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体积的单位是什么

体积的单位是什么

2022-05-28 03:52: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玻璃心一级选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体积的单位是什么,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体积的单位是什么,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体积的单位是什么

篇1:《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

一:总体说明: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同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师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协助同学建立起体积的概念,使同学理解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再让同学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最后让同学从教学活动中知道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说教材

1、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内容,是在同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协助同学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最后教材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目标:通过《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的教学,(1)让同学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2)使同学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3.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

4.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5.教学准备:烧杯、石块、体积单位、课件。

三:教学战略:

1.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2.采用实验法和自学法发挥同学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同学的协作能力。

4.采用同学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2.揭题:师:你知道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吗?这蕴涵了什么道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建立“体积”概念。

师出示实验一,“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明:物体 占空间]{板书}。

师再出示实验二,“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分别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两个烧杯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大的物体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占的空间小)。[说明:通过2个实验培养同学的小组学习、协作能力,锻炼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物演示:橡皮、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同学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生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生齐读。

师:桌上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道体积比书包大的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火柴盒小的.物体吗?[说明:体积的意义十分笼统,同学难以理解。这里的第一个实验,让同学通过观察、考虑、认识物体“占有空间”。再通过第二个实验,让同学形成“空间有大小”的鲜明表象,协助同学理解体积的含义,便于建立“体积”的概念。]

2、教学“体积单位”。

师出示图,请生比一比谁的体积大?[说明:教师通过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的比较,同学发现不好比较,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师:为了更准确的比较图中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它们切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只要数一数,每个长方体包括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就能准确地比出它们的大小。

请生数一数,告诉老师谁的体积比较大?

同学汇报(注意让同学说出数的方法)。

师:像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请生读一读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出示自学要求,“v自学课文15页内容。

v自学体积单位。用看一看(是什么形 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说一说(它的定义)、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这个体积单位来计量)的方法,小组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

请生分小组自学“体积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同学上台汇报自学效果。[说明:教师出示自学提纲,让同学以小组自学的形式开展讨论和交流,并让同学自我展示自学效果,极大地发挥了同学的主体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同学的协作能力。]

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且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有多大?

今后,我们在计量物体的体积时,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合适的体积单位

3.教学“计量体积单位”的方法。

师出示图。师:已知每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这个长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构成的?它含有多少个立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请生说一说。

师(小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同学操作:

请你用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还能摆成其它形状吗?它们的体积又是多少?[说明:这里的操作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认识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二是可以通过摆小正方体看体积,为后面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准备。]

4.反馈

( 哪个是长度单位,哪个是面积单位,哪个是体积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课本中练一练的作业)

[说明: 通过比较,有利于同学强化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

(三):知识的应用。

(四)、课堂总结:

师:学习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篇2:《体积单位》教案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

认识体积单位、建立表象

四、教学难点

感受体积单位的意义

五、教学具准备

剪刀、透明胶、米尺、橡皮泥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选单位填空:小明身高150( ) 教室的面积为40( )

富民到昆明的距离是24( )

游泳池水深2( )占地面积250( )

这是以前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二)、教学实施

老师:在实际生活中和工作中,有时只要凭感觉就能判断出谁大谁小,但有时也需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大,比如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多少?一个手机盒的体积是多少?一个游泳池的体积有多大等等,就要用到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课题

1、认识1立方厘米

(1)出示1立方厘米模型

(2)分组观察﹑探究交流,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一看:1立方厘米的体积比较小

量一量:1立方厘米正方体棱长是1厘米

说一说:棱长为一厘米正方体体积为1立方厘米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有多大

做一做:橡皮泥做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

举一举:生活中哪些物体体积约为1立方厘米(如蚕豆﹑玻珠、手指末节等)

2、认识1立方分米

(1)出示1立方分米模型

(2)分组观察、探究、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看(大小) 量(长短) 说 (概念) 想(有多大) 做(正方体) 拼 (体积)

举一举:柚子、菠萝等

3、认识1立方米

(1)学生分组探究

根据以上的体积单位推测,什么样的体积是1立方米(板书)

(2)四个同学围成1立方米空间,用米尺在墙角搭一搭

(3)哪些物体体积约为1立方米?(电视箱子、太阳能水塔)

(4)课外延伸

你们知道一吨水的体积是多少?一吨水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教师教育水资源有限,节约用水。

4、互相讨论:这三个体积单位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都是正方体、棱长不同)

5、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不同

(距离大小)(表面大小)(空间大小)

6、练一练:P45第一题

7、练一练:P45第二题

独立完成,小组讨论,集体订正

(三)、头脑风暴

10002=100×100×100 10000-0=10000 (打两个成语)

(四)、课堂作业

1、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

(2)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 体积是 。

2、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填在括号里。

(1)一块巧克力的体积约是6( )

(2)一个成人鞋盒体积约是6( )

(3)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4)一载重汽车车厢体积约是8( )

(5)一把椅子高90( )

(6)一张单人床的面积约是2( )

3、连线

学校主席台的体积 24立方厘米

书包的体积 24立方米

碳素墨水盒的体积 24立方分米

4、说说身边物体的体积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想一想,相互交流,共同分享: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篇3:《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常兴中心小学张敏乾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情感目标:

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比较物体的长度或面积的大小。

2、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3、比较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大小,怎样准确描述他们的大小,引出提价单位。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物体的大小。

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记住他大小,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说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记作1c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厘米3的物体

说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分米3的物体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记作1m3。

2、学生制作体积单位。

(1)用橡皮泥切出一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2)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3)用米尺在墙角出搭出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

3、说一说: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把体积单位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

4、教学体积与容积的关系,讲明,从里面两量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dm3,可以容纳1升的溶液。

1升=1分米3 1L=1 dm3 1毫升=1厘米3 1ML=1 cm3

三、课堂练习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在进行交流,特别是读法的交流。

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体积,增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第3题:利用升、毫升之间的换算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进行计算。

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 cm3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 dm3

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记作1 m3 1升=1分米3 1L=1 dm3 1毫升=1厘米3 1ML=1 cm3 MSN(中国大学网)

篇4:《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

常用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常用体积单位。

教具运用:

乌鸦喝水课件,玻璃杯、水、沙子、木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答:1米、1分米、1厘米是什么计量单位?

1平方米、1平米分米、1平方厘米又是什么计量单位?

二、新课讲授

1.认识体积的概念。

(1)故事导入 :多媒体课件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看完后,老师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水就升上来了。

(2)实验证明老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一部分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3)观察比较

观察:电视机,影碟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教师: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

教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提问:体积与表面积的概念相同吗?为什么?

2.体积单位的认识。(1)出示两个长方体。

提问: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要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就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

(2)根据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想一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教师: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和m3。

(3)认识体积单位。

老师:请你猜一猜1cm3,1dm3,1m3是多大的正方体。

学生讨论后回答: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教师请学生看教材,证实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4)再次感受体积单位实际的大小。

①一粒蚕豆的大小是1cm3,请同学们估出身边体积是1cm3的物体。

②一个粉笔盒的大小是1dm3,请同学们用手捧出1dm3大小的物体。

③用3根1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m3有多大,估计一下,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

教师: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个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4cm3)为什么?(因为它是由4个体积是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5)练习:完成课本第28页做一做第1、2题。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32页练习七1~5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又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分别写成cm3,dm3,m3。

【体积的单位是什么】相关文章:

1.体积的单位

2.体积和体积单位

3.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4.体积单位有哪些

5.体积单位的进率

6.体积与体积单位三教案

7.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8.长方体的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9.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10.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下载word文档
《体积的单位是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