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浅析地震勘探的应用和发展

浅析地震勘探的应用和发展

2023-01-16 08:23:2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斯丹姜母鸭好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浅析地震勘探的应用和发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浅析地震勘探的应用和发展,希望能帮助大家!

浅析地震勘探的应用和发展

篇1:浅析地震勘探的应用和发展

浅析地震勘探的应用和发展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发展最快的.一项技术,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发挥着突出作用,因而促进了这种技术的发展,反射波和折射波法的勘探技术不仅得以应用而且不段提高和进步.

作 者:向元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刊 名:企业导报 英文刊名:GOUFANG ZHINAN 年,卷(期): “”(1) 分类号:P631 关键词:地震勘探   石油工业   工程物探  

篇2:煤矿井下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煤矿井下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地面地震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手段,如何将地面地震技术成功地移植到煤矿井下,仍是世界各国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为此,回顾了国内外煤矿井下应用槽波探测工作面内部构造、利用瑞雷波进行独头巷道超前探测、利用声发射技术预报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和利用微震观测确定“三带”发育高度等技术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煤矿井下地震勘探技术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工程应用难题,展望了煤矿井下地震勘探技术今后的发展前景.

作 者:程建远 李淅龙 张广忠 杨辉 Cheng Jianyuan Li Xilong Zhang Guangzhong Yang Hui  作者单位:程建远,张广忠,杨辉,Cheng Jianyuan,Zhang Guangzhong,Yang Hui(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

李淅龙,Li Xilong(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54)

刊 名: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英文刊名:PROGRESS IN EXPLORATION GEOPHYSICS 年,卷(期):2009 32(2) 分类号:P631.4 关键词:煤矿井下   地震勘探   技术现状   发展前景  

篇3:多波地震勘探

多波地震勘探

纵波勘探在过去一直处于主要地位,然而,如果想从地震勘探中获得有关岩石类型、结构和孔隙流体饱和状态的三维深度图像只靠纵波信息是解决不了的.,原因是不同的岩石和不同的饱和流体可能会有相似的地震响应,因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波多分量技术,对数据进行约束,以克服地震勘探的多解性.

作 者:曹静 吴灿灿 李雪 刘浩 王芳 张功瑾  作者单位:曹静,吴灿灿,王芳,张功瑾(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

李雪,刘浩(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刊 名:科技经济市场 英文刊名:KEJI JINGJI SHICHANG 年,卷(期): “”(7) 分类号:P3 关键词:多分量   地震勘探   地震解释  

篇4: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

基于对金属矿地震勘探国内外现行使用技术的分析可得,常用地震勘测方法有五种,分别是散射波法、折射波法、反射波法、井中地震方法以及地面地震层析成像法。

散射波法。

散射波发在地震勘测中属于是比较高等的技术种类,主要是用于勘测非均匀分布的地下介质的地质条件,例如对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探测,一般情况,被探测的金属矿床在与周围岩石之间存在的速度差和密度差会形成散射波场,在差异较大时,地震勘探技术中的散射波对金属矿的散射波场进行探测,可及时有效的发现与矿体关系密切的非均匀体。

比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铜陵冬瓜山-铜矿以及我国西部地区的云南锡矿,都是通过散射波法对矿区进行高质量成像,基于数据的模拟发现金属矿区。

折射波法。

折射波法在地震勘测中是应用比较早期的技术种类,其主要对矿区中的含金属矿的基岩、基底以及控矿构造进行研究,一眼就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填图,并且确定金属矿的风化壳,例如位于乌兹别克西部地区的金属矿区,即是利用折射波法对低速区域的异常条带进行划分,主要是对金属矿外围部分的形态背景进行分析,原因是乌兹别克矿区局部异常的界面低速区域与该矿区的矿床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首先需要利用折射波法对低速异常的条带进行划分。

在地震勘探技术中,折射波法虽然投入使用比较早,但是其在应用上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比如低速层覆盖在高速层下方或者是被勘测的地形结构复杂。

反射波法。

反射波法在地震勘探中属于比较常用的技术种类,其主要对和金属矿有关联的地质构造进行探测,对金属矿中的断层进行标注,大致反馈金属矿中含矿地质的构造,包括形态、基底和基岩起伏状态、相似沉积金属矿以及沉积金属矿等,便于有效金属矿的探寻和发现。

例如反射波发对矿区的二维或三维层面两千米以内60°-70°倾角处以及裂缝处进行地质构造上的成像。

此方法运用的成效体现在位于澳大利亚的北部地区的Mount Isa金属矿区,清楚可圈定出金属矿取的涉及范围以及构造形态。

井中地震方法。

井中地震方法是地震勘测技术中比较精细的技术种类,其在金属矿勘探中所涉及到的井中地震方法包括垂直地震剖面、跨孔地震层析成像和“井-地”地震层析成像,当金属矿发育地区的陡倾角大于65°时,属于高难度勘测种类,由于受限于野外采集与处理方法,导致部分地震探测方法的使用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因此利用井中地震方法的垂直剖面技术可在井中接受来自陡倾角的各种数据信息以及参数,有效的代替其他地震勘探技术,但是在金属矿区中大部分的井并不是呈现垂直状态的,所以发展为井下地震方法,有利于获取地下速度的详细信息,优化各个地层与界面之间的关系。

例如位于加拿大大安大略地区的Kidd Greek金属矿和加拿大魁北克北部地区的Bbitibi金属矿区中的勘探井,前者是利用井中地震方法,发现陡倾角褶曲处火山岩层中包含硫化物矿体,并对此控矿构造进行成像;后者是利用井中地震方法,对一支矿体进行二次勘探,通过对其陡倾角的火山岩进行成像,勘探到具有高波阻抗特性的辉绿岩矿脉分布。

地面地震层析成像法。

地面地震层析成像法是地震勘探技术中比较复杂的技术种类,其是以地震勘探的记录为基础,通过对首波的动态进行分析,对地下的速度进行反演,此方法以80%以上的准确性探测金属矿区底层速度的分布,虽然地面地震成像法的探测准确性比较高,但是其在纵行方位上的分辨率不高,远远低于横行方位上的分辨率,所以,地面地震层析成像法只能用于介质速度有差异的金属矿区,比如隐伏矿体、断层处以及矿体与周围岩石的接触地带等。

通过对介质波速进行勘探,分析其对应岩石的特性,同时为地震的数据处理提供精确的校正资料,例如位于加拿大地区的Sudbury金属矿区,利用地面地震层析成像法对大型块状主要为硫化物的矿体进行地震反射的勘探,对于金属矿区地下的岩性界面的构造和形态进行探测,以便对地下深处的金属矿体进行圈定。

3地震勘测技术有待改善的问题

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在应用中暴露出诸多关键性的问题,并且此类问题有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实现关键性问题的突破和改进。

首先是基于金属矿床地质背景的限制,此限制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金属矿体的不规则分布,而且金属矿体在几何形态上的分布尺度是非常小的,不利于勘探;第二是金属矿床的地质构造复杂多样而且具有不稳定性,其地层处的倾角陡峭,岩石层以岩浆岩和变质岩为主,加大了勘探上的难度;第三是金属矿的表面层次的构成条件非常负责,不仅其地形的起伏变化比较大,而且表层的`潜水面和风化层很深,促使地表处的岩石以裸露的状态存在,影响勘探的准确性。

其次是金属矿资源对比其他的资源勘探,其涉及的地质和地震条件以及地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条件和问题的多样表现为:

第一在金属矿地震勘探中,目的层缺少比较深的深度,而且其背景的速度相对较高,再加上信号方面有效频宽的限制,与之进行对比,例如勘探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环境条件为目的层最深深度可至数千米,信号有效的频宽在1-120赫兹,金属矿的频宽则为30-200赫兹;第二是金属矿地震勘探中目的层在界面上的波阻抗差非常小,致使有效的地震信号几乎检测不到,在进行有效波的分离和识别上极其困难,而且金属矿大部分为结晶岩,其不均匀性的分布特点造成变化多样的波场图形。

第三是形态各异且规模较小的金属矿床,其底层界面在横向上是呈现不连续性的,很难采取合适的地震勘探技术对其进行勘探,缺乏地震勘探方法所需要依据的基本条件,而且当地震波的波长与金属矿体的尺度相当时,地震波会产生散射现象而无法精确的对金属矿床进行探测;第四是金属矿底层纵行方向上的密度差较小,波阻抗差的获得主要是依据金属矿地质的密度差,但是其地址中的各层速度非常接近而且速度非常高,导致垂直方向的速递比较小,只有在不同烈性的岩石之间才会显现出密度的变化,所以严重影响到勘探的顺利进行。

最后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技术实践上,都存在需要改善提高的地方,对于地震勘探技术尤为需要谨慎的考虑,综合金属矿区的地形特点,进行正确的选取。

4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前景

目前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已提出多个新型的研究课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地震波散射技术,近几年更是加强了对此技术的研究力度,其以地震勘探技术的磁法、电法勘探技术为基本,以地震波散射为研究理论,确立了新领域技术的研究方向,未来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泛的。

5结束语

地震勘探技术在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是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的,而且地震勘测技术在国内外都备受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地震勘探技术均可运用在金属矿勘探的各个阶段,而且其对浅层与深层的质地构造的反应精确度非常高,有利于获取金属矿的空间分布状态,基于对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研究,其在未来金属矿勘探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徐x才,高景华.用于金属矿勘查的地震方法技术[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S1).

[2]尹军杰,刘学伟,李文慧.地震波散射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01).

[3]李战业,尹军杰.地震散射波模拟成像在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02).

[4]徐x才,高景华,荣立新.从金属矿地震方法的试验效果探讨其应用前景[J].中国地质,2011(01).

[5]勾丽敏.属矿地震勘探技术方法研究综述-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及其现状[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01).

篇5:地震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的应用论文

摘要:矿产资源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在资源勘探中必须要使用合理的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勘探方法,具有诸多的优点,可以很好的解决在资源勘探过程中遇到的地层、构造以及岩性等问题,可以被广泛推广和使用。基于此,本文就对地震勘探技术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震勘探技术;资源勘探;应用分析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是非常的低,伴随着这些年的不断开采,矿产主采资源也逐渐倾向于地下深部,也导致资源勘探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性,因此必须要使用勘探精确度更高的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在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各种反应,以此来推断出地下岩层的形态和具体性质,起到勘探的作用。

1地震勘探技术的特点

①地震勘探是目前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目前运用非常的广泛,不仅在矿产资源勘探中运用非常的多,其也被常用于天然气和石油钻探前的勘探工作。②可利用专门的仪器按照特定的方式掌握和了解地下层的地质情况。③地震勘探技术的准确率和回报率相对较高,目前的很多企业都使用地震勘探技术来开展相关工作。④地震勘探技术具有高质量和高密度等特性,特别是三维地震勘探,可提供详细的地质情况,为后续工作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资源勘探中应用地震勘探技术的必要性

2.1符合资源勘探的实际需求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科学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勘探技术的不断完善,是推动资源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尤其是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可使得地下目标图像看得更加清晰,位置的预测也更具有可靠性。目前矿产资源勘探主要使用的就是地震勘探技术,合理的使用地震勘探技术,可提升资源勘探的精确度,同时对于提升矿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积极的作用,符合资源勘探的实际需求。

2.2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安全性

地震勘探是通过人工激发出地震波,地震波在地层传播的过程中,在遇到波阻差异分界面时会产生一定的反应,也可称之为反射信号,反射信号再传送到地面上,通过接收到的反射信号,可对地下的一些地质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资源勘探中使用地震勘探技术,可使探测深度进一步扩大,同时还可进行分层详细的探测,不但可以提升其勘探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增加其工作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3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资源勘探中合理的使用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促进矿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地震勘探技术内部包含有DMO叠加数据,DMO使用起来相对灵活,而且在提升分辨率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能够切实反应出地震勘探的特征,也可以更加清晰的反应出地质的信息,可满足高密度状态下的工作要求。

2.4结果相对准确

在资源勘勘查的过程中,分辨率的高低非常的重要,若分辨率太低,会使得地质区域的图像清晰度低,就无法给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因此对于资源勘探来说,其对于分辨率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而地震勘探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能够通过回转波以及绕射波等多种方式对特殊地质环境进行了解,对于地质信息的了解可以更加的直观化和清晰化,对于在地震道和地震波中的微小变化也能够在数据中体现来,所得数据的结果也更加的准确。

篇6:地震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的应用论文

3.1地震数据采集

在地震勘探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可分为三个步骤,首选就是地震数据的采集工作。这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数据采集工作又被分为野外观测作业和现场处理作业,对于野外观测作业来说,为了能够接收到地震波的信号,可以沿着地震测线设置多个检波器,但是在此过程中必须合理的安排测线的位置,尽可能保持与地质构造走向相互垂直。为了能够满足勘探工作的各种需求,需采用不同的观测系统,可用端点放炮排列,也可采用中间放炮排列。根据不同的地质目的和探测深度的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接收道数和检波器串组合方式。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检波器组合方式,每个检波器串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都能接收到信号,通过记录器和放大器可以获得一道地震波形记录,而这也常被称之为记录道。通过现场处理作业可以及时发现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观测系统参数是否合理,进而指导野外采集人员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保障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能够高质量的完成。

3.2数据处理

在数据工作采集完成以后,紧接着需要做的就是室内数据处理工作,要将所采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而数据处理这一过程就可将采集的数据变换成地震剖面图或者构造图,经过分析和确认,找出有利于开采的区域。数据处理主要步骤包括:静校正、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叠加和偏移。

3.3资料解释

对于资料的解释主要包括有:地震地层解释和构造解释。首先要研究本区的基本地质情况,收集已有的地质、钻井、测井以及以往勘探成果,并利用声波、密度等测井资料制作人工合成记录,结合钻孔柱状、过井剖面标定地震反射波,确定主要地层对应的反射波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层反射波组的特征,精细解释、追踪地层反射波;按照地质任务要求,根据褶曲、断层、陷落柱等构造在地震资料中的反映特征,对地层中的各类构造现象进行解释。其次,需采用人机联作方法,利用粗网格建立全区构造框架,确定较大构造,再利用细网格追踪局部小构造,确定整体解释方案。最后,利用钻孔资料、偏移速度体资料等,结合区域地质规律,研究主要地层的时深转换关系,制作各主要地层的底板等高线图,并按照相关相关规范的要求与标准,评价解释的各类构造现象的可靠性,并标注到相应的成果资料中。

4结语

总而言之,地震勘探相比其他的物理方法具有更多优势,能够勘探隐蔽型矿产,并且可不断缩小煤炭勘探目标,实现精准定位,同时还能对资源的开发价值做出综合性评估,因此其已经成为了矿产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技术,但与此同时,资源开采难度仍在不断提高,因此对该技术持续进行优化是十分必要的,促使其能够适应更高难度的勘探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石瑜,刘文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小窑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15(05):573-579.

篇7:三维三分量采区地震勘探应用效果

三维三分量采区地震勘探应用效果

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邢东矿首采区是该矿二今后几年的主采区.为了进一步探明该区的`地质构造、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状况,从而给采区设计和工作面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对该区进行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

作 者:梁英  作者单位:河北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河北,邢台,054000 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 “”(15) 分类号:P631 关键词:三维三分量   地震勘探   S波   P波   采区设计   工作面设计  

篇8:3.5D地震勘探实例研究

3.5D地震勘探实例研究

3D和随时间推移(TL)地震是油田评价与开发阶段重要的地震勘探方法.近年来,TL地震正逐步成为油藏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TL地震受到储层条件、开采方式、TL地震勘探过程中非重复性噪声以及一些油田在开发早期未开展基础3D地震观测等诸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这一技术在陆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受到了制约.为此,提出了3.5D地震勘探方法.3.5D地震勘探方法应用油田开发中、晚期的`高精度3D地震数据,结合油田开发动态信息解决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剩余油气分布区域.通过对中国西部某油田的开发实例研究,认为:3.5D地震可以较有效地解决油田开发中的问题,发现剩余油气的分布,不但解决了一些油田早期没有3D地震或早期3D地震数据质量存在严重非重复性噪声影响的问题,同时还可降低TL地震勘探的风险,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作 者:凌云 黄旭日 孙德胜 高军 林吉祥 熊万强 李岩 Ling Yun Huang Xuri Sun Desheng Gao Jun Lin Jixiang Xiong Wanqiang Li Yan  作者单位:凌云,孙德胜,高军,林吉祥,Ling Yun,Sun Desheng,Gao Jun,Lin Jixiang(CNPC,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凌云研究组,河北涿州,072751)

黄旭日,Huang Xuri(北京旭日奥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01)

熊万强,Xiong Wanqiang(CNPC,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凌云研究组,河北涿州,072751;北京旭日奥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01)

李岩,Li Yan(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刊 名:石油物探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年,卷(期): 46(4) 分类号:P631.4 关键词:3D地震   随时间推移地震   3.5D地震   提高分辨率处理   高精度3D地震数据   油藏开发动态信息  

篇9:胜利滩海地震勘探采集

胜利滩海地震勘探采集

胜利滩海地区地理地质条件特殊,勘探程度低、难度大.通过对滩海及极浅海地区采集方法的研究,在改进采集设备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野外观测系统设计,总结了各种激发因素和接收因素,形成一套完整合理的有利于滩海及极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方法,使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从而为地下构造形态研究、油藏描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作 者:谭绍泉 黄芳 徐锦玺 Tan Shaoquan Huang Fang Xu Jinxi  作者单位:谭绍泉,Tan Shaoquan(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胜利油田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山东,东营,257100)

黄芳,Huang Fang(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山东,东营,257100)

徐锦玺,Xu Jinxi(胜利油田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山东,东营,257100)

刊 名: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  SCI英文刊名:APPLIED GEOPHYSICS 年,卷(期): 2(3) 分类号:P3 关键词:滩海   地震勘探   观测系统   beach   seismic exploration   acquisition geometry  

篇10: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复杂条件下的应用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复杂条件下的应用

针对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杨庄煤矿复杂的地表条件以及大倾角向斜条件下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技术难点,阐述了在野外采集与资料处理时所采用的'技术对策以及所取得的地质效果.经过矿井生产的初步验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合理,所获得的地质成果精度较高、效果较好.

作 者:陈若峰 唐汉平CHEN Ruo-Feng TANG Han-ping  作者单位:陈若峰,CHEN Ruo-Feng(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杨庄煤矿,安徽,淮北,235025)

唐汉平,TANG Han-ping(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

刊 名:煤炭技术  PKU英文刊名:COAL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27(3) 分类号:P631.4 关键词:复杂条件   三维地震勘探   资料采集与处理   应用效果  

【浅析地震勘探的应用和发展】相关文章:

1.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2.惠民凹陷沙三段岩性油藏勘探中地震技术的应用

3.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典型失误剖析

4.雪峰山特长隧道高分辨率工程地震勘探技术

5.对地震勘探数据采集震源的分析论文

6.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缘起和发展

7.非地震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8.地震和火灾演习

9.环境应力筛选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综述

10.勘探专业的简历

下载word文档
《浅析地震勘探的应用和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