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习俗有哪些?大年初七有什么习俗?
“尾巴尾巴Tai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正月初七习俗有哪些?大年初七有什么习俗?,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正月初七习俗有哪些?大年初七有什么习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正月初七习俗有哪些?大年初七有什么习俗?
正月初七习俗有哪些?大年初七有什么习俗?
正月初七习俗一、摊煎饼
正月初七习俗摊煎饼
汉族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摊煎饼的.做法步骤
1. 将面粉和水调成糊状后,将艽菜叶切成半厘米的小段和鸡蛋、盐、鸡精一同放入调好的糊里进行搅拌均匀备用。
2. 把平锅放直火上,在锅内放一点油(最好用苏泊尔的平锅可以少放点油,即不沾锅又好用),把调好的糊糊用勺子舀到平锅里正反一煎就ok了。
正月初七习俗二、戴人胜
正月初七习俗戴人胜
人日节时,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即人和胜,俱古时妇女人日所戴的装饰物。古代荆楚风俗,妇女们于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剪彩或镂刻金箔为人形,贴于屏风或戴在发上,以讨取吉利,称为人胜。
正月初七习俗三、吃七宝羹
正月初七习俗七宝羹
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
正月初七习俗四、出游、登高
正月初七习俗出游登高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正月初七习俗五、捞鱼生
正月初七习俗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正月初七习俗六、吃饺子
正月初七习俗吃饺子
大部分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用饺子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饺子。
篇2:大年初七有什么习俗
大年初七有什么习俗
在农历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自盘古开天以来女娲初创世,她第一天造出了鸡,第二天造出了狗,第三天造出了猪,第四天造出了羊,第五天造出了牛,第六天造出了马,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人和动物都有各自的生日。鸡的生日是正月初一,狗的生日是正月初二,羊的生日是正月初三,猪的生日是正月初四,牛的生日是正月初五,马的生日是正月初六,人的`生日是正月初七,谷的生日是正月初八。也就是说正月初七这一天是女娲造人的一天,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所以叫人日节。
人日节是中国历史传统节日,每年“人日节”这天,人们都希望天气晴好阳光普照,这样,就代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利。如果是阴雨天气,便代表这一年运气不好,相传古代的裁缝店和棺材店在这一天争风。人们也会在这天举行祈祷活动,祈求一年康顺。
“人日节”是中国民俗,在这一天北方吃面条,取健康长寿之意;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汉族人民在这一天带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篇3:大年初七习俗有哪些
大年初七习俗有哪些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专栏作家、天津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传说中,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人。
据介绍,“人日”这天的民俗活动较早出现在古人的占卜生活中,但自汉魏以来,不再限于占卜求吉,而是不断扩展涉及祭祀、庆祝、文化、服饰、出游、饮食等多层面多领域。
由国庆说,南朝的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两汉魏晋时代江南民众过“人日”的习俗:“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羮,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意思是说,人们在初七要吃七种菜的菜羹,“羹”与“更”谐音,取更新之意,有求吉纳祥的美好象征。那时,江南人人在这天还要戴上“人胜”装饰品,是用五彩丝织品、彩纸剪出的花样或人形,更高级的则用金箔镂空成人形。除了戴在头上,“人胜”饰品也可贴在屏风上、窗户上,非常漂亮,意在祛病、辟邪、消灾,在新春讨个好彩头。缘此,“人日”也被称为“人胜节”。
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是讲究美食的好日子,“人日节”自然不例外。在广东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每逢“人日”到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人日菜”,有的地方也俗称“吃盆菜”,以祈求新春平安大吉、丰衣足食。值得一提的是潮汕人吃“七样羹”的`风俗,七样羹也叫“七宝羹”,一般常规是将春菜、生菜、芹菜、芥菜、葱、蒜、白萝卜(红萝卜)等一起煮食,寓意新春发财,生活和美。
民俗专家表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对“人日”的风俗越来越陌生,相关的节庆活动也几近消逝,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一些习俗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比如,成都市民在正月初七游杜甫草堂凭吊诗圣,吟唱诗歌,赏梅祈福。
主要习俗:
戴人胜
人日节时,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赠花胜
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吃七宝羹
人日节,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
出游登高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 年人日空相忆,明 年人日知何处?”
称体重
有的地方,人日时,男女老少都要用镑称称量体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成都人日习俗
农历正月初七,XX市民会一大早就出家门,或携妻将子,或呼朋引伴,乐滋滋地前往西郊杜甫草堂,参加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人日游草堂活动。
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他曾与友人高适等于“人日”--正月初七在此作诗,互表思念之情。自清朝后期开始,每逢正月初七XX市民便扶老携幼,相偕至草堂凭吊“诗圣”杜甫,并逐渐成为当地春节期间一个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清代四川学政何绍基为草堂撰有一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就是记人日游草堂的习俗。
广东人日习俗
郊游赏花登高饮酒
农历正月初七,广州人俗称“众人生日”。人日这天是全家人相聚的重要日子,同样讲究“人齐和吉利”,在老广州心中,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不亚于除夕、开年。按照古***俗,这天早饭要吃七种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制成的“七宝羹”和“董天饼”(在露天中煎成)等。人们用五彩丝织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挂在屏风或帐子上。妇女将刻得小小的人形戴在鬓发上,既讲吉利,又是一种装饰。所谓七菜羹,就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汤,人们盼望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现今人们基本上是吃七宝羹,其中五种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芹菜(“芹”谐音“勤”,指勤劳)、蒜(谐音“算”,指精打细算)、葱(谐音“聪”,指聪慧)、芫荽(香菜,“芫”谐音“缘”,指缘分)、韭菜(“韭”谐“久”,指长长久久)、生菜(谐音”生财“,亦指生生猛猛),另外两种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有所区别,有的地方用鱼、肉来代替,鱼表示“年年有余”,吃肉代表“大富大贵”,甚至有些地方用水果、蔬菜来代替。至于捞鱼生,有点类似今天的吃生鱼片,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有经验的老人,还会先把这七样菜放在一起炒炒--炒一下样样都有!
解放前在“人日”这天广州地区的男女老少都会结伴到郊外游玩。而到芳村“游花地”更是出游的必选。醉观公园所在地便是当年“游花地”的地点之一“醉观园”。当时的花地一带也是“遍地花海”,到处都是种满鲜花的田地,每到“人日”这天,住在城区的人便会拖家带口,结伴来游花地,用鲜花给一年之始装点一个好心情。年长者则登上观音山(今越秀山)或白云山饮酒、吟诗作赋,或到庙里参神,祈求保佑。据《三家巷》记载,好友知己一群人在云山品花赋诗,从众人中选出“人日皇后”,像选美一样。选出的皇后作为主持人,主持当天大家的活动。由此可见,广州人对“人日”的重视程度。
人日菜和七样羹
每逢初七到来之际,在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从城市到乡村,几乎家家户户要做“人日菜”。 广东五邑地区的“人日菜”也称“吃菜茶”、“吃盆菜”。据了解,在正月初七早上,家家户户都会用煎堆、炒米、芥菜、番蕃薯、芋头等混在一起煮,老老少少都要吃上几口,以祈求一年人口平安,丰衣足食。
潮州人在正月初七有吃“七样羹”的风俗(这也是大部分广东人的习俗)。而“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蓝”等蔬菜同煮,寄寓“新(芹)春发(蒜)大财(大菜),久(韭)合各人(芥蓝)”的吉祥彩语。
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
摊煎饼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篇4:正月初七习俗
正月初七习俗大全
我们中国的节日,习俗礼仪特别讲究,就拿过年来说,那礼仪是特别的多,那么在正月初七有哪些习俗?正月初七的“人日节”我们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顾名思义,人日即人的生日。这不是某人生日,而是全人类生辰。至於节日起源,根据《占书》记载,指出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便是人日。在人日,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在科考场高中状元。人吃及第是取其好意头的意思。
唐代称为“人胜节”,山东民间习称“人七日”或变称“人情日”。据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淄博、潍坊地区此日吃各种野菜做的小豆腐,即是荆楚遗风。据说人日主人丁兴旺和人身健康。龙口、招远等地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中午吃面条以祝人们健康长寿。寿光等地人日“树消息”,削三木片,以轴贯之,联以丝车,剪彩为络丝娘,悬之高竿,以验风占岁。
“人日”起源于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相传女娲创世、造人,但小泥人不会动,女娲便向神仙请教,神仙告诉女娲,人要有七窍才有生命,女娲按照此说在泥人身上一日凿一窍,七日凿好七窍,人便诞生了,所以七日为人日,是人类的生日,又称“人启日”或“人胜节”。
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此外,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在该日吃摊煎饼和七宝羹:摊煎饼,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
初七占人,人胜节。由初一到初六分别是鸡、狗、猪、羊、牛、马的生日,说明北京人对大自然的尊重以求和谐,但是“马行千里,无人不能自往”。初七是人的生日,人之后生,是人为尊。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这一天,当年满16岁以上的青年均可自由上街玩耍,在北京街头出现“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的亮丽景观。各处庙会也在这一天掀起客流高潮。游人明显比初一到初五多。少男这一天要着意打扮,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朝气,少女要自制人胜、花胜饰物自己佩戴或相互馈赠,显示自己手工技巧。这是一个展示青春美的日子,也是家庭主妇在家忙活几天节日后可以上街游玩的日子,更多的.人是为自己的儿子、女儿挑选配偶,以便正月十五后托媒人去提亲。青少年会去哪吒庙,因为哪吒是北京的保护神,青春的神。这一天要祭喜神,北京的喜神在哪儿?有人说是摆在妙峰山,但更通俗的说法是喜神没有具体形象和位置,是个精神的神,无处不在,就看谁能遇到了。说白了就是你看谁最顺眼,最喜相,喜神就伏在谁身上,给你快乐和吉祥。
民间流传的关于“人日”的各种习俗非常多,比如有剪彩纸的习俗,人们将彩纸剪成花或人的形状,或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大门之上,以此象征新一年人丁兴旺;民间还有用种蔬菜熬“七菜粥”的习俗,在人日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另有吃面条的习俗,并讲究面条越长越好,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人日还叫“人齐日”,民间有上土地庙送灯的习俗,人们将一盏油灯放在土地神像前,家里有几口人就点上几个灯捻儿,此时无子的人家要去偷灯,认为这样可以求到儿子。
人日这天,临清、济南等地忌讳妇女做针线。单县早晨吃饺子,现包现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点灯,据说是让老鼠娶媳妇,不要危害百姓。淄川在这天吃小豆腐,象征吃老鼠脑。
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也戴在头发上,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过去在“人日”这天,中国一些地方有“麻秆点天灯”、“用豆熬粥治头疼”、“妇女遛弯祛百病”、“登高赋诗”等习俗。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人们用五彩丝织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挂在屏风或帐子上。妇女将刻得小小的人形戴在鬓发上,既讲吉利,又是一种装饰。民国以前,人日这天青年男女结伴到郊外游玩,选“人日皇后”,中选者主持一天的活动。年长者则登上观音山(今越秀山)或白云山饮酒、吟诗作赋;女的去神庙参神,男的到花地(今芳村区)赏花或拜黄大仙庙。
篇5:正月初七有什么习俗
正月初七有什么习俗
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来历
传说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人日:指阴历正月初七,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习俗
戴人胜
人日节时,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赠花胜
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吃七宝羹
人日节,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
出游登高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 年人日空相忆,明 年人日知何处?”
称体重
有的地方,人日时,男女老少都要用镑称称量体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成都人日习俗
农历正月初七,XX市民会一大早就出家门,或携妻将子,或呼朋引伴,乐滋滋地前往西郊杜甫草堂,参加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人日游草堂活动。
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他曾与友人高适等于“人日”--正月初七在此作诗,互表思念之情。自清朝后期开始,每逢正月初七XX市民便扶老携幼,相偕至草堂凭吊“诗圣”杜甫,并逐渐成为当地春节期间一个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清代四川学政何绍基为草堂撰有一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就是记人日游草堂的习俗。
广东人日习俗
郊游赏花登高饮酒
农历正月初七,广州人俗称“众人生日”。人日这天是全家人相聚的重要日子,同样讲究“人齐和吉利”,在老广州心中,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不亚于除夕、开年。按照古***俗,这天早饭要吃七种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制成的“七宝羹”和“董天饼”(在露天中煎成)等。人们用五彩丝织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挂在屏风或帐子上。妇女将刻得小小的人形戴在鬓发上,既讲吉利,又是一种装饰。所谓七菜羹,就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汤,人们盼望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现今人们基本上是吃七宝羹,其中五种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芹菜(“芹”谐音“勤”,指勤劳)、蒜(谐音“算”,指精打细算)、葱(谐音“聪”,指聪慧)、芫荽(香菜,“芫”谐音“缘”,指缘分)、韭菜(“韭”谐“久”,指长长久久)、生菜(谐音”生财“,亦指生生猛猛),另外两种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有所区别,有的地方用鱼、肉来代替,鱼表示“年年有余”,吃肉代表“大富大贵”,甚至有些地方用水果、蔬菜来代替。至于捞鱼生,有点类似今天的吃生鱼片,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有经验的老人,还会先把这七样菜放在一起炒炒--炒一下样样都有!
解放前在“人日”这天广州地区的男女老少都会结伴到郊外游玩。而到芳村“游花地”更是出游的必选。醉观公园所在地便是当年“游花地”的地点之一“醉观园”。当时的花地一带也是“遍地花海”,到处都是种满鲜花的田地,每到“人日”这天,住在城区的人便会拖家带口,结伴来游花地,用鲜花给一年之始装点一个好心情。年长者则登上观音山(今越秀山)或白云山饮酒、吟诗作赋,或到庙里参神,祈求保佑。据《三家巷》记载,好友知己一群人在云山品花赋诗,从众人中选出“人日皇后”,像选美一样。选出的皇后作为主持人,主持当天大家的活动。由此可见,广州人对“人日”的重视程度。
人日菜和七样羹
每逢初七到来之际,在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从城市到乡村,几乎家家户户要做“人日菜”。 广东五邑地区的“人日菜”也称“吃菜茶”、“吃盆菜”。据了解,在正月初七早上,家家户户都会用煎堆、炒米、芥菜、番蕃薯、芋头等混在一起煮,老老少少都要吃上几口,以祈求一年人口平安,丰衣足食。
潮州人在正月初七有吃“七样羹”的风俗(这也是大部分广东人的习俗)。而“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蓝”等蔬菜同煮,寄寓“新(芹)春发(蒜)大财(大菜),久(韭)合各人(芥蓝)”的吉祥彩语。
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
摊煎饼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篇6:正月初七习俗有哪些
正月初七习俗有哪些
人日,在每年正月初七,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主要习俗有:
1.吃七宝羹
人日节,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
2.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行情,问诊)升。
3.摊煎饼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出游、登高: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4.称体重
有的地方,人日时,男女老少都要用镑称称量体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
5.戴人胜
人日节时,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6.赠花胜
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篇7:春节习俗:正月初七
传说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汉族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俗称人日子。
【正月初七习俗有哪些?大年初七有什么习俗?】相关文章:
1.正月初七习俗
2.大年初七的祝福
3.初七祝福语
10.农历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