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量词个的非范畴化

量词个的非范畴化

2023-08-10 07:56:4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丁浩然PR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量词个的非范畴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量词个的非范畴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量词个的非范畴化

篇1:量词个的非范畴化

量词个的非范畴化

量词“个”非范畴化的.表现主要有:语义的抽象与泛化;一些形态句法特征的消失;在语篇和信息组织上,功能和范畴的扩展和转移.人类认识发展与创新要求是量词“个”非范畴化的仍诙力,其非范畴化的机制是类推与重新分析.

作 者:李莹 LI Ying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刊 名: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S) 年,卷(期): 28(6) 分类号:H146 关键词:量词“个”   非范畴化   机制  

篇2:转喻与语言非范畴化

转喻与语言非范畴化

本文通过对转喻的界定,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定性,试图使用转喻理论对语言非范畴化现象进行解释,认为转喻是语言非范畴化生成和解读的深层认知机制.

作 者:庄晓玲 ZHUANG Xiao-ling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刊 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H030 关键词:认知转喻   语言非范畴化   生成   解读  

篇3:非范畴化与副词+名词结构

非范畴化与副词+名词结构

本文有两个目的:(1)通过探讨“副词+名词”这种语言结构的创新过程说明非范畴化在认知与语言创新中的`作用;(2)在学者们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以下几个未决的问题:语言实体的指称与陈述意义的相互转化的认知操作机制、语义来源与基础;语义提取的方式;名词用于描述性意义时在相关结构中的可接受性差异;探讨该结构的理论意义.

作 者:刘正光 崔刚 LIU Zheng-guang CUI Gang  作者单位:刘正光,LIU Zheng-guang(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82)

崔刚,CUI Gang(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84)

刊 名:外国语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年,卷(期): “”(2) 分类号:H030 关键词:非范畴化   副词+名词   经济性  

篇4:语言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

语言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

非范畴化在语义上具有两个鲜明特征:指称与陈述的'相互转化和意义的主观化.它们由隐喻映射来完成.转喻与隐喻构成的连续体可以解释非范畴化的连续体特征.概念隐喻、范畴隐喻、时间隐喻结合起来可以比较充分、有效地解释非范畴化的过程与方式.

作 者:刘正光 LIU Zheng-guang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刊 名:外语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H03 关键词:语言非范畴化   语义特征   工作机制  

篇5:动词-ed结构的非范畴化探析

动词-ed结构的非范畴化探析

本文运用原型理论及非范畴化理论,从认知角度比较了动词-ed 结构与动词、形容词及介词等基本语法范畴的.语义句法功能,说明了动词-ed 结构的边缘成员逐步远离动词范畴,呈现出特殊的认知语义句法特征的非范畴化过程.

作 者:刘芬 Liu Feng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8;邵阳学院,外语系,湖南,邵阳,42 刊 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0(2) 分类号:H313 关键词:原型理论   非范畴化   动词-ed结构  

篇6:郭象独化范畴释义

郭象独化范畴释义

所谓“独化”,表面地看,是指每个事物的独立存在及其变化.但事实上,真正“独”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世上的每个事物要在其形态上表现出“独”和“化”的话,一定要与它之外的其他事物处在联系中;而此种联系本身又必然地要在每个事物的内性上表现出来.这在郭象玄学思想中,前者叫“相因”性,后者叫“性”或“性分”性.这种“相因”性与“性分”性是互为条件的`,并最终构成了每一事物自身的“有一无”性本质,从而成就了事物的外在存在状念上的独立表现与变化.把握事物这种“有一无”性本质,要靠体悟或理性直观,这就是郭象所谓的“玄冥”之境.

作 者:康中乾 KANG Zhongqian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哲学 英文刊名: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年,卷(期):2008 3(4) 分类号:B0 关键词:独化   相因   性分   玄冥   independent genesis   interdependence   quality image   profundity  

篇7:英汉语体范畴语法化探析

英汉语体范畴语法化探析

本文采用转喻机制解释英汉语动词的进行体语法化问题.通过对英汉中短暂动词进行体的`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语言中短暂动词的进行体都表达完成体的意义.本文将从语法化理论的角度运用转喻的域包孕理论来阐释短暂动词的进l 行体可以表示完成体意义的深层原因.通过研究,本文发现体范畴也存在着与形态句法规律相同的语法化现象.本文的讨论突破了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对语法化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 者:王茹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刊 名: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 年,卷(期): “”(6) 分类号:H3 关键词:转喻机制   进行体   短暂动词  

篇8:非范畴化与V-V结构中V2的完成体意义

非范畴化与V-V结构中V2的完成体意义

Li和Thompson(1981)对汉语的时间系统提出了两个假设:1)汉语是一种体态语言,体的表达式很丰富,但缺少语法上的时态;2)由于汉语在表面上具有不确定性,使用时间状语、体态标记语和情态助动词的`条件可以根据语用惯例来确定.本文就是在此启发下,运用语法化和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根据非范畴化理论考察V2的范畴属性与语法意义.文章认为,V-V结构中(两个V分别称之为V1和V1)的V2在一定程度上经历了非范畴化的过程,表现在与V-V结构运用的体助词减少,V2左向移动紧靠V1,V2对论元的约束力减弱,表达的事件类型受到限制.因此,V2在能够保留其词汇意义的同时,主要充当体态词表示完成体意义,表示V1的行为边界.

作 者:刘正光 崔刚  作者单位:刘正光(湖南大学,长沙,410082)

崔刚(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刊 名:外语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年,卷(期):2005 “”(6) 分类号:H314.3 关键词:非范畴化   V-V结构   V2   完成体意义  

【量词个的非范畴化】相关文章:

1.非遗文化学习之旅作文800字

2.英汉概念范畴化差异对形容词用法的影响

3.范畴的近义词

4.幼儿园小班的量词教案

5.汉维语量词对比探析

6.《金刚经》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释义

7.《湖心亭看雪》的量词妙用

8.试论英语世界化与非母语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问题论文

9.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理论的研究范畴

10.梵-美,印度教美学的核心范畴

下载word文档
《量词个的非范畴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