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马钧二异事》原文及译文

《马钧二异事》原文及译文

2022-08-23 08:18:5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西园黄焖鸡米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马钧二异事》原文及译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马钧二异事》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马钧二异事》原文及译文

篇1:马钧二异事文言文翻译

马钧二异事文言文翻译

【原文】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译文】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他两个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遥远的事呢!”两人嘲笑他说:“先生大名是钧,大号是德衡。‘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先生说:“讲空话,瞎争论,还不如试一试可以见效。”于是两人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又是没法用言语说清楚的。从此之后,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技术高明了。

他住在京师,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愁的是近旁没有水可以灌溉。先生就制作了翻车,叫年轻人(童儿:年轻人)转动它,汲来的水可以自行倒出流到地里,翻车里外转动,效率大大超过平常水车。这是第二件奇妙的事情。

篇2:《马钧二异事》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马钧二异事》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马钧二异事

先生为给事中①,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③,令童子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选自《三国志·杜夔传》注引《马钧传》)

【注释】

①给事中:皇帝左右的一种侍从官。

②器之模:陶器的模型。

③翻车:龙骨水车。

【试题】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二子谓古无指南车

(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

B.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

往来无白丁

C.患无水以溉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功百倍于常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B.先生为给事中

吴广为都尉

C.令童子转之,而灌水自覆

面山而居

D.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

策之不以其道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马钧的两件奇事:一是相信古有指南车并亲自做成了指南车;另一件是制作出了外形奇特、功能奇多的水车。

B.高秦二人与马钧争论的焦点是古代有无指南车,争论中,高秦二人转移话题,用马钧的名与字来嘲笑他。

C.面对高秦二人的嘲笑,马钧认为说空话无用,不如用实验证明;并用做成指南车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他们。

D.从文中的两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马钧是一个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富有创造力的人。

【答案】

1.C

2.B

3.A

【参考译文】

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他两个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遥远的事呢!”两人嘲笑他说:“先生大名是钧,大号是德衡。‘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先生说:“讲空话,瞎争论,还不如试一试可以见效。”于是两人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他住在京师,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愁的是近旁没有水可以灌溉。先生就制作了翻车,叫年轻人(童儿:年轻人)转动它,汲来的水可以自行倒出流到地里,翻车里外转动,效率大大超过平常水车。这是第二件奇妙的事情。

篇3:马钧二异事的文言文翻译

马钧二异事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同学们也知道,学习文言文是一个难点,看看下面的马钧二异事的文言文翻译吧!

【原文】

马钧二异事

先生为给事中①,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

先生乃作翻车③,令童子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选自《三国志·杜夔传》注引《马钧传》)

【注释】

①给事中:皇帝左右的一种侍从官。

②器之模:陶器的模型。

③翻车:龙骨水车。

【参考译文】

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他两个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

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遥远的事呢!”两人嘲笑他说:“先生大名是钧,大号是德衡。‘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先生说:“讲空话,瞎争论,还不如试一试可以见效。”

于是两人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他住在京师,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愁的是近旁没有水可以灌溉。

先生就制作了翻车,叫年轻人(童儿:年轻人)转动它,汲来的水可以自行倒出流到地里,翻车里外转动,效率大大超过平常水车。这是第二件奇妙的'事情。

【作家简介】

本文作者傅玄,三国魏末到晋初时的思想家。少年时家境贫困,经过个人努力,官至散骑常侍,受封为子爵。此人学问渊博,精通音乐,文章也写得很好,也算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已经失传的《傅子》,是讨论当时学术思想和政治制度的著作。

【主要人物】

马钧,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人,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马钧年幼时家境贫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谈却精于巧思,后来在魏国担任给事中的官职。指南车制成后,他又奉诏制木偶百戏,称“水转百戏”。接着马钧又改造了织绫机,提高工效四五倍。马钧还研制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翻车),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连弩,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篇4:马钧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译文】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闻名的技术高超的人。他年轻时过着游乐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术。在这时候,他从不对人家谈到技术,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

【原文】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译文】他当了博士,生活贫困,就想改进织绫机,不用说什么人们就知道他技术巧妙了。旧式的织绫机,五十综(综:织绫机上经线的分组)的用五十个蹑(蹑:织绫机上的踏具),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先生认为这样的设计费力费时,于是他改进机械,全都改用十二个蹑。改进以后,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织成后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反复变化无穷。这正像制造轮子的工人(轮扁:古代制造轮子的工人)回答别人的询问:那巧妙的地方是没法用言语说明的,又怎么能用言语去检验它呢?

【原文】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译文】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他两个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遥远的事呢!”两人嘲笑他说:“先生大名是钧,大号是德衡。‘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先生说:“讲空话,瞎争论,还不如试一试可以见效。”于是两人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又是没法用言语说清楚的。从此之后,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技术高明了。

【原文】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译文】他住在京师,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愁的是近旁没有水可以灌溉。先生就制作了翻车,叫年轻人(童儿:年轻人)转动它,汲来的水可以自行倒出流到地里,翻车里外转动,效率大大超过平常水车。这是第二件奇妙的事情。

【原文】其后有人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斗鸡,变化百端。此三异也。

【译文】后来有人进贡一套杂技模型,只能作摆设不能活动。皇帝问先生:“你能使得它们动起来吗?”回答说:“可以活动。”皇帝说:“可以做得更巧妙些吗?”回答说:“可以更好。”于是他就接受皇命制作了。他用大木头又雕又削,做成轮子的形状,放在地上,下面设机关用水力发动。上面制作了女子奏乐舞蹈的形象,还有木偶打鼓、吹箫、叠罗汉,还可以使木偶丢木球、掷剑、走绳索、翻筋斗,动作灵活,还有木偶坐堂审案,舂米磨面、斗鸡等各种各样的动作。这是第三件奇妙的事情。

【原文】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又患发石车,敌人于楼边悬湿牛皮,中之则堕,石不能连属而至。欲作一轮,悬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悬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

【译文】先生看到诸葛亮设计的连弩,说:“这东西巧是很巧,但还不顶完善。”他说,他可以在这基础上改造连弩,发箭的'效率能增加五倍。又认为发石车效果差,如果敌人在城楼边挂起湿牛皮,发过去的石子碰上牛皮就滑落下来,发石车又不能连续发射。他想制作一种轮子,挂上几十块大石头,用机械转动轮子,轮上悬石的绳子按一定节奏断掉,石子抛射到敌人城楼,可以迅速地接连抛射。他曾经试验用个车轮挂上几十块砖头瓦块,可以抛射到几百步远的地方去。

【原文】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译文】有位裴先生,是京师的著名人士,见识精深,听到先生的事情,就讥笑他。他去到先生那里和先生辩论,先生被他说得没法应对。裴先生自以为击中先生要害,不停地滔滔议论。傅先生对裴先生说:“您的长处是会讲话,短处是没有巧思。马先生的长处是有巧思,短处是不会讲话。用您的长处,攻他的短处,当然他不能不屈服了;但如果用你的短处,去较量他的长处,那您一定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机巧之类,是天下极微妙精深的事情,您并不理解还要不停攻击,那攻击的内容,一定离题万里了。他内心并不同意您,但嘴上又说不过,这就是马先生不再应对你的责难的原因了。

【原文】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裴子同。傅子曰:“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有以神取之者,有以言取之者,有以事取之者。有以神取之者,不言而诚心先达,德行颜渊之伦是也。以言取之者,以变辩是非,言语宰我、子贡是也。以事取之者,着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虽圣人之明尽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试。然则试冉、季以政,试游、夏以学矣。游、夏犹然,况自此而降者乎?何者?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译文】傅先生去见安乡侯,谈到裴先生和马先生说的一套话,安乡侯的看法和裴先生一样。傅先生说:“圣人一身之中,具有各种才能德行,他选取人才并不局限于一个方面。有的以品德方面选取,有的从口才方面选取,有的从能力方面选取。从品德方面选取的人,不听他的言论就能看出他的诚心诚意,象德行类的颜渊等人就是。从口才方面选取的,能明辨是非、有机变,言语类的宰我、子贡等人就是。从能力方面选取的,如政治上有能力的冉有、季路,文学上有能力的子游、子夏。即使圣人有理解一切的明智,但要选用人材,就一定要先加以考验。因此,他就考验了冉有、季路的政治才能,考验了子游、子夏的文学才能。对这些人尚且如此,何况不如他们的人呢!为什么这样?空谈理论,有很多事情是无法讲得清楚的,如果加以实践,讲不清楚的地方,一考验就容易得到证明了。现在马先生所要制作的,是国家精密的器械,军事上重要的战具,化费十丈木材,用去两个人的劳力,不需多少时间,就可知道是错是对。去责难那种很容易考验出结果的事情,随便用言语去压抑别人的才能,这犹如用自己的老一套去做天下的事,用不变的方法看待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事情当然就办不好了。马先生所制作的,都是创新的东西,因此他开头的所说所为,不会马上就正确,由于他有时会有错误,就不去支持他、任用他,那么杰出的奇才就无从产生了。同时爱一个人的人们相互妒忌,同类工作的人互相诽谤,一般人都不能避免。所以君子不因为个人的私心去伤害别人的事业,一定要以实际考验来作标准。丢开实际考验这个标准不用,这就是为什么明明是块美玉为什么会被诬说是石头,卞和要抱着玉璞痛哭了。

【原文】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又马氏之巧名已定,此既易试之事,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译文】安乡侯听了,就明白了,他就把这享告诉了武安侯。武安侯并不重视,也不去考验马先生的制作。马先生的特异才能已经为大众公认。这种很容易考验效果的事情,还忽略而不去考查,何况那些被埋没的人才,不出名的玉璞呢?后世的君子,要以此作为教训啊!

【原文】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译文】马先生技术的巧妙,就是古代的公输般、墨翟、王尔,近代汉朝的张衡,都不能超过他。公输般、墨翟都在当时受过重用,所以他们的技术对国家有用处。张衡虽做侍中,马先生虽做给事中,但他们的官职都不是工程一类的,技术的巧妙不能贡献给国家。用人不用他的专门才能,知道有才能又不让他去实践,这实在是可惜之至了。

【原文】裴子者,裴秀。安乡侯者,曹羲也。武乡侯者,曹爽也。

【译文】裴先生,是裴秀。安乡侯,就是曹羲。武乡侯,就是曹爽。

篇5:马说原文及译文

作者: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ì)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千里马,也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车夫的手中,(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特点)来饲养(它)。(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特殊的才能和英武的体态无法显示出来,况且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还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驾驭它,却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能充分施展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3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 故:因此 。 虽:即使。名:名贵的。

4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祇(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5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6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 称:著称。

7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8 一食:吃一顿。食,吃。

9 或:有时。

10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1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篇6:《二砺》原文及译文

《二砺》原文及译文

原文:

二砺

郑思肖〔宋代〕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译文:

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

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

要学勾践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

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

秋雁悲鸣也懂得亡国的惨痛,

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

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

创作意境:

这首诗是作者写来勉励自己磨砺志气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和矢志报仇的爱国精神。

作者简介: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篇7:《打马赋》原文及译文

《打马赋》原文及译文

原文:

岁令云徂,卢或可呼。千金一掷,百万十都。樽俎具陈,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不有博奕者乎!打马爰兴,樗蒱遂废。实博奕之上流,乃闺房之雅戏。齐驱骥騄,疑穆王万里之行;间列玄黄,类杨氏五家之队。珊珊佩响,方惊玉蹬之敲;落落星罗,急见连钱之碎。若乃吴江枫冷,胡山叶飞,玉门关闭,沙苑草肥。临波不渡,似惜障泥。或出入用奇,有类昆阳之战;或优游仗义,正如涿鹿之师。或闻望久高,脱复庾郎之失;或声名素昧,便同痴叔之奇。亦有缓缓而归,昂昂而出。鸟道惊驰,蚁封安步。崎岖峻坂,未遇王良;跼促盐车,难逢造父。

且夫丘陵云远,白云在天,心存恋豆,志在著鞭。止蹄黄叶,何异金钱。用五十六采之间,行九十一路之内。明以赏罚,覈其殿最。运指麾于方寸之中,决胜负于几微之外。且好胜者,人之常情;小艺者,士之末技。说梅止渴,稍苏奔竟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将图实效,故临难而不四;欲报厚恩,故知机而先退。或衔枚缓进,已逾关塞之艰;或贾勇争先,莫悟阱堑之坠。皆因不知止足,自贻尤悔。况为之不已,事实见于正经;用之以诚,义必合于天德。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卢;沥酒一呼,六子尽赤。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

辞曰: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騄駬,时危安得真致此?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译文

一年即将过去,大家可以一起来玩玩拷蒲棋戏,这种博戏有时一掷输赢干金,或者百万财产,许多土地。现在杯盘都已摆好,宾主已行相见之礼,主人客人都已喝醉,能不有博弈之类的活动吗?打马这种博戏经改革后又兴盛起来,拷蒲便废弃了。这实在是博弈中的.上品,是闺房中的雅戏。打马开始,大家一齐驱马上阵,好象是周穆王万里之行的马队一样;那相间排列的各种颜色的马棋,如同杨贵妃五家姊妹随驾的队伍一般。 打马赋译文及注释详细查看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马钧二异事》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1.马说原文及译文

2.《马说》原文及注释译文

3.戴钧衡南山集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4.马周字宾王原文及译文

5.《三字经》原文及译文

6.《宠辱若惊》原文及译文

7.《寒食》原文及译文

8.离骚原文及译文

9.嫦娥奔月原文及译文

10.论语原文及译文

下载word文档
《《马钧二异事》原文及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