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历史故事
“闫桉桉桉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小学三年级历史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小学三年级历史故事,欢迎阅读分享。
篇1:小学三年级历史故事
龙图腾形象已经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龙已经成为了封建王朝至高无上的皇权标志。龙形象成为了皇帝的专属标志。皇帝就是“真龙天子下凡”。所以说,在封建王朝中,皇帝的服饰上面也是以龙为主要的装饰物。那么,这种崇拜龙的习俗是什么形成的呢?
其实,在中国的这种龙并不是自然界中的动物,而是认为创造出来的一种图腾形象。大家都知道,中国这种龙的形态是长着一副像猪头和马脸的龙首,头顶长着一副似鹿子角一样的龙角,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龙须,身子如巨蛇一般,长着一片片的鱼鳞一般的龙身,腹部下面长着四只如鹰爪一样的爪子,尾巴如鱼尾一样。这样的奇形怪状的东西就是我们崇拜的龙形象。
这种奇形怪状的龙是怎么演变出来的呢?其实,对于龙图腾的演变来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中华祖先就生息繁殖在这块土地上了。当时的祖先们都是以族群生活在一起的。每个族群当时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在这些图腾形象中,有的崇拜牛,有的崇拜马,有的崇拜虎,有的崇拜蛇,有的崇拜鸟……这些图腾成为了这些族群们敬奉的神。并且作为了本族群的标志。当时,在我们的华夏土地上生活的夏氏族就崇拜蛇。所以,他们将蛇作为了自己族群的图腾;而商氏族群就崇拜鹰,他们便将鸟作为了自己族群的图腾……这些族群的图腾成为了他们的标志。
当时由于生产力的落后,所以往往因为争夺食物和地盘相互进行争斗。争斗中,一些弱小的族群便被强大的族群吞并。被吞并的族群的图腾便被强族群占有。比如说当时的夏氏族群在吞并了商氏族群以后,夏氏族群的蛇图腾上面便增加了一副鹰爪。后来,当他们吞并了以鹿为图腾的族群以后,这个蛇身上便多了一副鹿角。就这样,中国的龙图腾产生了。
龙图腾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最后才形成为我们知道的这种龙图腾形象。而在我国的历,这种龙图腾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我们知道的这种龙,而另外还有一种龙便是蟠龙。当时,我们所知道这种龙是可以腾云驾雾的天龙。而另外一种龙便是蛰伏凡世的蟠龙。最早记载天龙的《封神书》中说:“四千多年前,黄帝在荆山下(今天河南省阌乡县南)铸大鼎,鼎成,遂骑龙升天。”以后,逐代相传,及至唐宋则建龙王朝,以祈龙王保佑风调雨顺,这种求龙王的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其实,人们所说的“蟠龙”就是禹王。当时,由于大禹治水深得民心,就被人们认为他是龙的后裔。从此,龙就成为了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喩为“真龙”“天子”。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清朝国旗上面也是绣上了龙,作为皇权的标志。这样,龙就成为了至高无上的代表。
在龙被皇权占用以后,民间就不能够使用龙这种皇权的标志形象。皇帝的服饰称为“龙袍”,皇帝的座椅称为:“龙椅”,皇帝的宫殿称为“龙宫”。以此类推,凡是皇帝享用的东西都打上了“龙”的烙印。自从龙图腾被皇权独霸以后,老百姓就不能够随便使用龙图腾的标志了。在封建社会中,凡是私下制作龙袍者,使用龙作为自己的服饰者,都是死罪。
当然,敬奉龙就成为了一种流传下来的民俗了。比如说,我们在每年农历的“二月二”这天,就要进行祭祀活动。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春龙节”。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其实,二月二这天正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何节气中的惊蛰前后,据民间说法是:“龙睡了一整个冬天,从惊蛰这天开始就开始苏醒了。这个时候的龙就要怒吼、要甩尾巴了,所以天上就开始响雷了。”
篇2:古代历史故事三年级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才能、威望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可是,除掉韩信谈何容易!刘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马也未必能取胜,其他诸将更不是韩信的对手。
刘邦先是用计生擒了韩信。此时的韩信才明白过来,感叹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韩信,改封淮阴侯。
削去了王位的韩信,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既然你刘邦无情,休怪我韩信无义。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陈稀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
公元前2(汉高祖十年),陈稀果然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想到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是杀害自己的主谋。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捆绑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杀害了。
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后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不过韩信等一类将领,自以为立有战功,应当割地称王,但从人民要求统一的观点看来,不消灭这些割据者,即使希望战祸暂停也是不可能的。萧何协助刘邦臣,削除异己,客观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因为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这是汉高祖刘邦政治上的大成功,也是萧何辅佐刘邦做出的杰出贡献。
篇3:小学历史故事有哪些
更始帝刘玄即位后,派王凤、王常、刘秀进攻昆阳(今河南叶县)。他们很快地打下昆阳,接着又打下了临近的郾城(今河南郾城县)和定陵(今河南郾城县西北)。
王莽听到起义军立刘玄为皇帝,已经坐立不安,如今连失了几座城池,更是着急,立即派大将王寻、王邑率领兵马四十三万人,从洛阳出发,直奔昆阳。
为了虚张声势,王莽军不知从哪儿去物色了一个巨人,名叫巨毋霸,巨毋霸长得个子特别高,身子又像牛那样粗大。他还有一个本领,就是能够驯养一批老虎、豹、犀牛、大象。王莽派他为校尉,让他带了一批猛兽上阵助威。
驻守在昆阳的汉军只有八九千人。有的将领在昆阳城上望见王莽的军队人马众多,怕对付不了,主张放弃昆阳,回到原来的据点去。
刘秀对大家说:“现有我们兵马和粮草都缺少,全靠大家同心协力打击敌人;如果大家散伙,昆阳一失守,汉军各部也马上被消灭,那就什么都完了。”
大家觉得刘秀说得有道理,但是又觉得王莽军兵力强大,死守在昆阳也不是个办法。商量的结果,就决定由王凤、王常留守昆阳,派刘秀带一支人马突围出去,到定陵和郾城去调救兵。
当天晚上,刘秀带着十二个勇士,骑着快马,趁黑夜冲杀出昆阳城南门。王莽军没有防备,就给他们冲出了重围。
昆阳城虽然不大,但是挺坚固。王莽军凭着人多武器精,认为攻下昆阳不在话下。他们制造一座座十多丈的楼车,在楼车上不断地向城里射箭,箭像雨点一样向城里射来。城里的人到井边打水,也不得不背着门板挡箭。王莽军又用穜(chōng)车撞城,还挖掘地道想打进城里去。但是昆阳城里的汉军,防守得也很严密,城始终没被王莽军攻破。
刘秀到了定陵,想把定陵和郾城的人马全部调到昆阳去。但是有些汉军将领贪图财产,不愿意离开这两座城。刘秀劝他们说:“现在咱们到昆阳去,把所有的人马集中起来。打败了敌人,可以成大事,立大功。要是死守在这里,敌人打来了,咱们打了败仗,连性命都保不住,还谈得上财物吗?”
将领们被刘秀说服了,才带着所有人马跟着刘秀上昆阳来。
刘秀亲自带着步兵、骑兵一千多人组织一支先锋部队,赶到昆阳,他们在离王莽军四五里的地方摆开了阵势。王寻、王邑一瞧汉军人少,只派了几千兵士对付。刘秀趁敌军还没有站稳阵脚,先发制人,亲自指挥先锋部队冲杀过去,一连杀了几十个敌人。
汉军前来救援的大队人马赶到,见刘秀的先锋部队打得勇猛,也鼓起了勇气,几路人马一齐赶杀过去,王寻、王邑被迫后退。汉兵乘胜猛击,越战越勇,一个人抵得上敌人一百个。
刘秀带着三千名敢死队,向王莽军的中坚部队冲杀过去。王寻一看汉军人少,不放在眼里。他亲自带着一万人马跟刘秀交战。但是一万人还真打不过刘秀的敢死队。打了一阵,王寻的军队开始乱了起来。汉兵越打越有劲儿,大家看准王寻,围上去乱砍乱杀,结果了王寻的性命。
昆阳城里的汉军王凤、王常,一见外面的援军打了胜仗,就打开城门冲了出去,两下夹攻,喊杀的声音震天动地。王莽军一听主将被杀,全都慌了神,乱奔乱逃,自相践踏,沿路一百多里,丢下大批王莽军的尸首。
这时候,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响起了一声大霹雳,接着狂风呼啸,大雨像倾盆一样的直倒下来。巨毋霸带来助威的猛兽,也吓得直打哆嗦,不但不往前冲,反而往后面乱窜。汉军一股劲儿往前追杀,王莽军好像决了口子的大水一样直往滍水(在今河南鲁山,现名沙河,滍音zhì)那边逃奔,兵士掉在水里淹死的成千上万,把滍水也堵塞了。
当王莽军大将王邑逃回洛阳的时候,四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千人。
汉军打扫战场,战场上到处都是王莽军丢下的兵器、军车、粮草。汉军搬了一个多月,都没有搬完,最后放了把火,把剩下的烧了。
昆阳大战消灭了王莽的主力的消息,鼓舞了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响应汉军。有不少人杀了当地的官员,自称将军,等待汉军的命令。
更始帝派大将申屠建、李松率领汉军乘胜进攻长安。王莽惊慌失措,把关在监狱里的囚犯都放出来,拼凑一支军队,抵抗汉军。但是这样的军队怎么肯替王莽打仗,还没有接触,就陆续逃散了。
不久,汉军攻进长安城,城里的居民纷纷响应,放火烧掉未央宫的大门。大伙儿高声吆喝,要王莽出来投降。王莽走投无路,带了少数将士逃进了宫里的一座渐台。那座渐台,四面是水,火烧不到那里。
汉军把渐台一层层围起来,一直围上几百层,等渐台上的兵士把箭都射完了,汉兵冲上台去,结果了王莽的性命。
王莽新朝维持了十五年,结果土崩瓦解。
篇4:小学历史故事有哪些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以后,请了一个大学问家班彪整理西汉的历史。班彪有两个儿子名叫班固、班超,一个女儿叫班昭,从小都跟父亲学习文学和历史。
班彪死了以后,汉明帝叫班固做兰台令史,继续完成他父亲所编写的历史书籍,就是《汉书》(一部记载西汉历史的书)。班超跟着他哥哥做抄写工作。哥儿俩都很有学问,可是性情不一样,班固喜欢研究百家学说,专心致志写他的《汉书》。班超可不愿意老伏在案头写东西。他听到匈奴不断地侵扰边疆,掠夺居民和牲口,就扔了笔,气愤地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
就这样,他决心抛弃他的案头工作去从军(文言叫做“投笔从戎”)。
公元73年,大将军窦固出兵打匈奴,班超在他手下担任个代理司马,立了战功。
窦固为了抵抗匈奴,想采用汉武帝的办法,派人联络西域各国,共同对付匈奴。他赏识班超的才干,派班超担任使者到西域去。
班超带着随从人员三十六个先到了鄯善(在今新疆境内鄯音shàn)。鄯善原来是归附匈奴的,因为匈奴逼他们纳税进贡,勒索财物,鄯善王很不满意。但是这几十年来,汉朝顾不到西域那一边,他只好勉强听匈奴的命令,这次看到汉朝派了使者来,他就挺殷勤地招待着他们。
过了几天,班超发现鄯善王对待他们忽然冷淡起来。他起了疑心,跟随从的人员说:“你们看得出来吗?鄯善王对待咱们跟前几天不一样,我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这儿。”
话虽这样说,毕竟只是一种猜想。刚巧鄯善王的仆人送酒食来。班超装得早就知道的样子说:“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几天?住在什么地方?”
鄯善王和匈奴使者打交道,本来是瞒着班超的。那个仆人给班超一吓,以为班超已知道这件事,只好老实回答说:
“来了三天了,他们住的地方离这儿三十里地。”
班超把那个仆人扣留起来,立刻召集三十六个随从人员,对他们说:“大家跟我一起来到西域,无非是想立功报国。现在匈奴使者才到几天,鄯善王的态度就变了。要是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人,我们的尸骨也不能回乡了。你们看怎么办?”
大家都说:“现在情况危急,死活全凭你啦!”
班超说:“大丈夫不进老虎洞,怎能掏得到小老虎(文言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趁着黑夜,到匈奴的帐篷周围,一面放火,一面进攻。他们不知道咱们有多少人马,一定着慌。只要杀了匈奴的使者,事情就好办了。”
大家说:“好,就这样拼一拼吧!”
到了半夜里,班超率领着三十六个壮士偷袭匈奴的帐篷。那天晚上,正赶着刮大风。班超吩咐十个壮士拿着鼓躲在匈奴的帐篷后面,二十个壮士埋伏在帐篷前面,自己跟其余六个人顺风放火。火一烧起来,十个人同时擂鼓、呐喊,其余二十个人大喊大叫地杀进帐篷。
匈奴人从梦里惊醒,到处乱窜。班超打头冲进帐篷,其余的壮士跟着班超杀进去,杀了匈奴使者和三十多个随从,把所有帐篷都烧了。
班超回到自己的营房里,天刚发白。班超请鄯善王过来。鄯善王一看到匈奴的使者已被班超杀了,就对班超表示愿意服从汉朝的命令。
班超回到汉朝,汉明帝提拔班超做军司马,又派他到于阗去。明帝叫他多带点人马,班超说:“于阗国家大,路程又远,就是多带几百人去,也不顶事。如果遇到什么意外,人多反而添麻烦。”
结果,班超还是带了原来的三十六个人到于阗去。
于阗王见班超带的人少,接见的时候,并不怎么热情。班超劝他脱离匈奴,跟汉朝交好。他决定不下,找巫师向神请示。
那个巫师本来反对于阗王跟汉朝友好,他装神弄鬼,对于阗王说:“你为什么要结交汉朝?汉朝使者那匹浅黑色的马还不错,可以拿来给我。”
于阗王派国相向班超去讨马。班超说:“可以,叫巫师自己来拿吧。”
那巫师得意洋洋地到班超那儿取马。班超也不跟他多说,立刻拔出刀把他斩了。接着,他提了巫师的头去见于阗王,责备说:“你要是再勾结匈奴,这巫师就是你的榜样。”
于阗王早就听说班超的威名,看到这个场面,也吓得软了,说:“愿意跟汉朝和好。”
鄯善、于阗是西域的主要国家,他们结交了汉朝,别的西域国像龟兹(音Qiǖ cí,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疏勒(在今新疆喀什噶尔一带)等也都跟着跟汉朝和好了。
西域各国从王莽执政时期起,跟汉朝不相往来已经有六十五年。到了这时候,才恢复张骞通西域时期的那个局面,双方又经常有使者和商人交往。
过了两年,汉明帝死去,他的儿子刘炟(音dá)即位,这就是汉章帝。
看过小学历史故事还看了:
篇5:小学三年级故事精选
小学三年级故事大全精选1:洛比走在大街上
小熊洛比急匆匆地走在大街上。
“嘿!洛比,看我练得怎么样?”小狗花花正在练习滑板车。
“哦!对不起,花花,我的橡皮鸭子小呷不见了,我得把它找回来。”洛比着急地说。
“祝你好运哦!”花花蹬上滑板车,“嗖”地一下就滑走了。
小熊洛比继续朝前走。
“洛比,这么着急去哪呀?”晒太阳的猫奶奶眯着眼睛问。
“猫奶奶,您有没有看到我的橡皮鸭子小呷从这经过?”洛比比划着说,“它长着红红的嘴巴,满身金黄色。”
“哦!那倒没有。”猫奶奶微笑着说,“不过,我好像听到门外有鸭子的叫声——”
“那一定是我的小呷!”不等猫奶奶说完,洛比就高兴地说,“您知道它朝哪个方向走的吗?”
“应该是南边。”猫奶奶认真地想了想,“那边有家玩具收容站,没人要的玩具总是会去那里,你去那找找。”
“谢谢您!猫奶奶。”告别了猫奶奶,洛比急忙往南边走去。
“洛比!等一等。”小鼹鼠托蒂钻出小土堆喊他,“你能陪我玩会吗?”
“哦!托蒂,对不起。”洛比停下来,“我的小呷丢了,我要把它找回来。”
“真的吗?你的小呷怎么会丢了呢?”托蒂见过那只可爱的橡皮鸭子。
“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把它扔到窗外。”洛比伤心地快要哭了。
“那是你的错,洛比。你不该这么对待小呷,玩具可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呀!”托蒂皱着眉头说。
“托蒂,我保证以后不再这样了!”洛比认真地说,“我一定要找回它。”
“好吧!那你赶快去吧。”托蒂摆摆手,“找到它,你要先说声‘对不起’哦。”
“嗯嗯!”洛比和托蒂再见后,继续朝前走去。
天黑了,洛比终于来到了玩具收容站。
玩具收容站其实就是给那些不再被人喜欢的玩具提供的住所,就像我们的废品收购站专门收集废品一样,就在刚才,伤心的小呷一路叨叨着来到了这个地方。
灰头土脸的小呷看着木牌子上的那五个字,伤心地想:“洛比不喜欢我了,要不然它是不会把我扔出窗子的。”
小呷摇摇头,准备抬脚往里走。
“对不起!小呷。”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妈妈批评我,我不该冲你发火,还把你扔出窗外,小呷,你给了我快乐,你是我最好的好朋友。”
是洛比!小呷转过身,他看见小熊洛比正大步朝自己走来时,便开心地笑了。
“嘎嘎,洛比——”小呷张开翅膀,开心地奔向洛比。
天黑了,月光静静地照着大地,宽宽的街道上,两个好朋友快乐地朝家走去。
小学三年级故事大全精选2:小猴子摘桃
一只小猴子聪明又活泼,同伴们都叫它小淘气。一天,小淘气去摘桃,它捧着桃子往前走,看见了一片玉米地;于是,扔了桃子去掰玉米。小淘气高兴得摔了一跤,玉米也摔掉了。噢!是大西瓜绊了他的腿,对了,抱个大西瓜回去。
突然,看见一只小兔子跑了过来,小淘气扔掉西瓜,去追赶小兔子;小兔跑得太快,一会儿就没影了,小淘气什么也没搬回家。
小学三年级故事大全精选3:洗四十双袜子的小波波熊
从前有一个懒惰的小熊,她很喜欢穿花袜子,但是她不喜欢洗袜子。是因为她觉得洗袜子很麻烦,后来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去市场买了很多袜子天天穿一双袜子,袜子脏了就把袜子扔到床底下。等到没有穿的了才去洗。就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她的床底下,堆了一大堆的脏袜子。脏袜子好臭好臭,连她的小屋都变的臭烘烘。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没袜子穿了,就从床下掏出一箩筐的袜子,要去河边洗。河边的小花。小草说:“波波熊你以后不要一次洗这么多的袜子,臭死人了。河里的小鱼,小虾,小青蛙看见了说:”谁洗的袜子,把河水都弄臭了。"小熊不好意思的把头低下。小熊洗啊洗啊,终于把袜子洗完了。她把洗完的袜子从森林这一边晾到那一边。可是她太累了,躺在一棵树下睡着了。后来有许多小动物从她晾袜子的地方经过,都带走了两三双。给她留下了很多东西,有甜饼,苹果,胡萝卜,还有一幅在树下光脚丫睡着的小熊。
当小熊懒懒地睁开眼睛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小熊发现自己只剩下两双袜子。以后都得穿一双,洗一双了。。。。。。
波波熊觉得每天洗袜子很开心。
小动物也都喜欢去她家玩了,连小花。小草见了她也向她点头问好。伙伴们都夸她是个勤劳的小熊。
我今天非常受感处,知道了不能懒惰,要勤劳,做一个干净,勤快的孩子。不能象小熊一样。
小朋友们都行动起来吧!
篇6:历史故事精选
山东临清(一说临西县,在河北邢台仓上村南)有一条河,有个可以撑船运输旅客渡河的渡口。
民间相传,古时候有个嫉妒心强的女子在这里投河自尽,故称“妒妇津”。
《酉阳杂俎》记载:“晋大始中,刘伯玉妻段氏,字光明,性妒忌……”
晋朝大始年间(疑为泰始,公元266年—274年),有个叫刘伯玉(传说中称是临西县令)的人,他的妻子段光明生性好妒。
刘伯玉喜欢看书,有一天阅读三国大才子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书中描写一个美丽的女子——洛神宓妃:“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
刘伯玉读到此处,赞不绝口,忍不住对妻子说:“娶妇得如此,吾无憾焉!”
刘伯玉的老婆段光明回答说:“君何以水神善而欲轻我?吾死,何愁不为水神。”
——夫君为何赞美水神宓妃,而轻视我?我这就去死,何愁做不成水神!
当天夜间,段光明就投水自尽了。
七天之后,刘伯玉梦到妻子给他托梦说:“君本愿神,吾今得为神也。”
刘伯玉醒来之后,依然心有余悸,惊魂不定,此后一直到死,不敢渡河。
自从段光明投河之后,有女子渡河,如果长得美丽,就会激怒水神段光明,河水骤然“**暴发”,弄得女子衣裤破损,化的妆也花了。
若女子长得丑陋不堪,河水就会风平浪静,女子渡河若没有风浪,就会被人嘲笑长得磕碜。
因此,一些不自信的女子很忌讳过这条河,渡河的时候,先自毁容颜,以避免被人嘲笑。
当地人传出一首歌谣:“欲求好妇,立在津口。妇立水傍,好丑自彰。”
意思是,想要说个漂亮的媳妇,就让她去水旁站立,是美是丑,立马就会显现出来
篇7:历史故事精选
因为武则天容貌娇美,闭月羞花,而且举止投足娴静温雅,又聪慧敏捷,所以刚进宫不久就得到了太宗的垂怜,赐号“武媚”。不过,好景不长,当时的太宗身边美女如云,而且个个都是琴棋书画俱佳的才女,武则天仅是一个才人,而且年纪尚小,并不懂得如何笼络君心,所以她在太宗当政期间始终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下等妃嫔。
而且,据史籍记载,李世民晚年,不知从哪里传来一个“帝传三世,武代李兴”的说法。李世民自然是英主了,可正所谓三人成虎,谣言流传得久了,也就不得不让人生疑了。而且,这种惑乱民心的谣言一日不禁,就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蠢蠢欲动,于是,李世民便下了狠招。当时有个武将叫李君羡,是河北武安的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而且,小名叫五娘子,身上背负六个“武”,就被倒霉地处死了,以警戒世人,千万不要乱想。
李君羡一死,可谓杀鸡儆猴,谣言也该止息了。可是,李世民还是不放心,他很快想起了那个一度让他欣赏的武则天,此女颇有见识,而且博通经史,难道李家王朝会亡在这个女人手中?于是,他又起了杀心,不过,武则天也不是吃素的,她不但识破了李世民的诡计,而且上演了一幕苦肉计,以自杀来表明决心。
这样一来,李世民反倒不忍心了,自己堂堂皇帝,竟然因谣言设计迫害一个女子,实在有辱威名。于是,武则天安然逃过一劫,不过,自此之后,她总算明白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少不更事的武则天从此成熟了,懂得了如何去适应宫廷斗争的丛林法则。
此后漫长的岁月里,武则天一直没有得宠,也许是因为那件事,李世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女子,她便在寂寞的深宫中慢慢地沉潜着,直到另一个男人的出现。
【小学三年级历史故事】相关文章:
2.秦朝历史故事
3.杨贵妃历史故事
4.历史预言故事
7.西方历史的故事
10.历史故事教学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