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做自己孩子的教育家

做自己孩子的教育家

2022-07-14 08:20:2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做自己孩子的教育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做自己孩子的教育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自己孩子的教育家

篇1:做自己孩子的教育家

做自己孩子的教育家

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时发生的事情甚至可能影响人的一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的指引,可能成就一个奇才,也可能扼杀一个神话。

西班牙的著名画家、雕塑家毕加索开创了现代艺术,是西方现代派绘画的杰出代表,画风多变,每幅画作都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毕加索在绘画上的成功,不乏天赋因素,更离不开成长环境的熏陶。

但是毕加索在童年时,并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那么他的父亲又是如何引导毕加索走上成功之路的呢?

毕加索的父亲――唐・若塞,不仅是一位美术教师,还兼任市立博物馆馆长。

虽然他在绘画上的才能平平,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出色的画家,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

唐・若塞常常带着小毕加索来到其博物馆,耐心的让他欣赏各时期的美术画作,让毕加索自由进出自己的画室。

所以毕加索从小就学会了与父亲一同体验创作的乐趣。他常常站在父亲的身后,用惊奇的.眼神,看着父亲是如何用各式工具将绚丽的颜料涂抹到画布上,最后让一块普通的画布,变成夺目的七彩画作。

慢慢的,毕加索开始尝试着把玩父亲的画具,并在一切可能的地方涂鸦。

当唐・若塞发现这一现象时,没有制止他,而是细心的告诉毕加索每个绘画工具的用途,然后任他自由摆弄自己的全套绘画工具,培养他的兴趣。

当小毕加索有了作画的冲动,自己尝试着画画后,唐 ・ 若塞从不给他修改,也不挑毛病,任毕加索在画布上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观察和想像力。

与其它孩子一样,毕加索天性好玩,尤其最讨厌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因此数学成绩非常糟糕,被同学们讥笑为“小呆子”。他常常被学校关“禁闭”,老师也不止一次的向毕加索的父亲反应毕加索在学校的“糟糕”情况。

但是唐・若塞并没有勉强毕加索一定要将数学学好。

当小毕加索出现厌学情绪时,唐・若塞开始每天都送儿子去上学,到了教室里,他把带来的画笔、鸽子标本放在课桌上,让孩子临摹。

既然儿子读书不行,就不要勉强。他不希望过分强迫儿子去学习文化,最终把儿子的绘画天赋也扼杀了。

因为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开始放下心里负担,在绘画上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才华。

篇2:让孩子自己做

让孩子自己做

从穿脱衣服到洗脸,甚至给自己冲一杯牛奶,你2岁的孩子可能在时时向你发出信息――“让我自己做!”并且坚决拒绝你的帮助。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我2岁的儿子告诉我:“妈妈,我要自己做早饭。”他一定是看见我每天给他冲奶粉了:先倒水,后倒奶粉,再一搅拌就成了,觉得既容易又好玩。还没等我擦干净手,他已经站在小凳子上,打开了奶粉罐的盖子,舀了满满的一勺奶粉,动作迅速有力地倒进了他的小杯子里。不出我的所料,少一半倒在了杯子里,多一半撒在了桌子上。

同我儿子一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经常认为他自己能够做任何事情。可是,这给父母带来的问题是,如果把成人能够轻而易举就做好的事情交给孩子去做,那么很可能就不得不时常面对一团糟的局面,也不得不做好筋疲力尽的准备。这真是令人非常头疼的事情。

此时,你若想帮他一把吧,他会坚决拒绝,因为不愿被父母“小看”,他可能在你想伸出援。手时还会抗议地大叫。你若堵气不管他,残局还得收拾,真是左右为难。不过,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们则认为,孩子这种为自立而反抗的行为是儿童发育阶段的一个进步。

2岁大的孩子充分显现出了想模仿大人的天性。他们注意看父母打开大门,打开电视,倒洗涤液洗碗,然后他们会想:“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做呢?”然后就非常渴望由自己亲自动手来做。

另外,2岁左右的孩子们有了 “我能做” 这种想法,也是因为他们双手的灵活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们每天大约要花去多半天的时间活动双手,琢磨双手怎么样工作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一旦他们发现自己能够对双手有点控制能力了,就非常想去实践一下,非常渴望测试一下自己最近又更灵活的手指。他们愿意自己拉拉锁,敲打计算机键盘,拨打电话,种植花草等等,总之,各种事情都想尝试。

然而,生活当中,你和你的“小能手”在他能够适合做哪些事情的问题上时常产生分歧。也许你的孩子没有兴趣把自己的衣服挂在衣架上,但是他却对清洗鱼缸和水草特别着迷。因此,父母为了遏制孩子自信的过于膨胀,就会强调他能做哪些事情,并且给予孩子充足的空间让他去做。但是,即便在最好的环境之下,“恩恩怨怨”也是在所难免的。

一心想自立的孩子,为了独立,他会抛开他平时最爱的`人――父母。比如穿衣服或把鞋扣紧这类事情,要比孩子预料的困难得多,但是孩子为了证明自己能行,他会坚决抵抗父母的帮忙。实际上,孩子这种反抗行为完全表达了他对父母的爱和信任,因为孩子只有在感觉安全的情况下,才会勇敢地坚持自己做事情。父母的爱恰恰是孩子独立和探索外面世界所需要的动力。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努力做到:当孩子正在做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的事情,需要父母的存在却不需要父母插手代办的时候,能够找到其他方式来帮助孩子。

为了避免孩子受挫或者与孩子产生冲突,父母不妨采取以下的策略:

止步不前:父母迅速地参与和帮助是在自找麻烦。因为任何形式的干涉都会引起孩子的不耐烦,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好心来包办。而且,孩子的愤怒和挫败感往往总是针对他正在做的事情而发泄,而不是针对父母。

协同合作:与孩子合作完成一件任务。先把一项工作分成2~3个部分,每人负责一部分。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成功的几率,一方面又能提供给父母帮助孩子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理念。

调整工作内容:父母可以做一些适当调整从而适合孩子自己动手完成。看到孩子把水或牛奶洒得满桌、满地都是,与其发火,不如换成适合孩子使用的小一号的器皿,那么就减少了洒漏的机会。还有,如果在拉链头上系上一根短带,那么孩子就比较容易抓住上下拉动了;如果洗手池前放一个小凳子,也就用不着每次需要父母把一切准备好,孩子才能刷牙洗脸了。另外,提供给孩子成年人工具的幼儿版小工具,比如玩具式小笤帚,小铲子、小耙子,这些东西就能满足孩子想模仿大人做事的欲望了。 从容不迫:不要使孩子感觉匆忙,仓促了事。只要条件允许,就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做家务杂事。冬天,如果孩子坚持自己穿上厚厚的外衣、戴帽子、戴手套,那么父母就让孩子自己去做,即便心里很清楚孩子肯定会多花去2~3倍的时间才能完成,父母也要静静地站在一边让孩子自己完成。不久,你就会发现孩子能够自己穿衣了,而且速度也加快了。小小的成功,比如自己倒水喝,自己拉上衣服的拉链,都能给予孩子一种胜任感。如果父母还把其他的一些简单的工作交给他,比如把在超市买的物品放到结算柜台上;让孩子负责接电话;让他把洗衣粉倒在洗衣机里等等,孩子就会受到更大的鼓舞,因为父母的这些做法正在向孩子表明,你们认为他有能力做好事情。

篇3: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

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

国家创设教师节的初衷是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升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作为教师不应“坐享其成”,应该有些精神和专业方面的追求。鉴于此,我建议今年的教师节主题可以确定为“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以回报社会各界若干年来对教师的关心和尊重。   “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既可以理解为党和国家对教师师德、学识的.一种高期望,又可以理解为教师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高要求。墨子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教师给自己的人生定定大航向,树立一竿标尺,也许自己今后的为师生涯将充满奋斗和成功。   “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可不是说说而已,需要一些付出和执着。反思当今的教育状况,最令人遗憾的莫过于缺少像鲁迅式的大学教授、朱自清式的中学教师和斯霞式的小学教师。要加速改变这一现状,惟有创造适宜的土壤和气候,让更多的教育家涌现。

篇4: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

国家创设教师节的初衷是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升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作为教师不应“坐享其成”,应该有些精神和专业方面的追求。鉴于此,我建议今年的教师节主题可以确定为“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以回报社会各界若干年来对教师的关心和尊重。

“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既可以理解为党和国家对教师师德、学识的一种高期望,又可以理解为教师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高要求。墨子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教师给自己的人生定定大航向,树立一竿标尺,也许自己今后的为师生涯将充满奋斗和成功。

“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可不是说说而已,需要一些付出和执着。反思当今的教育状况,最令人遗憾的.莫过于缺少像鲁迅式的大学教授、朱自清式的中学教师和斯霞式的小学教师。要加速改变这一现状,惟有创造适宜的土壤和气候,让更多的教育家涌现。

篇5: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小男孩洋洋刚上二年级,课余时间特别喜欢打乒乓球,而对踢足球不感兴趣。但他却有个足球迷的父亲。

父亲看到洋洋经常去练习打乒乓球,就教训他:“小球没有出息,去练大球!”

洋洋不愿意踢足球,父亲就强迫儿子和他一起去足球场练球,弄得洋洋总是不开心。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女儿想学长笛,母亲却非要她放弃长笛改学钢琴;儿子喜欢文科,父母却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借口,为他选择理科……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痛苦的,对此,成年人应该感受最深。父母同样应该明白: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好,强迫他们去做不愿做的事情,孩子总会不开心。要是让孩子按父母的意图去行事,就可能引起孩子的敌对情绪和反抗。

当然,父母会说这样“难为”孩子,其实是“望子成龙心切”,是善意的。但是,父母的“善意”有可能带来“恶果”,这等于抑制了孩子的长处,而放大了孩子的短处,有时可能会弄得孩子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都没有了兴趣,结果得不偿失。

也许有的父母这样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那就应该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去实现。可孩子们并不接受,他们觉得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主。于是,两代人之间发生了冲突。

其实,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不仅给了孩子生命,也给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权利。郑板桥的教子诗“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曾经家喻户晓,每个父母都会为郑板桥严格要求孩子的心情所感动。但现在我们做父母了,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而且也忽略了孩子这样一个特点:孩子有能力天天学习,天天长进,天天完善。如果父母希望孩子相信自己天天长进,那么父母就必须鼓励他们,允许他们变化,允许他们自己作出决定。父母总是不让孩子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做主,就会人为地推迟孩子学会料理自己生活的时间,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依赖感,缺乏自我决策的意识。

如果孩子对父母依赖性强,父母就应该在平常的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赵雨刚上小学二年级时,学校要举行全校性的纠正错别字竞赛,赵雨告诉妈妈:“老师想让我参加纠正错别字竞赛。”

“这是件很好的事,你去报名了吗?”

“还没有。”

“为什么?是不是没有想好?”妈妈问。

“竞赛时台下会有很多人看,我有点害怕。”赵雨很激动,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这种集体性的竞赛活动。

“要是参加竞赛的话,也可以锻炼锻炼自己,不过这件事你还是自己决定,我只是告诉你我的想法。”妈妈鼓励道。

后来,赵雨自己决定参加这次全校范围内的纠正错别字竞赛。

当孩子面临一些难以选择的问题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说:“这是你自己的事,你应该自己来拿主意。”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应该把选择的权利尽量放给孩子,在作出关于孩子的一些决定时,也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

在欧美西方国家,学校的办学宗旨并不是“应试教育”,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创精神。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上课内容,学生完全凭自己的意愿来学习。这也是学校尊重孩子的一种体现。尽管孩子年龄小,但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孩子们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作出决定。用这种方法教育、培养孩子是十分可取的。我们中国的大多数父母所缺少的也许就是这种教育精神。

作为父母,不应该对孩子事先作出假设或者限制,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父母能做的就是学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样,孩子做事情才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在做事过程中,才会形成自己了解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

一个幼小的生命来到这个精彩的大千世界,由于他们的弱小,他们也许会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但是,他们有勇气去学习,并进行各种尝试,使自己能够适应并融入这个世界之中。做父母的不要去控制、指挥他们,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去适应这一切。

篇6:让孩子做快乐的自己

为六一儿童节的表演,两个星期前,园长已经打过招呼了:你儿子,唉,一个动作都不做,老师让他向左,他向右,还捣乱!我回答:不勉强他,强迫他,就不想上幼儿园了.回来我还是告诉他:老师今天说你会做一个动作了,好好学,六一我要去看你们表演.儿子点头,可是又说:我不喜欢做,我不想做.

昨天看了表演,没轮到他们班出来的时候,他已经下楼了,估计是看一圈也没找到我,表演也不看,开始抠墙皮,(刷的漆,有些剥落).之后向台上扔,被人制止又钻出来,反复几次上楼去了.不一会又下来了,开始玩台边上垂下来的气球,东逛西转跟没事人一样.之后看到我,兴奋地走过来,指指他肩上的装饰,总之不愿意去表演.我郑重地和他说:妈 妈今天来就是来看你和小朋友一起表演的,不然我会失望.他才又回到后台去了.

轮到他们班表演了,他真是一个动作都不做,他一直在边上到处走,看!而且踢地上铺的地毯,没一点组织纪律观念啊.一看这阵势,就会想起,正式上学,班上总会有几个捣蛋又学习差,基本坐在教室最后排,老师不管不问的孩子,我这儿子,上幼儿园已经开始有这苗头了啊!

我和老公都是比较呆板的人,文艺这块没一点儿细胞,对孩子也没要求.他长大的理想是当公交车司机,我很赞同,昨天又想开救护车,我也赞同.开车才是目前他最喜欢最渴望的事情,喜欢各种车,尤其对棒车心心念念,开始自己攒钱买棒车了(每次帮我提垃圾收取费用,这钱约定好不能买吃的,冰淇淋之类的).

可是看到在集体活动中他这样的表现,我还是担心的,一个说明,他没有融入集体活动,这是明显的集体意识缺乏.这也让我想起开学一个月后和新老师交谈的时候,老师无意说出的一个现象,上课的时候,他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坐,总单独坐在教室的前面窗边位置,上课时面对小朋友,还喜欢管事儿,告诉老师哪个小朋友没坐好.不过上个月老师说已经和小朋友一起坐了.

文艺表演结束,每个小朋友都有礼物,有吃的,这下可好,啥事全忘光,立即全神贯注表演猪八戒吃人生果的场景了.他没有不开心,结束就是快乐.我闭嘴,不再提,不再评他的六一表演.只在这里如实记录,有图有真相.

不喜欢的事情就不做,只做喜欢的事情,这咋让我想起了许三多的:做有意义的事儿!哈,儿子:我只希望你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长大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篇7:做自己

在忙碌的学习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金桂飘香的十月,十月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欢乐。去年,我们就是在十月举行了盛大的“百年校庆”活动,而今年,残奥会坐式排球冠军盛玉红阿姨来到了我们学校。

当从老师那里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我就已经激动万分了,而当老师明确告诉我,将有机会近距离地聆听奥运冠军的励志报告时,我更是彻夜难眠。我忍不住上网查了一下盛玉红的资料,原来盛玉红是我们无锡人,1990年入选国家青年排球队,后来不幸受伤。面临挫折,她毫不气馁,改练坐式排球,并重新披上了国家队的战袍,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参加了我国首次坐式排球比赛。赛场上,盛玉红就以主攻手的身份出战,与队友们为中国赢下了残奥会上第一面集体球类项目金牌。作为名副其实的“得分王”,盛玉红充分展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人技术。由于她的出色表现,被评为“残奥十大传奇英雄”之一。

看了盛阿姨的资料,我对她的敬佩之情又更深了一层,迫不及待想马上看看这位英雄的真面目。10月31日,盛玉红阿姨终于来到了我校。我和同学们早早地等在阶梯教室,欢迎盛阿姨的到来。盛阿姨告诉我们,训练坐式排球十分辛苦,她们每天训练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差不多每周都要磨破一条裤子。在比赛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有的队员承受不住压力,竟然哭了。而她为了鼓舞士气,让队员们把难打的球都传给她,而她也不负众望,终于率领全队获得了金牌。

听了盛玉红阿姨的励志报告后,我不禁被她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我知道了所有成功的背后,都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与努力。在学习上也是如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要有所成就,我们就一定要学习盛阿姨不屈不挠的精神。

记得我刚开始学习书法,字写得很难看,歪歪扭扭的,我十分沮丧。老师安慰我说:“没事的,慢慢练,肯定会有进步的。”于是,我重拾信心,努力练了起来。可半天下来,我练得腰酸背痛,手都抽筋了。

回到家里,我的自信心彻底被击垮了,书包扔到沙发上,大声嚷嚷:“我不学了,实在太难了,我怎么练都不可能成为书法家的,并且总练那几个字,真是枯燥无味。”爸爸笑着说:“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况且没有人是能够一步升天的,都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我想:是呀,如果能一步升天的话,岂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成了书法家了吗?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习书法也是一样,需要的是不懈的努力和毅力。想到这儿,我又开始练书法了。在这个暑假,我的书法又进步了许多。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勇往直前,像盛玉红阿姨一样,成为“自己的冠军”。

【做自己孩子的教育家】相关文章:

1.教育家

2.自己做自己作文

3.做自己作文

4.做自己名人名言

5.古代教育家名言

6.二年级亲子教育家长篇500字:让孩子学会思考

7.大学生做自己演讲稿

8.做最好自己作文

9.自己做早饭作文

10.做自己作文1000字

下载word文档
《做自己孩子的教育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