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会飞的隐形翅膀阅读题答案
“闲潭落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人人都有会飞的隐形翅膀阅读题答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人人都有会飞的隐形翅膀阅读题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人人都有会飞的隐形翅膀阅读答案
人人都有会飞的隐形翅膀阅读答案
①站在我们眼前的汉斯·泰勒矮小、驼背、豁嘴、短腿短臂、长着一对又长又大的招风耳。因母亲在怀孕时误食药物,汉斯一出生就是一个畸形儿。从小到大,每当汉斯走出家门时,所到之处人们总是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个不停,他那滑稽的样子总让每一个见到他的人笑个不停。
②为此,汉斯很是自卑。他恨父母给了他难看的容貌,更恨那些取笑他这副长相的人们。汉斯曾两次自杀未遂,他也曾用刀砍过自己的耳朵,他觉得那双长耳朵是父母给他的最大耻辱。为此,他的母亲一直对汉斯说: “孩子,你不懂,我敢肯定,你的那双长耳朵是上帝送给你飞翔的翅膀,只是上帝将它安错了地方而已,但它并不影响你飞翔!”
③汉斯没有朋友,也没有哪个女孩愿意跟他交往,年过30的汉斯整天沉醉在酒杯里,浑浑噩噩地度日。他的父亲见他这样,除了唉声叹气也毫无办法。
④一天下午,阴霾满天,随风舞动的树叶在电闪雷鸣中像飞旋的刀片,阵阵狂风裹挟着团团乌云仿佛一块块巨石压得汉斯透不过气来。汉斯带着几分醉意在狂风与闪电中踽踽独行。路边避雨的人指指点点地说: “看那个怪物!”这话像刀子一样扎在汉斯的心上。但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坚信,他不是一个废人。因为母亲说过:“汉斯跟别人一样,也有一双会飞翔的翅膀,只是现在他的翅膀还没有足够丰满,没有足够的力量飞翔,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飞起来的。”
⑤有一天,汉斯在街上闲逛,突然遇到了一个人。认识汉斯的'人都已经习惯了他的模样,所以表现得很平静,而那个人是第一次看到汉斯,当时便忍不住捧腹大笑。他的大笑破坏了汉斯·泰勒难得的好心情,他勃然大怒,他最见不得别人如此笑话他,所以冲上去要跟那人拼命。由于长得矮小,而那人却生得高大,汉斯只得跳起来用巴掌去打那人的脸。汉斯·泰勒滑稽的模样让那人笑得更加厉害了。
⑥最后,那人的同伴跟汉斯说明了真相。原来那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导演威尔逊,他一直要找一个汉斯这样的喜剧演员。当威尔逊说要请汉斯·泰勒去学表演当演员时,他不敢相信地问:“这是真的吗?像我这样一个丑陋无比的人,怎么能上荧屏当演员呢,你没有搞错吧?”
⑦后来,在威尔逊的帮助下,汉斯像换了一个人,他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残疾,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学习喜剧表演艺术,终于从一个被人嘲笑的“怪物”变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他以自己滑稽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掌声。特别是他的那对长耳朵,很多小孩子只要一见到他抖动耳朵,便拉长自己的耳朵,扮着鬼脸儿,兴奋地大声尖叫。家长们见自己的孩子如此开心,也开始喜欢汉斯。汉斯·泰勒的那对长耳朵真的像一对会飞的翅膀一样,将他带进了一个光明的世界。
(选自《中外文摘》,作者沈岳明,有改动)
15.仔细阅读全文,在横线上将行文思路补充完整。 (3分)
①汉斯因畸形被人嘲笑→②③④汉斯悲观厌世母亲给他安慰→⑤⑥汉斯偶遇威尔逊→⑦汉斯刻苦学习成为孩子们的偶像
16.用两个词分别概括汉斯·泰勒成名前后的性格特点。(2分)
成名前: 悲观绝望 成名后:乐观向上
17.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景物描写(1分); 烘托汉斯悲观沮丧的心理(2分)。
18.母亲为什么不止一次地对儿子说你也有一双“飞翔的翅膀”?哪个句子体现了这些话给汉斯带来的心理变化?(3分)
疼爱儿子,用这些话安慰他。(2分) 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坚信,他不是一个废人。(1分)
19.选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3分)
答案:(1)欲扬先抑。比如,为表现汉斯的成功,先写他的丑陋,使文章引人入胜。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如,为了突出汉斯的丑陋,先正面描写他的外貌,再写人们对他的嘲笑(侧面描写),使汉斯的成功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20.汉斯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示例一、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示例二、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不向命运低头。
示例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你暂时还没有发现,因此不必悲观。
篇2:《隐形的翅膀》阅读答案
感动
①她出生时就没有双臂。懂事后,她问母亲: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胳膊和双手,可以拿饼干吃,拿玩具玩,而我却没有呢?
②母亲强作笑脸,告诉她说:因为你是上帝派到凡间的天使,但是你来时把翅膀落在天堂了。她很高兴:有一天我要把翅膀拿回来,那样我不但能拿饼干和玩具,还会飞了。
③7岁上学前,母亲请医生为她安装了一对精致的假肢。那天,母亲对她说:我的小天使,你的这双翅膀真是太完美了。但她却感觉到,这双冷冰冰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的那双翅膀。在学校里,缺少双臂的她,成了同伴们取笑的对象。
④课余时间,同学们最大的乐趣是荡秋千,而她只能站在远处痴痴地看着。只有在他们离开后,她才偷偷地走到秋千旁,用那冰冷的假肢勾住绳子,努力地踮起小脚尖,坐上秋千板。她坐稳后,那瘦小的身子前后使劲地晃动着,慢慢地,秋千荡了起来。这时,她闭上眼睛,听耳边掠过的风声,想像自己找回了失去的双臂,像天使一样在操场上空飞翔。
⑤14岁那年的夏天,父母带她乘船到夏威夷度假。
⑥每天,她都站在甲板上,任两截空飘飘的衣袖随风飞舞,每当看到海鸥在风浪中自由飞翔,她都情不自禁地叹息:如果我有一双翅膀多好,哪怕只飞一秒钟!
⑦孩子,其实你也有一双翅膀的!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她循声望去,吃了一惊!一位黑皮肤的老人,没有双腿,整个身体就固定在一个带着轮子的木板车上。此刻,老人用双手熟练地驱动着木板车,在甲板上自由来去,她看呆了。她了解到,老人是十年前从非洲大陆出发的,如今已经游遍了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而支撑他走遍世界的,就是一双手。孩子记住,那双翅膀,就隐藏在你的心里!船靠岸那天,老人的临别赠言让她整颗心一下子飘荡起来。
⑧她开始练习用双脚做事。为了让双脚保持柔韧有力,她每天通过走路和游泳的方式来锻炼。不懈地努力让她的双脚越来越敏捷,她的脚趾开始能像手指一样自由弯曲,她不但学会了写字、梳头、打电脑、弹钢琴,还获得跆拳道黑带二段的称号和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她练习用双脚来开汽车,事实上,她比普通人更快拿到了驾照。
⑨一路走来,她的成就已足够令自己和父母骄傲了。但童年时那个飞起来的梦想却总让她挥之不去,她要像天使一样自由飞翔。
⑩一次培训残疾飞行员的机会让她欣喜若狂。她认定这是属于自己的机会。获得轻型飞机的驾照,需要学习6个月,她却用了整整3年时间。经过艰苦训练,她可以用双脚熟练驾驶轻型运动飞机,并成功通过私人飞行员驾照考试,这让教练都惊叹不已。
11.她叫杰西卡,今年23岁,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只用双脚驾驶飞机的合法飞行员。
12.心灵与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隐形翅膀,只有勇于展开它们的人,才会飞起来,超越一切,抵达幸福的人生彼岸。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0.隐形的.翅膀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1.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母亲强作笑脸,告诉她说
(2)她都情不自禁地叹息
1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章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
13.文章第⑦段写到老人的临别赠言让她整颗心一下子飘荡起来。她的心为什么会飘荡起来?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1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3分)
参考答案:
10.心灵与梦想
11(1)既写出了母亲为了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而强装笑脸的痛苦和无奈,又体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表达顺畅,意近即可)
(2)神态描写,流露出她想拥有双臂,像天使一样自由飞翔的强烈愿望。(表达顺畅,意近即可)
12.动作描写,体现了她的顽强毅力和渴望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的强烈愿望。(表达顺畅,意近即可)
13.老人的言行深深地触动了她,使她明白了只要心怀梦想,就一定能超越一切,抵达幸福人生彼岸的道理。(表达顺畅,意近即可)
14.结构上总结全文,内容上阐释了心灵与梦想就是隐形的翅膀这一具体含义,点明了只要心怀梦想,勇于面对挫折,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一主旨。(表达顺畅,意近即可)
篇3:《隐形的翅膀》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隐形的翅膀》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隐形的翅膀
①她出生时就没有双臂。懂事后,她问母亲:“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胳膊和双手,可以拿饼干吃,拿玩具玩,而我却没有呢?”
②母亲强作笑脸,告诉她说:“因为你是上帝派到凡间的天使,但是你来时把翅膀落在天堂了。”她很高兴:“有一天我要把翅膀拿回来,那样我不但能拿饼干和玩具,还会飞了。”
③7岁上学前,母亲请医生为她安装了一对精致的假肢。那天,母亲对她说:“我的小天使,你的这双翅膀真是太完美了。”但她却感觉到,这双冷冰冰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的那双翅膀。在学校里,缺少双臂的她,成了同伴们取笑的对象。
④课余时间,同学们最大的乐趣是荡秋千,而她只能站在远处痴痴地看着。只有在他们离开后,她才偷偷地走到秋千旁,用那冰冷的假肢勾住绳子,努力地踮起小脚尖,坐上秋千板。她坐稳后,那瘦小的身子前后使劲地晃动着,慢慢地,秋千荡了起来。这时,她闭上眼睛,听耳边掠过的风声,想像自己找回了失去的双臂,像天使一样在操场上空飞翔。
⑤14岁那年的夏天,父母带她乘船到夏威夷度假。
⑥每天,她都站在甲板上,任两截空飘飘的衣袖随风飞舞,每当看到海鸥在风浪中自由飞翔,她都情不自禁地叹息:“如果我有一双翅膀多好,哪怕只飞一秒钟!”
⑦“孩子,其实你也有一双翅膀的!”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她循声望去,吃了一惊!一位黑皮肤的老人,没有双腿,整个身体就固定在一个带着轮子的木板车上。此刻,老人用双手熟练地驱动着木板车,在甲板上自由来去,她看呆了。她了解到,老人是十年前从非洲大陆出发的,如今已经游遍了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而支撑他“走”遍世界的,就是一双手。“孩子记住,那双翅膀,就隐藏在你的心里!”船靠岸那天,老人的临别赠言让她整颗心一下子飘荡起来。
⑧她开始练习用双脚做事。为了让双脚保持柔韧有力,她每天通过走路和游泳的方式来锻炼。不懈地努力让她的`双脚越来越敏捷,她的脚趾开始能像手指一样自由弯曲,她不但学会了写字、梳头、打电脑、弹钢琴,还获得跆拳道“黑带二段”的称号和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她练习用双脚来开汽车,事实上,她比普通人更快拿到了驾照。
⑨一路走来,她的成就已足够令自己和父母骄傲了。但童年时那个飞起来的梦想却总让她挥之不去,她要像天使一样自由飞翔。
⑩一次培训残疾飞行员的机会让她欣喜若狂。她认定这是属于自己的机会。获得轻型飞机的驾照,需要学习6个月,她却用了整整3年时间。经过艰苦训练,她可以用双脚熟练驾驶轻型运动飞机,并成功通过私人飞行员驾照考试,这让教练都惊叹不已。
她叫杰西卡,今年23岁,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只用双脚驾驶飞机的合法飞行员。
心灵与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隐形翅膀,只有勇于展开它们的人,才会飞起来,超越一切,抵达幸福的人生彼岸。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隐形的翅膀”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答:心灵与梦想。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母亲强作笑脸,告诉她说……
答:既写出了母亲为了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而强装笑脸的痛苦和无奈,又体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2)她都情不自禁地叹息……
答:神态描写,流露出她想拥有双臂,像天使一样自由飞翔的强烈愿望。
3、文章第⑦段写到“老人的临别赠言让她整颗心一下子飘荡起来。”“她”的心为什么会“飘荡起来”?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老人的言行深深地触动了她,使她明白了只要心怀梦想,就一定能超越一切,抵达幸福人生彼岸的道理。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4分)
答:结构上总结全文,内容上阐释了“心灵与梦想”就是“隐形的翅膀”这一具体含义,点明了“只要心怀梦想,勇于面对挫折,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一主旨。
篇4:人人都有最合宜的位置阅读题答案
人人都有最合宜的位置
周国平
①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不是看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是看自己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②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好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既然这个位置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能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据。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念,是因为我相信,上帝造人不会把两个人造得完全一样,每一个人的禀赋都是独特的,由此决定了能使其禀赋和价值得到最佳实现的那个位置也必然是独特的。
③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又殊不容易。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腾。尤其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们往往竭尽全力去争夺名利场上的位置,甚至压根儿没想到世界上其实有一个仅仅属于自己的位置,而那个位置始终空着。
④我的这个认识,是在许多年里逐渐清晰起来的,现在可以说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我丝毫不怀疑,我现在所在的这个位置是最适合我的,因此,外界的诱惑对我发生不了什么作用。
⑤可是,若有人问我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位置,我好像又说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完全不能用学者、作家之类的职业来定义它。如果勉强说,就说它是一种很安静的生活状态吧。它基本上由两件事情组成,一是读书和写作,我从中获得灵魂的享受;二是亲情和友情,我从中获得生命的享受。亲情和友情使我远离社交场的热闹,读书和写作使我远离名利场的热闹。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生命和灵魂,在这两件事情中得到了妥善的安放和真实的满足,夫复何求,所以我过着很安静的生活。
⑥我当然知道,这种很安静的生活适合我,却未必适合别人。一定有人更适合过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他们不妨去叱咤风云,指点江山,一展宏图。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标准不是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选自《青年文摘(彩版)》第12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2.为什么说“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又殊不容易”?(4分)
3.在作者看来,他现在所在的这个位置是最适合他的,这个事例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1.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不是看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是看自己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2.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腾。
3.举例论证,用自己的事例,详实地表达自己生命和灵魂,得到了妥善的安放和真实的满足,从而有力的论证的本文的中心论点(“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不是看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是看自己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篇5:《楚人隐形》阅读题及答案
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①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②,乃厌倦不堪,绐③云“不见”。嘿④然大喜,赍⑤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注释:
①障:遮蔽。
②经日:经过一整天。
③绐:哄骗。
④嘿:通“默”,暗暗地。
⑤赍:携带。
题目: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楚人居贫。
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吏遂缚诣县。
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联系上下文可知,楚人“嘿然大喜”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个故事告诫我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4分)(1)处于。
(2)往,到…去。
8、(2分)螳螂等候蝉时遮蔽自己的那片叶子,可以用来隐藏身体。(伺、形)
9、(3分)他终于找到了那片可以隐形的叶子,可以用它来隐藏自己的身体了。(答对一点给2分)
10、(3分)不能心生邪念、利令智昏、做出自欺欺人的蠢事。(或:妄想不劳而获,心生邪念,必将做出愚蠢的事)
篇6:读《每团体都有会飞的翅膀》有感
读《每团体都有会飞的翅膀》有感600字
原来,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奇丑无比而有滑稽的人―汉斯的故事。她的母亲怀他的时候,因误食了药物,使他一出生身体变成了畸形,所有见到他模样的人都会笑得岔了气。这使汉斯很自卑,慢慢地,他开始,曾经两次自杀未遂,但只有他的母亲坚信,汉斯有一双会飞的翅膀,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终于,汉斯的喜剧天赋,被一位叫威尔逊的导演挖掘,最终攀上了事业的顶峰。
读了这篇文章,我颇有感触。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潜能和长处,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相貌的美丑,不在于身体的完整或残缺,只在于他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就像文中的汉斯一样,他以他滑稽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古往今来,还有许多像汉斯那样的人,也许他们的身体并不是完整无缺的,但是,他们仍然投身于追求成功的信念之中。比如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他在32岁那年,不幸耳聋了,这对于音乐家来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但是贝多芬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果敢的意志,最终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第九交响曲》;还有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张海迪,她因患小儿麻痹症而造成高位截瘫,终生与轮椅相伴,但她顽强地同命运作斗争,刻苦学习,学出了一部部著作,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正如张韶涵歌中所唱的那样,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会飞的翅膀,只不过它是隐形的,只要怀着一颗热爱生活和追求成功的心,它就能载着我们越飞越高。
篇7:会飞的火车阅读答案
①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火车都是有轮子的,但也有一种会飞的火车,它不需要轮子就可以在轨道上行进,这就是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发明者是海曼肯佩尔。
②海曼肯佩尔出生在位于德国与荷兰边境的下萨克森州的一个小镇拉腾。一天,肯佩尔异想天开,希望火车也可以像天上的飞机一样,没有轮子就能够飞行于地面之上。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钻研电学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从电磁铁的特性中获得了灵感。
③大家都非常熟悉磁铁,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如果是电磁铁,断开电源,铁芯由于没有了电流立即去磁,肯佩尔想,如果把很多电磁铁装在火车上及地面的轨道上,这样火车就会因为它们产生相互排斥的力量而悬浮起来,如果再找到可以令悬浮的火车前进的方法,那火车就可以抛开轮子了,而且这样的行驶速度会远远大于普通火车。
④因此,肯佩尔开始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创造高速火车模型。他把发动机的部件转子(转子是电动机的转动部分,由转轴、转子铁芯、转子绕组、风扇等部分组成)和定子线圈(定子是电动机的不动部分,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等构成)平铺在地面上,并且让10万赫兹的振荡电流通过它,果然和预想的一样,电磁力使火车模型悬浮了起来。1934年,肯佩尔申请并获得了磁悬浮列车专利。
⑤1969年,第一台磁悬浮列车在德国研制成功。
⑥1974年,日本研制出小型碰悬浮列车,并于1985年在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上进行现场表演,总计约有11万人次试乘。
⑦1994年,世界上第一条从柏林到汉堡的磁悬浮列车铁路正式开始动工修建。运行于其上的列车速度快于高速列车2/3,而票价则与高速列车相差无几。
⑧我国已经在上海至杭州建造了一条磁悬浮铁路,全长170千米,列车速度可达500千米/小时。乘客乖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仅需2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
⑨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如今,它正期着超导磁悬浮列车和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方向发展。超导磁悬浮列车用的是没有电阻的超导电磁线圈,即使经过很长时间,电流量也不会衰减,又进一步提高了列车速度。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是设想修建一条长距离被抽成真空的地铁隧道,由于运行中几乎没有空气阻力,列车速度可达2.3万千米/小时。当理想变成现实以后,磁悬浮列车便会真的飞起来。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20xx年3月版)
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2分)
2.文章第⑦段画线句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仅需2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中的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4.你想象的未来交通是什么样的?请将你的设想与大家分享。(2分)
【答案】
1.示例:时间顺序 本文是按照磁悬浮列车的发明、发展、前景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评分标准:(2分)顺序1分,原因1分。说明顺序不对或不答不给分。
2.示例: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磁悬浮列车与高速列车的速度和票价进行比较,突出准确地说明了磁悬浮列车的省时经济的特点。
评分标准:(2分)答对两种说明方法1分,两个作用得1分。
3.示例:仅字表示限制,突出强调了高速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达杭州所运用的时间之短,运行速度之快。仅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评分标准:(2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分(只判断不得分);指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1分。
4.示例:略。
评分标准:(2分)想像合理即可。答出现实中已存在的交通方式不给分。
篇8:会飞的火车阅读答案
会飞的火车
①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火车都是有轮子的,但也有一种会“飞”的火车,它不需要轮子就可以在轨道上行进,这就是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发明者是海曼肯佩尔。
②海曼肯佩尔出生在位于德国与荷兰边境的下萨克森州的一个小镇拉腾。一天,肯佩尔异想天开,希望火车也可以像天上的飞机一样,没有轮子就能够飞行于地面之上。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钻研电学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从电磁铁的特性中获得了灵感。
③大家都非常熟悉磁铁,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如果是电磁铁,断开电源,铁芯由于没有了电流立即去磁,肯佩尔想,如果把很多电磁铁装在火车上及地面的轨道上,这样火车就会因为它们产生相互排斥的力量而悬浮起来,如果再找到可以令悬浮的火车前进的方法,那火车就可以抛开轮子了,而且这样的行驶速度会远远大于普通火车。
④因此,肯佩尔开始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创造高速火车模型。他把发动机的部件--转子(转子是电动机的转动部分,由转轴、转子铁芯、转子绕组、风扇等部分组成)和定子线圈(定子是电动机的不动部分,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等构成)平铺在地面上,并且让10万赫兹的振荡电流通过它,果然和预想的一样,电磁力使火车模型悬浮了起来。1934年,肯佩尔申请并获得了磁悬浮列车专利。
⑤1969年,第一台磁悬浮列车在德国研制成功。
⑥1974年,日本研制出小型碰悬浮列车,并于1985年在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上进行现场表演,总计约有11万人次试乘。
⑦1994年,世界上第一条从柏林到汉堡的磁悬浮列车铁路正式开始动工修建。运行于其上的列车速度快于高速列车2/3,而票价则与高速列车相差无几。 ⑧我国已经在上海至杭州建造了一条磁悬浮铁路,全长170千米,列车速度可达500千米/小时。乘客乖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仅需2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
⑨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如今,它正期着超导磁悬浮列车和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方向发展。超导磁悬浮列车用的是没有电阻的超导电磁线圈,即使经过很长时间,电流量也不会衰减,又进一步提高了列车速度。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是设想修建一条长距离被抽成真空的地铁隧道,由于运行中几乎没有空气阻力,列车速度可达2.3万千米/小时。当理想变成现实以后,磁悬浮列车便会真的飞起来。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20xx年3月版)(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2)文章第⑦段画线句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仅需2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中的“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4)你想象的未来交通是什么样的?请将你的设想与大家分享。
【答案】
(1)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本文第一段引出说明对象:磁悬浮列车。第二段到第五段介绍了磁悬浮列车的发明。第六段到第八段介绍了磁悬浮列车的发展。第九段介绍了磁悬浮列车的前景。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细读划线句可知,这句话中有准确的数字:三分之二,并把磁悬浮列车与高速列车的速度和票价进行比较,所以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突出准确地介绍了磁悬浮列车的省时经济的.特点。
(3)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句话中的仅是对时间的限制,突出了时间之短,速度之快,这个仅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联系当前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表述自己对于未来交通的设想即可。
答案:
(1)示例:时间顺序 本文是按照磁悬浮列车的发明、发展、前景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2)示例: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磁悬浮列车与高速列车的速度和票价进行比较,突出准确地说明了磁悬浮列车的省时经济的特点。
(3)示例:“仅”字表示限制,突出强调了高速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达杭州所运用的时间之短,运行速度之快。“仅”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仅需按下一个按钮,无人驾驶公共太阳能汽车就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汽车运行路线是经过城市大脑计算出来的,不会堵车,也省去了停车的烦恼……
【解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第一段引出说明对象:磁悬浮列车。第二段到第五段介绍了磁悬浮列车的发明。第六段到第八段介绍了磁悬浮列车的发展。第九段介绍了磁悬浮列车的前景。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仔细审题。如“结合主题谈启示”,一定要明确结合主题进行谈论,“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定要扣住“感受最深”,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要动“情”动人。
②善于提炼。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结合具体的语境,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③合情合理。感悟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④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篇9:《会飞的船》阅读答案
(1)近一个月里,海南三亚湾的游客们会在海边发现这样一个“两不像”:它长着飞机的样子,有机翼,有客舱,却又能在水里自由航行;说它是船,可它又能快速起飞,在海浪上方掠海飘过,它究竟是什么?它就是我国首型商用“海上飞船”——“翔州1” 地效翼船,俗称“会飞的船”。是利用机翼地面效应原理实现贴近地面高速飞行的高性能船,在海中能飞能游、身手不凡。
(2)地效翼船航行时,它先以船的“姿态”加速航行。然后在海面滑行三分钟左右,它的发动机的响声逐渐加大,航速加快,船体渐渐跃出水面,离开海面 0.5米 、 1米 ,直至在 2米 左右,找到地效飞行的合适高度,就保持平稳飞行,速度逐渐上升至 160公里 /小时。当遇到水面正常行驶的船舶时,它可以采取“绕飞”的方式,驾驶员也可以拉升动力,采取爬升飞越,越过前方障碍物后,继续降到合适高度接着飞行。
(3)那么,是什么力量将飞机托着使它保持在一定的高度飞行呢?空气动力学家给出了答案:当运动的飞行器掉到距离平静的地面或水面很近时,整个机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这可使飞行器诱导阻力减小,同时能获得比空中飞行更高升阻比的物理现象,升阻比代表了运行的效率。充分利用这种现象,地效翼船越贴近平静的水面,飞行速度性能越能达到最佳发挥。
(4)我国从1967年就开始研制地效翼船,目前已研制10余艘,多集中在内河区域。而“翔州1” 地效翼船海上实验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地效翼船正式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它在军用和民用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潜在优势,它的使用也必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种变化。
(5)首先,它将提升海洋航行速度。长期以来,人们热衷于提升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飞机和火车的速度节节提高,但船舶提速始终是个问题。据了解,目前装载集装箱的船舶航速大约在 30公里 /小时,军用船舶的作战使用航速约 60公里 /小时。船舶专家认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800倍,进一步提升船速的难度相当大。地效翼船的研制,大大提升人类在海洋上的航行速度。据了解,它的速度在140— 160公里 /小时,最高时速约 210公里 。随着研制吨位的逐渐增大,地效翼船的飞行时速还可以达到 500公里 以上。
(6)其次,在水面上起飞,比飞机更方便安全。从外观上看,地效翼船像是飞机,这种船具有飞机无法比拟的优势。只要有一片平静的水域,它就能起飞,省却了大量建设机场的土地资源,其通讯、导航、空地勤保障条件要求也较低,比飞机要更为方便,也更为安全。高速前进的地效翼船是军事界的“宠儿”,由于其贴近海面飞行,隐蔽性高,不容易被雷达发现,更难以对其实施瞄准攻击。因此,军事专家给予其“电子战的'运载平台”、“突击登陆的理想工具”、“海上救援流动医院”等美称。
(7)再次,岛岛之间登陆更方便。随着地效翼船的进一步研发和推广,它在民用领域将更有作为。从三亚到三沙市政府驻地——西沙永兴岛,坐普通的公务船要用15个小时。如果乘坐‘翔州1’,预计1小时50分就可以到达,并且抗风浪性更强,机动性更高。三沙市的海岛管理是我国广袤海域管理的一个缩影。在我国东海和南海,多数岛屿都较小,无法设置机场,同时又距离大陆遥远而无法动用直升机飞行,而地效翼船却能够在海上条件差、花销很小的情况下实施登陆、运输人员和物资。
(8)最后,为海上维修提供便利。地效翼船是未来造船业的一个方向。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保护和发展海洋,地效翼船的研究,一方面为加大维护海洋权益提供支持,另外一方面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便利。海上风电、海上石油平台等一旦出现故障,利用地效翼船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将维修人员和设备运抵现场。
(选自 2014年4月5日 《海南日报》,有删改。)
21. 文章第一段运用设问句式有什么作用?(3分)
22. 选文第(5)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并分析其作用。(3分)
23. 选文第(7)段中加点的词“预计”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4. 结合文段,概括说明“会飞的船”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2分)
参考答案
21. 运用设问句引出了说明对象“会飞的船”,概括说明了地效翼船的特点。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 示例1: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装载集装箱的船舶的航速、军用船舶的作战使用航速”与“地效翼船的航速”比较,突出了地效翼船的航速之快。示例2: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地效翼船的航行时速。
23. 不能删。因为“预计”说明这个时间是估计、预测的,如果删去,意思就变成了“如果乘坐‘翔州 1’, 1小时50分就可以到达”,与原意不符。“预计”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4. 将提升海洋航行速度;在水面上起飞,比飞机更方便安全;岛岛之间登陆更方便;为海上维修提供便利。
【人人都有会飞的隐形翅膀阅读题答案】相关文章:
6.隐形的翅膀优秀
7.隐形的翅膀作文
8.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9.隐形的翅膀诗歌
10.隐形的翅膀美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