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七星岩日记》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qim”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游七星岩日记》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游七星岩日记》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游七星岩日记》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游七星岩日记》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询寺僧岩所何在,僧推后 扉导余入,历级而上约三丈,洞口为庐掩,黑暗,忽转而西北,豁然中开,上穹下平,中多①列笋②悬柱,爽朗通漏,此 上洞也,是为③七星岩。从其右历级下,又入下洞,是为④栖霞洞。其洞宏朗雄拓,门亦西北向,仰眺崇赫 。洞顶横裂一隙,有⑤石鲤鱼从隙 悬跃下向,首尾鳞 ,使琢石为之,能酷肖乃尔……
——徐霞客《游七星岩日记》
1.徐霞客是我国_______(朝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
2.①、②在地理学上被称之为 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③、④在地理学上被称之为_________,其是由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反应方程式是上述化学反应的`逆反应。
4.⑤在成因和形态上与( )相似。
A.①
B.②
C.③
5.下列风景名胜,成因与③、④相同的是( )
A.桂林山水
B.泰山
C.千岛湖
D.云冈石窟
参考答案:
1.明代
2.石笋钟乳石Ca(HCO3)2→CaCO3+H2O+CO2
3.溶洞侵蚀(流水溶蚀)
4.B
5.A
篇2:李浩言文阅读附答案
李浩言文阅读附答案
李浩,字德远。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
时秦焙①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继调金州教授,改太常寺主簿,寻兼光禄寺丞。
乞外,得台州。州有禁军五百人,训练官贪残失众心,不逞者因谋作乱,忽露刃于庭,浩谓之曰: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杀我。众骇曰:不敢。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除直秘阁。
明年,除司农少卿。时朝廷籴米八万,董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竞。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浩争蛡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大理②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
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③于上前,上谓: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
【注】①秦熺:秦桧之子②大理:官署名,掌管刑狱,又名大理寺、棘寺。③谮:诬陷。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此见忌于众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祭以尉首B.不以物喜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以土砾凸者为丘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招揽读书人,同年考中的都去拜见他,李浩毅然不去。
B.台州训练禁军的官员贪婪残暴,于是禁军中有人图谋作乱,被李浩用语言震慑住。李浩查出为首的四个人,施以黥刑后流放,事情得以平定。
C.朝廷买米八万石,李浩检举负责的官员克扣官钱。户部打算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大理寺跟着附和,李浩力争严查,得到皇上认可。
D.李浩为人傲慢,平时从来不给人好脸色看,对用金钱诱惑他的小人,不予理睬。图谋害他的人用尽各种方法,但是皇上始终保全庇护他。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①寻兼光禄寺丞( ) ②户部不敢诘( )
③上是其言( ) ④以此见忌于众 ( )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
答:
②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①寻:不久。②诘:责问。 ③是:认为正确。 ④见:被。
小题4:①正好赶上大理寺上奏判决另一起案子,皇上转头对大臣们说:棘寺官一定要让像李浩这样正直的'人担任。②图谋害他的人什么方法都用了,只是幸亏皇上明白他的忠心,始终保全庇护他。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B句中的以与例句相同,是因为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抓住选项各句表述的要点,一一比照。D为人傲慢错误;根据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此句可知,李浩的不是这样的人。
小题3: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本题中不少字词是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4: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会奏结狱顾谋害赖察衷全,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篇3:君子言为士则行为世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①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华峤《谱叙》曰:歆为下郢令,汉室方乱,乃与同志士郑太等六七人避世。自武关出,道遇一丈夫独行,愿得与俱。皆哀许之,歆独曰:不可。今在危险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今无故收之,不知其义。若有进退,可中弃乎?众不忍,卒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乃曰:已与俱矣,弃之不义。卒共还,出之而后别。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②拜而死。其衣带中有赞③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世以此定人之优劣。
①胡贼:古代对北方匈奴人的蔑称。②乡:通向。③赞:古代文体名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吾今死矣,子可去(离开) B.友人有疾,不忍委之(丢下)
C.皆哀许之(同意) D.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绝对)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出之而后别 广起,夺而杀尉
B.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 可以一战
C.今无故收之,不知其义 亲旧知其如此
D.已与俱矣,弃之不义 每与臣论此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②今在危险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
22.作者认为世人以什么定人之优劣?结合文中人物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9.D (3分) 20.A D(4分,各2分)
21.①于是(胡贼)撤军回去,整个郡城得以保全。
②现在在危险之中,有祸福患难,大家(讲)道义应像一个人一样。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胡贼攻郡,生死之时,荀巨伯不丢弃朋友;乱世逃难中,华歆不放弃同伴;文天祥从容临刑,
自谓尽义无愧。三人都尽到道义,言与行能成为世人的模范。
(4分,事例分析2分,指出观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篇4:游太和山日记与庐山草堂记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游太和山日记与庐山草堂记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游太和山日记
徐霞客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①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②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日方下舂③,竞止坞中曹家店。【注】①逾:跳过,越过。②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 ③“舂”通“冲”,下坠。
【乙】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如盖(),如龙蛇()……其四旁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故云甲庐山者。
【注】①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②戛(jiá):轻轻碰击。
1.“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不少的同类文章,请你根据回忆,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甲】【乙】两文各找一篇近似的课文。将文题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线为下面的句子准确断句。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粗的“溯”“蹊”“及”“旦”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原文说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具体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庐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请默写出这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下面的句子。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满井游记》与《游太和山日记》近似;《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与《庐山草堂记》近似。
2.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3.溯:逆流而上。蹊:小路。及:到,到达。旦:早晨。
4.竖 张 走
5.介峰寺间(或:面峰腋寺)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7.介于香炉峰(或:山峰)和遗爱寺(或:寺庙)之间,那地方最美(或:最好),又是庐山之最(或:第一)。(境:地方;胜:美好的,优美的;绝:最,极;甲:第一。重点看以上四个关键词,大意正确,即给满分)
篇5:游太和山日记庐山草堂记阅读理解附答案
游太和山日记庐山草堂记阅读理解附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1~6题。
[甲]游太和山日记
徐霞客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①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②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日方下舂③,竞止坞中曹家店。
注:①逾:跳过,越过。②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③舂:通“冲”,下坠。
[乙]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②云,低枝拂潭,如幢(),如盖(),如龙蛇()……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故云甲庐山者。
注:①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②戛(jiá):摩,摩挲。
1.“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同类的'文章,请你根据回忆和对比,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甲][乙]两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课文。将文题写在相应位置。
2.请用“/”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粗的“溯”“蹊” “及”“旦”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义,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
5.[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庐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请默写出这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边的句子。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满井游记》与《游太和山日记》最近似。《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与《庐山草堂记》最近似。
2.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3.溯:逆流而上蹊:小路及:到,达到旦:早晨
4.竖张走
5.介峰寺间(或:面峰腋寺)。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7.介于香炉峰(山峰)遗爱寺(寺庙)之间,那地方最美(最好),又是庐山之最(第一)。
篇6:吴文英《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吴文英《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
昼闲度。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绿暗长亭,归梦趁风絮。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
词人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1] 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在龟溪作客,寒食节时游览一座早已荒芜的园林时所作。
1.词的开头三句“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2.赏析“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4分)
参考答案
1.开头三句描写出了一副幽静荒凉的废园之景:野花自在地散发着幽香,引得词人伸手去采摘;丛竹掩映的小径,由于人迹罕至而长满青苔,显得那样清冷凄寂。表达了词人孤独冷清的.内心感受(4分)。
2.主要采用拟人手法。在词人眼里,那阑干边扶疏的花影,小门畔宛转的莺啼,却仿佛满含情思,其中不仅有对思乡游子的安慰,还有殷勤的挽留;使得词人伫立凝思,久久不忍离去。这样写,不仅将题意交代清楚,同时又点出园虽废而仍能在游子心头留下美好的回忆,因此也就更加耐人寻味了(4分)。
注释
龟溪:水名,在今浙江德清县。《德清县志》:“龟溪古名孔愉泽,即余不溪之上流。昔孔愉见渔者得白龟于溪上,买而放之。”
古苑:即废园。
翠微路:指山间苍翠的小路。
斗草溪根:在小溪边斗草嬉戏。
莲步:指女子脚印。
因甚:为什么。
悭(qiān)春:吝惜春光。悭,此作刻薄解。
凝伫:有所思虑或期待,久立不动。
译文
我采摘花朵,漫步在古园小径,浓密的青竹使我感到有些清冷。少女们曾在溪头斗草踏青,那里的沙土地上还留有清晰的小脚印。我忽然感到自己有些可怜,如今已经是苍苍两鬓,又是一度寒食来临,我却孤零零一个人,在这云山深处辗转飘零。白天无聊我出外漫步闲行。不知为何老天爷也这样吝啬春天的芳景,方才只是轻阴,不久就变成细雨 。阴暗的天色中,只见浓郁的绿荫遮掩着长亭。我思乡的梦魂随着那些柳絮翻飞迷 。栏杆上摇曳着多情的花影,门口又传来宛啭动听的莺声。它们仿佛理解我此时的心情,在安慰挽留我片刻留停。于是我又停留下来,仔细听着。
赏析:
《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是作者客居龟溪村,寒食节游览一废园时所见所感而作。词上阕写主人公来到废园。用一“冷”字表达出心境凄清。“斗草”二句写年轻姑娘之游,以妙龄少女,与“两鬓清霜”的自己相对照,而生“自怜”。“寒食”点明节气。怀才不遇,更引发“云山深处”的叹息。下阕叙述词人游园遇雨独自于花影之下沉思,更加感叹自己有家难归,有如浮萍。全篇情景交融,用语含蓄,写景清丽有致,抒情婉转清畅,耐人寻味。
【《游七星岩日记》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3.言默戒 阅读答案
4.魅力莫言阅读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