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青藏高原隆升与黄河形成演化

青藏高原隆升与黄河形成演化

2022-07-06 08:22: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嘟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青藏高原隆升与黄河形成演化,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青藏高原隆升与黄河形成演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藏高原隆升与黄河形成演化

篇1:青藏高原隆升与黄河形成演化

青藏高原隆升与黄河形成演化

第三纪青藏高原经两期隆升和两度夷平,第三纪末开始快速隆升,经青藏运动(A幕3.6~3.4 MaB.P.、B幕2.6~2.5 MaB.P.、C幕 1.8~1.4 MaB.P.)、昆黄运动(1.2~0.6 MaB.P.)和共和运动(0.15~0 MaB.P.)3阶段.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黄河断续下切形成一系列阶地,各段最老的阶地对比表明:青藏运动C幕黄河中游(积石峡至三门峡)诞生并随之与下游贯通,1.6 MaB.P.黄河中游贯通,1.4 MaB.P.切穿三门峡东流入海;1.2 MaB.P.开始了上游溯源加长历史,0.15 MaB.P.到达共和盆地;末次冰期间冰段(45~25 kaB.P.)到达多石峡,冰消期后(11~10 kaB.P.)多石峡贯通抵达河源,从此现代黄河出现.

作 者:刘志杰 孙永军 LIU Zhi-jie SUN Yong-jun  作者单位:刘志杰,LIU Zhi-jie(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孙永军,SUN Yong-jun(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北京,100871;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

刊 名: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年,卷(期): 23(1) 分类号:P5 关键词:青藏运动   昆黄运动   共和运动   黄河   阶地  

篇2: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青藏高原及其隆升对全球尤其是我国自然环境影响十分深刻,它也是当前全球地球科学界研究的热点.文章简述了青藏高原研究的历程,介绍了高原隆升机制的`几种观点,并对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最后对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的新近进展作了简要概述.

作 者:陈诗越 CHEN Shi-yue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1(3) 分类号:X141 关键词:青藏高原   隆升   环境效应   综述  

篇3:青藏高原挤压隆升过程的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挤压隆升过程的数值模拟

将大陆岩石层视为由幂指数律控制的一层薄层,它上伏在粘滞性较低的软流层之上蠕变流动,其运动限制在与东亚大陆构造形态较相似的边界模型的梯形框架之中.设印度板块以一恒定的速度向北推进,并被视为青藏高原挤压隆升的主要动力.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的挤压隆升演化过程,并对数值模拟的.隆升过程作了剥蚀修正.结果表明,由挤压模型所产生的地形和现代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形格局比较吻合.同时也表明,挤压隆升过程受多种因素(如岩石层的力学特性、边界条件以及剥蚀作用)的制约,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看,模拟所反映的高原隆升都是不均匀的演化过程.

作 者:傅容珊 徐耀民 黄建华 李力刚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第三世界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高级研究中心,合肥,230026 刊 名:地球物理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年,卷(期): 43(3) 分类号:P542 关键词:青藏高原   东亚大陆   挤压隆升   剥蚀  

篇4: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对青藏高原北缘隆升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演化的指示

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对青藏高原北缘隆升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演化的指示

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地层厚达万米以上.研究的叶城和阿尔塔什两个剖面分别厚4 500 m和7 000 m,基本代表了塔里木南部的新生代沉积.叶城剖面的底界年龄根据磁性地层测定约为8 Ma.阿尔塔什剖面的底界年龄根据海相碳酸盐岩~(87)Sr/~(86)Sr的.比值与全球Sr同位素曲线对比,约为30~35 Ma.从岩性地层分析,剖面的下部为中新统乌恰群,主要由泥岩和粉砂岩组成,沉积相为低能环境的辫状河和曲流河.剖面的中部是上新统阿图什组,由红色泥岩、砂岩夹薄层砾岩以及埋藏风成黄土构成,沉积环境为冲-洪积扇的中远端.剖面的上部是上新统-下更新统西域组,由中粗砾岩夹块状粉砂岩透镜体(埋藏风成黄土)组成,主要是近源洪积扇沉积和风成沉积,以上地层层序可以进行很好的区域对比.塔里木盆地南缘新生代沉积由新近纪红层向上变化为逆粒序砾岩和碎屑流沉积,记录了青藏高原北缘隆升造成的沉积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干旱化气候的阶段性演化.在约8 Ma时,叶城和阿尔塔什两个剖面都发育了风成沙丘沉积.而在阿尔塔什剖面,沙丘沉积之下还发育了一套厚层的膏盐沉积,指示了塔里木盆地南缘在此前后已经相当干旱,只是仅凭这些证据还难以判断沙漠发育的规模.而上新世-更新世阿图什组和西域组中发育的埋藏风成黄土沉积,则指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此时已经发育到了相当规模,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可能类似于现在)已经形成.

作 者:郑洪波 贾军涛 王可 Zheng Hongbo Jia Juntao Wang Ke  作者单位:郑洪波,王可,Zheng Hongbo,Wang Ke(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贾军涛,Jia Juntao(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刊 名:地学前缘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年,卷(期): 16(6) 分类号:P534.6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南缘   青藏高原北缘   塔克拉玛干沙漠   晚新生代沉积环境   Southern Tarim Basin   Northern Tibet Plateau   Taklimakan Desert   Late Cenozoic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篇5: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多年冻土的关系

青藏高原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多年冻土的关系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赋存在多年冻土区和海洋沉积物等低温高压环境中.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占高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可能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根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条件和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讨论了多年冻土地温梯度、冻土厚度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之间的关系和青藏高原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基本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热力学条件,最适宜的热力学条件是多年冻土地温梯度接近或略大于多年冻土底板附近融土的地温梯度,且融土地温梯度越小,越容易形成天然气水合物.估算得到天然气水合物最浅的`顶界埋深为74 m左右,最深的底界埋深达上千米.

作 者:吴青柏 蒋观利 蒲毅彬 邓友生 WU Qing-bai JIANG Guan-li PU Yi-bin DENG You-she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地质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年,卷(期): 25(1) 分类号:P618.130.1 关键词: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天然气水合物   地温梯度  

篇6:科尔沁沙地的形成与演化研究综述

科尔沁沙地的形成与演化研究综述

沙漠化成因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各级政府乃至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在总结前人对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环境形成与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科尔沁沙地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认为,全新世以前,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完全受环境变化控制,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在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在不同时期在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人为因素不断加强的现代,合理规范人类活动是沙漠化防治的根本.

作 者:李淑华 陈翠玲  作者单位:通辽职业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年,卷(期): 15(6) 分类号:X321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沙漠化   人类活动  

篇7:阿尔金断裂带对青藏高原北部生长、隆升的制约

阿尔金断裂带对青藏高原北部生长、隆升的制约

大量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古)阿尔金断裂带可能形成于三叠纪,后又经历了侏罗纪、白垩纪的强烈左旋走滑活动,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后阿尔金断裂再次活动.主要的走滑活动发生在:(1)245~220Ma;(2)180~140Ma;(3)120~100 Ma;(4)90~80 Ma;(5)60~45 Ma;(6)渐新世至中新世;(7)上新世至更新世以及(8)全新世.沿阿尔金断裂带,伴随左旋走滑活动形成一系列的逆冲断裂和正断裂,反映走滑过程中伴随隆升作用的存在,并且形成自北向南包括祁连山、大雪山、党河南山、柴北缘山、祁漫塔格山和昆仑山,表明阿尔金断裂带制约着青藏高原北部的.生长和隆升.阿尔金断裂带东、西两端的白垩纪和新生代火山活动是断裂走滑活动的响应.

作 者:李海兵 杨经绥 许志琴 孙知明 Paul TAPPONNIER Jerome VAN DER WOERD Anne-Sophie MERIAUX LI Hai-bing YANG Jing-sui XU Zhi-qin SUN Zhi-ming Paul TAPPONNIER Jerome VAN DER WOERD Anne-Sophie MERIAUX  作者单位:李海兵,LI Hai-bing(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Laboratoire de Tectonique,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 4 Place Jussieu, 75252 Paris Cedex 05, France)

杨经绥,许志琴,YANG Jing-sui,XU Zhi-qin(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孙知明,SUN Zhi-ming(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壳变形与作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Paul TAPPONNIER,Paul TAPPONNIER(Laboratoire de Tectonique, 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Paris, 4 Place Jussieu, 75252 Paris Cedex 05, France)

Jerome VAN DER WOERD,Jerome VAN DER WOERD(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Strasbourg EOST, 5 rue René Descartes, 67084 Strasbourg Cedex, France)

Anne-Sophie MERIAUX,Anne-Sophie MERIAUX(School of Geosciences, Institute of Geography, Drummond Street, EH8 9XP, Edinburgh UK)

刊 名:地学前缘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年,卷(期):2006 13(4) 分类号:P542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   逆冲断裂   火山作用   滑移速率   青藏高原北部  

【青藏高原隆升与黄河形成演化】相关文章:

1.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形成演化及其实现毕业论文

2.与黄河的格言

3.德育教育与人生观的形成论文

4.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5.初一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素质教育

6.解析区域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7.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形成

8.青藏高原与东南沿海区域联合发展旅游的构想

9.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设计二

10.开学前沟通,与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下载word文档
《青藏高原隆升与黄河形成演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