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纸船优秀作文

纸船优秀作文

2023-03-01 08:16: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雾都的核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纸船优秀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纸船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纸船优秀作文

篇1: 纸船优秀作文

纸船优秀作文

一只小纸船,载着我的梦想,在虚无缥缈的大海上飘着,飘着,显得有些无助和孤单。

那只纸船很精致:这是用一张洁白洁白的纸折成的。远远望去,就像一只飞蛾,又像一只正在贴着海面飞行的白鸽。上面不仅载着一面红旗和一架飞机,更是载着我的好朋友的心。

昨日,他,就转学了。他什么也没有说,我也静静地面对着这一事实,只是叹气,摇着头,发出无限的感叹。“我们还会再见们的。”临走时,他送了我这只小船。在这只小船上,满载着我们多年的友谊。虽然这只船只有一张纸的`重量,可我却感到这只船有千斤重,在他交给我的那一刻,我感到,我已经拿不动这只纸船了。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离别的滋味。这是异常的痛苦。

回想起我们多年的友谊,曾一起步行10公里回家,曾一起友好地玩耍,也曾一起分担解忧没心的痛苦……如今,只存在我的记忆之中了,它们不可能再变成事实了。一想起这个,我就泪如泉涌。

虽然我们现在还在保持联系,但毕竟不能无话不说了。打电话也只能是几分钟,微信有时会没看到,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一起坐在椅子上畅谈了,这种凄凉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心头。

我虽然把这只纸船放回大海,可是,我们的友谊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我在心里立下一个愿望,一定要和他再见面。

一只小纸船,载着我的思念,在虚无缥缈的大海上飘着,飘着……这只洁白的纸船,这只载着深厚友谊纸船,越飘越远。

篇2:纸船

纸船

《金色花》《纸船》活动课例

活动目的  母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表达的是一个活泼顽皮的小孩对妈妈的爱,冰心的《纸船》表现的则是一个离开母亲去国外读书的学子对母亲的深深眷恋与思念。课前如何营造一种氛围,激起学生爱母亲的体验是学习这两首诗的一个前提。我的这一活动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母亲的爱心,为导入新课作感情的铺垫的。

活动过程

师:大家还得在美国发生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大灾难吗?

生:记得――“9・11”事件。

师:对!在“9・11”灾难中,共有2801人遇难,但其中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的故事。

学生一听说讲故事当然都很高兴,但因为故事与“9・11”事件有关,所以又有些严肃。

师:当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56层。到处是熊熊的大火和门窗的爆裂声,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

爱德华迅速按下第一个电话。刚举起手机,楼顶忽然坍塌,他一阵眩晕,知道时间不多了,于是改变主意按下了第二个电话。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

我讲到这里,故作停顿,然后提出了第一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银行家爱德华拨打的这三个电话可能是给谁的呢?

学生沉思片刻,变得活跃起来。

生(1):第一个电话可能是打给他的妻子的,第二个电话可能是打给他的助手的,第三个电话可能是打给银行的。

师:理由呢?

生(1):因为妻子是他最亲的人,所以第一电话应打给她;打电话给他的助手是为了处理他的后事;第三个电话给银行是因为他是银行家,对他的遗产应有一个交待。

师:想象力很丰富,也很有道理。

生(2):我也认为第一个电话应打给他的妻子,因为她是他的最亲近的人;第二个电话可能是打给他的儿子的,因为儿子是他最爱的`人;第三个电话可能是打给他的律师,请求他帮助处理后事。

师:这位同学的想象有所不同,他想到爱德华的儿子与律师。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

生:有道理。

生(3):我认为他的第一个电话应打给的助手,在这关键时刻,最有必要吩咐助手处理好他的后事,包括遗产……

生(4):(打断前一同学的话)那第一个电话应打给他的律师,因为在外国大多是由律师处理这些事的。

师:大家都说得很有道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面分解。

师:爱德华的

[1] [2] 下一页

遗体在废墟中被发现后,亲朋好友沉痛地赶到现场,其中有两人收到过爱德华临终前的手机信号,一个是他的助手,一个是他的私人律师迈克,可遗憾的是,两人都没有听到爱德华的声音。他俩查了一下,发现爱德华遇难前曾拨出三个电话。

学生听到这里都很高兴,特别是那几个猜到助手与律师的同学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同时又因为没有猜出第三个电话而有些诅丧。

师:那么那最关键最重要的第三个电话可能是打给谁的呢?

学生兴奋起来,有的猜是妻子,有的猜是儿子,有的猜是父母,甚至还有学生猜是爱德华的情人,引得学生笑了起来。

师:还是听我来讲给大家听吧。

师:第三个电话是打给谁的?他在电话里说过什么?他俩推断,很可能与爱德华的银行或遗产归属权有关。可爱德华无儿无女,又在五年前结束了他失败的婚姻,如今只有一个瘫痪的老母亲,住在旧金山。

当晚,迈克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恸欲绝的母亲。母亲流着泪说:“爱德华的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迈克严肃地说:“请原谅,夫人,我想我有权知道电话的内容,这关系到您儿子庞大遗产的归属权问题,他生前没有立下相关遗嘱。”可母亲摇摇头,说:“爱德华的遗言对你毫无用处,先生。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

迈克含着激动的泪水告别了这位痛失爱子的母亲。

师:大家想想:爱德华对他的母亲说的这‘一句话’是怎样的一句话呢?

生(1):(抢着回答)肯定是告诉母亲他的遗产数目和银行密码。

生(2):不对,前面他的母亲已经说过爱德华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所以我认为可能是想叫母亲报警。

生(3):报警可以直接打110报警电话,没必要让他妈妈去报警,所以我认为也许是想告诉母亲他将不幸死去的消息。

生(4):(小声地)告诉他妈妈,他爱她。

师:(指着小声说话的同学)你能大声地说吗?

生(4):(大声地)告诉他妈妈,他爱她。

师:你怎么知道他要说的是这一句话?

生(4):不知道,猜的。

课堂里这时候已到达了一个小高潮。很多学生都在下面窃窃私语。我等到学生安静下来后接着讲……

师:不久,美国一家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了“9・11”灾难中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

讲到这里,教室里突然变得一片寂静,仿佛空气凝固了一般。我的眼里已噙着泪花,我早已被故事中的真情所感动。学生也被深深地感动了。这个结局是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的,同时更是震撼人心的。

活动效果  这个摘自《知音》第四期的小故事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独特的感染力。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肯定有很多的话要说,特别是遗产的问题。在只可能打出一个电话而且说的话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思考再三,最后把这唯一的电话打给了他的母亲。更感人的是在电话中他告诉给母亲的不是他的万贯家财如何处理,而是告诉母亲:“妈妈,我爱你!”简短的五个字,却凝聚着对母亲的深情。万贯家财诚然可贵,但世上还有什么比真情更可贵的呢?母爱是无私的,儿女对母亲的深情不也是伟大的吗?这种超出一切世俗与金钱的纯真的感情怎能不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这个故事的感染力就在于此。二是这个故事悬念迭起的结构特点。为此,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银行家爱德华拨打的这三个电话可能是给谁的呢?2、最关键最重要的第三个电话可能是打给谁的呢?3、爱德华对他的母亲说的一句话是怎样的一句话?这三个问题步步相扣,最后落到“妈妈,我爱你!”这一点上,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更对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爱母亲的情感,作了很好的铺垫。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虽然这个故事似乎不属课文内容,但对学生感情的培养却起到课文无法代替的作用。至此,引入对诗歌《金色花》与《纸船》的学习,教师对这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已不用多作讲解了,学生读起这两首诗也一改以往随意、不严肃、有气无力的状态,而表现得非常认真,并有一种少有的肃穆,后来课堂上谈起自己对母亲的爱这一话题时大家都争相发言。

上一页  [1] [2]

篇3: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我是一条小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减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色彩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情热,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篇4:纸船

在平静的湖面上,

我放走了一只纸船;

那上面载着我的名字,

更载着我对远方朋友的美好祝愿。

愿它漂进村头的溪流,

在美丽的村庄中传遍;

愿它漂到开满鲜花的岸边,

被孩子们发现;

愿它漂进广阔的大海,

让更多人看见。

愿它漂到遥远的天边,

载着更多人的梦想,

帮助他们一起实现;

载着我的梦想,

勇往直前!

篇5:纸船

纸船(转载)

? 一天天的,我把纸船一个个的放在奔流的溪水里。   我用又大又黑的字母,在纸船上写下我的姓名和我居住的乡村。   我希望陌生的土地上有人会发现这些纸船,知道我是谁。   我从我的花园里采集了秀丽花,装在我的小船里,希望这些曙光之花会安全运达夜的国土。   我送我的纸船下水,仰望天空,我看到小小云朵正张着鼓鼓的白帆。   我不知道是天空里我的什么游伴把它们放下来同我的纸船竞赛!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我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星光下向前飘浮,飘浮。   睡眠的精灵在纸船里扬帆前进,船里载的是装满了梦的篮子.

篇6:纸船

纸船

我用大大的黑字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 我希望住在远方异乡的人会得到这纸船,并知道我是谁. 我把园中长的秀丽花装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放的花儿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作 者:泰戈尔  作者单位: 刊 名:少年文艺(阅读前线) 英文刊名:ADVANCED READING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 

篇7:纸船

纸船

《金色花》《纸船》活动课例

活动目的  母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表达的是一个活泼顽皮的小孩对妈妈的爱,冰心的《纸船》表现的则是一个离开母亲去国外读书的学子对母亲的深深眷恋与思念。课前如何营造一种氛围,激起学生爱母亲的体验是学习这两首诗的一个前提。我的这一活动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母亲的爱心,为导入新课作感情的铺垫的。

活动过程

师:大家还得在美国发生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大灾难吗?

生:记得――“9・11”事件。

师:对!在“9・11”灾难中,共有2801人遇难,但其中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的故事。

学生一听说讲故事当然都很高兴,但因为故事与“9・11”事件有关,所以又有些严肃。

师:当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56层。到处是熊熊的大火和门窗的爆裂声,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

爱德华迅速按下第一个电话。刚举起手机,楼顶忽然坍塌,他一阵眩晕,知道时间不多了,于是改变主意按下了第二个电话。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

我讲到这里,故作停顿,然后提出了第一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银行家爱德华拨打的这三个电话可能是给谁的呢?

学生沉思片刻,变得活跃起来。

生(1):第一个电话可能是打给他的妻子的,第二个电话可能是打给他的助手的,第三个电话可能是打给银行的。

师:理由呢?

生(1):因为妻子是他最亲的.人,所以第一电话应打给她;打电话给他的助手是为了处理他的后事;第三个电话给银行是因为他是银行家,对他的遗产应有一个交待。

师:想象力很丰富,也很有道理。

生(2):我也认为第一个电话应打给他的妻子,因为她是他的最亲近的人;第二个电话可能是打给他的儿子的,因为儿子是他最爱的人;第三个电话可能是打给他的律师,请求他帮助处理后事。

师:这位同学的想象有所不同,他想到爱德华的儿子与律师。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

生:有道理。

生(3):我认为他的第一个电话应打给的助手,在这关键时刻,最有必要吩咐助手处理好他的后事,包括遗产……

生(4):(打断前一同学的话)那第一个电话应打给他的律师,因为在外国大多是由律师处理这些事的。

师:大家都说得很有道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面分解。

师:爱德华的遗体在废墟中被发现后,亲朋好友沉痛地赶到现场,其中有两人收到过爱德华临终前的手机信号,一个是他的助手,一个是他的私人律师迈克,可遗憾的是,两人都没有听到爱德华的声音。他俩查了一下,发现爱德华遇难前曾拨出三个电话。

学生听到这里都很高兴,特别是那几个猜到助手与律师的同学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同时又因为没有猜出第三个电话而有些诅丧。

师:那么那最关键最重要的第三个电话可能是打给谁的呢?

学生兴奋起来,有的猜是妻子,有的猜是儿子,有的猜是父母,甚至还有学生猜是爱德华的情人,引得学生笑了起来。

师:还是听我来讲给大家听吧。

师:第三个电话是打给谁的?他在电话里说过什么?他俩推断,很可能与爱德华的银行或遗产归属权有关。可爱德华无儿无女,又在五年前结束了他失败的婚姻,如今只有一个瘫痪的老母亲,住在旧金山。

当晚,迈克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恸欲绝的母亲。母亲流着泪说:“爱德华的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迈克严肃地说:“请原谅,夫人,

[1] [2]

篇8:纸船作文

纸船

我把纸都叠成纸船,

直飞远航,

让它们去探索

我把纸都叠成纸船,

放流而去,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m.unjs.com,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篇10:纸船作文

纸船作文

纸船

我从不肯舍弃弃一张纸团,

总是一直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又一只很小的船只,

从岸上把它丢进荷塘里。

有的被无情的风卷起,

有的被流水冲走了,

但我仍是每天不灰心的叠着、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去的地方。

啊,远方的朋友,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只,

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

这是远眼在他乡的我含着泪水叠的,

万水千山,用它来载!

纸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到一只很小的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晒旧衣----(清)周寿昌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纸船

我每天把小小的纸,

折成一只很小的纸船儿。

让它随着欢快的溪流,

一只只漂向远方。

我总希望,

它能漂到遥远的家乡,

让母亲得到。

尽管它被漩涡卷入河底,无影无踪。

尽管它撞上了岩石,沾在岸上。

可我仍毫不疲倦的折着,折着。

任它随着波浪,迎着微风,

在河面漂泊。

但愿它能,

平安的抵达,

抵达它所要去的地方。

纸船

我总是留着每一张纸,

把它叠成一只小巧的船儿。

在上面大大的写下我烦恼,

求它带着我的烦恼离去。

我把小船们一只一只地投入水中,

我凝视水面,

看它和水下的那只一模一样的船儿比赛。

日落了,月升上来了,

我乘着月亮船入梦。

在梦中不灰心地叠着纸船,

望着纸船,

让它带着我的梦,

漂向远方……

纸船

当那小小的纸船儿飘入河流的时候,我将自己的希望寄存在这美丽的小舟上,那上面承载着我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更重要的还是对母亲的思念。

题记

母亲又来看我了!

在我的小屋里,我吃着母亲给我亲手煮的饭,一边吃一边倾听着从前早已听的不耐烦的话:“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学习才是你今后的出路……”听着听着,我发觉,母亲头上的银丝多得数不清;额头上的皱纹又多了几条,并且更深了。她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我突然觉得好心痛母亲才三十多岁,看起来却是那么的苍老。看着母亲额头上的皱纹,我感觉好象是有人在拿着刀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让我好疼,好疼……看着这般模样的母亲,我好心疼,说:“妈,您在家里做事别太累了。”母亲却说:“没事儿,只要你能好好读书……”一阵心酸涌上我的心头,即将说的话也被哽咽在了喉咙里,眼泪不争气地往外涌……

我突然想到圣诞将至,便对母亲说:“妈,给我一毛钱。”母亲以为我差钱用,便毫不犹豫的给了我十元钱。我急忙推过去:“您只给我一毛钱就可以了。”母亲这又才给我一毛钱。我边接钱,一边说:“我要把这一毛钱折成一只纸船,写上对您的祝福,在平安夜那天放出去。”母亲看着我,满眼的感动。

平安夜,终于来临了。那晚,我提着一大包的纸船(其中也包括母亲的那只)来到河边,点燃了蜡烛。将那一只只纸船放到河里去了,同时也是将我对每个人的祝福放出去了。站在岸边,看着那飘走的纸船,我再一次流泪了。这次流的却不是伤心的泪水,而是充满了希望与感动的泪水,它们不断的流着,流着……

纸船

每天从收藏的纸中抽几张,

默默地叠着。

把一个个写满了我的心愿与祝福的船儿

轻轻地投入河里。

看着河中倒映着大海般的蓝天的影子,

是谁又把船儿投在天上?

夜,

静静地,

月儿,

弯弯的,

我坐在岸上痴痴地幻想,

是谁接到了我的祝福……

篇11:《金色花》《纸船》优秀教案

《金色花》《纸船》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领悟诗中所包含的对母亲深切的爱。

2、朗读品味两首诗是如何表达对母亲深切的爱。

3、模仿诗歌中对母亲爱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已对母亲的爱。

[教学设想]:

1、师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营造氛围、导入母爱的主题。

2、朗读,配乐朗读品味全诗,把握两首诗的感情。

4、发挥想象能力借用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配乐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二、朗读整体把握两首诗

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两首诗。

2、请男、女同学集体朗诵这两首诗。

3、想象一下诗中主人公的形象,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否相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特点?

《金色花》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调皮的`孩子。

《纸船》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柔弱的女子。

4、播放三段音乐。

问:哪两段音乐适合做这两首诗的背景音乐?为什么呢?

5、配乐朗读这两首诗。

三、探讨研读这两首诗如何表达母爱。

(一)《金色花》

1、这位调皮的孩子借用什么表达对母亲的爱?

2、“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好玩——“看着妈妈工作”——为妈妈做点事——回到妈妈身边

3、诗中最后有两句对话,你能说说妈妈说此话时的心情吗?

4、配乐品读全诗。

(二)《纸船》

1、这位柔弱的女子用什么来寄托对母亲深切的爱?

2、这位柔弱的女子对母亲的爱我们可以理解,但为何有“悲哀”呢?

3、配乐品读全诗。

四、仿写仿说

1、两首诗中你最喜欢哪几句?自由读你最喜欢的诗句。分男、女生比赛背诵。

2、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母亲深切的爱,但都没有直接说“妈妈,我爱你呀!”,你能否仿照这两首诗的表达方式,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也来说说你对妈妈的爱。

五、回顾品味

配乐朗读。

篇12:《纸船和风筝》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课前交流】

师生对话、交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使彼此之间充满信任,让这种暖暖的相互关照,让人久久不忘。此处设计让学生介绍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纸船和风筝,板书“纸船”“风筝”两词。

教师分别找学生读词,并请学生在这两个词之间写一个字,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读。

(教师写“和”字。)

[设计意图:建立实物和要学的词之间的联系,容易让学生产生联想,把识字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让学生看老师板书,又一次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而在两个生词之间加一个“和”字,就使得原本毫无联系的两个词语构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想象空间,未读其文,先有其景。既学习了生词又在上课伊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要求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拿起铅笔,边读边画出本课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

三、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1.强调通过汉语拼音识字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此时老师进行强化,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学段目标,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进行识字的能力。]

2.游戏识字。(玩“识字魔方”。)

教师把识字小魔方发到学生手里,宣布游戏规则: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把手中的魔方向上抛,落在桌子上,正面朝上的字是哪一个字,我们就一起读出那个字,如果有同学读错,我们就一起来帮帮他。(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来到学习小组和学生一起玩。)

3.猜字谜。每字头上长颗草:莓!很少张口见面闹:吵!

4.检查识词情况:幸福、愿意、扎风筝、漂流、飘荡。

[设计意图:读后交流识字方法,并且通过玩识字魔方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增加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切实起到巩固识字的作用。用猜字谜的形式检验识字效果,让识字变得轻松。整个识字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识字,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识字目的。]

四、写字练习

选“幸、福”两个字进行练习。(教师板书“幸、福”两字,边写边讲解两个字的占位;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而后练写“扎”“抓”以及“坏”“松”。

[设计意图:教师在示范时,主要提示间架结构,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两个字,能够把字写得美观。先观察,后书写;先看结构,后看笔画;先描摹,后仿写,这是写字的基本规律。我意在通过一步步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打下基础。]

五、读书情况检查

学生接读课文,教师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此时的接读课文(找11个学生)既是对学生读文的一个较全面的检查,同时又是引领全班同学对文本进行的第二次整体感知与把握。

六、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通过自己读课文和听这几位同学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住在哪里?

(教师贴图,根据学生回答简笔画出一座山,小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有一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正好从小熊家门口流过。)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在此处努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里,并结合情境理解文中的词语“山顶”“山脚”“小溪”,并以此开掘学生的潜在智慧。]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课文第2、3自然段。

(学生:小松鼠折了一只纸船送给了小熊。)

2.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读课件出示文章第二自然段。)

3.比较句子。

(课件出现不带“漂呀漂”的句子和带有“漂呀漂”的句子)你们读一读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4.体会“漂呀漂”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句子,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自己发现“漂呀漂”所包含的意思

123下一页,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学生一旦投入到某种情境而产生在那个情境中应有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去读,读出这种感觉,就能加深理解和体验,就能使学生与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5.小船带着礼物和祝福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快看小熊是什么样的!

(课件出现小熊乐坏了的画面。)

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指名读。)

谁能说说小熊为什么乐坏了?

(学生体会他得到朋友的祝福才真的乐坏了!)

[设计意图:此时的一问,激起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对文本的人文性是很好的落实,纸船让小熊乐坏了,松果让小熊乐坏了,纸条让小熊乐坏了,实际上真正让小熊乐坏的是来自山顶的朋友的祝福。]

6.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第2、3自然段读得那么好!相信4、5自然段你们会读得更棒!自己先练一练吧!

[设计意图:如果2、3自然段阅读的处理是指导读书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阅读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语感的学生个性化读书行为。]

(学生练读4、5自然段。)

7.这次我们推荐我们班读课文最棒的同学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8.男女生比赛读这两句话,看谁读得更好!

9.漂呀漂的纸船和飘呀飘的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操作课件出现第7自然段,音乐声中教师范读。)

同学们,听老师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情怎样?试着读一读,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自发地有感情地读课文第7自然段。师接着学生读,有感情地读出第8、9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富有情感的朗读,让学生在语言描述的情境中有了一次感情的经历,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仿佛就是那两只小动物。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朗读,随着情感的表达,语言也积淀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最终这些语言会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10.过了几天,又怎么样了呢?读读课文最后的两个自然段。要读出自己的感悟!

(指名学生读松鼠写在纸条上的话。)

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到这里的标点符号是感叹号,同时体会着松鼠的心情读。(生练读。)

11.师生一起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处理是以读代讲,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通过老师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始终给学生练习的时间,让学生既能体验到怎样像老师那样读,又有机会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12.启发想象当小熊看到一只只纸船向他漂来时会有何举动?

(生体验回答:他会高兴得哭了,他会把所有的风筝全都放上天空!)

(课件出现风筝满天,纸船满溪的画面。)

七、结课

课文学到这里,想不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师据学生回答出示:“拥有朋友,一生幸福”几字。)

[设计意图:对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不要讲什么道理,也不要让学生去谈收获,而是让学生对小动物说点什么,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体会到的用与小动物对话的形式表达出来。既是情感的升华,又是语言的表达,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目标。“拥有朋友,一生幸福”,让整堂课余音袅袅,言已尽而意无穷,剩下的意思学生可能要用一生去体会,去回味。]

篇13:《纸船和风筝》优秀教案

一、复习生字,引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课,齐读课题。

2、纸船和风筝多美啊!今天,课文中的小松鼠也折了一只纸船要送给咱们二甲班的同学呢,(课件)哦,还有满树香甜的苹果,想把它摘下来带回家吗?

3、字音读准了,还能组个词语,红苹果就摘下来了,谁来试一试?

4、看,香甜的苹果已经装满小船了。咦,小松鼠在苹果上还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什么呢?一起来读吧!(课件: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同学们,收到小松鼠这满船的果子,还有这美好的祝福,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纸船和风筝精品教案

5、是的,意外地受到礼物和美好的祝福,怎么会不令人快乐呢?瞧,松鼠和小熊的心情就和你们一样。想不想去感受他俩快乐的心情呢?

6、赶快打开课文。92页。

二、入情入境,品味朗读。

(一)感悟1——6小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1、自由朗读课文1——6小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你读到了小熊和松鼠的快乐?

2、老师看见,快乐已经写在你们的脸上了?读到哪儿,你觉得小熊特别快乐?

3、哦,读到这里你感受到了小熊的快乐。出示有关句子(课件),收到纸船,小熊乐坏了。谁能做个“乐坏了”的样子给大家看看?(课件)(小熊又蹦又跳,真是乐坏了。)诶,别光心理偷着乐,谁能当快乐的小熊,读出自己的快乐呢?指导朗读,体会快乐。

4、是呀,从山上流下的小溪里,意外地收到这装满祝福的纸船,小熊怎么不乐坏了呢?(简笔画,贴图)大家看,这只小松鼠,又是怎样的表情呢?

5、他也乐坏了,谁觉得这一段自己能读好呢?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6、小熊乐坏了,松鼠也乐坏了,这纸船和风筝给他们带来了多少快乐,多少笑声啊!让我们在音乐中去再次分享他们的快乐,好吗?

7、配乐齐读1——6段。把书拿好了,看谁是最快乐的小熊和小松鼠。

(二)品读7——11段,体会失去友谊的难过。

1、过渡(老师动情的讲述: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中的时候,这快乐和幸福却没有了。)

2、配乐范读7——11段。

3、同学们,你们想像老师这样读吗?就从“可是有一天”开始读,边读边体会,你有什么感受?

4、从大家的眼睛里,老师可以看出,读完以后,你们有很多的感受想说,你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当我读到,我觉得很(),因为()、”来谈谈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吗。跟大家说说吧!

5、学生谈到哪一段,就相机出示哪段,指导朗读。(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美好的感受。你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孩子。)

6、(学生说到第7自然段时,相机进行词句教学):同学们读读这两个词吧!“漂流”“飘荡”,这两个词贴到黑板哪儿合适呢?请同学上来贴一贴。

7、你为什么要把飘荡贴到风筝的边上,把漂流贴到纸船的边上呢?(哦,有风才能飘,这就叫“随风飘荡”,有水才能漂流,顺水才能漂流。)

8、(课件)红色的词会读吗?谁能读得更美呢?

9、听了你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那随风飘荡的风筝,看到那顺水漂流的小船了,真美啊!可是这么美的风筝和纸船却再也看不到了。再来读读这一段吧。

10、生生合作读全文。(我知道,很多同学都被小熊和松鼠的故事高兴着,感动着。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把7——11段连起来读给大家听,把美好的感受带给大家,谁愿意?其他同学就一起来读1——6段,体会纸船和风筝给小熊和松鼠带来的快乐,好吗?)

三、联系实际,迁移运用:

1、读得真好。你们已经在和小熊和松鼠一起难过,又一起高兴了。前几天,孙老师收到一个同学的来信,我来读给大家听听。老师读一封来信。

2、如果请你给他回信,你会怎么对她说呢?

3、听了你们的发言,孙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我惊喜的发现,同学们更加懂得珍惜友情了。是啊,就让这象征着友谊的风筝永远飘荡在蓝天,让这象征着友谊的纸船永远在小溪里漂流吧。让这美好的友情永远珍藏在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心间。

篇14:《纸船和风筝》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通过写松鼠和小熊在纸船和风筝的帮助下建立友谊,维持友谊,告诉学生友谊需要容忍和谅解去维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8个生字,学习课文后“我会读”练习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本课的知识点。

过程与方法

以友情为话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新课。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将课文中的故事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让学生自己感悟友情的可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感受到交朋友和维护友谊的快乐。

2、了解友情在生命中的可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8个生字及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词语。

2、学习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友情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掌握生字,并能够运用课后词语造句。

1、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2、学习小松鼠和小熊重视友谊的品德,引导学生感悟真挚友谊的可贵。

3、能独立将课文中的故事复述给朋友听。

教学突破

引导学生怎样积极主动的去维护友谊,培养学生勇敢面对问题的精神品质。

教学时间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字词,指导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指导写字,巩固理解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以纸船和风筝为话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会折纸船吗?老师这里有一只纸船,可爱吗?谁放过风筝?老师这里有一只风筝,谁能说一说怎样放呢?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和纸船与风筝有关。因为这纸船和风筝,使两个小伙伴建立了友谊,又维护了友谊。你们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纸船和风筝》。

[板书课题20纸船和风筝]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1——6自然段是写什么?从7

——11自然段是写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纸船风筝建立友谊维护友谊]

三学习字词

1、学生自学,把不认识的、不理解的字词画下来,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字词的掌握理解情况。

(分析飘荡、漂流的区别)

四、以友情为话题,引入课文学习,朗读感悟。

1、师:刚才同学们朗读了课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友情和亲情一样重要。要建立一段友谊是非常容易的,要维持一段友谊却很不容易了。同学们想一想,每当你们和自己的好朋友闹别扭之后,你们会怎么做呢?

2、老师听了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不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松鼠和小熊是怎么做的。

3、[出示动画课件]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它们两家的位置,欣赏它们美丽的家,并引导

学生读好这一段。

4、谁能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收到了礼物,它们的心情都会怎样,找出

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课件出示课文两段话(第3、5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

引导:如果我把这只纸船,再放上松果送给你,[教师拿着纸船、松果走到学生面

前],你的心情会怎样?(激动、高兴)谁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两段话,让大家也跟着快乐?

小松鼠收到的仅仅是一个草莓吗?这风筝和草莓代表着什么?(友谊、祝

福)所以,它们俩都乐了。谁能再读一读,把这快乐也送给大家?

5、师:就是因为这纸船和风筝的缘故,它们成了好朋友。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想象]成了好朋友,它们会在一起做什么?

师:你希望这种美好的日子持续下去吗?可是,正当它们沉浸在欢乐中时,不愉

快的事情发生了。

[出示课件]想象一下,它们可能为了什么事吵架呢?值得吗?

6、[课件演示它们分开的场面]

师:从此,它们分开了,多么让人痛心啊!——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

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用课件出示这句话,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验它们痛苦,寂寞的心情]

师:风筝看不到了,纸船也不见了,美好的往事都变成了回忆。读到这里,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感受?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这段话?

7、师:小熊和小松鼠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出示课件,小熊、小松鼠寂寞的日子]

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怎样度过的。

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你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看谁能读出它们寂寞的心情。

8、师:快乐的日子总是稍纵即逝,寂寞的日子总是度日如年。如果你是小熊或小松鼠,

你会怎样做?让我们来看一看是谁先主动伸出了友谊之手的?

9、“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说明小松鼠的内心充满了什么?(对友谊、

和好充满强烈的渴望)多么朴素,多么真诚啊!谁来读一读?

10、[出示课件小松鼠收到风筝的情景]

师:多么真诚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真诚,小小的纸船起航了,漂亮的风筝起飞了,飞到了松鼠的家。想一想,这时的风筝又代表了什么?(是重新找回的友谊)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读这一段呢?谁来读一读?

师:松鼠高兴的哭了,这泪水包含着什么?(是幸福、再度和好兴奋的泪水)让我们带着幸福、兴奋齐读这一段吧。

教师范读最后一段,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

五、拓展

师:如果你是小熊或小松鼠,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和对方和好呢?得到了朋友的谅解,你的心情会怎样?生活中你和同学发生过不愉快的事吗?你应该怎么做?现在去做,好吗?请你们俩一齐读一遍最后一段,好吗?

六、总结

师: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诚,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建立一段友谊很容易,维护一段友谊却不容易。当友谊出现裂缝时,如果赌气,一走了之,只能使裂缝越来越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办法。我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能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去建立和维护你们的友谊。

七、作业

选择一种方式,去和你有过矛盾,尚未和好的朋友和好。

篇15:《金色花》和《纸船》优秀教案

《金色花》和《纸船》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1、体会爱给自己带来的深刻感受。

2、体会诗歌的不同表现形式。

3、了解爱背后的两位伟大的作家。

教学重点:赏析文章,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一、导语:

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他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1、你们知道这位世纪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别是谁吗?

著名女作家――冰心 印度诗圣――泰戈尔

冰心正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出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2、那么,根据你查阅的和老师提供给你的资料,哪位老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泰戈尔:《新月集》新月代表儿童,为读者构筑的是一个洋溢着欢乐,倾心于爱的和光明的世界,其中玩具中写到: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折下来的小树枝儿.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着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我正忙着算帐,一小时一小时在那里加叠数字.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泰戈尔把我们从贪婪的成人世界,带到纯洁、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天真和美好。

19xx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吉檀伽利》中,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他的作品因为有爱,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和真诚。

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她一生的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信念。

她在1923――1926年,她把自己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和感受以及对往事的回忆,陆续写成亲昵恳切的29封寄小读者的信,集结为《寄小读者》后来又相继出版了《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都是写给孩子、宣传爱心的。

她的作品中渗透出爱的哲学。

晚年,把自己的稿费20余万,捐给孩子和希望工程。非常富有爱心。

冰心的一生,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敢于揭露黑暗、腐朽的东西,无私无畏。

二、的确,你会发现无论是他们的作品、为人,还是思想都充满着爱。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他们的两首诗《金色花》和《纸船》看看他们是怎么诠释爱、诉说爱的。

三、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表现,而这种情感常常是靠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的,我们要领悟这种情感,就要明确这两首诗的主要意象。(借什么来抒情的)

金色花 ――纸船

四、请同学们自己出声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借这两种意象想要表达什么感情?

对母亲的爱、两文有着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爱。

五、即使同样写母爱,两文还有着不同的特色,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找同学读课文)

两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感情基调的把握是否一样?

金――天真、欢快、充满童稚的乐趣,享受母爱。

纸――低沉、深情、充满期待的,向往母爱。

六、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可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你更欣赏哪一篇呢?请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来体会这不同的母爱。

喜欢金色花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读,争取让那些同学和你一样喜欢金色花,好不好?他们把你们感染过来没有,那你们就感染他们。既然都没有,咱们就一起来谈谈你为什么这么坚持?

金色花:

1、写的充满生活气息,充满童趣――变成金色花1、在母亲祈祷时,发出香味,让她闻到花香。

2、在母亲看书时,把影子投到书上,

3、母亲去牛棚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让她讲故事。

4、最后,母亲问她去哪也不告诉,从中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

2、母子之间的感情非常的亲密、和谐。有一种幸福感,满足感。

3、充满想象,把自己变成金色花来表现母爱。

4、意境很美,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的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写出一个调皮的与妈妈嬉戏的孩子。轻松活泼。

5、结合背景,

20世纪初,是泰戈尔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xx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可见,是他心中的爱,是他对生命的爱,对孩子的爱,支撑他写出伟大的关于爱的作品,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母爱的力量尤其伟大。

6、泰戈尔通过写母爱的作品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但他不同于同一时代很多作家的爱,他没把精力投入到揭露社会的丑恶,而是在美的领域里开垦、耕耘,他不是用鞭子去惊醒读者,而是用微笑融化读者,这是因为他的一生都怀着对人类的爱和不谢的童心。

7、------(自己再谈)

纸船:

1、执著让人感动,对感情的执著,对爱的执著,即使纸船并没有流走,但仍然要叠。

2、对母亲的思念极深,很浓烈,找出具体的语句,并有感情的读出来。“一只一只”所叠纸船数量多,“从不肯”写对母亲思念之情由来已久。

3、叠纸船是诗人大胆、奇特的想象,纸船不一定要漂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要漂到母亲的梦里。

4、意境很美,在诗中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写出游子漂泊在外的寂寞,永远也不停止对家的思念。你会想到一个女孩儿坐在船上,正痴痴的盼望纸船能够带走她给母亲的心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会在叠着一只只纸船的。

5、你在诗中体会到一种忧郁,这种忧郁从何而来呢?

来源于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的爱。尤其是,这时他背井离乡去美国求学,爱的更深切,更热烈。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是冰心爱的三大主题。

无论你喜欢哪一首,毕竟你都从作品中读出了深深的母爱,母爱也会很快乐,也会很深沉,当诗人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寄托到金色花和纸船上的时候,你会用一种什么形式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呢?

以下两题任选一道,讨论。

1、关于母爱的作品你可能接触过很多,根据你所知道的诗句(语句),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2、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来表现对父母的爱。

泰戈尔和冰心为自己建立了一座爱的殿堂,告诉我们爱自己的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在这座殿堂里,我们不是来膜拜上帝和真主的,而是来寻找真实的自己,此刻,任何喋喋不休的评论都是多余的,我们只有怀着虔诚的心,默默步入这座殿堂,在爱的星空下,我们除了勇敢的追寻,别无选择。

【纸船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1.小纸船作文

2.纸船作文800字

3.《纸船》赏析

4.纸船 说课稿

5.童年的纸船作文

6.烧纸船作文500字

7.纸船阅读答案

8.《纸船》读后感500字

9.《纸船》教学设计

10.小纸船的梦想作文

下载word文档
《纸船优秀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