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与三国的歇后语

与三国的歇后语

2023-03-01 08:01: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虚室生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与三国的歇后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与三国的歇后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与三国的歇后语

篇1:与三国的歇后语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

3、张飞古城骂关羽――误会

4、曹操杀华佗――以怨报德

5、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6、诸葛亮隆中对策――先声夺人

7、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8、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9、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10、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11、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2、关公放曹操――念旧情

13、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4、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5、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1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17、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18、周瑜打黄盖――装样子

19、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20、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21、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22、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23、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24、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25、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26、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27、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28、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29、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30、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31、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32、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33、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34、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35、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36、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37、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38、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9、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4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41、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42、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43、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44、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45、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46、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47、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48、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49、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50、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51、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52、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53、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54、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55、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56、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57、关老爷赴会――单刀直人

58、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59、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60、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61、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62、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63、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64、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6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66、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67、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68、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69、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70、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71、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72、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73、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74、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篇2:与三国的歇后语

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名词,马谡是三国里颇有争议的人物,据史载:“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陈寿评价他:“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的确,马谡是个军事发烧友,爱看兵书,爱研究战术。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谈,彻夜谋划。被诸葛亮称为“旷世奇才”的马谡,却被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如此评价不在少数,大家对马谡的能力也是褒贬不一,那么,马谡到底是个庸才还是能人?马谡失街亭又是怎么回事?这一切都要从马谡的生平开始。

运筹帷幄 深得孔明赏识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Q太守。马谡一共有五个兄弟,每一个都恭谨谦和,才华过人,因此在当地十分有名气,被称作:“马氏五常”。马谡和马良曾同为荆州从事,刘备入川时,马谡跟随大军同行,因为其擅长谋略,而深得诸葛亮的赏识。汉高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人各有其才,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马谡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谋士。天下人很少有人能够在运筹帷幄和能战善战之间平衡,因为我们难以做到能够带兵打好仗,又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很难的,当马谡在这两者之间无法平衡的时候,且两方面都不是特别突出时,是很容易吃败仗的。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三个国家的势力大小和实力我们自然有数,当时,蜀汉的人口九十几万,曹魏四百多万,东吴两百多万,蜀汉的人口数量不足曹魏的四分之一,不及东吴的一半。当时还是人多力量大的时代,人口几乎就是第一生产力第一战斗力,蜀国实力之弱,可见一斑。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要有好的统帅,羊羔也能训练成狮子,但问题在于蜀国没有这样的统帅:绝对才能不低,相对才能不高。吴蜀实力弱,唯一办法是蜀吴两家联合。这一点诸葛亮认识清醒,将之定为基本国策,甚至早早地与吴国定下了瓜分魏国的计划。尽管后来两国一直保持着联盟关系,但无法真正协调立场,作为部署军事斗争的基础。两国协同攻魏,行动从来就没有成功过。依靠合作不行,只能在人才上与人家争一下。

于是,马谡就成为了诸葛亮钦点的一名能人,深得诸葛亮的赏识,但是他的老板刘备不怎么喜欢他,甚至还在临终前告诉诸葛亮,马谡这个人不靠谱,后来证明诸葛亮也没怎么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旧重用马谡。马谡没有失街亭之前,诸葛亮与马谡合作得如鱼得水。比如在讨伐雍]、擒获孟获这件事情上马谡功不可没。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讨伐雍],虽然诸葛亮自己也是个聪明人,但在他出兵之前,他依旧征询了马谡的意见,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短时间内难以收服南人,只有收取其心才能使南人真正归顺于你。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意见,不久,诸葛亮斩杀雍],并且他赦免了孟获,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七擒孟获”,从而保证了南方边境的安宁。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北伐前夕,依靠马谡的计谋,诸葛亮成功地离间魏国曹睿、司马懿君臣,为北伐奠定了胜利基础,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收姜维,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举国震惊。

刚愎自用 马谡街亭失守

这样说来,马谡是个军事人才,诸葛亮的很多智慧里,都有着马谡思维的火花,但是马谡唯一的缺点就是,他理论很充分但是实践经验却很少,这让他对大局的掌握程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他的理论也缺乏实践的检验。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诸葛亮率军出击,而他选择马谡作为先锋,当时很多人都建议诸葛亮选择有经验的老将,但诸葛亮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

魏明帝曹钡弥蜀汉来伐后,派大将张A驻守军马在街亭阻挡马谡。马谡上了战场后,仅凭着自己在书上学来的知识和少量的实践经验,按照自己的思路来部署军队。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计划,放弃了水源地而将军队设置在山上,军队的调度也显得很混乱,这时,马谡的手下王平就已经察觉这个布阵存在很大的问题,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听,我行我素。曹钡木队自然抓住了这个好机会,这边张颌切断了驻守山上的马谡军队的水源,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马谡的军队在山上溃不成军,四散而逃,而当诸葛亮知道了马谡溃败的消息,想要回来支援马谡,却没有办法在马谡所驻扎的地方找到据点,无奈只得绕道,而这一绕道不仅浪费营救时间,还损失了不少军力,可谓得不偿失。因为街亭失守,马谡获罪入狱,被****,而且由诸葛亮亲自斩首,在处死马谡时,诸葛亮也是不舍的,要知道曾经他是如此倚重他,现在犯下大错,又不得不杀掉马谡,以命谢罪,马谡死的时候才仅仅三十九岁。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前往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善待其后人。

失去马谡诸葛亮是痛苦的,因为马谡是他的朋友、知己、战友,他们一同图谋,共事一君,相谈甚欢。在马谡死后,诸葛亮很长的一段时间心情不怎么好,因为他失去了一个能够和他一起商议,因为少了心腹马谡参与,晚年的诸葛亮食少事繁,每一件事都要自己亲自上阵,这样大的工作量换谁都承受不了吧。没了马谡诸葛亮,好像用兵打仗远不如以前了。毕竟,孔明已老,少了一个得力助手,区别还是很大的。要说诸葛亮杀掉马谡这件事也颇受人议论,“胜败乃兵家常事”,道理我们都懂,况且马谡本来就年轻,缺少的正是实践的机会,偶尔失败一次并不可怕,任何一个成功的军事家,都是从幼稚到成熟,这个阶段是需要过程的,不是谁上战场就一定会赢,况且,马谡做前锋也是诸葛亮的提拔,他一意孤行,让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机关兵担任先锋军总司令,似乎也是欠妥的行为,这样追究下来,双方都有责任,这街亭之失的黑锅怎么就马谡一个人背了?

而马谡也并不是一个言过其实,刚愎自用的庸人,谁也无法否认马谡是个人才。看他献平南之策时,可以发现他对战争的惊人洞察力;看他献反司马懿和曹睿之计,又看出他算计之工巧。而败后,马谡知罪伏法,丝毫不强调客观原因来替自己洗罪,也没有利用与孔明私交甚厚来循私,堂堂正正地受刑,没有一丝怨言。

可以说,马谡是个人才,而且是个可以培养和器重的人才,连临死之前的诸葛亮都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又怎么能否定马谡的才能,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次失败就毁了自己的一生,这是诸葛亮的无奈,更是马谡的悲剧。

篇3:与三国的歇后语

1、张飞讨债--声势凶

2、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3、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4、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5、阿斗的江山--白送

6、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7、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8、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9、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10、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11、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12、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13、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14、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15、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16、张飞睡觉--不闭眼

17、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18、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19、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20、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21、曹操转胎--疑心重

22、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23、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24、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25、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26、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27、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28、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29、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30、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31、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32、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33、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34、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35、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36、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37、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38、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39、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40、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41、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4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3、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44、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45、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46、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47、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48、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49、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50、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篇4:与三国相关的歇后语

三国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 ,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篇5:与三国的歇后语

关云长剖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节炎遇上阴雨天——老毛病又犯了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比喻非常凶恶,或大发脾气,有关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人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关着门踩高中医——只知道自己高

(比喻眼睛里只有自己,看不起别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赴会一一单刀直入

关云长刮骨疗疮——苦无其事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胜战李遣一·一大刀阔斧

关上门捉麻雀——看你往哪儿逃

观音菩萨的五脏——肚子泥

观音菩萨年年年十八——妙龄(庙灵)

观音请假——天知道

观音的朋友——个个是神仙

观音庙烧香去——求人不如求神

观音庙许愿——真心实意

观音庙里没观音——走了神

音乐队演出——各吹各的号

棺材里洗脸——死要面子

篇6:与三国的歇后语

1、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4、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5、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6、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7、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8、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9、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10、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1、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12、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14、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5、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16、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7、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18、阿斗的江山 —————白送

19、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2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与三国的歇后语】相关文章:

1.三国歇后语小学

2.三国人物歇后语

3.三国歇后语故事

4.关于三国的歇后语

5.三国故事的歇后语

6.有关三国的歇后语

7.有关三国经典歇后语

8.含有三国人物的歇后语

9.和三国故事的歇后语

10.与爬行动物的歇后语

下载word文档
《与三国的歇后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