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观后感
“李江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三国》观后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三国》观后感,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三国观后感
三国观后感
这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在看三国,其实我平时挺少看连续剧的,因为我总觉的看连续剧很浪费时间,而且现在的连续剧基本上都跟老太婆的裹脚布一样又长又臭,真让人受不了,如果确实碰到好看的我也很少有耐心全部看完,基本上都是看几集然后直接在网上看最后一集,哈哈,让人很无语吧?这次却是个另外,非常神奇,自从三国播出之后我一集没赖下,每天准时守候在电视机旁,把能推的应酬都给推了,即使我那帮兄弟拉我去喝酒我也坚决不去。
其实我之所以这次会这么入迷的看三国,完全是因为自己历史实在太烂了,想给自己补补。在这之前我对三国的历史了解差不多就用六个字:“魏、蜀、吴、刘、关、张”来形容,别人若是问我其他的谁跟谁我真是一概不知,因为除了以前历史书上读的那几个故事,其他的我都没去了解过,《三国演义》的书实在太厚了,又是文言文,根本看不进去。其实我跟《三国演义》这本历史小说还是有那么一次邂逅,但有缘无分,是这样子,高中时我一同桌经常抱着一本三国的书,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是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杀入曹营救阿斗的'故事,说的那是神乎其神那,口水都碰了我一脸,现在想想都还有点恶心。。。那时我觉得三国故事确实好看,所以决心把他那本抢来看看,谁知看了十几页就快睡着了,因为都是文言文的,那是最怕的就是文言文了,哪里还敢看啊,所以那之后就再也没看过了。这次刚好三国重拍上映,机会难得啊,我承认自己比较懒,看电视比看文言文的书轻松多了O(∩_∩)O哈哈哈~
我本想把全部看完再写这篇有感的,不过到今天晚上为止已经差不多快结束了,讲的是三国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站“彝磷之战”,刘备VS孙权,以刘备失败而告终,刘备病死白帝城,从此蜀国元气大伤,三足鼎立局面确立。基于后面的故事对我来说并不是非常有吸引力所以就先写写,不然怕到时候想写时没感觉了。
三国里面我最佩服的人是曹操,可能大家对曹操的形容最多的是“治世之贤臣,乱世之奸臣”,而民间所传是那个“大白脸”的大奸臣曹贼。我个人认为曹操绝对是个英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歪曲事实,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我想之所以后世很多文人都喜欢骂曹操,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觉得他“不正统”,认为他“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照我说这些文人是自诩清高,口是心非,其实他们很多人心里肯定是对曹操佩服的不得了,举个例子,就像我们读初中或高中的时候,老师说不能早恋,辩论赛时很多学生都不赞成早恋,说早恋怎么怎么不好,其实我想那些人在骨子里都是想谈恋爱的,说不定他们冠冕堂皇的在说时已经在对某女生YY了。东汉末时期,天下动荡,群雄逐鹿,诸侯割据,天下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此时的汉朝早已名存实亡,按照历史规律来讲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强权来一统天下,曹操有抱负,他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只能说明他聪明,有谋略,“时势造英雄”,曹操是那个时代的需要,是时代造就了他,我想即使没有曹操这个人也会有其他的人来取代他。而世人一直以他篡汉为名对他口诛笔伐,这其实就是人“虚伪”的一面!
后世文人骂曹贼不是不敢真实表露自己就是为了迎合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为了给人们带上精神枷锁,要人们做顺民,不得造反。个人认为曹操胆识过人,谋略出众,有治国安邦之才,说其有帝王之气绝不为过;曹操爱惜人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也许有人说曹操爱猜疑,我想人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曹操那句“宁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我们暂且不说这句话的真伪,即使曹操说过,从道德层面来讲是有瑕疵,但我觉得即使是真的那么在那个动荡的战争年代,弱肉强食,曹操能够说这句话说明他真的适应那个时代,是个强者。其实每个人都有弱点,曹操并非神人,要知道圣贤也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是他。我们不能单单从他性格上的一点瑕疵而否定这个人。
我喜欢曹操除了他那杰出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外很重要一点是他的诗词。曹操的诗词真可谓气吞山河,不说别的,就说他那《短歌行》就足以让天下文人敬佩的五体投地,我想若不是有王者之风是绝对写不出如此有气魄的诗,最后就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次他的这首诗吧!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篇2: 三国观后感
今天下班后没事再次看起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虽然第三遍看但是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这不刚又看了“草船借箭”这一断精彩片段。都触动我心,感人至深,甚至奔泪。
“草船借箭”篇。记得我在小时候语文语本上学过。长大后才明白,其实里面每个细节都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我们都说周瑜忌妒诸葛亮比自己有才,于是设出一计要诸葛亮十日之内造出三万支箭,连老实人鲁肃一听也都惊讶怎么可能,诸葛亮也心知肚明这是怎么一回事。令人不解的是诸葛亮还淡定自如,还面带微笑看着周瑜,这已经让观众我不解了,然而他居然还说“只需三日”,还立军令状,我惊叹!在借箭过程中快都靠近曹营了还是一样的悠然自得,饮酒抚琴,此时此刻的鲁肃已惊恐万分了。我有疑问,为什么诸葛亮会这么淡定自若呢?他不怕死,视生命为草芥,死不足惜吗?这有待揣摩。
在立军令状之前一晚上,诸葛亮问过鲁肃,何为将帅?肃答:统兵、陷阵、征讨、封疆耳。后面一大段谈论诸葛亮的将帅之道,他说:高明之统帅不仅要知已知彼,善用兵将,还要知天时地利,懂人生,料事如神,熟读兵法,游戏自如,此等大将如古之孙吴、管乐,今之曹操、周瑜也,纵然如此仍未明将帅之道也。
诸葛亮说古代名将,孙吴、管乐,今天的曹操、周瑜都仍然没懂将帅之道,那他是凭什么敢这么说的呢?
接着,诸葛亮说他将帅之道的观点:比如用兵,兵有可见之兵也有不可见之兵,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山川之灵气,如此万物万象,均可为兵。这观点说明了什么呢?就是表明,那些高明之将,其实用兵只是专注人事这个范围内,并不精于运用大自然的力量。所以说除了统兵者除了能够精通人事方面,还要精通于运用大自然的力量,这才是真正懂得将帅之道。想到这里,我就不难明白诸葛亮高卧隆中之时为什么敢自比管仲乐毅,为什么面对周瑜的暗算,曹操的大军泰然自若,心平气和。因为他计高一筹,就高在懂得借力自然这一筹。草船借箭江起大雾,是向大自然借力。
因为江面起大雾,看不清什么情况,料定曹操会怀疑有伏兵,一定会下令放箭不许出兵。结果中计。我们知道曹操是谙熟兵法的,怎么会中计呢?说到这我有一个例子要说。
曹操赤壁战败后,领着残兵逃跑到一个路口。这时有个问题出来了,究竟是走大路安全呢,还是走小路安全?小兵探报,小路深处有几股烟起,大路却无动静。曹操令走小路。部将不解问道:丞相,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小道?曹操笑说:岂不闻,兵书有书,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多谋,故意使人在小路烧烟,使我军不敢走小路,他却埋伏军马在大路,可惜我炭雌扑的诡计。于是奔小路前行。不料中计,小路有伏兵,而大路依然平静。
本来我们知道曹操是领悟了书上的精髓的,但还是中计。不难想象,诸葛亮知道曹操是懂“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然而诸葛亮就是利用这一点,让曹操中计,这却实令人感觉曹操不那么神了,诸葛亮才神,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总结,想到这些我也就想到我自己的一些经历。工作两年,时常焦虑,浮躁,混社会什么都不懂,往往是不知所措。只有让自己更加清楚地让识世界了,我才能够泰然自若。怎样认识世界?阅读学习,领悟一本书的精华还不够,还要超越那本书。
篇3: 三国观后感
历史如一杯老酒,在漫漫时间长河中深远而幽香,吸引着人们走向它。这杯酒,蕴含着千年的文明,隐藏着千年的智慧,不细细品尝,不知其味。时光流转,步履匆匆,我们忙碌不堪,即便是品茶、饮酒,也只是浅尝辄止。
我们向前走着,会去寻找一些东西,或是出于无意,或是出于目的,我们渴望的,是安宁,是归宿,是多少年后我们的梦归处。这些宛转而悠然的心绪,不会轻易透露,但总有那么些时刻,我们会沉思良久。
铭记梦归处,不忘来时路。时间是治愈伤痛的良药,历史会给你纷繁而复杂的心绪答案。越成长便越会发现,我们的长大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一辈子心境的修炼。经历着,痛苦着,彷徨着,寻找着。何不看看千年岁月之前的先辈们的生活画卷,或许会寻得一丝豁达呢?
战火纷飞,群雄割据,无数英雄豪杰轮番登场,将三国的世界渲染地浓墨重彩。那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那些跌宕起伏的历史真实,构成了一曲又一曲慷慨激昂的历史悲歌。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如果只是少时机械般地去背诵一篇《出师表》,我们很少能真正地去感受到,这位忠贞智慧的蜀汉丞相的人格魅力,我们也无法做到因此而潸然泪下。若是去了解这背后的历史真实,我们便会对这位蒙着神秘面纱的千古人物,有着焕然一新的'理解与认识。诸葛亮六出祁山,坚持北伐,客观上说是不明智的。当时魏国强盛,且精兵良将众多,而“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那他为什么还如此坚持呢?因为承诺,因为忠贞。他忘不了刘备白帝城托孤的肺腑之言,忘不了心中兴复汉室的承诺,忘不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有人曾言,“读《出师表》而不落泪者,是为不忠”,若是我们了解这背后的故事,当我们读到那一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之时,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仅是这一位历史人物,我们就能从他的经历中收获众多感触,找到一些困扰我们许久的人生难题的答案,那么这如满天繁星般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三国人物,是不是都能够给我们带来别样的心绪与答案呢?是啊,那宏伟磅礴的历史舞台,那扣人心弦的战争博弈,那忠贞智慧的英雄豪杰,那聪慧美丽的别样红颜,怎能不引得我们心驰神往!喝下这杯老酒,品品这其中千般心绪,人生的疑云,早已遮挡不住我们心境成长的光芒,那些寻找已久的人生答案,就藏在这一斟一饮之间。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永远都流淌着英雄的血液。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是英雄豪杰;和平发展的当代,他们是各行各业里的精英,是兢兢业业的优秀工作者。那引领时代的人,那推动历史发展的人,那闪着无限光亮的人,我们不能只是向往与仰望,更要有一份豪情,在最风光的年纪,最好的时代,去争一争奇,去斗一斗艳。就如同千百年之后,我们依然不忘那些熠熠生辉的英雄豪杰,又几度春秋过后,怎知我们不被铭记与歌颂!
篇4: 三国观后感
《回到三国》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制作的科幻穿越古装电视剧,该剧为20xx年无线节目巡礼剧集之一,也是在第十五届香港国际影视展获无线电视推介的六部重头剧集之一。电视剧由林o、马国明、杨怡、陈展鹏、陈敏之等领衔主演,刘家豪监制,刘枝华、黄育德担任编剧。电视剧中充满古今对比矛盾的妙趣,讲述一个平凡的80后青年,因缘际会下回到风云变色的三国时代,结识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英雄人物,参与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大事――三英战吕布、三顾草庐、赤壁之战等事。
我一开始并不是很喜欢看这种穿越的电视剧,就是有一天无聊,在网上左点点、右点点,然后一手滑,点入了这部电视剧当中,我就想,既然我已经进来了,那就看一下。接着我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看完了这部电视剧,一开始,我边看边吐槽:“这演的什么?完全看不懂!”“我最讨厌这些穿越的,都是不符合实际、没有意思的烂剧情!”“不对,我是不是傻?明明知道自己不喜欢看,却在这里傻坐,浪费时间,哦!我就是智障!”如此,我整整骂了一集的时间。一集过后,我对这部电视剧的看法改变了,我慢慢说――
虽然剧情与历史差别很大,但是我也看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刘备与张飞和关羽闹情绪,也不像现在的人一样,连续几天对对方不理不睬,他们不是这样子,还没有半天,就忍不住向对方道歉。刘备帮刚刚从战场上回来的张飞和关羽擦背,张飞和关羽也在刘备急的时候擦他掉头上的汗。张飞犯了死罪,刘备跪下向孙权求情。曹操攻打江夏,许多人都主张逃跑、投降,诸葛亮也开始动摇了,而刘关张三兄弟在此时立下誓言――永不投降(逃跑),虽然最后他们还是逃了,可也不能完全淹没他们决战的决定。在这几个事例里,我看出了刘关张三兄弟之间的兄弟情、人生大义。诸葛亮看见主角司马信被周瑜射下悬崖,他就对周瑜再也不是恭恭敬敬的,而是开始对周瑜破口大骂。在这里,我看到诸葛亮与主角的情义非常深。
主角司马信在还没有穿越到三国的时候,是一个游戏王,整天除了玩就是玩,活脱脱的一个败家子,使得我一开始对他非常反感,然后,他穿越到了三国,遇上诸葛亮之后,整个人脱胎换骨,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对诸葛亮也有很多帮助,我就对他非常敬佩了。但是他有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可是大得不得了的!这就是,说话一点都不圆滑,编谎话编得漏洞百出,因为这个大缺点,差点让他人头落地。
军师诸葛亮果然名不虚传,整天窝在家里不出门都可以得知会三分天下,与后来的明朝刘伯温一样,都是神人也!
军师周瑜,文武双全,连猛将张飞都敌不过他!优点归优点,再利害的人也有缺点,他的缺点是――器小,正因为如此,他害死了自己。和元末的张士诚一样――器小。
曹操,奸诈小人,人无才不用,心狠手辣,让人对他非常反感。
……
我对这电视剧点个赞,如此鲜明的人物特点,还有导演超大的脑洞,把原原本本、又枯燥的历史变成了十足有趣的故事,因此,我将这部电视剧看了又看,令我欲罢不能……
篇5: 三国观后感
今天,把《三国演义》看完了,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内容很深厚
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给我们讲了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这些《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生活中也经常听人谈起三国里的人物,但自己的脑海里也只有一些人物名字以及一些形容词。大学的时候,开始看第一遍原著,但最后十章没看完;后来把动画版《三国演义》看完了;今天把94版《三国演义》看完了。尽管看了三遍,还是会忘记一些情节,但每看一遍也的确有一些新的理解,新的认识。不得不感叹,《三国演义》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内容让人回味无穷。
二、片头主题曲很贴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春月西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看到后面,发现开头曲万花筒里的几个人物都死了,特别是看到刘备年轻的样子以及曹操得意的样子,不禁让人感叹。
三、历史潮流无法阻挡
汉朝已无力回天,哪怕是诸葛亮要逆天而行,也阻挡不住。在上方谷,明明可以把司马懿父子烧死,可天降大雨解围;几次明明要攻进长安,可被后主召回,功亏一篑;姜维继承武侯遗志,依然是功亏一篑。只能说蜀国宦官干涉朝政,跟汉献帝时的十常仕一样,问题积累得太多了,一两个人根本改变不了历史的走向。所以我认为,哪怕诸葛亮攻进了长安,攻下了洛阳,历史也改变不了多少,都是时间问题。
四、好的领导该有的品质
刘备
会用人,会看人,会笼络人心。关羽、刘备、诸葛亮这些人都十分效忠他。当然,刘备的确很讲义气,当听说关羽死了,倾国之兵为兄弟报仇。
曹操
谋臣武将充足,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但心中早已有自己的想法,当机立断,不优柔寡断。心态好,总是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孙权
存在感有点低,家族底子厚,几任都督都比较厉害,也算会用人吧。
五、对剧中一些人物看法
关羽
以前主要是认为关羽特别讲义气,尤其是千里走单骑与义释曹操,后来感觉关羽有点傲。
诸葛亮
前期觉得诸葛亮是个神,是个天才;后来感觉诸葛亮不仅是个天才,还特别勤奋,忠心。
魏延
以前总是听说魏延头上有反骨,但看电视剧后,觉得魏延是那种有能力,却不被领导赏识的那类人,是被逼反的。
六、字幕的重要性
很早就想把94版《三国演义》看了,无奈没有字幕,有的平台播的《三国演义》有字幕,画面却很模糊。这次在优酷上看,发现已经加上了字幕,如获至宝。拍摄得这么好,没有字幕太可惜了。前期就开了优酷会员,看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非要VIP才能看,不过开个VIP也是挺值得的。只是希望字幕团队多给一些经典老电视剧配字幕,也多给那些好的国外科普视频配上字幕,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好的东西。
七、地图的重要性
看这种历史剧,真得要有个地图,不然有些情节还是理解不了。
篇6: 《三国》观后感
我是个特别喜欢读书的女孩,放暑假了,我可要多多读书,这些天,很多频道都在播出《三国》这部电视剧,在这之前,《三国演义》这部书我看过,现在再来看电视,那就太过瘾了。
三国里有很多让人受益的故事,今天我想讲讲“三顾茅芦”的故事。话说刘备离开曹操后,去投奔荆州牧刘表,拜徐庶为军师,徐庶却对刘备说:“在襄阳城外20里外的隆中,有一位奇士,您为什么不请他来辅助皇叔您呢?这位奇士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人称卧龙,得他您皇叔可定天下."刘备得知有这样的贤才,非常高兴,决定亲自去拜访诸葛亮。第二天,刘备便带着关羽和张飞二人前往隆中。
刘备一行人来到隆中卧龙岗,找到诸葛亮年住的几间芭草房,刘备下马,亲自去叩柴门,一位小童出来开门,刘备自报家门,说明了来意,可小童告诉刘备,先生已经出门了。几天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忙让备马,再冷饮前往。不料诸葛亮又出门了,刘备只好给诸葛亮留下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示贤若渴的心情。刘备回到新野后,一心想着计划亮的事,就又和关羽张飞二人前卧龙岗,在途中,为了表示尊敬,刘备离诸葛亮的草房半里地就下了马步行,这次诸葛在家,可他正在睡觉,刘备就下旁人不要叫醒他,他们于是就在门前等候,过了许久,诸葛亮醒来,看见刘备在等他,被他的诚德之心所打动, 于是就答应和刘备一同回新野出谋划策了。
这就是著名的三顾茅芦,每次读到看到这个故事,我也每每被刘备的诚德之心所打动,是呀,孔子曾经不耻下六问,古人尚且如此,作为学生的我,更应该谦虚,虚心向别人请教,特别是有事相求他人时,更要以自已诚德之心来打动他人!
篇7: 《三国》观后感
对于中国的四大名著中的两部经典,我是非常喜欢的,当然对于拍成的'电视连续剧也是非常喜欢的!老版的两部我都看过,觉得非常的经典非常的好看,比起新版唯一的不足就是画面没新版的清晰,这是科技无法改变的!新版的三国在断断续续中看完了,新版的水浒却非常的遗憾看不下去了,在看下去我怕会把电脑扔了!
新版的三国在我的眼里已经烂到极点了,完完全全成了一部曹操传,把奸雄的曹操说成了好象是英雄,把刘备说成了极度虚伪的人,我不懂是我知识少,还是某些人无耻到极点。刘备虚伪,我看恐怕虚伪的是你。五虎上将、卧龙、凤雏都是白痴,都看不出刘备虚伪,就你看出了虚伪!一般一个自己猥琐的人,看不惯比他正直的人,就经常诋毁这个人。而求得自己心理的安慰!感觉坏人不是我特定的,而是每个人共有的心理!哎。。。可悲啊
新版的水浒,本来还想看下去,但看到林冲那一段,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老版的林冲虽然软弱,但觉不会无耻;新版的林冲杀不了高俅,竟然还帮宋江分析你们将来没什么好下场。就好象:有人杀了他老婆,他还说怨怨相报何时了!我不会为林冲可惜,只为他那个睁眼瞎的老婆悲哀!也懒得在看,看下去也是浪费我的时间!
如果你传统,有人说你保守,你保守,有人说你封建,弄到后来你成了一种落后分子。 你真爱,有人说你痴情,你痴情,有人说你愚蠢,弄到后来你成了一种愚蠢的人!话题扯远了!
在我的眼里:新三国比较旧三国就是颂扬奸臣,打击忠臣,做君子愚蠢,不如做小人实惠的片子,新水浒比较旧水浒就是一群流氓上了梁山,而不是一群义士,这样的一群人死了一点不可惜,还觉得是大快人心!
篇8: 《三国》观后感
最近我终于读完了明代的罗贯中爷爷写的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我从书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特别是其中的《博望坡军师初用兵》让我深有感触。
诸葛孔明先生投奔刘备时间不长,就做了军师中O将,曹操知道后,就派夏侯和于禁进攻新野,孔明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准备迎敌。开战了,夏侯鲁莽前进,很是轻敌,于禁、李典唯恐有失,急忙劝告夏侯,不要小瞧了诸葛亮,夏侯却扬言道:“刘备、诸葛亮皆是匹夫,就算十面埋伏吾也会攻破新野!”由于他不听劝告,以至于他连连中计,吃了埋伏,后来又被关羽、张飞袭击,从而大败而归。
罗贯中爷爷通过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轻视敌人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小看别人是不可取的。
18xx年x月,打赢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的常胜将军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败给威灵顿。知道导致他失败的第一个原因吗?对,就是因为拿破仑小瞧了英国将领赫赫有名的铁公爵――威灵顿。
不说远的了,就谈我在四年级时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根本不把同学吴松放在眼里,快要考试了,我没有认真复习,自信自己肯定会比吴松好的。可吴松和我相反,刻苦勤奋地学习着。成绩出来了我果然败在了他的手下,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呀!
大家记住:轻视别人是导致事情失败的首要原因。
篇9: 《三国》观后感
随着新《三国》的播出,在我家掀起了一股势不可当的热潮,读三国,说三国,看三国,品三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每晚七点半,我们全家会守在电视机旁,观看着新《三国》,我们总被那宏伟的战争场面所吸引,并会情不自禁地对三国人物评上几句。
星期五,我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一本文言文《三国演义》,立刻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原汁原味的《三国》引人入胜。我敬佩关羽的忠义,也赞叹刘备的豪情壮志,被赵云那超群的武艺所震撼,同时,我也不由自主地感叹周瑜,郭嘉的死:天妒英才。看着看着,我竟忘了时间,已经十点钟了,只好依依不舍地上了床。
在学校也不例外,一到下课,我就和王腾岳等几个“三国迷”发表自己对人物,历史的看法。渐渐地,我对《三国演义》中讲述的历史产生了质疑,如空城计,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兵力上有着明显的差距,但司马懿为何如此多疑,撤军?他就不能围而不打,切断蜀军的水源,粮草吗?为了更深一层地了解三国,我就在周末,打开电脑,看《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
听了其中的几讲,我第一个感受就是:三国实在太错综复杂了!人们很难从那扑朔迷离的历史中去品读三国。“三国”已经不单单是几张人物卡片,几本书了。三国完全可以定一个学说。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才疏学浅,对三国的了解不过是九牛一毛。其次《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比较复杂,比如说,作者罗贯中为了提高诸葛亮,就要贬低曹操,周瑜。正如易中天讲的“这两个人正如一枚硬币,诸葛亮是正面,那么曹操就是反面,为了把正面放在上面,那么就不得不把反面放在下面”我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三国热仍在我们家蔓延。我知道了,三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真正的历史也许永远不会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对三国的研究,我还在继续。
篇10:三国观后感500字
一直倾慕着“三国”,不论是作为四大名著显赫的品牌影响力,还是关于他那些千百年流传下来,成为至今美谈的幽美历史,以及数计才华横溢之士。可敬!可叹!无不使人神往。偶尔接触一些零散的碎片,常为不能一览全局而遗憾!
出社会这几年来一直为工作为生活东奔西忙,这个愿望一再推迟实现的期限,眼下呆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所幸已溶入了新的工作,生活也整理出了一条头绪来。一个人奔至音像店,租来“三国”的带子,每每下班之余,一个人津津有味的进入一千八百多年前,在三国的世界里遨游。
刚开始的情节,我印象并不深刻,没有深入去看,因为打打杀杀,动不动就提个人头出来的场面,看着实在有点心畏。不用头脑,没有一点谋略,凶猛残暴,撕杀一片,这难道就是如此声名大阵的“三国”?可我不甘心,我想,既然能如此长久流传,一定有它非凡的历史意义。还是往下看看再说吧……
当曹操还是个毛头小孩的时候,那时这个名字还并不响亮,人们皆只称呼他曹孟德,有次他深夜投奔昔日的一个老伯家借宿,老伯为款待他,半夜起来磨刀杀猪,而他误以为人家磨刀要谋害自己,故而奋起把老伯家上上下下全部杀光,连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都没曾放过,后来到后院发现锅里正烧着水,凳上绑着猪。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人家,人家是原来是要款待自己呀!犯了错,只怎么写范文外,系统还推荐以下相关范本:
篇11:三国观后感500字
《三国演义》这本书我读了两遍,越读越有味,它成为了我挚爱的一本好书。它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本书的开篇词,也是整个故事的缩影。在故事里无数的英雄豪杰中,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他有勇有谋、鞠躬尽瘁、忠诚不二,是天下少有的人才之一。他为蜀国的崛起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一个茅庐之中,刘备、关羽、张飞前去拜访诸葛亮,谁知去了两次都没有见到。直到第三次,刘备再去拜访是,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就一直安安静静等到他醒来,诸葛亮特别感动,便成为刘备的谋士,为刘备出谋划策。
赤壁沿岸,大江之上,曹操的万条战船从北驶来。面对周瑜的嫉妒陷害,诸葛亮并未与他斤斤计较,略施小计,便向曹操“借”来了三万支箭,让周郎自叹不如。又过几日,大战迫在眉睫,诸葛亮散发赤足,又“借”来了东风,使曹操的无数战船化为火海,一时间顿如白昼。
诸葛亮讨伐中原,却因少主有事,不得不紧急撤退,将士已走在前面。魏国大军却突然赶到。诸葛亮急中生智,羽扇纶巾,坐在城楼上,大开城门。魏军主将司马懿心生疑惑,竟下令撤军。就这样,便有了空城计的故事。
这就是让我所佩服的诸葛亮,我要学习他所具有的各种品质:善于思考、勇敢、忠诚。不仅如此,诸葛亮还发明了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孔明灯等等。他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而耀眼的星!
篇12:三国观后感500字
这几天我看了《易中天品三国》的“大江东去”,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故事人物的真正形象以及一些历史上不存在的故事。
《易中天品三国》一共有五十二集,但我也才看了一集。这一集告诉我们故事里的人物主要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形象渐渐消失了,而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却完全刻化在人们的脑子里。
它还主要讲了一个“不存在”的故事——空城计。也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诸葛亮由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变成了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书上的空城计是这样的:
“街亭失守后,司马懿带领大军往西城攻来。诸葛亮只有两千五百名士兵和一些文官。他令打开四门,自己在城上弹琴。司马懿来到城下,听到诸葛亮的琴法不乱,以为有埋伏,就撤军了。”
之所以说这故事不存,是因为有人指出两点:一、司马懿斩了孟达后,根本没有去攻街亭;二、如果司马懿去攻了城,诸葛亮即使用了“空城计”,他也不会退兵的:第一,他可以派侦查进城查看一下,第二,他都听清琴声了,为何不让神箭手把他射下来呢?第三,他就是不进城也得把城围起来啊。司马懿是个有谋之人,他是会想到这些办法的。所以根据这几点描述,我们可以认定这是故事是不存在的了。
事实上,古时候许多故事至今还是个谜。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揭开这些谜团!
篇13:新三国观后感
先考虑如何会失败,再考虑如何取胜
知人善用,避其短,则其长处而用之。
看过新三国第13、14集,有以上小感。曹操以兖州为大本营,准备大举进攻陶谦与刘备共守的徐州,有谋士提出,此时进攻徐州,只怕吕布会借机攻占兖州,如果兖州被占领,那我们就失去了大本营,曹操虽然听取了意见,但仍意在攻取徐州,只是加强了兖州的防守。结果发兵进攻徐州的同时,吕布进犯兖州,此时,曹操果断决定,回防兖州,放弃徐州,随后将吕布军击退,守住了大本营。曹操虽然先前失误,但最终还算是听取了第一句话。
第14集,刘备之后也遇到类似情况,曹操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密令刘备进攻袁术,刘备担心自己出兵打袁术去了,吕布会趁机反叛,占领徐州,这样很可能会失去大本营。但最终他还是决定进攻袁术,单派张飞留守徐州,张飞性情单纯,想事情简单,容易冲动,结果留守期间,被吕布攻进城来,占据了徐州。这里小说一下我对张飞的看法,这样的人可以在别人手下当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但却不能自己成就大业,最多可以独霸一方,但最终会被人消灭掉。所以说,这时候,刘备让张飞留守徐州,是刘备的失策,不善用人,一个人具备某项才能,就让他尽最大发挥它的那方面的能力,而尽量避其短处。
刘备这里就犯了类似错误,导致其徐州失手,失去了大后方,最后只能选择寄人篱下了。试想如果当初刘备如果不犯这种错误,又怎么用等到后来那么久才有荆州。有人说,刘备那时如果选择不打袁术,守徐州,袁术或者别人也会来进攻徐州的,但是,你主动进攻袁术对自己却没有好处,只会削弱自己的实力,让别人渔翁得利。你守而不攻,起码可以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实力,静观时局,伺机再动。
【《三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1.三国观后感评曹操
2.三国名言
3.三国成语
4.三国读后感
5.梦回三国
6.读后感三国
7.三国杀
8.三国歇后语小学
9.三国人物歇后语
10.品三国读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