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aDB 5.5 在 Windows 下的性能测试
“somkinggu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MariaDB 5.5 在 Windows 下的性能测试,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MariaDB 5.5 在 Windows 下的性能测试,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MariaDB 5.5 在 Windows 下的性能测试
并发数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4096MariaDB4.876.818.8312.3522.1243.5690.35180.57619.051003.881965.77MySQL4.867.149.9616.2137.39101.33238.89499.63971.072241.8325215.29
上表中显示,MariaDB 5.5 不管是在吞吐量还是响应时间方面都是优于 MySQL 的。
但是,为什么 MariaDB 在 Windows 下的只读测试由于 MySQL 5.5 呢?二者基于同一个代码,表现应该也相同啊。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 MariaDB 做了什么优化,也无关 XtraDB 和 InnoDB 的优劣。答案是 MariaDB threadpool. 这个线程池在 Windows平台是默认启用的。
可是,为什么使用线程池就可以有如此好的性能呢?答案是 MariaDB 承担了通过调整线程池的大小并回调到对应的 Windows 本身的线程池,这在操作系统这一级别上相当于黑盒排序,因此能获取良好的性能。关键在于 Windows 内置的线程池,受益于 IOCP(I/O Completion Port,I/O完成端口)是性能最好的一种I/O模型。这是 Windows 专有的特性,运行在其上的服务器应该使用这种技术。要让这项技术运行良好的招数是:
不要让同一时间在同一个 CPU 上运行太多的线程,这样可减少上下文切换,这是提高吞吐量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完成的 LIFO 顺序中激活线程等待,热门的线程保持热门,可降低缓存失效
顺序处理 IO 完成,这是响应时间表现良好的因素
最后便是降低热锁的争用
由此,线程池是只读性能表现佳的主要因素,
下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在写操作上 MariaDB 表现是否一致。因此我们使用写模式来运行 sysbench 工具,也就是update_non_index(每个查询对一个非索引的整数字段进行加值处理)。为了最大化写的吞吐量,我们设置了参数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值为 0,每次日志的写入是每秒一次,而不是每次事务提交一次。
测试结果如下:
篇2:MariaDB 5.5 在 Windows 下的性能测试
这个结果看起来很棒,差别来源于多个因素,包括 XtraDB 的写性能、分组提交、线程池等都对这个结果会有影响。但我想 Windows平台下的 MariaDB 的 asynchronous IO optimization (异步 IO 优化) 是最主要的因素。
在上述测试中,所有 IO 相关的参数和 InnoDB 参数都使用的是默认值,结果看起来太好了以至于让我们怀疑这是真的。我真的想通过调整为innodb_io_capacityand/orinnodb_write_io_threads参数为 MySQL 带来更加的性能,有人知道该如何调整吗?
篇3:MariaDB 5.5 在 Windows 下的性能测试
并发数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MariaDB0.330.630.751.061.943.858.2521.38129.79274.40MySQL0.320.610.731.617.6226.8296.45219.29661.192723.36
下面是对数据库的参数调整:
[mysqld]sql-mode=“NO_ENGINE_SUBSTITUTION”back_log=500user=rootport=3306max_connections=4096max_connect_errors=5000max_prepared_stmt_count=50000table_cache=2048transaction_isolation=REPEATABLE-READloose-skip-external-lockinginnodb_status_file=0innodb_data_file_path=ibdata1:200M:autoextendinnodb_buffer_pool_size=1G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20Minnodb_log_file_size=650Minnodb_log_buffer_size=100Minnodb_support_xa=0innodb_doublewrite=0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query-cache-size=0query-cache-type=0symbolic-links=0skip-grant-tables英文原文,OSCHINA原创翻译
篇4:Windows服务器下的IIS和Apache性能比较
目前最流行的建立网站的服务工具就要属Apache与IIS了,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哪个性能更好呢?到底哪个工具才是最适合我们的呢?最近我也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番研究。
如果是基于Linux平台的话,那不必多说自然是Apache了,因为IIS只能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而Linux+Apache的整体性能、安全性、通用性也都强于Windows +IIS 6.0,不过如果在Windows 2003的服务器上,IIS 6.0和Apache 2.2.6到底哪个性能最好呢?
我于是做了一个测试,在不同型号的Windows 2003服务器上安装IIS和Apache,比较两者的性能,最基本的比较是静态HTML网页读取的比较,在我的测试之中,我发现Windows 2003下的IIS 6和Apache 2.2.6在静态HTML文件的处理性能上基本是相同的。
测试环境:三台不同的服务器,CPU分别是P4 2.8E超线程,酷睿2 E6300,至强 5110,软件分别安装的IIS6和Apache 2.2.6.三台服务器都放了一个40K的HTML文档,我使用WAS(Web Application Stress Tool),开100个线程对这三台服务器进行吞吐量处理测试,测试其每秒钟处理线程的能力(Requests per Second),测试时间为1分钟,
对于P4 2.8E和E6300,无论对于IIS和Apache,两者的点击数都基本上是250,每秒钟处理响应的数目大约为4.17.这说明对于静态HTML文件的处理能力,IIS和Apache在Windows平台下是基本相同的。
而Intel至强5110的测试数据就相差非常大,在IIS下点击数达到了1838,每秒钟处理响应的数目达到了30.63,几乎比前两台服务器高了7倍,这说明在同样的软件环境下,即使是入门级别的CPU,Intel至强服务器也具有远远超过普通奔腾服务器的性能。
因此得出结论,如果一个网站的大部分页面都是静态页面,并且是假设在Windows 2003服务器上的,那么IIS和Apache两者性能基本相同,要想提高网站的整体吞吐量,需要在服务器硬件上进行升级。
篇5:在Windows下安装DOS
现在许多网友在使用WinNT/2K/XP等操作系统了,可是,当他们启动了WinNT/2K/XP后,发现许多DOS程序都无法在它上面运行了,而且也无法使用纯DOS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知道,WinNT/2K/XP中有个叫“命令提示符”的东东,表面看上去类似于Win3.x/9x中的MS-DOS窗口。然而,它们是完全不同的。 Win3.x/9x是运行于MS-DOS下的大型保护模式的GUI界面增强程序,而WinNT/2K/XP则是基于OS/2、NT构件的独立操作系统,因 此,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真正的DOS是MS-DOS、PC-DOS等纯DOS,而WinNT/2K/XP中的“命令提示符”仅仅是个“WinNT系 统控制台”,其中带有一部分“DOS虚拟机”的功能。既然是虚拟的,效果自然没有真正的好。因此,当这个“虚拟的DOS”无法正常运行DOS程序时,只有 使用真正的DOS(例如MS-DOS 7.10)以运行它们。
由于WinNT/2K/XP不带有DOS,所以要想在安装了这些操作系统后又想用硬盘安装纯DOS系统的话,只能使用双启动。很多网友知道 WinNT/2K/XP启动时往往会出现一个菜单,可以从中选择要启动的操作系统。然而,有时此菜单中并没有“DOS”这个选项,甚至启动时根本没有出现 此启动菜单(如果在安装WinNT/2K/XP时选择保留原操作系统的话,WinNT/2K/XP的启动菜单中就会出现原来操作系统的选项)。那么该怎么 办呢?以下介绍一下在安装了WinNT/2K/XP后再安装DOS的方法。
DOS的启动需要DOS系统的引导扇区和启动文件。DOS安装程序在安装时会自动重建DOS的引导扇区和启动文件,这样安装后就可以启动DOS了。然而, 对于旧版本的DOS(如MS-DOS 6.x)而言,它们的安装程序会覆盖掉WinNT/2K/XP的引导信息,导致WinNT/2K/XP无法启动,
用DOS自带的SYS等命令传输也会是这 种情况。所以,为了使DOS和WinNT/2K/XP均能启动,应该用更好的方法,或者用能够自动做成DOS与WinNT/2K/XP双启动的DOS安装 程序来自动完成。
MS-DOS 7.10是目前功能最强大实用,且兼容性最好的DOS。而且由于它全面支持大硬盘、大内存、长文件名(LFN)、FAT32分区、可能直接启动Win3.x/9x等等,所以非常实用。而且它的安装程序就全面支持与WinNT/2K/XP并存。 “MS-DOS 7.10完整安装版” (可以在“DOS系统”中下载)在安装中可以让系统自动完成在WinNT/2K/XP下安装DOS完整版的操作,并自动实现DOS与WinNT/2K/XP的双启动。由于MS-DOS 7.10完整安装版非常强大实用,所以推荐大家使用。更详细信息可以在 纯MS-DOS 7.10完整安装版 一文中看到。
不过,如果硬盘的主分区(通常是C盘)是NTFS格式的,那是不能直接安装DOS的,因为DOS不直接支持NTFS格式。这时可以用一些多启动管理器来实现,例如SPFDISK等。在用多启动盘管理器设置好系统分区后,直接安装MS-DOS 7.10即可实现与WinNT/2K/XP的共存。
另外,除安装DOS或用真实DOS启动软盘启动DOS外,还可以利用虚拟软盘镜像的方法来启动DOS,也就是从WinNT/2K/XP的开机菜单中直接启动虚拟的DOS启动软盘中的DOS,相当于从DOS启动软盘启动。可以通过用VFloppy、GRUB for NTLDR等软件来实现,具体可以在 中国DOS联盟论坛 中看到。不过请注意,用虚拟软盘或真实软盘来启动到DOS都不是安装DOS,如果要真正安装DOS的话则需用DOS安装程序来自动安装。
篇6:Windows环境下Apache服务器压力测试
通过对服务器压力测试可以大概了解一个服务器的负载能力,下面是Windows下的Apache服务器测试方法,
在Apache服务器自带了一个测试程序Ab.exe可以很方便的使用 。。
命令是 ab -c 请求数 -n 线程数 网址(建议输入目标网页)。。
线程数不宜过大 按照你电脑的承受能力 。。。
请求数有限制 防止有人乱Ddos别人 。。
例:ab -n 10 -c 10 192.168.1.3/
结果如下 。。
D:\Apache\bin>ab -n 10 -c 10 192.168.1.3/
(以上是输入的命令)
Benchmarking 192.168.1.3 (be patient).....done
Server Software: Apache/2.0.63
(目标服务器Apache版本号)
Server Hostname: 192.168.1.3
(目标服务器主机头名称)
Server Port: 80
(目标服务器Apache端口)
Document Path: /
(目标网页相对地址)
Document Length: 292 bytes
(目标网页大小)
Concurrency Level: 10
(并发线程数)
Time taken for tests: 0.140625 seconds
(使用时间)
Complete requests: 10
(成功的请求数量)
Failed requests: 0
(失败的请求数量)
Write errors: 0
(发生错误数量)
Total transferred: 5750 bytes
(全部使用的流量)
HTML transferred: 2920 bytes
(Html文件使用的流量)
Requests per second: 71.11 (mean)
(指标一平均每秒请求数)
Time per request: 140.625 (mean)
(指标二平均事务响应时间)
Time per request: 14.063 (mean, 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s)
(每秒请求时间)
Transfer rate: 35.56 received
(传输速率)
Connection Times (ms)
min mean median max
Connect: 0 0 0.0 0 0
Processing: 109 124 16.3 140 140
Waiting: 109 124 16.3 140 140
Total: 109 124 16.3 140 140
(所有请求的响应情况)
Percentage of the requests served within a certain time (ms)
50% 140
66% 140
75% 140
80% 140
90% 140
95% 140
98% 140
99% 140
100% 140 (longest request)
每个请求都有一个响应时间 ,
。
比如 其中 50% 的用户响应时间小于 140 毫秒 。。
最大的响应时间小于 140 毫秒 (100% 处) 。。
篇7:在Windows 下优化Oracle9i性能数据库
一、优化磁盘配置 Oracle是一个磁盘I/O强烈的应用,要确保你恰当地配置磁盘和文件系统: 在磁盘上建立数据文件前首先运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为了安全地整理磁盘碎片,需关闭打开数据文件的实例,并且停止服务,如果你有足够的连续磁盘空间建立数据文件,那么
一、优化磁盘配置
Oracle是一个磁盘I/O强烈的应用,要确保你恰当地配置磁盘和文件系统:
在磁盘上建立数据文件前首先运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为了安全地整理磁盘碎片,需关闭打开数据文件的实例,并且停止服务。如果你有足够的连续磁盘空间建立数据文件,那么你就很容易避免数据文件产生碎片。
不要使用磁盘压缩
Oracle数据文件不支持磁盘压缩。
不要使用磁盘加密
加密象磁盘压缩一样增加了一个处理层降低磁盘读写速度。如果你担心自己的数据可能泄密,就使用dbms_obfuscation包和label security选择性地加密数据的敏感部分。
不要使用超过70%的磁盘空间
剩余的磁盘空间存放系统临时数据和作为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存放中间数据。
使用RAID
选择硬件RAID超过软件RAID;
带有硬件RAID控制器;
日志文件不要放在RAID 5卷上,因为RAID 5读性能高而写性能差。
把日志文件和归档日志放在与控制文件和数据文件分离的磁盘控制系统。
分离页面交换文件到多个磁盘物理卷
跨越至少两个磁盘建立两个页面文件。你可以建立四个页面文件并在性能上受益,确保所有页面文件的大小之和至少是物理内存的两倍。
二、优化CPU使用和配置
取消屏幕保护
屏幕保护吸取大量的CPU资源而且提供的是对数据库服务器毫无意义的用处,特别要禁止3GL屏幕保护,如果你必须使用屏幕保护就用“空屏幕”减少CPU使用。
把系统配置为应用服务器
运行控制面板的“系统”,在高级选项卡中设置“性能选项”到“后台程序”,这提供优先权给应用程序,象类似Oracle的服务,反对用户在图形用户界面启动一个笨拙的程序,
监视系统中消耗中断的硬件
消耗CPU中断和时间的硬件应该避免使用。通常这样的硬件是便宜的因为它把工作载入CPU,而CPU要处理外围的高级性能的硬件,通常需要注意:
1、支持总线控制的网卡
2、支持DMA而不支持PIO的磁盘控制器
使用性能监视器跟踪处理器对象的%Interrupt Time 计数器数值,和这个计数器的基线和标准,然后监视问题。
3、有利避免中断的方式是使用硬件RAID控制器代替Windows2000支持的软件RAID。
保持最小的安全审计记录
在专用服务器上运行Oracle
Oracle是内存消耗大户,不要在执行下列功能的系统上运行Oracle数据库:
1、主域或备份域控制器(Windows 2000下都称域控制器)
2、文件服务器
3、打印服务器
4、远程访问服务器
5、路由器、代理或防火墙
不要使用花哨的壁纸(如果使用,要尽量减小壁纸文件大小)
禁止非必须的服务
最好禁止系统里非必须的服务,如果时而需要某些服务功能,可将启动类型设置为“手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同网络管理员验证实际的服务需求:
1、如果你的系统不需要打印机,通常停止这个服务并设置为手动;
2、停止License Logging Service服务除非你对它有特殊要求;
3、不应该使用DHCP服务,并禁止它;
4、不要自动启动你不需要的程序;
检查菜单“开始/程序/启动”里的内容,删除不需要的程序。
共2页: 1 [2] 下一页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8:在Windows下也可以玩Ghost
Ghost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除了备份和恢复系统以外,它还有很多方便实用的用途,但是面对满屏幕的英文来操作的话,的确让人有点不放心,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赶快使用GhostGo吧,它把在DOS下操作英文Ghost的情况转换到大家熟悉的Windows中文环境下操作。详细设置每一个要执行的任务:备份系统、恢复系统、复制硬盘、复制分区等。任务设置也极其简单,你要做的只是轻点几下鼠标。GhostGo支持FAT16、FAT32和NTFS分区,并且支持多硬盘系统。新增的自动设置功能可以自动识别分区位置、格式和容量,自动创建备份和恢复任务,让你可以针对当前的计算机更快捷、安全地制作和恢复系统备份。 首次使用GhostGo时,需要确定Ghost的安装目录,这样才能正常地使用GhostGo。在GhostGo的主界面上有六个选项(如图1)。自动设置自动设置相对简单一些(如图2),选择要备份的分区和要把备份文件存放在什么位置,单击“下一步”后,它将自动判断分区格式和分区位置。如果要备份的分区已用空间大于要保存备份文件的分区剩余空间,它会给出提示。小提示:该功能只支持单硬盘系统,请不要在多硬盘系统上使用该功能。详细设置在详细设置中又分复制硬盘、复制分区、制作映像文件和恢复映像文件(如图3),整个步骤都是中文界面,你可以按照上面提示来进行操作。并且还可以对映像文件进行压缩,从而节省磁盘空间。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如果制作的映像当中有重要内容,我们也可以对映像进行加密,这样只有知道密码才能进行映像恢复(如图4)。如果制作的映像文件太大,我们还可以对映像文件进行分割(如图5),这样就可分别对映像文件进行保存,
我们还可设置Ghost的一些具体参数,如屏蔽一些错误的情况发生,从而更好地进行映像制作。最后,选择完成数据备份之后是回到DOS界面还是重启电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都选择好之后,把软盘放到软驱当中,然后点击“确定”按钮,这样GhostGo会自动建立启动盘。任务设置完了,把任务创建到软盘,文件夹或者光盘,使用它引导系统,在出现中文任务信息后,按下“Y”键,这样系统就会自动按照我们的设定来自动执行。任务模板如果你觉得详细设置麻烦的话,也可以使用“任务模板”功能(如图6)快速创建预先设置好的任务。并且还可以把制作好的模板发给朋友,对方只需选择模板就可自动进行操作,非常简单。任务模板文件的扩展名是GGT,所有任务模板文件都保存在GhostGo的运行目录下的TEMPLATE文件夹下。选择任务模板后,它会提示是否修改任务模板以满足你的要求。如果不需要修改,选择“否”直接创建。如果需要修改,选择“是”进入这个任务模板的详细设置页面,再向下操作就如同“详细设置”功能一样了。 为Windows /XP/增加纯DOS启动功能 很多时候,我们仍然需要在开机时启动到DOS方式,可是Windows 2000/XP/2003等操作系统并不支持DOS启动方式。我们使用“虚拟软盘”功能就可以给这些操作系统增加纯DOS启动模式。 选择“虚拟软盘”选项,然后点击“下一步”(如图7),调整系统引导菜单等待选择的时间,选择要配置的系统引导信息文件(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则不能创建虚拟软盘,对XP来说,是C:\BOOT.ini),再选择把虚拟软盘文件保存到硬盘的位置。最后单击“下一步”开始创建虚拟软盘。以后在计算机启动时显示的系统引导菜单中,将会有“启动GhostGo虚拟软盘”这一项。选择它即可引导到DOS系统。 小提示:如果选择了“在引导菜单添加“从光盘引导”功能”选项,那么你无须更改BIOS设置,就可以从光盘引导系统。当然同“虚拟软盘”的使用方法一样,也是在引导菜单中选择。如想删除这些启动功能,只需选择“删除虚拟软盘功能”或者“删除从光盘引导功能”即可。
上一页 1 2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篇9:MRTG在windows下面的步骤教程
MRTG(Multi Router Traffic Grapher),通常讲是一个监控网络链路流量负载的开源软件,它可以从所有运行SNMP协议的设备上(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抓取信息,事实 上它不仅可以监控网络设备,任何其它的支持SNMP协议的设备都可以做为MRTG的监控对象,并自动生成包含PNG图形格式的HTML文档,通过HTTP 方式显示给用户。
官方的安装指导:mrtg.cs.pu.edu.tw/doc/mrtg-nt-guide.en.html
准备安装环境
安装之前,除了MRTG安装程序外,还要下载几个辅助软件。这些软件全部是免费的。
1. 下载MRTG
www.mrtg.org/
2. 下载ActivePerl
www.activestate.com/activeperl/downloads
/soft/14302.html
3. 下载Windows服务安装工具:SERANY.exe 和 INSTSRV.exe
www.electrasoft.com/
安装MRTG
下载了以上软件后就可以开始安装了。事实上在Windows上安装MRTG很简单,因为MRTG是以Perl语言开发的,所以要首先安装一个Perl语言的运行环境出来。
1. 安装ActivePerl
解压ActivePerl的包,在安装目录中找到install.bat文件,运行它即可。在DOS窗口中,安装程序会问一些问题,诸如安装路径、是否要 修改环境变量等,可以全部使用缺省设置,一路回车就行了。缺省情况下Perl安装在C:\Perl目录下。完成安装后,打开Windows的环境变量检查 一下是否增加了Perl的运行文件路径。
2. 安装MRTG
解压MRTG的包,我用的是MRTG-2.12.2版本。将解压后的目录移到C:\下就行了。
需要注意的地方
(1)、给Windows安装SNMP协议支持
通常由于SNMP是一个建议关闭的协议(因为有安全漏洞),所以Windows 2003不是缺省安装的。不过MRTG就是要用SNMP协议,有什么办法呢,就装一个吧。在“控制面板->增加/删除程序->Windows 组件安装”中,安装SNMP的组件。(打开“Windows 组件向导”-->在“组件”中,单击“管理和监视工具”(但是不要选中或清除其复选框),然后单击“详细信息”。
选中“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
(2)、修改SNMP的安全设置
如果被监控的机器上也跑Windows的话,这部分就一定要设置(要在被监控方设置,MRTG所在服务器可以不用设置),否则永远也收不到SNMP的消息,
打开Services窗口并找到SNMP服务,打开右键菜单,选择属性。在打开的窗口中找到“安全”选项页。在选项页中有两部分设置,上半部分是指 SNMP服务接受哪种Community指示字,缺省情况下Windows 2003不对任何指示字反馈。我一般都设为“public--READ ONLY”。下半部分可以设置可信任的主机名、IP或是IPX名称。
(3)、修改防火墙
如果你安装了防火墙,要记得打开UDP 161端口,否则也会问题多多。
运行MRTG
好了,总算安装完了。现在可以运行一下MRTG了,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打开DOS窗口,首先进入C:\mrtg\bin,然后输入以下命令:
perl cfgmaker public@localhost --global “WorkDir: C:\Inetpub\wwwroot\mrtg” --output mrtg.cfg
这条命令是给MRTG建立一个监控配置文件,监控的对象是localhost,就是本地机器。你也可以用IP地址来代替localhost,或者指向其它的监控主机。(注 意:上面这行命令中WorkDir: 与C:盘符之间要有空格!!! 另外C:\Inetpub\wwwroot\mrtg这个目录也可以换成其它目录,不过因为mrtg会在这个工作目录下生成统计图表和网页,所以一般指定 为某个站点下的目录,以方便直接从网上查看统计数据)
再键入一个命令:
perl mrtg mrtg.cfg
这个命令会在C:\Inetpub\wwwroot\mrtg目录下建立一些HTML和PNG文件,这些文件就是用户通常看到的流量报表了。
使MRTG成为Windows的服务
SERANY.exe和INSTSRV.exe这两个程序是Windows自带的工具的软件。它们可以把任何一个Windows的应用程序安装成为
Windows的一个服务。
(1)、修改注册表
创建一个文本文件,在文件中写入以下内容,并保存为mrtg.reg文件: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RTG\Parameters]
“Application”=“c:\\perl\\bin\\wperl.exe”
“AppParameters”=“c:\\mrtg\\bin\\mrtg --logging=eventlog c:\\mrtg\\bin\\mrtg.cfg”
“AppDirectory”=“c:\\mrtg\\bin\\”
(2)、安装服务
把SERANY.exe,instsrv.exe复制MRTG的安装目录下,键入以下命令:
instsrv MRTG c:\mrtg\bin\srvany.exe
双击mrtg.reg文件,把相关信息注册到注册表中。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Services”下运行名为MRTG的服务即可。
默认情况下,每5分钟,mrtg收集一次数据(注意:一定要在bin\mrtg.cfg配置文件最后一行加上RunAsDaemon: yes)
篇10:在DOS下操作回收站Windows系统
回收站是 Windows 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给了用户一剂“后悔药”,允许我们恢复误删除的文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必须在DOS下删除或恢复回收站里的文件怎么办呢?没关系,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研究,现在整理成文告诉大家。 一、在DOS下恢复回
回收站是Windows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给了用户一剂“后悔药”,允许我们恢复误删除的文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必须在DOS下删除或恢复回收站里的文件怎么办呢?没关系,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研究,现在整理成文告诉大家。
一、在DOS下恢复回收站中的文件
当我们把一些文件误删除后,发现无法进入Windows时,这时候我们就必须在DOS下从回收站中恢复文件了。重新开机进入DOS模式(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软盘或光盘启动),在DOS提示符下键入CD RECYCLED后进入到C:\RECYCLED文件夹下,这是一个隐藏目录,我们要恢复的文件就放在这里头(如果你要恢复的文件原来在D盘,相应的目录是D:\RECYCLED,以此类推)。用DIR/A命令可以列出一堆DC开头的隐藏文件(DC1.txt, DC2.com……),这些就是要恢复的文件。
但是由于Windows在把文件移至回收站时把文件名给改了,所以还需要找回原来的文件名。原来的文件名可以从RECYCLED目录下的INFO2文件中找。INFO2是一个二进制文件,每一个被删除的文件在INFO2文件中有一段记录(800字节),其中可以找到文件名,其他的信息都不是ASCII字符,我们也不用关心,
而且文件名按顺序排列,第一个文件名就是DC1.*文件原来的文件名,后缀名保持不变。如果被删除的是目录,在RECYCLED下就有一个叫DC????的目录,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找回原来的目录名。但是恢复起来远没有在Windows下恢复得那么方便,大家必须要有耐心。
二、在DOS下删除回收站中文件
有时候,我们对于的确不需要的文件也要进行真正的删除操作,以免占去太多宝贵的硬盘空间。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右击“回收站”再选择“清空回收站”命令来删除。据笔者使用发现,有时“回收站”里文件比较多,删除需要一定的时间,看着硬盘灯长亮,听着那清脆的硬盘声,心里真有些……而且有一些文件还顽固不化,根本删除不掉!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DOS下快速、彻底地删除掉“回收站”中的文件。具体方法如下(以下操作假设Windows安装在C:\WIN98下,如果你的Windows安装在不同的文件夹下,请自行修改):
1.单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填入“COMMAND”,进入DOS窗口;
2.拷贝C:\WIN98\COMMAND\DELTREE.exe C:\目录下;
3.通过CD命令进入C:\RECYCLED文件夹(DOS下叫目录);
4.DELTREE /Y *.* >MUL;
5.键入EXIT退回到Windows中。
以上操作也可以制成一个DOS的批处理文件,但是在使用前一定要三思!因为使用此法将会造成你在回收站中的文件永远找不回来!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MariaDB 5.5 在 Windows 下的性能测试】相关文章:
1.性能测试的计划书
5.[软件工具]Linux下访问windows远程桌面的工具Linux
7.android ORM框架的性能简单测试(androrm vs ormlite)
10.在母亲影响下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