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应用写作的情趣与理趣

应用写作的情趣与理趣

2022-05-28 07:05: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羊毛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应用写作的情趣与理趣,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应用写作的情趣与理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应用写作的情趣与理趣

篇1:应用写作的情趣与理趣

应用写作的情趣与理趣

一、应用写作课不受欢迎的几大原因 应用写作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这门课程不仅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也是一些学生以后的.工作内容.但是与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相比,应用写作课程在技校颇不受欢迎.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作 者:张海霞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子商务高级技工学校 刊 名:职业 英文刊名:OCCUPATION 年,卷(期): “”(17) 分类号:H1 关键词: 

篇2:趣情趣理趣论文

趣情趣理趣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现实生活中对趣的滥用现象,展示趣的原生态形象,并且重点分析了情趣和理趣的审美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以期还“趣”以及与“趣”相关的审美观念一个真实的自我,从而提高当代人们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趣、情趣、理趣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在审美的创造和欣赏活动中,往往把趣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来看待。但是由于它可见而不可及,会心而难以言传,故宜体味之,而不可形容之。因而,人们始终未能将趣的内在生动性和感染力得以明晰的理解,尤其是在现代物欲抬头的社会里,人们对“情趣”的庸俗化以及对“理趣”的文本性误读,将趣的面貌搅得“物是人非”。因此,还“趣”以及与“趣”相关的审美观念一个清白的本真面目,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原点是“起点”,同时也是“终点”。正如现代学者钱穆先生将处于“轴心期”时代的孔孟圣贤的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草案,先秦时代已经设计完毕,以后的时代只是按照这个方案去做”[1]一样,“趣”以及与“趣”相关的审美观念也在其形成时的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想就奠定了根基。那么 ,首先就让我们追根溯源,从“趣”的文字学角度来作一番考究吧。趣在中国古代有三种读音和意义:“趣:1.集训,俊须切,趋向的意思。《吕氏春秋.为欲》:‘犯白刃,冒流矢,趣水火,不敢却也。’2.七句切,①意向、旨意。《列子.汤问》:‘曲每奏,钟子期则穷其趣。’后引申为志趣、情趣。《南史.隐逸传》:‘少有高趣’②兴趣、趣味。《世说新语.言语》:‘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3.集训,趋玉切,通‘促’。《管子.度地》:‘大雨,各葆其所,可治者趣治。’” [2]显而易见,在中国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想层面上的“趣”应该取第二种读音和含义,即意趣、情趣和兴趣的意思。并且这样的一个带有浓厚审美意味的“趣”以及与“趣”相关的观念也集中体现在中国古典文献资料中。

魏晋时代的钟嵘在其《诗品》中评宋豫章太守谢瞻时云:“殊得风流媚趣”;唐代颜真卿在其书法评书《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云:“趣长笔短,虽点画不足,常使意气余”;宋代严羽更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将“兴”与“趣”结合,提出:“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严羽《沧浪诗话.诗辩》);时至明末,以袁宏道和袁中道为代表的“性灵派”又提出了系统的趣论观,认为“世人所难得者惟趣”(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把“趣”当作人们生活中希求的最高的乐趣和享受;随后,清代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倡导情真,强调机趣;而将趣的地位送上最高峰的恐怕是梁启超所倡导的趣味教育了,他认为“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38《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认为“文学的本质和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趣味’(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43《晚清两大家诗抄题词》)从而力举趣味教育或情感教育。从上面所列举的这样一个简单的“趣”的演变史资料,我们不难看出,“趣”作为中国文学、艺术与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其原点(源头和起点)就已经确立了其基本义,即“乐趣、趣味之趣,审美愉悦,或能够引起审美愉悦的特征、意味”[3]。同时,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审美愉悦又是和审美主体的情感紧密相连的,于是自古以来,“趣”就与“情”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情趣”。

情趣,作为一种我们所习以为常的观念,往往体现为审美对象中所蕴涵的盎然情态、审美主体心中的怡情养性以及审美主客体之间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审美境界。故而,情趣在自然、人生,尤其是在艺术中与情感是相辅相成的,从而形成了审美体验中的无限趣味。难怪南宋严羽会感叹:“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沧浪诗话・诗辩》)虽然在这里严羽用了一些禅家语(“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来喻诗,读来只觉得朦胧而有余韵。但若联系首句(“诗者,吟咏情性也”),便可得知:严羽这里所言的“兴趣”,乃是就审美主体对作品的一定的感受而言的,即专指一种特殊的浑厚而又有韵味的风格所引起的情趣。简而言之,“兴趣”即“情趣”。关于这一点,现代学者叶嘉莹先生还专门作过考证,并指出严羽所谓“兴趣”是“指由于内心之兴发感动所产生的一种情趣” [4]。因此,文学艺术作品一定要灌注作者的深厚感情,将汉代《毛诗序》所开创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诗言情”的传统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从而让肝胆间流出的淳厚真情形成流溢于审美艺术境界中的内在情趣,从而达到“看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审美艺术境界。

情趣在以诗歌为代表的文艺作品中是如此地钟情于这样一个“情”结,这使得我们对情趣的本真含义有了一个回归性的认识,这固然是非常有趣味的一件事。然而,趣味作为审美活动中的一个范畴,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其进行深有意味的评介呢?这就得把眼光转向趣味产生的整个审美过程了。众所周知,审美活动是由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共同完成的。首先,对于那些纷繁复杂而又具有一定审美价值潜能的审美对象来说,他们作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对象,往往充满了生机,荡漾着情感的节奏,饱含着独特的魅力和无与伦比的生命力,以其与主体内在心灵相对应的固有物趣招引着主体情感的投入。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孔子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孔子《论语・雍也》)的“君子比德”思想就是审美对象(特指自然山水)所蕴涵的内在生命情趣与人的主观情感之间的比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对象的情趣是整个审美活动的前提准备。其次,对于以心性情感为主的审美主体而言,他不仅要能够入乎其内,从审美对象的神态、情状中感受到无穷独特的审美趣味,引起心灵的感荡,从而移情于物(即将自己的主观感情移入到含有勃勃生命趣味的审美对象中去,而且要能够出乎其外,以一定的审美距离,贯之以内心的淳厚深情观赏之,品味之,体验之,这样自然就会出自真情趣。最后,对于整个审美活动来说,“主体的情感与对象的生机因不断地双向交流相互贯通而猝然交融,使物我的生命形态均得以升华和超越”[5]。因此,情趣就在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天人合一”中得以实现。

按照我们的思维惯例,趣 既然和情息息相关,而情又与事、理等格格不入,如明代胡应麟所云;“禅家戒事、理二障,余戏为宋人诗,病致坐此 。苏黄好用事而为事使,事障也;程邵好谈理而为理缚,理障也。”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因此,趣与理也应该是绝缘的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想中言“理趣”者又并不是鲜为人知的:“南宋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中云:“状理则理趣浑然”,清代沈德潜 在其《清诗别裁・凡例》中称“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下理语。”并且在《说诗啐语》中再次举实例分析道:“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俱入理趣”。如此这般,就构成了一个二律背反的矛盾。即情与理在趣中的地位问题。如何解开这一“死结”呢?

我们还是先从沈德潜所列举的杜诗的例子入手吧。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二句所言的焦点实际上落在了“无私”二字之上,即大自然的无限 宽广的怀抱。而这样的一个关于宽宏、无私的道理本来很简单,也很平实,直接讲来,肯定会让人如诵八股,倍感乏味。然而,在杜诗中,这样一个简单而乏味的道理却如“花中蜜,水中盐,体匿性存”(钱钟书《谈艺录》)于江山花柳的 形象之中。江山花柳以其柔情似水的胸怀迎接着欣赏的人们,而人们也同样如醉如痴地深爱着大自然。这样,诗人就将大自然的无私精神溶入到了如此情深意切的言语之中了,从而使道理不再是简单、枯燥的道理了,而是韵味无穷的理趣。如此看来,所谓理趣并不是与情感相敌对的纯道理,恰恰相反,它是情感因素积极渗入的产物,“是有情韵、有兴味的理语,是有形象、有浓烈感情和余味无穷的理语” [6]。

既然弄清了理趣的本质,弄清了情与理之间的关联,我们就应该辨证统一地去促成二者的融合。古往今来,人们 都是把人与景的融合(“情中有境,境中有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放到焦点的位置加以突出强调,甚至还将情与境并举,提出“能言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然而,平心而论,理与情所形成的.理趣又何尝不是一种至高的审美境界呢?综观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将情与理统一而形成的儒家理趣、释家理趣和道家理趣之中,能堪称典范的恐怕当数释家中国化了的禅理诗了。禅理诗中所蕴涵的理趣有着与其他哲理诗所不同的独特的趣味。因为它不是直陈禅家理论,而是在诗中所描绘的意象中表现出禅学的精神。例如,禅学主张静坐专念,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而王维在其名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及《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中罗列了“桂花”、“山鸟”、“空山”、“深林”等一系列意象,然而让我们体会更深的却是这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悠闲寂静的境界以及原本太一、归于空寂的禅理趣味。这与禅宗所倡导的禅理精神是一致的,与诗人乃至读者心中的淡泊情怀也是一致的。故而,清代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时,在“其《序》中称王维‘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世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颇得王维禅诗之堂奥。”[7]此种理趣就是情与理在作为 在作为意象的景中的“体匿性存”,当属理趣的最高审美境界。

总之,“趣”以及与“趣”相关的审美观念作为一种体验性的审美范畴,应该回到它所固有的本真意义层面上的审美趣味上去,并结合现代社会而进行审美原生态的进化,而非现代意义的“异化”。惟有如此,才能清扫时弊,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饱含审美意味的健康的趣味观。诚然,本文并没有提出一种切实可行而又意义明晰的现代性趣味观,但对“趣”以及与“趣”相关的审美观念的原生态的解析,又未免不会让人们得到某些启发,至少希望能够给那些沉浸于现代庸俗趣味观的人们的心灵以洗涤,还趣、情趣以及理趣一片明净的天空。这既是还趣味的清白,也是换审美本身的高雅性和纯洁性。

【注释】:

[1]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75页.

[2] 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版,第1347页.

[3] 成复旺.《中国古典美学词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见1995年版.

[4]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版,第284页.

[5] 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版,第60页.

[6] 张葆全、周满江.《历代诗话选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5页.

[7] 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版,第183页。

篇3:杨万里诗歌的童趣与理趣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翮《寒塘诗话》),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竹枝歌》)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特别是他充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第一次横渡江、淮,去北方迎接金使,亲眼看到宋朝的大好河山沦于金人手中,淮河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两岸的骨肉乡亲,不能自由往来,心中有无限感慨,写下了不少爱国的诗篇,如:“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初入淮河》)他路经镇江金山时,看到风景如画的金山的亭台变成了专门招待金使烹茶的场所,愤慨地写下了“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的诗句,深深地鞭挞了屈辱的南宋小朝廷。此外,如《过扬子江》、《虞丞相挽词》、《豫章江臬二首》、《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诗章,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国,或歌颂抗敌捐躯的将领,或讽刺卖国投敌的权奸,都是万里的名篇。

篇4:杨万里诗歌的童趣与理趣分析

杨万里诗歌的童趣与理趣分析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人了不少杨万里的诗作,品析诗歌中的童趣与理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引领学生赏析诚斋诗。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著名诗人,一生创作诗歌上万首。他早年师从江西诗派,对江西诗派极为推崇,后学习王安石和晚唐诗人的绝句,至淳熙五年戊戌(1178),领悟到应该摆脱前人的藩篱而白成一家,师法自然,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在封建意识形态达到高峰的南宋,儒家思想弥漫着整个社会,理学的发展,更是给社会披上了一件神秘的袈裟。在文以载道、诗歌言志的正统思想笼罩之下的诗作中,以自然景物、儿童趣味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数量并不多,杨万里的诗歌正是以此为特点,读起来自然流畅、清新活泼、妙趣横生,从而自成一家。严羽《沧浪诗话》云:“南宋只有杨万里‘尽弃诸家之体而别出机杼’,形成‘诚斋体’。”读诚斋体诗歌,不由得使人回到自然、回到童年,追忆逝去的自然之美和童年的妙趣时光。

一、杨万里诗歌中的童趣

传统的山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等,他们的诗大多是静观其物,读之会有一种优雅宁静感,但不易引起我们的欢愉之情。杨万里的诗,有不少是以在大自然中玩耍嬉戏为题材的,诗中处处充满童趣。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如下:

1.童“心”之趣

在他的笔墨之中,大自然万物似乎都活了起来,充满了生机和灵性,让人读着读着就会有以一颗童心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的质朴。

诗中所写的溪水,就像活泼淘气的小孩,扑腾着向前,却被山坡挡住去路。于是,溪水便争吵起来,等到冲出阻碍后,又欢快地流向广阔的大地。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不但赋予溪水生命,同时让读者顿生童心,仿佛身融其中,体会那一丝欢愉之感。透过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杨万里就像个顽皮的孩子一样,他在用孩童的眼睛看待大自然万物。这不得不令人感叹。

初夏时节,闲居无事,此时奔竞之心尽消,与自然贴近,与儿童贴近,用童心感受初夏的闲情,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荫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口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诗人童心复萌,似乎也变成“捉柳花”的孩童。

杨万里笔下的山山水水、花鸟虫鱼,莫不被赞叹一番、游戏一番,无怪乎姜夔会赞叹他说“处处山川怕见君”。杨万里把物我统一,把物我的.喜悦融为一体,带着一颗童心,欣赏到了人与大自然的乐趣,让人们领会了童心童趣的不灭之美。

2.童“眼”之趣

童年是生命的起点,很多美好的回忆都会留在童年。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指出:“儿童文学创作要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H艮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杨万里并非有意识地创作儿童诗歌,但是在他那童心不泯的笔下,也有不少诗作,用童“眼”看世界,从儿童视角来展现童趣。

阳春三月,正是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之时,诗人抵制不住春天美好的诱惑,沐着春风踏着春光欣然前往乡村。到了山村,映人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远远近近金灿灿的油菜花。突然,一阵笑声把诗人的日光吸了过去,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顽童正在捕蝶。这时,有一只蝴蝶落在了菜花上,一个小孩蹑手蹑脚地走近它,闪电般地抓住了它。可兴奋过度,手一松,机灵的蝴蝶飞走了。等孩童反应过来,蝴蝶早已飞人菜花丛找不到了。花蝶相映,如此之景,带着孩童的稚气。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荫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

油菜花、蝴蝶、泉眼、小荷、小荷上的蜻蜓这些常见之物,都成了诚斋眼中的创作来源。只有孩子才会以那种耐心好奇而又细致的眼睛去看世界,这些细小的生物在孩子眼中是那么的新奇和美妙。诗人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在孩童之中寻找灵感,这些微小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才会如此的逼真与纯真。

3.童“乐”之趣

除了童心,杨万里还写了不少儿童游戏的诗。诗人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融人其中,和儿童共享喜乐。

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媾戏: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璃的声音。孩子如此天真兀邪,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能从玩冰中寻找乐趣。字里行间流露…诗人对孩童嬉戏游乐的向往,“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从声音的变化可以看出冰给孩子带来的乐趣,“乐从自然”,令人神往。

在《舟过安仁》中,诗人也是直接把日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奇怪的是,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原来,孩子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啊!两小童模仿成人制造风帆的可爱模样逗乐了诗人,诗人从奇思妙想的小童形象中感悟到那份纯真的快乐。

二、杨万里诗歌中的理趣

1.自然理趣

杨万里是一个心忧百姓、淡泊名利且爱驻足于自然的诗人。当时与陆游、范成大齐名,在宋代诗坛声誉甚高,并且得到北方金代一些人的推许,采用“活法”无微不至地“斧藻江出,追逐风月”。他怀着一颗童心记录自然万物的同时,往往又不乏对自然哲理性的思考,而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却不似理学家那样严肃,往往亦庄亦谐,白成风骨。

这首诗写得诙谐幽默,一笔一转,一转一境,令人日不暇接。诗的前半部议论:勾画出下岭人以为下岭不难而产生一种洋洋得意的神态;殊不知,下岭了才发现山岭像有意与自己作对一样,下了一山又一山,而山岭始终拦住下岭人的去路。读来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下岭人的无奈,也可以感受到山岭似乎有一种童子的淘气,颇富趣味性,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莫言”二字,像是白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空喜炊”,“赚”字幽默风趣。行人心日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放”“拦”等词语的运用更引人注日,赋予“万山”人的思想和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一山放出一山拦”,人生在世岂无难,攀过了一山,还有新的“一山”等在那里,生活就是不断攀过“一山”,再被“一山”“难”的过程。

正如篙师行船一样,如果在水流平稳的时候不预先做好过激流险滩的准备,事到临头便手足无措,轻则“却被惊湍旋三转,倒将船尾作船头”,重则桅折船沉,葬身鱼腹,付出血的代价。行船如此,行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2.生活理趣

诗人在坎坷的仕途人生中,始终用心体味着一种普通人的乐趣,在衣食住行中发现人生的道理,说理如话家常,亦能给人大雅大俗的美学体验。

“蚊子来、看来看去、远处、近处”等口语词直白地录入杨万里的诚斋体诗歌中,渚如“手忙脚乱”“东倒西歪”“拖泥带水”“一丝不挂”等俗语也举不胜举,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认真选择的。钱锺书先生对此有精彩的论述:“杨万里对俗语常谈还是很势利的,并不平等看待、广泛吸收;他只肯挑选牌子老、来头大的口语,晋唐以来诗人文人用过的――至少是正史、小说、禅宗语录记载着的――口语。他诚然不堆砌古典了,而他用的俗语都有出典,是白话里比较‘古雅’的部分。读者只看见他潇洒自由,不知道他这样谨严不马虎,好比我们碰见一个老于世故的交际家,只觉得他豪爽好客,不知道他花钱待人都有分寸,一点儿不含糊。”

纵观诚斋诗作,其关心国事的作品远不及陆游的沉痛,同情民生疾苦的作品也赶不上范成大的深刻,数量上也相对少,“诚斋体”在立意、选材和风格上虽有独创性,但由于题材的琐屑细小,以致境界不甚开阔,加之作者有时过分追求趣味性、“信手”、“走笔”,致使一些诗作缺乏必要的艺术概括,草率成章;语言有时也不经选择,随便运用,以致后人有“佻巧”“油滑”之讥。

清初H留良等《宋诗钞诚斋诗钞》卷首说:“见者无不大笑,呜呼,不笑不足以为诚斋之诗。”但如果从回归童真这一角度看,诚斋体此类诗歌应该受到好评和传扬。因为这些诗歌从儿童视角出发,展现儿童世界的天真无邪,纯净善良,这一境界应当认为是诚斋诗格的一个境界,这在中国诗坛上显得弥足珍贵。

篇5: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作业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作业

一、结合教材,从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实用型文章的特征。

答: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以下这四个方面:(一)主旨单一、集中、明确主旨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单一,是说一篇文章中只能有一个中心,只能围绕着一个主题把问题说清楚,而不能把关系不大甚至不相关的问题写到一篇文章中去,使写出的文章多中心、多主题,集中,是说一篇应用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而这个中心应是全文的统帅,应对文章内容有制约作用,全文要不枝不蔓,紧扣这个中心。明确,是说文章的中心意思,作者的意图和主张是什么,要使读者一看便知,而不必费心揣摩,文艺作品所讲究的曲折与含蓄,恰恰为实用型文章所排斥。

(二)材料多样,真实有力,材料是构成文章内容,形成支撑并表达主旨的各种事实与理论,真实是实用型文章的生命,而材料的真实又是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的首要条件,有力是实用型文章的材料所应具备的另一个特点。

(三)结构合理、谨严固定,简单地说,结构是文章的内部构造,安排结构,就是根据主旨表达的需要,合理地组织材料,实用型文章应该是一种逻辑构成,而逻辑构成则要讲求谨严性,而不能流于松散无序,文章首尾圆合,衔接紧密,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则是文章结构谨严最起码的条件,也是对应用文结构最基本的要求。固定是实用型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遵照固定的.模式写作,材能把文章写的规范,也才能使写出的文章便于阅读,易于发挥实际效用。

(四)语言准确,简明、平易、庄重。语言准确是对所有文章的要求,语言运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任何文章的语言,都应当具有简明性,所谓的语言简明性。所谓的语言就是能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材料,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明明白白地传递给读者,平易即平实自然,晓畅易懂,语言的平易首先表现在用语的直白上,另一层意思是用语朴实,应用文特别是用于工作的应用文大都应当带有一种庄重的风格,而语言的庄重正是形成文章的庄重风格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总之,主旨单一、集中、明确、材料多样、真实、有力,结构合理、谨严、固定,语言准确、简明、平易、庄重,是应用文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也是对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与体验,谈谈范文阅读对提高实用型文章写作水平的重要性。

熟读唐堃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前人的写作经验之谈。这里说的是写诗,却道出了写作的普遍规律,各类写作莫不如此。观千剑而成器,通过范文的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把他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体会,使之在自己的写作活动中产生作用,学习写作,却不读文章,不熟悉文章实际,就无法形成对一种文体的最基本、最全面的认识,这样即便学了写作知识,也难以在写作中加以灵活运用,难以使之成为活的知识。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和基础,多读范文,多接触文章实际,是获得对文章的感性认识并有所借鉴、有所提高的重要途径。

三、结合教材。简述公文的概念、特点、功用、构成要素与分类。

1. 公文也即公务文书,对这个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各类文字材料.而这里所说的公文是指狭义的公文而言的,主要是指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力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 公文的主要特点:1.法宝性;2.政策性;3.实用性;4.时效性;5.规范性.

3. 公文的基本功用:1.颁布法规,传达指示;2.反映情况,请示工作;3.联系工作,商洽公务;4.宣传教育;5.依据凭证.

4. 公文的构成要素:1.眉首部分;2.主体部分;3.版记部分.

5. 公文的分类:1)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分类: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2)按照紧急程度分类:紧急公文和普通公文3)按照有无保密要求及机密等级分类:普通文件、保密文件。4)按具体职能的不同分类:法规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联系性公文、实录性公文。5)按传阅范围限定与否分类:内部文件、公开发布的公文。

四、结合教材、阐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要使公文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使公文的内容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的精神相一致,公文的撰写者就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的内容。

2)要了解实际情况。制发公文是为了反映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确保公文内容的客观和处理意见的正确,就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 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在些基础上才能写出内容真实可靠、意见切实可行的公文来。3)要遵循各项行文规则。由于对公文规范化要求极高,在这种文种的撰写中,必须严格遵循各项行文规则,其中,有些规则是国家有关部门以规定的形式正式颁行的,有些则是在公文的长期应用中约定俗成的。1)文种的选用要正确2)行文关系的确定要妥当3)制发程序的安排要合理

五、在以下四个公文文种中任选两个文种,进行写作练习。(建议同学们:可以选择课本里的比较短的范文抄下来,只要把单位名称,时间之类的改一下就可以了)

1、通知 参考课本P33页的范文自已撰写一篇。或者是兰色参考书上P32页

2、报告 参考课本P51页的范文自已撰写一篇。或者是兰色参考书上P64页

3、请示 参考课本P57页的范文自已撰写一篇。或者是兰色参考书上P74页

4、函 参考课本P62页的范文自已撰写一篇。或者是兰色参考书上P95页

5、会议纪要

下面老师提供的例文不能抄袭,要修改一下,比如改一下单位和具体内容,格式按下面的写就可以了。

篇6:应用与写作重要的句型

应与写作重要的句型

学校生活及学习成绩

be obsorbed in … 对……入迷

bury oneself in … 对……入迷

give 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before the whole class 在全班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acquire (obtain)knowledge学习知识

put one’s heart into … 一心扑在……上

be interested in … 对……感兴趣

be fond of … 喜欢/爱好……

like chemistry best 最喜欢化学

be good at … 擅长……

be poor at … 不擅长……

do well in …

(在考试、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干得不错

be weak in … 不擅长……

make progress in … 在……方面取得进步

fail in … 考试不及格

be tired of … 对……感到厌烦/厌倦

pass the examination 通过考试

major in history 主修历史

be getting on well with one’s study

(某人)学业进展得很好

take several courses at school

在学校上几门课

have English (Chinese , physics…)every (other)day

每天(隔一天)上英语(中文、物理)课……

work hard at (physics , chemistry)…

努力学习(物理、化学)…

he has the best record in school.

他的学习成绩最棒。

live up to one’s hope 不辜负某人的期望

learn about …

学习到/知道(某学科知识)/听到,听说/获悉/了解到

succeed in …

在(某方面)成功;在(做某事)上获得成功

be active in class (work)

在课堂上(工作中)表现积极

take an active part in …积极参加……

learn sth . by heart 谙记某事,牢记在心

work out a (maths)problem

解决一个(数学)问题

improve oneself in …在某方面提高自己

get 90 marks for (english)

(英语)考试取得90分

get an “a”in the exam在考试中得到“a”

have a good command of …精通……

lay a good foundation in (language study)

在(语言学习)方面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2. 师生关系

give sb. a passing grade 给予某人及格的分数

examine the students’ homework

检查学生的作业

stand on the platform 站在讲台上

get on well with sb. 与某人相处得很好

raise a question 提问

like to be with students 喜欢与学生相处

be gentle with us 对我们很友善

be kind to sb. 对某人和蔼

be a strict teacher 是一个严厉的老师

be strict with one’s pupils 对学生要求严格

be strict in work 对工作要求严格

think of (sb. / sth.)as…

把(某人或某事)当作……

help sb. with sth. 用……帮助某人

praise sb. for sth . 由于某事赞扬某人

blame sb. for sth . 为(某事)责备某人

give sb. advice on sth.

在……方面给某人建议

question sb. on … 就……质问某人

be satisfied with … 对……满意

correct the students’ homework carefully and prepare for the next day

仔细批改学生的作业并为明天备课

give sb. a lot of work 给某人很多的工作

try to teach sb. to 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

努力教某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make one’s lesson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使课堂生动并且吸引人

teach sb. sth. 教某人某事

teach sb to do sth . 教某人做某事

devote all one’s time to work

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工作之中

admire (sb. for)his devotion to the cause of education

佩服某人对于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3. 课外活动及周末生活

have a swim 游泳

have dances on weekends 参加周末舞会

have a picnic over the weekend

周末去野餐

go to the cinema 去看电影

have a party 聚会,开晚会

hold a sports meeting 举行运动会

spend one’s time in many different ways

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消磨时间

enjoy doing things by oneself 喜欢独自做某事

go swimming 去游泳

go for an outing 去远足

have an outing at (the seashore)去(海边)度假

see the sights of beijing 在北京观光

play the piano (violin)弹钢琴(拉小提琴)

play chess (basketball)下棋(打篮球)

do some reading 阅读

help sb. do sth . 帮助某人做某事

enjoy a family trip 享受一次家庭旅游

get everything ready for 为……做好一切准备

rid one’s bike with sb. to the park

与某人骑车去公园

there are a lot of activities at the beach.

海滨有很多活动。

we enjoy a change from our busy life in the city.

我们享受一种都市繁忙生活之外的变化。

she would like to bring sth . to the picnic.

她愿意为野餐带点东西。

it was a very relaxing sunday.

这是一个很轻松的星期日。

there are good programmes on tv on weekends.

周末有好的电视节目。

4. 彼此沟通信息

tell 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做某事

get information about …了解……

express one’s idea(feelings)in english

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write sb a letter saying … 给某人写信说……

apologize to sb. for … 为……向某人道歉

thank you for … 感谢你……

make a speech at the meeting

在会议上发表讲演

take a message for sb. 给某人带口信

send a message to sb. 给某人送口信

hear from sb. 从(某人处)听说,收到某人的信

talk about / of sth . 谈论某事

explain sth . to sb. 向某人解释某事

look upon sb as … 把某人认为……

think sb. to be … 认为某人……

take sb’s side 站在某人一边;支持某人

5. 事件中人的态度

feel bored (embarrassed , nervous , carafree)

觉得很枯燥(尴尬,紧张,无忧无虑)

would like to do 愿意做某事

be unforgettable 是难以忘怀的

show sb one’s thanks 表示感谢

have fears for 感到害怕

my heart beats fast 心跳加速

hesitate for a few minutes 犹豫了几分钟

give sb a meaningful smile

冲某人意味深长的一笑

allow sb. to do 允许某人做某事

keep / prevent sb. from doing sth .

阻止某人做某事

call on sb. to do sth . 号召某人做某事

be afraid to do (be afraid of)sth.

害怕/担心某事

feel like doing sth .

坚持做某事

drive sb. off 赶走某人

speak highly of sb. 高度赞扬某人

speak ill of sb. 诽谤某人

think highly of sb. 对某人评价很高

force sb. to do sth . 强迫某人做某事

offer to do sth . 主动提出做某事

refuse to do sth . 拒绝做某事

agree to do sth . 同意做某事

regret doing sth . 遗憾做过某事

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

喜欢做a胜过做b

had better do sth . 最好做某事

would rather (not)do sth .

更(不)愿意做某事

6. 事情过程

be woken up by the telephone 被电话吵醒

set out without a delay 一点没耽误地出发了

do sth . as usual 像平常一样做某事

do what he wants us to do

做他想让我们做的事

set about doing sth . 开始做某事

try one’s best to do sth . = go all out to do sth .

尽力做某事

get into trouble 陷入困境

help sb. out 帮助某人解决困难;帮忙

do one’s bit for new china

为新中国做份内之事

have the habit of doing sth .

有做某事的习惯

have no trouble in doing sth . 做某事没困难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 . 下决心做某事

prepare sb. for sth . 准备/预备让某人干某事

give up doing sth . 放弃做某事

wait for sb . to do sth . 等待某人去做某事

find a way to do sth . 找到做某事的方法

make friends with sb. 与某人交朋友

show (tell)sb. how to do sth .

向某人展示(讲述)如何做某事

take (send)sb to … 带(送)某人到……

i’m trying to find … 我正努力发现……

i’m afraid we are out of …

我担心我们失去……

pass the time doing sth . 做某事来消磨时间

feel a little excited about doing sth .

对做某事感到有一点兴奋

can’t help doing sth . 禁不住做某事

do some good deeds to people 为人民做好事

be prepared for more hard work

准备好应付更多的艰苦的工作

some are doing a, others are doing b, and still others are doing c.

一些人做a,另外一些人做b,还有一些人做c。

7. 感官活动与思维活动

be pleased with … 对……感到高兴

be delighted in doing … 做某事很愉快

take a pleasure in doing sth . 做某事很高兴

be worried about sth . 担心某事

feel surprised at … 对……感到惊讶

be sorry for … 对……抱歉

be angry with sb. for sth . 对某事对某人发怒

be angry about… 为某事生气

look forward to doing … 期盼做某事

wish to do sth . 希望做某事

expect to do sth. 期待做某事

long for (long to do )sth. 渴望做某事

be sick for one’s home 怀念家乡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do sth .

对做某事有强烈的愿望。

look around for … (在某地)查找/搜寻……

look up (down)at … 往上(朝下)看……

catch sight of … 看见……

take a look at … 看一眼……

hear sb. do (doing)sth. 听某人做某事

take notice of … 注意到……

take view of … 评价某事(某物)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

对……能很好地理解

consider sb. (sth.)to be …

认为某人(某物)……

come to know … 开始认识到……

realize that +从句 认识到……

know that +从句 知道……

8. 健康状况及治疗

develop a disease 得病

enjoy good health 身体健康

be in good shape身体好

be in good (poor)health

身体健康(不健康)

feel weak (well , terrible , sick)

感到身体虚弱(不错,糟糕,恶心)

have got a high (slight)fever发高(低)烧

have a slight (bad)cold

得了轻微(严重)的感冒

take one’s temperature 量体温

have got a pain in …

(身体某部位)感到疼痛

be good (bad)for one’s health (eyes)

对某人的健康(视力)有益(害)

it’s nothing serious. 没什么严重的。

stay in bed until … 躺在床上一直到……

save one’s life 救某人的性命

9. 信件开头常用语

i was delighte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我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

your letter came to me this morning.

篇7:矿并水井下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

矿并水井下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

目前,绝大部分国内煤矿(指立井、斜井开拓矿井)矿井水均由井下排水泵排至地面后进行处理,处理后又回用到井下.排水提升高度达几百米,部分新建矿井甚至近千米,矿井排水是矿井主要耗电项目之一.

作 者:郭强 葛文  作者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 刊 名:煤矿现代化 英文刊名:COAL MINE MODERNIZ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X703 关键词: 

篇8:应用写作中伦理的缺失与对策

应用写作中伦理的缺失与对策

应用写作中伦理的缺失与对策

口辛建华

应用写作无论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应用写作并不像单纯的文学创作那样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建立在人伦道德之上的一种具有规范性和束缚力的写作。应用写作在伦理上具有客观性、公正性、人道性的特点,在结构上有着规范化的模式,在语言上要求简洁精练,多用消极修辞手法,更多关注段、句、词、字及标点等。

目前,在应用写作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伦理的缺失现象,对写作者个人的思想道德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产生了制约作用。因此,培养符合社会道德观的写作伦理在应用写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写作伦理缺失的只要表现

客观性是指在应用写作过程中,写作者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调查、取证、分析,掌握好言辞分寸,写出具有创意性的文章。但是,因为应用写作有固定的模式,这会使应用写作丧失自己的独到之处,缺乏新意,以致出现河南开封、漯河两地官员讲话稿雷同事件,闹出了要在开封“构建平安漯河”的天大笑话。这充分暴露了目前应用写作中存在着不尊重客观事实、缺乏实地考证、生搬硬套等系列问题。

客观性的缺失还体现在应用写作文章的假、长、空上。假,即夸大其辞、言不由衷、歌功颂德、文过饰非,不顾客观实际情况,刻意掩盖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在2010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就对部分领导干部讲话存在长、空、假的现象提出批评。这种现象在新闻、科研、广告等领域亦较为突出。

有人为了在网上获得点击率牟取暴利,或为了某些政治目的而制造假新闻,再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媒体到处散发、传播,扰乱人们的视听,影响人们的判断,破坏社会的稳定。如外国媒体报道的“拉萨3-14打砸抢杀事件”就是严重失实的新闻。一向被认为神圣的学术领域,写作道德的缺失也在日渐加剧。“天下文章一大抄”就是针对目前学术界科技论文写作道德失范的形象概括。有的直接抄原文、抄观点、抄论据,有的直接粘贴组合成文或组成“杂揉体”。虚假广告中,征婚广告表现更为突出,女性没有不温柔、漂亮的,个个都大方、肤白、家境优;男方没有不英俊、潇洒的,个个都成熟、稳健、车房俱备。化妆品广告中,岁月轮回时光倒转、婴儿般的肌肤,这些不着边际的话比比皆是。

长,指在应用写作中,写作者有意无意地对文章或讲话添枝加叶、短话长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难怪百姓形容这样的讲话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这样的讲话汇集成书有价格无价值、有厚度无深度。

近年来,人们常用“文山会海”一词来形容政府机关文件长、会议多的现状。凡开会必发言,凡发言必长篇大论,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体现讲话者的水平。本来几句话就能讲清楚的事情,硬要短话长说;本来一二千字就可讲透的文稿,硬要洋洋万言。老话、空话、套话、大话、废话甚至假话比比皆是,缺少说服力和感染力。台上貌似激情飞扬、口若悬河,实则不知所云;台下看似认真、掌声不断,实则昏昏欲睡。

空,指空话、套话多。照抄照搬、移花接木、大同小异、语言雷同,没有针对性,既不涉及实际工作也不回答群众关注的问题,如同镜中之花没味没用。

不论起草何种文稿,都打开电脑搜索类似的文章,不管是否合适先套用再说;写作中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道路没有不曲折的、团结没有不紧密的、结尾没有不奋斗的。无论写作主题是什么,都采用在某某的领导下、某某的关怀下、某某的帮助下的套路,把沾边的领导和单位都挂上,到处做人情、拉关系、吹捧领导,严重违背了应用写作的基本原则。

公正性是指写作者在对待应用文施受双方的态度上,不论是对上级机关、下级机关还是弱势群体,都应保持公平、合理的态度。人道性是指应用写作者应从人道主义出发,惩恶扬善,保障人民的利益。

应用写作公正性、人道性的缺失体现在写作者对待应用文施受双方的不同态度上。施事者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占绝对优势的一方;受事者多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写作者或迫于上级部门的压力,或受相关利益的驱使,起草公文时有失公允,将群众利益置于一旁,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应用写作的公正性、人道性原则。

应用写作的公正性、人道性缺失在招聘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年龄有具体要求本无可厚非,但对相貌、性别、身高、工作经验等的要求则有失公正,也缺少人性化。由此,女大学生不得不去做双眼皮、隆鼻、丰胸手术;政法学院的高材生因身高达不到要求而被拒之法院门外;在校生为获得实践经验不得不从事一些发放宣传单等和自己学业毫无关系的劳动强度超大的工作,浪费了宝贵的在校学习时间。

因此,从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政府、企业及有关部门所颁布的规章、条例、办法、制度等在力求公正的同时,应更多体现人性化的一面。

二、写作伦理缺失的危害

写作伦理道德是应用写作者在应用写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善恶观念、价值以及判断标准、行为规范等道德意识、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的总称。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浮躁、功利、实用等心态冲击着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写作伦理的严重缺失。

假新闻误导舆论,扰乱社会秩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无视社会公德、践踏人道主义本质的行为。学术腐败现象严重污染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天空,降低了科技人员的道德水平,阻碍了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在广告中任意夸大产品的作用,掩盖产品质量的不达标,把消费者带人误区,促使消费者盲目购买,从而获得巨大利润,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使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应用写作中的假、长、空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政府机关的办公效率,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削减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针对伦理缺失所采取的对策

针对应用写作中存在的伦理缺失问题,我们要加强应用写作的道德建设,树立应用写作的道德新风,培养写作者的道德意识。

(一)加强应用写作者的道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感及社会责任感

应用写作道德教育,就是培养写作者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写作者为了快速完成工作任务,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置道德、法律于不顾,以致产生了一定的“道德”问题。因此,要摒除把应用写作当作完任务或是视“抄袭”为普遍正当行为的不正确思想,树立为社会而写作、对人民负责的正确的道德观念。

文章由人而作、因情而生,文学创作需要情感,应用写作也需要情感。新闻工作者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真欲望,没有浓烈的道德情感,就无法写出反映客观事实的好新闻;政府机关写作人员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就不可能提出好的政策或建议;企事业单位的撰文者,如果没有对市场的透彻了解,缺乏对企业的热爱之情,就不可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方案与策略。培养应用写作兴趣,提升应用写作道德情感及社会责任感,再以道德情感及社会责任感来引导、规范应用写作,是进一步深化正确写作意识的必经之路。

(二)结合法律手段,抑制应用写作道德的缺失

以道德情感来引导、规范写作,是通过人为的、自觉的行为来加强应用写作道德建设、培养应用写作意识的。在道德情感失去作用的情况下,有必要借助法律的力量,即通过强制手段抑制应用写作道德的缺失。

在国家治理中,强调法治和德治()同等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目前,为了遏制因道德失范而对行业造成的危害,医疗、建筑、饮食卫生等行业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道德法规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针对学术界的“抄袭之风”、“造假之风”,有关部门也应采取法律手段,严厉打击,还应用写作一片宁静的天空。

因此,呼吁相关部门对目前我国各行业中存在的不足、漏洞,及时出台相关政策、采取相关措施。各行业必须按国家的具体要求,明确本行业的行为规范,对知法犯法、知假造假者采取法律手段予以严惩。

(三)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提倡应用写作短、实、新的文风

创新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抛开旧的,创造出新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写作者要摒弃头脑中已形成的惯性思维模式,大胆运用创新思维理论,即在搜集和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直觉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创新思维方法,提炼与深化主题思想,大大提高应用写作的效率。

为改进会风文风,缩减成本,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务院办公厅就进一步加强审核把关、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如压缩文件篇幅和精简简报字数等。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应用写作文风要“短、实、新”。国务院的文件和中央领导的讲话明确地表明了当前应用写作的趋势是短而精。

短,即文章内容要少而精。文章并非越长越好,特别是应用文,要还原它讲求实效、简洁明了的本质特征。

实,即尊重客观事实,做实在事。应用文要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问题就要客观、全面,要指出现象,更要体现本质,阐述对策要具体、实在,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讲求实事求是,而不能夸大成绩、掩饰问题,既要深入浅出,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理论,也要有感而发,情真意切。

新,即要求主题深刻、富有新意,同时作者要能根据社会现状和政府规定做出相应的阐释。这就要求写作者勇于打破固定的写作模式,探索新的写作方法,进一步加强理论修养,及时把握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并能很好地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在思考问题上,要角度新、理念新;在解决问题上,要思路新、举措新;在写作内容上,要材料新、语言新,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总之,应用写作中的伦理缺失问题,对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危害不可估量。这一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要政府、企业及有关部门率先垂范,遵守写作伦理中的客观性、公正性、人道性,把树立写作新风、加强写作道德建设、强化写作者道德观念放在首位,并运用法律手段抑制应用写作道德的失范,应用写作中伦理的缺失现象一定能得到遏制。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应用写作的情趣与理趣】相关文章:

1.应用写作

2.应用写作试题

3.托福听力应用理解题

4.应用写作学习总结

5.应用写作工作总结范文

6.经济新常态下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7.应用写作试题及答案

8.读书与写作

9.新闻报道与写作

10.积累与写作

下载word文档
《应用写作的情趣与理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