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自学考试《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提纲

自学考试《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提纲

2022-09-08 08:40: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Fullsu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自学考试《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提纲,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自学考试《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提纲,希望大家喜欢!

自学考试《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提纲

篇1:自学考试《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提纲

自学考试《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提纲

第一章复习题

1、解释:系统的外特性、内特性、微外特性、虚拟机。

2、什么是SISD、SIMD、MISD、MIMD分类?如何用并行级和流水线分类?要求会分析和写出描述式。

3、掌握阿姆达尔定律。

4、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演变过程。

5、软件、应用、器件对系统结构有哪四个促使影响?

6、解释软件可移植性、开放系统、模拟、仿真?

7、计算机应用经历了哪四个阶段?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向是怎样的?

第二章复习题

1、衡量计算机性能用什么方法?

2、要求会计算CPI、TCPU、MIPS、MFLOPS.

3、MIPS与MFLOPS、MFLOPS与SPEC分值有何对应关系?

4、什么是峰值性能、持续性能?持续性能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5、如何用Gm评价不同机器的性能?

第三章复习题

1、计算机中的数据类型可分为哪几类?

2、基本数据类型包括哪些?结构数据类型包括哪些?

3、数据表示、数据类型、数据结构有什么关系?

4、IEEE754有哪几种基本格式?

5、IEEE754标准浮点数N有哪些解释?

6、计算Ci=ai+bi-8,i=4,5……11时,向量指令如何表示?

7、处理稀疏向量时,如何产生有序向量Z.

8、自定义数据有哪二种表示形式?

9、要求会计算用IEEE754表示十进制数。

10、要求可将IEEE754转换为十进制数。

第四章复习题

1、解释RISC、CISC、非特权指令、特权指令。

2、指令系统有哪几种指令集结构?

3、操作数有哪二种访问方式?

4、物理地址、逻辑地址、虚地址有何关系?物理空间、逻辑空间、虚空间有何关系?

5、什么是联想存贮器,有哪些部件组成,如果访问,实用的联想存贮器是怎样的?

6、如何用霍夫曼、霍夫曼扩展对指令操作码进行编码?平均码长如何计算?

7、为什么要发展CISC,CISC有哪些主要特点?CISC有什么问题?

8、RISC有哪些主要特征?

9、RISC在CPU内部设置大量寄存器,并采用窗口重叠技术有什么好处?

10、解释窗口重叠技术、优化延迟转移技术、比较转移指令、优化编译技术。

11、什么是优化延迟转移?优化编译?

12、如何分析CISC、RISC机执行同一程序时的性能?

13、与CISC相比,RISC有哪些特点?

14、新一代RISC有哪些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向?

第五章复习题

1、可使控制流发生变化的有哪几种情况?

2、什么是先行控制?

3、流水技术中,有哪些特点?掌握流水方式中的时空图。

4、标量流水可分为哪几类?各类有何功能?

5、如何对流水线的主要性能进行分析?掌握82页的例子。

6、什么是流水线的吞吐率?最大、实际吞吐率?加速比?效率?如何求?

7、RISC机中ALU、LOAD/STORE、BRANCH在五段流水中(IF、ID、EX、MEM、WB)各如何操作?

8、什么是资源冲突,什么情况下产生?如何解决?

9、什么是数据相关冲突,什么情况下产生?如何解决?

10、P85页图5.18需几次定向传送?如何减少一次定向传送?

11、分析图5.20所示的定向传送及具有旁路部件的ALU是如何实现定向传送的`?

12、什么是RAW,WAR,WAW,在什么流水方式时,产生哪种数据相关。

13、硬件联锁有什么作用?用于什么延迟?不用硬件联锁,可用什么方法克服该相关现象?

14、什么是控制转移冲突?如何解决?

15、如何提高转移方向的猜准率,分析图5.25的转移预测状态图是如何进行转移方向预测的。

16、如何采用延迟转移技术,分析图5.26三种不同的转移延时槽调度方法。

17、非线性流水线中功能使用冲突时如何进行调度,分析图5.27的预约表和状态图,总结各种调度方案的产生。

18、什么是动态调度?与静态相比,动态调度有何优点?动态调度有哪二种方式?

19、什么是指令级并行性的进一步开发?分为哪两种粒度?

20、了解超级标量、VLIW和超级流水的方法是如何提高流水线性能的?

21、解释展开循环体后调度、软件流水。

第六章复习题

1、标量机性能提高受哪二个因素的限制?

2、向量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分为哪两类?

3、什么是SAXPY、DAXPY?

4、一条向量指令的执行时间Tvp=?每个向量元素所需的时钟数=?

5、向量机对存贮器的多体交叉存贮体有何要求?

6、改善向量机性能的方法有哪几种?什么是链接技术?

7、较常用的、与向量长度有关的评价流水线性能的参数有哪三个?

第七章复习题

1、计算机访存有哪二种局部性规律?什么是存贮器的层次结构?

2、什么是存贮器的命中率、失效率、命中时间、失效时间?

3、对于两层存贮系统的平均访存时间等于什么?

4、层次化存贮体系须解决哪三个问题?

5、cache由哪二个部分组成?了解图7.4结构中CPU如何对主存访问的?

6、什么是直接映象及变换?举例说明?直接映象有何优缺点?

7、什么是全相连映象及变换?举例说明?全相连映象有何优缺点?

8、什么是组相连映象及变换?举例说明?组相连映象有何优缺点?

9、什么是替换策略?常用的算法有哪几种?各种算法是如何实现替换的?

10、实现LRU算法有哪些方法,什么是计数器法?

11、什么是更新策略?什么是全写法、写回法?什么是不按写分配法?什么是按写分配法?什么是简单写回法?标志位写回法?

12、cache和主存设计时,必须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

13、什么是磁盘cache?

14、什么是数据cache?指令cache?一体化cache?

15、提高主存性能有哪些方法?什么是多体交叉存贮器,有哪二种方式,可比单体提高带宽多少倍?拓宽存贮器带宽的方法是怎样的?

16、什么是虚拟存贮器?虚存与cache管理方法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7、虚拟存贮器中段式管理如何对虚存管理的?

18、什么是页式管理,举例说明?某页式管理中虚存地址32位,页面为4KB,页表的长度可达多少行?设主存为32MB时,设装入位、访问方式等附加位占11位时,该页表的容量是多少?

19、什么是段页式管理?如何实现管理的?

20、虚拟存贮器设计时有哪二个关键问题?如何解决?

21、什么是快表和慢表?如何实现查表?

22、cache-主存-外存,CPU是如何访问存贮器的?

23、虚存的保护方式有哪几种?如何实现虚存保护?

第八章复习题

1、输入输出系统的功能是什么?输入输出控制器的管理方法有哪几种?什么是I/O处理机方式?

2、什么是磁盘数据的时间延迟?由哪几部分时间组成?

3、总线的控制方式分为哪几种?什么是同步、异步、半同步方式?

4、总线硬件裁决方式有哪几种?总线裁决算法有哪几种?有何特点?

5、总线传输操作的类型有哪几种?总线的释放策略有哪几种?

6、SCSI总线有何特点?主机如何与SCSI连接,SCSI有哪二种传输方式?一般采用什么方式输出?通信协议是什么方式?

7、PCI总线传送速率为多少?适用于什么样的传送场合,总线支持什么传输方式?PCI总线读写传输为什么方式传输?在什么设备之间传输?

8、中断处理时,硬件、软件各负责什么功能?为了提高现场保护的速度可采取什么方法?

9、输入/输出通道有哪几种类型?各用于什么外设的数据传送?

10、通道有哪些功能?设备控制器有什么具体任务?

11、I/O处理机有什么功能?

12、衡量I/O子系统性能有哪些方面?

第九章复习题

1、什么是并行性?并行性指的是哪两种?什么是并行处理?并行可分为哪几个等级?

2、并行性开发有哪几种方法,它们是如何实现并行性的?

3、并行性开发可分为哪两个开发方式,各包括哪些手段?

4、什么陈列机,陈列机以什么方式工作?陈列机有哪些主要特点?

5、什么是SIMD的互连网络?设计互连网络有哪几个特征?

6、什么是互连函数,什么是交连互连网络?什么是PM2I互连网络?已知16个处理器编号为0~15,采用上二种互连网络时6号处理器可与哪些处理器相连?

7、什么是多处理机,属于什么模型?可分为哪两类?

8、多处理机系统中如何解决cache一致性问题的。

9、多处理机中处理程序有哪几种相关现象?如何用伯恩斯坦判断数据相关?

10、多处理机操作系统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第十章复习题

1、计算模型可分为哪几类?各类有何特点?传统的系统结构、数据流结构、图归约机结构、串归约机结构、支持逻辑设计语言的逻辑结构各属于什么计算模型?

2、数据流计算机指令执行的依据是什么?该计算机中,信息项以什么形式出现?

3、静态数据流机有何特点?动态数据流机有何特点?

4、什么是归约机,可分为哪二类?它们是如何区分的?

5、人工智能机有哪些特征?

6、AI计算机可分为哪几类?

篇2:计算机系统结构学习心得

计算机系统结构学习心得

在大四上学期课程中对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学习已经结束,老师细心的讲解,耐心的辅导,是我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

从中我了解到计算机系统结构(Computer Architecture)也称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它是由计算机结构外特性,内特性,微外特性组成的。经典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结构的定义是指计算机系统多级层次结构中机器语言机器级的结构,它是软件和硬件固件的主要交界面,是由机器语言程序、汇编语言源程序和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生成的机器语言目标程序能在机器上正确运行所应具有的界面结构和功能。 计算机系统结构指的是什么? 是一台计算机的外表? 还是是指一台计算机内部 的一块块板卡安放结构? 都不是,那么它是什么? 计算机系统结构就是计算机的的机器语言程序员或编译程序编写者所看到的外特性。所谓外特性,就是计算机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一,比如动物吧,它的“系统结构”是指什么呢? 它的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就相当于动物的'器官组成及其功能特性,如鸡有胃,胃可以消化食物。至于鸡的胃是什么形状的、鸡的胃部由什么组成就不是“系统结构”研究的问题了。系统结构只管到这一层。关于计算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用“人”这种动物的不恰当的例子列表对比如下。 计算机系统 ,人 ,应用语言级 ,为人民服务级 ,高级语言级 ,读书、学习级 ,汇编语言级 ,语言、思维级 ,操作系统级 ,生理功能级 ,传统机器级 ,人体器官级 ,微程序机器级 ,细胞组织级 ,电子线路级 ,分子级 。

传统机器级以上的所有机器都称为虚拟机,它们是由软件实现的机器。软硬件的 。 功能在逻辑上是等价的,即绝大多部分硬件的功能都可用软件来实现,反之亦然。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外特性,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这也就是我们要分章学习的几个章节)把这几个方面弄清了,系统结构也就基本明确了:(1)指令系统 (2)数据指令 (3)作数的寻址方式 (4)寄存器的构成定义 (5)中断机构和例外条件 (6)存储体系和管理 (7)I/O结构 (8)机器工作状态定义和切换 (9)信息保护。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常回头想想这是系统结构的哪一方面,这对把握全局有好处。 这里提一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内部特性,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内特性就是将那些外特性加以“逻辑实现”的基本属性。所谓“逻辑实现”就是在逻辑上如何实现这种功能,比如“上帝”给鸡设计了一个一定大小的胃,这个胃的功能是消化食物,这就是鸡系统的某一外特性,那怎么消化呢,就要通过鸡喙吃进食物和砂石,再通过胃的蠕动、依靠砂石的研磨来消化食物,这里的吃和蠕动等操作就是内特性。还有一个就是计算机实现,也就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它主要着眼于器件技术和微组装技术。拿上面的例子来说,这个胃由哪些组织组成几条肌肉和神经来促使它运动就是“鸡实现”。据此我们可以分清计算机系统的外特性、内特性以及物理实现之间的关系。 在所有系统结构的特性中,指令系统的外特性是最关键的。因此,计算机系统结构有时就简称为指令集系统结构。我们这门课注重学习的是计算机的系统结构,传统的讲,就是处在硬件和软件之间介面的描述,

也就是外特性。 这些不恰当的比喻只是帮助理解,不可强求对应,不然会有损科学的严密性。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按“流”分类的方法,这是Flynn教授提出的按指令流和数据流的多倍性概念进行分类的方法。共有四大类,即:(S-single 单一的。

I-instruction 指令 M-multiple 多倍的 D-data 数据) 。SISD 单指令流单数据流,传统的单处理机属于SISD计算机。 SIMD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并行处理机是SIMD计算机的典型代表。我国的YH-I型是此类计算机型。 MISD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实际上不存在,但也有学者认为存在。 MIMD 多指令流多数据流,包括了大多数多处理机及多计算机系统。我国的YH-II型计算机是这种类型的计算机。一般将标量流水机视为SISD类型,把向量流水机视为SIMD类型。 按“并行级”和“流水线”分类:这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级别上按并行程度及流水线处理程度进行分类的方法。 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准则:

1.只加速使用频率高的部件 ,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广泛采用的计算机设计准则。因为加快处理频繁出现事件对系统的影响远比加速处理很少出现事件的影响要大。

2.阿姆达尔(Amdahl)定律 ,这个定律就是一个公式。应会运用此公式做一些计算或分析,所以要记住并理解其意义。 3.程序访问的局部性规律 。程序访问的局部性主要反映在时间和空间局部性两个方面,时间局部性是指程序中近期被访问的信息项可能马上将被再次访问,空间局部性指那些在访问地址上相邻近的信息项很可能被一起访问。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存储程序方式;指令串行执行,并由控制器加以集中控制;单元定长的一维线性空间的存储器;使用低级机器语言,数据以二进制表示;单处理机结构,以运算器为中心。 改进后的冯·诺依曼计算机使其从原来的以运算器为中心演变为以存储器为中心。 从系统结构上讲,主要是通过各种并行处理手段高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 软件、应用和器件对系统结构发展的影响 。软件应具有可兼容性,即可移植性。为了实现软件的可移植性,

篇3:计算机系统结构简历表格

中国人才网为大家整理的简历表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信息   个人相片 姓 名: 中国人才网 性 别: 男 照片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90.11.26 证件号码: ******************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70cm 体 重: 60kg 户 籍: 安徽 现所在地: 广州 毕业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学 历: 本科 专业名称: 软件工程 毕业年份: 工作年限: 一年以下 职 称: 初级职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计算机系统结构 职位名称: 计算机系统结构师 工作地区: 不限 待遇要求: 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六级)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206月 华南理工大学 本科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xxx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6月 - 208月 公司性质: 上市公司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 系统结构师 工作描述: 认真工作,受到上司和同事好评 所获奖励 - 学业优秀二等奖 2010-2011 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1- 学院三好学生 2011-2012 “广东省xx大赛”二等奖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本人工作认真、热忱,责任心强,创新意识好,合作精神佳。本着集思广益,不断进取为原则;为自己及集体努力工作,为末来创造更多的才富而不楔奋斗。

个人性格特点:自信、乐观、诚恳、稳重。  发展方向: 能通过自身的行动,积极主动实现自身的价值。有较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对事情认真负责,有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

希望未来的工作是我发挥所长的地方,人生有时可以不用期望很高的物资享受,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只要给我机会,我将尽我所能的去为贵司效力,在工作上严谨负责, 工作积极,认真。

在这一行业创出一定业绩,成为一个真正的职业计算机系统结构师。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38********

电子邮件:JRTRR@163.com

篇4: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简历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简历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简历

俞xx

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5岁(1991年7月17日)

居住地:南京

电 话:138*******(手机)

E-mail:yurongjun@51job.com

最近工作[7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网络游戏

职 位:游戏策划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计算机系统结构

学 校:南京理工大学

自我评价

本人品行端正,谦虚谨慎,吃苦耐劳,综合素质好。交际、沟通能力较强,拥有创新思维,有团队精神并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性格直爽、乐观、自信的我,为人坦城、做事认真、接受与理解力强,爱好唱歌、爬山等。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定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将其做到最好,不管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用最短的时间去适应。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可随时到岗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网络游戏

目标地点: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游戏策划师

工作经验

/2 – 2015/9:XX有限公司[7个月]

所属行业:网络游戏

策划部 游戏策划师

1.参与项目的战斗设计,完成第二版角色动作、技能、战斗打击效果设计及跟进。

2.参与部分关卡设计,包括场景排布和怪物场景内刷新规则,怪物AI和技能的设计。

3.针对项目第二版新手引导流程设计与优化,对项目各个系统功能的BUG测试修复以及体验优化。

/6 – 2015/1:XX有限公司[7个月]

所属行业:网络游戏

策划部 游戏策划师

1.负责产品功能设计、文案编写、美术需求提交、系统数值初步拟定。

2.负责与其他部门沟通,对产品制作推进和把控,确保开发进度与精确度。

3.负责产品已有功能以及相关表格维护与更改,根据玩家反馈的建议对产品进行优化以及调整。

教育经历

2010/8— 2014/6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 本科

证书

2011/12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篇5:浅谈《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特点,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注重能力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引言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体系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以算法为核心,语言为描述,硬件和软件作为实现工具的互为联系又互为制约的结构技术。课程以计算机系统结构中硬中有软、软中有硬、相互转换、彼此渗透的观点,从原理、结构和实现技术等方面系统地对现代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使学生建立起“整机”概念,培养其具有一定体系结构技术的应用能力。“计算机系统结构”涉及到多门其他专业课如《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非常典型地体现出计算机学科互相融合的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系统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努力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系统结构”内容抽象,不易理解,且目前各高校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设计都比较薄弱,有的院校甚至没有安排实验,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度比较大。因此,需要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自主学习。

二、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要教会学生课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具备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能够触类旁通,举一返三,在自身的思维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为学生服务,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在师生角色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要采用“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以教学大纲为根据安排本课程内容,着眼于有关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同时适当介绍近几年来系统结构的重要进展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课程选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第四版,李学干编著)作为教材,该书曾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内容丰富,配有学习指导和大量习题。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理论、数据表示与指令系统、输入输出系统、存储体系、重叠与流水和并行处理机等。以前面五个部分为重点教学内容,讲解时注意与先修课《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字逻辑》的衔接,特别要体现出“系统结构”侧重于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的描述这个不同点。

(三)课程教学手段的运用

(1)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先对“系统结构”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和基本学习方法作一个总体性介绍,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在课程的每一章开始讲解之前,首先也要明确指出这一章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把这个目标贯穿在学习过程中。例如,第一章系统结构的基础理论就是要抓住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的关系以及软硬取舍的基本原则、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路;第四章存储体系的学习目标就是要理解虚拟存储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管理方式与原理。如此,学生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更容易抓住学习的重点。

(2)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课堂教学宜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教学无疑是目前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优秀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的图文与特效演示对于加深学生理解知识点很有帮助;而传统板书教学也有其适用的场合,比如在介绍指令系统操作码的哈弗曼编码、发生中断时程序的运行过程以及流水线时―空图画法时就应该采用板书来演示,这样不仅能与学生有良好的互动,还能够更清晰地讲解知识要点。

另外,课外时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强化教学效果,比如,利用论坛发布教学课件、提供阅读资料,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答疑辅导,这些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很有好处。

(3)启发式教学,注重能力的培养

“系统结构”是一门理论居多的课程,单向灌输算法思想必然不利于知识的掌握。授课时应多采用设计提问,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工作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运用各种手段来获取知识,例如,可以布置学生课外通过查找资料完成有关“系统结构”最新发展的小论文。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案例

(1)堆栈型替换算法原理的教学案例

在存储体系这一章中,虚拟存储器替换算法的实现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如果按照教材内容编排的顺序,直接给出抽象的逻辑表达式介绍堆栈型替换算法的定义,势必不利于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取而代之,先举出实例,比如使用LRU法对页地址流进行一次堆栈处理,从处理结果总结出主存页数与命中率的关系,由此来说明命中率随主存页数的增加而单调上升,至少不会下降[1],具有这种特性的算法就称为堆栈型替换算法。此时再引出逻辑表达式,将表达式的各个部分与实例相对应,进行归纳,给出堆栈型替换算法的定义,这样,学生就顺理成章地理解了算法的内涵。从教学效果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该替换算法的涵义和替换过程。

(2)改进指令系统的教学案例

在数据表示与指令系统这一章中,介绍指令系统设计和改进的两个主要方向时,CISC和RISC是一对需要学生重点理解的概念。前者是按增强指令功能的方向发展指令系统,而后者是按简化指令功能的方向改进指令系统。学生应该了解两者设计思想有哪些不同点,CISC和RISC分别采用哪些基本技术,有哪些典型的应用,它们分别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为什么说今后的发展应是CISC和RISC的结合。为了说明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实例资料,了解IBM 370、Intel i486、IBM6150、Intel i860这几个处理机采用的技术,让他们自己去分析查找答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他们查阅资料的能力。

另外,其他章节也有可以扩展的问题,比如,第7章多处理机的讲解可以结合目前热门的多核处理器,这两者的主要问题是一致的;更进一步地,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单芯片多处理器(CMP)与同时多线程处理器(SimultaneousMultithreading,SMT),这两种体系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指令级并行性和线程级并行性,从而显著提高性能。

四、结束语

《计算机系统结构》这门课的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第二是分析提高系统性能的方法。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结构就容易得多。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进度,明确学习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实例紧密结合,积极引导启发,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为形象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学干。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篇6:自学考试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复习题

单选题

1.1 计算机网络根据通信介质的不同,网络可划分为()

a环型网和星型网

b局域网和总线网

c有线网和无线网

d远程网和星型网

1.2 网络层是由整个系统中相互协作的一些网络层实体组成,ISO标准将网络层划分为()子层。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3 在分组交换中,长信息传输一般采用()

a正向应答方式

b数据报方式

c双向应答方式

d虚电路方式

1.4 异型网络是指()

a具有相同协议的网络

b具有不同协议的网络

c具有相同层次的网络

d具有不同层次的网络

1.5 电路交换的特点是()

a电路交换延时小

b电路交换线路利用率高

c电路交换依赖存储转发系统

d电路交换采用排队等待方式缓冲数据处理

1.6 CSMA/CD和令牌传递总线协议适用于下列哪种网络拓扑结构()

a星型网

b总线网

c各种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均能适用

d仅适用于比较复杂的树型结构网络

1.7组建计算机局域网中不需要的设备是()

a网卡

b服务器

c传输介质

d调制解调器

1.8 以下关于UDP协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UDP协议建立在IP协议之上

bUDP数据报传输不适合多进程共享

cUDP协议具有端口的功能

dUDP报文中不包括主机的地址

1.9 互联网的网络层采用的是无连接的()

a可靠数据报服务

b不可靠数据报服务

c可靠虚电路服务

d不可靠虚电路服务

1.10 X.25协议主要提供虚电路服务,通常有()虚电路。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1.11 关键部件除了两个独立的发送和接收通道外,还包括一个能使用这些通道的主机系统接口和新的服务器网卡(即终端适配器),这种高速局域网是()

a全双工以太网

b半双工以太网

c令牌环网

dFDDI

1.12 互联局域网络采用的工作方式是()

a通信子网内部实现虚电路,接口也提供虚电路服务

b通信子网内部实现数据报,对主机的接口提供虚电路服务

c通信子网内部实现数据报,网络对主机也提供数据报服务

d通信子网内部实现虚电路,接口提供数据报服务

1.13 在网络层对数据包(packet)进行存贮转发并改变其格式,具有路径选择功能,可依据网络当前的拓扑结构选择一条“最佳”路径传送数据的设备是()

a路由服务器(Router)

b域名服务器(DNS)

c协议变换器(Gateway)

d重复器(Repeater)

1.14 LAN的中文含义是()

a微机通讯网络

b大面积网络

c远程通讯网络

d局部地区网络

1.15 局域网络服务访问点SAP的位置处于()

aLLC子层与高层的交界面上

bMAC子层与高层的交界面上

cMC子层与高层的交界面上

dOC子层与高层的交界面上

1.16 IEEE802.3的物理层协议10BASE-T规定从网卡到集线器的最大距离为()

a100m

b185m

c500m

d850m

1.17 以下关于交换式集线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从一般的局域网集线器升级到交换式集线器并不需要改变局域网的原有线路或网卡

b交换式集线器在分析交换流量方面的功能很全面

c交换式集线器的发展与建筑物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普及应用密切相关

d目前还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管理交换式集线器的标准

1.18在分组交换中,短信息传输一般采用()

a正向应答方式

b数据报方式

c双向应答方式

d虚电路方式

1.19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分层次实现的,()在两个用户间实现信息交换。

a低层协议

b高层协议

c物理层协议

d传输层协议

1.20 和OSI参考模型相比,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a完全不能参照OSI模型

b可以精确对应OSI的七层

c仅相当于OSI的最低的两层

d无正确答案

1.21报文交换的特点是()

a报文交换延时小

b报文交换线路利用率高

c报文交换不用依赖存储转发系统

d报文交换可以解除排队等待方式带来的延时

1.22 ARPA网络采用的工作方式是()

a通信子网内部实现虚电路,接口也提供虚电路服务

b通信子网内部实现数据报,对主机的接口提供虚电路服务

c通信子网内部实现数据报,网络对主机也提供数据报服务

d通信子网内部实现虚电路,接口提供数据报服务

1.23 www.edu.cn是Internet上一台计算机的()

a域名

bIP地址

c命令

d协议名称

1.24 Ethernet属于()拓扑结构。

a环型

b总线型

c星型

d树型

1.25 用于传输层以及其上各层协议不相同的网络互连设备是()

a域名服务器(DNS)

b重复器(Repeater)

c路由服务器(Router)

d协议变换器(Gateway)

【自学考试《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1.自学考试自我鉴定

2.自学考试本科自我鉴定

3.GRE考试结构

4.计算机系统技术服务合同

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答题技巧

6.自学考试的个人自我鉴定

7.自学gre考试备考攻略

8.计算机考试试题

9.计算机考试答案

10.职称考试计算机考试

下载word文档
《自学考试《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