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端午节在农历几月几日

端午节在农历几月几日

2023-05-26 08:17:2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炸鸡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端午节在农历几月几日,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端午节在农历几月几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在农历几月几日

篇1:端午节在农历几月几日

端午节于公历(阳历)206月9日,农历(阴历)年五月初五,星期四。干支为:丙申猴年甲午月壬戌日。

2016年端午节放假通知

2016年6月9日至6月11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9日(星期四,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月11日(星期日)公休

6月1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6月10日(星期五)

6月12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篇2: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从上面的日历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的端午节是6月20日,星期六.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

那20端午节的放假安排是如何安排的呢?

篇3: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6月9日 农历 五月初五

名字的由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各种名字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纪念屈原的节日!

传说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5个故事传说

1.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接伍子胥

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3.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带吴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4.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 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5.夏至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而众多说法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篇4:端午节农历是几月几日

传统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端午节的风俗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由来已经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人们对苍龙七宿的祭祀,而星象文化的起源也已经不可考究,也是有很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形成不只是纪念中国古代人物那么简单,这是好多年的演变,才逐渐形成了相关的文化习俗,而端午一词最早是出现在近代,但是这个习俗却早已存在,可能以前不是端午的名字,但早已有了端午节。

端午节纪念的那些历史人物基本上都是后人拉上去的,最早的端午起源也和其他的古老节日差不多,都是来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端午节纪念的人物当中,最多的那一位应该是屈原,而在屈原之前早就有了端午节的相关习俗,而且关于人物起源的说法有很多,除了纪念屈原以外,还有纪念伍子胥、介子推等等。

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1、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2、端午节习俗: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3、端午节习俗:写符念咒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因此端午节这天一定要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而且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例如说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等。

4、端午节习俗:端午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不过在郴州苏仙区坳上古村有着特别的吃乌米粽的习俗。坳上乌米粽属当地独创具有食疗效果的美味佳肴,是由山上野外的乌饭树叶、择子柴叶、金刚刺嫩头、枫香树嫩叶等十余种能食用的树叶将其洗净捣碎,过滤挤汁,再浸泡在糯米中,里面放有叉烧、咸蛋黄等馅,清蒸出来,香味四溢,不油腻,还具有健胃消食,祛风除湿,清凉解毒之功效。

5、端午节习俗:插艾条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里的“艾”是指艾蒿,它的茎叶有挥发性精油,独特的香味可以驱蚊避虫。端午节自古以来也是祛病防疫的节气,因为正值夏至,寒暑相交,家家都会在这一天打扫门庭,将艾条插在门上,杀菌消毒。

6、端午节习俗:拴五色线

中国古代一直以红、黄、白、青、黑五色为吉祥色。每年端午节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传说五色线不能随便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疾病冲走。据说,戴五色线的孩子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常保安康。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有流传下去的意义,而且像这种纪念类的节日都是为了学习中国古代先贤们的精神,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学习他们的行为,让后人铭记那些在中华文明当中出现过的亮眼色彩。

纪念屈原

端午节人物起源说法当中最多的就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虽然提倡改革,但是遭到了贵族的反对,也被楚王妃子陷害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边疆。在流放的过程中,他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的诗篇,后来楚国被秦军攻破,屈原非常无奈写下绝笔,投江自尽,以身殉国。

篇5:七夕节在农历几月几日

七夕节农历时间

七夕在农历的七月初七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宁波七夕的习俗

葡萄架下听悄悄话

在宁波农村,七夕这一天,少女会独自一人去葡萄架下或生长茂盛的南瓜、茄子田塍里蹲着,敛声屏气,凝神谛听,依稀能听到织女的洗碗声,或许还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相会时低声密谈。未婚少女在遐想双星的浓情蜜意之余,趁机祈求牛郎织女保佑自己日后嫁个如意郎君,赢得纯真的爱情。

悬挂西瓜灯

旧时宁波人乞巧喜欢用瓜灯助兴,宁波民间有将七月称为“瓜月”的。宋代庆元(宁波)知府吴潜《鹊桥仙》:“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制作瓜灯先将西瓜的瓤肉挖掉,再在西瓜的外皮上雕刻各种精美的浮雕图案,瓜内点上蜡烛,别具一格的观赏灯具就算制成了。

月下乞巧

乞巧游戏分“赛巧”和“桐叶卜巧”两种。赛巧女孩对月穿针线,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姑娘们手执彩色丝线对着月影灯影将线穿过针孔,谓之“赛巧”。所谓“卜巧”,即以桐叶在水中投射的影子叩问自己是巧是笨。如桐叶之影像花、像云、像字或其他美丽形状,谓“乞得巧”。如针影或粗或直,无花或云的形态,则属“乞得拙”。

七夕节歌曲

《真的爱你》

这首歌确实是沾了歌名的光,我一直认为《情人》与主题也极其相符,但那首歌过于悲伤,黄家驹的声音本身就存在一些忧伤,在这个节日里弄得泪眼婆娑的也不合适,所意就选择了这首歌。在老家洛阳的时候,每年家驹的忌日,都会做点演出怀念一下。这是一首写给母亲的歌曲,歌颂了无私的母爱,是人们经久传唱的经典之中的经典。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声:“真的爱你!”很多人由于听不大懂粤语,常把这首歌点给了自己的恋人,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口头语,唱完这首歌,可以郑重的告诉你的爱人:“你知道吗?这首歌代表我的心声,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

《爱的代价》

我比较喜欢这首歌的mv,画面的创意很不错。张艾嘉的声音不是很好,诚挚感情的一种诠释,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老朋友的一句问候让你倍感舒服,又仿如朋友之间的对话,爱当然要付出代价,除了情感还有一生的时间,岂是轻易能够说出口的,既然说到了,就去做吧!告诉你的爱人,她会做出明智抉择的。

《红茶馆》

提起陈慧娴,很多人会想到《飘雪》和《千千阙歌》,而我本人更喜欢这首《红茶馆》。陈慧娴的这首歌非常适合恋爱中的男女聆听,歌词中有一段粤语独白,经典而浪漫,含蓄却又火热:在想什么呢?想着你女朋友吧?你没有女朋友?当然不相信。你挺好呀!这样的场面在你的生活中出现过多次,你已经再熟悉不过了!而正是这种矜持让人忍俊不禁,为那抹温情深深吸引,当你在某个咖啡馆遇见你暗恋的意中人,想象一下《红茶馆》这首歌就能找到答案。

篇6:的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从上面的日历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的端午节是6月20日,星期六.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

那20端午节的放假安排是如何安排的呢?

目前,假日办尚未公布端午节的放假通知,2015年端午节放假三天,从2015年6月月20日-6月22日.

篇7:的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从上面的日历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2015年的端午节是6月20日,星期六.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

那2015年端午节的放假安排是如何安排的呢?

目前,假日办尚未公布2015端午节的放假通知,2015年端午节放假三天,从2015年6月月20日-6月22日.

[2015年的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端午节在农历几月几日】相关文章:

1.妇女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2.重阳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3.立夏节气是农历几月几日

4.传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5.七夕节是每年农历的几月几日

6.建军节是几月几日

7.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8.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9.感恩节是几月几日

10.万圣节是几月几日?

下载word文档
《端午节在农历几月几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