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有一位天才书法家范文

有一位天才书法家范文

2022-09-14 08:19: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uix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有一位天才书法家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有一位天才书法家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一位天才书法家范文

篇1:天才的名言有哪些

关于天才的名言有哪些

1、有才能的人达到别人达不到的目标;天才则是达到别人所看不见的目标。——阿瑟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2、热情就是天才的起源。——伽利略伽利莱 Galileo Galilei

3、天才是把想法付诸于行动的能力。——菲茨杰拉德 F. Scott Fitzgerald

4、伟大的.天才都有些许的疯狂。——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5、知识分子解决问题,天才预防问题的发生。——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6、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Thomas Edison

7、天才的秘诀是把孩童时期的灵魂持续到老,换句话说就是永远不失去热情。——奥尔德斯赫胥黎 Aldous Huxley

8、天才指的可能是用简单的方法说出深奥的事物的能力。 ——查尔斯布可夫斯基 Charles Bukowski

9、天才是指当普通人只能看见一件事时,他却可以看见十件事物的能力。——艾兹拉庞德 Ezra Pound

10、天才是永恒的耐心。——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篇2:天才

山有天才是矿产,

水有天才是鱼鲜。

人有天才是智能,

所有天才是时间。

篇3:天才

天才

天才tiān cái[释义]

①(名)卓绝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艺术~。

②(名)有这种才能的人。

[构成]  偏正式:天(才[例句]  ~并不都是与生俱来的。(作主语)[反义]  蠢才

篇4:你是不是有“天才病”?

你是不是有“天才病”?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比如著名作家海明威、伟大的印象派大师梵高,都曾深受'双相情感障碍'折磨,他们时而躁狂,时而抑郁,情绪犹如过山车一般。《我爱问医生》邀请北京回龙观医院双相情感障碍病房主任王宁跟您聊聊 不可小视的喜怒无常出诊时间:周四全天 北京回龙观医院“纠结”的向日葵这是梵高最爱使用的亮黄色调,原本代表着阳光、积极,向上的向日葵,在梵高的笔下,却总是有些古怪:花瓣在风中张牙舞爪的凋零着,向日葵代表着他的心,他的追求,渴望,他热爱生活,渴望得到爱,但现实是他一生都那么悲惨,他常常郁郁寡欢,两种情绪此时在交织着,因此从其画中分析,他可能患了双相情感障碍。双向情感障碍=艺术家气质?美国心理学家曾统计了1400位艺术家中74%的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他们时而躁狂,时而抑郁,情绪犹如过山车一般。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比如拿破仑、牛顿、海明威、梵高、丘吉尔等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由于该病在智商较高的“天才”中发病率较高,因此,双相情感障碍也被冠以“天才病”之称。但千万别以为“双相障碍”只是天才的专属,这种“奇怪”的情绪就在你我身边。我是双相情感障碍吗?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顾名思义,一段时间或表现为抑郁,一段时间又可能表现为躁狂。它之所以被称为“双相”,是因为患者的情感在高峰和低谷这两极来回波动,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摇摆病”。我的情绪在“摇摆”吗? 典型躁狂发作表现:心情愉悦或容易发脾气言语增多、高谈阔论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膨胀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爱管闲事行为挥霍或鲁莽睡眠需要减少等典型抑郁发作表现: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愉快感缺失即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自我评价下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一无是处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感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减退总觉得乏力有自杀观念或行为小测试区分双相情感障碍的情感波动和正常情感变化:1、你的情感波动是否对社交生活或者家庭生活带来问题?2、你的'情感波动是否导致你连续几天工作效率下降?3、你的情感波动是否每次会持续几天而少有缓解?或者它们是否会在遇到愉快的事情时发生变化?4、你的情感变化时,你的思维、睡眠、精力、行为是否伴随发生显著变化?5、你的情感波动是否过于失控?如果上述问题过半回答“是”,那你的情绪波动可能超过了正常范围。生活中调整情绪小窍门饮食:多吃含有奶酪成分的食物可以调节情绪,另外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和富含维生素B族的一些黄颜色食物,也对调节情绪有帮助。运动:每天运动半个小时以上,晒晒阳光,也可缓解抑郁情绪。居室环境:居室环境色彩不要过于单一,不要选择黑白色,多选择一些暖色系。找寻正能量:多阅读一些积极心理学方面书籍,让自己更阳光、更自信,不受外界事物打扰。声明 原创内容,版权归北京城市广播【我爱问医生】节目所有声明:欢迎分享!如需转载或合作致电:010-85011940往期精彩内容

篇5:天才宝宝有哪些特质么?

天才宝宝有哪些特质么? -资料

1.求知欲强,喜欢接触和学习新鲜事物

2.不喜欢玩同龄人玩的游戏,如“娃娃家”

3.对某一问题,能想出不同可供选择的答案

4.不喜欢重复已经知道的事情

5.乐意探索,动手能力强

6.富有正义感,乐意为他人伸张正义

7.对生活中的各种新问题充满好奇心

8.有时会有强迫性行为,如一再重复某个动作

9.教他时显得不专心,但被问时能及时复述

10.喜欢接受新的挑战

11.追求完美,对细节要求高

12.追求自由,不喜欢受约束

13.不愿尝试不喜欢的事情

14.喜欢学习其感兴趣的任何事物

15.富有同情心

16.容易抓住事物要点

17.喜欢对事物进行大胆猜想和假设

18.善于从事物中总结新经验

19.喜欢追究事物的'前因后果

20.看上去比其他儿童更敏感或情绪化

21.婴儿时对周围事物异常敏感

22.说话早或走路早

23.语言表达完整,思维清晰

24.独立性强,善于独立做事

25.不用他人指导,善于观察学习

26.相比其他儿童,对生活更充满热情

27.对感兴趣的事物非常有激情

28.能长时间保持对某一事物的兴趣

29.好奇心强,刨根问底,问的问题有时候连父母都回答不出来

30.乐于发现规律,有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1.对复杂的事物理解和接受能力强

32.喜欢读书,迷恋各种书籍

33.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34.语言组织能力强,思维敏捷

35.遇事冷静,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36.遇到困难,会努力尝试各种不同的解决办法

37.婴幼儿时就表现出幽默感

38.具有思辨能力,能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事物

39.喜欢和年龄大的儿童或成人交谈

40.拥有直觉记忆力,能长时间记住大量信息

篇6:书法家安徒生童话

书法家安徒生童话

书法家

从前有一个人,他的职务要求他写一手漂亮的字。他能满足他的职务的其他方面的要求,可是一手漂亮的字他却写不出来。因此他就登了一个广告,要找一位会写字的人。应征的信很多,几乎可以装满一桶。但是他只能录取一个人。他把头一个应征的人录取了。这人写的一手字跟最好的打字机打出来的一样漂亮。有职务的这位先生很有些写文章的才气。当他的文章用这样好看的字体写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说:写得真漂亮!

这是我的成绩。写字的人说他实际上是半文钱也不值。他把这些称赞听了一个星期以后,就骄傲起来,也盼望自己成为那个有职务的人。

他的确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书法教员,而且当他打着一个白领结去参加茶话会的时候,他的确也还像个样子。但是他却想写作,而且想把所有的作家打垮。于是他就写起关于绘画和雕刻、戏剧和音乐的文章来。

他写了一大堆可怕的'废话。当这些东西写得太糟了的时候,他在第二天又写,说那是排字的错误。

事实上他所写的东西全是排字的错误,而且在排出的字中(这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人们却看不出他唯一拿手的东西漂亮的书法。

我能打垮,也能赞扬。我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小小的上帝也并不太小!

这的确是扯淡,而他却在扯淡中死去了。《贝尔林报》上登了他的讣告。他的那位能写童话的朋友把他描写得非常好这本身就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虽然他朋友的用意不坏,他一生的所作所为胡说,叫喊,扯淡毕竟还是一篇糟糕透顶的童话。

这篇小品一直没有发表过,因此它是哪一年写成的也无从知道。到了1926年它才在《贝尔林斯基报》该年的4月4日上首次发表。这篇作品的寓意很明显,无再作解释的必要。

篇7:书法家作文600字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书法展览,一到书法展厅,看到书法家那龙飞凤舞、时而刚劲、时而缥缈的书法作品时,我的内心受到了震撼。一个念头萌生了。我坚定的对妈妈说:“妈妈,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书法家。”

妈妈把我的话放在了心上,第二天,我回到了家发现家里多了一张蓝色的桌子,桌上还有毛笔、墨纸、大字纸、砚台。“这不是文房四宝嘛!这是谁送来的?”我心里琢磨道。正在这是妈妈叫我到:“来看看,我为你的理想可是迈出了第一步了,接下来就要看你的了。”“这是你给我买的?”我兴奋又高兴的问道。接下来,妈妈坐在桌子旁边,指导我应该怎么写。

“头正、身直、肩平”妈妈说。“我知道了”我应道。“不对,这边应该轻些,对!对那边使点力……”正在妈妈滔滔不绝时,电话响了,妈妈马上走过去接电话,我心里想:这样子练下去要练到什么时候啊,说不定我又当书法家的天赋,我何不也龙飞凤舞一番?我便站起来,拿起毛笔一顿乱画,还时不时停下来欣赏一下我的“艺术作品”。我看着我的大作看得入迷,自我陶醉。

“你在干什么呀?”突然被妈妈严厉的质问声给下了吓了一跳。霎时,我炽热的心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我让你在上面练字,谁让你乱画了?”妈妈呵斥道。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是苦的也是酸的。妈妈又说:“那看过的那书法家的字,是一天练成的吗?不是,是经过不懈努力,才成为书法家的,这世上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听了妈妈的教诲,我深有体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努力。

暑假时,天气酷热,汗流了一身,但我仍旧练习书法,就这样,我练了一年,终于写出了一手好字,在姥姥的八十大寿上,我写了“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这八个字,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顿时我的心里是无比自豪的。

通往理想的道路还很长,但我想有了我的不懈努力,终将成为现实!

篇8:书法家作文600字

简简单单的“横竖撇捺”,构成一个个奥妙无穷的汉字。一支毛笔,一盒墨汁,一张宣纸,就可以书写出这看似简单却蕴含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字。我就是一个小小“书法家”。

想要写一手好字,可离不开平日里的刻苦练习,就说刚入门的“一”字吧,就把我难得东倒西歪,趴在桌子上,口吐白沫,大声求饶。虽然如此,我还是在家母的督促下爱上了这一道道散发着墨香的印痕。

六一儿童节的舞台,就是我大显身手的地方。记得那次六一前夕,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学校。突然,书法老师走过来,一把抓住我的肩膀说:“温涛宁同学,明天六一,展示书法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教育局也会有人来参观,一定要加油啊。”我自信满满地点点头回答:“没有问题,包在我身上。”

我虽然口上答应,但心里却有些紧张。拿着老师给的模板,上面的毛笔字就像一个个顽皮的精灵,它们好像在嘲笑我。

第二天,我的节目居然在开幕式上就需要演示。桌子上的墨汁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驱散了我紧张的情绪。我慢慢提起笔,蘸了蘸墨,轻轻地落笔,全身贯注地写下四个大字――喜庆六一。别看这些字笔画简单,但繁简不一,稍不留神就写得大小不一。

毛笔慢慢划过宣纸,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墨线。同学们、老师们都紧盯着我的毛笔,有的咬着嘴唇啧啧赞叹,有的聚精会神仔细观摩,有的挥动手指细细品味。随着我的潇洒收笔,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抬起头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俗话说,从一个字中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书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长大后也一定要继续传承我的拿手好戏,向全世界弘扬我们中国的文化。

篇9:书法家作文600字

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在别的孩子还在想自己的心愿时,我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心愿了――我的心愿是当一名书法家!把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每一篇章都写成美好的书法艺术……

这个心愿由来已久。以前,我的字和现在的字可谓是天壤之别――羞愧地讲,以前写的都不叫字……写毛笔字写了一年多,铅笔字还是不好看。

可是转机就在一瞬间。二年级的一个晚自习上,老师把校长亲自批改的注音本发了下来。那一个又一个红得刺眼的错号,就像把把尖刀,一刀又一刀的刺在我的心上……晚上,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星空,想着那一个个错号,决定明天去找一下书法老师,问怎么写好。可第二天一问,老师说我写的已经很好了:“你需要的只是用心感受,把毛笔字的特点“融”进铅笔字去。”

为了实现心愿,我更加刻苦,主动临摹很多的字帖,像柳公权的柳体,我细细欣赏他细如同小河流水,瘦硬挺拔,骨力道劲;还有赵孟的赵体,我看那就好似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饱满,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还有紧凑而不失疏朗的欧体……我默默体会着这些大家的字是如何写的,他老人家当时是如何运笔的?是什么样的节奏和速度?……此外,我还特别爱参加书法展,提升眼界,提升自己。

在我临帖中,体会到的书法之美。当方格子中的墨色,沿着纸的纹路扩散,无论是墨水、钢笔,还是墨汁、毛笔,在我心中都牵连古今……我用钢笔抒写潇洒,我用毛笔抒写厚重、敦实……五千年文化沿着它的一笔一划传承,古今气节神韵贯穿每一字,每一划,倾注了无数中国人的气力!有它的延续,就有中国的不灭。墨香韵长,纸笔交织,软硬互称,书法,书法,我要以之书中华之气韵!

这,就是我的心愿。

篇10:书法家作文600字

从前有一个人,他的职务要求他写一手漂亮的字。他能满足他的职务的其他方面的要求,可是一手漂亮的字他却写不出来。因此他就登了一个广告,要找一位会写字的人。应征的信很多,几乎可以装满一桶。但是他只能录取一个人。他把头一个应征的人录取了。这人写的一手字跟最好的打字机打出来的一样漂亮。有职务的这位先生很有些写文章的才气。当他的文章用这样好看的字体写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说:写得真漂亮!

这是我的成绩。写字的人说他实际上是半文钱也不值。他把这些称赞听了一个星期以后,就骄傲起来,也盼望自己成为那个有职务的人。

他的确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书法教员,而且当他打着一个白领结去参加茶话会的时候,他的确也还像个样子。但是他却想写作,而且想把所有的作家打垮。于是他就写起关于绘画和雕刻、戏剧和音乐的文章来。

他写了一大堆可怕的废话。当这些东西写得太糟了的时候,他在第二天又写,说那是排字的错误。

事实上他所写的东西全是排字的错误,而且在排出的字中(这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人们却看不出他唯一拿手的东西漂亮的书法。

我能打垮,也能赞扬。我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小小的上帝也并不太小!

这的确是扯淡,而他却在扯淡中死去了。《贝尔林报》上登了他的讣告。他的那位能写童话的朋友把他描写得非常好这本身就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虽然他朋友的用意不坏,他一生的所作所为胡说,叫喊,扯淡毕竟还是一篇糟糕透顶的童话。

这篇小品一直没有发表过,因此它是哪一年写成的也无从知道。到了1926年它才在《贝尔林斯基报》该年的4月4日上首次发表。这篇作品的寓意很明显,无再作解释的必要。

篇11:小小书法家作文

我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小书法家。但是在上小学之前,连笔不能很好地接受我,也不会写一个字。放学后,老师教我读、写、学知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学了很多新单词。但是我的字写得并不好看,经常东倒西歪,乱七八糟,心里很郁闷。每当看到一些学生的作业书干净整洁,受到全班老师的表扬,心里就很不愉快,羡慕他们,觉得自己极其惭愧。

我的思想很快被我细心的.父亲发现了。他和蔼地对我说:“要想把字写好,首先要规范自己的写作姿势,注意纠正不良的写作习惯;身体要挺直,背部要挺直,头要微低,手里的笔要稳。”班主任陈老师经常骂我们:“写字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耐心,一个一个写,字写得漂亮、工整。”我牢记老师和爸爸的话,下定决心改掉敷衍和粗心的坏习惯!

今年暑假,我报名了书法兴趣班,学习了更多的写作技巧,受益匪浅。现在我的文笔进步很大,自信很多,因为经过努力,我发现自己是个小书法家!

篇12:小小书法家作文

在一阵鞭炮声和掌声中,一个高大大眼的同学大步走上讲台――,他获得了天门市小学生刘体书法比赛冠军!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练好字不容易。一年级的时候,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刘体书法。冬天练了三年,夏天练了三天。每天早上同学还在睡觉的时候,我就起床去学校迎着晨风练字。别人在尽情玩的时候,我在关注邀请;晚上,别人在欣赏电视节目的时候,我还是挥着毛笔。

有一次,电视台在放我最喜欢的电视剧《特警力量》,我在学汉字的时候实在坐不住了,就迫不及待的想玩个痛快。我一站起来,目光就落在正在写的两行字上:剑锋来自削尖,梅花香来自苦寒。他立刻改变主意,干脆关上门窗,堵住外面的噪音,埋头写作。没错,“剑锋磨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因为努力,我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说到这里,我想你一定知道我是谁。我是赵家辉,我们班的小书法家。

篇13:书法家名言名句

1) 草书真有异,真则字终意终,草则行尽势未尽。唐.张谚远《法书要录》

2) 真以方正为体,圆奇为用;草以圆齐为体,方正为用。正能含奇,奇不失正。明.项穆《书法雅言》

3) 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唐.孙过庭《书谱》

4) 草书之法,笔要方,势要圆。最忌扛肩阔脚,体势疏懈;尤忌连绵游丝,点画不分。清.朱屡贞《书学捷要》

5) 书之求能,且攻真草。唐.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6) 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虞世南《笔髓论》

7) 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跸蛹,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南宋.姜夔《续书谱》

8) 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东汉.赵一《非草书》

9) 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曰连绵,游丝,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别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而未尝乱其法度。南宋.姜夔《续书谱》

10) 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静而观之,神情欢欣可喜耳。宋.蔡襄《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

11) 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俗书反是。清.刘熙载《艺概》

12) 草书结体贵偏而得中。偏如上有偏高偏低,下有偏长偏短,两旁有偏争偏让皆是。清.刘熙载《艺概》

13) 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形,草又外其中间。无籍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识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唐.张怀灌《书议》

14) 学篆博览古器真款识中古字,神气散朴,可以助人,亦知象形,指事,会意等未变之妙也。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15) 圆劲古澹,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于飞白;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南宋.姜夔《续书谱》

16) 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畅,章务捡而便。唐.孙过庭《书谱》

17) 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惟于行草诚入能品。以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北宋.赵构《翰墨志》

18) 隶书运笔有致,章法严明,学者应平心静气,痛下功夫,一笔不可偷苛。肉浮血露,方能势伟气壮。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19) 吾士行曰:“隶书人谓宜扁”,殊不知妙在不扁。挑拨平硬,如折刀头,方为汉隶。所谓方劲古拙,斩钉截铁备矣。清.梁章钜《学字》

20) 八分为富于波磔之字体,汉人八分书,笔锋中出。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篇14:书法家的名人名言

1) 质直者,则径挺不遒,刚很者,又掘强无润;矜敛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拙钝;轻锁者,染于俗吏。唐.孙过庭《书谱》

2) 书家贵下笔老重,所以救轻蘼之病也。然一味苍辣,又是因药发病,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方为用笔之妙。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

3) 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清.刘熙载《艺概》

4) 刚劲忌野,清劲忌薄。清.梁献《评书贴》

5) 论书者曰苍,雄,秀,余谓更当益一“深”字。凡苍而涉于老秃,雄而失于粗疏,秀而入于轻靡者,不深故也。清.刘熙载《艺概》

6) 所谓老者,结构精密,体裁高古,岩曲耸峰,旌旗列阵是也。所谓少者,气体充和,标格雅秀,百般滋味,千种风流是也。老而不少虽古拙峻伟,而鲜丰貌秀丽之容。少而不老,虽婉畅纤妍,而乏沉重典实之意。

7) 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明.项穆《书法雅言》

8) 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唐.欧阳询《用笔论》

9) 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0) 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清.刘熙载《艺概》

11) 六.结体章法辩正安排

12) 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疏不嫌疏,密不嫌密也。

13) 字体有整齐,有参差。整齐,取正应也;参差,取反应也。清.刘熙载《艺概》

14) 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宋.姜夔《续书谱》

15) 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6) 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17) 真书用笔,自有八法。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宋.姜夔《续书谱》

18) 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9) 向背者,如人之顾盼指画,相缉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施设各有情理。求之古人,惟王右军为妙。宋.姜夔《续书谱》

20) 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虞世南《笔髓论》

篇15:书法家的名人名言

1) 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梁武帝《又答论》

2) 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

3) 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清.梁献《学书论》

4) 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面刺目。清.华琳《南宗诀秘》

5)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卫烁《笔阵图》

6) 使尽气力,至于沉尽入骨,笔乃能和。和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纵逸之谓。清.王淑《论书滕语》

7) 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上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8) 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饨,比并皆然。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9) 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10)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自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11) 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清.刘熙载《艺概》

12) 字要骨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贴乃秀润生,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13) 凡人物之生也,必柔而润,其死也,必硬而燥,草木亦然。

14) 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15) 唐太宗曰:吾少时观阵,即知强弱。今临古人书,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及得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清.梁章钜《学字》

16) 学书如学拳。学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对骨,出手起脚,必极筋所能至。使之内气通而外劲出,予所以谓临摹古贴,笔画地步,必比古贴长过半,乃能尽▲其势而转其意者也。至学拳已成,真气氧足,其骨节节可转,其筋条条皆直,虽对强敌,可以一指之于分寸之间若无事者。书家自运之道,亦如是矣。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17) 人知直画之力尽,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清.笪重光《书筏》

18) 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书之六局,以气为主。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19) 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宋.姜夔《续书谱》

20) 夫运者,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篇16:关于书法家的名人名言

1)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南朝.王僧虔《笔意赞》

2) 故之书道玄妙,必资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也。清.冯武《笔髓》

3) 其有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馀裕,结字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4)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形,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东汉.蔡邕《九势》

5) 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6) 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7) 至若磔髦竦骨,短截长,有似夫忠臣抗直补过匡主之节也;矩则轨转,却密就疏,有似夫孝子承顺慎终思远之心也;耀质含章,或柔或刚,有似夫哲人行藏知进知退之行也。唐.张怀灌《书断》

8) 夫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静而已矣。唐.李世民《指意》

9) 成形结字,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翰林粹语》

10) 要使笔落纸上,精神能冲其中,气韵目晕于外。似生实熟,圆转流畅,则笔笔有笔,笔笔无痕矣。清.华琳《南宗诀秘》

11) 故有笔法而有生动之情,有墨气而有活泼之致。清.丁皋《写真秘诀》

12) 盖法高于意则用法,意高于法则用意,用意正其神明于法也。清.刘熙载《艺概》

13) 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笔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则自然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矍,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南宋.姜夔《续书谱》

14) 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知,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唐.李世民《笔法诀》

15)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翰林粹语》

16) 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7) 机者,传奇之精神;趣奇,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升气。李渔《闲情偶记》

18) 所谓神品,于吾神所著故也。明.懂其昌《画禅随笔》

19) 学术通于学仙,钟神最上,钟气此之,钟形又此之。

20) 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身之别。入他身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清.刘熙栽《艺概》

篇17:关于书法家的名人名言

1) 石湖云:学书须是收昔人真迹佳妙者,可以详视其先后笔势轻重往复之法,若只看碑本,则惟得字画,全不见其笔法神气,终南精进。南宋.陈牺《负暄野录》

2) 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北宋.米芾《海岳名言》

3) 故凡得名迹,一望而知为何家者,而通篇意气归于本家者,真迹也。一望知为何家之书,细求以本家所习前人法而不见者,仿书也。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4) 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北宋.黄庭坚《论书》

5) 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清.王淑《论书滕语》

6) 每习一贴,必使笔法章发透入肝膈,每换后贴,又必使心中如无前贴。积力即久,习过诸家之行质,性情无不奔会腕下,虽曰与古为徒,实则自怀杼轴矣。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7) 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摩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南宋.姜夔《续书谱》

8) 初学书类乎本,缓笔定其行势,忙则失其规矩。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章》

9) 又学时不在旋看字本,逐画临仿,但贵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南宋.陈牺《负暄野录》

10) 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唐.张坏灌《六体书论》

11) 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清.梁谳《学书论》

12) 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像行体。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13) 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清.郑板桥

14) 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明.沈灏〈画尘〉

15) 自运在服古,临古须有我。两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伤神。清.王淑〈论书滕语〉

16) 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北宋.苏轼〈论书〉

17) 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清.梁谳《学书论》

18) 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总览揣摩,自然胸中餍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广阔,志趣高深,集众长以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9)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清.王淑〈论书滕语〉

20) 若但株守一家而摹之,久之必生一种习气,甚或至于不可响远。苟能知其弊之不可长,于是自书精意,自辟性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袭不蹈而天然入声,可以揆古人而同符,即可以传后世而无槐:而后成其为我而立门户矣。清.沈宗骞〈芥学画编〉

篇18:古代书法家故事

王次仲弱冠创“八分书”

王次仲,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人,秦代书法家。他小时候聪明伶俐,志气很高,博览群书而又善于独立思考。他十多岁时,学识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结构修长,笔画之间空距非常匀均的秦篆。这种字体既繁复又难写,不必说民间使用,单是官府书吏就为公文山积、批覆缓慢而叹苦。年近弱冠的王次仲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就把各种钟鼎器皿以及诏版文字广泛搜集在一起,勾摹出来,按文字相同、形体不同排列在一起,然后互相比较,反覆琢磨,度过了数百个不眠之夜,终于创制出一套笔带波折,并向左右分分的八分书。

王次仲将这些文字上奏朝廷。秦始皇见了后,认为简便,赶急疾之用,十分赞同。便征召王次仲到京城咸阳做官。书写 篇章和法令。但王次仲性品清高,三拒诏书,因而触怒了秦始皇。秦始皇认为他对己大不敬,就派人用监车押送赴京。王次仲自知抗旨性命难保,便乘狱吏不备,投河自尽。可是王次仲所创造的八分书,却蔚为风行,造福子孙。

篇19:书法家合作合同

甲方:

乙方:

为弘扬书画艺术,净化艺术市场,促进书画市场的健康发展,倡导真品与精品意识,建立有秩序的书画艺术品销售网络,便利书画收藏者需求,甲乙双方在诚信友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申明,双方都以理解并认可了本合同的所有内容,同意承担各自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忠实地履行本合同。

二、乙方委托甲方部分代理销售乙方自行创作的艺术作品,代理期自 年月日起至年 月 日,为期 年。

三、签约代理期内乙方享有以下权利:

1、乙方作品在合同期内可免费在甲方场地内展卖。

2、乙方提供给甲方的作品所需的装裱和布展费用均由甲方负责;

3、甲方免费为乙方提供一间茶室作为有关书画交流、创作、会谈、展览及拍卖等艺术交流活动平台;

四、乙方提供给甲方代理出售的书画作品必须内容健康,创作风格既要有较高的艺术性,又有很好的观赏性,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五、乙方向甲方提供的代理作品,不得有非法侵占他人劳动成果和名誉的行为,如含有任何虚假成份,因此产生的一切不良影响和后果由乙方自负 ,并按对社会承诺的法律生明乙方将向索赔者支付倍偿人民币10万元整。

六、乙方交付甲方的代理作品,非以下情况,甲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1、乙方在邮寄或转送中损坏或丢失;

2、遭遇地震等不可抗拒因素等。

七、甲方代理销售乙方艺术作品,经甲乙双方共同商定由乙方对代理销售作品定价成交后。由乙方对代理销售出低价给甲方,乙方应给甲方留一些盈利的空间代理销售作品成立后由甲方支付给乙方的作品底价款。

八、合同到期,乙方有权收回或更换作品。

九、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十、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年 月日年 月日

【有一位天才书法家范文】相关文章:

1.书法家的故事

2.天才格言

3.乞丐书法家中学作文

4.书法家的艺术感悟

5.古代书法家的名人名言

6.书法家励志小故事

7.我是小小书法家作文

8.感谢书法家赠送字感谢信

9.天才的语录

10.天才议论文600字

下载word文档
《有一位天才书法家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