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蔡君,赠蔡君孔绍安,赠蔡君的意思,赠蔡君赏析
“binerhu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赠蔡君,赠蔡君孔绍安,赠蔡君的意思,赠蔡君赏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赠蔡君,赠蔡君孔绍安,赠蔡君的意思,赠蔡君赏析,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赠蔡君,赠蔡君孔绍安,赠蔡君的意思,赠蔡君赏析
赠蔡君,赠蔡君孔绍安,赠蔡君的意思,赠蔡君赏析 -诗词大全
赠蔡君作者:孔绍安 朝代:唐 体裁:五绝 畴昔同幽谷,伊尔迁乔木。赫奕盛青紫,讨论穷简牍。
篇2:赠君
飘零廖落人世间,浮华落尘几十年。
谁道人生无憾事?回首黯殇心茫然。
叹!叹!叹!
十里长亭君为伴,焉得此生再无憾!
篇3:赠蔡子笃
,赠蔡子笃这首诗的作者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的一首作品,主要写作者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透露着作者惜别时的伤感!
七哀诗其一 王粲
从军诗 王粲
原文:
翼翼飞鸾,载飞载东。
我友云徂,言戾旧邦。
舫舟翩翩,以溯大江。
蔚矣荒涂,时行靡通。
慨我怀慕,君子所同。
悠悠世路,乱离多阻。
济岱江衡,邈焉异处。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人生实难,愿其弗与。
瞻望遐路,允企伊伫。
烈烈冬日,肃肃凄风。
潜鳞在渊,归雁载轩。
苟非鸿雕,孰能飞翻。
虽则追慕,予思罔宣。
瞻望东路,惨怆增叹。
率彼江流,爰逝靡期。
君子信誓,不迁于时。
及子同寮,生死固之。
何以赠行,言授斯诗。
中心孔悼,涕泪涟。
嗟尔君子,如何勿思。
翻译:无
背景:
这首诗是王粲避难荆州时所作。公元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王粲从长安避乱到荆州,与同时来此避难的蔡睦(字子笃,后为魏尚书)为友。不久,蔡睦还故里,王粲作此诗赠之。这首诗在惜别的伤感中注入了深厚的情意,寄寓了诚挚的友谊,写得古朴典雅,深得《雅》诗之致。
赏析:
这首诗是王粲避难荆州时所作。公元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王粲从长安避乱到荆州,与同时来此避难的蔡睦(字子笃,后为魏尚书)为友。不久,蔡睦还故里,王粲作此诗赠之。这首诗在惜别的伤感中注入了深厚的情意,寄寓了诚挚的友谊,写得古朴典雅,深得《雅》诗之致。
“翼翼飞鸾,载飞载东。”这是《诗经》中“兴”的手法的再现:以展翅东飞的鸾鸟为起兴,引出下文友人东归故里。鸾是凤凰一类的神鸟,作者用它来比附蔡睦,也足见他对朋友品德的推崇。“我友云徂,言戾旧邦。舫舟翩翩,以溯大江。”意思是:我的朋友将要离去,回归故乡。那两船相并而成的舫舟,将载着他轻快地顺流东去。溯,这里是顺流而下之意,蔡睦是从荆州回归故里会稽。这四句,转入正题。“蔚矣荒涂,时行靡通。”但旅途并不平坦,不仅要颠簸于风浪之间,而且还要经过荒凉险僻、交通断绝之地。这里看上去是写自然环境,其实也暗示了**的社会现实。军阀混战,连年不息,路上自然不得安宁。虽是平平常常的四句,但是关切之情却自然流出。“慨我怀慕,君子所同。”好友的`还乡,也牵动了诗人自己梦魂萦绕的思乡之情。恋乡思亲是人之常情,并不因环境的改变、时间的流逝而淡忘,这正如诗人在《登楼赋》中所说的“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这一段是道别的序曲,文字虽然看似平常,但诗人心情的变幻:企羡、关心、慨叹、自伤,却已经表现得一波三折、曲折委婉。下面,是惜别的高潮。“悠悠世路,乱离多阻。”――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有谁没经历过乱离与险阻?“济岱江衡,邈焉异处。”――北方的济水和南方的大江、北方的岱宗和南方的衡岳,它们永远是相去邈远,难以相会的。这两句,已经形象地说明了人生离别的悲哀。但诗人似乎觉得意犹未足,于是又连用两个比喻,进一步揭示出这次分别的真正悲哀:“风流云散,一别如雨”。这次离别犹如风吹浮云,顷刻离散;又如天上落下的雨水,再难返回。这就是古诗中常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而这两个新颖、精巧的比喻。又使屈原那内涵丰富的名句,获得了形象生动的注解。无怪乎陈祚明说“风流云散’八字,飘渺悲凄”(《采菽堂古诗选》),吴淇说“炼得精峭”(《六朝选诗定论》)。“人生实难,愿其弗与。”这样的离别,自然要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人生实在艰难,美好的愿望总是难以实现。“瞻望遐路,允企伊伫”。诗人想像:当舫舟远去之际,自己只能伫立翘望,直至它企足难见。多少怀恋,无限凄凉,只能尽归于无言。
下面,诗人从惜别转入自己内心悲伤的诉说。“烈烈”四句是说时值寒冬,凄风苦雨,甚至鱼、雁都归渊还巢,潜隐不出。在这严酷的气候之下,“苟非鸿雕,孰能翻飞?”――如果不是那大雕,谁又能展翅凌空?在这里,诗人用鱼、雁和大雕的对比,树立了一个搏击风霜的敢作敢为的强者形象;然而,这个敢作敢为的形象,也就是蔡子笃的形象,又反衬出下文中自己的无能为力。两层对比,一层翻出一层,笔法极为新奇。“虽则追慕,予思罔宣。”诗人纵然向慕好友的勇气,想追步他的后尘;但当时江南尚算安宁。子笃还能回故乡会稽,而诗人的北方故土,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归道难觅。这充填胸臆的刻骨乡思,又无处可以宣泄。于是,“瞻望东路,惨怆增叹”。诗人远望着东去的路途,凄楚悲伤的感情涌上心头,长吁短叹,无法抑制。是怀恋,还是企羡?是担忧,还是感伤?个中滋味,实万难分辨。“率彼江流,爰逝靡期。”意思是说:你沿着江流而去,一去就不知道后会何时。“君子信誓,不迁于时。及子同寮,生死固之。”意思是说:但我们是君子之交,那往日的友谊信誓,决不会因日月的消逝而淡忘。更何况我和你是自幼同窗,友情非同他人,自然要终身相忆,至死不逾。这四句,是激切而热烈的肺腑之词,至情之言。在上文的衬托下,更显得情深意挚,催人泪下。这一段,可以当作双方的誓约来看,既是诗人自己的信念,也是对于好友的期望。
最后是赠别。“何以赠行,言授斯诗。”古人有临别赠言的习俗,诗人在与好友分手之际,赋诗赠行,一表情谊。“中心孔悼,涕泪涟。”诗人的内心非常悲伤,不禁涕泪横流。最后,他又深沉地向好友作了保证:“嗟尔君子,如何勿思?”――对你的一切,我将永远不忘!全诗到此结束,而余音回荡,久久不息。这个结尾平实沉稳,情理兼备,足见作者功力。
何焯说:“仲宣四言,可谓雅人深致,但于《三百篇》太近,似少警策。”(《义门读书记》)此论颇中肯綮。但这首诗虽然有些模拟痕迹,而风格古雅有则,语言也富有表现力,仍不失为四言诗的佳作。
王粲简介: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其祖为汉朝三公。献帝西迁时,王粲徙至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后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躯体羸弱,不甚见重。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令归降于曹操。曹操辟王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魏国始建宗庙,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同拜侍中。其时旧制礼仪废弛,朝内正要兴造制度,故使王粲与卫觊等典其事。王粲强记默识,善算术行文;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有《王侍中集》。与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r、汝南应`、东平刘桢,合称「建安七子」。王粲为“七子之冠冕”,文学成就最高。他以诗赋见长,《初征》、《登楼赋》、《槐赋》、《七哀诗》等是其作品的精华,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的代表作。明代人辑录其作品,编就《王侍中文集》流传后世。著名的文学典籍《昭明文选》中也有王粲的作品。建安二十二年卒,享年四十一岁。
赠蔡子笃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你想要的诗句、古诗词,这里诗句大全都有!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篇4:赠郑征君古诗赏析
一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
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中。
【鉴賞】
此诗应是诗人与李德裕等在匡山游玩栖息于郑征君家时所作。全诗曲折跌宕,婉而多讽。苏东坡《雪浪斋日记》中说:'温庭筠小诗尤工。'他的五言绝句亦多有淡远、雅正之作。本诗工于曲折,通过今昔对比,逼真地写出了一个出仕者的.进退失据、得失并存的矛盾心态,语言朴质而有余味。清人贺裳在其《载酒园诗话》说飞卿(即温庭筠)诗'能瑰丽而不能淡远',实乃以偏盖全之见,如此诗,并无华词丽句,然寄慨良深,耐人品味。
篇5:蔡襄字君谟阅读答案
蔡襄字君谟阅读答案
宋史蔡襄传节选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修、靖、素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夏竦罢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众邪并退,众贤并进,海内有不泰乎!虽然,臣切忧之。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注】、扁,难责效矣。”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进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闽人刻碑纪德。治平三年,丁母忧。明年卒,年五十六。乾道中,赐襄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蔡襄传》)
【注】和:秦和,古代名医。
10.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鬻书者市之,得厚利 鬻:卖。
B.非徒愈病,而又寿民 愈:使(病)好了。
C.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 济:救济。
D.闽人刻碑纪德 纪:记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在本名以外所取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名字,如苏轼字子瞻;古代女子不取字。
B.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谏”为“规劝、劝谏”之意。
C.丁口,即男女人口,古代户政名,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D.丁忧,据儒家传统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又叫丁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襄是非分明。对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和高若讷的恩怨,以及后来余靖、欧阳修和王素的升官,他均作诗表明了自己鲜明的`褒贬态度。
B.蔡襄忠心劝谏。他认为君王选用谏官并非难事,难的是听谏和用谏;君王的过失应在出现之前就要得到补救,这样,天下才能安定太平。
C.蔡襄体恤民情。在福州和泉州为官期间,蔡襄开塘灌田、奏减赋税、立石为桥、植松庇路,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和好事。
D.蔡襄深受赏识。他做过留守推官、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担任过福州和泉州的知府以及福建路转运使等官职,死后被赐谥号为忠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5分)
⑵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扁,难责效矣。(5分)
参考答案:
10.C(济:渡)
11.A(“古代女子不取字”表述有误,古代女子一般及笄时取字,如唐代女诗人薛涛字洪度、鱼玄机字幼微等)
12.B(根据原文信息可知,“海内有不泰乎”的原因并非“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而是“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众邪并退,众贤并进”。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13.⑴这就叫彰扬君主的过失,希望陛下明察,不要造成只有好谏的名声而无实际的效果。(“此之谓”“彰”“其实”各1分,句意2分)
⑵医生虽然有高明的医术,如果不能尽用,那么病将会日渐加重,即使有秦和与扁鹊这样的名医,也难以取得效果了。(“日”、第二个“虽”、“责”各1分,句意2分
篇6:送蔡君知入蜀,送蔡君知入蜀孔德绍,送蔡君知入蜀的意思,送蔡君知入蜀赏析
送蔡君知入蜀,送蔡君知入蜀孔德绍,送蔡君知入蜀的意思,送蔡君知入蜀赏析 -诗词大全
送蔡君知入蜀作者:孔德绍 朝代:隋 金陵已去国,铜梁忽背飞。
失路远相送,他乡何日归。
篇7:送蔡君知入蜀,送蔡君知入蜀孔德绍,送蔡君知入蜀的意思,送蔡君知入蜀赏析
送蔡君知入蜀二首,送蔡君知入蜀二首孔德绍,送蔡君知入蜀二首的意思,送蔡君知入蜀二首赏析 -诗词大全
送蔡君知入蜀二首作者:孔德绍 朝代:唐 体裁:五绝 金陵已去国,铜梁忽背飞。
失路远相送,他乡何日归。
灵关九折险,蜀道二星遥。
乘槎若有便,希泛广陵潮。
篇8:《赠钱征君少阳》李白
李白
白玉一杯酒,
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
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
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
犹可帝王师。
李白诗鉴赏
此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征君,指曾被朝廷征召而不肯受职的隐士。钱少阳当时年已八十余,李白在另一首诗《赠潘侍御论钱少阳》中称他是“眉如松雪齐四皓”,对他很欣赏。这首赠诗,赞颂钱少阳年老而仍怀出仕建功的抱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晚年壮心未酬的气概。
“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诗一开始就写“酒”, 然后再交待时间,起势突兀。两句诗,描写主人公在风光明媚、景色秀丽的暮春季节独自饮酒,设置了一个恬淡闲静的隐居氛围,紧扣住钱的征君身份。“三月”暮春,点出季节,为颔联写感慨作铺垫。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此联上承第二句。
前句语意双关,既说春光将尽,余日无多;又暗示钱已风烛残年,如此,后面的嗟老感慨就不使人感到突兀。第四句的“各成丝”,和杜甫《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的“各已苍”词意相似,是说钱和自己的鬓发都已斑白,一个“各”字,不动声色地将两者联系起来。自此往下,既是写他人之志,又是述己之怀,浑然而不可分了。三、四二句抒发了由暮春和暮年触发的无限感慨,而感慨之余又如何呢?
于是引出下面两句:“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第五句近承颔联,远接首句,诗意由古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变化而来,带有更多的无可奈何、不得已饮酒避世的感慨,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后面写钱的抱负埋下伏笔。第六句和第五句相对,句意也相似,都是写轻松自得的隐居生活,渲染及时寻求闲适之乐。更重要的是后句写水边钓鱼,引出诗末有关吕尚的典故,为诗歌最后的高潮蓄势。
尾联“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是说如果钱少阳也象吕尚一样,在垂钓的水边碰到求贤若渴的'明君,也还能成为帝王之师,辅助国政,建立功勋。此处的“如”字和“犹”字很重要,说明收竿而起,从政立功还并非事实,而是一种愿望,是虚写,不是实指。唯其虚写,才符合钱的征君身份,又表现出颂钱的题旨。而在这背后,则隐藏着诗人暮年的雄心壮志。
全诗娓娓道来,以暮春暮年蓄势,至此题旨全现,收得雄奇跌宕,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五律,不拘格律,李白无穷不愿让自己豪放不羁的情思被板滞的格律所束缚。正如清代赵翼所说:
“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仗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瓯北诗话》)此诗自由抒写性情,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同时又含蓄蕴藉,意味深长,没有平铺直叙的弊病,可以说在平易质朴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兼有古诗和律诗两方面的长处。
篇9:《赠钱征君少阳》原文及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译文
端起白玉做的杯子,在暮春的季节独自饮酒行乐。
春光将尽余日无多,你我已经鬓发斑白风烛残年。
把烛饮酒独自寻欢,遇明君赏识出仕还为时不晚。
像吕尚一样被重用,也可成为帝王之师建立功勋。
赏析
此诗大致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钱少阳其时年已八十余,李白在另一首诗《赠潘侍御论钱少阳》中说他是“眉如松雪齐四皓”,对他很推重。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诗一上来就写“酒”,然后再交待时间,起势突兀。两句诗,画出主人公在风光明媚、景色秀丽的暮春季节独自饮酒的图景,设置了一个恬淡闲静的隐居氛围,紧扣住钱的征君身份。“三月”暮春,点明季节,为颔联写感慨作伏笔。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此联上承第二句。前句词意双关,既说春光将尽,余日无多;又暗示钱已风烛残年,这样,后面的嗟老感慨就一点不使人感到意外。第四句的“各成丝”,和杜甫《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的“各已苍”词意相似,是说钱和自己的鬓发都已斑白,一个“各”字,不动声色地把两者联系起来。自此而下,诗意既是写人之志,又是述己之怀,浑然而不可分了。三、四二句抒发了由暮春和暮年触发的无限感慨,而感慨之余又怎么办呢?于是引出下面两句。“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第五句近承颔联,远接首句,诗意由古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演化而来,带有更多的无可奈何、不得已饮酒避世的`味道,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后面写钱的抱负作铺垫。第六句和第五句相对,句意也相似,都是写典型的隐居生活,渲染及时寻求闲适之乐。更重要的是后句写水边钓鱼,牵引出诗末有关吕尚的典故,为诗歌最后出现高潮蓄势,这说明作者写诗是很重视呼应转折之法的。
尾联“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如果钱少阳也像吕尚一样,在垂钓的水边碰到思贤若渴的明君,也还能成为帝王之师,辅助国政,建立功勋。此处的“如”字和“犹”字很重要,说明收竿而起,从政立功还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设想愿望,是虚写,不是实指。唯其虚写,才合钱的征君身份,又表现出颂钱的诗旨。而在这背后,则隐藏着诗人暮年的雄心壮志。全诗款款写来,以暮春暮年蓄势,至此题旨全出,收得雄奇跌宕,令人回味不尽。
这首五律,不拘格律,颔联不对,首联却对仗。李白是不愿让自己豪放不羁的情思为严密的格律所束缚。正如清代赵翼所说:“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仗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瓯北诗话》)此诗任情而写,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同时又含蓄蕴藉,余意深长,没有浅露平直的弊病,可以说在思致绵邈、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兼有古诗和律诗两方面的长处,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好诗。
篇10:《赠钱征君少阳》翻译赏析
《赠钱征君少阳》翻译赏析
《赠钱征君少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前言】
《赠钱征君少阳》是诗人李白写给友人钱少阳的一首五言律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1卷第14首。首联以工整的对仗,描绘出一幅主人公在风光明媚、景色秀丽的暮春季节独自饮酒的图景。颔联紧承上联,借景抒情,以“各”字串联主线,既写人之志,亦是述已之怀,浑然一体、密不可分。颈联讲述暮年隐居的生活情趣,蕴含更多的无可奈何、借酒浇愁的味道。尾联借用吕尚的典故,流露出建功立业“也未迟”的抱负。
【注释】
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为征士,君为尊称。
三月时:指暮春。
秉烛:以蜡烛照明。
投竿:钓鱼。姜太公未遇时,在渭水上垂钓,遇文王出猎,被聘为师。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据考证,这时钱少阳已八十余岁,所以用吕尚的典故。吕尚,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西周初年官太师(武官名),也称师尚父。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吕尚钓于渭水上游的磻溪,适逢周文王前来打猎,遂同车而归,立为师。
【翻译】
端起白玉做的杯子,在暮春的季节独自饮酒行乐。春光将尽余日无多,你我已经鬓发斑白风烛残年。把烛饮酒独自寻欢,遇明君赏识出仕还为时不晚。像吕尚一样被重用,也可成为帝王之师建立功勋。
【鉴赏】
此诗大致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钱少阳其时年已八十余,李白在另一首诗《赠潘侍御论钱少阳》中说他是“眉如松雪齐四皓”,对他很推重。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诗一上来就写“酒”,然后再交待时间,起势突兀。两句诗,画出主人公在风光明媚、景色秀丽的暮春季节独自饮酒的图景,设置了一个恬淡闲静的隐居氛围,紧扣住钱的征君身份。“三月”暮春,点明季节,为颔联写感慨作伏笔。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此联上承第二句。前句词意双关,既说春光将尽,余日无多;又暗示钱已风烛残年,这样,后面的嗟老感慨就一点不使人感到意外。第四句的“各成丝”,和杜甫《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的“各已苍”词意相似,是说钱和自己的鬓发都已斑白,一个“各”字,不动声色地把两者联系起来。自此而下,诗意既是写人之志,又是述己之怀,浑然而不可分了。三、四二句抒发了由暮春和暮年触发的无限感慨,而感慨之余又怎么办呢?于是引出下面两句。“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第五句近承颔联,远接首句,诗意由古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演化而来,带有更多的无可奈何、不得已饮酒避世的味道,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后面写钱的抱负作铺垫。第六句和第五句相对,句意也相似,都是写典型的隐居生活,渲染及时寻求闲适之乐。更重要的是后句写水边钓鱼,牵引出诗末有关吕尚的典故,为诗歌最后出现高潮蓄势,这说明作者写诗是很重视呼应转折之法的。
尾联“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如果钱少阳也像吕尚一样,在垂钓的.水边碰到思贤若渴的明君,也还能成为帝王之师,辅助国政,建立功勋。此处的“如”字和“犹”字很重要,说明收竿而起,从政立功还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设想愿望,是虚写,不是实指。唯其虚写,才合钱的征君身份,又表现出颂钱的诗旨。而在这背后,则隐藏着诗人暮年的雄心壮志。全诗款款写来,以暮春暮年蓄势,至此题旨全出,收得雄奇跌宕,令人回味不尽。
这首五律,不拘格律,颔联不对,首联却对仗。李白是不愿让自己豪放不羁的情思为严密的格律所束缚。正如清代赵翼所说:“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仗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瓯北诗话》)此诗任情而写,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同时又含蓄蕴藉,余意深长,没有浅露平直的弊病,可以说在思致绵邈、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兼有古诗和律诗两方面的长处,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好诗。
篇11:赠钱征君少阳诗歌赏析
赠钱征君少阳诗歌赏析
白玉一杯酒, 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 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 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 犹可帝王师。
此诗大致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钱少阳其时年已八十余,李白在另一首诗《赠潘侍御论钱少阳》中说他是“眉如松雪齐四皓”,对他很推重。这首赠诗,赞扬钱少阳年老而仍怀出仕建功的抱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晚年壮心不已的气概。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诗一上来就写“酒”,然后再交待时间,起势突兀。两句诗,画出主人公在风光明媚、景色秀丽的暮春季节独自饮酒的图景,设置了一个恬淡闲静的隐居氛围,紧扣住钱的征君身分。“三月”暮春,点明季节,为颔联写感慨作伏笔。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此联上承第二句。前句词意双关,既说春光将尽,余日无多;又暗示钱已风烛残年,这样,后面的嗟老感慨就一点不使人感到意外。第四句的“各成丝”,和杜甫《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的“各已苍”词意相似,是说钱和自己的鬓发都已斑白,一个“各”字,不动声色地把两者联系起来。自此而下,诗意既是写人之志,又是述己之怀,浑然而不可分了。三、四二句抒发了由暮春和暮年触发的无限感慨,而感慨之余又怎么办呢?于是引出下面两句。“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第五句近承颔联,远接首句,诗意由古诗“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演化而来,带有的无可奈何、不得已饮酒避世的味道,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后面写钱的抱负作铺垫。第六句和第五句相对,句意也相似,都是写典型的隐居生活,渲染及时寻求闲适之乐。更重要的是后句写水边钓鱼,牵引出诗末有关吕尚的典故,为诗歌最后出现高潮蓄势,这说明作者写诗是很重视呼应转折之法的。
尾联“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如果钱少阳也象吕尚一样,在垂钓的.水边碰到思贤若渴的明君,也还能成为帝王之师,辅助国政,建立功勋。此处的“如”字和“犹”字很重要,说明收竿而起,从政立功还不是事实,而是一种设想愿望,是虚写,不是实指。唯其虚写,才合钱的征君身分,又表现出颂钱的诗旨。而在这背后,则隐藏着诗人暮年的雄心壮志。全诗款款写来,以暮春暮年蓄势,至此题旨全出,收得雄奇跌宕,令人回味不尽。
这首五律,不拘格律,颔联不对,首联却对仗。李白是不愿让自己豪放不羁的情思为严密的格律所束缚。正如清代赵翼所说:“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仗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瓯北诗话》)此诗任情而写,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同时又含蓄蕴藉,余意深长,没有浅露平直的弊病,可以说在思致绵邈、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兼有古诗和律诗两方面的长处,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好诗。
【赠蔡君,赠蔡君孔绍安,赠蔡君的意思,赠蔡君赏析】相关文章:
9.杜牧赠别的赏析
10.《赠孟浩然》翻译赏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