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三卷作文范文
“天涯JAC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高考全国三卷作文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高考全国三卷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历年高考全国三卷满分作文精选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公理擦去的是功利……
——题记
“我再看看你们,你们再看看书。”你轻步走进教室,语调也轻轻的,一改往日的“河东狮吼”。正在做考前最后冲刺的我们,一下子都抬起头,你平静的表情却掩盖不了眼眶里的湿润……
三年了,在这个让人既爱又恨的地方和你一起阴晴风雨三年了,再过两天,就要告别。我以前设想过的种.种离开这里的情景:
“_X,怎么又迟到了?先做二十次下蹲,再写反思!”
“你怎么搞的?成绩又下降了?你的入口成绩可是咱们班前三名!”
“昨天宿舍扣分,是因为你的衣服乱放吧?下午课外活动,去打扫宿舍5楼的楼道!”
说起来都是泪,想一想都是恨!
可是这一刻,我的鼻子一阵酸楚。听着您这两句话,我脑海里一下子浮现出这样一幅幅画面:
我和同学们每一张作业和试卷上写满了的你的批语和勾勾叉叉;
校园林荫道上,您和我一起漫步,耐心倾听我的烦恼,帮我走出困惑;
每天早晨,您总是等在操场,带领我们用整齐的步伐迎接黎明的曙光;
说起来都是幸福,想一想都是温暖!
三年朝夕相处,现在即将别离。您说“我再看看你们”,我们是你看不够的美;你说“你们再看看书”,我们是你永远的期盼!
想起三年前一起在校园栽种那棵青春树,您扶正树苗,我们给它培土、浇水,然后连续一个两月,我们班的同学轮流着每天去给树苗浇水,现在它已经深深扎根,不惧风雨!
想起三年来我们这班孩子,就一直是您在给我们除虫、施肥和浇水,让我们茁壮成长。今天,我们已经枝叶繁茂,根须深扎,向着更高远的天空拔节!
您是我们搭乘的开往我们人生理想车站的列车,适时将我们送往下一个驿站。现在,列车到站,您挥挥手:“不必说再见!”然后去迎接新登车的旅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民族的根基在教育,一个国家的未来在教育,而教育的根基在老师。我们遇上您,是我们的幸福,中华民族有您这样的老师,是我们民族的幸福!
耳畔又响起了宋祖英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公理擦去的是功利……”
以前只觉得这歌曲听着舒服,这一刻,我突然觉得,很感动,这歌曲实实在在都是说的您!
今天,我已经长大,我是否能成为您做一名老师诲人不倦,姑且不说,至少,我要成为您做一个能肩负起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使命的大写之人!
篇2:历年高考全国三卷满分作文精选
我国古代一文学大家韩愈曾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意思是说古代求学的人必须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教导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但如今的老师所要掌握的可不仅仅只是教导学业,解决问题了.还要关心学生的各种情况,简直就是第二个妈呀!恰巧,我的班主任就是其中一员。
她是一位30岁左右的漂亮女老师,岁月没有在她的身上留下一点痕迹,一对星眸,两弯柳眉,真是国色天香啊!特别是她平时脸上总挂着一点淡淡的微笑,使人如沐春风。但你也不要被她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她严肃的时候可不比那黑脸包青天逊色多少。
曾有人对我说过:“描写一个人,就要写她的不同之处。”但我认为只有那些最基本,最显而易见的东西才是最应该写的。因为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并不是所有老师都可以抵住诱惑,因为各种指标,升学率,奖金都渐渐蒙住了他们的双眼。因此,我为我的老师能够对待学生大度,关心学生细腻而自喜。我的爱好比较广泛,其中最喜欢的是绘画。无聊时,哪里都是我的画板。
一天早读时我没有背书,而是趴在桌子上画画,突然一阵惊呼从身后响起:“哎呦,画的不错嘛”。差点把我吓死,这不是老师的声音吗?完了,这次完了。我转过头去,看到一张此时我不想见到的脸庞。
她这时又调转语气说:“虽说绘画是你的爱好,老师不该阻止,但你也不能不分场合,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时间很宝贵,人在这时记忆,不易忘,你可要珍惜啊。”说完便走了我见过许多老师在遇见学生犯错时的态度,但从没见过教训学生前夸他们的。为此,我对老师的大度而感到羞愧,我低下头,在心中默想:“对不起,老师,我一定改正过来”。
除大度之外,我还亲身体验过老师对待学神的细腻之处。去年冬至的时候,老师特地做了些饺子,拿到班里来让大家品尝,吃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还有前天外面风大,尘土飞扬,老师就从家里带来一些口罩分发给大家,让大家到外面去带上注意防尘。
你们说,这样一个既漂亮又大度并且还细心的老师,还不值得我们大家去爱吗?敬爱的老师,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我有许多话想要对您说,但是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都道不尽我对你的喜爱,遂用一诗聊表敬意:“吐尽心中万缕丝,燃尽烛中无限泪。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
恩情永怀,此生不忘
篇3:全国三卷高考作文题目及:心海桑田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历经几年实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解析】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和过去的材料不同,仅仅给出材料而省去了引导语,让作文的范畴更为宽泛。
材料表面上看,只是关于小羽和花茶的故事,但小羽和花茶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小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可能是你、是我、是所有人;花茶也意味着我们的品德、我们的生命以至我们的整个社会。
抱着小材料大作文的思路,我们用新东方课堂上讲过的“切割法”切割材料:
1.小羽最初的成功在于推陈出新,所以可以审出“传统“”创新”;
2.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我们可以审出“诚信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3.从小羽牵头起草行业标准,可以审出“法的精神”;
4.小羽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可以审出“合作”“创新”;
当我们审出了这些相应的点后,试着用“多维度思维法”和“逻辑法”把这些点与核心观点进行归类与联结,不难得到如下的观点:
因为尊重了传统,所以我们的创新才更有机会成功。而且我们要尊重的传统,不只是技艺上的,也是品德上的.。
【优秀范文】
心海桑田
社会的洪流,只能让那些美好更为锃亮。——题记
合上贾谊的《鵩鸟赋》,“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两句话久久萦绕在我心间,的确,世事可谓沧海桑田,不变的只有“永恒的变化与创新”,但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创新,其实就隐藏在我们对传统的选择与尊重之中。
不久之前,为了应对高考那如山的压力,我和同学去看了《百鸟朝凤》,电影大致讲述的是人死后人们用唢呐对其进行评价——道德平庸者吹两台,中等者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得到“百鸟朝凤”的待遇。它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传统似乎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指导,当我们尊重了传统中的那些美好,成功创新的可能性就会离我们更近。
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的陈寅恪先生,历来持有中国文化本位主义的观念,对文字改革的鲜明态度,向为学界所知,他曾明示自己的著作一定要繁体竖排,否则宁可不出,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触动中国文化根基的文字改革的反感。从这,我们便能看出陈先生对传统的坚守,也正是由于他这样的坚守,才有了其学贯中西,在宗教、历史、语言、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
当今社会也是这样,很多人都在高举着创新的旗帜,但试问,如果我们的创新遗弃了传统中的那些美好的品质,如诚信、如合作,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现在的“山寨”“仿制”这类所谓的创新不正是由于我们丢了对传统的尊重与敬畏吗?
和陈先生一样的清华四巨头——王国维,不仅提出了“昨夜西风凋碧树……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的人生三重境界,更是第一个用西方的哲学、美学来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学,为我们留下了《人间词话》和《观堂集林》等鸿篇巨著。如果他不是尊重了传统,怎么会有相应的创新?怎么能担得起“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此般名号?
纵观历史长河,凡有成就者无一不如此,辜鸿铭,因为尊重传统,所以开创性地把“四书五经”翻译成外文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林语堂,因为尊重传统,才能以《红楼梦》为启发写了《京华烟云》……我们的生命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说生命是一道风景,我们只有尊重了传统,才能在传统之上谈创新谈变革,也才能去领略生命的大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桑田,无论社会怎样奏响变迁的高歌,我们都要坚守着这片关于传统、关于美好的圣地,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改革与创新,就藏在那块美好传统的沃土里。
篇4:高考:全国一、二、三卷英语作文
20高考:全国一、二、三卷英语作文汇总
高考英语作文
全国卷一:你身边值得尊敬的人+理由
全国卷二
上周末,介绍农场采摘活动
1.农场情况
2.采摘过程
3.活动意义
全国三卷
假定你是李华,你和同学根据英语课文改编一个短剧,请你写一封邮件给外教miss Veans,请他指导你们。邮件内容包括
1.情节简介
2.指导内容
3.商定时间和地点
北京卷
一题以“外籍教师因疫情滞留英国”为假设。
一题则以居家学习为背景。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Dear______ ,
①I am ______(自我介绍). ②I am writing to see if it is possible for you to provide me with information regarding ______(要询问的内容).
③First of all, what are
______(第一个问题)? ④Secondly, when will
______(第二个问题)? ⑤Thirdly, is
______(第三个问题)?
⑥I would also like to inquire ______(将最重要的问题单独成段). ⑦Could you be so kind as to send me some relevant booklets on the above-mentioned aspects?
⑧Thank you for you kindness, and your prompt attention to this letter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
Yours sincerely,
Li Ming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Dear ,
I write this letter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that you advertised in of .(信息来源)
Not only do I have the qualifications for this job, but I also have the right personality for .(表明自己可以胜任某一职位)For one thing, .(胜任的理由一) For another, .(胜任的理由二) Should you grant me a personal interview, I would be most grateful.
Please contact me at any time at .(提供个人联系方式)
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my application, 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you.(结束语,表达感谢和期望)
Yours sincerely,
________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一、段首句
1.关于……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Therearedifferentopinionsamongpeopleasto____.Somepeoplesuggestthat____.
2.俗话说(常言道)……,它是我们前辈的经历,但是,即使在今天,它在许多场合仍然适用。Thereisanoldsaying______.It’stheexperienceofourforefathers,however,itiscorrectinmanycaseseventoday.
3.现在,……,它们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危害。首先,……;其次,……。更为糟糕的是……。Today,____,whichhavebroughtalotofharmsinourdailylife.First,____Second,____.Whatmakesthingsworseisthat______.
4.现在,……很普遍,许多人喜欢……,因为……,另外(而且)……。Nowadays,itiscommonto______.Manypeoplelike______because______.Besides,______.
5.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也不例外。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Everythinghastwosidesand______isnotanexception,ithasboth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
6.关于……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一些人认为(说)……,在他们看来,……People’sopinionsabout______varyfrompersontoperson.Somepeoplesaythat______.Tothem,_____.
7.人类正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Manisnowfacingabigproblem______whichisbecomingmoreandmoreserious.
8.……已成为人的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年青人当中,将引发激烈的辩论。______hasbecomeahottopicamongpeople,especiallyamongtheyoungandheateddebatesarerightontheirway.
9.……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引发一些严重的问题。______hasbeenplaying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ourday-to-daylife.ithasbroughtusalotofbenefitsbuthascreatedsomeseriousproblemsaswell.
10.根据图表/数字/统计数字/表格中的百分比/图表/条形图/成形图可以看出……。很显然……,但是为什么呢?Accordingtothefigure/number/statistics/percentagesinthe/chart/bargraph/line/graph,itcanbeseenthat______while.Obviously,______,butwhy?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1、观点类:表达自己的观点
(1)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_______. Some people think that ______, while others argue that _______.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agree with the _____ opinion. For one thing, I firmly believe_______. For another___________. Just think of _______ who _______.
Taking all these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we may safe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_________. Only if _______ can we ________., just as the saying goes _________.
(2)As we all know, the general public has been debating whether __________ is a blessing or a curse. Scientists have made advances in ________, so some people support ________, saying ________. Other people oppose ________, saying _______.
Personally speaking, I approve of _______ only if it is placed under strict control. For one thing ________. For another _________. Only when we exercise extreme care over this delicate matter can we be sure to put it on the right track.
篇5:全国英语试题三卷高考试题
全国英语试题三卷高考试题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When I look at this picture of myself. I realize of how fast time flies. I had grown not only physically.and also mentally in the past few years. About one month after this photo was took, I entered my second year of high school and become a new member of the school music club. Around me in picture are the things they were very important in my life at that time,car magazines and musical instruments.I enjoyed studying difference kings of cars and planes,playing pop music,and collecting the late music albums.This picture often brings back to me many happy memories of your high school days.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定你是李华。你所在的校乒乓球队正在招收新队员。请给你的留学生朋友Eric写封邮件邀请他假如,内容包括:
1.球队活动;
2.报名方式及截止日期。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篇6:高考全国一卷,二卷,三卷真题卷分析
20高考全国一卷,二卷,三卷真题卷分析
“试卷稳中求新,在保持结构总体稳定基础上,科学灵活地确定试题内容,强调数学应用,突出关键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认为,高考数学卷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根据文理科考生数学素养综合要求,调整文理科同题比例,为新一轮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的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
探索内容改革,助推素质教育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介绍,根据文理科考生数学素养的综合要求,调整全国Ⅱ卷、全国Ⅲ卷文理科同题比例,为新一轮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试题采用“Y字形排列”,即文理科容易题和中档题相同,构成试卷的基础,在中途文科增加中档题,理科增加较难题,组成文理科不同难度结构的试卷。通过这样先合后分的设计达到多个目的:一是增加文理科共同题的比例,二是提高文科试卷的得分率,三是增强理科试卷的区分效果。
北京市古城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刘永江认为:“文科与理科合卷是未来数学高考改革的既定方向,如何兼顾文理倾向不同学生,保障试卷考查结果公正性,科学合理设计新形势下的数学高考试卷,就自然而然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从开始,北京市数学高考试卷进行大胆尝试,在文理同题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在今年的数学高考试卷中,刘永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的力度。
刘永江说,从今年北京数学卷来看,文理同题的数量有所增加,达到了6道题,占到了总题量的30%。“另一个特点是题干相同,问题却不同。例如,文理的第17题题干是相同的,但是在具体问题的设计上,命题组充分考虑到了文理生差异,体现了高考的公正与公平。”
浙江省今年是第二次实行数学文理合卷。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浙江省首批正高级教师、嘉兴市第一中学校长卢明分析,今年的试题继续秉持20“文科起点,理科终点,有效区分”的命题策略,“文科起点”就是“保底分”,如今年的选择题第1至5题,每题4分,难度较低,只要概念清晰,仔细作答,基本都能做对;“理科终点”就是“有效压轴”,控制数学尖子生的高分及14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有效区分”就是通过中档题和解答题的分步设问,让不同水平考生有不同表现,以达到有效区分目的。
聚焦主干内容,突出关键能力
“多考一点想的,少考一点算的。”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看来,20数学全国卷立足于培育学生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数学应用、数学阅读和表达等关键能力,重视学科主干知识,杜绝偏题、怪题和繁难试题。通过高考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堂,用好教材,避免超纲学、超量学。
事实上,数学的符号语言是数学抽象性的一种具体体现。数学符号语言的翻译能力,也恰恰是学生应当养成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在刘永江看来,今年的北京市数学高考试卷中,命题组适当地增加了数学符号语言的运用。
刘永江举例说,比如文理的第8题,将原来学生常见的不等式组的形式用集合语言进行了表达;还有理科第12题把不等式组的表达改为了连续不等式的表达形式。他认为,这些看似形式上的变化,背后表达的是对数学抽象这一核心素养的全新诠释。
湖南省首批正高级教师、株洲县第五中学学术委员会主席阳志长同样认为,今年全国卷在注重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在向素养提升的方向转变。
他解释说,考生要具备数学思想,能够读懂命题者的隐性意图,并将之转化为显性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他举例说,文科第19题为“节水问题”,要求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数学运算、数据处理、统计推断,回答现实问题;理科第19题“产品检验问题”,不仅考查概率、期望等数学知识,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习得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强调数学应用,考查数学思维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看来,把高考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设置真实问题情境,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也是此次高考数学的一大亮点。
同时,在今年高考命题中,应用题部分还将数据准备阶段的步骤减少,给考生呈现比较规范的数据格式或数据的回归模型。“采取‘重心后移’的策略,把考查的重点后移到对数据的分析、理解、找规律,减少繁杂的运算,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说。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举例说,如全国Ⅱ卷第18题,以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为背景,体现了概率统计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试题采用真实数据,增强了试题情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全国Ⅲ卷第18题减少了烦琐的数据整理步骤,将考查重点放在运用概率统计思想方法分析和解释数据之上,突出了考查重点。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介绍,今年数学卷还体现出鲜明的创新导向,创新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想的张力,把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
“如文科数学全国Ⅰ卷第17题在所求数列中加入了讨论,判断问题,通过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设问展现了思维的过程,充满了探究的味道,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研究型学习的理念。”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说,希望通过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采取多样形式,降低题海战术、机械刷题的效果,从而起到减负的作用,引导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扎实推进。
全国一卷
一、总体评价
1、难度适中,利于发挥
全卷整体难度比年略易,从前往后坡度较缓,无偏难怪题,符合一线师生预期,有利于考生考场正常发挥。简约而不简单,深刻而不深奥,加强了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除了压轴题,几乎是一马平川。除了选择第12题较难以外,选择、填空题没有往年的梯度,大部分都比较容易,今年解答题梯度也不明显,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题比往年难度有所降低。整套试题计算量也适中。但试题陷阱林立,特别是选择题,很多粗心考生很有可能中招,可能感觉良好而得分不佳。尽管这样,相信今年考生应该开心一回了。
选择题基础题偏多,复数、集合、概率、数列、向量、切线、三视图、函数与导数圆锥曲线等都比较常规,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做对11个,问题不会太大。
有特点的题目:第10题,此题计算面积时与初中几何勾股定理有很大关系。
第12题,并没有考查常考的热点函数与导数压轴题,考查了立体几何,难度在于找到符合题意的平面,而且要找到与平面每条棱所成角度一样。若学生对立方体非常熟悉,才能解答。
填空题:线性规划、数列、排列组合非常常规,第16题在思维上对学生可能有难度,大部分学生可能会直接去化简合并,但不会成功;直接求导讨论函数的极值点会成功。
17、18题,解三角形和立体几何,常规题。
回避了全国各地模拟考试中的热点题型,例如在全国各地二模考试中,第17题普遍为数列题,自以来首次没有了程序框图题及第二次无二项式定理题(新课程卷也无二项式定理题);
几乎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概率统计题”出现在了试卷的第20题的位置,让人既感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了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考查,同时进一步落实了“少考一点算,多考一点想”又一命题理念。
19、21题第一问基础好,没有问题,19题第二问需要花点时间,21题压轴题有一定难度。
2、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范围与去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删掉算法与框图知识点,数列没考解答题,而加重了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知识的考查(三道题)。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解释几何知识点是历届高考永恒的主题。
3、能力立意,注重应用
在一如既往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应用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强调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试题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数学素养的高度立意,重视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加强针对性,有效检测考生对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第9、16、21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第7、9、10、16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第21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
4、平中见奇,适度创新
填空题与解答题虽然难度偏易,但灵活性较强,全卷在平实、平和中适度彰显创新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以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与导向作用。如理科第3、7、12、16、20题均体现了本卷的创新性、综合性等特点。第3、15、20题考查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应用能力。第10题考查数学文化。
本卷创新性还体现在概率统计大题与解析几何大题的序号调整上,解析几何大题的难度明显降低,今年理科数学2卷也有类似的调整,这给中学界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各知识板块的难度与题序在高考试卷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命题者会根据当年相关情况适当地做些调整和创新。
本卷美中不足的是第21题与湖南省20文科数学第22题几乎雷同。我们认为,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性,高考试题尤其是后面六道大题应尽最大可能规避陈题。
二、备考复习建议
1、今年考查内容删除或减少的必考知识点,明年可能会出现或增加,比如删除的内容:算法与框图(选择题:无 填空题:无 解答题:无);减弱的内容:(数列:选择题(4) 填空题(14) 解答题:无) 关注变化,有备无患。
2、函数与导数、立体几何、解释几何内容历届高考分值很大,备考应该注重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网路的构建,通过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去提高应考能力。
3、高三复习既要注重主干知识,又要不忘边缘考点,例如排列组合题不是主干知识,属边缘考点,但2018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I卷中考了且为填空题;既要多做题,又要消化好已做的每道题,更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又如2018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I卷中的概率统计题与全国高考理科数学I卷中的概率统计题如出一辙。
4、高度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在复习中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理解数学本质,真正发挥教材的示范引领作用与育人功能。还可以借助数学趣题、数学家故事等数学文化内容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5、新课程改革正在启动,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正朝着“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这一核心素养落实,高考也应该与之衔接。试题更加不可能向高难度方向发展,今年的试题就是体现。但数学三大能力的培养永远都是核心,打好双基,培养三大能力才是应考的王道。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实践应用、数形结合、反思领悟等能力,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与运算速度。
6、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不盲目追求题量,而是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相关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试题分析求解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典型试题的内在价值与迁移功能。可通过设计变式题和在各模块知识的交汇处命制试题,以及适当设计一些新背景题、创新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意识。
全国二卷
数学全国二卷(理科)保持其一贯的风格,保持平稳,坚持考查通性通法,基础与能力考查并重,难度甚至略微有所降低,几乎没有偏难怪的考题,不少题目直接由课本题目改编而来,比如填空题前三个题目,但是要得高分,必须谨慎细心。大题中,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出题顺序有所调整。试卷整体还是坚持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注重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理科难度稳中略降,表现在解答题中解析几何题难度明显下降,导数的应用也略有下降。
一、试卷特点
1、内容传统,遵循考纲和考试说明
今年数学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均限定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复数、集合、向量、算法、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线性规划等依然在客观题中进行考察,计算量适中。解答题和以往一样,依然考察六种题型,数列、统计、立体、解析、导数、选修,但各题梯度变化不明显。
理科解答题17题数列只需直接代入公式,相当于我们平时模拟题中的一道选择题。解答题21题考察的是导数中的零点问题,其中理科第二问容易写出结果,但讨论全面不容易。
文科第二问思路比较常规,但严密证明有难度。
选修考察内容基本,难度较以往有所降低。整套试题涉及内容都是我们在教学中重点强调,在考前反复训练的。
2、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
对新课标中所增加的内容有所考察,例如理科选择题第8题中考察了数学文化。解答题第18题考察了学生利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数学模型建构过程的理解要准确,才能准确甄别哪个模型更好。
3、结构稳中有变,创新不明显
客观题中没有对三视图进行考察。主观题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互换了位置,使得试题难度降低。整套试题解析几何部分圆锥曲线覆盖全面,但运算量减小,更侧重于定义、性质的考察,例如理科第12题,19题。16题考察了近几年出现频率较低的圆锥。
文理选填区别较大,解答变化较小。文理选择6个相同,6个不同,填空1个相同,3个不同,但解答题相同题目较多,除了立体第二问和导数。
4、两个重大变化
(1)今年理科把往年一直延续的第19题(立体几何解答题)与第20题(解析几何解答题)的位置对调,变为第19题为解析几何解答题,第20题为立体几何解答题。并且立体几何的难度与往年基本持平,没有上升,而解析几何题的难度明显下降。
预测今后将保持这一新的排序。这个排序的变化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降低试卷的整体难度!
(2)文理科试题的重合度显著增高。其中选择题有6个题完全一样,2个题相近;填空题有2个题完全一样,1个题相近;解答题必考题部分有3个大题完全一样(第17、18、19题),选考题完全一样(选考题往年也完全一样)。即全卷23个题有13个题完全一样,还有3个题接近!而往年远低于这个比例。
这一变化预示着:已经开始为未来文理科高考合卷做准备;微降理科试卷的整体难度,升高文科试卷的整体难度,预测今后将保持这一变化,但今后理科继续降低难度的空间不大。
二、题型及考点分析
基础知识题保持稳定,主干知识常考常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圆锥与曲线、函数与倒数等知识点分布和去年相比保持稳定。
知识点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整体来说凸显了数学科学和人文价值,考察了学生后续学习潜力。
整张试卷集中考察了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主要表现为:对基础和数学能力的考察,继承了往年试题的传统;在题型设置方面,平稳中有变化;在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变化中有创新;对规范和严密性考察,绵里藏针。
在函数、立体、解析、概率统计、三角和数列等部分的考察继承了往年的传统,函数共考察27分,立体共考察22分,解析共考察22分,概率统计17分,三角共考察15分,数列共考察12分,总计115分。
在题型设置方面,今年的试卷在平稳中存在一些变化。比如小题中没有考察三视图,课改以来,这是第一年没考三视图,当然这也许和新一轮课改中将要删除三视图有关;第16题以求圆锥体侧面积的形式考察了旋转体轴截面、线面角、正弦定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在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上有一定的变化;还有一个较大的变动:大题中19题以往考立体几何今年考察了解析几何, 20题以往考察解析几何今年考了立体几何,考察内容互换了,同时,解析几何难度明显下降,而立体几何难度相对较大,主要体现在规范性要求高和计算量增大上。
今年的概率小题第8题以哥德巴赫猜想为背景,考察古典概型知识的运用,背景充满了数学文化的韵味,又新颖独特;大题第18题,以生活中大家比较关注的环境问题为背景,考察对统计概念的理解,第二问以开放的情景进一步考察了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运用,即突出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又体现了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虽然整张试卷难度不大,但用心研究会发现,想打高分甚至满分并不容易。比如:20题(2)首先要由已知二面角得到M点的坐标,再利用M点的坐标计算线面角,这一过程中对同学们的书写规范、计算速度和准度都有较高的要求;22题(1)看起来不难,但很容易出现严密性方面的疏漏,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的过程中如果引入正切值表示斜率,那么很容易丢掉倾斜角为直角的特殊情况,易被扣分;21题(2)常规解法为分类讨论,其中对0<0.5的讨论比较有难度,想要严密完整解答也是比较难的,这道题在数学尖子生中有一定的区分度。< p=“”><0.5的讨论比较有难度,想要严密完整解答也是比较难的,这道题在数学尖子生中有一定的区分度。
三、2019高考备考建议
第一,在以后学习过程中还是要夯实基础,以后考试中基础分一定要得到。拉开分值的往往不是所谓的难题,而是基础题。
第二,要重视教材,回归课本。教材是命题的依据,很多题目解题的切入点都是书上的基础知识。要学会总结,学会运用知识的交汇。
第三,在备考中,要注重梳理总结,注重错题。一定要重视规范答题,运算要规范,表达步骤要规范齐全,推理要清楚,卷面要整洁。
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分析世界、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题海中增加学生负担。
全国三卷
2018年全国三卷理科数学试题从整体上讲,没有片面或者过度的追求创新,试题简洁明快、自然清新,阅读量小,在平和中见新意,在朴实中见灵动,非常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坚持能力立意,突出对高中数学主干内容的考查,没有什么偏题和怪题,对中学数学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具体来说,今年理科三卷试题有以下一些特色: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贴近高中教学实际,试卷中的每种题型均设置了数量较多的基础题,许多试题都是单一知识点或者最简单知识的交汇,这类试题能够很好的稳定考生情绪,也对中学数学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同时试题也对支撑数学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进行了重点考查,如函数与导数、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等内容的考查竟然高达130分,这充分的体现了理科三卷试题对主干知识的重视程度。
今年理科三卷数学试题以稳为主,没有片面或者过度的追求创新,但很多试题还是在平和中见到了一丝新意,如第3题,以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连接木构件为背景,很好的命制了一道三视图试题,考生需要先观察卯眼的直观图,再想象其俯视图,这和以往多数通过所给三视图想象直观图的命题方式相比,确实增添了一些新意,另外也传播了中国悠久的文明和智慧;再如第8题,以考生熟知的“移动支付”为切入点,很好的考查考生对概率和离散型随机变量等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第12题也是一道很有亮点的试题,以简单的对数运算为载体,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具备思维的灵活性、解题的创造性;第21题第一问不等式证明问题考查了考生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不同水平考生可以利用不同层次的方法解答,能够体现考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水平,第二问起点低,问题看似常规,但落点高,实际解答过程对考生的逻辑思维与运算求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类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有利于高校选拔有潜能的新生。
总之,今年理科三卷数学试题难度结构科学合理,能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达到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的目的。
北京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北京数学试卷的试题题型、分数设置保持稳定,难度分布基本合理。试卷内容覆盖知识全面,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突出数学概念及应用,注重考查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立足主干知识
2018年北京高考数学试卷以《考试说明》为依据,着力于函数与导数、三角、数列、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这些主干知识,通过设计解答题来重点考查。
二、突出思想方法
2018年数学试卷中考查了数学中的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反证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
参考例题:
文科19题,理科18题的第二问,需要借助于分类讨论的思想,分成两大类,或更多的小类,再根据极小值点的概念作出解答。理科5(文科6)题、文科7题,都体现了用数学直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考查要求。
三、凸显能力立意,考查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考试说明》中提出要突出数学试题的能力立意,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其中,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
参考例题:
理科16题是一道立体几何的问题,在第二问中需要学生自主思考找到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文科20题,在第三问中,通过让学生论证三点共线,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在科学、技术、工程和现代生活中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例题:
文科17题和理科17题的概率统计题贴近生活。题目给出了近几年在国内市场上放映的两千多部电影的真实数据,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预测和提高电影质量。文理科试题在同一个真实背景下,各有侧重。
四、考查数学创新精神
北京学生视野宽,知识面广,在综合地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2018年试题强调开放性和创新性,选择非常规的情境和思维深刻的问题,让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参考例题:
文科11题和理科13题,属于开放型试题,答案不唯一,分别以简单的不等式和函数的单调性概念为载体,创设合适的数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开放性思考,创造性的构造反例。
参考例题:
文理科第8题,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构成的点集为载体,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本题的解题思路多样,可以从代数角度出发,先考虑点在集合内,再用补集的思想,就能快速的解决问题;也可以按照线性规划的知识去画题设中的集合表示的区域,因为含有参数,所以表示的是一个动态的区域,合理的分类讨论是关键。
五、对文科试卷的评价
2018年北京高考数学科目文科试题突出立德树人,突出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重视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的认识,注重通性通法,强调数学实际应用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减轻学生负担和指导日常教学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探索。
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
和2017年试卷相比,多数试题的知识呈现形式及顺序基本不变,如选择题前三道试题考查的内容和前四道解答题考查的顺序完全一致。
从考卷看文科选择题前六个,填空题前五个,文科前四个解答题都非常注重基础,有利于考生稳定心态,正常发挥水平。同时试题对高中数学课程的主干知识:函数、导数与不等式、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统计概率等内容,保持了较高比例的考查,保持文科试卷注重基础考查的特色。
2、关注本质,注重能力
试卷中,很多题目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适度的综合,关注数学问题的本质,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比较新颖,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
参考例题:
第(7)题考查三角函数定义,呈现形式新颖;第(8)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在平面区域变化过程中,恰当选择解决方法;第(14)题通过三角形面积来考查余弦定理,从几何角度考查极限的思想。
3、联系实际、重视文化
参考例题:
试卷第(5)题以音乐为背景,将音律和数学知识自然结合,考查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结合巧妙,背景真实,和2017年以围棋为背景的试题一样,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应用中的价值以及古代中国数学的文化成就。
参考例题:
第(17)题,以真实数据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概率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希望考生在新情境中提取有用信息,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学生分析所给的条件,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合理建立模型,进行理性思考。
4、立意素养、体现选拔
试卷以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立意,在关注考生未来发展,体现选拔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参考例题:
第(15)题将等差、等比数列知识与指数、对数运算相结合,突出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考查;第(6)和第(18)题考查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第(19)题突出考查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第(20)题梯度明显,体现北京特点,考查创新意识。
六、对理科试卷的评价
2018年高考数学北京卷在坚持重视基础的同时,注重思想方法的考查。试卷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应用意识、理性思维等,在数学文化方面也有所体现。
1、整体稳定,适度创新
整份试卷平和稳定、注重基础考查,例如选择题的前几题是学生熟悉的集合、复数、程序框图等问题,这与2017年试题位置相同,面貌相似,但在细节的呈现上,稍有差别,这些题目入手容易,有助于考生的稳定发挥。
试卷突出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例如读图、读表、计算、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参考例题:
例如选择题第(7)题,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考点,从一个新颖的视角考查了学生对运动与变化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例如选择题第(8)题,以集合的形式呈现,以线性规划知识为考点,考查学生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
2、注重理解,考查本质
试题在考查通性通法的基础上,注重数学本质的考查,同时避开了模式化的命题思路,这就要求学生在对相关的数学概念理解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例题:
例如填空题第(12)题本质上考查的是线性规划问题,但在问题的呈现方式上有别于常见的不等式组;例如填空题第(14)题考查圆锥曲线概念与性质,而不是单纯的计算;再例如解答题第(18)题的第二问,学生可以通过分类讨论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对极值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则可以避免繁琐的讨论,优化解法。
3、强调数学应用,体现传统文化
试卷在注重知识和方法考查的同时,强调数学的应用,并且体现了传统文化。
参考例题:
例如选择题的第(4)题,以音乐中的“十二平均律” 为背景,有机的将我国古代音律方面的成就与数学中的等比数列概念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考查了指数运算;再如理科第(17)题,将电影评分问题与概率统计知识相结合,背景中的数据真实,问题源自生活实际,却又高于生活,突出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4、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教学
整套试卷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充分的考查。
参考例题:
例如选择的第(6)题考查了逻辑推理素养,第(7)题,第(10)题考查了几何直观素养,第(20)题对数学抽象素养进行了考查等等。填空第(13)题保持了去年开放的命题风格,以举例证伪的形式,考查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过程和方法。
纵观整份试卷,在主干知识,核心思想方法,数学本质的考查上,保持北京试题的特点,避免了“偏题,怪题,难题”,为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篇7: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题目要求:
⊙2017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关键词:共享单车,长城,京剧,中华美食,移动支付、食品安全、大熊猫、高铁…选择两到三个关键词,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
篇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题目要求:
⊙全国卷III高考作文题目:正逢高考40周年,让考生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为副标题,谈下自己对#高考#的看法。自命题,题材不限
篇9: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题目要求:
⊙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二选一:
1.“说纽带”
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篇10: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题目要求:
⊙上海高考作文题: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篇11: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题目要求: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篇12: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题目要求:
⊙浙江20高考作文题目: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篇13: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题目要求:
⊙山东高考作文题目:回头却已不再是从前。
材料作文:不要回头看,因为逝去的风景已不再属于你。
篇14: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题目要求:
从给出的“中国关键词”选择两三个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篇15:全国高考作文题
全国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
新课标卷1 | 经验与勇气 | 新课标卷2 | 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
全国卷 | 捡到手机之后 | 辽宁省 | 沙子与珍珠 |
江苏卷 | 探险者与蝴蝶 | 湖北卷 | 上善若水任方圆 |
山东卷 | 咬文嚼字 | 江西卷 | 学生有三怕 |
北京卷 | 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 重庆卷 | 根据大豆写作文 |
天津卷 | ___而知之 | 四川卷 |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
广东卷 | 以捐助为题作文 | 上海卷 | 更重要的事 |
福建卷 | 忧天 | 安徽卷 | 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 |
湖南卷 | 我愿意 | 浙江卷 | 三句话看青春 |
海南卷 | 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 陕西省 | 经验与勇气 |
高考作文题目回顾
新课标卷 | 新课标高考作文题:船主和漆工的故事 | 全国卷 | 2012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甩掉多余的顾虑 |
陕西省 | 2012陕西高考作文题:船主和漆工的故事 | 辽宁卷 | 2012辽宁高考作文题:大隐隐于“乐” |
江苏卷 | 2012江苏高考作文题:忧与爱 | 湖北卷 | 2012湖北高考作文题:科技的利与弊 |
山东卷 | 2012山东高考作文题:孙中山箴言自拟题目 | 江西卷 | 2012江西高考作文题:关于拥有的议论文 |
北京卷 | 2012北京高考作文题:火车巡逻员老计故事 | 重庆卷 | 2012重庆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
天津卷 | 2012天津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 四川卷 | 2012四川高考作文题:手握一滴水 |
广东卷 | 2012广东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 上海卷 | 2012上海高考作文题:心灵闪过的微光 |
福建卷 | 2012福建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 安徽卷 | 2012安徽高考作文题: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
湖南卷 | 2012湖南高考作文题:看图作文 | 浙江卷 | 2012浙江高考作文题: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
高考作文题目回顾
新课标卷 | 中国崛起的.特点 | 全国卷 | 关于诚信 |
陕西省 | 中国的发展 | 辽宁卷 | 关于苹果 |
江苏卷 | 拒绝平庸 | 湖北卷 | 旧书 |
山东卷 | 这世界需要你 | 江西卷 | 孟子三乐 |
北京卷 | 对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的看法 | 重庆卷 | 情有独钟 |
天津卷 | 关于镜子 | 四川卷 | 总有一种期待 |
广东卷 | 回到原点 | 上海卷 | 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 |
福建卷 | 根据文字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 安徽卷 | 时间在流逝 |
湖南卷 | 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 浙江卷 | 我的时间 |
篇16: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1.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市)
2.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紧扣原文发表感想、联系实际具体、恰当。
3.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5.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
6.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要求考生给同学回信。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
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你给他写封回信。
7.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
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8.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描写圆的想像物;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9.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10.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20分)要求:1.对话与《鸟的评说》内容有关,并据此展开想像2.用对话方式写,不要用概述和转述方式写,不要写成独白或诗歌。
11.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材料命题——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
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
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
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
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12.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
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
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只要与学者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13.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
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
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
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14.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
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
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
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
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
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
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
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15.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要求: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
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
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篇17: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新课标全国一卷:两人过独木桥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新课标全国二卷: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
2014年高考作文题是给了一份材料,材料的内容和动物有关,大体上是动物有野性,喂养野生动物会让动物失去觅食能力,请根据此材料写一作文,800字, 自拟题目。
北京卷:老规矩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 话不高声、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 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上海卷:穿越沙漠和自由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四川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标题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江苏卷:什么是不朽
材料大致如下: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福建卷: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湖南卷:
有一个很穷的地方,很多人干了两年都走了,但是有一个人却干了几年,带大家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请以此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题目不限。
辽宁卷:科技改变生活
材料: 祖孙两人坐在山上看风景。(www.fwsir.Com)孙子说霓虹灯很美,让城市变得五彩缤纷;爷爷说当初没有霓虹灯的时候,能看见满天繁星,更美。自拟题目
广东卷:胶片与数码时代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山东卷:开窗看问题
窗口下一个画框,通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有的人看的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有的人看到的是静,有的人看到的是闹。自拟题目
江西卷:课内外学习探究
有些人在学习中认为探究是一种乐趣,有些人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还有一些人认为探究流于形式,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你对探究的理解。不少于700字。
安徽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
”艺术家说,演员可以修改剧本,导演说,演员不能修改剧本。“要求考生根据这段材料自选角度,谈谈对这段话得理解和看法,800字以内。
重庆卷:租房
一个游客前往租赁一个房东的房子,在没有签订合同签将房东的一个玻璃杯打碎了,他打电话给房东道歉,准备赔偿,房东前来签订合同时就询问,游客说,我已经将玻璃碎片收集好了,房东让游客交给了自己,同时说,不会把房子租给他了。自拟题目写文,题材不限,不少800字。
湖北卷:山顶的风景
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时候,碰到山上旅行团下来,问山上风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群下来的游客,有人说风景好,有人说不好。最后他们上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他们有的人觉得风景好,有的觉得不好。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天津卷:假如有一款芯片
假如有一个人发明了智能芯片,植入卖菜大娘脑后可以让她博览古今……任何人无需再学习。请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看法。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广西卷:老王生病
作文材料:老王生病,医院全心全力治疗,老板帮忙支付医药费,老王痊愈后回工地赶工,又提出向医院兼职做陪检员以支付剩余医药费,因为感同身受他能更好地照顾病人。根据材料作文。
浙江卷:门与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高考全国三卷作文范文】相关文章:
1.全国三卷语文作文
2.全国高考语文作文
3.全国高考话题作文
4.全国高考试卷
5.高考作文题目全国
6.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8.全国高考作文题
10.高考优秀作文全国1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