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孩子不懂礼貌,妈妈用2个问题代替批评

孩子不懂礼貌,妈妈用2个问题代替批评

2022-08-20 08:17: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谙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孩子不懂礼貌,妈妈用2个问题代替批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孩子不懂礼貌,妈妈用2个问题代替批评,欢迎参阅。

孩子不懂礼貌,妈妈用2个问题代替批评

篇1:孩子不懂礼貌,妈妈用2个问题代替批评

孩子不懂礼貌,妈妈用2个问题代替批评

华华家里来了一个保姆,是个老实的中年妇女,她家里经历了许多天灾人祸,三个儿子中有两个有先天性疾病,不得不背井离乡来打工,身上就带着一张家里的照片,想家的时候就看看。

爸爸妈妈对保姆很好,让她同吃住,然而华华不懂事,经常调皮捣蛋捉弄她,保姆也是逆来顺受。

有一次,华华吃零食把碎渣弄得满地都是。妈妈看了很不高兴,教育华华说阿姨才扫过地,他这样是不尊重阿姨的劳动成果。没想到华华的`话令妈妈震惊:“你给她钱不就是让她扫地吗?我为什么要尊重一个扫地的啊?”当时保姆就在旁边。妈妈是又惊又怒又尴尬,赶紧给阿姨道歉,还让华华也道歉,没想到华华还死活不肯。

华华不懂事发展到巅峰的时候,在保姆不在时撕了她的照片,在她床上尿尿,她回来看到了,捧着照片的碎片哭了,而年幼的华华有些悔意,但他觉得自己是主人,一点儿也不想认错,做出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跑出去玩了。

妈妈回来之后,知道了这件事,她生气得想揍华华,但是被保姆拦住了。

妈妈冷静了下来,孩子却惴惴不安。不过妈妈最后并没有惩罚孩子,而是把孩子叫来身边,让他亲眼看着妈妈手洗了保姆的床单,并把撕成碎片的照片一点点拼起来,拼了大半夜。孩子最后边看边哭,哭着向妈妈认错,妈妈也没有停下。一宿未睡。

做完这一些事情之后,她给华华讲了很多保姆对他很好的细节,问了华华两个问题。

妈妈替你承担后果,你难过吗?

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你觉得呢?

教孩子懂礼貌,是每个父母都努力去做的,现在的孩子们做得越来越好了,但是在保姆、服务员、清洁工人这些人面前,你是怎么样教导孩子的?你的行为有特意将这一类人分开吗?你的言行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吗?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当然,孩子同时也被身边的其他亲朋和环境所影响着,这些态度都会被孩子模仿致使孩子不尊重他人,当父母发现孩子被给予了坏的影响时,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杜绝这些影响。

父母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因为付出而值得被尊重,因为劳动而值得被尊重,尊重不因地位身份而轻贱。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将来面对生活中的荣誉和挫折,才能宠辱不惊,从容镇定的面对人生,坚信自己的价值。

篇2:孩子不懂礼貌怎么办?

孩子不懂礼貌怎么办?

案例

儿子涛涛今年8岁,成绩挺好,平时大家都夸奖他,我们也觉得脸上很有光。因为就这一个孩子,他又学习好,我们做父母的,肯定宁肯委屈自己、不会委屈孩子,从小家里“最大、最红的苹果”都是他的。虽然有时候也觉得孩子没礼貌,比如:乘电梯经常横冲直撞,不会说“谢谢”,见人不会主动打招呼,等等,不过又觉得这些都是小事,而且男孩子嘛,大大咧咧点没关系。

前几天带孩子参加一个正式晚宴,才发现儿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别人还没入席,他先一屁股坐到正中位,旁若无人地吆喝服务生要可乐,菜一上桌就伸筷子去夹,等到上龙虾这道菜时,因为是儿子爱吃的,他居然整盘端到自己面前,就像在家里一样。虽然大家都说“没关系,没关系”,我和他妈妈还是看到了鄙夷的目光,真是如坐针毡,难堪得要命,我这张脸被丢光了!

专家观点:

成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这个案例给人一个启示:如果父母不肯“委屈”孩子,那么孩子会让父母受委屈。中国有句古话:“养不教,父之过”,案例中的儿子不讲礼貌的原因其实是父母没有教他礼貌待人。

人的成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正式晚宴上发生的事情,正是家长进行补偿教育的好时机。家长首先要改变“学习好则百好”的观念和“什么事都由着他”的教育态度。一个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做任何事情不考虑他人、不考虑后果的孩子,在社会上很难立足。

在观念改变的基础上,家长要以正确的方法给孩子补上礼貌教育这一课。

一、在和谐氛围中与孩子交谈,表明父母对礼貌行为的态度,以正面语言表达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希望孩子做到的'是什么样子;

二、给孩子讲其他小朋友的讲礼貌或不讲礼貌的故事,以间接、隐喻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这样的道理:注意公共礼仪是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才会受欢迎和被尊重;

三、在下一次的聚餐时,有意请来讲礼貌的小伙伴共同进餐,同伴对8岁的孩子有较大的影响;

四、提供相应的书籍给孩子阅读;

五、不要要求孩子迅速改变,只要有进步就应及时鼓励。

另外要注意,不教育是错,教育失当更是错,比如“假”礼貌教育问题。生活当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桌上放着一篮苹果,父母会教孩子懂礼貌,让孩子把最大最红的拿给长辈,而长辈们通常会把大苹果还给孩子,这时父母往往会教孩子说声“谢谢”,然后心安理得地接受下来。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让就让呗,反正到最后最大最红的苹果还是我的。等到有一天,假让变成真让,孩子没吃到最大最红的苹果,他就会又哭又闹,因为他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如果类似的问题屡屡发生,会导致孩子失去对父母、对生活的信任。

所以,合格的家长要懂得:教育孩子的时候,尤其是涉及道德观、价值观等观念问题的时候,输入的信息一定要是正确的,特别是第一次输入信息的时候,不能出尔反尔、前后矛盾,尤其不能言行不一。

篇3:公共场合孩子不懂礼貌 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公共场合孩子不懂礼貌 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人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孩子是不懂礼貌的。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们不讲礼貌的呢?难道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出错了?

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

资深幼教专家朱世平认为,有些低年龄阶段的孩子不懂礼貌,并不是他们内心不尊重别人,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尊重别人,不知什么是礼貌。所以,先不要一味地指责或简单说教,而是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了解他们的'行为特征,再遵循其特点适当进行示范和引导。

其次,不讲礼貌的孩子也不是天生的,专家认为,孩子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日常生活中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造成的。“例如社会生活中,成人闯红灯、骂脏话、随地吐痰、随手丢弃垃圾等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随处可见,我们凭什么来要求孩子?”

不要一味指责言传不如身教

因此,专家们建议,教育孩子懂礼貌,家长们言传不如身教,即首先得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注意个人言行和教育方法。

1、父母给孩子做出文明礼貌的榜样

要想让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家长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例如与人交往谈话时,应尽量避免粗鲁的行为和不文明的用语,得到别人帮助时要主动地说“谢谢”,这样,孩子在模仿学习成人的行为时,便自然学会了文明礼貌。

2、教给孩子基本的礼仪

家长要有意识地教会孩子基本的社交礼仪,并示范给孩子看,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当家里来了客人,要主动介绍宾客给孩子认识,并告诉他要主动跟客人打招呼、请客人坐、给客人倒茶,客人走时,送别说“再见”。在公共场所,告诉孩子要自觉爱护环境卫生,不随地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等。成年人得到孩子的帮助时,也要主动说“谢谢”。做错事情要勇于承认,并学会使用“对不起”等文明用语道歉。

出门前约法三章

三四岁的孩子能听懂道理,也可以守规则。出门前约法三章,规则可写好在卡片上,譬如:要注意安全、有话好好说、不能大声喊叫……等。

三岁约定三项规则,四岁约定四项规则,由家长说给孩子听,孩子虽然不见得认识那些字,但借由此过程,孩子能明白“规则”与“规定”是需要铭记在心并严格遵守的。

万一失控,该怎么办?

孩子失控前多半有征兆,父母不妨多观察。最好能在失控前,开始安抚孩子。若是孩子之间的争吵,父母要学习当仲裁者和协助表达者,让孩子间能顺畅沟通表达,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达成共识。因为这段年龄的孩子,需要学习合作。

如果已经发生失控,父母要先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是为了什么?出现哪些行为?不要一味的吓阻和责骂,要先了解小孩在想什么?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才能协助孩子抓重点,处理问题。

引导失控行为三步骤

1、父母变身天使:孩子情绪失控,多半是因为愤怒、生气、害怕和恐惧、身心受伤、无法表达自己等因素。父母要变身天使,温和以对,引导孩子相信你,愿意打开心扉说清楚。

2、问问题,等答案:了解状况后,开始问问题。问答间,沟通就会越来越清楚,事情自然能水落石出。孩子也会回想出自己发生什么事,这样的沟通很重要喔!

3、引导孩子思考解决方法:解决方法最好是孩子想出来及提出来的!若是与手足或朋友间的争吵,一定要有两方皆能理解的解决方法。

篇4: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不懂礼貌

文/邓艳萍

我见过许多没有礼貌的孩子,自己学生尚可以教化,邻家孩子只能由他。关于礼仪,文明古国的经典故事多了去了,比如程门立雪、孔融让梨,都是。但世上最容易而又最遥远的礼貌,还是开口叫人。

篇5: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不懂礼貌

有个表姐的孩子上初中,见人从不搭理。有一次送孩子去夏令营,母子俩晒得黝黑回来,还向我抱怨说:“夏令营老师照顾得倒挺周到,但老觉得他们跟我家孩子不够亲近。”因为是亲戚,我便旁敲侧击地问她:“孩子是不是很少跟老师讲话?”其实我是想说――是的,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不讲礼貌的孩子,因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她若有所思,因为,她懂的。后来再见面,小外甥就忽地懂事了,小嘴巴可甜啦。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冰雪聪明的父母,你的心里必须跟明镜儿似的。中国人好成人之美而不揭人之短,几乎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不懂礼貌。因为,那也是一件极不礼貌的事儿。

礼貌才是最重要的通行证

朋友聚会,一个初次谋面的朋友带着孩子来出席,孩子的老爸见面先打圆场:“我这孩子,就是从不叫人。”然后话锋一转:“唉,只要他的学习成绩好,我也懒得管他了!”这位宽容的爸爸不懂,倘若孩子早已习惯了被周围原谅,知书未必就能达礼。

礼貌,才是最重要的通行证!不懂礼貌的孩子,世界就为他关上了一扇门,空有一纸文凭和一身本领也难以登堂入室。

如果不懂礼貌,你的人生将不会及格

以前有个女学生,我教她语文。因为住同一栋楼,我们常在电梯里相遇,她却从未主动跟我打过招呼,我以为孩子是害羞,总是主动跟她搭话,你好啊吃了吗去玩呀……

有一次刚刚考试完,又在楼下遇到她们一家子在散步,女生的妈妈拉着我问分数,女生照例没有理会我,和爸爸在一侧旁若无人地闲聊。唉,比孩子没有礼貌更可怕的,是父母的浑然不觉。

我想,让孩子叫声老师比帮她打听分数,要重要一万倍。即便一个考了满分的孩子,如果不懂礼貌,他的人生也永远不会及格!

学生可以教化,家长谁来点化

有一次接到台风预警,有个学生给我发了条信息:“明天上不上课?”我回复了,但总觉如鲠在喉。不管发信息的是幼稚学生还是成年父母,我都想弱弱地问一句:叫声老师那么难吗?

我做班主任时,也曾接到一个妈妈的短信:“还没放学吗?”五个字,哇凉哇凉的,让我顿觉悲从心起――礼貌是人生习惯的第一件大事,我们可以教化学生,但点化家长,却是万万不敢啊!

你不理世界,世界就不会理你

有个朋友是音乐老师,她初到珠海那年,在一私立学校实习,一起入职的有四个音乐老师,但只能留三个人。她的琴是拉得最棒的,她的歌是唱得最好的,三个月后,她却是唯一被淘汰的人,她觉得比窦娥还冤。后来,人力资源经理请她喝咖啡,才告诉她这个小秘密:学校辞退你,不是因为你不优秀,而是因为你不懂礼貌!

如今,这个朋友已在珠海创办了一个幼教集团,但她总对我们笑谈这件陈年糗事,她自嘲:我那时年少轻狂从不与人打招呼,昂首走路埋头做事,总以为“我有才华我理谁”。现在才明白,你不理世界,世界就不会理你呀!

篇6:批评教育解决不了孩子粗心的问题

批评教育解决不了孩子粗心的问题

研究发现,中考、高考时大多数考生或多或少都会因粗心马虎犯非知识性低级错误:审题错误、看错条件、看错要求、看错数字、看错单位、抄错数字、写错结果、过程与式子对计算结果错、漏做题等等。失去不该失去的分,每科少则几分,多则十几分,总分少拿几十分,甚至一百多分。粗心马虎直接影响升学的批次、学校的档次,甚至前途和命运,大家都知道:只要减少粗心马虎错误,每个人都能考出更好的成绩。

问题是:怎样减少粗心马虎错误呢?老师、家长经常提醒、批评、责骂,自己也很想改,可还是常常犯粗心马虎的错误,甚至有增无减,每次考试都失去了一些不该失的分。

实践告诉我们:批评教育的方法解决不了粗心马虎问题,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减少粗心马虎问题。训练是改变人的行为习惯的.唯一有效途径,特工特警的本事是训练出来的,“千手观音”舞蹈的聋哑演员优美整齐的动作是训练出来的,训练也完全能让人变得更认真、更仔细、更严谨、少犯粗心马虎错误。

怎么训练:训练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就是通过重复训练形成良好的习惯,取代不良的习惯。行为科学定律:一个动作连续重复21天,就会成为人的初步习惯;连续重复90天,就会成为人的稳定的本能性习惯。

每天抽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考试不粗心强化训练,既不会影响正常的复习,又比整天埋头做题目更能提高成绩。是的,训练一定有效果,一定有作用,一定能够减少粗心马虎错误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但对你有没有作用,就看你自己是不是能够认真训练,是不是每天都能坚持认真训练。因为,只有连续坚持21天以上的认真训练,才能产生作用才能产生效果。

【孩子不懂礼貌,妈妈用2个问题代替批评】相关文章:

1.不懂礼貌的大哥哥日记

2.培养孩子礼貌礼仪

3.批评孩子的话语

4.用沉默代替一切的句子

5.孩子你为什么不懂初二作文700字

6.孩子的作文问题

7.不是孩子的问题

8.教育孩子的问题

9.妈妈夸我真有礼貌作文500字

10.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下载word文档
《孩子不懂礼貌,妈妈用2个问题代替批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