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5 How much is it第六课时
“象牙山健身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Unit5 How much is it第六课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Unit5 How much is it第六课时,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不等式证明(第六课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一(比较法)<?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目的:以不等式的等价命题为依据,揭示不等式的常用证明方法之一——比较法,要求学生能教熟练地运用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复习: 1.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命题 2.比较法之一(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二、作差法:(P13—14)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n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路 |
篇2:不等式证明(第六课时)
不等式证明(第六课时)
目的`:以不等式的等价命题为依据,揭示不等式的常用证明方法之一——比较法,要求学生能教熟练地运用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复习:
1.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命题
2.比较法之一(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二、作差法:(P13—14)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n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路
篇3:《Hello》第六课时教案
《Hello》第六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Uncle Booky’s storytime、一些游戏和自我检测活动。
教学目标:
1. 学习Booky大叔的故事。
2. 通过游戏复习巩固本课知识。
教学重点:
复习本课知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白游戏规则
教具准备:
单词卡片,
教学步骤:
1.Booky大叔的故事。
(1) 放录音,让学生合上书听故事。
(2) 让学生打开书,翻到第12页故事这一页,让他们看图。让 学生在故事中找熟悉的词语。学生默读故事,鼓励他们猜测生词的意思。
2.Bingo游戏(这是一个词汇练习的游戏。)
(1) 为每个学生复印一个Bingo的.游戏板。
(2) 教师任意说出一个字母或单词,学生迅速找出教师说的字 母或单词,每画出完整的一列字母或单词,学生说一次Bingo。直到所有的字母和单词都圈完。
(3) 在游戏结束以后,全班一起复习词汇。
3.Snap游戏(适合两人一组进行,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黄色小卡片)
(1) 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把每组的卡片混在一起,卡片正面朝下平推在一个桌子上,每组学生轮流翻卡片,使卡片正面朝上,一看到两张相同的图片,学生喊“Snap”,并说出图片的英文单词。
(2) 先喊出“Snap”和正确的单词或字母的学生,保留那两张 卡片,游戏进行,直到桌子上没有卡片,游戏最后拥有卡片多的学生获胜。
(3) 如果两张卡片不是一组,学生喊“Snap”或说错了单词, 另一个学生就把这组卡片拿过来,放在自己的卡片里。
4.自我评价(第13页)
(1) 学生两人一组做第一项活动,练习介绍自己。
(2) 学生两人一组第二项活动,一个学生指图,另一个学生说 出名称,第一位学生检查他说得对不对,在图下面的方框里打勾,学生也可以单独完成这项活动。
(3) 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第三项活动,圈出本单元学过的字母。
5.我的记录和教师记录
Summarize after the class
篇4:《比例之第六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
2、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点难点:
1、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一幅地图上南京到上海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3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你能画出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1)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2)说一说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
(3)根据对1:8000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练习。
(4)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你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比例式?
注意:最后的单位要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
2、做试一试。
(1)独立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
(2)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
(3)在图中表示医院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先独立解题,再组织交流
2、做练习八第4题
重点知道学生在地图上测两地之间的距离和在地图上如何找比例尺。
3、做练习八第5题。
重点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4、做练习八第6题
学生独立做题,投影展示,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八第7题
互相讨论解决问题,集体校对。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36-37页
篇5:Unit2.Myschoolbag第六课时教学反思:
Unit2.Myschoolbag第六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旨在通过阅读活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技巧。为了更好地突出重难点,以活动为主线,以兴趣吸引学生。教学故事部分,通过录音和图片引出话题,并帮助学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对话。
篇6: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P77P80
教学目的: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比较1500和1506两数
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出示主题图2新长镇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
近似数的使用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学生举例
3、练习:P794、5、6
三、课堂作业P808、9
四、课后任务P807
教学反思:
篇7:Unit 6 At the zoo 第六课时
探究活动
说说生活中的英语
探究内容: 说说生活中的英文缩写。
探究目的: 扩展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适用性。
探究形式: 讨论,观察,听说。
探究过程:
1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能看到英文。有的是英文单词的全称,有的是英文单词的缩写。让学生讨论一下,见到过哪些英文缩写单词。
2 看看教师手中准备好的一些物品上的英文单词。如:电子表上的时间表示:AM, PM;台历或日历上的月份缩写:JAN, FEB, MAR, SEP .… 星期:MON, TUE, WED .… 电视台的台标 CCTV, BTV;日常中的口语:OK;以及其他一些单词:KFC, NBA, UN, UFO 等等。
3 教师带读这些单词, 将可能的掌握。
模拟购物
探究内容:模拟购物
活动目的:在活动中操练和巩固句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
活动方式:全体与个人活动相结合。
活动过程 :
1、孩子们用自己带来的物品(毛绒玩具、文具等)组成几个商店。每个商店有一位售货员帮助顾客寻找物品。
2、教师展示购物任务:长尺子、小橡皮、大本书等。
3、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购物的卡片,作为付款使用。
4、孩子在真实情景中,运用描述某物什么样的句子进行购物活动, 用上自己学过的形容词:tall, short, small, big ... 描述自己想要的东西。
储词罐活动
探究内容:储词罐活动
活动目的:孩子在收集缩略词活动中扩展词汇。
活动方式:个人和小组活动相结合。
活动过程 :
1)孩子们收集日常生活中的英语缩略词。
2)把收集到的缩略语放到班上一个统一的罐子中。
3)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英语缩略词。
篇8:第六单元教案16课时
第六单元教案(16课时)
26.三峡 目标定向: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揣摩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品创设的意境。 4、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教学重点:课文诵读,文意疏通,语言品味,感受体验。 教学时间:二课时 学习准备:熟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入境生趣:欣赏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长江三峡的视频: 同学们,我们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自学生疑: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①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②学生学读古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 ③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a略无阙处(毫无) b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c夏水襄陵(漫上) d不见曦月(阳光) e或王命急宣(有时) f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g不以疾也(认为,觉得) h绝周谳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i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j飞漱其间(冲刷) k良多趣味(很) 1.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m.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n.林寒涧肃(寂静) 3、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4、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三、学习释疑: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 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奇险 水――急流回旋 夏――急猛水―一春冬――清幽 秋――凄凉 2、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点难拨疑,拓展延伸。 1、联想体验: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展开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峡美景,并用我们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2、比较拓展: ①同学们,小学里我们一定学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②同学们,三峡工程正在实施中,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教后反思,总结存储。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六、布置作业: ①背诵翻译课文。 ②做好《语文配套练习册》 ③尝试写一篇游记散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背诵: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提问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语音 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t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 四、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 五、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六、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七、一词多义 1绝 *沿溯阻绝(隔绝) *哀转久绝(消失) 2、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八、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 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4、良多趣味(良:很) 5、属引凄异(属:连接) 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 九、特殊句式 十、朗读节奏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t多生怪柏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3、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4、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 5、作者先写夏季景色的目的是:首先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和蓬勃的活力。 6、为什么后写秋天? *目的在于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风致。 7、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 8、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怪柏、悬泉、瀑布。 9、作者写三峡秋景什么最突出:猿啸 10、本文写凄异哀转的猿声的目的是:使哀愁和悲秋融为一体。 11、渔歌使用的修辞方法是引用,其作用是强调、渲染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 12、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14、本文写景的特点是:篇9:Unit 6 At the zoo 第六课时
【课题】Unit 6 At the zoo 第六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缩略语
【教学难点】理解缩略语含义; 26个字母的读音和认读。
【教具准备】
1、本课缩略语的词卡和图卡。
2、字母头饰。
3、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4、26个字母卡片,每个孩子一套,教师的大卡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用动作比划单词,孩子看一看,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
孩子在小组中做游戏。
2、小组比赛
传字母,教师在每组第一个孩子的背上写出字母,孩子猜出字母,一个一个的传下去,最先传完的组获胜。
3、Guessing game
孩子们把自己的毛绒玩具都摆到讲台桌上,请一个孩子描述自己的玩具,大家猜一猜。
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哪组在规定的时间里猜到的多,就获胜。
(二)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教师出示学过的缩略语PRC UK CAN USA,让孩子读一读,然后拿出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请掌握较好的`学生带着同学们读一读缩略语。
出示课文中的缩略语,让孩子们自己试着读一读,然后试着说说缩略语的含义。
听录音,跟读。小组说说。
让孩子们介绍自己收集的生活中的缩略语。
教师给以适当的扩充:CCTV WTO UFO等。
教师分别出示大小写Hh,让孩子想想大小写的字母分别象什么,用语言描述或是用动作表示。
Let’s chant
听录音,边听边打节奏。
听录音,边听边出示相应的字母。
听录音,边听边试着说歌谣。
孩子们带上自己的头饰,在小组中边演边说。
各小组展示。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Listen and order the cards.
让孩子说字母,按照听到的顺序排列字母。
Listen and guess.
教师拼一拼缩略语,孩子快速说出词。
小组游戏。
(四)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纸牌游戏
两个孩子分别有一套学过的字母卡,按顺序出卡片,看谁能最先组成一个学过的缩略语。
【板书设计】
篇10:Unit 2 Whos that?第六课时
Lesson 12教案示例
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重点内容
难点:语音
过程:
一、热身/复习
1. 组织学生唱英文歌曲Happy Teacher’s Day和 韵文Who’s he? Who’s she?
教学开始时,为了帮助学生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唱首英文歌曲,起到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复习知识的作用。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问答练习(结合本单元所学的重点句子。)
二、会话练习与教学方法
1. 听本课的会话整体录音一遍(配套教材录音)
2. 然后让学生模仿录音进行跟读
3. 最后让同桌的两个学生结合成小组进行练习
4. 教师针对课文进行提问,请个别学生回答。从回答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
How many people?
Who’s the boy over there?
Is he American?
Who’s the girl?
5.学生之间问答
找学生到教室前面对其他学生提问题,问题范围:Who’s he/she?
Who’s the boy/girl/woman/man?
Who’s that/this?
Is he/she at home?
学生之间进行问答,可以提问本组成员,也可以提问自己的好朋友,更鼓励学生按学号找学生回答。(提问时可以用自己带来的照片,也可以借用别人的照片)
5. 对话表演
请学生从学过的五篇对话中找出自认为掌握的最好的'一篇,找自己座位周围的同学结合成小组,准备对话表演。
对话表演 (三至四组)
三、语音及拼读练习
1.教师板书字母Oo,并标上读音[EU],然后对全班说:Read it please.
依照此法复习其他音标
2.游戏:音标和单词配对
准备:自制36张游戏纸牌(也可用旧纸牌进行修改),其中的一半,每张写一个英语单词;纸牌的另一半,每张写一个与这些单词相适应的国际音标。例如:一张blue,一张[blu:]。
操作:开始时,把纸牌洗匀,全部背向上一张一张扣在桌面上。每人轮流翻看两张纸牌,凡是翻到单词和国际音标配对的,就把两张取出,放在自己身边,并且还有翻看纸牌的权利。直到纸牌全部翻完,都被取走为止。谁取到的卡片多,谁就是优胜者。
说明:如果背学生翻开的两张不配对,仍须合在原处。所以,玩这个游戏必须集中注意力,尽量记住已经翻过的纸牌内容,以便轮到自己再翻时可以及时找对。
三到四人一小组,人数太多就没有操作的意义了。
单词的范围为本课2 (Read and listen)中的词汇
教师应多准备几套这样的纸牌,或提前发动学生准备好纸牌
教师应与其中一组做此项练习,做完后将单词贴在黑板上
3.听录音两遍(配套录音)
小组内部再次练习读这些单词(还是刚才做游戏的小组)
板书两个原因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带读两遍
四、兴趣活动
1. 做“猜人”游戏:目的是为了复习Who’s this/that? That’s/It’s…
Who’s he/she? She’s/He’s…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打电话:目的是为了复习Is he/she at home? No, he/she isn’t at home.
五、练一练(做课堂练习第十二课内容)
根据录音的顺序,在每组单词后面的括号内标出相应的序号
根据录音内容,在每个句子中的空白处填上所缺的单词
六、作业 :朗读并抄写课堂练习中归纳的本单元的句子
七、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综合了本单元前五课的重点句型、重点词汇I、you、he、she、it以及重点语音知识。在歌曲声中开始本课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在呈现新课时,可先放录音,让学生猜猜都有些什么人物。教师可直接提问Who is he? Who's this?等。再结合小组活动,如表演对话、配音、综合语言接龙等,来复习本单元的语言点。最后,进行总结,包括知识总结、学生的能力总结,还可谈谈有效的学英语的方法等。
训练听说的探究活动
1.形式:小组对话
用具:玩具电话数台
操作:发给每组学生一台玩具电话(也可自备),并给学生提供几个不同场景的图片(例如:课文中出现的是:He’s at the zoo. 新提供的就可以是park、school、cinema),以小组为单位,模仿课文对话组织新的语言材料。
2.形式:打电话
用具:玩具电话数台、每个小组一张表格
操作:同样还是以小组位单位可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进行对话,准备完毕后,每组轮流到教室前面表演,其他学生在听对话的同时要完成一个有关对话内容表格的填写,具体有关哪个对话,由学生从表演过的对话中自由选择。待所有对话都表演完毕,请几个学生公布他们所填表格内容,从而检查他们是否听清或听懂了对话。
表格内容:
Group number
Who?
At home?
Where?
【Unit5 How much is it第六课时】相关文章:
2.二上Unit 4《Anns family》的第六课时教案
5.新课标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3lastweekend》第六课时的教学设
6.第六周工作总结
7.PEP小学英语《Unit 5 My New Room》第六课时教学设计
10.《第六颗钻石》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