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linux系统中SSH传送文件命令linux操作系统

linux系统中SSH传送文件命令linux操作系统

2023-06-09 09:0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范特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linux系统中SSH传送文件命令linux操作系统,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linux系统中SSH传送文件命令linux操作系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linux系统中SSH传送文件命令linux操作系统

篇1:linux系统中SSH传送文件命令linux操作系统

SSH是linux中一个常用的文件上传管理工具了,下面我来介绍利用SSH通信协议来实现传送文件吧,下面一起来看看例子非常的简单实用,

1、从服务器上下载文件

scp username@servername:/path/filename /var/www/local_dir(本地目录)

例如scp root@192.168.0.101:/var/www/test.txt 把192.168.0.101上的/var/www/test.txt 的文件下载到/var/www/local_dir(本地目录)

2、上传本地文件到服务器

scp /path/filename username@servername:/path

例如scp /var/www/test.php root@192.168.0.101:/var/www/ 把本机/var/www/目录下的test.php文件上传到192.168.0.101这台服务器上的/var/www/目录中

3、从服务器下载整个目录

scp -r username@servername:/var/www/remote_dir/(远程目录) /var/www/local_dir(本地目录)

例如:scp -r root@192.168.0.101:/var/www/test /var/www/

4、上传目录到服务器

scp -r local_dir username@servername:remote_dir

例如:scp -r test root@192.168.0.101:/var/www/  把当前目录下的test目录上传到服务器的/var/www/ 目录

注:目标服务器要开启写入权限,

篇2:linux中ssh配置与登录命令linux操作系统

ssh是linux服务器一款像ftp一样的工具我们可以利用ssh来登录管理服务器上的相关内容哦,下面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ssh登录服务器命令与安装配置方法,

首先,如果没有安装,那么就在命令行里apt-get install ssh

安好后,其实就可以登录开启了ssh服务的机器了

开启ssh服务的命令为: sudo /etc/init.d/sshd restart (生成公私密钥对)

查看ssh状态命令: sudo /etc/init.d/sshd status

如果是没有启动sshd守护进程,那么只需要:sudo /usr/sbin/sshd (不需要每次做)

登录时候,输命令:ssh (对方ip) -l (对方机器上有的用户名) -p (端口号)

其中,参数-l -p都不必须。如果当前用户名和想要登录的对方机器上的用户同名,那就不需要-l参数,端口默认都是22通常也不用设。

常用格式:ssh [-l login_name] [-p port] [user@]hostname

更详细的可以用ssh -h查看。

举例

不指定用户:

ssh 192.168.0.11

指定用户:

ssh -l root 192.168.0.11

ssh root@192.168.0.11

如果修改过ssh登录端口的可以

ssh -p 12333 192.168.0.11

ssh -l root -p 12333 216.230.230.114

ssh -p 12333 root@216.230.230.114

另外修改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可以改ssh登录端口和禁止root登录,

改端口可以防止被端口扫描。

编辑配置文件

vim /etc/ssh/sshd_config

找到#Port 22,去掉注释,修改成一个五位的端口:

Port 12333

找到#PermitRootLogin yes,去掉注释,修改为:

PermitRootLogin no

重启sshd服务:

service sshd restart

用户可利用alias,自定指令的别名。编辑vim ~/.bashrc

alias ll = 'ls -l'

source ~/.bashrc 命令生效

篇3:巧用“发送到”命令轻松传送文件

1.首先在B电脑上用鼠标右键单击“我的文档”(My documents)文件夹,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共享”命令,程序将打开一个共享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My documents”文件夹为共享方式,并选择访问类型为“完全”,为了安全起见,接着设置完全访问密码。

2.接着在A电脑上,用鼠标双击网上邻居图标,接着在“网上邻居”窗口中找到B电脑的名称,依次打开各级文件夹来找到“ My documents”文件夹。

3.随后在A电脑中再打开另外一个操作窗口,在该窗口中打开Windows安装文件夹中的“Sendto”(发送到)子文件夹,并将这个窗口和B电脑的“My documents”(我的文档)文件夹图标都显示在桌面上,然后使用鼠标右键单击B电脑的“My documents”(我的文档)文件夹图标,再移动到“发送到”子文件夹中,松开鼠标右键,接着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在当前位置创建快捷方式”选项,就可以为该目录创建一个快捷方式,

最后关闭所有打开的窗口。

进行完上述的设置之后,我们就可以实现从 A电脑到B电脑的快速传送操作了。要传送文件时,只要在A电脑上选择文件并单击鼠标右键时,就可以发现在“发送到”子选单中多了一项刚才创建的快捷方式。如果单击该项,就可以将选中的文件复制到B电脑的“我的文档”文件夹中,这样就实现了文件的快速传送。同样,按照上面的操作步骤,也可以实现文件从B电脑到A电脑的快速传送。

篇4:ubuntu系统中文件和内容查找命令总结linux操作系统

本文章总结了ubuntu系统中文件和内容查找命令,如有 find、locate、which、grep等文件与内容查找命令的介绍,有需要的同学可参考本文章,

一.以文件名查找:

1. find 命令

由于find具有强大的功能,所以它的选项也很多,其中大部分选项都值得我们花时间来了解一下。即使系统中含有网络文件系统( NFS),find命令在该文件系统中同样有效,只你具有相应的权限。

在运行一个非常消耗资源的find命令时,很多人都倾向于把它放在后台执行,因为遍历一个大的文件系统可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这里是指30G字节以上的文件系统)。

find命令的一般形式为;

find pathname -options [-print -exec -ok ...]

find / -name “filename”

目的:在根目录“/”开始搜被称为filename的文件,“filename”文件名可以包含通配符(*,?),注意:filename是文件名字符串,可以带双引号,也可不带find命令功能强大,它有很多选项让你以不同的方式搜索文件,例如,通过日期,文件大小,权限,拥有者等等。

find命令的参数;

pathname: find命令所查找的目录路径。例如用.来表示当前目录,用/来表示系统根目录。

-print: find命令将匹配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

-exec: find命令对匹配的文件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相应命令的形式为'command' { } ;,注意{ }和;之间的空格。

-ok: 和-exec的作用相同,只不过以一种更为安全的模式来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在执行每一个命令之前,都会给出提示,让用户来确定是否执行。

3、find命令选项

-name

按照文件名查找文件。

-perm

按照文件权限来查找文件。

-prune

使用这一选项可以使find命令不在当前指定的目录中查找,如果同时使用-depth选项,那么-prune将被find命令忽略。

-user

按照文件属主来查找文件。

-group

按照文件所属的组来查找文件。

-mtime -n +n

按照文件的更改时间来查找文件, - n表示文件更改时间距现在n天以内,+ n表示文件更改时间距现在n天以前。find命令还有-atime和-ctime 选项,但它们都和-m time选项。

-nogroup

查找无有效所属组的文件,即该文件所属的组在/etc/groups中不存在。

-nouser

查找无有效属主的文件,即该文件的属主在/etc/passwd中不存在。

-newer file1 ! file2

查找更改时间比文件file1新但比文件file2旧的文件。

-type

查找某一类型的文件,诸如:

b - 块设备文件。

d - 目录。

c - 字符设备文件,

p - 管道文件。

l - 符号链接文件。

f - 普通文件。

-size n:[c] 查找文件长度为n块的文件,带有c时表示文件长度以字节计。

-depth:在查找文件时,首先查找当前目录中的文件,然后再在其子目录中查找。

-fstype:查找位于某一类型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这些文件系统类型通常可以在配置文件/etc/fstab中找到,该配置文件中包含了本系统中有关文件系统的信息。

-mount:在查找文件时不跨越文件系统mount点。

-follow:如果find命令遇到符号链接文件,就跟踪至链接所指向的文件。

-cpio:对匹配的文件使用cpio命令,将这些文件备份到磁带设备中。

2. locate 命令

locate filename

locate命令其实是“find -name”的另一种写法,但是要比后者快得多,原因在于它不搜索具体目录,而是搜索一个数据库(/var/lib/locatedb),这个数据库中含有本地所有文件信息。Linux系统自动创建这个数据库,并且每天自动更新一次,所以使用locate命令查不到最新变动过的文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使用locate之前,先使用updatedb命令,手动更新数据库。

locate命令的使用实例:

$ locate /etc/sh

搜索etc目录下所有以sh开头的文件。

$ locate ~/m

搜索用户主目录下,所有以m开头的文件。

$ locate -i ~/m

搜索用户主目录下,所有以m开头的文件,并且忽略大小写。

发现包含字符串“filename”的文件名。这比find命令更容易。但是基于数据库(通常在夜间重建),所以你无法找到刚刚存到文件系统的文件。为了强制立即更新数据库,作为超级用户可以使用:updatedb& (中间没有空格)

3. which命令

which executeable_name

查找可执行文件,根据可执行文件的文件名。

例如 which apache2 , 返回/usr/sbin/apache2

二.以文件内容查找

1. grep -n 字符串名字 /filepath/filename

返回包含该字符串的该行,可以是多行。且包含行数。

2. sudo gedit /filepath/filename

而后,用ctrl+F 去查找相应的字符串。

3. vi或者less命令可以查找相应的内容

例如 vi /filepath/filename而后,输入 “/字符串” ,按下字母“n”到下一个匹配的字符串

4. tail命令

查看文件内容的特殊方法

1. 如果你只想看文件的前5行,可以使用head命令,如:

head -5 /etc/passwd

2. 如果你想查看文件的后10行,可以使用tail命令,如:

tail -20 /etc/passwd

tail -f /var/log/messages

参数-f使tail不停地去读最新的内容,这样有实时监视的效果

tail -f /var/log/messages

按Ctrl+C后,直接从脚本退出到提示符下了

篇5:Linux中文件查看/编辑命令介绍linux操作系统

cat 命令介绍

cat 命令的原含义为连接(concatenate), 用于连接多个文件内容并输出到标准输出流中(标准输出流默认为屏幕)。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常使用它来显示文件内容。如果您熟悉MS-DOS 下的type 命令,相信不难掌握cat 命令。该命令的常用示例如下:

cat file1.txt 显示 file1.txt 文件的内容;

cat file1.txt file2.txt 显示 file1.txt 和file2.txt 文件的内容;

cat -n file1.txt 显示 file1.txt 文件的内容同时显示行号;

vi 命令介绍

vi 是”Visual Interface” 的简称,它在Linux 上的地位就仿佛Edit 程序在DOS上一样。它可以执行输出、删除、查找、替换、块操作等众多文本操作,而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进行定制,这是其他编辑程序所没有的。

vi 不是一个排版程序,它不象Word 或WPS 那样可以对字体、格式、段落等其他属性进行编排,它只是一个文本编辑程序。

vi 没有菜单,只有命令,且命令繁多。限于篇幅,本文只介绍常用的命令。

Vi 有三种基本工作模式:命令行模式,文本输入模式和末行模式。

命令行模式:

任何时候,不管用户处于何种模式,只要按一下“ESC” 键,即可使vi 进入命令行模式;当在shell 环境下输入vi 命令启动vi 编辑器时,也是处于该模式下。

在该模式下 ,用户可以输入各种合法的vi 命令,用于管理自己的文档。此时从键盘上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当作编辑命令来解释,若输入的字符是合法的vi 命令,则vi 在接受用户命令之后完成相应的动作(但需注意的是,所输入的命令并不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若输入的字符不是vi 的合法命令,vi 会响铃报警。

文本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输入插入命令 i、附加命令a 、打开命令 o、修改命令c 、取代命令r 或替换命令s 都可以进入文本输入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vi 当做文件内容保存起来,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在文本输入过程中,若想回到命令模式下,按“ESC” 键即可。

末行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用户按“:” 键即可进入末行模式下,此时Vi 会在显示窗口的最后一行(通常也是屏幕的最后一行)显示一个“:” 作为末行模式的提示符,等待用户输入命令。多数文件管理命令都是在此模式下执行的(如把编辑缓冲区的内容写到文件中等)末行命令执行完后,vi 自动回到命令模式。

若在末行模式下输入命令过程中改变了主意, 可按“ESC” 键或用退格键将输入的命令全部删除之后,再按一下退格键,即可使vi 回到命令模式下。

vi 的进入与退出

在 shell 模式下,键入vi 及需要编辑的文件名,即可进入vi. 例如:

vi example.txt

即可编辑 example.txt 文件.如果该文件存在,则编辑界面中会显示该文件的内容,并将光标定位在文件的第一行;如果文件不存在,则编辑界面中无任何内容。如果需要在进入vi 编辑界面后,将光标置于文件的第n 行,则在vi命令后面加上“+n” 参数即可。例如需要从example.txt 文件的第5 行开始显示,则使用如下命令:

vi +5 example.txt

退出 vi 时,需要在末行模式中输入退出命令“q”。 如果在文本输入模式下,首先按“ESC” 键进入命令模式,然后输入“:” 进入末行模式在末行模式下,可使用如下退出命令:

:q 直接退出。 如果在文本输入模式下修改了文档内容,则不能退出。

:wq 保存后退出。

:x 同“ wq”。

:q! – 不保存内容, 强制退出。

vi 中显示行号

在末行模式下,输入如下命令。

set number

可使 vi 在编辑界面中显示行号。

此外 ,在末行模式下,可使用如下“nu” 命令(number 的简写)来显示光标所在行的行号及该行的内容。

光标移动操作

全屏幕文本编辑器中, 光标的移动操作无疑是最经常使用的操作了。用户只有熟练地使用移动光标的这些命令,才能迅速准确地到达所期望的位置处进行编辑。

vi 中的光标移动既可以在命令模式下,也可以在文本输入模式下,但操作的方法不尽相同。

在文本输入模式下, 可直接使用键盘上的四个方向键移动光标;在命令模式下,有很多移动光标的方法。不但可以使用四个方向键来移动光标,还可以用h 、j、k、l 这四个键代替四个方向键来移动光标,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不同机器上的不同键盘定义所带来的矛盾,而且使用熟练后可以手不离开字母键盘位置就能完成所有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命令均在命令行模式下完成光标移动:

h 光标左移, 如果在按h 命令前输入数字n ,则光标左移n 个字符;

l 光标右移 ,如果在按l 命令前输入数字n, 则光标右移n 个字符;

j 光标上移, 如果在按j 命令前输入数字n, 则光标上移n 个字符;

k 光标下移, 如果在按k 命令前输入数字n ,则光标xia 移n 个字符;

0 (零) 光标移到行首;

$ 光标移到行尾;

H 光标移到屏幕上显示的第一行 (并不一定是文件头);

L 光标移到屏幕上显示的最后一行 (并不一定是文件尾);

M 光标移到屏幕的中间一行;

nG 光标移到第 n 行;

w或W 将光标右移至下一个单词的词首;

e 或E 如果光标起始位置处于单词内(即非单词尾处),则该命令将把光标移到本单词词尾;如果光标起始位置处于单词尾,则该命令将把光标移动到下一个单词的词尾。

b 或B 如果光标处于所在单词内(即非单词首),则该命令将把光标移至本单词词首;如果光标处于所在单词的词首,则该命令将把光标移到上一个单词的词首;

Ctrl+G 状态命令, 显示当前编辑文档的状态。包括正在编辑的文件名、是否修改过、当前行号、文件的行数以及光标之前的行占整个文件的百分比。

此外 ,也可以通过以下末行模式下的命令完成光标在整个文件中的移动操作:

:n 光标移到文件的第n 行;

:$ 光标移到文件的最后一行;

文本插入操作

在命令模式下 ,用户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vi 当作命令加以解释执行,如果用户要将输入的字符当作是文本内容时,则首先应将vi 的工作模式从命令模式切换到文本输入模式。切换的方式是使用下面的命令:

1. 插入(Insert) 命令

vi 提供了两个插入命令:i 和I。

(1) . i 命令插入文本从光标所在位置前开始, 并且插入过程中可以使用键删除错误的输入。此时vi 处于插入状态,屏幕最下行显示“–INSERT–” 插入字样。

(2) . I 命令 该命令是将光标移到当前行的行首, 然后在其前插入文本。

2. 附加(append) 命令

vi 提供了两个附加插入命令:a 和A,

(1) . a 命令该命令用于在光标当前所在位置之后追加新文本, 新输入的文本放在光标之后,在光标后的原文本将相应地向后移动,光标可在一行的任何位置。

(2) . A 命令 该命令与 a 命令不同的是,A 命令将把光标挪到所在行的行尾,从那里开始插入新文本,当输入A 命令后光,标自动移到该行的行尾。

a 和A 命令是把文本插入到行尾的唯一方法。

3. 打开open 命令

不论是 Insert 命令也好,还是append 命令也好,所插入的内容都是从当前行中的某个位置开始的。若我们希望在某行之前或某行之后插入一些新行,则应使用open 命令。

vi 提供了两个打开命令:o 和O。

(1) . o 命令该命令将在光标所在行的下面新开一行, 并将光标置于该行的行首,等待输入文本。要注意当使用删除字符时只能删除从插入模式开始的位置以后的字符,对于以前的字符不起作用。

(2) . O 命令和 o 命令相反,O 命令是在光标所在行的上面插入一行,并将光标置于该行的行首,等待输入文本。

文本修改操作

在命令模式下可以使用 vi 提供的各种有关命令对文本进行修改,包括对文本内容的删除、复制、取代和替换等。

1. 文本删除/移动

在编辑文本时 ,经常需要删除一些不需要的文本,我们可以用键将输错或不需要的文本删除,但此时有一个限制就是当删到行头之后,再想删上面那行的内容是不可能的。

在命令模式下, vi 提供了许多删除命令这些命令。大多是以d 开头的。常用的有:

(1) . 删除单个字符

x 删除光标处的字符。 若在x 之前加上一个数字n ,则删除从光标所在位置开始向右的n 个字符。

X 删除光标前面的那个字符,若在X之前加上一个数字n, 则删除从光标前面那个字符开始向左的n 个字符。

显然这两个命令是删除少量字符的快捷方法。

(2) . 删除多个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整行。 在dd 前可加上一个数字n ,表示删除当前行及其后n-1 行的内容。

D 或d$ 两命令功能一样, 都是删除从光标所在处开始到行尾的内容。

d0 删除从光标前一个字符开始到行首的内容。

dw 删除一个单词 。若光标处在某个词的中间,则从光标所在位置开始删至词尾。同dd 命令一样,可在dw之前加一个数字n 。表示删除n 个指定的单词。

如果用户不小心进行了误删除操作,也不要紧vi ,提供了恢复误操作的命令,并且可以将恢复的内容移动,放在文本的任何地方。恢复命令用“np”, 其中n 为需要恢复的次数。例如使用dd 命令删除了一行内容,然后使用“2p”命令,则被删除的内容会被重新插入两遍。

通过 dd 命令及p 命令的结合使用,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文本行的移动操作。

2. 文本复制命令

yy 复制光标所在的整行。 在yy 前可加上一个数字n ,表示复制当前行及其后n-1 行的内容。

文本行复制后, 通过使用上面介绍的“p” 命令,可以将文本行粘贴到任何地方。

dd、yy 及p 命令在vi 中的作用,类似于Windows 中图形编辑程序的“剪切”、“复制”及“粘贴”命令。

3. 取消上一命令(Undo)

取消上一命令 (Undo), 也称复原命令,是非常有用的命令,它可以取消前一次的误操作或不合适的操作对文件造成的影响,使之回复到这种误操作或不合适操作被执行之前的状态。

取消上一命令有两种形式, 在命令模式下键入字符u 和U 它们的功能都是取消刚才输入的命令,恢复到原来的情况。小写u 和大写U 在具体细节上有所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大写U命令的功能是恢复到误操作命令前的情况,即如果插入命令后使用U 命令,就删除刚刚插入的内容;如果删除命令后使用U 命令,就相当于在光标处又插入刚刚删除的内容。这里把所有修改文本的命令都视为插入命令,也就是说U 命令只能取消前一步操作,如果用U命令撤消了前一步操作,当再按U 键时,并不是撤消再前一步的操作,而是撤消了刚才U命令执行的操作,也就是又恢复到第一次使用U 命令之前的状态,结果是什么都没做。而小写u 命令的功能是把当前行恢复成被编辑前的状态,而不管此行被编辑了多少次。

4. 重复命令(Redo)

重复命令也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命令。 在文本编辑中经常会碰到需要机械地重复一些操作,这时就需要用到重复命令。它可以让用户方便地再执行一次前面刚完成的某个复杂的命令。

重复命令只能在命令模式下工作, 在该模式下按“.” 键既可。执行一个重复命令时,其结果是依赖于光标当前位置的。

文本搜索与替换操作

在进行文本编辑的时候,,您可以需要搜索或定位特定的单词或单词的一部分。vi 编辑器有向前或向后搜索指定模式的功能。

“/” 是vi 编辑器的模式搜索命令。键入“/” 后,屏幕的底部会出现一行,同时一个斜扛会出现在底行的行首上,且光标被放置在斜扛之后。此时,您可以在光标位置键入你需要搜索的模式。输入完成并按下ENTER键后,编辑器将开始从光标所在的位置起向文件尾部搜索你键入的模式。如果输入的模式被找到,光标将停留在找到的模式上。在找到一个匹配的模式后,如果您还需要搜索下一个匹配的模式,使用命令“n” 即可;如果需要找到上一个匹配的模式,则使用“N” 命令即可。

此外,“ ?” 命令也是模式搜索命令。与“/” 的区别在于/ 是从光标当

前所在位置向文件尾部搜索,而“?” 命令则是由光标当前所在位置向文件头部搜索。

文本替换操作需要使用末行模式进行操作 即所有文本替换操作命令均以“:”开头。

文本替换命令的格式为:

:s/text1/text2 用于将光标所在段落搜索到的第一个 “text1” 替换为“text2”;

:s/text1/text2/g 用于将光标所在段落的所有 “text1 ”替换为“text2”;

:m,ns/text1/text2/g 用于将从 m行开始至n 行结束的所有搜索到的“text1”替换为text2。 其中可以使用$表示末行,即“1,$” 表示替换文档中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字符。

文件权限、修改文件权限

查看权限命令

查看目录的相关权限可以采用命令ls -lD,或者直接用ls -la

ls -l www.111cn.net //这里表示查看www.111cn.net目录

修改权限命令

chmod 777 文件名

1.chmod 577 /home/stuser -R

2.umask -p 0200

3.chown XXXX YYYY (XXXX 为用户名 YYYY为文件名)

权限列表

-rw-------  (600) 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和写的权限

-rw-r--r--  (644) 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和写的权限,组群和其他人只有读的权限

-rwx------  (700) 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写,执行的权限

-rwxr-xr-x  (755) 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写,执行的权限,组群和其他人只有读和执行的权限

-rwx--x--x  (711) 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写,执行的权限,组群和其他人只有执行的权限

-rw-rw-rw-  (666) 每个人都有读写的权限

-rwxrwxrwx  (777) 每个人都有读写和执行的权限

篇6:linux中php.ini文件位置查看命令linux操作系统

安装好php环境之后很多初学者都不会知道php.ini文件位置在哪里,特别是linux系统更难找了,在windows下会好点,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linux系统中安装好php之后查看php.ini文件的方法,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当前运行的php配置文件php.ini在什么位置

这个时候,使用如下命令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strace -o php.log -s 65535 php -i然后在输出结果文件php.log中搜索ini

可能的输出结果是:

open(“/usr/bin/php-cli.ini”, O_RDONLY) = -1 ENOEN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open(“/etc/php-cli.ini”, O_RDONLY) = -1 ENOEN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open(“/usr/bin/php.ini”, O_RDONLY) = -1 ENOEN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open(“/etc/php.ini”, O_RDONLY)如上,最终定位到 /etc/php.ini

strace这个命令在跟踪程序执行的时候特别有用,这个命令值得深入研究。

补充:

linux下如何查找文件的命令是:

find / 要查找的文件名称 -print

那么我们利用这个命令就可以快速找到php.ini这个文件,然后对他进行修改了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find / php.ini -print

在linux服务器上用命令行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data/php/bin/php a.php | grep php.ini

显示

Configuration File (php.ini) Path =>/data/php/etc

Loaded Configuration File =>/data/php/bin/php.ini

/data/php/bin/php.ini的权限linux服务器上用的是 nginx+php

-rwxrwxrwx. 1 root root 69737 2月  3 13:49 /data/php/bin/php.ini

要怎么处理才能在浏览器里浏览a.php 显示Loaded Configuration File =>/data/php/bin/php.ini

在windows下查找php.ini目录很简单就是你安装了php目录中的php.ini-****文件了,如果是头一次安装我们需要把一个修改成php.ini哦,

篇7:linux中文件与文件目录管理命令linux操作系统

在linux中文件的所有权标志是用户ID(UID),chown命令更改某个文件或目录的所有权。例如,超级用户把自己的一个文件拷贝给用户xu,为了让用户xu能够存取这个文件,超级用户(root)应该把这个文件的属主设为xu,否则,用户xu无法存取这个文件。

chown命令的语法格式是:

chown [选项]用户或组文件1[文件2...]

用户可以是用户名或用户ID。文件是以空格分开的要改变权限的文件列表,可以用通配符表示文件名。如果改变了文件或目录的所有权,原文件主将不再拥有该文件或目录的权限。系统管理员经常使用chown命令,在将文件拷贝到另一个用户的目录下以后,让用户拥有使用该文件的权限。

在Linux下,每个文件又同时属于一个用户组。当你创建一个文件或目录,系统会赋予它一个用户组关系,用户组的所有成员都可以使用此文件或目录。文件用户组关系的标志是GID。文件的GID只能由文件主或超级用户(root)来修改。chgrp命令可以改变文件的GID,其语法格式为:

chgrp [选项] group文件名

其中group是用户组ID。文件名是以空格分开的要改变属组的文件列表,它支持通配符。

Linux系统中的每个文件和目录都有访问许可权限,用它来确定谁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对文件和目录进行访问和操作。访问权限规定三种不同类型的用户:文件主(owner)、同组用户(group)、可以访问系统的其他用户(others)。

访问权限规定三种访问文件或目录的方式:读(r)、写(w)、可执行或查找(x)。

当用ls -l命令或l命令显示文件或目录的详细信息时,最左边的一列为文件的访问权限。其中各位的含义如下:

*文件访问权限

读权限(r)表示只允许指定用户读其内容,而禁止对其做任何的更改操作。将所访问的文件的内容作为输入的命令都需要有读的权限。例如:cat、more等;写权限(w)表示允许指定用户打开并修改文件。例如命令vi、cp等;执行权限(x)允许指定用户将该文件作为一个程序执行。

*目录访问权限

在ls命令后加上-d选项,可以了解目录文件的使用权限:

ls -d

读权限(r)可以列出存储在该目录下的文件,即读目录内容列表。这一权限允许shell使用文件扩展名字符列出相匹配的文件名;写权限(w)表示允许你从目录中删除或添加新的文件,通常只有目录主才有写权限;执行权限(x)允许你在目录中查找,并能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改到该目录。

cat 命令主要作用可归为四种:

1.用来显示文件内容,主要用于读取信息量比较少的文件

命令形式:cat filename

例如:

cat /data/www/robots.txt 查看 /data/www/robots.txt 文件的详细内容

cat -n *.php 把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的 php 文件都显示出来(按顺序显示)

cat -n /data/www/robots.txt 查看 /data/www/robots.txt 文件的详细内容并加上行号

2.创建文件(只能创建新文件,不能编辑已有文件)

命令形式:cat >filename

例如:

cat >/data/www/robots.txt 创建 /data/www/robots.txt 文件

cat /data/www/index.php >/data/abc/index.php 把 /data/www/index.php 这个文件的内容输入到 /data/www/index.php 这个文件里面去

cat -n /www/index.php >/abc/index.php 把 /www/index.php 这个文件的内容加上行号输入到 /www/index.php 这个文件里面去

3.将几个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

命令形式:cat file1 file2 >file

例如:

cat -b /www/index.php /www/about.php >>/www/abc.php 把 /www/index.php 和 /www/about.php 的档案内容加上行号(忽略空白行)后将内容输入到 /www/abc.php 这个文件里(注意这里 abc.php 是原本不存在的)

cat /data/www/*.php >index.php 将 /data/www/*.php 目录下的所有 php 文件合并为 index.php(注意这里 index.php 是 *.php 里面的一个文件)

4.清空文档内容:

例如:

cat /dev/null >/data/robots.txt 此为清空 /data/robots.txt 文件的内容

另外一些关于 cat 命令的技巧,

cat /proc/cpuinfo 显示CPU info的信息

cat /proc/interrupts 显示中断

cat /proc/meminfo 校验内存使用

cat /proc/swaps 显示哪些swap被使用

cat /proc/version 显示内核的版本

cat /proc/net/dev 显示网络适配器及统计

cat /proc/mounts 显示已加载的文件系统

篇8:Linux下创建SSH账号命令代码linux操作系统

在linux 中创建SSH账号很简单,我们只要简单的useradd -M -s /sbin/nologin -n username就可以了,并且给他的是超低的权限,

如果你自己有一台 Linux 服务器,那么单纯用来做 Server 岂不是有点浪费了,下边的命令可以让你方便的创建一个安全的Tunnelier 专用SSH账号。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useradd -M -s /sbin/nologin -n username

passwd username第一句是增加用户,第二句是修改密码,其中username是你要添加的用户名,

完整代码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create user

useradd -M -s /sbin/nologin -n username

#modify the password

passwd username

#remove the user

userdel -r username

【linux系统中SSH传送文件命令linux操作系统】相关文章:

1.ubuntu系统中文件和内容查找命令总结linux操作系统

2.linux系统怎么批量查找文件与文件内容linux操作系统

3.Win8系统删除文件无权限怎么利用命令删除

4.linux系统下rsync文件同步配置工作笔记linux操作系统

5.linux中sysctl.conf文件常用参数中文说明linux操作系统

6.Windows7系统中TXT文件如何加密?

7.Windows文件大揭密Windows系统

8.Windows系统下安装Python的SSH模块教程

9.Windows创建.htaccess文件方法总结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

10.Win7系统使用ftp的dir或ls命令无法查看文件列表解决

下载word文档
《linux系统中SSH传送文件命令linux操作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