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做人篇解读
“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弟子规做人篇解读,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弟子规做人篇解读,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弟子规做人篇解读
弟子规做人篇解读
《弟子规》总序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而学文。”其中,“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讲的就是德育,是做人的根本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年少轻狂的我们或许曾为一点小事顶撞过父母,为一时的意见不一而大发肝火,为所谓的独立和自由任性过,安心享受着家人的照顾,却很少去回馈家人。
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时,有时因工作一忙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说话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往往由于意见不统一,而急于表白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使声调不知不觉的提高了,等等。爱人者,人恒爱之,厚德载物,读了《弟子规》真是让人醍醐灌顶,如梦方醒。《弟子规》的训诫,做人之本是敦厚纯良之性。善待别人,便是善待自己,人人向善,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并不仅仅是逢年过节给父母送礼物,给点钱,更应该体现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逐渐减少了与父母亲情方面的交流。《弟子规》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言行举止方面的缺点,又时时督促我们不断对照进步。
近年来,韩剧在中国倍受青睐。尤其是女性观众,从《大长今》到《人鱼小姐》一部接一部不厌其烦地看,原因何在?因为韩剧展现的情节总令人感受到一种浓郁文化底蕴的温馨。见面鞠躬问候,进退有度,人人彬彬有礼,重要场合的着装总是传统华丽的韩服,甚至连一道饭菜都体现着其传统文化特色,使人看了如沐春风。
《弟子规》中并没有长篇大论,有的只是让我们很快就可以理解的一些简单道理。在对待朋友方面,曾经的我总是自以为是,甚至会说出一些很不负责任的'话。“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要对说出的话负责任。其实,人与人之间就像是一面镜子,当你骂它时它也骂你,当你对它友好时,它也会友好对你。我们能够善待他人,那我们就能获得真心的朋友。
不揭别人的短处 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这样显得很没礼貌。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遇到那种往里往外都能开的门,拉而不是推。说到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贪财,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手关门。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与其花空心思留住男人,不如让男人花空心思留住自己。人穷志不短。.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
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本事 。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三字箴言,人生真谛。
篇2:弟子规“信”篇解读
弟子规“信”篇解读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茍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解读:
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 ,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另外,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 ,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 ,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 ,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不论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齐的信心和励行的勇气,小善切戒轻呼不 做,而行大善的机会来了也要及时把握,尽心尽力勉强而之。
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 ,心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 ,应该自我督促努力赶上,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郁闷。
听见 别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气,称赞我就高兴,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的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如果听到别人称赞我先自我反省,生怕自己没有这些优点 ,只是空有虚名;当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时,心里却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越喜欢和我们亲近。
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 ,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不小心犯了过错,能勇于改正就会越改越少,渐归于无过,如果故意掩盖过错,那反而又增加一项掩饰的罪过了。
篇3:解读弟子规
解读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专门教导做人做事,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和做人首要以“孝”为本。
图书简介
中国财经作家张建云先生历时数月对《弟子规》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张建云《解读弟子规》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同时也是各企事业单位、教育文化部门提升管理、打造凝聚力与执行力及赋予责任感和诚信度的不可多得的范本。
“解读”中同时提出了父母的四种意义:
一、生养我们的人,把我们带到世界上并一生奉献、不求回报的父母;
二、老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老师给了我们“第二条生命”,没有人能够生而知之,老师含辛茹苦地教我们学习与做人、认清是非和美丑,我们才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作为学生理应敬仰和感恩老师;
三、提供工作机会与创造生活财富的单位、领导和客户,他们也如同父母一样重要,生活中经常说起的“衣食父母”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得以经济上的保障和富有;
四、国家和所在的城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国家和所在的城市做出贡献,是胸怀大志的大孝与大爱。
“解读”中十分详尽的为《弟子规》加了注解、译文、分享和反思。让贴近生活、让朗朗上口的《弟子规》更加通俗易懂,共外籍人士一同与国人分享先贤智慧,有知名学者乐称为:“这是一本国际化的《弟子规》”。中国著名书法家、中国楷书第一人何俊田先生义务将《弟子规》书成楷书字帖,为初学书法者提供了绝好的临摹书帖。
张建云先生的《解读弟子规》异彩纷呈、内涵深蕴,在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广为学习与传诵,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篇4:《弟子规》全文及解读
《弟子规》全文及解读
〈总叙〉原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悌〉原文: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弟子规》全文、内容简介及作者简介
2.弟子规全文图文并茂
3.弟子规全文解释
4.《弟子规》全文及释义
5.《弟子规》全文
6.弟子规全文图文
7.弟子规泛爱众篇全文
8.弟子规全文加故事
9.弟子规全文加注释
10.弟子规mp3童声 全文
篇5:弟子规解读
弟子规解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解读: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弟子规做人篇解读】相关文章:
1.解读弟子规
2.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3.弟子规 入则孝篇
4.弟子规亲仁篇解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