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雪》阅读答案
“米多米多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水龙吟·雪》阅读答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水龙吟·雪》阅读答案,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水龙吟·雪》阅读答案
杨无咎
小轩潇洒清宵午,风正紧、门深闭。藜床危坐,竹窗频听,春虫扑纸。灯烬垂红,篆烟消碧,衣轻如水。料飞花未止,堆檐已满,时摧折、琅玕尾。
骨冷魂清无寐。这身在、广寒宫里。暗怀千古,浑疑一夜,冰生肠胃。岁事峥嵘,故园睽阻,归期犹未。向寒乡、不念丰年,只忆青天万里。
【注】①琅玕尾:竹梢,古称竹为琅玕。②睽阻:阻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词的上片描写的是午夜时分风紧雪大的景象,突出天气的寒冷。
B.词作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描绘了一幅雪夜寒乡图。
C.“春虫扑纸”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雪下得大、下得密的景象。
D.风雪之中,词人看到了大雪堆满屋檐、压断竹梢的`景象。
E.本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由景入情,即景抒情。
2.如何理解“向寒乡、不念丰年,只忆青天万里”?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D
2.①这两句写出了在天寒地冻的异乡,词人没有因漫天大雪想到丰收的年成,而是盼望着晴空万里。②对晴空万里的盼望,表现了词人客居他乡的孤单冷寂以及对早日归家的渴望。③现实的天严寒天气与词人盼望的晴空万里形成鲜明对比,更衬托出现实中词人内心的凄苦。
篇2:水龙吟阅读答案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沾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①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①当时,苏东坡被贬谪黄州。
(1)章词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一句对杨花的刻画之工非同寻常,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其妙。(3分)
(2)章词和苏词都提到了一个“泪”字,试比较其内涵。(4分)
【参考答案】
(1)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并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2)章词中之“泪”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玉人)望不见正在“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盈盈”给人以热泪欲滴之感;苏词中之“泪”也是用来比喻杨花,“点点”给人以热泪洒落之感,情感更为沉重。结合背景,这里的泪可以理解为作者被贬谪黄州,心情落寞、不得意之泪(他把自己比作“离人”,朝廷就是他的郎。)
篇3:《水龙吟》阅读练习及答案
《水龙吟》阅读练习及答案
水龙吟
【宋】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容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①。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②,泪流如雨。
【注】本诗写于金兵南下,作者初离洛阳,由水路南行之时。①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此处暗喻宋为金所迫局面。②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好为梁甫吟。
(1)分析“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所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感情。(2分)
答案:描绘了天地高远,云垂欲雨;江面空阔,波滚浪翻的景象,暗示了诗人的郁闷和茫然之感。
(2)本词下阕有两处用典,请具体分析。(4分)
答案:“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说诸葛亮奇谋报国,仍然不免,隐喻自己虽有才干却难有施展的机会。写东吴败亡的历史教训:虽然凭借长江天险,铁锁横江。但是未能挡住王濬的战舰,隐约表现出对南宋小朝廷的`担忧。
(3)“泪”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简析上述两词中“泪”的意象与本词“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有何不同?(4分)
答案:本词是对国家不幸的痛苦和回天无力的无奈;《雨铃霖》是不忍别又不能不别的深情;《水龙吟》是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无知己得不到同情、慰藉的孤独寂寞悲怆愤慨。
篇4:《水龙吟·落叶》阅读答案及赏析
(宋) 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压半没①,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②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③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注】
①重厓半没:写山中落叶堆积,万木凋零的情状。
②题红:《云溪友议》载,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于应试之岁,偶而在御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题一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得一遣放的宫女,正是题诗之人。
③螀jiāng:蝉。
1.“萧萧渐积”一句化用了杜甫《 》中的名句“ ”。(2分)
2.赏析下阕虚实结合的手法。(6分)
参考答案
1.《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2.首句借用红叶题诗故事,暗示故宫冷落,尾句问而不答,留下“空白”,给读者以想象,皆为虚写;(2分)中间部分实写寒蝉凄切哀鸣,飞鸿欲过身影,乱影翻窗等凄凉景色,衬托了词人身处乱世的抑郁和凄凉。(2分)虚实结合,以个人离愁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2分)(共6分)
赏析
词的上片着力于写景。下片重在抒情。 词人运用娴熟的笔法,使主观和客观融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使其故国之思表达得自然而深刻,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
暮秋天气,严霜始降,草木黄落。在诸多文人笔下,落叶与时移物换、荣枯摇落同存长在,故而睹落叶而悲秋,因悲秋而伤情。通过描写这种境界,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
上片写深秋“望中故国”落叶飘零的凄凉景象。“晓霜初著青林”以景带情,用笔简练,而轮廓顿明。作者在不经意如实地描摹出来自然景色:晨晓寒霜,把昔日青葱繁茂的林木笼罩。词人因景生情,心中升起一股莫明的凄凉之情。“望中故国凄凉早”,无限心事,隐藏其中。“故国凄凉早”五字借秋初大自然的萧索景象,写朝代之替换,这景象不但指自然景象,也包括社会景象在内,这是第一层。而凄凉的景象正应照词人的'万端愁绪,这是第二层。此词似咏落叶,实则借以抒发心中对故国的思念,同时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为将“凄凉”落到实处,上片连用几个与落叶有关的典故,使言辞虽简,但寓意深刻而丰富。“萧萧渐积”这里借指落叶,实暗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诗意。“纷纷犹坠”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中“纷纷坠叶飘香砌”句意相似。“渭水风生”用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诗意。“洞庭波起”则借用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诗意。这几个典故是独立的,因紧扣落叶,便有了内在联系,毫无游离之感,而且补足了上句“故国凄凉早”。接下来,笔锋一转,用“想”作领字,领“重崖”以下四句。“半没”是因落叶堆积。“无人到”则是落叶阻挡了行程。这四句从词意上又进一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片着力于写景,下片转而抒情。“前度题红杳杳”,借用红叶题诗的故事,暗示故宫的冷落。《云溪友议》载: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于应试之岁,偶而在御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题一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得一遣放的宫女,正是题诗之人。这一典故运用得十分巧妙。“前度”说明象从前那样宫女题红之事已不再见,借故宫的冷落暗寓朝代更迭。前两句为虚写,“啼螀未歇”以下六句则是实写。寒蝉凄切哀鸣,飞鸿欲过身影,正衬出词人难耐之痛楚。词人此时心绪烦乱哀感涌流,但词人却以“此时怀抱”四字一笔带过,言有尽而意无穷。“乱影”返回写眼前之秋景秋情。回步屋内,独坐客舍,秋夜寂静,又见无数黄叶乱落窗前,听见落叶之声敲打台阶。无尽无休,词人已无计可以避开秋声。和上片“纷纷”二字相呼应,以“碎”字形容落叶之声,意新句秀。“愁人”不单指词人自己,也包括了与他一样经历苦难的人们。《四溟诗话》说:“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结句到位,确能产生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此词结尾“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提出问题,而不作回答,留下“空白”,词人是让读者自己通过想象加以补充。“满庭谁扫”字浅意深,悲愁中掺杂着惆怅,哀怨中挟带着孤独,复杂的情感,也难以卒言。
此篇咏落叶之词,以落叶为契机,“以故国凄凉早”为意脉,驰骋神思,虚境实写,融景入情,故而句句写落叶,却句句是故国之情,收到了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词人运用娴熟的笔法,使主观和客观融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其故国之思表达得自然而深刻。
篇5:水龙吟・莲子阅读答案
王夫之
平湖渺渺波无际。难认旧时青盖。荻絮横飞,蓼红斜炫,秋光无赖。拚不含愁,韫香密裹,泠泠珠佩。伴江妃、泪颗盈盈怕谁,厮恼幽房里深。
深缀十斛明珠,谁买空、望眼悬愁碧海。露冷昆明霜凋,玉井兰舟罢采。自抱冰魂,海石烂,千年不坏。莫抛掷、一点孤心,苦留得秋容在。
注释:【1】王夫之:明末清初人,曾在衡山举兵反清,明亡后隐居石船山。【2】拚:同“拼”。【3】江妃:指唐玄宗妃子江采萍,她失宠后曾拒绝玄宗赏赐的珍珠。【4】昆明:指汉武帝所建的昆明池。[5]玉井:井的美称。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硕的一项是(3分)
A.上阕前五句描写了波光浩渺、残阳冷照、万物凋残、萧瑟凄清的景象。
B.“十斛明珠谁买"承上启下,一个“谁”字表达了作者悲愤无奈的情感。
C.作者借莲子形象、江妃典故寄托自己的情感与追求,表达含蓄蕴藉。
D.本词运用“渺渺”“泠泠”“盈盈”等叠词,生动形象,读来音韵和谐。
13.“空望眼、悬愁碧海”一句中“悬”字化无形为有形,下列诗句的“悬”字也具有这一表达效果的是(3分)
A.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B.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C.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D.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14.屈原的《离骚》状写香草寄托忠贞,后人评价王夫之这首词“神契.《离骚》”,请结合本词和下面《离骚》的相关诗句,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制芙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答
12.(3分)A
13.(3分)C
14.(6分)答案要点:
王词托物言志,状写莲子寄托忠贞,在这一点上与《离骚》的创作手法与情感相同。
《离骚》诗中,作者写用江离、辟芷、秋兰、芰荷、芙蓉打扮自己,表现诗人的美好外形与内质,突出其高尚忠贞的'爱国情怀。
王词描绘莲子质地晶莹、芬芳馥郁,赞美莲子“自抱冰魂,海枯石烂,千年不坏”的特质,并借莲子相关的典故,表现作者亡国的悲苦、不改初衷的人生追求和对故国的一腔忠贞。
【评分标准】整体解说,1分;结合《离骚》相关诗句分析,2分;结合王词内容分析,3分。言之成理即可。
篇6:水龙吟姜夔阅读答案
水龙吟姜夔阅读答案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容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①。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②,泪流如雨。
【注】本诗写于金兵南下,作者初离洛阳,由水路南行之时。①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此处暗喻宋为金所迫局面。②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好为梁甫吟。
(1)分析“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所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感情。(2分)
答案:描绘了天地高远,云垂欲雨;江面空阔,波滚浪翻的景象,暗示了诗人的郁闷和茫然之感。
(2)本词下阕有两处用典,请具体分析。(4分)
答案:“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说诸葛亮奇谋报国,仍然不免,隐喻自己虽有才干却难有施展的机会。写东吴败亡的历史教训:虽然凭借长江天险,铁锁横江。但是未能挡住王浚的战舰,隐约表现出对南宋小朝廷的`担忧。
(3)“泪”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简析上述两词中“泪”的意象与本词“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有何不同?(4分)
答案:本词是对国家不幸的痛苦和回天无力的无奈;《雨铃霖》是不忍别又不能不别的深情;《水龙吟》是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无知己得不到同情、慰藉的孤独寂寞悲怆愤慨。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作用
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__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__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__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__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__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__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1.在文章中找到概括全文的句子
在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中有一种是在文章中寻找能够概括全文的句子。一般来说能够概括全篇文章的句子会出现开头第一段,中间的某一段或是结尾最后的一段。结尾全文的句子出现在第一段,有开门见山,引领全文,点名文章的中心的思想作用,出现在中间一段能够承上启下,过度转折的作用,而它出现在最后一段则有概括全文,阐明作者主旨的作用,还有收尾呼应的效果。
2.看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
在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中有一个是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的,那就是一定要明白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写作是作者想要抒发内心情感的方法,所以在作者的遣词造句中,常常能够看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赞美、批判、感动、。这些情感有的作者表述的简单明了,而有的作者却是含蓄内敛,需要学生们从作者的用词上进行推敲。
3.注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中还有一种就是要弄清文中主要的修辞手法是哪种。通常同学们一般在阅读理解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和排比或者是反问等几种,这几种在考试当中都是考的比较多的,多用修辞手法能够鲜明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能让文章富有美感和韵律感。另外,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同学们,一旦遇到作者在使用暗喻的修辞手法时,不可只看表面,一定要明白作者比喻背后的意图。
篇7:水龙吟秋兴阅读答案
水龙吟秋兴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水龙吟秋兴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
注释:①贳:读shì,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
⑴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阕“秋生”句和“澄江”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
C.“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
D.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
⑵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悲叹。下面诗句中与这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卫风·氓》)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E.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主席《沁园春·长沙》)
⑶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5分)
参考答案:19分
⑴(2分)C(“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有误,“把茱萸细看”抒发的是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词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⑵(4分)C、D
【评分参考】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⑶(5分)这一句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或“想象”)(1分):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1分)。与下文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1分)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衬托”“虚实结合”)(1分),表现了词人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篇8:雪阅读答案
雪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窸窣的声音。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们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人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的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情人的窃窃的密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柔和的情人,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温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札札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现在,美丽的雪花飞舞了。我喜欢,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我的喜欢有如四十年来第—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但是,和老年的福建人一样,我回想着过去下雪时候的生活,现在的喜悦就像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似的,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记得某年在北京,一个朋友的寓所里,围着火炉,煮着全中国最好的白菜和面,喝着酒,剥着花生,谈笑得几乎忘记了身在异乡;吃得满面通红,两个人一路唱着,一路踏着吱吱地叫着的雪,踉跄地从东长安街的起头踱到西长安街的尽头,又忘记了正是异乡最寒冷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和今天的一比,不禁使我感到惘然。上海的朋友们都像工厂里的机器,忙碌得一刻没有休息;而在下雪的今天,他们又叫我一个人看守着永不会有人或电话来访问的房子。这是多么孤单,寂寞,乏味的生活。
“没有意思!”我听见过去的我对今天的我这样说了。正像我在福建的时候,对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雪的老年的福建人所说的一样。
然而,我还有一个更可骄傲的我在呢。这个我,是有过更快乐的生活的,在故乡:地上厚的积雪,是我的地毡,我在它上面打着滚,翻着筋斗。我把它捻成了团,捧着,丢着。我把它堆成了一个和尚,在它的口里,插上一支香烟。我把它当作糖,放在口里……
“没有意思!你这老年人!”我听见幼年的我对着过去的那些我这样说了。正如过去的那些我骄傲地对别个所说的一样。
不错,一切的雪天的生活和幼年的雪天的生活一比,过去和现在的喜悦是像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一样,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然而对着这时穿着一袭破单衣,站在屋角里发抖的或竟至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则我的幼年时候快乐的雪天生活的意义,又如何呢?这个他对着这个我,不也在说着“没有意思!”的话吗?
天呵,我不能再想了。人间的欢乐无平衡,人间的苦恼亦无边限。世界无终极之点,人类亦无末日之时。我既生为今日的我,为什么要追求或留念今日的我呢?今日的我虽说是寂寞地孤单地看守着永没有人或电话来访问的房子,但既可以安逸地躲在房子里烤着火,避免风雪的寒冷;又可以隔着玻璃,诗人—般的静默地鉴赏着雪花飞舞的美的世界,不也是足以自满的吗?
抓住现实。只有现实是最宝贵的。
眼前雪花飞舞着的世界,就是最现实的现实。
看呵!美丽的雪花在飞舞着呢。这就是我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
(选自鲁彦《雪》,有删改)
【问题】
16.文章具体描写了许多地方的雪,请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条列出。作者认为哪个地方的雪景最美?为什么?(5分)
17.文章第三段主要从哪些角度描写上海的雪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8.作者反复说“没有意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写“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表现了作者对眼前雪花的喜爱之情,给全文奠定了一种感情基调。
B.文章所表现的感情跌宕起伏,作者回想福建下雪时候的生活,觉得现在的喜悦就像渐渐融化的雪花一样,立刻就要消失了。
C.文章通篇使用对比的手法,和上海下雪时的生活所表现出的欣喜之情相比,北京下雪时的生活让作者感到惘然。
D.对于穿着一袭破单衣、站在屋角里发抖的或竟至于僵死在雪地上的穷人来说,即便是再美的雪花,也不能让人感受到快乐。
E.本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作者紧扣一“雪”字在回忆和现实中穿梭,使我们既欣赏到雪的那份清韵,又了解到生活的一种哲理。
篇9:雪阅读答案
16、故乡的雪,北京的雪,福建的雪,上海的雪。作者认为上海的雪最美,因为上海的雪花是作者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是作者眼前的最美丽的最现实的雪花,足以让作者自满。
17、视觉,听觉,嗅觉,(从形、声、色、味角度答亦可)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了上海雪花的美丽、轻灵,表达了作者对于上海雪花的欣喜之情,突出现实的美才是最宝贵的观点。
18、通过不同的“我”以及别人和我对快乐的不同认识的对比,说明“人间的欢乐无平衡,人间的苦恼亦无边限”的道理,表现“只有现实是最宝贵”的观点。这样写,将文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不到渠成地表现出文章的主旨。
19、BC
【《水龙吟·雪》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惊雪阅读答案
3.好雪片片阅读答案
6.掌心化雪阅读答案
10.雪的哲学试题阅读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