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面覆盖家乡新面貌的作文
“水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十个全面覆盖家乡新面貌的作文,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十个全面覆盖家乡新面貌的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十个全面覆盖家乡新面貌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安溪,是个小山区,过去是个封闭的小县城。它经济落后,特别是交通,通往各个地方的路都要绕山而行,弯弯曲曲的,很难走。
当时,从安溪到厦门要绕过蜿蜒盘旋的东岭山。公路盘曲而上,一路上大大小的山有几十座,有几处不仅坡度高且弯度又相当大,汽车在这样的山坡上颠簸,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了万丈深渊。整个行程大约要3个小时多。
90年代,政府在安溪与同安的交界处开凿了“龙门隧道”,给安溪人民通往厦门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安溪人民开通了一条与厦门经济特区交流的主要交通要道。现在许多外资企业也纷纷入住安溪龙门镇,解决了许多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老百姓收入比以前多了,从而改变了安溪原本经济落后的面貌。现在,汽车通往厦门只需要一个小时多了,比原来节省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安溪人民到特区做生意一天可以往返二、三趟。
更可喜的是,安溪到厦门的高速公路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安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令人高兴的是,我的家乡龙门镇被列入全省21个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之一,它将扩建成一个健康旅游新城,“海西温泉第一镇”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不久的将来,游客可以在“海西温泉第一镇”享受温暖的感觉,到“茶叶庄园”品茶,然后再到“天湖生态旅游休闲中心”打高尔夫球……
回想过去,看看现在,展望未来,真是旧貌换新颜。这不是海西建设给家乡带来的新貌吗?
希望家乡越变越美,一起创造一个美好的海西。
篇2:十个全面覆盖家乡新面貌的作文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大理,这里四季如春,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今年我回家过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更加绚丽多彩了。
家乡最大的变化要数新修的公路了。刚下火车,我们乘坐的汽车就在崭新的“大凤公路”(大理至凤仪)上行驶。这条路是八车道的,十分宽敞。公路两旁和中间都有绿化带,绿化带中种着杜鹃花等等,正竞相开放。两旁的绿化带中还有观光旅游的人行道。这条依山伴水的“大凤公路”东临洱海,西靠苍山。乘车行驶在这条花园般的大道上,洱海的风徐徐吹来,真令人心旷神怡。
家乡最大的变化要数新修的公路了。刚下火车,我们乘坐的汽车就在崭新的“大凤公路”(大理至凤仪)上行驶。这条路是八车道的,十分宽敞。公路两旁和中间都有绿化带,绿化带中种着杜鹃花等等,正竞相开放。两旁的绿化带中还有观光旅游的人行道。这条依山伴水的“大凤公路”东临洱海,西靠苍山。乘车行驶在这条花园般的大道上,洱海的风徐徐吹来,真令人心旷神怡。
路旁的农村盖上了许多新房。有两层的、三层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不仅中西结合,还结合了大理白族民居的风格,还有宽敞漂亮的院子,孩子们在里面玩玩闹闹,可开心了。
路旁的农村盖上了许多新房。有两层的、三层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不仅中西结合,还结合了大理白族民居的风格,还有宽敞漂亮的院子,孩子们在里面玩玩闹闹,可开心了。
我的家乡真美啊!我相信她今后还会更美!
篇3:十个全覆盖家乡的变化作文
十个全覆盖家乡的变化作文
我的家乡是玉林,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但是这几年,我的家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流江原来是一条又脏又臭的大水沟,江水里面全是垃圾,可近几年经过改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江水处理后变得清澈碧绿,鱼也有很多,吸引了许多的钓鱼高手来这里钓鱼。在南流江的云香桥右边建了个宏伟的云天文化城。云天文化城的结构有点像拉萨的布达拉宫:红色的瓦,灰白色的墙。远远望去,十分壮观。与云天文化城一江之隔的是体育馆,形状像一个巨大的蘑菇。体育馆十分现代化,可以举办各种比赛,据说,体育馆十分牢固。
在过去的主要路段都是十分窄小凹凸不平的,很容易堵车,两旁的路灯有些都坏了,而现在的主要路段都加宽了,涂上了柏油,两旁的路灯都换成新的了,让人看起来觉得非常漂亮。
在我们家住的那栋楼的右边有一块范围比较大的杂草,那些杂草都长得高高大大的,有许多的蚂蚱,还有蛇。有一次,我从那里走过,就见到了一条蛇,就吓得跑回了家,而现在那块杂草没了,铺上了绿油油的`草坪。
我的家乡玉林越来越美了!
【范文2】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凤城,犹如一条庞大的巨龙,腾飞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它风光秀丽,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流连忘返。
原来,凤城人烟稀少,到处都是泥土、尘埃,如果下雨了,路上都是一个个的坑,里面有许多积水,这为我们的行走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有时雨水还会流进房子里,所以人们总是用沙袋堵住门口,以免水流进房子里。如果刮起大风,路上就会尘土飞扬,走在路上,往往会被泥沙迷住了双眼,辨别不清方向。到了炎热的夏天,人们总会被烈日炎炎的太阳照射,可也没有大树可以乘凉。所以夏天有很多人不敢出门,土地也都干旱了,人们往往到了秋天也不会有好收成。现在,原来的平房都已经变成了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栋挨着一栋,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小区里也修建了许多车库,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再向外看去,原来的泥路都变成了许多又宽又大的柏油公路,一次容下四辆车也显得很宽阔。旁边是人行道,上面布满了彩色的砖,踩上去,会有一种舒适的、骄傲的感觉。旁边还种了几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树下还有许多人在那里乘凉,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人们夏天再也不用发愁了。还有路灯在那挺拔着,晚上就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美丽极了!劳动人民还创建了几所公园,其中有一所公园叫华凤园,里面许多郁郁葱葱的小草,像一个个战士挺拔着腰板。还有许多花,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如霞,白的如雪……一个个开得争奇斗艳,姹紫嫣红。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二道河了,它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河水清澈见底,最有趣地就是那几只鸭子了,它们在二道河里洗澡、嬉戏,为二道河增添了许多生机。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呀!我爱我的家乡凤城!
篇4:十个全覆盖讴歌家乡新变化作文700字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风景秀丽,景色迷人。
我们周同是远近闻名的勤劳致富村。现在的周同,绿水绕青山,经济林木满山满岭,林林茂密,岭岭苍翠。山下梯田层层,楼房林立,一座座小洋房竞相比美,你几乎找不到落后的泥瓦房子了。村子周围,烤烟房如雨后春笋。若是赶上烤烟季节,村边到处青烟袅袅,好不热闹! 出处:作文
过去的周同是那样贫穷,交通闭塞,是个多么落后的小村庄呀!人们尽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还是难以养家糊口。村民们吃的是粗米拌野菜,喝的是牛马践踏过的污水,住的蓬荜草屋,冬天穿的是单薄褴褛的衣衫,鞋也是草编的。最穷要数王大爷家了。他有三个儿子,家里五口人,冬天没有鞋穿,盖的只有一张破棉被,大年三十晚还无米下锅,真是穷得响叮当!
周同人是怎么样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呢?这得从一九九八年说起。自这一年起,周同人民积极响应乡党委政府“要致富,先修路”的号召,从岩茶到周同修建了一条长二公里的`公路,这为周同人进出村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接着,周同人民又响应了乡党委政府的“要致富,走烟路”的号召,村民积极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种植烤烟,种多的农户每年种几十亩,种少的也有三五亩,收入均达万元以上。
现在的周同,各方面都焕然一新。人们一年四季有三忙:春复烤烟忙,秋天收获忙,冬天建房忙。你瞧,过去穷得无米下锅的王大爷也建起了两座漂亮的楼房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各一座,三儿子还在读大学。二儿子还有一辆农用车,天天为村里村外运送建房材料。村民们吃的是珍羞百味,喝的是哗哗的、洁净的自来水,永远告别了“喝污水,糙米伴野菜,蓑衣当冬被”的生活。
家乡的变化真大啊!我深爱着我的家乡。
篇5:关于十个全覆盖家乡的变化高中生作文
一条河流,弯弯曲曲,宛如一条金色的长龙,从盘古开天辟地的洪荒岁月一直流到今天。穿越秦汉的风云,目睹唐宋的月夜,如今越发谦逊而质朴。 三月风起的时候,河畔的柳枝已经吐翠,垂柳挂满青丝,岸边游人如织,微风撩起柳姑娘姣美的容颜,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河边漫步,灯光闪烁,河水静静聆听人们快乐的呼吸。她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时而眯起眼睛打量身边走过的形形色色的儿女,时而泛起明亮的波光瞅着挂满彩绸的林立的高楼。有时她又仿佛看见南宋诗人姜夔乘着一叶扁舟,途径派河淝河,吟唱动人的诗句“肥水东流无尽期”“绿丝低拂鸳鸯浦”……
荷塘月色
月光在清凉的夜色中连绵起伏,透过天空中的几朵轻淡的白云,她看见小河边,池塘里静悄悄的,芙蓉姑娘们穿着绿色的连衣裙正进入甜美的梦乡。她们各具情态,有的把头枕在别人的胳膊上,有的侧歪着身子依靠在别人的背上。一阵微风拂过,不知是哪一只青蛙歌手唱起的一支歌惊醒了熟睡的人群,她们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纷纷回过神来,就着水面梳理自己松软的鬓发,圆形的脸蛋顿时显得清润而又有光泽,几滴滚圆的水珠在她们柔嫩的脸蛋上滚来滚去不肯离开。当谁忽然吃惊的发现谁的脸上白天不知被哪个调皮的男孩抹了一脸的黄泥时,她们便情不自禁地蹲下身子,用翠绿的双手掬起水来清洗脸上的灰尘,洗了又洗,照了又照,生怕被灰尘污染了脸蛋,污染了心灵似的。接着她们便在池塘里舞动起来,风姿优美而绰约!
千年水乡,三河古镇。夜灯闪烁,好风如水,月色像一层洁白的乳汁流淌在素净的荷叶上,香气馥郁,没有采莲人的夜晚,荷塘上下也别有一番情趣,岸边有情人牵手而过,一切都融入这份静谧,美妙之中。
紫蓬雪影
雪如梨花一般纷纷扬扬从天而降,淹没了山路,房屋,楼台。松柏身上包裹着一层银花,这回却更见其风骨了。苍松昂首而立,孤拔冷峻,翠竹空谷流响,借风鸣琴。巍峨雄壮的西庐寺宛如一尊弥勒佛像,双手合十,座落在一支白色的莲花盘上,静静聆听芸芸众生的呼吸和心跳。
雪花洗净李典碑上千年的风尘,岁月隐没了英雄的豪壮的一生,却侵蚀不了英雄的刚劲不屈的英魂。雪落纷纷,山谷寂静一片,偶有几只青鸟在窃窃私语,仿佛上苍差遣几位使者是来特意拜谒英雄似的。
那遒劲的苍松至今仍在诉说当年张辽、李典威震逍遥津,锣鼓震天,击退孙权雄兵时的壮阔场景,那挺拔的银杏仿佛看见刘铭传当年不辞劳苦,豪气冲天,治理台湾的动人时刻……
江山灵秀,浩气长存!
花木盈城
花木城宛如一座天然的大花坛。紫薇盛开,微香脉脉,郁金香舒展轻盈婀娜的身姿,顾盼神飞,让人迟迟不肯离去。香樟青青如盖,香气浓郁,银杏孤高峻拔,摇动扇形的树叶,如大家闺秀隐身于群芳之中。菊花明眸皓齿,笑容可掬。兰花屏气凝神,气质高贵。人在花木中行走,仿佛进入一个无比美丽的童话世界,远离尘俗的喧嚣与吵闹,安享心灵的宁静与喜悦。无论生意成功与否,人们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脸上仿佛开出一朵朵经久不衰的花!人们相处和睦、美好,一方好水养育一方勤劳而有智慧的派河人,勤劳的派河人将他们的智慧和善良又熔铸在一棵棵,一朵朵美丽的花卉身上,花木自然也都聚集了善良谦逊的品质,于是,这些善良的花木带着派河人的淳朴气息应邀远赴大江南北,全国各地……
一朵美丽的桃花盛开在派河的土地上,光彩夺目,气势恢宏,一座座工业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马路,整洁平坦。桃花工业园产值千亿,产品多样,发展迅猛,这是派河人精心浇灌的花朵,不得不让人心生敬畏和感叹!
篇6:十个全面讴歌家乡新变化的作文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同样也是我盟各旗县市掀起“大干60天,‘十个全覆盖’再发力”的惠民热潮。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区巡回观摩检查工作精神以及盟委书记苗银柱在率队调研督查我盟“十个全覆盖”工作时的要求,近日,盟委副书记杨春山、盟行署副盟长隋维钧一行先后深入科右中旗、科右前旗、突泉县、乌兰浩特市,就“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杨春山一行先后深入到中旗、前旗、突泉、乌市等地的部分嘎查村,见村就进,实地走访查看危房改造、街巷硬化、院墙改造、产业发展、村屯绿化、环境卫生整治等工程推进情况。
在走访过程中,杨春山强调,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危房改造和街巷硬化进度,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综合考虑村屯绿化、美化,还要采取务实举措,抢抓工期,加快进度,保证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确保每项工程都抓得紧、建得好、用得久,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
每到一处,杨春山一行都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谈,询问并听取了当地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并就当地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提出宝贵意见。杨春山说,“十个全覆盖”工程涉及村容村貌整治、危房改造、街巷硬化等各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地要按照要求,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做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在危房改造方面,要加大土房拆除力度,基层领导干部要入户,与农牧民“面对面”,细心讲政策、讲道理,并采取制发群众“明白卡”的方式,让群众及时全面地了解各项优惠政策;院墙改造和街巷硬化要注重因地制宜,做到一村一规划,并积极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满意。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做好群众工作,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参与到“十个全覆盖”工作建设中来,共同建设,让农民群众在建设中感受到家乡的新变化,享受到建设的新成果。
篇7:十个全面讴歌家乡新变化的作文
农牧民群众既是“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实施者、参与者,又是直接受益者,只有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我的家乡讷河市,位于祖国东北的松嫩平原上,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城。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讷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假如你身处异地他乡,多年后你回到讷河,就会发现它已经不再是那个记忆中的模样,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已代替了破旧低矮的小茅屋,泥泞的水泥路也早已变成宽阔干净的油柏路。路旁的树木花朵令人赏心悦目,精致华丽的路灯排在两旁。记忆中的家乡,早已不见了踪影,迎接你的,是一个焕发着生命活力的新城市
在撤县设市的来,讷河每天都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宣告:讷河已经告别了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她变得越来越繁华。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显着提高。过去人们认为只要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就可以了,可现在,人们的思想变了。一座座整齐别致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很多人都搬进了宽敞明亮、大方得体、舒适豪华的楼房。空旷的野地和草地都盖上了新颖豪华的高层。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城南新区的开发,讷河也掀起了一股买房热,越来越多农村人来到城里买房,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走进了平民百姓的家,生活档次提高了。不但如此,人们的吃与穿都发生了变化。现在,很多人吃饭不仅要填饱肚子,还要有营养、搭配要合理,饮食全面化。在服装方面,也不仅是遮体避寒,更要追求时尚。随着各种品牌服装店的增多,逛街购物、买名牌也成了一种时尚潮流。过去是讲实惠,现在是求高档;过去是穿着舒适,现在是穿着漂亮。总之,用品越来越先进,生活自然也就越来越好。
其次,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更加方便快捷了,以前家家户户能有一部电话就已经是很骄傲了,但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设备。无论你在那,哪怕是国外,随时随地都能畅聊无阻。电脑也可以视频通话,人与人之间真正实现了透明化,距离也减小了,方便极了。
不仅这样,就连学校也新盖了教学楼,教室又宽敞又明亮,而且教室中也安装了多媒体,专门设置了许多实验室,使老师上课更方便,学生听课效果也更好。使人感到真正进入了现代化,享受美好的新生活。
篇8:十个全面讴歌家乡新变化的作文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新起点,没有终点站。
在东河区沙尔沁镇莎木佳村,只要提起“十个全覆盖”工程,老百姓就会伸出大拇指称赞说,“‘十个全覆盖’工程真不赖,投资让道变硬了,街变净了,墙变美了,房变新了,水进屋了,村变靓了…”
东河区城郊农区面积380平方公里,农业人口8.2万人,是包头市农民最多的城区,也是典型的大村庄集中的城区。沙尔沁镇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有23个行政村。过去,沙尔沁镇莎木佳村曾流传这样一段顺口溜:“泥巴路、烂土房,粪土柴草堆街旁,破墙烂院随处见,村庄好像垃圾场!”形象地描述了村子里的落后景象。
自2014年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东河区按照“分类实施、突破重点、改变面貌、推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将“十个全覆盖”工程纳入“五级示范抓引领”的重点任务,充分借鉴北梁棚改经验,推行区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总体抓,县级包联领导具体抓,各责任部门、镇村干部具体实施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包头市两级党委、政府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会议精神,东河区组织召开干部下乡驻村工作对接大会,派出98名市、区干部下乡驻村开展为期两年的蹲点工作。
同时选派800多名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帮扶工作,着力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两年来,东河区对交通干线、沿线26个条件相对成熟、交通便利、人口集中、产业项目易于布局的行政村实施了“十个全覆盖”,惠及农村居民5.86万人。完成危旧房改造1911户,实施了8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硬化街巷108.3公里,改造农电网6.23公里,安装户户通设备9100套,广播村村响设备36套,新建农村小学、幼儿园各1所,建设标准化卫生室21个,新建、改造文化活动室15个,建设便民超市24家,“十个全覆盖”让农村变得崭新美丽。
鄂尔格逊、永富、阿都赖、黑麻板等村庄,通过紧锣密鼓的实施,把残墙断壁更换成了整齐划一的砖墙,墙脸都“描了眉画了彩”,街道两侧的粪土柴草搬了家,路面硬化的整齐干净;莎木佳村的大街上还安上了新路灯,村里的泥土房没有了,建成了前脸贴瓷砖、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村庄变了新模样。莎木佳村民张二喜深有感触地说:“‘十个全覆盖’工程就是好,政府出钱把老百姓大门口都修成水泥路,这好事上哪儿去找!”
【十个全面覆盖家乡新面貌的作文】相关文章:
6.家乡的新面貌作文
10.农村十个全覆盖调研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