在平行宇宙里爱着他的女孩面前,深情的拥吻……
在生命即将结束的这一刻,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海德格尔曾说过,人(此在)是个“向死而生”的存在――人,总是要死的,照此说来,唯有在直面死亡时,生命才能焕发出其本真的美好。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常态性的遗忘死亡,日常生活让我们麻木的把生命想象成一条射线,而忘了线条那头总有个等待着我们的终点。
有终点不是坏事,那会让我们审思,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不过当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后,中国文化似乎就开始讳亡忌死了,因为怕“不吉利”,很多时候连涉及死亡的语词都不能提。
生命在于死亡,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杰伦哈尔没有等来预期的大爆炸,而是在平行宇宙里与爱他的女孩幸福的生活了下去。无疑,这个温馨的结局提醒我们:勇敢直面死亡,反而能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命。
但愿这一切不要仅仅发生在平行宇宙里。
篇3:源代码影评
《源代码》是一部奇妙的电影,当你越多占用关于这部电影有知的部分,就会发现更多的未知领域被揭开,深入思考下去,会有更多的假设和悖论蔓延开来,由此影片情节的.缘起、走向和隐喻对于不同的受众来说就有了N多种可能性,于是在一起观看了《源代码》的人,对于影片可能会获得完全不同的情节复盘结果。
这一点上《源代码》很像《盗梦空间》,都是让人很有讨论欲的电影,而且《源代码》在情节的发散性上走得更远,这主要是因为《盗梦空间》的设定做得很严密,影片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讲述盗梦和植入的原理,而《源代码》的设定则简单得多,只用了一句话来解释source code的运作原理,更深层次的演变都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自己完善起来的。打个比方,这就像围棋一样,在各种棋类游戏中围棋的规则是最简单的,就是圈地取子,但也正因为这个规则简单,围棋才成为变数最多、战术最复杂的棋类游戏。
不仅仅是《盗梦空间》,《源代码》中还可以看到很多其他电影的影子,如《黑客帝国》、《蝴蝶效应》、《回到未来》、《月光宝盒》等等,这里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穿越。今年四月广电总局对国内的穿越类影视作品下了禁令,不再允许这种“混淆历史观”的东西占据广大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浸淫,中国观众对于穿越概念已经没有任何的接受门槛了。因此由穿越开始深入《源代码》的世界观内核,对于即使是不熟悉这种时空修补式的好莱坞叙事模式的观众来说,也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是这个穿越与以往的肉体穿越不同,它是一种意识穿越,当男主角在镜子中看到另外一个人的脸时,这的穿越设置还具有了身份认同这一传统戏剧母题的意味。这个观影的愉悦和透明感一直会延续到主人公柯尔特最后一次穿越并与克里斯蒂娜深情拥吻等待死亡降临那一刻……而这个我们惯性思维中情节的终点其实是影片终极设定的一个开始,在关闭了时空之门后,8分钟的源代码世界变成了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平行世界。这个情节反转有点让人猝不及防,以至于很多人不会明白柯尔特最后打给古德温的那个电话实际上是在源代码世界发生的事,而这个场景会成为最终理解全片最重要的一个情节。
其实平行世界也不是《源代码》玩出来的新概念,在JJ・艾伯拉姆斯的电视剧《危机边缘》中,从第三季开始就一直在构建这个与现实世界1:1的平行世界的概念,而且对于两个世界间的游走和互动都有很翔实的设定。所以说《源代码》除去那个核心概念,其实玩的还是老套路,但胜在对原有元素的重新包装、融合和创新,邓肯・琼斯用强大的情节逻辑和全局掌控力构建了一个多棱镜叙事模式,对简单的穿越情节模式是一个全面的超越。在电影院是看的第二遍《源代码》,也更加惊叹于影片丰富的细节铺排系统,这是一部每看一遍都能获得新认知的电影。
篇4: 源代码影评
《源代码》影评:生命是一列无常的火车
如果把电影拆解为多个要素进行分析,商业电影似乎是被技术包围的造梦过程。但是,也有一些作品是因为艺术气息和哲思内涵显得卓尔不凡的。比如早期的《黑客帝国》系列的禅意厚重,近来《盗梦空间》的玄机暗藏都算得上是该系列佳作。与这些佳作相比,《源代码》显得小而精,像一出精妙的折子戏。能够在好看的同时,又不乏思考,算是本年度好莱坞出品的商业电影中难得的佳作。
由杰克吉伦哈尔扮演的科特斯蒂文斯上尉,本就应在遥远的阿富汗执行美军任务,但是一觉醒来,却处在莫名行驶在芝加哥的火车上。周围陌生的环境,满是不认识的人。而对面坐着的是从未见面,却在和他热情攀谈的女子克里斯蒂安……
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展现了好莱坞工业化的外在特质。这集中展现于一些只有特殊环境才能够构建出的景别中。比如航拍芝加哥的城市即景,不仅仅漂亮,也让偏青冷色的色调贯穿始终。旖旎风光之下,高速行驶的银白色列车里却蕴藏着想象不到的惊天秘密。这部电影比起很多商业大片,格局显小。人物常处在封闭的空间内对话。但是好在面面俱到的技术流特质,让电影“看起来很美”。摄影捕捉清晰,入画角度诡异,画面更却因为凌厉剪辑显得不凡。
但是另一方面,这部电影因为结构打造出另类出了的效果。导演邓肯琼斯的上一部《月球》便是少有的特立独行之作,这一次则延续了前作的精髓。不仅仅对于科技的力道进行了视觉化的演示,且在人物的对话之间不断的探讨了科技的好坏。其实,比较起其在《月球》中对于克隆技术的展示,这一次的“穿越”让人成为了与时间赛跑的代码。每八分钟,法拉维拉加扮演的女军官古德温便会按下按钮,人物自动来到列车,开始抽丝剥茧,探寻真相,拯救所有乘客于危难之际。
但问题在于,科技依旧是把双刃剑。这部电影里持续了好莱坞电影的特质:即人物具体行为反常规,但是总体思路真善美。科特上尉在每个短短的八分钟,体会到了很多难以言说的东西,做了蛮多不贴合常理的事件。但是这些行为都是由不合理的小细节构成的,比如每一次比起以往更出色的夺枪,袭警,应对炸弹。直到发现住蛛丝马迹。比如钱包之类的小细节。让人感叹剧作的细致与逻辑严密。但是,当故事到了值得思考的时候,他和克里斯蒂安几乎笑中有泪的看着喜剧演员表演。之后,烈焰袭来。生命止于一场无法看似阻止的爆炸。
在《源代码》里,生命以八分钟为长度,无常的分割着前进的路途。实际上,比较一下,火车前进无法停止的寓意让这部电影对于生命的进退,我们的得失提出了思考。但是显然导演并没有在“八分钟”这样的场景中去将这种思考完成并深化。相反,只是用动作指引剧情,而把所有深思熟虑放在了主人公科蒂文斯上尉在脱离火车与任务,回到与古德温对话的片段中。并且将这个人物如何透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冷酷制度的过程,不动神色的到达润物无声的效果。但是这样做的好处与弊端同样经典。相比硬件的出彩,这部戏的结构其实能够更好,想得能够更广,资料能够更深。但是导演显然差了一口气,显得有些不够深入。多多少少过于四平八稳。比起《盗梦空间》那种层次感强大的层层递进,显得是有些工厂与小作坊的区别。
但是这样做的好处是让电影一丁点没有懈怠,故事的节奏甚至会因为这些商业元素颇多的动作场面发生巨大的改变。比起很多通篇杀到尾的傻老爷们战役。这部戏的动作场景不多却精细。比如跳车和打斗的画面,特效的使用加之演员的精湛表演给人极大的真实感。
这部戏还有一个亮点,便是表演。对于扮演身处绝境的主角。之前的《活埋》实际上已经给出了一个表演范本,但是杰克杰伦哈尔显然并不逊色。在其从执行任务状态回归时更是明显的出色。那种早期的不解与惶恐,后期的疲惫与抵触,最后的毅然决然和执着都表现得很细致。对于一位男演员而言,有漂亮的蓝眼睛不如有超群的好演技更吃香。至于扮演古德温的法拉维拉加,没想到那个《在云端》里的女子有这样的转变。实际上,维拉加不属于第一眼美女,但是却有着在风情万种和冷酷职业两种模式之间切换的优势。当然,这个主角给她的发挥空间没有主角转变来得大,后期的剧情设置并不出乎预料,使得这个人物有些小小遗憾的平淡。
也即是说,从外在的角度看,《源代码》像是个各方面均衡不错的商业片。但是内在的轮回与穿越稍稍唬人后,剧情的结构特质占了上风,看得人目不转睛。
当我们把生命分割成若干个八分钟,会显得那么不同。点滴细节,集结于心。飘过的人,经过的事。在重新审视的同时给人以启示。于是我们在银幕下知晓,纵使平淡,却不能庸碌过一生。
只因为,生命像是一列火车,带我们踏上的是未知却无常的旅程。
篇5: 源代码影评
《源代码》:关键不是剧情,是世界观
首先,务必承认源代码作为一部科幻片带来的世界观思考是可跟一些经典电影媲美的。观看后我觉得其实有两种世界观能够思考。
首先,理一下剧情。C(Colter即上尉)在战争中死去,被用作进入S(Sean)的身体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到爆炸前八分钟调查爆炸起因。在一次次的重复中,最后发现嫌疑犯,但是要留意的是,除了一次C是在发现自己已经死亡时遇上故障强制拉回现实世界外,其他每次的结束都是以S的死亡结束,这是一个重要的情节。最后一次轮回,在结束八分钟的一瞬间,现实中的C死去了,但是世界并未结束,而是C继续以S的身份生存,而贴合情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个世界里C也是存在的,因为爆炸案并未发生,而等着下一次恐怖事件而被启动!
首先,读物理的我深知理论部分大家是能够忽略的,因为据我所知目前量子力学中的平行世界都处于理论阶段,并非像相对论一样,起码能够透过一些高速实验数据去证明其可信度。而且,如果模型没建好,很有可能因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局限而无法验证。好了,此刻说明两种世界观。
1
男主角最后的世界竟然能够在现实中的C死去后依旧独立存在意味着,每次平行世界都是独立的即是如果之前的重复中S不是死去的话,C即使被拉回现实世界,S会继续活下去,即使对于“现实世界”来说,世界经已不在,也就是说每次平行世界是独立于创作者的。原理跟另一部电影《生死停留》相似,只是该影片中,心理医生发现自己的世界是病人临死前创作出来后,病人死去,导演并未告诉我们,医生是否也死去了(但是在苏醒前世界开始崩溃,猜测医生是挂掉了……),但是源代码就明确告诉我们,平行世界不会消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做梦,梦醒了,对于我们这群再也不会回到同一个梦里的人来说,梦境世界是已经没了,消逝了,但是事实上梦境中的人依旧会存在在那个世界里,并且认为其是真实的。
哲学思考来了:我们是否活在别人的梦里,而那位仁兄是否已经离开了?
2
同样在1的前提下再想一下,因为平行世界不消失,也就是说之前C去抓凶手失败了列车依旧爆炸的世界继续存在,而在那里有一个C因为这场爆炸而会被启用……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判定我们一向看到的“现实世界”在爆炸发生前就有一个C来过阻止又失败了,然后一切就无限重复了。那上一个世界呢?是否又有另一个世界的C来过呢?这就像《异次元骇客》提出的问题,到底哪个世界才是真实呢?
无论影片想说的是1还是2,唯一确定的是,我们会认为这个此刻的世界是真实的,而我们也没有办法判定这个想法的合理性。唯一能做的,无论这是梦还是真实的,我们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那就享受每一秒,做出不后悔的决定吧。
篇6: 源代码影评
影片“源代码”讲述了一个有关记忆的科幻故事,但是影片在对技术背景的描述上花费的篇幅很少,只是一笔带过地介绍了主人公之所以能够不断的进入到火车爆炸前8分钟的时间段,是利用了把记忆转化为“源代码”这样一种技术,他使这段记忆变得能够由其他适宜的人随意读取。正是由于在技术描述上的不充分,才使观众对影片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是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疑问,主要疑问大概有三点:一是火车爆炸前那8分钟的时间中的所有景象和事情——不管是记忆形式或者是一段已经编好的源代码形式,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具有必然性而不会有丝毫变化的,那么为什么在每次读取的时候都会有区别,直到最终突破了8分钟的限制,产生了那8分钟过完后的记忆中不可能存在的新的时间;二是那8分钟时间内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只存在于主人公的大脑中,相当于主人公用大脑透过读取其他人的残存记忆而想象的一个虚拟世界,但是当最终主人公的大脑停止运转时,虚拟世界为什么仍然会存在?三是最匪夷所思的问题,那就是这样一个只存在于大脑和电流中的、以数据形式存在的世界竟然会不透过人们的外在行为而直接改变了真实世界的历史,或者说真实世界竟然会按照虚拟世界中的进程而自动发生变化。
对于第一个问题,如果说能用科学方法来解释,那就是进化。如同一种生物体在自然环境作用下,透过遗传变异会不断产生和母体有区别的下一代一样,这段已有的源代码在主人公主观意识的作用下也不断地进行重组变异,从而一步步逐渐地向主人公所期望的状况接近,直到到达了一个最优的形式,甚至于透过进化建构出了那8分钟以外的整个虚拟世界,这段“源代码”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在环境(主人公自我意识)的作用下不断自我学习(或者说条件反射?)和发展,而每一次的爆炸/死亡的往返就相当于源代码产生了下一代,每一代都比上一代对主人公意识期望的贴合程度更高。但其实意识与源代码的关系并不像环境与生物体的关系一样简单,一方面意识对源代码施加了能够促使其进化的作用力,另一方面意识也在源代码所建构的情境中存在,根据情境选取虚拟世界中的行为,能够说这二者都是有机体,而且是互为环境,源代码为意识的存在带给场景,而意识的力量促使了源代码发生进化。从它所讲述的科技方面的资料上看,这部影片甚至能够看作是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一个探讨。
对于第二和第三个问题而言,现有条件下的科学还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从科学的角度我们还无法想象记忆和程序能够脱离介质独立存在,甚至于对现实世界施加直接的影响。这样的资料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考,就像是那本《苏菲的世界》中透过以想象中的人物的主观视角来讲述故事,而想象人物开始逐渐产生自我意识,发现真相直到最终彻底摆脱作者独立存在来探讨虚幻和现实的关系那样,该影片也想透过这些情节对人类意识究竟能够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程度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探讨。很显然,影片对人类意识是持用心的态度并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在那里似乎能够看到存在主义的影子。
篇7: 源代码影评
《源代码》:一次逻辑漩涡的叠加,一个子宇宙的建立。
很多人说邓肯琼斯的《月球》因为预算或者其他方面的压力,有遗憾之处。但我觉得恰恰是这些限制,才使得导演集中注意力在剧情和人物的刻画上,没有过多过滥的渲染科幻特效,收敛得当,聚焦准确。同样《源代码》保留了这一良性的拍片原则,使影片干净简练,情节人物焦点清晰,没有繁枝碎节以及花哨的高科技镜头和特效,却能以细节和节奏以及睿智打动观众,兼具了艺术和商业气质。
《源代码》这名字起初听起来有些俗套,给人印象可能充其量是部《电子世界争霸战》之类的科幻快餐,又或政治阴谋商业间谍之类的IT动作片。但看过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源代码的含义非比寻常,叠加了多重好处,直指我们宇宙终极哲学问题-Whoweare?我们是谁?
影片借用了多重世界的物理理论,轻而易举将观众带入逻辑漩涡不能自拔,不要说普通观众,就是物理学家也对这个概念云山雾绕。
简单来说量子多重世界是说在每一个量子结合点宇宙分成两半,宇宙分裂过程不会停止,所有可能的世界都与我们共存。
物理学家弗兰克曾说到“因为我们明白有无限多个与我们稍有不同的世界正过着与我们平行的生活,我们明白每时每刻都有更多的世界出现并占据我们的各种可供选取的将来,这些想法萦绕心间,让我们备受折磨”
片中博士的科学装置能够解释为将火车遇难者sean脑电磁余波量子信息化,做成一个封闭的小量子信息包,然后植入一段新代码,新代码能够在封闭量子包产生的无数多重小世界里搜索目标。但博士忽略了一个问题,既然量子世界拥有全部可能,那么封闭的小量子信息包也会出现不是封闭的可能。于是新代码(男主人公Colter)利用这个可能成功跳跃到封闭的信息包外,延续并建立了新的开放世界。
有人说多重世界分为”先置“与”后置“,其实这是一个混淆的概念。平分成另外两个的宇宙前的宇宙也是无数多重叠宇宙当中的一个。
在这种情形下,每一个宇宙都像别的宇宙一样是真实的,生活在每个宇宙中的人都会说他们的宇宙是真正的,其他宇宙是想象的或虚构的。
这就引申出一个哲学问题,主观宇宙,或者说人择原理宇宙。对于《源代码》这部影片,摄影机所跟踪记录的这个屏幕上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宇宙,甚至包括我们观看这部电影的每位观众对于屏幕上的世界都是虚构的。
影片中男主人公始终是以直升机失事驾驶员Colter的面孔出现,这是一个绝对的主观视角,他的所有行为都是针对他处的宇宙。这也引发了一个残酷的问题,那就是被他们所创造出新的多重宇宙中,有很多宇宙中这列火车照样爆炸,之后核弹照样会在那个宇宙中的芝加哥成功爆炸而使大批那个宇宙中的人类死亡。也有人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和自己对应的宇宙,over了,那个宇宙也就不存在了,或者说你没有在那个宇宙,那个宇宙对你来讲就是无。
形象化解释譬如一条铁轨,前方有个路口有无数条分叉轨道,并且每一条都无限长,一辆同时有无限叠加状态的火车,到达路口变成无数辆火车同时行进在每条分叉铁轨上,而每条铁轨互相分离互不干扰,对于其中任何一条铁轨上的火车,其他铁轨永远不存在。
片名《源代码》既包含我们通常好处上的计算机信息编码的概念,暗示我们的世界只但是是信息的映射,具有不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另外暗示世界的存在是由于本体或本源的主观映射。
影片结尾Colter和christina来到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英国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设计的cloudgate(云门)面前,巨大雕塑明亮的弯曲表面上隐隐映射出sean的面庞,由扭曲变成平直,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源代码”Colter,将在这个新分立的世界中以sean的形态延续下去。
英国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设计的cloudgate(云门)
然而Colter也将面临被卷入逻辑漩涡的风险,起码这个时刻将有两个拥有相同历史的源代码存活在一个世界里,当生物仓里的只有半个身躯的Colter执行任务时,将会有两个信息拥有同一个父亲。有点《恐怖油轮Triangle》和《时空罪恶Cronocrímenes,Los》中的叠加态的苗头。
“一切都会好起来”这句话Colter在车上莫名的要求christina对他说过,暗示出这句话可能是上一个多重世界的Colter留给他的。
影片中反复出现Colter要和父亲通话的情节,也暗示出可能的父宇宙和子宇宙的关系。屏幕上展现的这个Colter也有可能是前一个多重世界创造出来的,或者每一个子宇宙都是前一个父宇宙分裂出来的。
至于sean,至少是以火车爆炸这个宇宙分支构建出的多个宇宙中的sean,无论哪个宇宙,爆炸事件点后他都不会存在。那里构成一个逻辑死漩涡,即Colpter不借用sean的行动力,爆炸将不可避免,sean必须会死。如果覆盖了sean的脑信息,没找到炸弹,sean会死。找到炸弹,sean的脑信息就会被完全覆盖,sean实际上已死。如果Colpter想回原始世界,就务必自杀或其他方式毙命,那么sean还是会死。所以无论如何sean从火车爆炸这个大分支中所有状态都必然是死,那么Colpter脑信息借用sean存活下来就成为最佳选项。
另外,不得不提几个月前的《盗梦空间Inception》,其中梦的概念能够完全转换成多重世界的概念。每一个进入梦境的时间点就是我们所说的量子多重世界的分化点,在《盗梦空间》中,一个人在睡觉点能分化成睡觉的人和梦中行动的人,在量子世界中即每个量子点能分化出两个世界。《盗梦空间》采用的是树状结构,而《源代码》则是平行结构。
【源代码影评】相关文章:
2.南京南京影评
3.金刚 影评
4.英语影评
5.活着影评
6.云图影评
7.风声 影评
8.花木兰影评
9.阿甘正传影评
10.饮食男女影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