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电脑CPU风扇介绍

电脑CPU风扇介绍

2023-03-20 08:08: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生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电脑CPU风扇介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电脑CPU风扇介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脑CPU风扇介绍

篇1:电脑CPU风扇介绍

电脑使用时间久了,CPU散热风扇上积累了很多灰尘,影响CPU的散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脑CPU风扇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怎样解决cpu风扇声音大的问题

01、可能是季节原因,因为冬季温度过低,开机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风扇声音过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会随着开机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小。

02、另一种就是积灰,拆开主机清灰即可。具体的拆机步骤视机型而异。小编建议不熟悉主机构造的,请专业人员清灰,害怕弄坏主机得不偿失。

03、还有一种就是风扇老化,这种情况就只有换风扇了。建议更换品牌风扇,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04、当然在散热片和CPU接触板之间垫一层薄薄的硅胶,增加缓冲,也可以减小风扇的声音。

怎么清理cpu风扇?

01风扇使用扣具扣在CPU底座的,它有一个插头插在主板上,把它拔下来。

02、然后用手在一边的扣具上用力向下按再向外松开扣具,再把另一边的扣具退出,这样就把散热器取下来了

03、这个散热器的风扇是用螺丝固定在散热片上的,用螺丝刀把螺丝卸下,就可以取下风扇。把风扇和散热器上的灰尘分别清理干净,再安照原样安装起来。

04、取下散热器时如果看到下边的CPU上的导热硅脂不多了或者干了,就把它全部擦去。

05、蓝色小包就是导热硅脂,把它撕开涂抹在CPU上,只需薄薄一层,涂匀即可,多涂无益。

06、然后再照原样把扣具扣上,风扇电源线插上。再开机温度就会降下来了。

拆卸散热器风扇方法

用户学会安装散热器同时也要会拆卸,Intel原装散热器的拆卸方法有两点需要注意。1.按照按钮所指示的方向,将扣具柱顶端凸起圆点向散热器外逆时针旋转。2.待将旋转后的扣具柱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上抬起,将四个扣具顺次取出即可。

◇IntelLGA 1155、1156、775接口原装风扇安装注意点:

首先散热器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将散热器扣具上的旋钮复位;

对角线按压旋钮,将散热器扣好;

卸载处理器时一定要先拔下风扇电源接口,再逆时针旋转旋钮进行风扇拆卸。

产品:速龙II X3 440盒 AMD CPU AMD原装风扇的安装准备

篇2:如何拆电脑cpu风扇

步骤一、用平口螺丝刀或手劲松开CPU风扇四角的涨紧固定栓。

步骤二、接着,我们在用手拿住风扇,用力拔出四个角。如图所示:

步骤三、接着我们在拔掉风扇和主板的电源线,如图所示:

步骤四、然后我们直接用手拿掉风扇即可,如图所示:

以上就是关于电脑cpu风扇怎么拆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料请继续浏览。

1.电脑CPU风扇怎么拆

2.cpu风扇怎么拆图解

3.cpu风扇怎么拆

4.CPU散热器(CPU风扇)的拆卸及安装步骤

5.电脑cpu风扇转速多少正常

6.电脑cpu风扇声音大解决方法

7.电脑cpu风扇不转了怎么办

8.如何解决cpu风扇声音大

9.cpu风扇转速怎么调

10.如何解决笔记本电脑CPU风扇散热故障

篇3:电脑CPU风扇知识

随着处理器的不断升级,处理器的发热量也逐渐增加,不少最新高端处理器甚至使用了水冷散热新技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脑CPU风扇知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CPU风扇散热原理

处理器在工作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工程师在设计处理器时考虑到散热问题会给每个盒装的处理器里放置一个散热风扇极少的AMD黑盒处理器没有风扇。CPU风冷风扇分两种:下压式风扇和侧吹式风扇,两种风冷风扇都是与处理器表面紧贴在一起的,利用金属的热传递性能将处理器中的热量迅速传递出来,达到降低和稳定处理器温度的作用。

拆卸散热器风扇方法

用户学会安装散热器同时也要会拆卸,Intel原装散热器的拆卸方法有两点需要注意。1.按照按钮所指示的方向,将扣具柱顶端凸起圆点向散热器外逆时针旋转。2.待将旋转后的扣具柱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上抬起,将四个扣具顺次取出即可。

◇IntelLGA 1155、1156、775接口原装风扇安装注意点:

首先散热器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将散热器扣具上的旋钮复位;

对角线按压旋钮,将散热器扣好;

卸载处理器时一定要先拔下风扇电源接口,再逆时针旋转旋钮进行风扇拆卸。

产品:速龙II X3 440盒 AMD CPU AMD原装风扇的安装准备

插稳散热风扇的’供电接口

注意:此步骤电源插口应垂直与主板角度垂直插入主板供电接口

◇AMDAM3、AM2+接口原装风扇的安装注意点:

首先散热器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将散热器扣具上的拉杆复位;

按压压杆,将散热器扣好,并垂直插好风扇电源接口;

卸载处理器时一定要先拔下风扇电源接口,再向上拉起拉杆进行风扇拆卸。

产品:酷睿i5 2300盒 Intel CPU 第三方CPU散热器安装的准备工作

如今超频玩家都喜欢改装散热器,第三方散热器具有导热性能好,静音效果佳的特点。笔者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款第三方的CPU散热器安装方法,选用的是NZXT的HAVIK 140 双风扇散热器.

第一步:整理散热器主件及附件

DIY散热器及其配件

散热器及其配件,该散热器采用了双风扇,其散热效果不错,风量十足。对于双风扇的安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散热器绝缘层

这款散热器绝缘层带有处理器接口型号标识,方便用户安装散热器。该散热器支持3款接口处理器,所以用户在安装散热器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接口上螺丝。

螺丝一定要完全宁进背板插孔内,确散热器稳定运行。

产品:酷睿i3 2100盒 Intel CPU 第三方CPU散热器底座的安装

第二步:将散热器主板底座安装好

先将散热底板固定在主板中

底座要与主板的四个插孔对齐,四个螺丝与主板插孔逐个对齐后才可完全插入。

固定好的散热架在主板背部效果

背板安装完毕后,应该是这样的。

第三步:组建板卡正面固定支架

给四个螺丝安装四核相应的螺丝底托,底托需要用户耐心逐个拧紧

将主板翻到正面,正面水平向上给四个螺丝安装四核相应的螺丝底托,底托需要用户耐心逐个拧紧方可。

上辅助扣具

上辅助扣具,稳固扣具的插孔选择需要与底板扣具的一样,需要依据处理器接口的型号而选择。

给辅助扣具的边缘四个固定点安装上固定螺丝

注意,此步骤是给辅助扣具的边缘四个固定点安装上固定螺丝。

产品:酷睿i3 2100盒 Intel CPU 第三方CPU散热器安装

第四步:安装散热器

安装散热器时先要把硅脂涂抹均匀于散热器上,然后轻轻放到CPU扣盖上方。

怎么给cpu风扇注油?

1、拆开主机可取出CPU风扇或者不取出均可。

2、风扇上有logo标签,使用小刀类似的工具揭开。

3、揭开logo标签注入油,轻轻上下拖动风扇轴旋转,使油侵入轴承内部。

注意事项:小心勿扯断线路。

篇4:更换了CPU风扇后电脑黑屏

问:CPU温度过高,我就买了一个新的CPU风扇,但是安装过程要拆开主板,有点麻烦,完成后开机就黑屏,具体现象如下:开始直接开机黑屏,什么都不显示,后来把主板的电池拆下再装上可以见到主板的logo,可以进入BIOS;在自检过程中,到“Checking ROM”后就黑屏;设置光驱启动,放入一个光碟,启动电脑还是黑屏,

尝试过把内存条取出擦干净也不行。

答:如果用户并没有更改过BIOS 芯片周围的跳线,也没有升级过BIOS,那么出现“Checking Rom”提示,一般都和内存有关。特别是内存接触不良,或者存在兼容性问题,都很容易在启动过程中出现这个提示。既然用户是换处理器风扇后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内存接触问题,建议取下内存并反复插拔。

篇5:电脑CPU构架介绍

CPU架构,从大的层面(接受和处理信号的方式)分两类——CISC、RISC ,CISC就是复杂指令集计算机,目前专指 x86 和 x86-64 两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脑CPU构架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概述

CPU架构是CPU商给CPU产品定的一个规范,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CPU。目前市场上的CPU分类主要分有两大阵营,一个是intel、AMD为首的复杂指令集CPU,另一个是以IBM、ARM为首的精简指令集CPU。不同品牌的CPU,其产品的架构也不相同,Intel、AMD的CPU是X86架构,IBM公司的CPU是PowerPC架构,ARM公司的CPU是ARM架构,国内的飞腾CPU也是ARM架构。此外还有MPIS架构、SPARC架构、Alpha架构。

X86架构

X86架构(The X86 architecture)是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语言指令集。X86指令集是美国Intel公司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美国IBM公司1981年推出的世界第一台PC机中的CPU--i8088(i8086简化版)使用的也是X86指令。同时电脑中为提高浮点数据处理能力而增加的X87芯片系列数字协处理器则另外使用X87指令,,包括后来 Intel 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由于以“86”作为结尾,以后就将X86指令集和X87指令集统称为X86指令集。虽然随着CPU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l陆续研制出更新型的i80386、i80486直到今天的Pentium 4(以下简为P4)系列,但为了保证电脑能继续运行以往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以保护和继承丰富的软件资源,所以Intel公司所生产的所有CPU仍然继续使用X86指令集,所以它的CPU仍属于X86

x86架构CPU主要应用领域: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在PC端市场Wintel组合(windows系统 + intel处理器)占据了大部分江山,另外一部分有ADM占领。目前国内有兆芯,从AMD和VIA获取授权,研发自己的X86CPU,有其它国产CPU + 国产操作系统(linux系)可以用于教育和事业单位以及军工行针对的是特殊用户,国产CPU和操作系统想进入民用市场,由于性能、价格以及生态系统等,仍需要继续优化打磨以及一个合适契机。

x86指令集发展

IA:Intel(英特尔)处理器的服务器称之为IA(Intel Architecture)架构服务器

IA-32:英特尔32位体系架构,X86从16位到32位是在原有的架构基础上进行修改(Intel称之为IA-32)

x86-32:现如今Intel把x86-32称为IA-32

x86-64 分为intel和AMD

AMD64:x86架构的64位拓展,向后兼容于16位及32位的x86架构。x64于由AMD设计,AMD首次公开64位集以扩展给x86,称为“AMD64”,AMD64和Intel64基本上一致

Intel64:EM64T(Extended Memory 64 Technology)扩展64bit内存技术,本质上和AMD64一样都是IA-32的增强版本。

IA-64:64位的英特尔架构,英特尔安腾架构(Intel Itanium architecture),使用在Itanium处理器家族上的64位指令集架构,由英特尔公司与惠普公司共同开发。IA是Intel Architecture(英特尔架构)的缩写,64指64位系统。使用这种架构的CPU,包括Itanium和Itanium 2。此架构与x86及x86-64并不相容,操作系统与软件需使用IA-64专用版本。

Intel推出X86架构已满40年了,同486相比,Pentium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而PⅡ的前进步伐则没有这么大了,X86 CPU的发展似乎已到了尽头。英特尔非常清楚,是X86指令集限制了CPU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他们正同惠普共同努力开发下一代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ISA): 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ing,显性并行指令计算)。对英特尔而言, IA-64(英特尔的64位架构)是下一个10到的架构。新的ISA将使英特尔摆脱X86架构的限制,从而设计出超越所有现有RISC CPU和X86 CPU的新型处理器。

ARM架构

ARM架构,也称作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更早称作:Acorn RISC Machine),是一个32位精简指令集(RISC)处理器架构,其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设计。由于节能的特点,ARM处理器非常适用于行动通讯领域,符合其主要设计目标为低耗电的特性。(其它请参考ARM介绍)

目前,ARM家族占了所有32位嵌入式处理器75%的比例,使它成为占全世界最多数的32位架构之一。ARM处理器可以在很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上看到,从可携式装置(PDA、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掌上型电子游戏,和计算机)到电脑外设(硬盘、桌上型路由器)甚至在导弹的弹载计算机等军用设施中都有他的存在。在此还有一些基于ARM设计的派生产品,重要产品还包括Marvell的XScale架构和德州仪器的OMAP系列。

篇6:cpu风扇买来后如何安装?

cpu风扇的简介

说到CPU的风扇,其实就是利用它们快速将CPU的热量传导出来并吹到附近的空气中去,降温效果的好坏直接与CPU散热风扇、散热片的品质有关,因此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CPU风扇就成为我们非常关心的话题。但由于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如果我们不了解有关CPU风扇的基本知识,那么在购买过程中就很容易会上当受骗。因此我们在选购风扇之前,有必要去了解一些有关CPU风扇的性能参数,一旦知道了这些鉴别标准,笔者相信大家肯定会选择到一款实用而合适的风扇。

风扇的主要性能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转速、扇叶形状、扇叶角度和轴承系统。一般情况下,在散热器的说明书上都标明风扇的转速。一般来说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有30%要取决于风扇的转速。但风扇并不是转速越高越好。正确的风扇转速应该根据CPU的发热量决定,不同规格的风机转速选择都应该有所区分,基本的原则就是:在产生同等风量的前提下,风机越大转速就应该越低,噪音同样也会较小,一般在3500转至5200转之间的转速是比较合乎常规的。

功率越大,风扇风力越强劲,散热效果也就越好。而风扇的功率与风扇的转速又是有直接联系的,也就是说风扇的转速越高,风扇也就越强劲有力。目前一般电脑市场上出售的风扇都是直流12V的,功率则从0.XW到2.XW不等,那么功率的大小就需要根据您的CPU发热量来选择了。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不能片面的强调大功率,只需要与CPU本身的功率要相匹配就可以了,如果功率过大,不单冷却效果没有多大增强,反而可能会加重计算机的工作负荷,最终缩短CPU和风扇的寿命。因此,在选择CPU功率大小的同时,应该量“热”而行。

较好的散热器,边缘不会出现毛刺现象,散热鳍片无变形、底部光滑无裂痕、外观整洁、造型大方、有质保、有防伪标志或者其他特征的商标等。另外,大家在选择散热器时还要注意的是散热器的底部不能太厚,因为铝的导热性不太好,太厚了会影响热量的传递;另外散热器表面的导流槽应密一些,这样可以确保散热器能与空气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散热效果。

篇7:cpu风扇买来后如何安装?

细节一:核心外露的CPU风扇安装技巧。

采用了封装的CPU,通常会将核心外露;而很多散热器厂商为了追求散热器的最佳性能,都采取了极为紧密的散热扣具。

在这个情况下,散热风扇扣具就成为了核心外露CPU的杀手。很多电脑初学者在安装这些扣具紧密的风扇的时候,就没有注意安装的技巧,在毫无外来工具的情况下,不少初学者直接采取手动强硬安装。正因为这个强硬安装方法,就令到不少CPU受到损坏。

其实,要正确安装核心外露CPU的散热装置也不是很困难,只要使用了适当工具,安全地安装紧密扣具的CPU风扇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例如家中常见的一字螺丝刀就是一个好帮手,只要大家在安装风扇的时候,一手保持CPU风扇平衡的情况下,另一手就用螺丝刀来辅助安装散热装置,安装核心外露的CPU风扇也不过是轻易而举。

细节二:CPU风扇隐含的致命陷阱。

其实这个陷阱看上去也不是很隐蔽,很多菜鸟中招的原因主要是与不了解产品的特性有关。有不少菜鸟朋友总是误认为,CPU散热风扇下的贴纸是保护CPU核心。有部分朋友甚至认为这些贴纸在安装的时候是不用撕去的。正因为这个毫不起眼的塑料贴纸,就令到不少朋友的CPU烧毁。所以为了不跌入这个致命陷阱,大家在安装有塑料贴纸的CPU风扇时,务必将该贴纸撕去。

篇8:主流CPU风扇大亮相

随着季节的不停转换,夏季也悄悄地来临了,夏天的温度是可想而知,已经有了电脑的你,是否可曾想到为你的爱机,安装一个好风扇?因为CPU在工作时发热量之大让你难以想像,普通的CPU表面温度都可以达到50-80度,而CPU内部则更是高达80甚至于上百度,这样对风扇的品质要求就越来越高。如果你的电脑经常发生死机、蓝屏错误、IE错误、打开程序错误、丢失数据、自动重启等等问题,很大可能是因为CPU过热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让机箱里勤奋工作着CPU过一个凉爽的夏季相信不为过吧。但不少的拥有电脑的朋友,对像硬盘、内存等硬件要求很高,却对于像CPU风扇等硬件的选择似乎并不是很在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CPU是电脑中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对它的呵护是相当必要的。有的用户认为,风扇的转速越高越好。其实这不完全正确,风扇的转速增加,的确是增加进风量,提高了散热效果;但其速度越高,噪音也越大,也将大大缩短风扇寿命,给主板和电源的供电压力也越大。甚至引起系统的不稳定。正确的风扇转速应该根据CPU的发热量决定,应在3500转至5200转之间。而且当CPU的风扇转速过快,自身的散热板也会出现过热的现象,那如何在散热与转速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CPU风扇的重要问题。

争对以上用户出现的问题,我们帮你网(www.bangni.net)特地为用户们着想,特此在这炎热的夏天,准备为大家列举几款散热效果很好的风扇。相信拥有电脑的用户们为给自己的爱机度过清凉一夏,会对此感兴趣的。自己找一款适合本机的CPU风扇,将不在是梦想。那还等什么呢,进入这“大风”的世界吧。

主流风扇介绍(一)

南极风 YOU-C-004B风扇支持1.5GHz雷鸟处理器。此款风扇的散热片部分(包含了叶片在内)与底板都以铜为原料。底板的厚度大约为5mm,经过抛光处理,看起非常的平滑。整个风扇的重量大约为385克,超出了两种CPU 核心承重能力范围。可能有一些朋友们认为,超出die面的承重范围就绝对不可以使用,以免压碎CPU die。但在实际中,我们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风扇与CPU接触时不只是核心部分受力,CPU的四周同样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大可不必担心这一点,只要在安装时稍加小心,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将核心压坏的。这款YOU-C-004B还配备了体积为60mmX60mmX20mm的大型风扇,体积基本与散热片大小相等,重量约为55克,约占总重量的17%。它的散热叶片多达32片,每片大小约为20mmX60mm,可提供约768平方厘米的接触面积。虽然这样增加了大量的散热面积,但同时由于叶片过薄过密,风下压时会受到更大的阻力,空气摆动空间也变小很多,不利于热量迅速的转移。这款风扇在卖出的时候还在包装中还附送了一点硅脂,虽然不是很多,但已经足够用了。

富士康(Foxconn)这家全球最大的CPU散热器制造商凭借出色的性能、优良的品质,一直受到广大DIY朋友们的青睐。从当年的的PK888、PK889到现在的PK085,一直都是发烧友追逐的对象;而如今它们又借此推出了新一代的产品——PK045。此款风扇采用的是很传统的设计,铝挤工艺制造的散热片表面有点偏灰,不是铝的本色,大家一看就知道肯定是作过表面处理的。拿在手中还有沉甸甸的感觉,重量大约有235克,此重量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它在底部焊接的一块镀镍的铜板,而铜这种导热性能仅次于银的金属无疑对尽快散走CPU的热量功不可没。同时它由于又是焊接,比以往的散热胶黏着工艺有更好的热传导性能,镀镍的铜板更容易保护铜使之不易氧化。这款风扇也很有特色,60*60*15mm的6015大风量滚珠风扇,风量达到17CFM,但是转速却只有4000转/分左右。这样,一方面能保证热量被及时的发散,另外一方面也不会带来高转速风扇那种令人烦恼的噪音,这一点很体贴那些喜欢安静的消费者。

Foxconn PK 016散热风扇的散热片尺寸大给为60.0X51.5X42.0,而风扇尺寸为50X50X15,风扇额定电压为12V,额定电流为0.18A,风扇转速为6400RPM,散热片数目共有16片。PK 016对PK 889的噪音问题有所改善。没有把风扇直接固定到散热器上,而是在风扇和散热器之间加入4个减震卡子来减少噪音,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噪音产生。并且扣具也有所改进,PK 016的扣具比PK 889弯曲弧度加大,扣具力量加大,使散热器和CPU更加紧密接触,这样似乎不容易拆卸。但是Foxconn 在设计时候已经考虑到此问题,所以PK 016卡头加大了,拆卸的时候不用使用而外的工具就可以方便自如的拆卸。不像一些散热风扇,按装上去后,拆卸的时候非常困难,而且要是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损坏CPU。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公司不仅在制造CPU风扇方面得到市场的认可,在计算机其它配件方面也是出类拔萃的。比如主板上的插槽、CPU的插口、及机箱外设插口方面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是相当的高。充分显示出该厂商强大的技术及制造能力。

主流风扇介绍(二)

自从涡轮风扇出现以后,在市场引发了一场大的降温风扇大战,现在Tt又推出了一款双风扇的涡轮风扇,

这款风扇采用了六角型的盒子,外边印有其的规格,而且在其下脚还专门标有:FOR SOCKET 462 UPTO 1.5GHz,看来是为AMD的雷鸟特制的,最高支持到雷鸟1.5G。它的做工比较精致,散热片表面很光滑。风扇的散热风扇的叶片呈弯刀状,叶片很深,倾角也较大,是采用了高档的涡流式导流散热片了,这类散热片是通过压铸成形,都向一个方向倾斜,风扇在高速运转时,可以产生更大的驱动力,加速了空气流动,也加大了单位时间内空气的流量,而且风扇标称的最大的空气流量为25.45立方英尺/分,比普通的风扇的15立方英尺/分左右要大的多,当然也提高了降温效果。风扇还采用了两个电机和两套散热风扇,同轴排列,当然这也需要占用主板上两个风扇插座了,由于采用了两个风扇,其消耗的功率也比较大,额定的功率为:3.12瓦(12DC X 0.26A),比普通型的风扇要高很多。

急冻王风扇JAKS52A出自一个厂商----捷艺。此款风扇身材都比较娇小,不是那种大块头,在安装中,也没有遇到任何不便,对于一些CPU插座周围空间较小的主板也可以顺利的安装。JAKS52A采用的都是铝工艺制造,散热片比较薄,这样可以有效的使热量迅速转移,而不会堆积在散热器底部。而底部则采用了加厚设计,这样至少可以转移大部分CPU顶部的温度。当然这需要风扇和散热鳍的配合。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对JAKS52A来讲散热器比较大,且扣具弹性较大的缘故,所以做成双排来加强稳定性,以免风扇过多的晃动。而JAKS52A的扣具更有特色,在扣具上还加入了一个如同关节一样的小东西。风扇则采用的是目前流行的滚珠轴承风扇,较其他风扇相比不同的是,风扇叶片较多,这样就算风扇在转速比较低的时候也会因为叶片增多的原因而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这两款风扇的转速分别是5000 R.P.M、4500 R.P.M,要想在较低转速下取得好成绩就得靠散热器和风扇扇叶上的设计啦。如果能有效的控制风扇转速但又不影响散热效果的情况下,就理所当然的会降低噪音。

自七喜电脑公司推出大水牛“两极风”CPU散热风扇以来,市场反应强烈,各方好评如潮,其具有以下特点:

1、高科技专利工型散热片设计,既加大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又能以最快速度将热量均匀地吸收到散热片上。 2、内嵌四组高密度的n字型鳍片,由于鳍片极薄(厚度小于0.2mm),散热表面积比常规风扇增大两倍以上,有利于迅速吸收并排放热量。

3、两把转速高达5400RPM的滚珠风扇同时工作,形成两股强大气流将热量带走。

4、特别的卡簧设计,适用于Intel和AMD的最新CPU。

由于此款CPU风扇兼容性特别好,可以适合不同的CPU更受到用户的一直青睐。再加上反常规的散热表面设计,更是把散热效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即能够得到市场上消费者的认可,同时又能得到专业人士的好评,相信此款大水牛的“两极风”能在竞争激烈的风扇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选购散热风扇重要环节

大家在选购风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重要的环节:

1、散热风扇叶片的形状

散热扑加工成的形状也关系到散热效果的优劣。普通的散热片是压铸成的,常见的形状只是多了几个页片的“韭”字形,这种散热片的散热效果是最为普通的。较高档的散热片则使用铝模经过车床车削而成的,车削后的形状呈多个柱状突起,这种散热片常用在高档显卡和一些国外原装机的CPU之上。还有一种鳍形散热片,是通过薄薄的铝板折弯而成的,看起来就像手风琴的风箱,这种鳍形散热片的散热效果不错。更为高档的就是涡流式导流散热片了,这类散热片都是通过压铸成形,散热较密实,且都向某个方向倾斜,以助于空气流的通过,这类散热片用在著名的“涡轮扇”和原装CPU的散热风扇上。无论什么形状,只要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表面积越大,散热的效果也就越好,同时,易于空气流流动,且易散发热量的形状最为合适。

2、热容量

很少人注意这个问题5它确实很有影响,热容量仿佛就是硬盘的缓存一样,起到稳定高效传输热量和热量寄存的作用,好的散热片应有一定的热容量,质量大的散热片热容量高,紫铜材质的更为突出。

3、双风扇

采用朔缟龋它要比单风扇来得安全,万一有一个风扇坏了,另外一个也可以工作,同时可以带来更大的风量,但遗憾的是也带来了很大的噪音,除了两个风扇本身的噪音,还会产生很大的气流呼啸声,如果您对噪音很头痛建议不要选用双风扇。

4、散热风扇的排风量

排风量才是衡量一个风扇性能的最好因素H绻一个风扇可以达到5000转/分,但其扇叶如果是扁平的

篇9:全自动CPU风扇调速器

我们在领略到高性能电脑无以伦比的效率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高温”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的确,当今主流CPU的工作温度是越来越高了,为了保证CPU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为CPU充分降温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加大风扇的有效排风功率和提高风扇的转速,这种方法虽然行之有效,但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不管周围环境如何变化,都在那里不知疲倦地为CPU服务,给人一种与当今提倡的环保、节能意识格格不入的感觉;另一方面,风扇长期高强度工作必定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同时高转速还会带来高噪音。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解决好降温与用电、噪音影响之间的矛盾?我将要介绍的“全自动CPU风扇调速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并且它还具备三个比较明显的优点:

1.可以有效地延长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

2.在冬季使用降低风扇转速的方法,可以直接、有效地降低风扇产生的噪声;

3.改装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廉、效果明显且比较实用。

因为每一台电脑CPU的实际工作情况不尽相同,温升情况也各异。因此,我们有必要具体地测试一下风扇在各种温度下的最佳转速,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调速效果。以前我为了给超频做准备,以便掌握CPU在最炎热的夏季和最寒冷的冬季的情况,利用电脑中CPU自带的风扇,在原来主板的标准供电电压下的具体温度数值,曾经在冬季室温为18℃,夏季室温在34℃的情况下,用带有测温功能的数字式万用表,测得我的老赛扬266配原装风扇的实际工作温度,分别为22℃和46℃。而且是在系统不超频,CPU的负荷不算太大的情况下测得的。在室温为22℃的时候,用一台可调节输出电压的稳压电源,代替主板上的风扇供电电源来为风扇供电,将输出电压由标准的12V下调为11V后观察,CPU的温度值仅上升了1℃左右;当输出电压调整为8V时,CPU的温度已经由原来的26℃,直线上升到了34℃左右,此时观察风扇转速,比原来有较明显的降低,噪声更是比原来要小得多;运行一会儿游戏后CPU的温度又上升了4℃。据此测试数据推断,我认为风扇在冬、夏季之间的调速电压应该在9V至14V之间变化比较适合。您也许会问:这个调速装置是利用主板的风扇供电电压来工作的,它只有12V为何要考虑将其提高为14V?又如何来实现?这主要是考虑到由于风扇调整电路的接入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电压降,这一压降对9V的低压供电段还可以通过电路的调整来加以弥补,但对于标准的12V风扇供电电压段来说,由于它最高供给电压只有12V,因此该压降是无法通过电路得到补偿的,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风扇的标准转速将会降低一些,影响散热能力。解决的方法就是将风扇调速器的接地端,连接到主板电源的负5V供电端。这样调速器的供电电压达到了18V,然后由调速器电路将其调整到14V左右,便可保证风扇的转速不会降低,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调整风扇调速器的最高输出电压,来达到让风扇“超频”的目的,这样处理一举两得。

工作原理

主要由二极管测温探头及取样电路、电压跟随器、高增益放大器、晶体管风扇电压调整电路,以及三端集成稳压器等电路所组成,

图中的测温二极管T/D,是一枚普通的玻璃纯化封装的4148二极管,经实测在温度从0℃-100℃之间变化时,其输出电压变化范围为-2.265mV/℃,而且线性度极佳。它在室温20℃时在图中选配零件参数的条件下,输出电压大约是-45.3mV,用电吹风机将其加热到50℃之后,该电压值进一步降低为-113.25mV。将这一变化范围经过后级的电压跟随器、高增益放大器以及功率调整等电路,使风扇的工作电压在9V-14V之间变化,即可以实现散热风扇跟随季节温度的高低而自动变化,从而获得自动调整转速的效果。为了防止过大的电流造成测温二极管出现热效应,设置电阻R1来降低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图中A1是一级电压跟随器电路,利用它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的特性,隔离测温二极管对高增益放大器输入电阻的影响,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A2与其周边元件共同组成放大电路,A2的同相输入端接有由稳压管、可调电阻R3、降压电阻R2所组成的基准电压源。调整可调电阻R3即可确定CPU在最低室温下风扇的最低转速值。而可调电阻R5则决定了最高室温时的最高风扇转速,A2的输出电压直接加到控制风扇转速功率晶体管的基极,来改变它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导通电流,进而达到调整风扇转速的目的。

测温二极管可选择任何型号,普通小功率硅整流管。如果外壳是金属封装的品种,则可以直接安装在CPU的散热器上。但是目前的小型整流管,基本都是采用玻璃封装的形式,因此需要用环氧树脂将其封固,并用导线将两个电极引出,具体的制作方法见图三,其外形如图四所示。运放集成电路选择单电源双运放,型号为LM-385(可根据个人的元件条件决定,我使用的是LM-324四运放集成电路,只使用了其中的两个运放,原则上通用型运放集成电路都可以利用),稳压管DW可以选用稳压值为12V的品种,型号无特殊要求。大功率晶体三极管可选用任何NPN型大功率高、低频管都可以。使用时需加一小片铝板作散热器,以便提高工作时的安全系数。具体尺寸大约为20mm×20mm×3mm左右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条件选择可利用品。可调电阻R3、R5选择WSW小型有机实芯为调电位器。三端集成稳压器可以选择LM-7815,由于供电电流不大,所以加上一小块铝片做散热器即可。由于电路比较简单,因此印刷电路板可根据自身条件来绘制、制作。我的印刷电路板就是利用一块旧的数字计数器电路板改制的。当然也可到电子市场购买那种万能试验印刷板,其售价也非常便宜。其它元件按图中标注的数值选择即可。

按照电路图焊接所有零件无误后,仔细检查有无漏焊、虚焊、端路、短路等现象。当一切确认正常,便可以开始进行调试了。先将一个风扇作为负载,接于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正极之间,再将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整到18V,与该装置的电源输入正、负端相连,在室温20℃左右时调整R3,并用数字电压表监视风扇两端的电压,当表的读数达到9V时即可,接着用电吹风或者功率较大的电烙铁,烘烤测温二极管,并用带测温功能的万用表的测温探头,监视此时的温度值,当温度达到50℃左右时,调整可调电阻R5使接在风扇两端的数字万用表的电压读数为14V即可。显然,这样的电路调整应该在室温较低的冬季,或者是具有空调条件的室内进行,气温较高的夏季没有特殊的降温条件是不能进行这种调整的。

篇10:如何改进cpu散热风扇

按照一般的安装方法,风扇的叶片只占转子半径一半不到,中间是不会产生风的马达,风扇紧压着散热片,中间没有空间混合气流,导致散热片中间不会吹到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散热器装好后风扇转起来噪声很大,原因是风扇的震动传给了散热片,再传给CPU主板,令人担心会不会震坏那脆弱的CPU,

我们需要改装风扇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找块橡胶垫(像鼠标垫那样厚)剪成两块三角形状,用热熔胶固定在散热片的两边,风扇再用热熔胶固定在三角形橡胶片的上面,倾斜地偏离中心一些,使风斜着向散热片吹。这样改动有几个好处:一是风扇的震动被橡胶垫吸收,运转时用手触摸散热片基本没震动;二是风扇和散热片之间有空气混合空间;三是风向从一边吹向另一边,散热片全部可以吹得到。

篇11:聪明的CPU风扇

笔者使用的主板是华硕P4P800Deluxe,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异,笔者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做一些文字编辑和邮件收发,很少运行那些大型软件,但由于办公室里太安静了,因此风扇发出的声音听来异常刺耳,真是没办法。

当然,关闭风扇肯定不是一个好主意,但是否能够让风扇“智能化”,也就是说运行大型程序的时候全力工作,而处理一般工作的时候就可以让风扇自动降低转速呢?其实,最新出厂的华硕主板基本上都内置了“Q-an

Technology”(智慧型温控风扇技术),该技术可以让CPU风扇变得聪明起来。这主要取决于华硕主板上特有的监控芯片ASB100-A,它可以根据当前CPU的温度情况,自动调节风扇的电压以控制风扇转速。当温度低时,自动降低风扇电压以降低转速;温度高时,自动提升风扇电压以提高转速,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降低风扇噪音,而且还可以节省电量使用,延长风扇使用寿命,实在是一举两得。

那么如何激活Q-FanTechnology呢?进入BIOSSetup,“Q-FanControl”的默认设置是“Disabled”,也就是说这项功能被屏蔽了,请将之设置为“Enabled”。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看到这里增加了两个新的设置项,这两个设置项在默认设置下是隐含的:

FanSpeedRatio:帮助用户选择风扇降速比例,缺省设置为[10/15],这也是最低的速率,

如果你使用的是Tt等名牌风扇,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可供设置的值有[10/15]、[11/15]、[12/15]、[13/15]、[14/15]、[FullSpeed]等,当风扇转速适当降低后,噪音自然也会小很多。

SpeedUp/DownResponseTime:这个项目可以设置自动调整侦测CPU温度的间隔时间,缺省设置是[4

Sec/8Sec],可供设置的值有[1Sec/2Sec]、[2Sec/4Sec]、[3Sec/6Sec]、[4Sec/8

Sec]等,如果你对风扇的散热能力有些担心,可以将检测频率设置的稍高一些。

激活Q-Fan功能后,散热风扇的转速就可以随着CPU的工作量进行自动调整,并保持足以散热的速度。如果你使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的话,应该能够看出激活前后的差距。以后使用Word打字时就不会听到呼呼的风扇声了,既省电又可以延长风扇的寿命,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主板是否支持“Q-FanTechnology”,可以从www.asus.com.cn

Monitor监视软件对电压监测不正确,可以将BIOS升级到最新版本解决该问题。

篇12:如何解决cpu风扇声音大

如何解决cpu风扇声音大

1.cpu风扇质量低

如果你是gamer,玩游戏或运行大一点的程序时CPU占用率就高。假如硬盘的速度较低,内存较小,那么在处理大量的游戏数据时,就必然会大幅度增长CPU的工作压力,因此各部件的风扇就加紧工作,假如风扇质量稍差就产生噪音,这就是为何在玩游戏或运行大一点的程序的时候CPU的占用率就会达到100%的原因,建议更换高质量的风扇。

提醒:很多电脑主板打开了智能温控,在cpu进行大量的计算引起高温风扇就会提高转速,因此在你cpu达到100时风扇会发出很大的声音。

2.cpu风扇固定不牢

检查风扇与CPU是不是固定得牢固(用手按紧风扇看是不是依然如此大声),假如松动的话一般就是弹簧没有足够弹性导致风扇转动时产生共振,只要用工具将风扇与cpu固定就可以了。

3.cpu风扇使用时间较长

滑动轴承的风扇使用的时间较长了,里面的润滑油干了造成的。我们可以给风扇加些润滑油。先把风扇拆下来,把背面的封纸揭开,里面有一个小圆形塑料盖,用尖锐的东西把它挑开,注意不要弄破了.以后还要粘回去~

把CPU风扇拆下.翻过来

然后往里面滴几滴润滑油(比如缝纫机油),再盖上盖就可以了,

如果是停转很长时间的风扇,那么刚加好油后还要放一段时间,等“滋润”得差不多了再用。

把风扇装回散热片时注意一定要把螺丝上紧..不然...可能会造成震动.

等到胶水干了后,装上试试吧,是不是很安静?必须的!

篇13:CPU风扇损坏导致电脑不断重启怎么办?

CPU风扇损坏导致电脑不断重启怎么办?

一次误将CPU散热片的扣具弄掉了。后来又照原样把扣具安装回散热片。重新安装好风扇加电评测,结果刚开机,电脑就自动重启。检查其他部件都没问题,按照常规经验应该是散热部分的问题。有可能是主板侦测到CPU过热,自动保护。但反复检查导热硅脂和散热片都没有问题,重新安装回去还是反复重启。

分析:

重新更换一块新的散热风扇后,故障排除。经反复对比终于发现,原来是扣具方向装反了,结果造成散热片与CPU核心部分接触有空隙,CPU过热,主板侦测CPU过热,重启保护。原来CPU散热风扇安装不当,也会造成Windows自动重启或无法开机。

排除过程:

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安装CPU风扇。

经验总结:

CPU随着工艺和集成度的不断提高,核心发热已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因此目前的CPU对散热风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散热风扇安装不当而引发的问题相当普遍和频繁。如果你使用的是Pentium 4或Athlon之类的CPU请选择质量过硬的CPU风扇,并且一定注意其正确的安装方法。否则轻则是机器重启,重则CPU烧毁。

篇14:电脑CPU如何保养

电脑CPU如何保养

1.散热至上。

CPU的工作伴随着热量的产生,散热工夫不可少,CPU的正常工作温度为35~65℃,具体根据不同的CPU和不同的主频而定。散热风扇质量要够好,并且带有测速功能,这样与主板监控功能配合监测风扇工作情况。散热片的底层要厚的为佳,这样有利于储热,从而易于风扇主动散热。保障机箱内外的空气流通顺畅。散热好了,一部分不明原因的死机亦会减少。

2.减压和避震。

CPU死于散热风扇扣具压力的惨剧时有所闻,主要表现在CPU的Die(即内核)被压毁。注意在安装散热风扇时用力要均匀,扣具的压力亦要适中,具体的可根据实际需要仔细调整扣具。另外现在风扇的转速可达6000转/分,这时出现了一个共振的问题,长期如此,CPU的Die有被磨坏的可能、CPU与CPU插座接触不良,解决的办法就是选择正规厂家出产的散热风扇,转速适当,扣具安装须正确。

3.超频要合理。

现在主流的CPU频率达1GHz了,这时超频的意义已不大。更多考虑的应是延长CPU寿命。如确实有需要超频,可考虑降电压超频。

4.勤除灰尘、用好硅脂及其它。

灰尘要勤清除,不能让其积聚在CPU的表面上,以免造成短路烧毁CPU。硅脂在使用时要涂于CPU表面内核上,薄薄一层就可以,过量会有可能渗到CPU表面和插槽,造成毁坏。硅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干燥,这时可以除净后再重新涂上硅脂。改良的硅脂更要小心使用,因改良的硅脂通常是以加入碳粉(如铅笔笔芯粉末)和金属粉末,这时的硅脂有了导电的能力,在电脑运行时渗到CPU表面的电容上和插槽后果不堪设想。平时在摆弄CPU时要注意身体上的静电,特别在秋冬季节,消除方法可以是事前洗洗手或双手接触一会儿金属水管之类的导体,以保安全。

保养CPU的方法

第一:保证良好的散热功能

一般情况下,CPU的正常工作温度为35~65度,具体根据不同的CPU和主频而不同。 CPU的工作时,会伴随着热量的产生,且工作时间越长久,热力越大。所以电脑要有良好的散热功能。要是电脑散热良好,就必须保证散热风扇质量够好,最好是带有测速功能,这样就可以监测风扇工作情况。另外,散热片的底层要厚,这样有利于储热,从而易于风扇主动散热。最后,还要保障机箱内外的空气流通顺畅。(当然,如果上水冷的小土豪你当小编没说!)

第二:做好减压和避震工作

在平时使用中,CPU损毁于散热风扇扣具压力的惨剧时有所闻,主要表现在CPU的Die(即内核)被压毁。注意在安装散热风扇时用力要均匀,扣具的压力亦要适中,具体的可根据实际需要仔细调整扣具。另外现在风扇的转速可达6000转/分,这时出现了一个共振的问题,长期如此,CPU的Die有被磨坏的可能、CPU与CPU插座接触不良,解决的办法就是选择正规厂家出产的散热风扇,转速适当,扣具安装须正确!(有的小伙伴会在电脑主机上摆放外接音响,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音响震动对电脑主板造成损伤)

第三:严控超频

某些用户一味追求高速,采用CPU超频技术,但是现在主流的CPU频率达2GHz了,此时再超频也没多大意义,所以应该考虑CPU寿命。如确实有需要超频,可考虑降电压超频。

第四:保持清洁、严防静电

灰尘长期积聚在CPU的表面上,会造成短路烧毁CPU。所以要在CPU表面内核上涂上一层硅胶,只要薄薄的一层即可,过量会有可能渗到CPU表面和插槽,造成毁坏。硅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干燥,这时可以除净后再重新涂上硅脂。另外平时在摆弄CPU时要注意身体上的静电,特别在秋冬季节,消除方法可以是事前洗洗手或双手接触一会儿金属水管之类的导体,以保安全。(最好的是定期清理,两个月一次即可)

1.电脑CPU该怎么保养

2.电脑如何保养

3.如何拆电脑cpu风扇

4.如何保养电脑的硬盘

5.如何保养电脑硬件

6.台式电脑如何保养

7.苹果电脑如何保养电池

8.电脑变卡该如何保养

9.电脑机箱如何保养

10.电脑怎样保养

篇15:电脑cpu基础知识

1.CPU的位和字长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0”或是“1”在CPU中都是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2.CPU扩展指令集

CPU依靠指令来计算和控制系统,每款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指令的强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标,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从现阶段的主流体系结构讲,指令集可分为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两部分,而从具体运用看,如Intel的MMX(Multi Media Extended)、SSE、SSE2(Streaming-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Extensions2)、SEE3和AMD的3DNow!等都是CPU的扩展指令集,分别增强了CPU的多媒体、图形图象和Internet等的处理能力。我们通常会把CPU的扩展指令集称为“CPU的指令集”。SSE3指令集也是目前规模最小的指令集,此前MMX包含有57条命令,SSE包含有50条命令,SSE2包含有144条命令,SSE3包含有13条命令。目前SSE3也是最先进的指令集,英特尔Prescott处理器已经支持SSE3指令集,AMD会在未来双核心处理器当中加入对SSE3指令集的支持,全美达的处理器也将支持这一指令集。

3.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GHz 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GHz Itanium 2大约跟4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4.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5.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tel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而AMD之前都没有锁。

6.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

7.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的微米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制造工艺的趋势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发展。密度愈高的IC电路设计,意味着在同样大小面积的`IC中,可以拥有密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电路设计。现在主要的180nm、130nm、90nm。最近官方已经表示有65nm的制造工艺了。

8.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

从586CPU开始,CPU的工作电压分为内核电压和I/O电压两种,通常CPU的核心电压小于等于I/O电压。其中内核电压的大小是根据CPU的生产工艺而定,一般制作工艺越小,内核工作电压越低;I/O电压一般都在1.6~5V。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

9.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

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其实现在“HyperTransp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MCH),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 Intel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nsp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 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nsport 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 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篇16:电脑如何安装CPU

我相信不少人会从去电脑城装机变成网购DIY硬件然后自己在宿舍装机,然而很多小白可能还不大懂怎么装机,可能一个不小心就报废重要硬件,因此近期我们会给小白们科普一些基本的装机知识,让小白们装机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要给大家讲解的是CPU与主板的兼容问题:主板的处理器卡槽型号是与处理器的针脚相配的,也就是说任何处理器都有相应的主板型号搭配,必须严格遵循兼容性。比如,Intel公司生产的LGA 775接口处理器 E6300/E5500 等需搭配 G31/G41/P43 主板,LGA 1155接口的处理器酷睿 i3 2100/i5 2300/i7 2600 等需搭配 H61/P67/Z68主板。以上两种接口的主板是不能兼容不同接口的处理器,这个是用户需要注意的,也就是说主板与cpu接口一定要配对,这也是装机兼容问题中最应该注意的地方,下面以目前主流处理器CPU安装为例。

首先我们先从AMD最新的APU―A8 3850处理器开始,A8 3850采用AMD最新的FM1接口设计,该接口主板目前主流的有A75/A55两个系列的主板可以选择,笔者选择AMD A8 3850和华擎A75 Pro4主板给大家做安装演示。

APU―A8 3850处理器(FM1接口)安装 --对应为A75系列主板接口,cpu安装方法如下:

①平放主板再巧拉主板CPU插槽杆

平放主板,处理器是有针脚的,放平主板有利于处理器的垂直安装。寻找主板的处理器插槽,一般新的主板处理器插槽会有一层保护贴纸。安装新主板时记得轻轻去掉保护物质,然后才可以进行安装处理器,如下图。

平放主板再巧拉主板CPU插槽杆

注意:食指拉起主板处理器插槽的杠杆,如图所示。拉到大约90°的位置停止,一般主板都会在杠杆垂直处设置挡片,防止杠杆角度过大。

②对齐“金三角”(也就是主板CPU插槽与CPU各自的缺角要对好)

一般CPU都有金三角,主要是方便对照位置安装,主流AMD处理器上会有一个醒目的金三角,用户安装AMD处理器时可以利用这个小小的金三角与主板处理器卡槽边缘的三角对齐。这样,就可以确保处理器针脚与插槽触电一一对应,AMD的三角标记还是需要用户们仔细操作的,如下图。

主板CPU插槽与CPU各自的缺角要对好

注意:当朋友对齐了三角区域,出现了处理器无法顺利安装在主板的插槽内,此时应取下处理器,仔细检查处理器的针脚与主板的触点。AMD的处理器针脚是非常容易发生弯曲的,如果发生异常弯曲的针脚出现,可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小心翼翼的将针脚归位(动作力度必须尽量轻,针脚易断哦!出现类似情况建议找个熟手安装,或要求商家给安装下,切不可强硬安装,万一CPU针脚断了,CPU就回天了)。

③处理器安装完成后,把拉杆复位关上

处理器收尾工作跟汽车停车相似,当我们将汽车停车后,一定要把档位复位到空挡(P)。处理器安装完毕后也要将主板拉杆复位到“P”档,简单说就是让拉杆回归到初始的0°位置,也就是重新压下去,固定好CPU,使之卡紧,如下图

处理器安装到CPU插槽,关上拉杆,卡紧CPU

当处理器被完美安装仅主板插槽后,记得将第一步的拉杆拉下,并将拉杆恢复到0°角的原始位置,并将杠杆卡牢。以上步骤结束之后,最后就是CPU的风扇安装了,CPU风扇安装我们将在下文中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AMD最新APU FM1接口处理器安装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⒈首先确定CPU自身的针脚是否有弯针,如果有弯针请先调正;

⒉可以先将一边的针脚对位插入底座,然后放下整颗CPU;

⒊一定确保所有针脚都插到底,千万不能让CPU悬空的情况发生;

⒋CPU插入底座之后不要随便晃动CPU,以免造成针脚断裂或与底座接触不良的情况;

⒌如果无法插入,不可太过用力,以免针脚过分弯曲甚至断裂。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intel不同接口处理器的安装教程,下页介绍。

首先介绍Intel 775接口奔腾E5500处理器安装步骤

Intel上代酷睿处理器采用LGA 775接口设计,775接口的处理器的超频性能至今依然受人追捧,市场上该系列接口的处理器市场占有率还是很高的。想继续尝试超频乐趣攒机的同学可以选购775接口的CPU,笔者今天精心挑选了Intel奔腾5500处理器和华硕G41 T-M主板,给网友们演示超频神器775处理器的安装方式。,G31与G41主板是目前大多数intel老平台处理器多对应的主板,步骤如下。

①观察主板CPU插槽

华硕G41 T-M主板的设计跟刚刚讲的FM1接口的主板不同,外边上首先多了一个扣盖(保护盖),保护盖起到了固定处理器的作用,如下图:

华硕G41的CPU插槽

②用力下压、侧移压杆,先打开压杆才能打开扣盖。该步骤需要用户尽量双手操作,一手拉杆一手打开口盖。压杆的打开角度略大于110度,开盖时如果有CPU护板一定要在开盖后再将CPU保护板去掉。如下图:

先将主板CPU插槽拉起,才可以打开主板CPU保护盖

③Intel处理器上设计了两个凹槽,在主板上厂商一般会设计两个突起与之对应。将处理器轻轻对齐凹凸槽,再放处理器轻放。切记在处理器安放到主板CPU槽内就不能再移动了,处理器的触电很容易被用户位移而受损。

④将主板口盖轻扣在处理器上,然后,食指将压杆压倒初始位置。如下图

安装好CPU后,关上保护盖,关上拉杆

注意: 以上四步方可将Intel处理器顺利安装在主板上,Intel的处理器设计较为人性化,但笔者再提醒用户,安装Intel处理器一定不能随便移动处理器,一定要做到“稳”、“轻”、“准”。

775接口处理器安装注意点:

⒈用食指将压杆从卡扣处侧移出来;

⒉压杆抬起一定角度,另一只手食指将扣盖掀起;

⒊利用插槽和CPU上的凹凸点来确定处理器安放位置;

⒋CPU插入底座之后不要随便晃动CPU,底座接触不良的情况;

⒌先盖扣盖再将压杆扣入卡扣处。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将是AMD AM3接口处理器的安装介绍,AM3接口是目前AMD十分主流的处理器接口,除了最新的APU外,其他目前我们熟悉的AMD处理器基本上都是AM3接口了。

AMD去年09年发布AM3插座的处理器,采用938针的引脚,这也就意味着AM3的CPU可以与AM2+插座甚至是更早AM2插座兼容,AM2+/AM2处理器的物理引脚数都是940针,事实上Socket-AM3处理器也完全能够直接工作在AM2+主板上(BIOS支持),不过940针的AM2+处理器将不能在938针的AM3主板上使用。

AM3/AM2+/AM2的主板安装AMD处理器都是相似的,大同小异,笔者今天就给大家选取了技嘉A770主板(AM3接口)和AMD速龙II X4 630处理器来讲解AM3主板如何安装CPU,由于目前AM2接口处理器早已经淘汰,我们也很难见到了。

①AMD处理器(AM3接口)的安装都可以参照FM1接口的安装方法,首先是拉起压杆,拉到与主板呈现90°角的位置,如下图:

先拉开主板CPU固定拉杆

②选好金三角,对其两个三角形,将CPU对位放入主板CPU插槽当中,如下图:

将CPU对位放入主板CPU插槽当中

③将CPU安装在主板中之后,同样的将拉杆复位,固定好CPU,如下图:

压杆归位,下压压杆至卡主,这样处理器会被主板插槽固定

注意: 安装AMD处理器的方法就三步,把压杆拉起、把CPU对齐放入主板插槽、压杆归位,难度系数约为“0”,熟练操作的DIY达人也是这么安装AMD处理器的。

AM3/AM2+/AM2接口处理器安装注意点:

⒈用食指将压杆从卡扣处侧移出来;

⒉压杆抬起,压杆抬起与主板呈90°的角度;

⒊将处理器的“金三角”与主板插槽上的三角对其,轻放CPU,让其插入到插槽内;

⒋CPU插入底座之后不要随便晃动CPU,防止接触不当或处理器针脚受损;

⒌用食指顺势下压压杆,将其恢复到卡扣处。

最后再为大家介绍下目前主流的SNB处理器的安装方法,SNB处理器采用的是Intel 1155接口处理器接口,安装步骤如下:

Intel目前主流处理器是SNB架构的LGA 1155接口的处理器(酷睿i3 2100、酷睿i5 2300、酷睿i7 2500等),很多入学的新生也会考虑组建Intel二代智能、酷睿1155接口平台,下面笔者就参照华硕P8P67主板给大家讲解下安装1155接口处理器的步骤。

①第一步几乎所有系列的处理器都这个步骤,拉起主板CPU压杆

下压压杆并向外侧抽出,拉起带有弯曲的段的压杆,与主板成170°角度顺势将口盖翘起,然后保持口盖自然打开(口盖与主板角度略大于100°),如下图:

下压压杆并向外侧抽出,拉起带有弯曲的段的压杆

注意:主板在口盖前端的螺丝,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细节,朋友们可以观察下。

②利用凹凸槽 对准CPU插槽

Intel二代智能酷睿处理器采用的依然是双凹槽设计,让用户可以轻松安装上,如下图。

双凹槽设计,对位安装即可

③将压杆匀力下扣,在口盖需搭在主板上时,注意微调口盖,使其可以被第一步提到的螺丝固定,利用压杆末端的弯曲处牢固扣入扣点内。

拉杆复位,固定好CPU

经过以上三步操作,Intel处理器已经顺利安装到主板上了。大功告成,在轻放处理器的时候一定要一气呵成,不可以在处理器接触到触点后继续微调CPU位置。

1155/1156接口处理器安装注意点:

⒈用食指将压杆从卡扣处侧移出来,食指可以直接按压压杆弯曲部分;

⒉压杆抬起一定角度(与主板夹角约为170°),此时口盖被翘起;

⒊利用插槽上的两个凸点来确定处理器安放位置;

⒋CPU插入底座之后不要随便晃动CPU,底座接触不良的情况;

⒌先将扣盖顶端插入主板螺丝,再顺次将压杆扣入卡扣处。

好了,介绍到这里,我们把目前我们多能接触的的常见处理器安装方法都介绍了一遍,其实实现安装还是非常简单的,可能大家看文章有点不好快速领悟其意思,不妨结合实际操作去体验下,相信您可以很快入手的,

[电脑如何安装CPU]

【电脑CPU风扇介绍】相关文章:

1.风扇说明文

2.电脑显卡参数介绍

3.介绍电脑作文600字

4.电脑内存知识介绍

5.介绍电脑的范文

6.电脑手写板原理详细介绍

7.QQ电脑管家木马查杀介绍

8.写小风扇的作文

9.迷你小风扇作文400字

10.解决电脑无法关机的方法介绍

下载word文档
《电脑CPU风扇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